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來源:文書谷 9.17K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語文教學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小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國小語文教學心得體會1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的數學教學必須關注每一個有差異的個體,適應每一個學生的不同發展需要,最大限度地開啟每一個學生的智慧潛能。然而教學發展到今天,在班級授課制的前提下,一個班的人數動輒

五、六十人,作為一名國小數學教師,如何因材施教是擺在我們每一位教師面前的難題,如何讓優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飽”、學困生“吃得了”,這就決定了現行的教育必須遵循因材施教原則,實行分層教學。為了讓學生都喜歡上數學課,讓優秀學生更優秀,讓學困生想學數學,會學數學,我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對“分層”教學法進行了大膽嘗試。

做數學老師的都有這樣的經驗,對全班學生布置相同的書面作業,如果容易吧,基礎好的學生一會兒就完成了,而且由於這種作業對他們講太“小兒科”了,所以他們沒有什麼興趣去多動腦筋和檢驗,總是相互之間比誰先做好,誰先給老師批,至於説錯個個把題目也只是一笑而過——我只是粗心而已嗎!而不良後果不僅是這些學生錯了個把題目,更嚴重的是他們的這種不講質量只求速度的行為,直接影響了後面學生的解題心理,也想着快點完成,根本不考慮自身的基礎,長此以往,學生就會養成求快不求質的浮躁解題習慣,作業質量無法保證,直接影響數學教學質量。如果作業難度大點吧,基礎好,有能力的學生是感興趣了,肯花心思了,就會比誰能正確解答了,但這種題目對於基礎差的學生來講,特別是班中的學困生來講,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總是錯,自信心就會受到嚴重的打擊,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學好數學的信心,數學成績肯定一蹶不振,這樣肯定也不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

人與人之間是有差異的,每個學生由於受思維速度、智力因素等諸方面的影響,學習數學,解答數學習題的能力是不同的,數學新課程標準在前言中的基本理念中首先就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因此,我們在設計、佈置數學作業時,不能一棍子打死——按同一要求、標準來佈置,要根據學生的具體差異,佈置有層次性的作業,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和標準。

一般來講,對於基礎好的學生,在其掌握了書本內容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佈置一些有深度或綜合性強的作業,充分挖掘其學習潛力,進一步發展其思維的深刻性和靈活性,提升其數學品質,增強其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對於基礎一般的學生,除了掌握書本知識外,也要適當穿插一些稍有難度的題目,使其也能有所提高。而對於基礎差的學生,則應佈置基礎性的知識,讓其經常體會作業成功的喜悦,建立能學數學的信心,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提高他們的數學成績。 分層教學首先應承認學生的差異,可分成不同的層次,這一步也是最關鍵的。假如在分層中挫傷了學生的自尊心,那你的分層教學將註定是失敗的,所以我們不能簡單的用優、中、差來分層,我在我們班實行的是“雄鷹計劃”。讓學生明白經過努力就會成功以及同學之間應該互相幫助,才能形成一個快樂、健康、向上的班集體。剛開始我對每一位學生還不瞭解時都定位於小鷹,要想成為老鷹與雄鷹,必須付出辛勤的勞動和開動自己的小腦筋。經過一個月左右的瞭解,對照標準,對符合要求的學生提升為老鷹,再過一個月後,對一批最優秀的學生提升為雄鷹,“雄鷹計劃”初具雛形。並宣佈這是一個榮譽稱號,是靠你的智慧與努力去爭取的,得到後並不是終生制的,對不符合的將被降級。從而形成了一個可進可退的競爭機制,實際中看到學生的積極性很高,調動了每一層次學生的學習動機。

學習目標的分層設定是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益的表現,其目的.是要同時滿足不同發展水平學生的發展需要。在考慮大多數學生的普遍性發展需要之外,既要考慮學習水平相對較低的學生“吃不了”的問題,也要考慮學習水平相對較高的學生“吃不飽”的問題。目標具有方向作用,會給學生的心理活動以深遠的影響,它像一盞燈塔,起着方向性的照明作用。沒有目標的學習,就好像航行在大海中的船沒有羅盤一樣。我讓學生明白了目標的重要性後,請每位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是老鷹還是雄鷹。並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一個小鷹、老鷹、雄鷹的標準:

1、學習方面:小鷹:會做基礎題;老鷹:會做基礎題並理解;雄鷹:會做題、理解並會講思路。

2、發言和提問方面:小鷹:一節課能舉

一、二次手;老鷹:一節課能舉

三、五次手;雄鷹:一節課能舉五次以上的手。

3、成績測試方面:小鷹:能及格;老鷹:良好;雄鷹:優秀。

4、幫助別人方面:老鷹:能經常幫助小鷹;雄鷹:能帶小鷹,並經常幫助別人。

5、遵守紀律方面:能遵守《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

雄鷹計劃就是由雄鷹帶領老鷹、小鷹,一起成長的過程,所以為了學習的需要還應分成四人小組。搭配類型通常是:一名雄鷹、一名小鷹,加兩名老鷹。先確定雄鷹組長,再優先讓小鷹申請喜歡加入哪一小組,以感情為主線,使每隻鷹找到合適的小組。最後根據身高與性別再微調一下,從而組成一個和諧的團隊。

這樣通過分層次教學,學生學習積極性更高,學習氛圍更加濃厚。同時也避免了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有利於發揮學生自身的潛力,有利於因材施教,有利於教師分層指導和個別輔導,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利於提高教師的素質。使學生能從繁重的學習中解脱出來,從而有更多的時間參與到課外活動中去,能更多的體驗數學的無窮魅力。

總之,數學作業應由單一書面機械重複的多層次、多形式、開放型、自主性的方向轉變。作業過程要真正體現學生的智慧、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生成。

我經過一段時期的探索和實踐,學生明顯感到數學作業有了非常大的改變。其中成績好的同學在實踐、能力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後進的同學對今後的學習增加了信心。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數學的情感和態度。

國小語文教學心得體會2

《國小語文單元主題教學研討體會》適用於國小語文單元主題教學的研討體會,通過單元教學,提高了學生的課外閲讀興趣,擴大了學生的課外閲讀量,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較好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習效率,自學成才的能力得到培養。不僅有利於開展課堂活動,而且有利於構建高效課堂。

11月19號,我參加了由王瑞榮老師組織的坊子區國小語文單元主題性教學研討。這次專題研討的教師方法新穎、獨特,讓我們這些在教學第一線的教師受益匪淺,更讓我們眼前一亮、頓覺豁然開朗,為我們國小語文單元整體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指明瞭方向。這次會議的主要內容是:單元主體課堂教學觀摩,單元主體講評報告,單元講評分享,單元整體備課點評報告,習作單元教學觀摩。

小語種主題單元整體教學注重學習資源的整合與生成,注重語文學習的綜合性和實踐性,注重學生“學”的`過程。以單元總體目標為統領,各個模塊、每節課目標也相對集中。其主要特點是:圍繞一個主題,把教材課文、課外拓展資源、閲讀、習作、口語交際、語文園地等高度整合在一起進行教學,使整個單元的教學成為一個由幾個“模塊”組成,但又是不可分割的整體。

透過專題講座和課堂演示研討,讓我明白到整個教學單元的核心是“主題”“整合”,讀寫練習都是圍繞着主題進行的。同單篇教學相比,有以下優點:

一、國小語文專題單元整體教學是一種超越單一學科教學的教學模式。正如徐萬東老師所説,單元整體教學它不看一課樹,而是看一片森林。老師首先要明確課程目標,學期初至少要對一冊教材有一個全面的瞭解,充分考慮每個單元的聽、説、寫各方面的統一,即使是課外閲讀和語文綜合學習也要有一個總體規劃。不但要看教材,還要看學生。

二、單篇教學更多的是教師向學生傳遞文本,學生接受文本;主題單元整體的教學更多的是學生向文本傳遞探究主題。教師通過指導學生閲讀、比較、分析和理解教材中有助於解決自已問題的信息資源,從而加深學生對主題內涵的理解和感悟。實際上,它是在實踐“用教材”而非“教教材”的理念,在課堂上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我將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更加努力在學習中探索,在總結中提高自己,更快地適應新的教學方法。即便學習的路程還很長,我們仍將滿懷對教育的熱情,迎接屬於我們的明天的陽光。通過單元教學,提高了學生的課外閲讀興趣,擴大了學生的課外閲讀量,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較好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習效率,自學成才的能力得到培養。不僅有利於開展課堂活動,而且有利於構建高效課堂。

國小語文教學心得體會3

為了全面推進我校教學改革,應市教育局在全市高中全面推行河南西峽市的“三疑三探”教學法的要求,我們一行4人於20xx年10月10日——20xx年10月18日赴河南西峽縣第一高級中學學習“三疑三探”課堂教學改革模式,親身體驗這種教學方法的操作流程和實際效果,領會到該教學方法的優點。

