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

來源:文書谷 2.81W

年味1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便出自王安石的《元日》這首詩便是描寫新年元旦熱鬧、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句中“爆竹”、“桃符”、“屠蘇”這些便是我們現在的鞭炮,對聯,飲酒。

年味

過年應該是家人一起的團聚,是人們心靈的慰藉。在過年期間小孩是最開心的,因為他們可以領取大人給的壓歲包和放鞭炮,這時他們臉上有了屬於孩子們的童真。大人們也因為過年的種種事情而操累。在我的心中過年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也許我們女生會因為擔心我們自己的體重會比平常重了那麼幾斤。但是,對於我來説在過年期間,我們就應該好好的和家人們一起團聚。

過年期間必不可少的就是美食,在我的家鄉最有名的美食是血鴨,扣肉等,多得數不過來。我們長胖的原因也就是因為這些美食吧,我們敵不過美食對我們的誘惑但是我們可以接受美食在接受美食後鍛鍊自己的身體,讓自己的體重依然和平常一樣,我們在過年的時候就不必擔心這個問題了。

過年我們小孩和大人都忙着買年貨。有一些人,他們會在集市上購買鞭炮煙花挑選好的'對聯美美的貼在門前。有一些人會到市場上購買一些水果蔬菜,留着過年時招待客人。還有一些人會在商店中挑選新的衣服送給親朋好友,這些做法都會有讓年味愈加濃厚。

春節一大早,人們便起來貼春聯,孩子們穿着新大衣在樓下興高采烈地放着鞭炮。每個單位的門前都會掛着一對大紅燈籠,街道旁兩邊的樹也紛紛掛上了五顏六色的小彩燈,遠看像一件色彩繽紛的紗衣。春節讓人們充分品嚐年味。

除夕夜中,家家户户都圍在電視機前。收看着各個電視台主辦的春節聯歡晚會,也有一些大人會在除夕夜中打麻將,打字牌。當然,每年的除夕夜的春節聯歡晚會都會有新的節目和形式。隨着經濟的發展和交通的便利,有些人便不在家中這裏團聚,而是在這假期帶着家人們去其他地方旅遊,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但也有一些人她會因為工作的繁忙而直接請家人們到飯店中吃年夜飯。年味也隨着這些變化而產生變化。

當然,年味還有着小朋友去親戚家拜年,在親戚家吃飯的時候總是避免不了,這一期末的考試成績,若考的不好在親戚們的面前就會很丟臉,所以我特別害怕期末考試沒考好。

這就是年味。

年味2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户户都掛起了紅通通的大燈籠,貼起了喜氣洋洋的對聯和福字,吃起了閤家歡樂的團圓飯,個個臉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好不熱鬧!

貼對聯

年三十,一大清早,我和姐姐主動請纓,貼對聯由我們倆完成,因我們長大了,長高了,可以勝任此項任務。接着,我就跟着姐姐來到了家門口,拿着事前準備好的對聯,開始動工了。我們先找對位置,再在牆上刷上漿糊,開貼了。我和姐姐分工合作,非常默契。最後,看到對聯邊角漿糊沒有到位,再用透明膠布粘定。貼完後,我認真地讀起對聯,上聯是:生意興隆財源旺;下聯是:前程錦繡富路長;橫聯是:和氣生財。對聯函儀象徵着“家中生意興隆,馬上有錢,馬上發財。”討人好彩頭。希望我們在新的一年裏更加努力,為自己的事業,學業而奮鬥。

包圓子

我們老家有一個傳統,過年過節家家户户要包圓子,圓了象徵着一家人團團圓圓,合合美美。所謂的圓子,就是把豆腐乾,胡蘿蔔,芹菜,豬肉等切成帶丁,再放到鍋裏炒一下,七分熟時盛出。再將這些料包進搓好的麪粉團裏,然後放到鍋裏蒸,大概蒸10分鐘左右,就大功告成了。外婆告訴我,包圓子要細心,不能包破,否則口感就沒那麼好了。我學着外婆的樣子,用勺子把餡嵌進被弄扁的麪粉裏,急急忙忙把它包牢,結果皮破了一個大洞。我不甘心,又小心翼翼地把餡嵌進去,小心翼翼地把它包牢,總算沒有包破,我長吸了一口氣,擦了擦臉上的汗,繼續認真包起來。過年吃圓了,年味更濃了。

吃團圓飯

過年,吃團圓飯,是必不可少的事。全家人工作在四面八方,難道過年在一起相聚,因此,我們全家非常珍惜這個節日。團圓飯也叫年夜飯,讓身在異鄉的`親人能回來一起吃個飯,聊聊過去一年收穫,説説思鄉情等,氣氛相當的好。在飯桌上,大家會相互敬“酒”,祝大家來年有好的發展,好的事業或學業。我向大家敬“酒”,説:“祝爺爺奶奶們身體健康,長命百歲;祝哥哥姐姐們學習進步,更上一層樓;祝叔叔阿姨們工作順利,萬事如意??!”一家人就在這其樂融融年夜飯的,再一起看春節晚會。

過年,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過年,讓身在異鄉的親人可以重回家鄉,和家人團聚;過年,傳承着中華民族團團圓圓的民族精神!

