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作文

來源:文書谷 1.35W

老街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老街作文 ,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老街作文

老街作文 1

生活在老街,我嗅到了一股小幸福的味道。

與新城區的高檔小區相比,老街人的日子顯得平平淡淡,不緊不慢。一日三餐,粗茶淡飯,品嚐的是平凡人的小幸福。隨着一幢幢摩天高樓拔地而起,城市在長高,城市在變寬,而老街人依舊安靜地偏立於繁華城市的一隅,從容地過着自己的生活。我喜歡老街,喜歡老街的人和事,喜歡老街的一切瑣細,喜歡這一切裏流淌着的幸福的味道。

步入數碼時代,現代化影樓高大氣派,而老街的照相館依舊只是兩間小鋪面,館內陳設仍是許多年前的樣子,不同的是老式膠片相機換成了數碼相機。店主是位微胖、中等個、見人總眯着眼笑的中年人,店內生意不多,但也足以維持生計。有生意時,店主熱情招呼客人,“拍照還是洗印,小夥子?”沒生意時,坐在門口與街坊拉拉家常。就那麼不緊不慢地,日子一天天過去了,眯縫着眼的笑容好像從未消失過。在我看來,那笑容裏藏着一股小幸福的味道

隔壁家電維修部的老師傅戴着老花鏡,對着一個物什敲敲打打,敲一會兒舉起來,眯着眼睛對着陽光看一陣,然後繼續敲打着,彷彿日子只有經歷這樣的敲打才會流淌出幸福的味道。門口一隻小胖貓安安靜靜地趴着,眯着眼打着盹,一副很滿足的樣子。原來,再渺小的也能有自己的小幸福。

樓上的老爺爺七十歲了,退休金不多,但也足維持晚年生活。平常看見他在小區裏散步,臉上總掛着標誌性的微笑。早上起來,洗漱完,就一路溜達到街邊的小吃店,點上一碗豆漿,兩個包子,一根油條,不緊不慢地咀嚼着,彷彿在品味着歲月的積澱一般。下午,約上幾個老友,到小公園吹拉彈唱一番。雖説我聽不懂他伊伊呀呀地唱的是什麼,那二胡拉得也不咋地,但我喜歡看他一唱起來就興高采烈的樣子。在我看來,那是最好的生活態度,也是最平凡的幸福。

對門的大哥哥,上學時沒有什麼突出之處,會考時考的是一所普通高中,大學聯考又考到一所三流大學。大學四年,當別人忙着上網、遊戲、談戀愛,他卻一頭扎進書堆,潛心考研。現在他研究生畢業了,回到小城找了份穩定又體面的工作,閒暇時打打球看看書。在他身上,我感受到了年輕人的陽光與活力,這是否也是一種幸福?

有人問,這塵世間有什麼值得留戀?在我看來,就是我們平凡生活中的小幸福吧。

老街作文 2

有着濃濃水鄉味兒的沙溪老街,有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不管是本地遊人還是外地遊客,都會在此流連忘返,忙不迭地取出相機。到底是多麼奇特的東西呢?我不賣關子了,這就是老街的銅像。

銅像有一組,分為幾個不同的形象。

自西向東走,你首先看到的是一位老爺爺。老爺爺的額頭上佈滿了深深的皺紋,臉上掛着慈祥的笑容。他的面前擺放着一副擔子,也許是在賣豆腐花,也許是草頭餅,反正,擔子裏有好吃的東西。幾個穿着漂亮的小朋友在左看右看,我也是其中一個,正津津有味地盯着老爺爺,因為,他把我帶回爺爺奶奶的童年。

第二位是補鍋匠。他正坐在小凳子上,前面一口鐵鍋,右邊放着一隻風箱和一個爐子,補鍋匠用鐵水去補鍋子上的洞。補鍋匠旁邊坐着一個小男孩,這大概是他的兒子,或許是他的小徒弟。小孩用雙手託着下巴,也許在想,我也要學會這活,幫爸爸媽媽掙錢。

我家住鄉下,奶奶也用鐵鍋來做菜燒水,漏了就丟掉,可那個艱苦的年代,就讓補鍋匠給補補再用。

瞧!那不是拉黃包車的車伕嘛?他戴着一頂破草帽,頂着烈日,右手扶着長長的木柄,左手拉着拉環,累得滿頭大汗。我見過的黃包車是在電視上,今天看到了實物。一個穿黃衣服的小男孩坐上了車,媽媽為他拍了一張照。我忍不住如法泡製,哈!自行車、三輪車、汽車、火車,就是那“失傳”的黃包車,我也坐過拉!小夥伴們,我可以自豪地説,你們肯定比不上我坐過的車多了。

第四位是修鞋師傅。他的右邊擺着一張凳子,左邊放着一個木箱。你看,他正用錘子有力地敲打鞋跟。“咚咚咚”我站在旁邊,好像聽到鎯頭的敲打聲。看看自己腳上嶄新的皮鞋,想想那年頭生活的艱苦,我們真幸福啊!