到了西峽,我才瞭解到了關於西峽第一高級中學的一些歷史,該校跟我們鹽中一樣,地理位置不佔優勢。20xx年以前,該校的教學質量連年在南陽市排名靠後,經常是市教育局點名批評的對象。20xx年學校實行“三疑三探”教學模式以後,初步改革教學環節,並在全市中國小推行,改善了學生學習難的問題,學校教學質量大大提升。學校不僅摘掉了教學落後的帽子,還讓學校在全國聞名遐邇,成為大學聯考名校。我也終於明白我校領導讓我們深入“三疑三探”教學課堂的良苦用心,適當的改革也許會讓我們鹽中向“教師高質量教學,學生高質量學習“改變。

走到西峽第一高級中學校外,映入眼簾的是該校20xx年大學聯考考入重點大學學生的照片,把整個校園的外圍牆面都鋪滿了。走進西峽一高,我感覺學校整體學習氣氛比較好,到處都激勵學生學習的標語“培養有創新能力的國際型人才”、“全世界都在等你成功的消息”“如果要挖井,一定要挖到水為止”……,每個班級的文化建設也很好,“班級簡介”“追夢未來”“教改之窗”“學習園地”……,還有學校每次統考月考學習功勛榜都張貼在教學樓牆面上,很有激勵學生“永爭第一”感覺。

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在西峽一高學習參觀了3天,我總共聽了11節課:7節新授課,1節試卷講評課,1節複習課,2節隨堂聽,讓我更加了解“三疑三探“教學模式。下面就是我對”三疑三探“教學模式的認識:

”三疑三探“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老師把握整個課堂流程,這種教學法看似老師講的少了,其實對老師的教學能力和素養要求更高,老師也要有很強的應對突發事件和學生偏難怪問題的能力,以確保課程高效的完成。

”三疑三探“課堂教學的授課步驟可以體現為:1、老師(或學生)提出問題(大多都是老師多媒體展示問題情境);2、學生自主探究(學生自主探究找出本節課要學習和重點掌握的知識,調動學生的積極性);3、組合探(小組全部學生站立起來發揮小組智慧,補充自主探究的遺漏); 4、學生展示和評價(小組代表展示探究問題的答案,其他小組根據評分標準打分評價並補充);5、再質疑(評價不足的地方,還需要補充擴展的地方,還有的疑問); 6、拓展運用(大學聯考題,學生自主編題,變題);7、學生總結評價課程結束。

西峽第一高級中學根據高中上課類型,針對課堂教學研究出了新授課“三疑三探“教學流程、習題課“三疑三探“教學流程、試卷評講課“三疑三探“教學流程、複習課“三疑三探“教學流程。

新授課“三疑三探“教學流程:

1、設疑自探(10—15分鐘),教師設定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或老師直接提出問題,學生獨立自探。

2、解疑合探(17分鐘),圍繞自探提綱,發揮小組智慧,對自探中的難點進行探討整理並達成共識,來使用多媒體展示出展示小組和相應的評價小組,由規定小組完成展示(板書展示和口頭展示),再由評價小組打分並強調關鍵點和其他的解題思路和方法,老師在獎分榜上及時給評價人記分,對提出不同見解的同學可雙倍加分。

3、質疑再探(5分鐘),學生針對展示提出更有價值的問題,學生爭相回答,學生解決不了的問題或錯誤直接由老師回答。

4、運用拓展(7—13分鐘),引導學生編題或老師拓展出大學聯考題,學生爭先搶答,最後由學科班長總結評價,確定展示之星、評價之星、質疑之星、得分最高的小組和需要努力的小組。

因為我此次參觀學習聽得大多都是新授課,所以對“三疑三探“新授課還是有很深的體會,首先可以感受到學生在此中教學模式下學習的熱情都很高,對新知識的探究具有積極主動性,而且該校學生認為這樣學習很有趣,有趣的學習才是學生學好的前提。再者,就聽得幾節課而言,我感覺高一學生在展示、評價、搶答環節沒有高二高三的的學生表現好,所以高一的老師都在適當的提醒和訓練學生“三疑三探“各個環節的應答模式。最後,我感覺學生通過這種新授課模式能學到自己想學的東西,小組學習和探究讓學生有什麼問題在小組內及時解決,沒有學習負擔。我覺得這種教學方法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樂趣,讓他們有趣的學,也讓老師走出了”滿堂灌”、學生“學習難”的困惑,也讓傳統的教學模式走上改革之路。習題課“三疑三探“教學流程:1、明確課標和考綱要求(4分鐘)。 2、學生編題和練習(24分鐘)。3、老師出示大學聯考題,與學生自編題作比較(6分鐘)。 4、教師出示變式習題給學生解決(8分鐘)5、總結與評價(3分鐘)。

雖然這次西峽一高之行我沒能聽到習題課的這種教學模式,但從我聽到的其他課中感覺到了這種習題課肯定調動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動腦能力,在新授課時學生基礎知識把握得好,有些學生能很快的編出題,並説明編題意圖,以及並出題所考知識點的透徹分析,真是讓學生用心用腦的去學習和運用知識了。試卷講評課“三疑三探“教學流程:1、設疑自探(6分鐘);2、合探、質疑和拓展(37分鐘); 3、小結(3分鐘)。

試卷講評課時老師會分析考試的'總體情況,讓學生總結在本次考試時的優缺點,然後老師根據考試展示出試卷要質疑解答的題號,並讓學生再充分審題,學生解答疑惑,説明並解答出該題的考點,錯誤點。然後老師再進行變式訓練。聽了這節課後,這讓我想起了我教的平行班的學生,他們考完試有些同學知道答案後,只在試卷上標上正確答案就完事,沒有用心、用時去想自己為什麼錯,錯在哪裏:知識點沒把握好?審題出錯?馬虎?還是自己學習習慣不好?學習態度不好?平行班學生學習很少有主動性,基本都是被動的,學各科知識結構也都是混亂的。所以真的應從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入手,學生想學了主動學了他才能很好地把握知識,才會運用,學校的教學質量才會提高。

複習課“三疑三探“教學流程:1、設疑自探(5分鐘);2、合探質疑和拓展(38分鐘); 3、小結(2分鐘)。

學生能很快的整理出複習內容,並運用知識做典例題,或學生自主編題考其他同學,或老師出示大學聯考題進行小組合探並搶答,這裏讓學生充分的發揮他們的才能,使他們有趣的學習,並在學習中體會自己的優越感。

總之,不管是新授課,講評課,習題課,複習課,用”三疑三探’教學法上課是把課堂大膽的交給學生,讓學生有趣的學習,自主的學習,合作的學習,學生長期受“三疑三探”教學模式的影響,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學習模式和思維模式,不僅會做題,還能説出題是怎麼做的,為什麼要這麼做。學生的自學水平達到一定程度當然學習起來輕鬆快樂,沒負擔。

國小語文教學心得體會4

我學習了“三疑三探”教學模式後,使我受益匪淺。對“三疑三探”教學模式得到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三疑三探”的好處就在於緊扣了一個“疑”字和一個“探”字,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一波剛落,一波又起,環環相扣,持續推進課堂教學的進展。“三疑三探”為改革課堂教學總結出了一條先進的教學模式,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提出了挑戰。從課堂抓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改變教師講,學生聽,一言堂,滿堂灌的傳統教學模式。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是引導者參與者,把課堂變成學生學習、展示、思考、合作、交流的舞台。爭取讓“三疑三探”教學模式融入每節課。

所謂“三疑三探”是指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習新知識階段的三個主要環節,即:1、設疑自探:針對教學目標,設置情景,引導學生自學自探並提出疑問,老師歸納、梳理、補充問題,形成自探提綱;2、解疑合探:對教學任務和提出的問題限定時間,進行合作探究,當堂解決本節課提出的相關疑難問題;3、質疑再探:教師引導學生針對已學知識提出新的問題,深入領會教材內容,探究更全面、更深刻的問題答案。最後,對所學知識進行運用拓展,因此這個教學模式也被概括為:“三疑三探,運用拓展”。

通過“三疑三探”教學模式的學習和探討,我知道了如何做一名創新型教師:

一、創新型的教師要創新課堂教學模式。

一個富有創新型的教師,心中不該只想着學生的分數,應更多地考慮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創新意識是否得到加強,應更多地為學生今後的生存發展着想,因此創新性的教師要實現以下幾個轉變:

1、變傳授知識為培養能力。把培養能力增長才幹作為教育的根本目的,把傳授知識滲透在培養能力,培養方法之中,變知識積累第一,能力培養第二為培養能力第一知識積累第二。

2、變封閉的課堂為開放的課堂。開放的教學形式,組織者可以是教師,也可以是學生,地點可以是課堂,也可以是自然社會。

3、變教條式,灌注式為“三疑三探”教學模式。

二、創新性的教師要真正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

沒有主體性和自覺性,就不能有創新。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處理好主導作用和主體作用的關係,真正發揮學生的創新主體作用。

