家庭教育觀後感

來源:文書谷 1.06W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後,從中我們收穫新的思想,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庭教育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庭教育觀後感

家庭教育觀後感1

毋庸置疑,家庭教育是基礎教育,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家校共育,立德樹人,是家庭及社會共同的目標。作為一名家長,深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影響着孩子的健康成長與未來發展,通過收看第三期家庭教育公開課,產生幾點體會:

一、家庭教育的重點在家長意識

今天的孩子,學習壓力大,家長內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無可厚非。然而,太多不良因素影響,孩子難以順着父母的安排一天天成長進步。自私、懶惰、拖延、不自律、脆弱等各種各樣的問題困擾着家長,常常因為孩子焦慮難安,焦慮是因為父母對孩子的愛都是相通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出挑,然而卻忽視了自身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差距,生活方式、氛圍營造、教育引導深藏學問,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想讓孩子優秀,家長就要提升教育意識,努力創造美好生活,寓教於生活,給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讓孩子快樂成長不是一句空話。

二、家庭教育的本質是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是一門藝術,更顯豐富多彩,靈活多樣,良好的生活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利無弊。生活中處處藏着知識學問,小道理大智慧,引導從小建立健全人格,幫助孩子核心素養提升,養成解決問題的能力,父母從生活中的小事,一言一行做好榜樣,對待事物事態解決能力,分析利弊,引導孩子思考探索,從寓教於樂,勞動生活,接觸不同人、事,引導孩子看到不同人生方向並鼓勵尋找幸福的過程。

三、美好幸福的家庭生活有利孩子成長

認識親子關係中4個特點:

相親相愛、尊重支持;

孩子優先、優質陪伴;

自強自立、放手嘗試;

父母攜手、共同成長。

四、勞動創造幸福生活

從小多做勞動,增強獨立和社會責任感。引導鼓勵為主,做為家庭成員一份子有義務承擔家庭生活中力所能及的家務,週末帶動全家參與家庭勞動,平時規定孩子完成生活中應承擔的小事,培養孩子小主人意識,堅持養成愛做家務習慣。

一個健全,懂生活,有自律心態健康的孩子離不開家長在成長道路上的引導教育,家長陪伴,從小事做起,小事悟大道理,尊重孩子身心發展,力所能及地用勞動創造生活,培養髮現生活中的美,“寓教於樂,成就美好童年”。

家庭教育觀後感2

作為一個青春期孩子的家長,你是否有這樣的煩惱?你説東,他往西,你説一句,他有十句在反駁。曾經的小暖男,變的愛激動、亂髮脾氣、多愁善感起來了。作為媽媽的我真的很無力,不知道怎麼去開導,如何去幫他度過這一特殊的成長階段。巧了,正在我為此困惑之時,學校班級羣裏發佈了家庭教育專題節目,我趕緊記下時間,等着觀看。

早上9點,我懷着激動的心情觀看完由著名家庭教育專家孫秀梅老師主講的《家庭教育的責任與未來》專題節目,與其説它是一份觀後感,不如説是一份沉重的檢討書。在沒有看這檔節目以前,我總覺得教育是學校的事,我只要照顧好孩子的生活就夠了,感覺把孩子往學校一放,就萬事大吉了。對孩子的關心真是少的可憐,孫老師説的進門給孩子一個微笑,我更是慚愧,每一次,孩子進門,我問的最多的是作業留了多少,今天打了多少分?從未關心過孩子在學校開不開心,和同學相處的怎麼樣;每次都在他興高采烈講述學校發生的一些在我看來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時,我總是無情地打斷,殊不知,孩子當時得有多失落。每當孩子寫作業時,我也總是拿着手機在他旁邊刷,孫秀梅老師説:“家長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大人整天都在刷手機,看電視,那麼拿什麼底氣去要求孩子全神貫注投入學習當中呢。”是啊,曾有這樣一段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陪伴最久的老師,培養優秀的.孩子與他的天賦,自身努力等方面有關,但也離不開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自律的家長。”今天我是稍稍有些明白了。

孫秀梅老師又用一對兄妹舉例,不同的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各不相同。兄妹兩人家庭條件都很優越,但教育出的孩子卻是不同性格,不同的人生軌跡。哥哥家父母很樸實,讓孩子朝着自己的夢想自己去努力,自己去爭取,終於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理想的大學,一點點成了華爾街的佼佼者。而妹妹家的孩子,父母,爺爺,奶奶都怕孩子吃苦,從小嬌生慣養,最終害了孩子的一生,工作找不到,好吃懶做,碌碌無為。

觀看了這一個小時的講座,我真的受益匪淺,知道了孩子的學習離不開家庭教育。

老話説“生而不養,父母之罪,養而不教,父母之禍,教而不善,父母之過。”今天讓我明白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未來一定以家庭教育為本,做最好的自己,努力成為孩子的伯樂,也願我的孩子是那匹千里馬!

