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袁隆平作文

來源:文書谷 4.07K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追憶袁隆平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追憶袁隆平作文

追憶袁隆平作文1

5月22日13時07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袁隆平爺爺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享年91歲。袁隆平爺爺,被稱為“雜家水稻之父”,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他是一位對中華民族乃至世界作出突出貢獻的人。

袁隆平爺爺出生於1930年,經歷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建國百廢待興各種困難時期,跟隨父母在武漢、重慶、湖南等多個地方讀書,自幼就練就堅強的意志和良好學習習慣。他熱愛學習,勤於鑽研。在畢業時最初的志願是當一名飛行員,但因為在參加空軍選撥時,因熱愛成都的美食而吃壞了肚子,結果影響了成績的.發揮,導致成績不靠前,而留在學校從事農業研究和教學工作。他沒有因此而氣餒,而是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特別是看到中國三年自然災害餓死人的場景後,發誓要用自己的所學改進農業生產,讓人們吃飽飯、不餓肚子。他數年如一日,埋頭在實驗室和田間地頭鑽研,終於研究出了“雜交稻”,讓畝產量提高了好幾倍,廣泛種植後多養活了近億萬中國人,造福了中國乃至世界人民袁隆平爺爺在學習、科研之餘,還熱愛體育運動,年輕時就是一名游泳健將,即使年老了也堅持游泳鍛鍊;他還認真學習英語,在接受外國記者採訪時候,可以用一口流利的英語自然交流。同時,他還熱愛生活,前不求領養一隻貓,讓人看到老爺爺可愛的一面。

袁隆平爺爺雖然走了,但他把自己奮鬥的成果留給了我們,他的雜交水稻技術不僅讓中國人民受益,還傳播到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造福當地人民。正是因為有了袁隆平爺爺的貢獻,中國才成為世界糧食大國,我們國家才做到了“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我們悼念袁隆平爺爺,就是要永遠牢記他做出的突出貢獻,珍惜每一顆糧食的來之不易;學習袁隆平爺爺的堅定的意志、鑽研的精神和對生活的熱愛,做一名有理想、有奮鬥、有愛心的追夢人。

謝謝您,袁隆平爺爺!願您一路走好,我們年輕一帶,將迎着您“禾下乘涼夢”、“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兩大夢想,繼續前行,逐夢新中國,創造新的未來!

追憶袁隆平作文2

袁隆平爺爺在5月22日13時零七分到時候逝世,大概是以前和他們的距離太遙遠了,我總是容易在心裏把偉人們默認成沒有生老病死的神明。可事與願違,袁爺爺已經去了天堂。

袁爺爺還有兩個夢等着我們實現呢“禾下乘涼夢,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

在袁爺爺小時候看過一部電影名叫《摩登生活》,在這部電影裏面有着美好的田園生活,原因這部電影在袁爺爺的心中埋下了一粒種子。袁爺爺朝着田園生活這個目標而奮鬥,可最終發現中國的鄉村,並不像電影般的那樣美好,而有許許多多的人沒有飯吃,甚至是活生生地餓死。袁爺爺看着這一幕幕的'景象,他立志要讓人民吃飽飯。袁爺爺在大學期間學習的是遺傳學,所以他觀察水稻的基因變化發現了雜交水稻,這一舉動轟動了全中國,袁爺爺他們的團隊頂着壓力,在一次次的失敗中總結經驗不斷改進,終於成功地培育出雜交水稻。

袁爺爺不僅僅想要中國人民吃飽飯,還想要全世界的人民都吃飽飯。如今雜交水稻也在印度、菲律賓、美國、巴西、越南等國家大面積種植。袁爺爺不僅僅是我們中國的英雄,而且還是全世界的英雄,值得全世界的人民尊敬。

看過一篇新聞:“袁爺爺已經在台上做了三四個小時的學術報告講解,在後台休息的時候,記者前去採訪袁爺爺,可袁爺爺拒絕了,因為他太累了,那時候的他已經是80多歲的高齡。可是一聽到一羣國中生想要和他合照的時候,不顧疲憊,起身尋找那些孩子們……”袁爺爺他是多麼的熱愛我們青少年啊。

袁爺爺不像大部分科學家那樣的嚴肅,他經常在採訪中説自己handsome,並稱自己為九零後,甚至路過池塘見小鴨子會學嘎嘎叫,這是多麼有趣幽默的一位九零後啊。可就是這樣的人,他永遠的離開了人間……

袁爺爺,我從來沒見過您,但我卻覺得您如我的爺爺一般,親切、熟悉、又慈祥,原來我曾和您每天都相遇,在課本上,在飯桌上,在田野上,在故事裏,在人間裏;

我以後也會每天都見到您,在課本上,在飯桌上,在田野上,在故事裏,在我心裏。

此後每一縷升起的炊煙,都是飄自人間的懷念,此後人間的每一次風吹稻浪,都是您的靈魂迴響。

一日三餐,我們會好好吃飯,好好長大。

袁爺爺,謝謝您!一路走好!

追憶袁隆平作文3

2021年5月22日“雜交水稻之父,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爺爺去世了。司馬遷説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他的死是比泰山還重的。縱觀袁隆平爺爺的一生,我們會發現他的一生是偉大的。

路有餓死殍,路有凍死骨。

上世紀60年代3年自然災害時期,袁隆平爺爺親眼目睹了在街邊有人餓死的景象,這給正在研究農業的他心靈產生了極大的震撼。也讓袁爺爺明白了糧食能夠救一個國家,也能絆倒一個國家的道理。從此袁隆平爺爺走上了研究水稻的道路

一心一意做研究,堅持不懈出成果。

那時袁隆平發現蘇聯人的方法並不可靠,於是他只好偷偷研究歐美的學説。學習完後,袁隆平便天天下地觀察,尋找合適的'秧苗。他經常四處奔波,在各地的農田地裏觀察。為了育種,他在火車上用體温育種。儘管有人總會反對,説他不好,但他一直“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雖然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取得突破,但他始終沒有放棄。不斷反思、總結。終於取得了突破。以至於在滇南大地震的時候他也在臨時的帳篷裏研究。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研究出了野敗。後來,雜交水稻的產量不斷突破新高,為我們的糧食供應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禾下乘涼幾時有,雜交水稻覆全球。

袁隆平説自己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現在,雜交水稻的畝產是不斷增加,秧苗的品質也在不斷提升。我相信在不久後的,禾下乘涼夢一定會實現的。可惜袁爺爺沒有等到這一天,這可能是他的一個遺憾吧。現在,雜交水稻已經推廣到了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解決了不少當地人的吃飯問題。這是袁隆平爺爺對世界做也的貢獻。

袁隆平爺爺已經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但我們應該學習他純樸、勤儉、純粹、高尚的品德。現在,我們充分落實光盤行動就是對袁爺爺最高的敬意。國士無雙,原袁爺爺一路走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