1、教學中要給與學生的積極評價。教師在教學中要經常採用積極的教學評價手段,使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充分的開發和培養。如採用“解疑合探”的這一模式教學,是指通過師生或生生互動的方式檢查自探情況,共同解決自探難以解決的問題,合探的形式包括三種,一是提問與評價。操作的辦法是:學困生回答,中等生補充,或中、優等生評價。二是討論。三是講解。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尤其當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提出一些出乎教師意料的問題時,有些教師會不自覺的扼殺學生的創造性。這是不利於激發和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興趣的。

2、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問難。要學習西峽縣探索了多年的“三疑三探”的教學模式。“疑問疑問,有疑便問”有了疑問,才會思考,才會探索,所以課堂的開始首先要提出問題,用問題來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和興趣。發現問題,大膽懷疑,尋根問底是創造的開端,也是創新性人才的重要品德。

3、真正把時間還給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也是創新的主體。他們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有些知識學生通過獨立或合作是完全能夠解決的,因此教師在課堂和課後都應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去發現,去創新。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堅持“三講三不講”。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獨立學習,思考。使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轉變為主動的學習。

總之,“三疑三探”教學模式最突出的特點在於:以培養學生的設疑探究能力、思維創新能力為目標,巧妙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敢於大膽質疑,積極回答問題,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知識,品嚐到學習的樂趣。同時,把教師苦教,學生苦學,變成教師樂教,學生樂學,最大限度地解放了教師,解放了學生。這一模式充分體現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同時也恰到好處地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真正踐行了陶行知先生所倡導的“教師的責任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這一偉大的教育思想,也是同新課標的要求是一脈相通的。

國小語文教學心得體會5

語文是一門學科,也是一門藝術。作為語文老師,要想在教學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應知道課堂教學要注意的關鍵是什麼,現將我在教學中的幾點體會總結如下:

一、設計好教學導語。

導語是新課的引子,是教學一篇新課文的開場白,一段精彩的導語是一節課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因此,導語設計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那如何才能設計好課堂教學的導語呢?

1、根據不同課文類型設計不同的形式,設計時並要圍繞教學內容,學習目標來構思,突出教學重點,避免華而不實,偏離課堂教學的主題,讓學生茫然不知所云。

2、注意簡明、概括。導語應力求做到以少勝多,言簡意賅,用一段簡明的導語,抓住課文內涵的要點實質和學習材料的核心內容,有利於概括教學的主要內容,使學生輕鬆掌握有關知識。

3、要生動、有感染力。充滿色彩的生動的導語,能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能感染學生,調動學生去領略課文的風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鳴。

二、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氣氛直接影響着教學效果。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其知識,人格和威信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教育震憾作用,是影響學生情感、制約課堂教育氣氛的關鍵要素。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要“嚴”不能放任自流。當然,“嚴”也不能嚴得過度,以免給學生帶來心理上的壓力。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要有“激情”,教師每上一堂課前應以滿腔熱情的積極狀態,將知識技能傳遞給學生,使學生的心隨着教師的情感而奔騰澎湃。只要我們從內心深處去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和愛護學生,積極主動地創造條件,讓學生從中潛移默化地受到薰陶和感染,良好的課堂氣氛自會形成,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所思:要上一堂語文課難,要上好一堂語文課更難。經歷備課轉折一關的時候,所要做好的工序多而繁,就像上面文章所説,要設計好精而簡的導語,設計好嚴而鬆的課堂環境,還需要語文教師具備充沛地激情,要牢牢抓住學生的“心”,才能將課堂教學落於實處。語文課雖然難,但是也有收穫成果的樂趣。難並快樂着。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國小生要“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具有獨立的閲讀能力”。標準中又説:國小生的“課外閲讀總量不少於100萬”。要完成這一任務,光靠課內是不行的,必須藉助課外閲讀來完成。

三、尋求課內外閲讀的結合點

要有效地提高課外閲讀的質量,必須把課內閲讀和課外閲讀當作一個整體來考慮。為此,教師需要經常結合閲讀教學,瞭解學生閲讀動向。一次,新的語文書發下後,學生新奇,從頭到尾把它讀了一遍。有一個學生問我:“老師,為什麼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的衣袋裏塞滿了蟲子?”我翻開蘇教版語文書第九冊,看到了《塞滿昆蟲的衣袋》一文,眼前一亮。原來課外閲讀興趣的根源就在這裏。於是,我讓學生尋找科學家研究科學的故事來閲讀,跟學生一起,在網上觀看科學家研究科學錄像和影片。這樣,科學家熱愛科學的精神,在學生的課外閲讀中領悟了。

四、形成課外閲讀的氛圍

課外閲讀要講究最佳機會。這一最佳機會,因學生、教師、環境的不同而不同。一句話,教師要根據教學意境來確定課外閲讀的最佳機會。這個意境的一般表象是:學生閲讀興趣應處於高潮、亢奮的時機。每天早晨,我一到學校,就去了解學生的閲讀興趣。一天,我偶爾聽到兩位學生在爭論誰學的古詩多。一個説:“我會背于謙寫的《石灰吟》!”另一個説:“我會背王冕寫的《墨梅》!”一個又説:“我會背王維寫的'《鹿柴》!”另一個又説:“我會背李白寫的《早發白帝城》!我豁然開朗:原來,讀書興趣的源泉就在這裏——聽和看。於是,我趕忙從學校的閲覽室裏,借來了十多本《古詩集》,發給學生輪流去讀。在幾個禮拜中,全班12位學生,都把十來本《古詩集》看完了。正在此時,我在班級裏舉行了一次詩歌朗誦會。結果,同學們爭着朗誦,多的能朗誦三十幾首古詩,還有聲有色。趁此機會,我向全班學生宣佈了一個好消息:從現在開始,同學們可以每週一次,去閲覽室借書看。一時間,班上讀書之氣蔚然成風。

五、教給課外閲讀的方法

課外閲讀也要掌握方法。掌握了方法,就會解決“會學”的問題。通過二十幾年的語文教學,我摸索出了幾種指導學生課外閲讀的方法:

1、編寫提綱法。主要給文章勾出提要,列出提綱。

2、卡片摘錄法。即在閲讀時,把文章的要點或重點句、段摘錄在卡片上。

3、符號代替法。即根據自己的讀書習慣,設計多種符號,在文中圈、點、勾、畫。

4、批語註釋法。即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寫上批註的文。

5、索引法。即用編索引的方法來讀書,記下文章篇名、作者、報刊的名稱期數、頁碼,需要時翻索引。

6、剪貼法。即把好的文章、片斷剪下來,貼在剪貼本上。這幾種方法均以學生“動手、動脈、動口”的實際閲讀訓練為主。

總之,開展語文課外閲讀,其意義、作用是非同尋常的。課外閲讀“天地廣闊”這必將是提高語文素質的又一新篇章。

國小語文教學心得體會6

XX年3月10——11日,我參加了石家莊教研室組織的國小語文教學培訓活動。在培訓過程中,不但觀摩了三位優秀教師的課,而且有幸聽取了三位老師的報告,感覺收穫很多。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薛法根老師講的一節課《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這次薛法根老師執教的課是《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他關注學情,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來回品讀,深入思考,孩子自己提出議論文論據的選用特點,題目和選材之間的關係,從而培養孩子的思維,孩子們有了自己獨立的見解。他的課是一種深度語文,給我帶來了心靈的震撼。

他沒有課件,沒有花言巧語,沒有激情的場面,一根粉筆,一張嘴。清晰的教學模式,精緻的板書和作業設計,簡單就是他的教學特色。他就像是一本書,一本韻味無窮的書,一本可以指導我們實踐的.活書。他的句句名言值得我去細細品味,品成自己的東西。 他在講授司空見慣這個成語時,給我的感受頗深。首先他問:哪些現象司空見慣?接着問:什麼叫司空見慣?一生讀參考書中的註解。 註解寫得太多,我們還要用自己的見解。有幾個學生用自己的理解談這個成語。司空見慣這個詞從哪兒來的?我們要有發問精神。

然後薛老師生動地介紹了司空和劉禹錫的故事,學生們聽得如痴如醉,台下的我們也恍然大悟,是啊,很多時候,我們總以為嘗過別人咀嚼過的知識之果就算是掌握了知識,學習就只能淺嘗輒止。原來學習不能司空見慣,要學會質疑,追根溯源。 聽完薛老師的課我感受很深,薛老師的幽默風趣,講課時瀟灑自如的風格讓我佩服,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在今後的教學道路上,我一定會努力鑽研,不斷提高個人的業務素質,教給學生帶得走的學習方法。