家庭教育觀後感3

如何做好國小生教育?要根據國小生的特點對症下藥。國小生就像春天的花,天真、活潑、可愛、純潔,辨別是非能力差,好奇心強,接受能力強,模仿能力強。因此,作為家長,國小生的教學不能採用簡單粗暴的方法。他們應該善於引導,努力激發國小生的學習興趣,把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他們應該主要做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作為父母,他們應該放下架子,善於與孩子交朋友。通常,他們應該少用命令的語氣,多用討論的語言。例如,他們可以説來吧,爸爸想和你一起看看為什麼和讓我們一起畫吧!”等等。因為孩子膽小,如果父母經常教孩子,一定會讓孩子感到恐懼和厭惡,不敢接近你,但也經常產生叛逆心理,不僅不喜歡聽你的話,甚至學校也害怕去。

其次,作為父母,通常要特別注意自己的形象,在孩子面前,因為國小生有話,因為國小生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同時,他們分辨是非的能力很差。在家裏,家長教育孩子,上學後聽老師的話,所以孩子們認為老師的話總是對的,老師做的總是好事。誰知道呢,老師在孩子心中無形中樹立了偉大的形象。老師的言行都成了孩子模仿學習的榜樣,所以孩子面前,家長要像老師一樣文明得體。因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學習榜樣,父母的言行直接影響着孩子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對孩子未來人生道路的成長有着深遠的`影響。

第三,在平時的家庭教育中,要想盡一切辦法善於引導和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我們都知道孩子天生活躍好玩。正如教育專家所説,只要他們感興趣,他就會真正認真學習,認真做,自覺做。否則,對他們不感興趣的事們不感興趣的事情,把鴨子趕上架子也行不通。只有善於引導孩子,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孩子才能學到更多。通常,我們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識,發揮想象力,編一些有趣的故事或遊戲來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另外,作為父母,我覺得對孩子要有很大的耐心和耐心。不要把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麻煩告訴孩子,甚至把孩子當作發泄桶,人們常説六月天氣,孩子的臉表明孩子的表情變化無常,經常説變化,笑,哭,只是很聽話,突然淘氣,什麼也不聽。常常讓父母無名火生,恨不能伸手給兩巴掌。當然,在這個時候,父母不能發脾氣,只能不厭其煩地説服教育,最多隻能温柔地説你再這樣,我真的很生氣,然後耐心地指導,説服。

簡而言之,對於國小生的家庭教育,學會與孩子溝通,即耐心細緻,靈活多樣,只要我們都成為孩子的好朋友,但也害怕教他們?

家庭教育觀後感4

孩子是天真純潔的,孩子的大腦發育除了受到基本的遺傳作用外,還與孩子幼兒時期的生活體驗有很大關係。如果家長不讓孩子認識到做出貢獻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孩子在努力學習過程中遇到很多困難的時候,孩子會認為自己成不了家長説的哪種人物,就會有沮喪和自悲感,嚴重影響孩子進取求知的信心。因此家長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下面就從自己的.一些家庭教育心得體會中,分享一些樹立孩子正確價值觀的方法!

創造逆境,磨礪孩子的毅力

不要對孩子嬌生慣養,可以製造一些挫折,考驗孩子的毅力。

讓孩子從克服小困難開始

對孩子的要求要嚴,讓孩子克服困難,逐漸加大,而且必須堅持到底,直到有效為止。

發揮榜樣的作用,啟發自我鍛鍊

根據孩子的特點,父母可以通過講故事,看電影,參加烈士紀念館,閲讀書籍等,讓孩子學習典型人物,啟發自我教育,培養堅忍不拔的毅力。

愛和嚴結合

正確的愛孩子是培養孩子良好性格的基礎。父母要恰當的愛孩子,必須將愛和嚴格統一起來。父母在行為品質方面嚴格要求孩子,孩子當然會苦一些,但從長遠來看,這有助於他們培養良好性格。怕孩子吃苦,過於遷就孩子,可能造成日、他們的任性、依賴性強的性格特點,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吃不了苦。事實上,孩子將來幸福與否,更受其性格的影響。