年味3

離過年的時間越來越近了,我跟爸爸媽媽早早來到外公外婆家。

近幾年鄉下不允許放鞭炮,過年前一兩天,顯得十分安靜根本不像是在過年。放在往年,不等過年那一刻四處已經響起了一陣一陣的炮聲白天也不間斷。

大年三十那晚家裏來了兩桌人原本兩間房子瞬間塞滿了人,煙味,茶味,燒炭的煤氣味瀰漫在空氣中互相交融,氣味十分刺鼻,我連忙從房子裏跑出來,到了大廳的一角,因為手機放在那裏充電,我便找了一個凳子坐在那跟朋友聊天。信息聲不斷的響着,我也似乎忘了這是過年。不知道過在那待了了多久,有點困了,我小心翼翼的走進一間房裏看,發現五六個人在那裏打牌,電視機也沒有打開,另一間房亦是如此。

大人們都在做自己的事沒有搭理我,我便悄悄的上樓了。我躺在牀上與朋友聊天,朋友説她們那裏吵死了一直在放鞭炮,看到這我跑到屋外看着漆黑的天空,除了燈火通明之外一切顯得格外安靜。一點聲音也沒有。

今年過年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小時候玩的好的一個朋友也回家過年,算上今年我們已經三年沒有見面了。想想小時候過年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在屋外的大坪上防花炮,聽着空中響起的禮花聲,拿着手中的花炮在空中畫圓,現在想起來那時候的.年才是真的年啊,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吃團圓飯然後一起看央視春晚,小朋友可以跟其他孩子一起去領居家玩。現在,時間長了感情也就淡了,直到我離開也沒有跟他説上一句話。

手機在不停震動,屏幕一直在亮,在這有點黑的房間裏顯得有點刺眼。打開一看原來是微信羣裏在發紅包,點開紅包領取紅包在發送一句新年快樂,這樣算是一種過年。臨近整點,外面依舊是靜悄悄的。樓下還在打着,似乎根本沒有發現少了一個我。

終於整點到來,外面也響起了鞭炮聲。大約五分鐘過去了,外面重新恢復原本的安靜。過了半個多小時,聽見樓下窸窸窣窣的聲音,那些人走了,爸爸媽媽上樓看見我叫我快點睡覺。

年,就這樣過完了。過年一年比一年淡了,彷彿人們已經不看中這個傳統節日,就在忙碌無趣中匆匆地度過了。

今年的年味是淡淡的。

年味4

自小在城市中長大,在那終年看不見滿天星斗的市區,年,似乎在其中淡去,只留下,那抹始終忘卻不了的情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傳統文化,對幼小的我而言,並不是那麼銘刻於心,懵懂的年紀,自然不會對它有過多的感情與寄託。中國年,對那時的我,只不過是吃一頓好飯,看一場當時也看不懂的春晚,收一些明早要交給父母的壓歲錢罷了。看着大人們與家中的老人談得熱火朝天,心中卻只在乎農村裏的稀奇事物,殺雞宰豬,好不熱鬧。為驅逐一隻叫“年”的怪獸,一到大年三十的夜晚,便放一整晚熱鬧的鞭炮,年,就這麼不知不覺地過去了,至於年味,濃濃的,儘管也弄不懂那是什麼,但是,總有一種對那時的回憶,留在心底,久久不能散去。

不知不覺,長大了一些,在三四年級連一張“伍圓”都是一筆鉅款的'歲月,最盼望的即是過年。除夕夜的我,僅僅在意那幾個裝滿了百元大鈔的紅包,心中喜滋滋的,想象開學時在校門口買幾千包辣條時的情形,心裏自然樂開了花。可守完歲,剛到牀鋪上,還沒來得及點點時,媽媽就將那幾個紅包以“小孩子手上不能拿錢”為由奪去,可我又不敢。於是含着不甘,沉沉睡去,年,也就這麼無聲無息地過去。年味,回頭品一品,似乎就是家人聚在一起,吃一餐飯。就這麼簡單,可又難以忘卻。

隨着近幾年信息技術的普及,網絡漸漸取代了人們生活的點點滴滴,就連春節也是如此。大年夜,大家圍在桌旁,不約而同的拿起了手機,儘管想與其交流的人就在身邊,可還是用冰冷的鍵盤與其交流,就這樣,家人與家人之間的距離被漸漸拉開,老人們在廚房唉聲歎氣,我,卻目不轉睛地盯着手機,手指在屏幕上僵硬地滑動,操縱着虛擬的英雄,在王者峽谷裏肆意跑動,老人們的抱怨,對年輕一輩的我們,似乎不起一點作用,年,就如一杯濃濃的奶茶,被漸漸沖淡,甜味,淡了許多,留下一袋無味的渣滓,年味在其中,似有似無。

何時才能想大人們以前所説的那樣,過一個儘管貧窮,可又無比快樂的“年”呢?那年味,一定很香很濃吧

年味5

今夜除夕,不同於往年。

我們伴隨着陣陣鶯啼,和着風聲在黃昏之際回到奶奶家。這裏離城鎮相隔甚遠,十幾户人家組成了這個小村。

較之以往,村裏掛上了火紅的燈籠,除此以外,一片寂靜,絲毫不覺得此時此刻,正值大年三十,不久即將迎來新春。

穿過古老的幽幽小徑,一路無聲,即便是在這裏長大的父親也不由得感到有些毛骨悚然:“還真是冷清啊!”“嗯。”我似有似無地迴應了一聲,虛無縹緲般淹沒在了茫茫夜色中,“所以我説才不要來這跨年嘛,明兒個來也好啊!”我又嘀咕了一句:“一點過年的氣氛也沒有!”