走過賣油的擔子,最後一個是磨刀匠。老師傅騎坐在長凳上,前面放着一塊磨刀石,他把刀磨好了,正用手拭一下,看看磨得快不快。“磨剪刀囉……”我在電視上聽到過磨刀師傅的吆喝聲,此時,我的耳裏雖然沒聽到,可我心中,分明聽到這位手腳勤快老師傅的吆喝聲。

這就是老街的銅像,它告訴我們逝去的生活。看到了這些銅像,老街的故事、爺爺奶奶童年生活故事都歷歷在目。

我喜歡老街的銅像——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老街作文 3

週末回了趟呂巷,莫名想念老街。

傍晚,牽着爺爺縛滿老繭的手,遊蕩在那“歲月悠久”的街。

順着街的一頭,慢慢向前行走,五彩繽紛的霓虹燈管閃爍的耀眼有點奪目。大概是晚了,街上人並不多,意外顯得冷清,炒栗子鋪散發出的陣陣香氣從街頭傳到街尾,水果店中喇叭的叫賣聲依舊熟悉,理髮店的阿姨仍然一頭“紅配綠”。舊舊的蜜餞鋪卻有一種別樣的懷念風味,幾年前趴在玻璃櫃台前央求着媽媽不願離開情景浮現眼前。

窄窄的弄堂間,卻不見了修鞋老工匠的身影,連配鑰匙的老爺爺也不知所蹤。向爺爺一打聽,才知道是得了什麼病回家休息了。一路走着,一路看着,才發現這古老的街道變了模樣。雜貨鋪再也找不到了,補衣服的店鋪也不知去向,就連街上叫賣玩具、糖葫蘆的小攤販也消失得一乾二淨,神奇的“一元”店早就“關門大吉”,取而代之的更多的是洋氣的麪包店,充滿潮流氣息的名牌鞋包店,固然是好看的,卻少了老街獨特的氣息。

不知怎麼的,心裏總像是落下了什麼,空空的。

我和爺爺頓了頓腳步,凝視着眼前這座“解放橋”。不知多少次媽媽帶着我來到橋上,俯視河面,觀看風景的場面浮現在我的面前,是那樣熟悉,又是那樣陌生。不知怎麼的有一股神奇的力量指引我走上橋,趴在橋柱子上,凝視河面,平靜的河面似夢幻般的美麗。耳邊又傳來爺爺説過無數次的這座橋的來歷,只是安安靜靜地聆聽,卻也不會倦。見他老人家講的開心,心裏便傳來一股暖意,温馨,臉上不自覺地掛起微笑。爺爺講完了這老老的故事,見我聽得認真,蒼老的臉上也漾起笑容。我拉着他寬大的手掌,緩緩地走下了橋。

出了老街,徑直來到了廣場的兒童區,熟悉的滑滑梯,蹺蹺板勾起了我兒時的回憶。眺望眼前孩子們嬉戲的場景,便想到小時候的我也這樣的淘氣,一個普普通通的滑滑梯,也總是讓我樂此不彼,直到家長們催促着離開,才依依不捨地拋下它回了家。天色漸晚,我拉着爺爺的手,緩緩向家走去。

夜裏,我做了一個夢,街還是我兒時的熟悉模樣,簡樸的店鋪,舊舊的小攤販,弄堂裏是老工匠補鞋時的“叮叮噹噹”聲……

憶老街,憶故鄉,更憶舊情。

老街作文 4

昨天,我獨自一人去了老街,回憶着過去。打開秋日早晨的窗户,涼風迎面襲來,不禁打了一個寒顫。看見草地上沾滿了霜,可想而知,是昨晚的降温催生了這個霜天。腦海裏突然湧現出劉禹錫的《秋思》:“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的句子

