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習漢語心得

來源:文書谷 4.26K

關於學習漢語心得1

我覺得外國人學漢語主要是為了謀求自身職業發展,將來找工作容易,這是最常聽到的理由。道理很簡單,由於如今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綜合國力和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使得當今世界各國和國內各民族對漢語、中國文化的瞭解和掌握的要求越來越迫切,學漢語的人數也越來越多,把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的人日趨增多。外國人除了少部分人為了從事外交、外貿、翻譯、教學工作而學漢語以外,大多數是為了瞭解中國和了解中國文化而學。對我來説漢語是一種很有用的語言,將來無論從事什麼行業都可以與中國打交道。我對學漢語的體會不只是學語言,還要學中國文化。

關於學習漢語心得

我對漢語有很多感興趣,漢語的詞彙和語法很豐富,每一個字代表一個意義。我自己感覺越學越有意思,所以來中國之前就學過了不少漢語,然而我剛來中國留學的時候覺得漢語突然難了很多,很多詞、語法都很陌生。我那的時候都聽不懂中國人講話,既不敢跟中國人交流,又自己感覺中國人説話怎麼着麼快,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漢語水平太低了,還有上課的時候對於老師講的課文內容不明白。真的遇到了很多困難,這樣的情況讓我壓力更大。我每次下課後先把作業做好,然後才預習明天須要學的課文內容翻譯好,為了讓自己明天上課的時候更容易聽懂老師講的。既然我其實沒有那麼多中國朋友,但是每天跟外國人交流也能讓我的漢語水平提高,我現在覺得自己會掌握了不少漢語,又認為學漢語的體會很多。因為我在中國生活時間不短,已經超過一年多了。我的漢語現在比以前提高了很多,能和中國人自由地説話,能看懂了簡單的文章、報紙、電視劇、信息、新聞等等。可能是我每天要上課幾乎沒有很多自由的時間,因此讓我還不太瞭解中國文化。

我一到放假的時候都不回國一直待在中國跟朋友去各種地方看各種東西,並且與很多當地人交流。每次去旅遊的不同的`地方又讓我留了很多永遠難忘的印象。我上個月剛剛及格了HSK新的5級,最近開始做了畢業論文,很多次去找老師商量商量關於論文的題目和內容。這對我來説也是個困難的事,很多朋友都放棄了這件事。但是我無論遇到那麼多困也要堅持做好畢業論文。如果答辯通過了以後才能放鬆地回國,又肯定讓父母高興極了。我其實還不想回國,兩年的時間過得怎麼着麼快,這個學期完了以後我還沒畢業還要回泰國上一年大學才畢業。我現在對學漢語有很多了體會,當然我不打算放棄學漢語,以後還要再來中國繼續學漢語。如果真可以的話,我想在中國找工作。外國人理解別的國家的文化其實很不容易,需要多長時間。但是,以後有機會在中國生活的話,我覺得我肯定可以漸漸瞭解中國文化。

關於學習漢語心得2

作為一箇中國人,尤其是學習中國語言的學生,應該對自己的母語—古代漢語有比較充分兒準確的瞭解,也就是説,決不能滿足於會熟練的説漢語,而應該是掌握古代漢語內部的規律,瞭解古代漢語發展的趨勢。所以聯繫古代漢語學習,首先應該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不進行有關的專業學習是絕對達不到目的的。其次可以幫助我們提高運用古代漢語的自覺意識。第三,對其他學科的學習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學好古代漢語對語言學概論等其他語言學課的幫助是不言而喻的;對文學作品的欣賞、文學概論的學習也是非常有用的。比如掌握了一定的語音學知識和方法,對詩歌,特別是古典詩詞中的平仄、押韻可以理解的更加透徹。又如掌握了修辭手法後,就會真正體會到文藝作品中的妙處。第四,增強對各種語言現象的鑑別能力。語言現象五花八門、千變萬化的,語言素質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方面,就是能夠對語言現象進行準確的分析,鑑別其正誤。

學習古代漢語,當然應該首先學習語音、語法、詞彙這三方面的知識,還要懂得一點古代文化常識。這些一般教師都是比較重視的,心得體會範文教材也有充分的介紹。但僅有這些還不夠,還必須知道一些古漢語修辭常識。不懂修辭,特別是不瞭解古漢語特殊的修辭方式,古詩文中有些句子就可能讀不懂,即使懂得大意,也會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何況中學教材中還有些註釋沒有兼顧修辭,甚至在修辭上處理欠妥,造成理解上的歧誤或費解。下面就幾種修辭手法來談談學習古代漢語的認識。