拐了個彎,才終於見到一抹熟悉的黑影——這是奶奶家的房子。輕輕叩擊木質大門,天上的星辰似乎即刻晃動了一下,聆聽着滄桑緩慢的腳步聲,感受着兩張年邁而飽經風霜的笑臉,心中的.那一根弦彷彿被什麼輕輕觸動了一下,空氣間似乎有了甜味。

屋裏的一台收音機正放着戲曲,火爐裏的火燒得正旺,晚飯還沒有準備好。房中只有五個人,還都擠在一間暖暖的廚房裏,可奶奶卻總是不停歇,笑着忙裏忙外的,將事先炒好的南瓜籽兒、花生、水果、糖果全擺在小桌上,樂呵呵地朝我們道:“吃吧,別客氣!”見我們都一人各抓一把,嗑起瓜籽兒來,笑意愈發濃烈,接着忽然又想起些什麼,一拍大腿又跑開了,絲毫不見先前的沉穩。“你也不歇歇,可不累?”我朝她喊道,嘴角不禁上揚。“你奶奶這是高興呢!”爺爺忽地道。

細線勾勒出一草一木,黑顏渲染天空,一處碎花似細雨,一處天涯共此時。

五人圍坐一桌,遠處竹聲鳴鳴,父親與爺爺飲酒作樂,把酒言歡,笑聲逐漸高昂起來。這時,奶奶忽然朝我神祕一笑從口袋中抽出一個鼓鼓囊囊的紅包,壓在我手上,順勢抬高手摸了摸我的頭:“丫頭,奶奶先祝你新年快樂!學業有成,越長越水靈了啊!”我微微一愣,看着暖黃燈下那張分外喜悦的面孔,是何等的熟悉?卻又是何等的心酸?“那我也祝您新年快樂!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心中微暖,這便是親情啊!空氣不覺也染上了些許醇香,濃濃的。

吃過了年夜飯,心中無限感慨。

微醉的爺爺嚷着要將煙花放了,當煙花傾舞漫遍整個天空時,新的一年就到了。屋內,十二點鐘鳴陣陣,我忍着睏意,打起了精神。

聽聞第一發炮彈在長空絢爛綻放,我瞬間興奮地奔出窗外。朵朵“牡丹”夾雜着星星點點的閃亮,在空中轉瞬即逝,勝過星辰的光輝,賽過明月的柔和。

枯樹幾點人家,夜空幽幽稀稀夢,欲落星辰絲絲影,竹枝深處,燭燈依舊,年味才上心頭。

年味6

過年那會兒,晴天極少,甚至還滴了些雨。但年味並沒有因此削弱,依如春風,穿梭在人間。

過年的前幾天,小攤擺滿了街道的兩旁。放眼望去,是紅彤彤的一片,彷彿整個人都置身於梅林中,亂了方向。小攤裏多賣些燈籠,掛飾,春聯。春聯是從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桃梗演變而來,再有後來的“總把新桃換舊符”,然後到了明朝,朱元璋命令過年的時候官民都必須書寫一副對聯貼在門上,最後一直傳承到現在。雖説春聯的外形一直在改變,但它所傳達的意義亙古不變,是一大年味的代表。除夕那天,我從街上回到家時,正見爸爸貼着春聯,興許是春聯的緣故,爸爸的臉上分明也有點紅了,所謂是“人面春聯相映紅。”

説到過年,美食是必不可少的,就比如説春捲。於是我和媽媽接受了“包春捲”這一任務,我們分工合作,我負責撕春捲皮,而媽媽負責包春捲。春捲皮並不怎麼難撕,但也不能掉以輕心,如果一不小心兩張給黏在一起,就大事不妙了。春捲撕完後,手上都有股淡淡的麪皮味,但只要一想到晚上炸的金黃色的`春捲就不由得笑了。晚上,一家人圍坐在餐桌旁,一邊喝着香香的大麥粥,一邊吃着現炸的春捲,彼此談着歡樂的事情,就連我們家的小狗,尾巴也連甩連甩的,似乎想和我們要説些什麼。縱然屋外煙花聲絡繹不絕,屋內的氣氛依舊很熱烈。此刻,我想:年味必定和家有着很重要的關係,如果孤身一人,那麼再美味的食物也會變得難以下嚥。年就是註定遊子和家團聚的時光,家有了,年到了,年味也就有了。