幫助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

理想是人格的核心。理想是通過父母、老師、社會的啟發引導,在孩子的內心逐漸形成的一種自覺追求,父母不能代替孩子規定目標,確定理想,並強加給他們。孩子單純而幼稚,他們常常會因為讀了一篇令其感動不己的文章而想長大了當作家,因參觀了自然博物館而想當科學家,也可能因為遇到一個可親可愛的老師,便立志自己長大以後也要當老師。對孩子這些想法不要輕易否定,要鼓勵他們積極向上的雄心壯志,隨着年齡的增長,根據不同孩子不同優勢的顯現,再把他們逐步引向適當的方向。

注意從日常小事培養

滴水見太陽。培養孩子的健全人格,光講大道理事不夠的,重要的是從日常生活中做起。

家庭教育觀後感5

那一天,收到學校的推薦與分享,我們和孩子一起觀看了這期家庭教育公開課”第五期“讓音樂陪伴孩子成長”。

本期的視頻公開課是以訪談的形式展開,由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原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周海宏老師和中國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中國聲樂藝術研究院)黨總支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天彤老師共同為家長朋友們帶來的精彩課程!

在本期視頻當中,兩位教授指出:人的感性素質發展的關鍵時期在童年,孩子的童年一定要接受充分的藝術教育審美教育,不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輸在終點站”,通過學習熱愛音樂、通過音樂熱愛藝術、通過藝術熱愛生活、通過生活體驗幸福。

是的,音樂是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學音樂能啟發兒童的心智。我不禁想起我們家韻茹的學習音樂之路。在幼兒園的時候,韻茹就對着電視的舞蹈節目手舞足蹈、也會在家模仿音樂節目裏的架子鼓用筷子敲起鼓來!這時候,我們夫妻就覺得應該讓孩子培養一些在學習之外的興趣愛好,應該培養孩子的審美素質。於是,我們把韻茹送到了青少年宮學習藝術課程。根據孩子日常表現出來的興趣,我們給她選擇了中國舞課程、架子鼓課程,後來還參加了合唱團訓練課程。

兩位教授在節目裏還談到:在孩子學音樂的過程中,要防止孩子“學了一門技術、恨了一門藝術”,良好的音樂教育,必須以審美為核心,以快樂為抓手,讓孩子的童年與藝術的美相伴。在孩子學音樂的'時候,作為家長,第一要引導他,把學音樂作為一種素質教育來引導;第二要陪伴他;第三要鼓勵他;第四要評價他,避免用負面情緒和語言去評價孩子,要從正面的角度出發,先肯定,再談問題。

節目中兩位教授談到的考級問題,我們夫妻非常認同。作為家長,在保證不影響孩子學習的前提下,對於藝術課程尤其是音樂課程,並沒有給孩子施加什麼壓力!都是順其自然的讓她學習,讓她養成習慣。比如,學習架子鼓課程,在少年宮是每週末去上一節課。我們則是讓孩子每天放學保證20分鐘的訓練,每年都鼓勵參加器樂考級活動。在五年級的時候,就通過了架子鼓九級的等級考試。韻茹也大膽地報名參加如第六國小舉辦的書香讀書節活動、才藝比賽等等。

學習和快樂,並不對立。學習文化課和業餘興趣培養,並不衝突。在孩子的成長當中,我們希望音樂可以陪伴她成長,成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為孩子一生的印記。

家庭教育觀後感6

20xx年5月14日,我觀看了由中國教育學會和中國教育報主辦的20xx家庭教育學術年會《家庭教育與美好生活》的視頻,有了以下感悟:

一、家長要關注孩子身心健康

1、放下身段,用心聆聽,做孩子的朋友

現代父母要學會與孩子平等交流,應該和孩子平等友愛地相處,大家一起學習、一起運動遊戲、一起探討問題、解決問題,共同努力,一起進步。成為孩子的朋友,互相關心互相協作,孩子才願意把他的心事説給你聽,你也更容易瞭解孩子的所想所行,教育也就在和諧快樂的氛圍中進行,更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家長要幫助培養孩子的各項能力

家長不能一味只注重孩子的文化成績,更要把孩子培養成綜合素質全面的有用的`人,一個高分低能的人是會被社會無情淘汰的。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包括生活習慣、學習習慣、思維習慣、行為習慣,良好的習慣會讓孩子受益終身。最近教育部正式印發《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將勞動從原來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完全獨立出來,併發布《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xx年版)》。今秋開學起,勞動課將正式成為中國小的一門獨立課程。家長更要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的各項能力,讓孩子學會生存、學會生活。

二、家長要提高自身素質

1、家長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

教育孩子是一門長期而複雜的學問,任重而道遠。在教育孩子時更要耐心細緻、具體周到,持之以恆、循序漸進。同時家長對自己也要充滿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教育好孩子,也相信孩子一定能不斷取得進步。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即使是曲折難行甚至佈滿了荊棘,我們也絕不能氣餒、灰心失望,要有戰勝困難的決心和勇氣。並從中吸取教訓,及時糾正教育方法。