國小語文教學心得體會7

從事國小語文教學已經有九年了,説實話,當時師範畢業後,校長讓我教語文,我打心眼裏高興,因為我對語文可以説是情有獨鍾,從小我就喜歡看一些充滿情趣的童話故事、戰鬥英雄的故事。記得有一次,我向鄰居借了一本《哪吒》的童話故事書,可鄰居只借給我看一天,我拿到書以後,眼都沒眨的從早上看到晚上,故事裏的小哪吒勇敢,有情有義的精神深深感動了我。我看《小英雄王二小》時,當看到王二小被日本鬼子殺害了,眼淚會情不自禁地流下來。我對語文教學有情,可以説是受小時候愛閲讀課外書的影響,下面,我談一談自己對國小語文教學的一些膚淺體會。

一、給學生提供發展的空間

著名特級教師於漪説:“教育是愛的事業,師愛超過親子之愛,因為它包藴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於是我就嘗試着在學生身上播種愛。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老師説:“要想課上得好,首先就要對學生有情。”於是我對於班上有特殊發展潛力的孩子,順勢引導,使他們的潛力得到充分的發揮。班上有一位叫胡若安的女同學,她的朗讀能力特別強,普通話非常標準,聽她讀課文那真是一種享受。對於這個孩子,針對她朗讀能力強的優點,對她進行特別訓練。她朗讀時聲情並茂,桑音特別亮,但對於語速的把握有些欠缺,我建議她每天養成收看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的習慣,仔細揣摩播音員對新聞稿語速的把握,並借一些中央電視台優秀節目主持人的播音光盤給她聽。果然,過了一些日子,她的進步很快,也能像模像樣的模仿播音員那樣去播音了。去年班上舉辦迎新年聯歡會,我推薦她當主持人,她主持得非常成功,得到了與會同學的一致稱讚。對班上語文成績不太理想的同學,我首先讓他們樹立信心,相信自己能夠成功,藍文鋒同學就是一個例子。他的作文寫得很短,老是寫幾句話以後,就再也寫不出來了,要麼就胡編亂造。但他有一個優點,就是腦子特靈活,接受能力很強。於是,我就有意的關照他,讓他積極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去。有一次,我要教《晏子使楚》這篇課文,準備針對課文內容演一個課本劇,我讓他參加了,推薦他演晏子這個角色。經過我的指導,他竟然演得惟妙惟肖,到教室裏為全班同學演了一次,得到了同學們的稱讚,他可高興了。見時機已成熟,我對他説:“藍文鋒,你看,你竟然是這樣的優秀,很多同學都沒有你演得好,可見你是位很有潛力的一位孩子,寫作文,就和做人一樣,只要你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人,敢説敢做的人,沒有什麼寫不好的。”他自信地點了點頭。於是我就讓他把這次排練課本劇的經過寫出來,怎麼排練的,老師怎麼指導的,我是如何練習的,寫出來,寫出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受。第二天,他交給我的這篇作文,和以前的文章簡直是判若兩人,令我讚歎不已!可見每位孩子的發展潛力是巨大的,看來,我們真的要好好打開學生的心扉,讓他們充滿自信的去面對每一天,好好鼓勵他,給他們以關愛,什麼樣的學生我們都能把他教好,讓他們在我們的呵護下健康茁壯的成長!

有人説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和諧,是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受到教育。我關愛每一位學生,尤其是關愛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像上面提到的藍文鋒同學就是一個例子。我從不給學習有困難的孩子扣上“差生”的帽子,他們不就是暫時沒有掌握好,幹嘛要説人家就很“差”呢。我也從不拿一把尺子來衡量所有的同學,因為每個孩子都是具有獨立個性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潛力,只不過有些學生暫時還沒有開竅罷了,也就是人們常説的“早慧”與“遲慧”。在平時,我都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不僅僅讓他們感到我和藹可親,更重要的是我理解並盡力滿足他們的內在需要,無論是學習上的,心理上的,還是生活上的。中國“文壇祖母”冰心説:“淘氣的男孩是好的,淘氣的女孩是巧的。”只要我們是帶着這樣的眼光去看待每一個孩子,那麼展現在我們面前的不都是一個個個性鮮明、聰明活潑、充滿朝氣的的孩子嗎?那麼我們就會在和諧、關愛、寬鬆的環境中和孩子們一道快樂的成長。

二、營造詩意的語文課堂

於永正老師説:“對語文教學要有情,上課要有情。”他認為上課有情包括兩方面的意思:一是關注教材,二是關注學生。課堂,首先是生活,其次才是教學。説的話多麼富有詩情畫意呀!現在有很多專家都提倡國小語文的課堂教學應該是“詩意的生活,詩意的教學。”何謂“詩意的`生活,詩意的教學,”通過這些年自己的摸索與實踐,我是這樣認為的:在語文課堂上,能讓孩子自由對話,能聽到孩子充滿個性的朗讀,並且樂此不疲;能讓孩子充分地與文本、學生、老師三者之間進行對話,特別是生生之間的對話,並能談出自己個性化的理解,在讀中感悟,讀中感知,提升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和再創造。這樣的語文課堂教學,我認為就是充滿詩意的教學。

我上《楓橋夜泊》時,課前我針對古詩教學的特點,仔細琢磨,反覆修改教案,心裏更多的想的是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寓情寓樂中去感受古詩的魅力。為了增強同學們讀古詩的興趣,我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採取多種方式的讀,男女聲對吟,同桌對吟,挑戰式吟誦等等,讓他們在讀的氛圍中感受古詩的魅力,體會古詩的韻律美。最後讓學生以詩人的身份再現當時的情境,讓學生自己扮演詩人,來描述當時的情境,學生們表演得惟妙惟肖。只有在讀懂了古詩,瞭解了古詩的意境,學生來再現詩人當時的情境時才能揮灑自如,整個課堂教學都突出了以讀為主,讀中感悟。在教這首古詩之前,我仔細查了資料,本詩的作者張繼是唐朝大曆貞元年間的詩人,正逢安史之亂爆發,張繼逃難到江浙一帶寫的這首詩,逃難,就不是一般的天涯漂泊,這種逃難的苦悶,就不是一般的鄉愁旅緒所能概括的。當我向同學們説了此詩的背景以後,同學們再讀此詩時,明顯地讀出了詩人的感受。在教學《可愛的草塘》時,我的教學設計是以問促讀,拋出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後,讓學生在讀中尋找答案,“草塘的美體現在哪裏?你能用你的讀來告訴老師嗎?”“人們都説北大荒物產豐富,你能用自己的話來向我們描述一下嗎?”學生只有用心去感悟了文本以後,才能讀出草塘的大、綠、美和水的清凌凌,説出草塘的物產豐富。

三、增強自己的文化底藴

著名特級教師靳家彥説:“學校與學之間的競爭,説到底就是文化底藴的競爭;教師與教師的競爭,説到底還是文化底藴的競爭。文化低藴豐富了,上課時信手拈來,娓娓道出,還怕上不出精彩的課。”南山實驗學校幾乎每個學期都要請進一些全國知名的特級教師來進行講學,我從中受益匪淺,聽了諸大家的示範課,我老是在琢磨自己的課,什麼時候我的課也能像他們那樣上得輕鬆自如,精彩紛呈,那該多好!