春節,應是小孩子最喜歡的節日,因為那段時間裏,可以玩到煙花。有一種甩甩的煙花,適合在晚上玩,妹妹尤其鍾愛這個。她常常把其想象成一支畫筆,然後轉動着手腕,在半空中畫着畫,煙花映紅了她的臉,她露出一排小小的乳牙,不知有多開心。還有一種煙花呈長棍狀,需找個東西將其固定住,然後點導火線,於是便有了這樣一幅畫面:一縷遊走的光線衝上天空,到最高處時,一下子散開,變成五顏六色的光。伴隨其的是一陣“噼啪”聲。當然,就這樣幾個煙花還遠遠不夠,還有一種摔炮,呈金魚狀,顏色多樣,只需朝地上輕輕一摔,便發出“噼哩啪啦”的聲響,然後留下一地的“狼藉”和一片小孩的歡笑聲,充滿了年帶來的特有的味道。

擰一擰浸在時光裏的記憶,晾一晾,是年的味道……

年味7

大年三十,我和爸爸媽媽來到鄉下,準備和爺爺奶奶過年團聚。

黑夜悄悄地爬了上來,不時吹來一陣涼風,吹得樹葉嘩嘩作響,像樂曲一樣動聽。家家户户點起了燈,圍成一桌,熱熱鬧鬧地吃着團圓飯。

我家也不例外。傍晚時分,豐盛的飯菜上桌,豬、羊、牛、魚等應有盡有,家人們開懷地喝着酒水飲料,互相祝福。吃完飯,大家準備着一件大事——辭年。“辭年”,顧名思義,“辭去舊歲,迎來新年”,鄉鄰們熱熱鬧鬧地走家串户,互送祝福,其中最高興地要數小孩了,他們還能得到主人家的小紅包或小零食,一晚下來,收穫頗豐。

我吃完飯,來到客廳,打開電視,坐在沙發上,拿着遙控器愜意地調着自己喜歡的頻道。不久,“辭年哦!"、“恭喜過熱鬧年!”,祝福的.話語紛紛入耳,我也關掉電視,和父母、叔叔們一起開始辭年之旅。

爸爸家是個大家族,我們一行十多人,沿着鄉村小路,挨家挨户地給鄰居們辭年。男主人拿着香煙站在門口派發給來訪的成人,女主人拿着錢袋子或糖袋子發給小朋友,還熱情地招呼着大家坐下喝茶,房子中央擺着桌子,上面堆滿了各色零食和水果,靠牆的電視也在播放着春節聯歡晚會。去年辭年,鄰居們還給了我小紅包,今年我長個了,很遺憾沒有再得到紅包了。我們人多,根本坐不下,説完祝福,象徵性地拿點土特產吃,我們就走向下一家。

爸爸的本家很多,有些還相隔很遠,走得累了,我悄悄對媽媽説:“媽,那一家隔得太遠了,就算了吧,我們回去看春節聯歡晚會吧!”“那怎麼行?過春節就要互相祝福,這是多年的傳統,況且親友們近一年沒有見面了,怎麼能不去問候呢?”我媽説。我只好繼續跟着隊伍去辭年。來到本家,親人們都説我長高了,但還是一如繼往地給了我和哥哥紅包,哥哥都一米八多了,這可真是意外收穫。

辭年完了,我們往回走,一路上,我們不時遇到一隊隊的小朋友,他們打着手電筒,提着袋子,大聲地喊着“辭年哦!”,不辭辛苦地走家串户。

看似簡單的幾個動作、幾句話語,卻藴含着無窮無盡的年味!

年味8

“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自古以來,春節就是中國最為盛大的節日,一到春節,大街小巷就變得熱鬧非凡,處處張燈結綵,可不知怎麼的,最近這些在北京過的年是那麼索然無味。

雖説吃了年夜飯,也看了春晚,但我還是提不起一點過年的興趣,昏昏欲睡。忽然,電話響起,那端是我最親愛的姥姥姥爺!我急切地拿起電話,便是一陣寒暄。

姥姥、姥爺那熟悉的聲音,一句句真切的、關心的話語讓這個本是索然無味的春節瞬間温暖起來。這不由得讓我想到了那些在老家過的年。

最清晰的,是姥爺往大紅色的紙上揮灑筆墨,一個個龍飛鳳舞的大字浸在紅紙上,也深深浸在了我心裏。姥爺告訴我:“過年寫對聯是為了乞求新的一年的好運氣,寄託對未來一年的希望。”從此,我知道,年是要伴隨着墨香的。接着就是把寫好的字貼在家中各處。院子遍滿了紅色,看着喜慶極了。我又知道,過年是紅紅火火的。

還有我最感興趣的,是和姥姥學包餃子,做花樣饅頭,剪窗花……小時候笨手笨腳,經常把餃子陷弄得到處都是;小手也不聽使喚,把饅頭做成四不像;也不懂剪窗花的規律,把窗花剪成一張看不出形狀的紅紙……但姥姥還是笑着看着我“自娛自樂”。就算我這般搗亂,大人們絲毫沒有生氣的意思,我盡情的體驗着這些只能在新年才能體驗到的活動。