2、認真學習家庭教育理論,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養

家長要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教育孩子更要順應時代的發展。由於家長的文化科學知識和教育理論水平有限,因而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是困難重重。家長更要抽出時間努力學習文化科學知識,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活到老學到老。只有具備了足夠的文化教育知識,才能夠解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斷遇到的問題,才不會被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考倒。才能滿足孩子不斷增長的求知慾,才能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

每一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每一個孩子都有無限的可能性,作為家長,應該讓每一個孩子成為一粒種子,長成參天大樹,或者開出絢爛的花朵。

家庭教育觀後感7

前幾天,有幸參加了單位工會舉辦的“第二期家庭教育大講堂”,邀請陝西省家庭教育專家湯教授講解了有關家庭教育知識,這次授課對象主要是針對專職媽媽和奶奶的,我雖然不是專職媽媽也還未晉升為奶奶,但我想總有當奶奶的那一天,機會難得,學習總是沒有壞處,提前預備吧。

體驗式家庭教育專業指導課程,湯教授講的非常生動活潑,並不斷地用發問、做遊戲、舉案例、講故事等方式講解體驗,每位學員都非常認真地聆聽,積極配合體驗。

家庭教育的切入點,是通過每一個具體的事件讓孩子去感悟,給孩子力量,讓孩子懂事,助孩子成長,而不只是長大,提高孩子的感悟力。湯教授講,就拿孩子洗手來説吧,不要總問孩子洗乾淨了沒?你要真正地教孩子怎麼樣才能把手洗乾淨,不要總想教孩子做轟轟烈烈的事,不認真教孩子做具體的事,使孩子處於夢想中,應教孩子做具體事,讓孩子處於現實中。在事件中讓孩子與大自然鏈接,與社會鏈接,與家庭鏈接,與自我鏈接,與夢想鏈接。

湯教授還講,小孩子七歲前的吸收心智很重要,這期間家長要善問;聽問(孩子給你説話,你要先聽);想問(讓孩子);書問(閲讀能力)。

在學習中,湯教授還讓我們做了,用親情好比左右手,“拳頭對拳對”、“拳頭對手掌”、“手掌對手掌”的體驗,感受家長與孩子三種不同的所處的狀態,告誡家長要以包容、無條件接納的心態來對待孩子,這樣孩子才能敞開心扉地面對家長;通過“撕紙”遊戲,湯教授讓大家閉上眼睛,給每人發一張紙,按他發出的號令去做,發同樣的號令,但每人撕出紙的圖案卻是千差萬別,這就體現了個性的差異,不能説對與錯,告誡我們,每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不能要求每個孩子都一樣。

湯教授講,在家庭系統中,每個家庭成員既有相似性又有差異性,孩子在這個系統中成長,既要關注衣食住行,又要關注心靈成長,要在家庭系統中解釋並解決問題,制定家庭規則,使家庭和諧發展,孩子健康成長。

最後,要求爺爺奶奶們應注意:要樹立孩子父母的`良好形象,千萬不能替代或忽視父母的權威,不能用父母童年的缺點教育孩子,不能忽視監護人第一的原則,無原則教育。

三天的學習受益匪淺,專家就是專家,不服不行呀,但願能讓我未來的孫子也受益呀。

家庭教育觀後感8

“家庭教育不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的重心就是生活教育。”“家長幫助孩子掌握方法,遠比掌握信息和知識本身來得重要。”觀看了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原所長楊雄的講座《“雙減”後家庭教育面臨的挑戰與對策》後,我對這兩句話感悟至深。尤其是後一句,好比古語“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我國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曾説:“解放孩子的頭腦,使他們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們能看;解放孩子的雙手,使他們能幹;解放孩子的嘴,使他們能談;解放孩子的'空間,使他們能接觸社會自然;解放孩子的時間,使他們能學自己想學的東西。”他的教育思想核心,就是還給孩子學習的自主權,使孩子自覺、主動地學。我國著名作家、教育家葉聖陶也曾説:“教是為了不教。”所以,這些告訴我們教育要教給孩子掌握方法,要讓孩子學會靠自己去學習,這樣就能終身受用。畢竟家長陪不了孩子一輩子,要學會放手。

今年7月,國家針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出台了“雙減”政策,簡單來説,一是減輕作業負擔,二是減校外培訓負擔。這一政策曾引發熱議,有人説“雙減”後家庭教育更重要了。其實,無論有無“雙減”政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不可被替代的。正如楊雄老師説的“即便不是‘雙減’,在新時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至少與學校教育是可以相提並論的”。