聽支玉恆老師的課,他妙語連珠,娓娓道來;聽竇桂梅老師的課,她激情飛揚,聲請並茂地朗讀,令人潸然淚下,在課堂上是那樣揮灑自如;聽於永正老師的課,他是那樣善於激勵學生,胸有成竹的駕馭課堂,對課堂上的生成處理得是那樣恰如其分,令所有聽課者讚歎不已!所要學的東西太多太多,不是三言兩語所能説清的,於是增強自己的文化底藴就成了我來南山實驗學校後要做的第一件頭等大事。課餘我拜讀了支玉恆、於永正、竇桂梅的著作,我反覆思考,他們的課堂教學為什麼要這樣設計,如果是我,我會怎樣設計,有時為了準備一個教案,我反覆琢磨,反覆修改,看怎樣設計才最適合學生的學習興趣。記得我教唐詩《別董大》時,課快上完時,一位學生説:“老師,這首詩的作者高適和詩人王之渙、王昌齡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他們三人之間還流傳着一個有趣的故事呢,故事的名字叫旗亭畫壁。”我一聽,來了興趣,就問:“那你説説旗亭畫壁講了一個什麼故事?”那位學生説:“旗亭畫壁講的是在唐朝時期,高適、王昌齡、王之渙他們三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都是著名的邊塞詩人。一天,他們三人來到一個叫旗亭的地方喝酒,這時正好有一羣唱歌的藝人也來此會宴,這時候王昌齡提議説:“人們都説我們三人的名氣很大,今天正好借這一羣唱歌的藝人之口,看她們唱誰的詩歌多,誰的名氣就最大。”第一個人唱的是王昌齡的“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在壁上為自己畫了一道。第二個唱的是高適的“開篋淚沾臆”,高適也為自己畫了一道。隨後王昌齡又添得一道。這時高適和王昌齡都看着王之渙,王之渙説:“剛才這幾位是普通歌女,唱的都是鄉下人聽的歌曲。我們應看那位最佳的歌女唱的是誰的詩。若唱的不是我的詩,我將終身不敢與你們二位爭衡了。”待那歌女唱時,果然是王之渙的詩,三人不覺開心地笑起來。”聽了這個故事,我既高興又慚愧,高興的是自己的學生竟然如此上進,博覽羣書,慚愧的是自己太孤陋寡聞了。後來我查了一下資料,發現在歷史上確實有這麼一個旗亭畫壁的文壇掌故。教唐詩,我自己對唐詩瞭解多少,自己有多少東西可以交給學生,像這麼一個有名的文壇掌故我還是從學生嘴裏得知,可見自己的文化底藴有多麼膚淺。從此以後,我開始仔細研讀祖國詩歌,終於瞭解唐詩並不像我想象的那樣膚淺,唐朝除了有獨絕千古的李白、杜甫這樣的大詩人外,還出現了很多稱雄一世的詩人,王維、王昌齡、李商隱、白居易、王之渙,他們和李白比肩而視、相視而笑,各自以斑斕的色彩裝點着盛唐的百花園,呈現出不同風格的詩派,像以寫山水詩而聞名於世的王維和孟浩然,也稱王孟詩派;以寫朦朧詩而名噪一時的李商隱,世稱朦朧詩派;唐朝大曆時期的“大曆十才子”;以寫奇崛險怪的詩而聲名遠播的韓愈,還有初唐時期的“初唐四傑”等等,研讀唐詩使我明白了,只有自己的文化底藴豐富了,才能在課堂上處變不驚,才能揮灑自如,當然也就能上出令自己的滿意的課來。

新課程改革任重而道遠,我們只有在不斷的學習中來充實自己。新課程的實施,給了我們施展各自才華的大舞台,我們只要跟上時代的發展,不斷地吸收新思路、新理念,更需要正確地把握課改新理念,紮實地開展語文教學,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這樣我們就無愧於國小語文教師這個職業了。

國小語文教學心得體會8

我有幸參加了安慶國小語文教學觀摩活動,感謝學校給我這次學習的機會,讓我走近名師,一睹名師教學的風采。這次活動讓我受益頗多,使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國小語文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詩性化。我從此真正的認識了熟悉教材、把握教材和更好的駕馭教材的重要性。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設計思路讓我切實感受到了他們的紮實教學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藴,同時也為我下一步的發展指明的方向。通過這次聽課,讓我受益不淺。下面我就結合實際來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

首先,教師上課注重與學生溝通,增進師生之間的親切感。如劉璟老師在上課之前就播放了一組圖片,回憶去年她與這羣孩子在一起學習的樣子。而何世千老師則是讓學生看着他評價他,並與他們談各自的夢想。這樣,互不相識的學生與老師就立刻熟悉起來了,讓學生的身心變得愉快了。從而,他們以飽滿的熱情,積極的心態投入教授學習。這一點值得我們學習。如果我們上課前都與學生交流,這樣可以不僅起到把學生的注意力拉到課堂上,而且緩解了學生的緊張感,為學生在課堂上的正常的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做好了鋪墊。

其次,充分的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每一位上課老師都能根據國小生的特點為學生創造充滿趣味性的學習情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注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比如何世千老師的《圓圓的沙粒》這堂課中,老師與學生一起扮演了沙粒及他的同伴們,分角色有感情了朗讀了課文中的對話。 而劉璟老師讓學生自己結合實際理解文中的“什麼是永遠不會回來了?”從中我們知道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教師不過是一個引導者。

再者,課堂以詞語教學為核心。三四年級的孩子剛進入寫作階段,詞語和語句的積累對他們的寫作環節是一個重要部分。每一位上課老師都是以詞語組合複習為切入點導入新課,最後又以積累詞語與語句做收尾。在何世千老師的課中,老師開始讓學生用出示的`幾個詞語簡略的講述課文內容,課文總結時有讓學生説出積累的詞語。這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還訓練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如果我們能在教學中充分意識到詞語的重要性,從而加強對學生的訓練,那學生對詞語的積累及運用也會有進一步的加強。

我以此次學習為契機,繼續好好研究教材,思考教學,組織教學,增進自己的教學水平,給孩子們呈現出一堂堂精彩的語文課,,讓孩子們在語文的世界裏快樂的成長。

國小語文教學心得體會9

教學理念方面:我一直認為教育應該是一種潛移默化式行為,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成長。語文教學同樣如此,如果總是強調學生必須背過、必須默寫過、必須理解等等,看似在強調知識的重要性,實際上卻會在無形中增加學生的壓力,讓他們感到學習是任務,是不得不去做的事情,這樣就容易扼殺學生那份對語文的發自內心的喜愛與迷戀,因而就抹殺了語文教學的初衷--語文素養的培養。

我認為真正好的教育應該是潤物細無聲的。尤其是我們的語文教學,更容易起到感染、薰陶作用。每篇文章都有它的精彩所在,我們應該引導學生髮現這些精彩之處,用心去體會、揣摩,發現其中的美,發現那種美的表達方法。從而使學生愛上讀文章,愛上欣賞,甚至希望並學會去表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然能夠了解文章的含義,吸取其中的精華,感悟文章的寫法,達到從知識到精神的成長。

教學方法方面:俗話説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有了良好的教學理念,具體的方法則是千姿百態的。對於不同羣體的學生、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環境採取的方法自然不同。我們語文課本上,對於不同的年級所配備的教材內容都是符合相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對於他們來説,理解文章的內容應該不是什麼難事,所以教授課文時可以讓學生通過自主的學習,談談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以及領悟到的東西,老師所要指導的就是學生難以理解的或遇到的問題。當然對於重點的把握,教師應該視情況加以引導。在學生自主理解體悟的同時,教師應該有意的引導學生髮現文章的寫法、特點,領悟到如此表達的優勢,從而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學習和寫作及表達的方法。這樣我們就不是單純的教課本、教課文內容,而是教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教學生自我表達的方法。不但讓學生學會了輸入,同時還學會了輸出,也就是運用。

當然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設計的教學導語、創設的教學氣氛等等,都是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環節,這些都離不開老師的激情在裏面,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和摸索。

總之,我們還是應該本着學生本位思想,一定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想盡辦法調動學生的自主性、積極性,引導他們學會讀書,學會學習,學會運用。

對於語文教學課堂來説,既要轉變教師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生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一種教學模式。課堂教學改革又是新課程課標實施的關鍵,而新課程要求的是以上培養和形成的學習的方法。課堂教學是師生雙向互動的過程,課堂是屬於學生的,是他們學習知識的海洋,教師只是這個學習活動中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學生才是學習真正的主體。

如今,我實施課堂教學改革已有幾個月的時間了,想想這幾個多月來自己的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整體上講:課堂面貌比起以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就對我的語文課來説吧!課堂充滿了生機,煥發出一些活力,學生學習的興趣很濃厚,他們的參與度幾乎達到 90% 。看到這一切,真是令我感到一絲欣喜。儘管如此,從中也有一些讓我感到迷茫和困惑,從這幾個月的課改教學實踐中來看,我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體會。

一、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深化課堂改革理念

1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教學活動的參與者和引導者。學生一開始還不能夠自主探究,甚至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不高。此時,做好學生的督促學習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儘可培養他們自主探究知識的意識,讓學生能夠自願去學習。不僅如此,教師還要把課堂全部還給學生。

2 、教師必須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除此之外,還要認真地處理好課堂教學改革與減負工作之間的關係。儘量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得輕鬆、學得愉快。

在教學過程中,儘量緊扣課文內容的表演活動,喚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在“學、樂”相結合。所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也是最關鍵的問題,因為“興趣”才是學生最好的老師。

3 、知識的點撥與補充以及教師本身語言的規範化。

在展示彙報的過程中,當學生説出多種答案時,教師就適當地做出點撥和補充。要讓學生有一個明確的答案,而不能讓他們在模稜兩可的答案中徘徊。

4 、學生的預習環節。

我認為學生的預習應當是教師給學生提出一些預習的大範圍模塊,讓學生按照這個模塊進行預習。而並非直接給學生練習式的提綱去預習課文,這樣的話並沒有完全解放學生的思想,更沒有解放我們的教學模式,反而鎖定了學生的思。,

二、課堂教學改革實施過程中的一些困惑和難題。

1 、在課堂教學改革中,也有許多的困惑:少部分學生不討論、交流,在小組中只會濫竽充數,這樣下來還很難達到課改所要求的“全員參與”。讓較好的學生帶動學困生討論、交流時,那些學困生就無話可説,不會討論。不只這樣,反而還把部分優等生拉下泥水去,到頭來他們也還是一無所知、一竅不通了。