而我最期待的,是等姥姥做完香氣四溢的飯菜,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享受着美味的年夜飯。一家人在一起,推杯換盞,再聽着噼裏啪啦的鞭炮聲,看着春晚。全家團聚在一起,就是最大的滿足了。接着長輩們再給幾個紅包,手裏抓上一把糖,嘴裏塞的滿是吃的,心裏美滋滋地就跑走玩兒去了。

在老家過的年,是老人們安排得井然有序的.年,熱熱鬧鬧的。寫對聯、剪窗花、包餃子、放鞭炮……過年的一切都是那麼有趣,那麼讓人感到温暖。

是什麼讓在老家過的年有年味兒?大概是因為愛,因為團圓吧。與最親的人待在一起,這就是團圓了。

電話那頭,姥姥、姥爺的聲音再次喚回了我,喚出了我心中的滿足感、幸福感:這個年,我們一家四口團聚在一起,我遠在家鄉的親人打來電話,我又追憶了那些快樂的年……年味兒濃濃。

年味9

寒冬幾乎在春節來臨前便溜走了,趕腳而來的春季暖風吹着濃郁的年味兒正陪着我們過年。家鄉,街道上往常較為稀少的行人、車輛也不知從哪天起增多了。恩,年來了。

明明應該是在寒冷之時過的春節,踩在了北風走春來到的節骨眼兒上,但哪怕窗外不是寒冬,屋內依舊是温暖的,喜氣洋洋的。今年比上往年要特殊一點,這春節的團圓飯是在我家,而不是在外婆家。

第一次做團圓飯的.爸爸媽媽不免顯得有些緊張,為此親愛的父親大人還專程抽空學習瞭如何做紅燒肉。廚房從早上便鬧騰着,見着我也忍不住竄了進去,一路小心着這到處都是的食材,端起一盆青菜在洗手池邊耐下性子細細地、慢慢地清洗着。外公、外婆、姨媽、姨夫、表妹、表弟也快速地從澧水那邊的外公外婆家趕了過來。我將洗好的青菜遞給媽媽,便蹦躂着去找表妹了。

“外公,外婆,新年好!祝新的一年健康圓滿。”我笑嘻嘻的做着拱手鞠躬樣向倆老拜年。表妹則與我不同,她直接蹲下説着:“新的一年健健康康,圓圓滿滿,事事如意……”“小傢伙,是想要紅包了吧。”姨媽打趣道。小表弟也蹭了過來,雙手學我的樣拱手,糥糯的聲音從他口中發出:“更……恭喜發財。”妹妹有些不好意思:“那個……外公外婆,有紅包嗎?”哈哈,看着這對急着討要紅包的姐弟,我不禁笑了笑。“有!當然有!怎麼會沒有呢?”外婆豪氣的從口袋中掏出事先準備好的三個有着分量的紅包,“一人一個!”我們自是欣喜若狂,收紅包時不得不説的確是件快樂的事。收好紅包後邊聽見媽媽叫道:“吃飯啦!"哇哈!沒想到爸媽這第一次做團圓飯做的也竟是如此之豐盛。我細看菜樣,雖與去年外婆做的相比有些不一樣,但該有的卻一樣都不少。嫩嫩的帶着有些紅肉的半熟的魚,這條有到年尾才吃的——暗示着年年有餘的菜式;與粘稠芋頭汁相伴的芋頭——期望着明年能有好兆頭;圓圓滾滾帶着些許碎葱的糰子——象徵着新的一年團團圓圓等等。這不用想便能知道是誰教媽媽做的了。

一年又一年的過去,今年春節過了明年還有春節,紅包從老一輩傳給小一輩,這是寄託者的祝福也是寄託者的期望。做菜的手藝一直都在,長輩謝幕,晚輩登場了,或許幾年後又換人了,但這手藝絕不丟失。

年味,年味,年味的濃郁重在情,它會包容完輩的一些小小的不禮貌,讓一眾手藝長存,只要親人相親如故,團員圓滿,那年味定會在年你飄香。年味將今年與明年握手,使情一代一代傳遞永不停息。

年味10

年味,家人團聚的暖味;

年味,戚友之間的情味;

年味,鞭炮轟鳴的熱鬧味

團聚暖味

大年三十,按照慣例我家和小叔家會圍坐在一塊兒吃一頓團圓飯,這可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家庭團聚日。

媽媽在廚房裏張羅了一天,為我們備上了豐盛的年夜飯,那一道道菜看得我眼花繚亂;巧手的嬸嬸為我們端上了她親手烘焙的'蛋糕,香甜的奶油味,一下打開了我的味蕾,我真恨不得自己多出一個胃來,吃個夠。

當然最讓期待的還是壓歲包了,吃完飯,爸媽叔嬸和爺爺給我們發了壓歲包,我的手一下子變得沉甸甸的。關於這些壓歲包,我早就想好了,我要用這些錢買許許多多好看的書。戚友情味

晚餐結束,戚友之間必去串門,每次開門便傳來一陣熱情的問候,加上串門客的手中還拎着那有戚友祝福的年貨呢!