尤其是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如果家長引導得利,和孩子像朋友一樣平等溝通,那麼,孩子會聽取家長的建議,互相學習,互相進步。

楊雄老師講的生活教育是一個廣義概念,即養成教育,要使孩子從小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進入社會成為一個合格的公民;能夠掌握一門生存的技巧,適應社會、尊重生命。事實上,我越來越意識到,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根源其實在於學習習慣和自律。

與知識量的增加相比,習慣的養成是潛移默化的,甚至是緩慢的,但它的影響是長期的。所以,對於家長來説,應從小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對其以後的人生之路會有很大幫助。

總之,“雙減”之下,讓教育迴歸本位和初心,家校各司其位,各有分工。對家庭教育而言,家長要減少“內卷”、減輕焦慮,增加對孩子的生活教育,培養其具有一定的抗壓能力,關注其心理健康;學校教育應抓立德樹人,不光是育分,還有育人,讓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成為國之棟樑。

家庭教育觀後感9

通過學校組織觀看“雙減”講座,詳細聽取了河南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劉林亞、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楊雄等教育大咖對“雙減”政策、“雙減”後家庭教育面臨的挑戰與對策等詳細解讀,讓我對“雙減”政策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雙減”之後,家庭教育面臨的挑戰與對策的介紹讓我對於“雙減”後孩子的學習有了信心與方法,同時也摒棄了以前偏頗的“校內學習+校外培訓”的內卷教育理念。

作為一名五年級孩子的媽媽,我像其他家長一樣“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看到其他家長為了孩子脱穎而出報了學科內、學科外各種各樣的校外培訓班,唯恐自家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希望孩子通過校內學習與校外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在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孩子週一到週五在學校學習,週六和週日在校外培訓班加班加點學習,可是孩子的學習成績卻沒有顯著提高,眼睛的度數卻在一年年增長,孩子臉上的

笑容也逐漸減少,每天看起來都是疲憊的樣子。作為孩子家長,我看在眼裏、痛在心裏,可看到周圍的家長都是如此“雞娃”,我默默地讓孩子承受了這個年紀不應承受的生理及心理的雙重壓力。

“雙減”政策的`落地,讓我深刻認識到國家教育部門對九年義務教育階段中國小生生理及心理的重視與關注。該項政策更大作用地着眼於學校教育,倡導迴歸學校教育的本位,落實五育並舉的教育方針,在校內堅持做到應盡應教,着力提高教學質量、作業水平、創新思維等,精簡作業練習,提升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在學習中享受知識的樂趣。

同時“雙減”政策的公佈,為超速、超載的校外培訓亂象按下了暫停鍵,希望教育部門能大力推廣這項政策的執行,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擁抱自然,鍛鍊身體,提升藝術修養,結交良師益友,塑造健全的人格。

“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教育改革,我們不是旁觀者,而是親歷者,作為家長的我們,我希望大家都能積極配合學校落實“雙減”政策,做好家庭教育,並與學校教育做到有機配合,有效的協同育人,同孩子一起總結學習方法、重視知識的遷移與整合,學習ACE策略,培養孩子學習興趣、助力孩子創新思維,幫助孩子構築一個自己的系統的知識體系,讓孩子擁有真正意義上的獨立的自我發展的人格。

同時讓孩子樂於學習、樂於創新、樂於研究,真正成為國家需要的學習型、創新型、科研型複合人才,為國家的科技振興、繁榮昌盛奉獻青春年華!

家庭教育觀後感10

作為一個五年級學生家長,今天家長學校課程教授的高情商培養內容,對我來説是我從孩子幼兒園至至今一直在攻克的問題。

我的孩子是一個女孩,從小性格較為內向,不善於表達內心的想法。外出時也是常常躲到我身後,不會主動與小區內小朋友玩耍,每次我都會鼓勵她去參與到其他小朋友的隊伍中,由於每次外出她自己都沒有主動邁出第一步,以至於我的耐心也是慢慢地消耗了,終於在一次外出時我當着其他小朋友的面前對她大叫出了壓在我內心的想法,“你就自己過去吧,為什麼每次都是讓媽媽陪你過去呢,你有什麼好怕的”。等我説完這句話以後,孩子就愣在了原地,雖然她沒有哭出來,但是我已經感受到了她內心的失落與恐懼,當時我才意識到我的`孩子可能是一個高需求寶寶,是更需要家長去關注與關愛的孩子。再大一點上幼兒園時,出現了更令我頭痛的問題,每天上學時,她都會感到焦慮,甚至於週日晚開始她就會擔心第二天上幼兒園的問題。一開始我會考慮是孩子的問題,經過一段時間後,我想了想問題是不是出現在我們的身上,我慢慢回憶想到,從孩子第一天上幼兒園開始我並沒有過多問過孩子上學時學到些什麼,交到了哪些小朋友,只是隨便問問今天有沒有多喝水,餐品是不是很豐富。直到中班時我發現她會時不時向我説,今天老師表揚她了,同學與她一起做遊戲等等,從孩子談論這些事的時候所洋溢出地喜悦表情時,我才意識到孩子內心的精神需求遠遠高於物質需求。在以後的日子裏我更注重孩子的情商培養,比如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購物或者是到服務大廳辦事時,我都會帶她一起去,她會靜靜在我旁邊聽我與對方是如何進行溝通,可能她對我與對方談話內容一知半解,但是從言語交流中,可能會學到一些正確的溝通方式。