一、比興。"比興"是一個含義豐富而又歧義頗多的概念。西漢毛亨所謂"興",包括兩種情況。一個意義是指"發端"作用。《毛詩訓詁傳》説"興,起也。"就是由物象引發情思的作用,物象與情思不一定由內容上的聯繫,有時僅是音韻上的聯繫。《毛傳》所説的"興",還有另一意義,是指一種複雜而隱晦的比喻。朱熹在《詩集傳》中説"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淺顯而準確地解釋了比興的含義。"比"便是通過類比聯想或反正聯想,引進比喻客體,"寫物以附意";"興"則是"觸物以起情","它物"為詩歌所描寫的景物,而這種景物必然藴涵着詩人觸物所起的`情。"興"是一種比"比"更為含蓄委婉的表現手法。

二、避諱。《修辭學發凡》解釋説:“説話時遇有犯忌觸諱的事物,便不直説該事物,卻用旁的話來回避掩蓋或者裝飾美化的,叫做避諱辭格。”所謂避諱,通常有兩種。一種是一般意義上的修辭格,通常也叫“諱飾”。即説話時,遇有不良的連帶意義,或有隱情而不便啟齒時,不直接説出該事物,而用旁的話間接地表述。比如“死”,從古到今,人們用了很多種同義的説法來間接表述,而不直接説“死”。如《觸龍説趙太后》一文,觸龍在趙太后面前,稱自己的死為“填溝壑”,稱太后的死為“山陵崩”。李密《陳情表》中用“慈父見背”來婉指父親去世,又用“舅奪母志”來婉稱母親的改嫁。在古人筆下,凡是可能引起別人產生不良聯想的事物,也儘可能地採用諱飾的方法。如生病説成“采薪之憂”(《孟子?公孫丑下》),意謂自己卧病在牀,不能出門採伐柴薪。上廁所被説成“更衣”。《資治通鑑?漢獻帝建安十三年》(課文《赤壁之戰》):“權起更衣,肅追於宇下。”

學習古代漢語有六大環節,有預習、聽講、複習、作業、閲讀、應用等。其中前四項是主要環節,後面兩個是補充環節。通過預習可以使我們發現問題,也可以使我們發現妙處。老師的講課,往往包含着他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的心得體會,其中有不少東西是教材中沒有的,對學生來講,這些也是相當寶貴的。所以聽課時應該集中精力,做好聽課筆記。課後複習這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複習是一個整理、歸納、補充、提高的過程,也是一個強化記憶的過程。通過做大量的作業,可以用來鞏固所學到的知識和方法。因為古代漢語是一門實踐性和應用性都非常強的課程。僅僅停留在理論學習上,效果一定不會太好。所以只有通過大量練習達到實踐的目的。

關於學習漢語心得3

學習現代漢語這門課程,常常會聽到周邊的同學發出這樣的疑問:“為什麼要學習現代漢語?有什麼實際意義呢?” 在我看來,語言文明、文字使用的規範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精神文明狀況的重要標誌之一。作為當代大學生對自己的母語有深刻的瞭解是我們的基本任務。外國語學院開設現代漢語課程主要是為了培養我們掌握漢語和中國文學方面的基本知識,接受有關理論、發展歷史、研究現狀等方面的系統教育和業務能力的基本訓練。

學好現代漢語可以為我們學好外語起一個橋樑作用,因為各門語言之間是相通的。我們可以不用特意學習語音、語法就可以把漢語運用自如,是因為我們生活中漢語的環境中,時刻都與漢語接觸,可是,如果我們要學好一門外語,就需要我們掌握這門語言的一些規律,所以大學課程專門為外語學習者開設了語音、語法、詞彙等各方面的相關課程,而現代漢語這本書也對漢語這幾方面有了相關的詳細講解。所以,如果我們能把漢語的相應知識掌握好的話,那麼對英語的學習就會容易多了。比如説分析句子結構,如果我們對漢語的句子結構分析很熟悉的話,如劃分出主語、賓語、謂語、定語,那對外語同樣,我們可以很快劃分出句子結構。