我們拜年的第一個地兒曹家塘。見到親戚時需要按照輩分來叫,而朋友應按倆人的友情來。這是非常考驗記憶力,幸好我的記性不賴,可百密一疏輪到昂利阿爸時,我的記憶系統失效了。最後只得他自報家門,才跳過這輪認親

鞭炮鬧味

夜晚的農村,炮聲撕碎了黑夜的幽靜,一切都像被吵醒了似的。煙花爛漫,五彩紛呈。我被這美麗的景象和刺鼻的硝煙味魅惑了。叔叔不知何時為我們這羣小孩子準備了一些小鞭炮。我雖年齡最大,可卻不敢點火。因為鞭炮剛點着時會火花四濺,我真擔心把自己炸傷了。於是我讓老爸幫我點火

老爸對我説:鞭炮是要自己放的,自己玩的,怎麼能讓別人幫你玩呢?聽了這話,我的臉像桃子一樣,慢慢成熟在初次成功之後,我便成了名副其實的縱煙狂魔。

年味,一種驚喜的味道;年味,一種熟悉的味道;年味,一種響亮的味道。

年味11

春節的味道是什麼?是奶奶柴火灶前燒出的米羹;是媽媽熬夜包出的粽子;是爸爸親自下廚的小炒肉。每每想到這些,我就禁不住流下貪吃的口水。

我最盼望過年了,因為過年能穿上新衣服,吃上好吃的佳餚,還有好多好多好吃的零食和噼裏啪啦的小火炮玩。其實春節最大的誘惑是收紅包就是我們説的壓歲錢。

按照傳統的説法,過了臘月就是年。但是年味漸濃,還是要從小年開始説起。

小年夜可以説是除夕夜的一次彩排。我們這裏臘月二十四才算是小年,這天我們要包粽子和做米羹。

包粽子媽媽和奶奶是主力,前一天奶奶早早的把粽葉泡好了,今天可以直接包,粽子的米,是上等的糯米,白白的,橢圓形的,粒粒飽滿,醃製好的臘肉,這是我們放了好久好久的風乾肉,平時是不吃的,只有重要節日,拿出來招待賓客。只見奶奶熟練地拿出一片粽葉,捲成一個立體的三角形,把糯米放進去,放一顆蜜棗,把臘肉埋進去,把這個立體的三角形蓋上包起來,用線把粽子裹起來。包好的粽子放在盤子裏,放進大鍋煮出來就可以吃了。

最美味的就屬奶奶做的米羹,我從小就愛吃。提前一晚把大米泡開,第二天加入橘皮,辣椒,茴香,大蒜,這些完成後磨成米漿,把乾菜放入大鍋中炒一下,放水,等水開了,再將米漿倒入鍋中,放入豆腐,大腸,放入適量的調味料,煮熟即可入食。

到了除夕下午,村裏面開始鞭炮聲不斷,時不時有人放一些煙花,爸爸和媽媽中午就開始準備晚上的.大餐,爸爸的小炒肉。從我記事起,爸爸過年就會炒這個菜。

這個小炒肉看起來很簡單:只有辣椒和肉,還可以放入木耳,胡蘿蔔片,爸爸每次把肉切的薄薄的,放進油鍋裏一炸,金黃金黃的,撈上來之後和配菜一起炒。這個菜有辣味,有甜味,有紅色,有綠色,有黑色,色味俱全。吃上一口脆脆的香香的。今年炒了十六個菜象徵着我們新的一年順順利利,一帆風順。

除夕夜這一晚不睡覺,長輩不會責怪的。我和弟弟在牀上玩。白天從吃飯就開始放鞭炮了,晚上從十二點開始,更熱鬧了,我和弟弟在傍晚放炮,是小孩玩的小煙花,摔炮。晚上聽着炮是睡不着,想着明天許許多多的紅包,一晚上非常興奮,可是到了凌晨三點我就不知不覺地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迷迷糊糊的我不知被哪家放的鞭炮給驚醒了,趕快穿衣服給爺爺奶奶拜年。

在許許多多的煙花爆竹聲中裏,每個人都長大了一歲,都懂事了一些,在濃濃的年味裏,我好像又期盼下一個年了。

年味12

春節的韻味難以抑制,竟忘了我還在成長,我還是那顆星星,只屬於那片天空,禮花四濺……——題記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

時光如奔騰的江河,輕輕地、匆匆地從之間流過,如花瓣飄落……不知不覺,那充滿回憶的20xx匆匆地從手邊溜去了,迎來了一個新的歲月,開始了我的新一段旅程。

翻開日曆,翻開了新的一年,翻開了新的一段精彩花絮。也撕下了那過去的一頁……我靜靜回想着自己過去的一年裏,有汗水,有快樂,也有悲傷,那彷彿就在眼前。

一如既往的鄉村夜晚,路邊的燈雖不如都市明亮如晝,但他們總像哨兵一樣規整地站立着,似乎在守着鄉村的家家户户,漆黑的天幕上鑲嵌着幾顆寶石般的星星,又如天公的眼睛一般明亮。