2 、在進行展示彙報的過程中,就有更多的學生在舉手發言,這時如果都要讓所有舉手的學生一一發言,這樣就會影響了展示彙報的時間,更影響了教學進度。若是不讓他們發言,那也會使學生學習起來沒有興趣,這樣的課堂教學就談不上有沒有什麼好的效果了。

3 、至於“讓全員參與”這個節骨眼上的問題,我還沒有很好地去解決和實現。因為在實施“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只要徹底地放手讓學生討論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收穫較多的只是平時學習較好的那部分學生,而對於那些學困生就只是一種煎熬,難耐無味了。所以,在本班所有學生當中,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學生只達到 90% ,並沒有達到“參與式”教學模式所要求達到的 100% 。

以上情況引起的原因是我們學生的語言表達力欠佳,他們會做但無法用口語將它通通順順地表達出來,更不用説完完整整地敍述出來,他們無法把自己內心知道的講給別人聽。特別是來自村校的學生,更是受本地民族語言的影響,時常把語句倒着説,不用説讓他們準確地表達出自己想要説的事了,就用漢語完整地與同學、老師説通一句話都覺得很難。

現在為了避免學困生無話可説的現象,我在課堂教學中儘量地鼓勵他們都説話,哪怕只説出一句來,只是為了先培養好他們能用漢語交流的關鍵問題而已,更高的要求和目標還不能給他們指定。與此同時,我還根據學生的水平層次,分配給他們不同的任務,讓每個學生能有興趣地認真交流。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有了進一步的轉變,他們不管説對説錯也都會爭着到講台上去當“小老師”了。

以上之談就是我這幾個多月以來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新的體會和困惑,雖然還沒能夠達到課堂教學改革真正的“改”,但這也是為了日後的課堂教學改革工作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

語文教學應倡導“大語文”教學。必須引導學生關心廣大的社會生活,否則學不好語文。傳統教育方式使得課堂枯燥無味,素質教育有利於學生學以致用,學會做人,學會適應多變的社會。在教育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聯繫生活

聯繫生活進行語文閲讀教學,要在用心感受生活的基礎上深入思考生活,實際體驗生活。對生活的思考涉及方方面面,可以是關於社會人生問題,可以是自己身邊的瑣事,也可以是對人生哲理的領悟。例如我教周國平的《直面苦難》這課時,要求學生聯繫實際設想自己處於逆境,如何正確對待自己的生活,學生們各抒己見。在艱難和逆境面前,你可以屈服,也可以使自己變的更堅強——甚至,你可以改變環境!你就是改變不了環境,但你可以改變自己;你改變不了事實,但你可以改變態度。這樣學生對人生也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教莊子的《逍遙遊》時,要求學生思考如果我們把莊子的逍遙理解為自由,精神上的自由,那麼在平凡考試的壓力下,我們怎樣才能達到逍遙呢?從而揭發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説出他們的心靈是自由的。這樣聯繫生活,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變難為易,而且便於抓住機會進行思想教育,能起到一石三鳥的作用。

二,積極互動

素質教育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為學習過程創建必要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在相互協作中充分發揮自 己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精神,主動參與到學習 過程中,實現意義學習(即達到對知識的深刻理解, 而不是機械記憶)。因此我在教《背影》一文中,引導學生由課文選材聯繫生活的實際,引導學生自己去認知“背影”。

全文記父親説的話只有五處,都十分簡單。按理説,在“家中光景很是慘淡”的境遇裏,在父子難分難捨的離情中,交談、告誡、囑咐,自是不少,為何作者只記了這極普通極簡短的幾句呢?引導學生討論後,可以看出文章在這裏選材的標準是:只記敍可以表現“裏頭含蓄着多少憐惜、體貼、依依不捨的深情”的話語,使讀者“讀到這幾句話,不但感到了這些意思,還彷彿聽見了那位父親當時的聲音”。

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師,父母為撫育子女成人、成才,歷盡艱辛,可謂嘔心瀝血;而學生身受父母慈愛,往往身在福中不知福。教學中,應針對學生實際,運用教材的示範作用,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薰陶感染,並適時給予點撥,使學生對父母形成正確的認識。

三,廣泛應用

學以致用,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活動,可以進一步加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激發興趣,對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語文課外活動應該成為語文教學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語文課外活動,要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層次進行有計劃的課外活動,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比如寫字活動、朗讀比賽、歌詠比賽、書法比賽、智力比賽、即席發言、參觀訪問、旅遊採風、故事會、討論會、演講會、辯論會、文學作品欣賞會、改編排練課本劇等等。

四,拓寬知識

拓寬知識在於使學生更加了解課文的年代背景,注重學生對課文本身的理解,不會產生時間上的代溝。通過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讀者們讀了本文,多會產生共鳴,並想到自己的父親對自己的親情和作者的父親並沒有兩樣。“當時的中國,軍閥割據,列強勢力明爭暗鬥,混戰不休,百姓生活日益艱難。作者的家庭,因社會的黑暗也日趨窘迫,‘光景很是慘淡’,‘一日不如一日’。在這一背景下,課文通過臨別前父親背影的描寫揭示父子情深的主題,從家庭的境遇,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不景氣;父親的關切使作者感激,父親的艱難掙扎令作者感動,這一切都顯示出父子親情的純摯與可貴。”

經過此番介紹後可讓學生更加容夠融入課文,為教師引導學生聯繫實際產生實際感,讓學生不至於有不着邊際的感覺,對於讓學生聯繫實際有着良性的輔助效果。

總之,通過有效的教學設計,會使教育質量得到行之有效的提高.

國小語文教學心得體會10

 摘要:國小生從小掌握一定數量的成語不僅能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而且能增加文化底藴,其中有很多成語典故和成語故事,不僅能幫助學生了解歷史事件和人物,擴大視野,增長知識還能有效進行思想教育。這也是編委將成語系統編入語文教材的初衷。針對成語特點,通過板書、多媒體、字謎表演等多種形式靈動開展“每日積累”活動,在活動中聯繫學習與生活實際,讓學生走近成語。

關鍵詞:每日積累;成語;見解

成語不僅作為會考,還作為大學聯考的考點,且只要涉及語言就離不開成語。成語是漢語詞彙中的瑰寶,語言精練、結構嚴謹、含義深刻、形象生動,被譽為漢語言詞彙庫中的“集成塊”。而且成語在言語交際中的使用頻率很高,讓國小生從小掌握一定數量的常見成語,不僅能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豐富詞彙,而且能增加文化底藴。蘇教版教材的編委們深知成語教學的重要性,從一年級下冊起就在每個單元的練習裏安排了“讀讀背背”的板塊,一部分就是“熟記成語”,直至五六年級的“誦讀與積累”中還出現大量的成語。

如何靈動、紮實地開展成語教學,能讓更多的成語不斷地走進學生心裏,真正達到提高學生文化底藴的目的呢?我們可以嘗試課內課外的學習中開展多樣化的成語活動,成語故事、成語典故畫面,讓學生走近成語,喜愛成語。下面根據實際教學經驗總結出下面的一些體會:

一、通過黑板積累成語

每個教室的黑板都專門留下一小塊地方,用來記值日生和每日一詞。剛開始制訂的教學計劃中,是由教師每天寫一個成語在黑板上,並對學生講解詞義,讓學生記住這些成語,並在每兩週進行一次背誦和默寫的檢查。幾周下來,雖然能讓學生積累了一些成語,但是總覺得效果不是太明顯。而且,學生僅僅是把它當作一項任務來完成,積極性不高,更談不上運用,與起初設計這項教學活動的初衷大相徑庭。

一個偶然的機會,隨手記了一個學生課堂發言時用到的一個讓同學們都覺得用得恰到好處的“唾手可得”這個成語作為“每日一詞”的內容,結果出乎意料的好。首先,用這個詞的學生見自己説的詞語被寫到了黑板上,激動得小臉通紅。其他學生呢?不用我的講解,對成語的含義也瞭然於胸,並且紛紛表示要多用成語説話,爭取自己也能上“每日一詞”。學生高漲的熱情提醒任何遠離生活的、不切實際的閉門造車,都不會受到歡迎。於是,及時調整了計劃:當堂記錄學生用得最妙的成語。一方面將學生運用的成語記錄上黑板,有可能的情況下利用學生自己去講解成語含義,這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精神獎勵,大大激發了學生接觸和積累成語的熱情也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與提高演講能力;另一方面這些成語並非教師搜腸刮肚、生搬硬套來的,而是學生在一定的學習環境中自然而然聯繫到的,與當時所學習的內容或多或少有所聯繫,學生理解、默寫甚至用詞造句都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沒有想到的是,此舉一出,大大拉近了學生與成語兩條原本毫無交集的平行線的交集,讓學生一下子覺得成語變得親切了,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這樣一來,為學生積累、掌握更多的成語建立了一個真正的受歡迎的'平台。