她上國小以後,我每天下班回到家,推開家門後我會第一時間給女兒一個擁抱,主動與孩子交流一天的學習內容和一些分享,女兒也很樂於這樣的關愛方式。疫情開始以後,由於我工作情況特殊,期間工作壓力較大,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忽略了孩子,孩子就有了很明顯的心理反映,學習做事都比較消極。

綜上所述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相對較大的,孩子情商的高低也取決於父母,所以我們在平時工作和生活中要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世界觀,並在長期陪伴中體會孩子精神世界的成長。

家庭教育觀後感11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觀看了《好家風是不錯的家庭教育》直播課,起初我對於什麼是“家風”並不瞭解,觀看直播後,我似懂非懂,媽媽耐心的給我舉了“曾子殺豬”的例子。

一天,曾子的妻子要上街。他的小兒子哭鬧着要跟着去,曾妻被鬧得沒辦法,就對孩子説:“好孩子,你留在家裏,我回來給你殺豬吃。”孩子終於留在了家裏。過了一會,妻子回來了,曾子去準備殺豬。他的妻子連忙上去制止他説:“我剛才是和孩子鬧着玩的,你怎麼真的要殺呢?”曾子認真地對她説:“孩子是不能欺騙的,今天你説話不算數,騙了孩子,明天孩子學會了説謊話,糊弄你。再説了,母親欺騙了孩子,孩子就會在心裏覺得母親的話不可靠,你以後再對他進行教育,他也許就不會聽了。這樣做,對我們的孩子是沒有什麼好處的。”最後,曾子還是堅持把豬殺了。父母要孩子做個誠實守信的人,那他們首先也要當個誠實守信的父母,一諾千金。

我懂得好家風就是以身作則。“家風正,則後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家風是一個家的'一種道德標準,就如同糧食一般,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成分。在我的家裏,也有家風,它教會了我如何做一個善良的、有誠信的人。

人要有誠信,媽媽經常教育我要誠信待人。記得有一次,我和好朋友約好了一起去學校打球,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中午卻下起了大雨,本來我把這事忘了,一看到下雨了才想起約好了的事情,我趕忙穿上鞋準備走,可我又想:如果我去了,那個同學沒去怎麼辦?媽媽説:“你還是去吧!假如你不去,她去了怎麼辦?那同學們一定會認為你是一個不守信的孩子。”“好吧,我去。”到了學校,雖然那個同學沒有來,但我放心多了,因為我是一個守信的孩子。

著名法國作家羅蘭曾説過:“生命不是一個可以孤立成長的個體。它一面成長,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葉。它又似一架靈敏的攝像機,沿途攝入所聞所見。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織造人格的纖維。環境中每一個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長過程的建材,使這個人的思想感情與行為受到感染,左右着這個人的生活態度。環境給一個人的影響,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塑造。”從而也足見家風的重要了。父母的一些舉動,總能影響我們。優秀的品質,就是從中培養起來的。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它讓我從中養成了很多好品質,這樣的家風,值得傳揚!

家庭教育觀後感12

今天有幸觀看了朱永新老師的家庭教育課,真是受益匪淺。講座以“家長要承擔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為主題,向家長們分享瞭如何科學、正確地教育孩子。

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一言一行都在影響着孩子,家庭教育對孩子的一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對於家長來説,養和育同樣重要。

那麼,作為家長我們該如何科學、正確地教育孩子呢?下面我將觀看講座後的一些感受與大家進行分享。

首先,我從“喚醒的力量”和”發現的力量”中學習到我們要正確地認識孩子。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愛不是把籃子裝滿,而是把孩子的心燈點亮。要喚醒孩子,就要培養孩子的“六觀”:

喚醒孩子的健康觀,培養孩子旺盛的生命力;