從課程的性質來説,現代漢語是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在整個專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凡是基礎課程,都與專業特點具有非常緊密的聯繫,我們所學的是翻譯專業,因此學習掌握現代漢語有關知識是必然的、起碼的要求。無庸諱言,作為基礎課程,它的突出特點是理論性強,應用性弱,理解接受起來要困難一些。其實,作為基礎課,它的基礎理論知識是學習整個專業所必須具備的,從這個角度説,基礎課的“基礎”就是體現了實用性,當然,這個實用性不像學習烹調、學習編織、學習汽車駕駛等課程體現得那樣直接,學了馬上就可以在實踐中應用,見到效果,甚至獲得經濟利益。

在我們學習現代漢語時一定要在課堂上弄明白老師講的所有知識,不能有半點含糊不清。首先我們要對這門課程真正的感興趣。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就是渴望熟悉、瞭解、研究、領會某種對象的一種心理指向性,它在人的需要和實踐活動中發生和發展起來的。人們常説:“興趣出勤奮,勤奮出天才”。如果培養了對漢語的`濃厚興趣,那麼,就會激發出強烈的求知渴望和刻苦鑽研的精神,就會有

一種昂揚、奮發、不怕任何困難的鬥志,就會把學習看成是一種莫大的快樂。孔子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知之”到“好之”到“樂之”,是治學過程中的三個台階,而興趣則是攀登這些台階的重要動力。其次要加強記憶。知識的倉庫要靠記憶來充實,記住的東西越多,人的知識越豐富,智力就越發達。記憶有兩種:機械記憶和邏輯記憶。機械記憶就是不管懂不懂,先背下來再説。一個人在學習過程中,不可能什麼知識都是充分理解、完全搞懂之後再去記憶的;有時恰恰相反,是在記住之後再去慢慢消化理解的。有許多知識,如一些重要的定義、規律、特點等,也需要我們一字不漏地死死記住。

一個學期的現代漢語課程我們充分認識到,漢語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它既能增強同學們對現代漢語系統的理論認識把握,又增強同學們運用現代漢語的規範意識,提高同學們運用現代漢語的水平,讓大家學有所獲,學有所用。它是一門豐富多彩的智慧的學科。我相信只要有屬於自己的科學學習方法,就一定可以拓寬我們的知識面,對漢語有一個更加深刻的瞭解。

關於學習漢語心得4

自從上大學後開始學習漢語以來,這門外語如今我已經學了6年多了。我自己覺得這些年來總算有了這麼一點點的成就,今天記念日中學院研究班畢業,在此特意發表我所體會到的學習漢語心得,就算總結一下我這6年多的學習經驗吧。

第一,學習漢語沒有祕訣。如果你想要學好漢語,那麼你就必需付出很大的努力。學習漢語的方法是很多的,但是我敢肯定沒有一個方法讓你一下子提高你的漢語水平。也就是説學習漢語沒有捷徑。不管採取什麼樣的學?*椒ǎ你只能靠一天一天的努力,一步一步地提高自己的漢語水平。剛開始學的時候你一定是什麼話都聽不懂,説不出來,這大家都是一樣的。不過經過一翻努力,有一天你會突然感覺到以前覺得非常神祕的漢語現在不那麼神祕了。你能夠感覺到這種語言的飛躍感,就説明你的漢語水平已經過了第一個難關了?/p>

第二,一定要堅持下去。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語言這個東西有一個特點就是你如果不用它,它不僅不會長進而且還會退步。況且如果你長期不用它,你就會徹底忘掉它,忘得乾乾淨淨。所以你要是不希望前功盡棄的話千萬不能停下來,就算前面的路再難走你也要繼續往前走。學到一定的程度後你會感到很難再提高自己的漢語水平。也許你已經會把你想説的話用漢語説出來,但是不能像地地道道的中國人那樣説得自然,流利。這大概就是第二個難關了。怎樣才能過這一關呢?還不是一樣,只能繼續努力下去。能夠繼續走這條路的人,會有一天跟第一次見面的中國人聊天的時候,那個中國人沒有發現其實你是日本人。

第三,學習漢語沒有止境。漢語這門學問博大精深,雖然所謂漢語的普通話只有幾十年的歷史,但是中國本身有5000年的歷史文化,中國人所講的漢語就是這悠久的歷史文化的精髓之一。再説語言是活的東西,隨着時代的.變化會有一些新的詞語和以往不同的表現出現。就算你學了十年八載,也不可能把它全部學完。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以上就是我所體會到的學習漢語心得了。我想這個心得換了別的語言或者要學別的本事也會通的。其實這個心得不是告訴別人而是告訴我自己的。不管是學習漢語還是自己的事業,以後我要走的路還長着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