又是一個嶄新的'大年三十,豐盛的年夜飯擺上了桌,全家人都聚集在圓桌周圍,津津有味地吃着年夜飯。一家人相互斟酒,祝願大家四季平安。我在這快樂的氛圍裏慢嚼細嚥,享受着“年”的幸福,這就是“年”味兒啊!歡聲笑語,笑臉喜氣,洋溢在整個家裏。守望新年,守望希望,守望幸福。親人的慰問讓我感受到親情的暖意,時光在充滿温馨的家庭裏,在濃濃的“年”味兒裏舞蹈。

屋外的天空驟然明亮起來,鞭炮聲聲,打破夜的寧靜。星星點點的煙花似流星的火花向四周飛去,似一朵嬈嬈的蓮花,在空中撒出柔美的花瓣。我靜靜得看着一朵朵綻放的煙花,五彩斑斕。似流星徘徊在夜空;似天女在空中撒花;似星際在空中舞動……

池邊的夜皇后花在微風的吹拂下,似飛起了無數只螢火蟲,如無數的精靈在空中飛舞……

在這裏人們抹去了往年的不愉快,舊日的煩惱被拋到九霄雲外,迎來了新年的歡樂,也給自己注入了新的信心和力量

是世界在呼喊?是而在跳躍?硝煙瀰漫在空中,我知道,那是“年”味兒。新年氣息,禮花層出不窮,繽紛的美,絢麗的美,綻放出人們對幸福的憧憬,那閃耀的心花……如璀璨的繁星閃爍……燈火通明,照徹了大地。

我望着天邊那一層薄薄的光:那又何不是人們祈望的幸福?何不是新年心中美好的未來嚮往?

迎接新年的晨曦,那何不美好?何不寧澈?和不是絢爛美好的憧憬?

我在時光中成長,成長沒有陰影,只在悲傷中堅強。迎來了新的一年,飄來了我的祝福……

年味13

20xx年悄悄地來了,今日我站在時光軸上20xx與20xx的交點上,從人們的一言一行中都感受到了濃濃的年味。

在不知不覺中,我們跟隨着時間來到了20xx的末尾。就在過年之際,我發現了,街上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年味”:街邊的樹上掛滿了紅色的燈籠,街上的'人都歡歡喜喜地結伴而歸,還有些人提着各式各樣的年貨準備回家……可能是因為過年的原因吧,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掛着笑容,心裏裝着開心幸福的事情。

回到自己家中,家裏面也充滿着年味:媽媽和外婆在包餃子,外公在做豆腐,而爸爸雖然不在家裏面,可是他卻在外面的市場上購買過年的食材。我們一家人其樂融融,一起為過年而準備。

時光一下子就到了20xx年的最後一天。從我早上起來開始,爸爸就開始準備飯菜,而媽媽正在打掃家裏的衞生。我為今年的年而感到非常的興奮,馬上從牀上跳了下來,希望可以為家裏做些什麼。

媽媽給了我一個“艱鉅”的活——剁肉,這是為了做油豆腐而準備的。我一開始覺得,這哪是什麼活啊,這麼簡單的事情還需要我來做?順手操起兩把刀就開始剁起來。可是,不一會我就覺得兩臂痠疼,感覺連刀都舉不起了。就在我想要繼續的時候,媽媽制止了我,並説道:“這剁肉也是要有技巧的。你看,剁肉的時候只要轉動你的手腕,你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將肉剁碎。”她一邊説還一邊做給我看。我看了之後,不禁感歎道:“想不到,這剁肉還需要有技巧,真不是一般的活。”媽媽又説道:“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技巧,你就是要從這些小事做起!”

不一會,舅舅也來了,與我們共享年夜飯。當熱氣騰騰的飯菜被端上桌,我們一家圍坐在一起,其樂融融、無話不談的時候,整個屋子裏充滿着快活的氣息,不禁讓我感到十分温暖,我想這就是年味吧。在不知不覺間,桌上的飯菜隨着時間地推移被掃空,真是好不快活啊!

天色黯淡下來,現在是一年一度的春晚時刻,我們再次圍坐在一起,一同觀賞着春晚的節目。今年的春晚真是十分精彩,有小品、相聲、戲曲、武術表演還有唱歌表演……不禁讓人心生愉悦之情。我想,這温暖的感覺,肯定也是年味之一。就我們的歡聲笑語中,一晚上的時光從身邊流逝,轉眼之間又到了一個年的開始,20xx年已經過去了。我隨着爸爸來到樓下,點燃了新年的第一炮,迎接20xx地到來。

就在這20xx與20xx相交之際,我感受到了無窮的快樂和温暖,可是不管怎樣,能夠與家人在一起,就是年味之一。我明白了,和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好的年味。

年味14

大年三十那天,只見母親與奶奶在不停地忙碌着。原來,這天裏,要去各個地方“拜神”與“奉身”,並且今年搬了家,所以還要把家鄉的觀音請到家裏去呢。母親是家裏的大媳婦,所以這些事,由母親來傳承。而我是家中的長女亦長孫,也是家中的一份子,當然要幫母親的忙,所以要跟着一起去“拜神”。