喚醒孩子的人生觀,讓孩子有夢想有志向;

喚醒孩子的財富觀,不懂錢的孩子沒有未來;

喚醒孩子的價值觀,讓孩子懂得為人處世

喚醒孩子的愛情觀,讓孩子懂得底線、操守和原則;

喚醒孩子的世界觀,讓孩子多經歷、多體驗世界。

父母不要一味地去批評孩子,要發現孩子的天賦和優點,幫助孩子將天賦和優點發揮出來,陪伴孩子、懂得孩子。

其次,我從“榜樣的力量”中認識到父母言傳身教的重要性。

家長要創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創造積極交流的'溝通氛圍、要説話算話,守時守信。家長要教孩子懂得敬畏,教會孩子為人處世的規則、做人做事的規則、社會道德的規則,父母囂張,孩子則張狂,父母謙和,孩子則謙卑,父母失德,孩子則失格。夫妻間要和諧恩愛、孝順長輩。

然後,我從“愛的力量”中瞭解到孩子不聽話發脾氣,最重要的原因是沒有感受到愛。很多家長都會説自己很愛孩子,那麼怎麼愛才是正確地愛孩子呢?

我們要全然地愛孩子,孩子在父母心中就應該全是優點,用包容和鼓勵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做一個內心充滿愛的孩子,愛自己、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學校、愛社會,孩子自然就會陽光開朗。

最後,我從“相信的力量”中學習到父母要相信孩子,父母輸入什麼,孩子就是什麼,鼓勵能讓白痴變天才,批評能讓天才變白痴。

你罵孩子,孩子不會停止愛你,但會停止愛自己。永遠不要去打擊批評謾罵你的孩子,不管孩子有什麼表現,有什麼地方不如別人,他(她)也是你獨一無二的孩子,所以一定要去相信孩子、鼓勵孩子、支持孩子。

家長愛孩子就要履行一種教育的責任,讓我們共同努力踐行家庭教育,教會孩子懂得自尊、自愛、自強、自立。

家庭教育觀後感13

看完公開課的講座,我受益匪淺。我們作為家長,不是為孩子提供温飽就可以,更應該主動參與到我們的家庭教育中,承擔起這份責任,與孩子攜手同行。在學校,老師能夠帶領孩子們學習,在家裏,我們就應該以身作則,做孩子最好的人生老師。

家庭教育應該是怎樣的?我們常常説家校共育,有時候卻會忽略家庭教育,只注重學校教育。但是,在孩子的人生中,家庭教育同樣很重要。家庭教育更偏向生活,就像講座裏説的,家庭教育更應該生活化,場景化,尊重家庭本身的規律。也就是説,要讓孩子能在家庭教育中能感受到幸福。而不是讓孩子承擔更大的壓力,讓他們做沒完沒了的作業,上沒完沒了的補習班,這樣很多時候會讓孩子喘不過氣。就像公開課裏的二位專家所説的.,“幸福比成功更重要,成人比成才更重要。”要讓孩子幸福,讓孩子快樂,而不是被壓力壓垮。相信各位家長也不希望孩子難過,不希望孩子愁眉苦臉。畢竟作為家長,我們更希望孩子有燦爛的笑臉。

那麼我們作為家長到底應該怎麼做?例如講座裏有提到的,家長有時會不在意孩子的情緒,也不接納孩子的情緒。就像有些男孩子在哭,作為家長的就要説:“你一個男孩子,哭什麼呀!”這樣子,總是會讓孩子封閉內心的情緒,無法敞開胸懷的與我們交談。我們作為家長,更應該學會換位思考,學會共情。孩子傷心難過,我們要想想,為什麼孩子會難過?如果自己處在孩子的角度,我們會怎麼想?主動接納孩子消極的情緒,讓他們的情緒得以釋放,才能讓他們打開心扉,讓他們願意與我們去溝通,才能做到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在空閒的時間,讓孩子好好的放鬆放鬆。我們可以帶孩子出去看看世界,在家中和孩子做做遊戲,不要讓孩子變成“書呆子”。我們要去關注的,不止是孩子的成績,還有孩子的情緒,孩子的幸福。

作為家長的.一員,我當然希望孩子能夠出人頭地,能夠有出息。相信大家也是一樣。所以,家長是需要在家庭教育中承擔主要的責任的,而這也是為了讓孩子有一個幸福的人生,成為更好的人。

家庭教育觀後感14

“蒲公英的故事”——有你,世界才是多彩的

轉眼間為人父母已近六載,看着我的孩子從50釐米的長的寶寶已經長成1米2的小夥子了,內心閃過甜甜的微笑,是因為有了他,讓我的世界充滿了歡樂!我的男孩是一名猴寶,乳名碩果,他是一個很爽朗的孩子,喜歡淘氣、對事物充滿好奇!家裏家外經常搞怪,也會給大人帶來不同的麻煩,但是身為家長,我知道這是孩子本能的表現,我要接受,要去引導,正是這樣的態度,讓我們的生活是快樂的!