在這樣秋的日子裏,早起的人們帶着熱情的心,快步走進晨霧裏。而我,隨手拿了件外套,漫不經心的朝街上走去。不緊不慢地來到老街,那是我幼時最貪念的地方,稚嫩的腳印至今彌留在上面,老街散發着古老的氣息,因經歷過歲月的變遷,所以逐漸被人們這樣喚作。老街是一條佈滿青苔的街,周圍都是用一些石塊徹成的,總給人渾然天成的感覺,帶着古老的聲音與純樸的氣息,走在青石鋪成的小道上,聆聽着時間的匆匆腳步在耳邊呢喃,似乎在靜靜地和昨天話別。涼意漸漸淡了下來,我看到早起的人們推着三輪車,騎着摩托車,有的是去送小孩子上學,有的是去菜市場買菜,有的是去工作……大家都沉浸在這平凡的生活中,過着津津有味,充斥着幸福滿足的味道。昨日的老街帶着滄桑,路邊還有雨水沖刷過的痕跡,讓我想起小時候的自己是在這條街上奔跑着長大,然後離開的。歲月是一把無情的劍,割斷了昨日的喜怒哀樂,帶着微微的痛楚與不捨,與未來擦肩而過。我一路緩緩向前走,目光炯炯如朝陽,帶着青春的魅力與朝氣。同時憶起昔日,在老街的點點滴滴。老街賦予我的,遠遠不止這些單純,還有對未來的憧憬和希望。還記得少時,在老街上總會出現一些面帶笑容、和藹可親的老爺爺,他們手裏拿着冰糖葫蘆,嘴裏不停地吆喝着,臉上的皺紋依稀可見。歲月在他們臉上淌過留下的痕跡,至今也散不去。歲月是向上攀爬的藤,堅持不懈。而如今,再也尋不到那些人兒,他們的笑容映刻在了青石板上,依舊伴着我成長。我的手撫摸着凹凸不平的石塊,那些隙縫間夾雜着未來與過往的火花。那些昔日的場景慢慢浮現在眼前:在追逐的小孩,在買糖葫蘆的小孩,坐在青石板上發呆的小孩,在偷偷哭泣的小孩……那就是昨日的我,也是現在的我。回憶如此簡單,簡單到難以忘懷。回得去的古舊老街,回不去的歲月童年。憶得起的滄桑變遷,留不住的純真笑臉。昔日的老街,昨日的舊照片,伴着成長的足跡,慢慢浮現開來……

老街作文 5

星期天下午,傲雪姐姐帶着我們語文班的同學們一同前往太平老街。

對於這次出行,我和同學們期待了許久,大家都顯得格外興奮,一路上有説有笑。陽光灑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也照耀着路邊的小草。

我們穿過老街大大小小的街道,來到暗弄堂門口。起初,我們都不知道這暗弄堂裏究竟有多暗,帶着好奇又有些害怕的心情,我牽着同學的手一起一步一步地向暗弄堂深處邁進。越往裏走越黑,有些膽小的女同學驚嚇得尖叫了起來,還有一些同學一直不敢做聲,緊攥着衣角。

終於到了弄堂口,傲雪姐姐向大家介紹了這條暗弄堂,我這才知道,原來這又窄又暗的弄堂已經上百年曆史了,裏面的一磚一瓦都略顯滄桑。

從暗弄堂出來,再走百餘米就是荻溪文史館了,我踮着腳,抬起頭,看到被玻璃框保護着的幾個紅色大字“中國人民銀行”,我猜想,這文史館的前身一定是個銀行吧,我的猜想得到了老師的肯定。同學們在荻溪文史館門口駐足瞭解文史館和太平老街的來歷,許多同學第一次知道“荻溪”二字的由來和深刻含義,難怪老師將我們語文班起名為“荻溪”,原來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啊!文史館裏有許多珍藏的物件,每一樣都是我第一次見到,同學們和我一樣,新奇得不得了。文史館的負責人是位和藹可親的老爺爺,離開之前,我們還親切地合影留念了呢!

走出荻溪文史館,我們經過了一座小橋,在小橋旁邊,有一棵大樹,傲雪姐姐讓我們仔細觀察,我發現大樹旁立了一塊介紹牌,介紹着這棵千年的古銀杏。在這炎炎的夏日,它像一朵巨大的綠色的雲,從地上升起來。我心想,到了冬天,當葉子掉光了,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幹時,它會不會像一個巨大的飛舞着的魔爪?

當我想象這些畫面的時候,有幾位同學居然走上前去,團團圍住了這棵大樹,我數了數,居然要六七個人才能圍住這棵大樹呢!

隨後,我們來到了一個小亭子休息片刻。我坐在石凳上,看着不遠處不知名的小花兒,心裏十分開心。這些景象構成了一幅大自然創造的油畫,這幅畫真讓我們流連忘返!