二、通過多媒體積累成語故事或成語典故

在後來的學習過程中,不斷地根據學生的要求變換花樣來學習成語、接近成語,如利用早讀課時間通過多媒體播放《成語故事》《成語典故》等,例如,“卧薪嚐膽”“懸樑刺股”,通過多媒體畫面,直觀形象、新穎生動,能直接作用於學生的多種感官,視覺、聽覺學生會被一幅幅精彩畫面所吸引,像看動畫片一樣,都會認真觀看,積極主動參與全過程,真是既能看電視,又能學知識,還能從中汲取積極向上的精神,能提到某一歷史人物就知道是哪一個成語。或充分利用班級的圖書角,每位同學自己帶一本《成語故事》然後相互傳閲。經過一定時間進行講故事比賽等活動,這樣讓學生耳濡目染,不斷參與其中,做好成語積累。

三、通過其他途徑如字謎或表演來積累成語

還可以抽出一定的時間利用課前或課中調節一下課堂氣氛,通過數字成語競猜活動:教師説個成語字謎來讓同學們猜一猜,這是一副奇怪的對聯,上聯是2345,下聯是6789,這是什麼成語?答:缺衣(一)少食(十),若將數字變化一下,看看又會是什麼?如1256789,答:丟三落四。演成語根據成語所具有的故事情節或通過改編,進行表演,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表演能力,體現學生智慧,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合作能力,而且培養了學生的整體意識,並以其聲情並茂深受同學歡迎。學生自導自演的《鄭人買履》《守株待兔》《濫竽充數新編》等充分表露出學生對成語表演的由衷喜愛和嚮往。

通過以上每日成語積累的各種方法,成語學習是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一條有效途徑!因為,兒童時代的記憶是寶貴的,作為國小語文教師,我們必須立足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努力讓學生積累語言材料,唯有讓我們的孩子小時候練好紮實的基本功提高文化底藴,演繹一曲動聽的交響樂,才能真正實現新課標所説: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國小語文教學心得體會11

國小語文教育是整個教育的基礎,而字詞教學又是基礎中的基礎。字詞教學貫穿於整個國小語文教學。根據我個人的教學實踐,在字詞教學方面有以下幾點感觸:

一、激發學生學習字詞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大的動力。在識字教學中,我注重引導學生髮現識字的規律,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趣味識字。

如在學習“攀”字時,有一位學生根據字形説:“大手緊緊抓住樹林中的兩根樹杈。”其他學生都覺得這樣好記。在學習“囚”字時,學生很快就説出識記的方法“人被關在封閉的`房子裏沒有自由,就成了囚犯。”在比較“吠”、“哭”、“器”這幾個字時,有一位學生觀察字形後,編了一個順口溜“犬有一張嘴,就大聲地叫;犬有兩張嘴,就傷心地哭;犬有四張嘴,就變成了機器。”同學們都點頭稱妙。在學習帶有相同部首的字時,我會引導學生找出其規律,以便掌握更多的字。如帶有衣字旁的字,很多是與布、服裝有關,如褲、襯衫、裙、襪、被、袖、褂、袍等;而帶有反犬旁的字很多與動物有關,如狗、貓、狼、獅、猩、狐、狸等。在比較形近字時,通過變換偏旁來識記這些字。如“情、請、清、晴、睛、蜻”這幾個字,通過形旁來幫助理解字義,再通過用組詞、説話來進一步識別這些字。如此教學,讓學生興趣極濃,很快就記住了。

在現代教學理念下,我們在注重改進教學方式的同時,依然可以繼承傳統教學中的精華,依照漢字的規律組織學生學習漢字。讓漢字自身的魅力吸引學生、引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感受、體會中華文字的博大精深。

二、字詞教學要注重教學方式多樣化。

字詞教學相對於閲讀教學來説,更顯枯燥無味,老師在進行教學時,應多變換花樣,讓學生記得牢,又記得開心。在教學識記生字詞的時候,低年級的學生應以遊戲為主,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如:

1、在街上你都看到了什麼?這一個專題給學生認識了很多商店招牌的文字。

2、在電視裏都看到了什麼?這個專題給學生在看自己喜歡的動畫片時,會專心去認識動畫片裏的一些生字。

3、你在學校食堂裏看到了什麼?這個專題給學生認識了各種蔬菜的名字。每週組織他們彙報自己的成果,學生的識字勁頭越來越大,這樣的隨意識字,學生記得也很牢。這樣的識字方法,其特點是根據不同的場景,給學生教學的一種集中識字,同時不要給學生分析其具體結構,只是給一個總體認識,是一種速成的識字方法。而高年級的學生則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識記方法來識記新字詞,並在課堂上交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評價,促進主動完善,自我成長。使我們的字詞教學更有深度,學生就記得更加牢靠,理解得也更深刻。

三、設法理解字詞的意思。

在教學中,要堅持“字不離詞、詞不離句”,要把字詞放在語言環境來認識。當學生在平時閲讀遇到一些生字新詞無法理解其意思時,便可以通過查字詞典、上網查詢、聯繫上下文等方法來幫助理解其意思,從而順利地進行閲讀。不但培養了學生自學的能力,而且學到更多的課外知識,讓自己的視野更加開闊。

只要教師肯鑽研,在字詞教學上下工夫,運用多種方式,充分調動學生識字的興趣,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字詞的學習中來。學生不僅能感受到學習字詞帶來的樂趣,還能享受到課外閲讀帶來的美妙。

國小語文教學心得體會12

我們學校屬於農村學校,有的孩子是父母在家帶的成績還不錯;爺爺奶奶在家就不能及時督促其完成作業,我考慮到學生學生成績存在的差異程度,綜合考慮每個學生的智力、非智力等因素,區別對待地制定分層教學目標,採取分層施教、進行分層評價,並有針對性地加強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指導,從而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1、面對有差異的學生,實施有差異的教學,促使每個學生在不同基礎上得到提高與發展。

2、形成一種便於操作的分層區別教學的模式。

3、通過好、中生的相互協作,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創新能力。通過對學困生的直接教學和個別輔導,消滅“陪讀”現象,更好地補差、防差,實現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素質教育要求。通過分組區別教學的教改實驗,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改變以往教學目標要求統一的狀況,針對同一班內不同層次,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有時我設計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使教學目標指向每一個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具體可分為:

a、最低限度的課程標準,教材要求。 b、標準、教材的全部基本要求。

c、對課程標準、教材基本要求的適當提高、加深。鼓勵不同層次學生在達成本學習領域共同性目標後,選擇高一層次的目標進行學習,用不斷遞進的分層目標來引導和要求學生,使教學要求和學生可能性的關係,始終處於動態協調之中。

4、教學分層過程

改變傳統班級授課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採用“合——分”式教學結構,既有面向全體的“合”,雙有兼顧各組的“分”。保證在一節課內既有統一的講解、答疑、矯正、小結,也有分組的'教學、自學、合作學,還有分層次的練習和個別指導。其基本模式是“合”(激趣入題、明確目標)——“分”(學習新知、鞏固練習)——“合“(反饋口授,課堂小結)——“分”(課內作業,巡視指導)。“分”學的結構,可借鑑複式教學的經驗,採用動、靜交替的形式進行,要注意“分”而不“離”,“合”而不“死”。

5、練習作業分層次

不同組別完成不同程度的作業。 a組學生完成基本題。

b組學生完成基本題加綜合題。

c組學生在此基礎上再加上一些有利於思維發展,培養能力的提高題。對同一道題目,也可以有不同的要求。練習中,教師要鼓勵並創造條件讓低層次學生向高層次突破,體現彈性,激發學生求知慾。在此同時,教師要不斷巡視,把握信息,並作個別點撥和矯正。

6、評估測試分層

為了反映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效果,充分發揮考試的評價功能,導向功能和激勵功能,幫助各層次的學生,特別是學困生體驗成功的喜悦,使之以學為樂,不斷進取,積小成為大成。要改變傳統的評價方式。在考查中,學困生做基礎知識題,中等生加試綜合運用題,優等生再加試分析拓展題,讓各組學生在考查中充分發揮各自的水平和能力。允許在測驗中未達標的學生在一星期內再進行第二次平行性達標測試,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國小語文教學心得體會13

一、教學中堅持以人為本,調動學生的學習慾望和積極性

一方面,國小語文教師應該把作文作為一個重要的教學課程,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傳授學生寫作的技巧,在實際生活中更要關注孩子的成長,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創新寫作方法。另一方面,教師需要依據學生的興趣來設計教學任務,比如,在人教版國小三年級上冊的一篇作文寫作課中,作文題目是《我的課餘生活》,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推薦一個代表發言,總結大家的討論結果,講述自己的課餘愛好、生活興趣。然後把這些語言整理成文,這不僅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增強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也活躍了課堂氣氛,還增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