碩果的成長是充滿快樂的!他是一個充滿好奇的寶寶,通過爸爸講書,兒子對大海充滿了好奇,於是在3週歲有記憶的年紀,我和爸爸決定帶他來看海,這次出遊也是他的幼兒園“開學禮”,因為暑假後,兒子即將迎來他的幼兒園生活!當見到大海,他興奮極了,在海邊奔跑、戲水、尋找他喜歡的海洋小動物……他的興奮帶動了我和爸爸的快樂,讓我們體會到快樂是會傳染的!感謝生命中有了寶寶,帶給我們無限的快樂!

碩果的成長也有焦頭爛額的時候!20xx年9月,碩果迎來了他的幼兒園生活,當他第一天走進幼兒園,身為媽媽我就開始焦慮了,擔心孩子在幼兒園的吃喝拉撒睡,擔心他的情緒……果然不出所料,兒子前期的'幼兒園生活很糟糕,在幼兒園全天都是哭的稀里嘩啦,當時的我最害怕收到老師的信息,怕孩子在園裏不適應。但是,我很慶幸兒子遇到了如媽媽一樣關心愛護他的老師,由於兒子情緒反應過大,園裏老師對他關愛倍加,幾乎老師輪流抱在身上,摟在懷裏,正因為有了老師的陪伴和照顧,才讓兒子的內心逐漸平靜,接受幼兒園生活!兒子在園裏的變化時刻鞭策着我,同樣身為教師,我要對我的學生給予更多的關注,因為小小的他們離開父母走進校園,我們就是他們學校裏最親的人,我們要以最寬大的胸懷去擁抱每一個學生!

對於我而言,正因為有了兒子的加入,我也變得更加成熟穩重,我的世界又多了一抹豔麗的色彩!我相信,我的碩果定能陽光快樂地成長,長成一個真誠的人,收穫生活的幸福!

家庭教育觀後感15

今天我們全家參加了20xx年家庭教育公開課第十期“家庭教育需要回歸育人本位”的學習。通過視頻學習,自己深深的感悟到: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

一方面,父母是孩子的人生導師,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成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響。孩子的教育,需要多方面通力配合,從一點一滴做起,需要父母把最美好的'東西展現在孩子的面前,需要父母與自己的兒女分享自己的成就。而非千方百計讓孩子進課後輔導班,贏得一時的高分數,卻忘記了培養他們的勤奮、專注,做身心健康的人。“雙減”將兒童和家長從沒完沒了的作業、練習題和考試中解脱出來,使我們家長能在放鬆的狀態下有更多注意力觀察和共情孩子每天的情緒感受,圍繞他遇到的困惑進行開放性討論,支持他通過反思去嘗試解決問題。這些經歷都會給予孩子被尊重、被關愛、被接納、被鼓勵的感受,成為他內心堅定自信的來源。

另一方面,在孩子面前,父母要自覺樹立良好形象。孩子終將成為父母,一代父母終將養育一代孩子。家庭的生活方式、父母的行為習慣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孩子的脾氣秉性。做父母雖然不需要經過考證,卻是畢生的修煉,要以“止於至善”為永無止境的崇高追求,樹立正直、善良、勤勞、節儉、敬上愛下、知行合一的好形象。只有這樣,才能成長於原生家庭並跳出原生家庭、高於原生家庭。作為父母,只要把責任扛在肩上、把謙卑放在心上,其行為就是家庭的好榜樣、孩子的好老師。人的性格、行為是可塑的,原生家庭的影響也是可以改變的。有人説,家長們更應該關注言傳身教的“家教”,家長的主動配合、父母的積極參與,是推進解決家庭教育發展的前提條件,是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重要保障。

“家庭教育需要回歸育人本位”需要重新引導家長認識家庭義務與才藝興趣的重要意義,給孩子創設更安全、更個性化的探索空間,使興趣與藝術成為陪伴他們一生的朋友,為他們形成健康人格、感受生活之美、創建生命意義培育豐厚的土壤。而“雙減”正是要將兒童從單一狹隘的書本學習中解放出來,從枯燥乏味的識記練習中擺脱出來,凸顯個體的生活感受、情感體驗、實踐行動在學習中的作用,發揚直接經驗對於間接經驗的價值,使兒童的主動性得以彰顯,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