我跟着母親,首先到家鄉的廟裏拜拜。廟裏香火鼎盛,每家每户都會有人來拜,這也成為了家鄉的一傳統習俗。拜神注重的是誠心誠意,但是,燒香、添燈油錢、燒紙錢、放爆竹,卻缺一不可。這一步步都是竟然有序的,為的就是祈求神仙保佑我們家族的人在新的一年裏平平安安、萬事勝意。小孩們快高長大,學業進步。廟裏拜完了,我們接着要去祖屋“奉神”。步驟與拜神基本一致但“奉神”講究的是供奉祖先,自然也含有保佑的意思。回到了家鄉的房子,只見汽車一列列的停放好了,奶奶在每部車前都點了蠟燭燒了香,接着燒紙錢,放鞭炮。保佑父親母親叔叔嬸嬸們開車平安無事,路路暢通。一轉眼,下午了,這時候把菩薩接到家裏去了。將菩薩像安放好,母親一邊邊開車,我一邊灑米,説是為了給菩薩指路,回到了家裏,再次燒香、點蠟燭、燒紙錢、放爆竹。

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燈火通明,喜氣洋洋,全家人歡聚一堂,吃着與眾不同的湯圓。用玉米粉捏成的'齋湯圓與白菜、蝦米、幹魷魚,冬菇等食材煮成一鍋,味道鮮美,把湯圓那團圓之意的味道發揮的淋漓盡致,我們一家人其樂融融,有説有笑。這晚,全家老少一齊放煙花。看着那應接不暇的煙花,對新一年的憧憬與期待的心情已經像煙花似地在心中崩放。凌晨,幫父親發着祝福的飛信,那一條條信息,飛到了每個人的心坎裏,一股股暖流透遍人心。

大年七年級,全家人都已經“裝備“好向家鄉出發了。家鄉,每家每户都殺雞燒鵝。而我們家,也已經準備好了招待親戚朋友們的美味佳餚。叔叔和父親去了遠方親戚家拜年,而我們這些小孩收紅包收得不亦樂乎。不一會兒,親戚朋友們都到齊了,我卻見到了許多陌生人。但卻因為那股濃濃的年味兒,是我心中不禁由然而生了一種喜悦,拋陌生感於腦後,像親人一樣招待着。這種感覺,是幸福的,無可代替的。後記:這就是我的家鄉,即使沒有過人的文化魅力,但卻有着無可非議的人情味兒。家鄉的年味兒,是隱於財富間那一股股滲透人心的暖流。

年味15

華燈初上,燈火通明。早春花街上,人頭湧動。叫賣聲,砍價聲,歡笑聲在明朗夜晚交織成了一部和諧交響曲。大街上,麥田邊,華麗絢爛煙火帶着人們美好祝願飛上天空,在空中盡顯它那美麗舞姿。今晚,人們將徹夜不眠,迎接那新年第一聲鐘響。

家鄉年味,永遠是最濃;家鄉年味,永遠是最親;家鄉年味,永遠是最讓人難以忘懷。

踏上歸途

記得那是一個寒冷早晨。天還未亮,我和父母就踏上了歸家旅程。從東莞到我老家大概有七百多公里距離吧,我們大概需要十幾個小時才能到達。

經過了漫長車程,我們終於在次日14點到達了李家村。一回到村子,爺爺奶奶便開始忙活了起來:老家氣温只有幾度,而我們只穿了幾件單薄襯衫。於是奶奶便去拿衣服和暖爐給我們。爺爺拿出了一大卷火紅爆竹,走到了門口。在噼裏啪啦爆竹聲中,我們回到了老家。

去訪祖堂

第二天一早,父親便早早地叫醒了我,説是家中男性都要去祖堂給老祖宗上柱香。我還從未去過祖堂呢,於是便興致勃勃地與父親去了。

走在村中那條唯一水泥路上,我聽見前方鞭炮聲接連不斷。走到祖堂,便發現這兒煙霧繚繞,地面上鋪滿了鞭炮碎屑。祖堂內,有許多村民絡繹不絕地去祭拜祖宗。要想讓祖宗保佑你一生平安,就得先磕三個頭,上三炷香,再磕三個頭。這是我們老家傳統習俗。祖堂裏牆上掛着一張捐款明細表。上面寫着全村村民捐款修祖堂金額。我看到父親捐款是全村最多。父親看到我在看那張表,對我説了一句意味深長話:“人不能忘本。”

吃年夜飯

每一家過年年夜飯總是一年之中最豐盛,我老家也不例外。但我父親講究健康,所以今年年夜飯不免多了幾盤綠色食品。在我家鄉,豬腳和豬蹄膀是絕對必不可少東西。餐桌上,眾人舉杯共慶新年,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平常文縐縐人到了餐桌上自然也免不了幾分豪爽之情。

終要離別

天下沒有不散筵席,我們終於要離開家鄉,回到東莞了。這次家鄉之旅雖然只有短短不到一個星期時間,但卻給了我許多深深回憶。

我帶着這份回憶,開始了新一年學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