二、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從現實生活中提煉寫作素材

任何寫作活動都來自於現實生活,要想寫出好的文章,鍛鍊學生的`寫作能力,就要鼓勵學生觀察生活,從現實生活中提煉寫作素材。比如,教師可以增設閲讀課程,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古代的詩詞、文化、成語,包括具有地方特色的風俗習慣等。教師還要鼓勵學生閲讀中國的優秀文學作品,這不僅可以積累一定的寫作素材,還可以學習其中的寫作方法。在寫作技巧方面,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到風景區春遊,進行對景色的寫作,教師講解一種花,讓學生用排比、比喻、擬人、誇張的手法對這種花進行描述,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提高寫作技巧,還可以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三、加大語文作文訓練,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作文水平的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訂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循序漸進,有計劃、有步驟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一方面,教師給學生安排的訓練題目宜少不宜多,要注重題目的質量和訓練效果。另一方面,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自主訓練,寫完作文後,自己修改,自己評價,然後教師在此基礎上再進行修改和評價。教師應

國小語文教學心得體會14

寫作水平體現着學生語文學習的功底,同時,在國小高年級階段的語文學習中,提升學生寫作水平成為教學新目標。在此階段,學生要學會多類型作文寫作,要學會記敍,要學會想象。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以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為目標,不斷變革教學方式。

在國小學習階段,學生語文知識學習是一個累積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積累優美詞句,也可以學習寫作技巧,感悟作者的所思所想。《教學大綱》要求教師應明確教學目標,不僅要熟知教學內容,更應研讀教學內容,尋找更有效的教學方法,以便完成教學計劃,使整個教學過程更加完整。教師要根據課文要求進行不同的講解,讓學生能從每篇文章中都學到相應的知識,瞭解更多的寫作技巧,不斷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

一、讓學生感悟生活,從生活出發進行寫作

寫作通常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生活常能啟發學生思維,帶給學生感悟及寫作靈感,所以學生應立足生活來寫作。但學生生活經歷較少,這導致他們缺乏寫作素材,缺乏對於生活的感悟。受思維限制,學生在寫作時不知從何處開始,不知該講述何種故事,這使得他們所寫出來的作文質量大打折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有意識地注意引導,通過開展一些活動讓學生感悟生活,並將所感所悟記錄下來。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不僅能豐富自身生活,豐富自身情感,而且可以積累寫作素材,激發寫作靈感。學生在活動中可以全面展現自己,活動後的記錄,便於學生真實的情感流露,獲得真實的感悟。

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時還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生活回憶,讓學生在回憶中尋找寫作素材,讓學生在回憶中追尋真情實感。比如,寫作中經常會有“你覺得幸福是什麼”這類的作文寫作,這便需要學生表達自身的真實感受。雖然每個人對於幸福的定義不同,但是對於更多的學生來説,幸福就是有父母陪在身邊,能夠感受到父母之愛,享受父母的關懷。因此,教師可以有意識地讓學生回憶生活中父母為自己的點滴付出。例如,無論什麼天氣,父母總會風雨兼程送自己去上學;無論多累,父母總是不辭辛苦為自己做好一日三餐……這些幸福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便會發現並體會到,其實幸福就在身邊。教師的引導可以使學生獲得更多感悟,使學生的'感情更加豐富,更能在寫作中流露真情實感,從而使學生的作文更具感染力。

二、藉故事及科技發揮學生想象

發揮想象力能幫助學生進行更多的創作,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關於童話寫作,學生首先要學會認識圖片,在讀懂圖片內涵的基礎上才能進行深層想象。在?M行寫作時,學生除了要具有獨特的想象力外,還需要注意語言表達的流暢性。表達流暢,是寫作的基本要求,學生在寫作時需要格外注意文章內容的連貫性。

學生所處年級不同,對於想象類文章的創作也處於不同階段。對於低年級學生,《教學大綱》僅要求學生能夠看圖識物,通過簡單的圖片內容來描述故事。這些圖片的主角一般為動物,學生在寫作時可結合平時所學知識,比如通過學習《龜兔賽跑》便可知烏龜較有毅力,兔子具有僥倖心理。學生了解了動物的特性,在寫作時便可以根據動物的特性進行創作。學生也可以結合課本知識,在寫作中尋找更多規律。

六年級學生進行寫作已不僅僅與動物有關,學生更需要學會結合科學技術方面的內容。比如,地球資源有限,科學家正在尋找與地球環境相同的星球,學生在進行寫作時便可以想象人類在外星球生活的狀態。學生在這一階段的學習中不僅要有較多的生活常識,還需要對科學研究有一定的瞭解。學生應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進行深入想象,寫作內容要與其緊密聯繫。另外,學生的思維應極其縝密,這才能夠使所寫文章在不缺乏創新與想象的同時,不會遠離科學研究。這便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多給學生列舉一些生活實例,還要講解一些科學知識,使學生的視野更開闊,如此,所寫的作文也會更具欣賞價值。

三、指導學生課外閲讀

學生在寫作中需要寫作材料,這些材料能提升文章內容的可信度,同時,大量的寫作材料也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寫作靈感。因此,教師可以佈置作業,讓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積累優美詞句。多積累一些優美詞句,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寫作材料,提升寫作水平。學生在閲讀中學會揣摩如何使用詞句,使表達更加準確生動,久而久之,使寫作能力有較大的提升。學生在創作中不僅僅需要運用優美詞句,更要學會運用寫作材料,這能夠更好地體現文章的靈魂。學生進行課外閲讀,一方面可以為寫作積累素材,另一方面可以積累更多的知識。學生通過分析每篇文章的寫作特點,瞭解了每一篇文章的表達主旨,更能提升學生的閲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課外閲讀時要明確閲讀目標,指導學生進行有效閲讀。例如,在進行閲讀之初,教師要指導學生如何選擇合適的讀物。有些讀物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讀這些文章,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而且能改變學生的部分認知。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閲讀時更應考慮學生的學習特點,例如,有的學生對於閲讀不夠投入,有的學生容易在閲讀時走神,這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制訂閲讀計劃,讓學生按照閲讀計劃進行有效閲讀。課外閲讀能夠使學生收穫很多知識,教師可以定期檢驗學生的閲讀成果,或以提問形式引導學生思考,或以小組討論形式讓學生分析讀物內涵,並在學生理解不到位的地方進行必要的指導,以使學生對文章有更深入的瞭解。

在國小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要求不斷完善教學目標,通過對教學內容的研讀,從課本中提取對學生寫作有益的素材,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教師還要通過科學知識的講授以及對學生課外閲讀的指導,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使學生具有更高的寫作水準,這更符合國小高段語文寫作教學的要求。

國小語文教學心得體會15

這次國小語文教師全員培訓的網絡學習所給予我的啟發和經驗卻是一筆永久的財富。視頻中幾位對教育教學工作很有見解的專家給了我們具體的指導,使我的教育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淺。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幾點體會:

一、教師要不斷進行知識更新

這次培訓中專家們的講座,我明白了閲讀的真正意義,從大處説是為了國家的發展,而從小處説則是為了每一個學生、每一位教師的成長和生活。所以,閲讀不應是一句虛無縹緲的口號,而更應該具體地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們常説: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應該有一桶水。那麼這桶水從哪裏來,從書中來,歷史、哲學的、自然的、科學的??我們都應有所涉獵。這樣我們的知識才能時時處於更新的狀態,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學生,去引導學生,並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閲讀的快樂,而不是為應付讀書而讀書。

二、教師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新課程改革的.終極目標是什麼?一句話: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因此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

文基礎;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閲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新課程中也説到: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應該讓學生更多地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直接培養能力。可事實上,有多少人真正領悟到新課改的真諦呢?此外,老師也告訴我們:我們教師必須發現學生的優勢智能,發展他的優勢智能,為他們的“成才”提供方向,讓每一個人都能為社會發展盡己所能。

三、把主動權還給學生

只有把學習的選擇權真正歸還給學生,學生才有了獲得主動發展的前提。

作為教師,我們肩上的擔子是沉重的,面對如此重大的革新,我們要做什麼?首要的是我們要更新觀念,要敢於打破傳統教學中的條條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於創新。繼而走上務實之路,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講求實效。這也是我在閲讀教學方面最大的感悟。語文是一門獨立的課程形態,有特定的目標和任務,有獨特的個性,這就是語文的本。在閲讀教學中,我們要牢牢把握住這個本,從關注內容到關注語言,從“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汲取傳統教學中可取的東西。

在今後的日子裏,我將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不斷拓展自己的閲讀面,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把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律結合起來,使自己無愧於“人類的靈魂工程師”這一稱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