老街作文 6

黛色的蒼穹散下片片花瓣,似乎還帶着淡淡的清香。雪悠悠地飄着,將天地渲染成白茫茫的一片。 大樹幹枯的枝椏上堆滿了白雪,大地也換上潔白無瑕的禮服。街兩旁行人稀少,幾句貨郎的叫賣吆喝聲,勾惹起我內心塵封的記憶。

還記得兒時,每日清晨總是被窗外啁啾啼囀的鳥鳴聲吵醒。每每推開那古舊的木質樓窗,它總會發出吱吱的響聲。透過樓窗,便可望見那條老街。外公最喜愛帶我到老街玩耍,老街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至今我都難以忘懷。

街口一邊各有一棵古槐,有幾抱粗細。每每到了盛夏時節,古槐枝葉扶蘇、濃廕庇日。老街是狹而長的。兩旁都是用青磚磚砌的牆。南牆少見日光,薄薄的長着一層綠苔,高處有隱隱的幾條蝸牛爬過的銀軌。往裏走略覺寬敞一些,可是兩旁的牆更破碎一些。 老街安靜,人少,路不寬,兩面是舊式建築,也陰涼。慢慢走過去整個人都能平靜下來。老街既是孩童們遊戲的樂谷,有時老人們休憩的天堂。望向老街,我彷彿看見了我蹣跚學步的情景:母親扶着我,我扶着牆,一步一跌;望向老街,我彷彿看見了父親每日騎車上班,從老街飛馳穿過的背影;望向老街,我彷彿又聽見了外婆和我的歡聲笑語。老街,它使我腦海中親人們的形象變得更加清晰、更加深刻。

每到夏天,老街兩旁開滿了各樣的花,五顏六色的十分惹人喜愛。傍晚,外公總拽着我到老街散步。一邊聽着怹講老掉牙的神話故事,一邊聞着花馥郁的香氣。享受着童年最純真、質樸的樂趣。

還記得,在老街裏練習騎車摔得我鼻青臉腫;還記得,我和夥伴在老街裏玩耍,打破了鄰居家的玻璃;我記得,我在夜晚仰望老街夜空中的點點繁星;還記得,穿過狹長的老街就能到廣闊的田野。那裏有一望無際的麥田,和通向遠方的鐵路... ....

我愛老街,愛老街兩棵古槐的濃廕庇日:愛老街清晨鳥兒們的迤邐啼鳴:愛老街兩旁青石牆壁上的點點翠苔。我愛老街的寧靜,愛老街的安逸。更愛我的親人,更愛和我曾經在老街一起散步的人。

現在,老街早已不復存在,但它卻深深紮根在我的心裏永不動搖。我懷念失去的老街,懷念失去的'親人。就讓他們同老街一起,深埋我心,永不分開。

老街作文 7

有些城市,總有一些建築讓人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藴。就像置身於李敖式的書房,陳列着名畫古玩的茶坊。而街內店鋪藏書的豐富,古遺的珍貴,常給人新奇、儒雅的感覺。

桂林城中的疊彩鎮街就具有上述感覺。它側倚在疊彩山下,那是一條直通疊彩山公園的街道,街面狹窄,路徑曲折,兩旁的房屋應屬老城區,安然地蜷伏在山腳下。幾十年的老宅雖是木泥相混建築,倒也清爽。屋檐下也總是掛着兩三盆綠葉的植物,倒也平添幾分生機。那清新、爽潔的氣味,讓人精神為之大振。有這樣的氣味引導,誰能不去兩邊瞧瞧?

街道兩邊的店鋪多為根雕店,説是買賣,卻不像別處設個寬敞的店面。它們只需一扇古樸而不失特色的推拉門,且多很隨意地或開或掩。雖説街面是瀝青壓出,可屋前多半壓着兩三塊半米來長的青石板,板面上刻出一兩列字,字體圓潤,多為顏體,幾經磨損,字跡模糊但仍可辨析,多記載着年號年月,許是最初建屋的日期吧!板面很光滑,藍灰色的板面上有細長灰白的紋路,細看,竟為之浮想聯翩,大有觀賞珍異奇石的遐想。石板與牆壁的連邊處極其吝嗇地長出一點青苔。自上而下,黑漸至青,像連衣裙的裙邊。雖説牆體年久失修,已微顯灰白,但這灰白、藍灰、深黑到黑青,竟透出江南水鄉的怡人風情來。而那樸實的線條——讓你看不透江南濃厚的書卷氣。

屋檐很古老,屋瓦片片可盡數。橫樑上雕繪的風景,大都以灰綠為底,粉、青加以點綴,這就類似於北京頤和園迴廊中的圖案。只是後者精細富麗,莊重可敬,而前者寫者求意,多為點綴,以至只那一塊淡彩,倒與橫樑扁長的形狀,褐而徽顯黃的木色相和諧。

整個店面平淡無奇,自橫樑下一塊長及地面的大木框,一邊斜斜地拉開一道門。門樑鏤空.內容約為少數民族慶祝節日之盛況,看不出精細繁複的手工。人物的動作類似於皮影戲,摺疊在門中。另一側自中橫拉一大窗,距地只一米餘,窗邊鏤空,內容與門中相輔依稀可辨內室陳列的根雕,一色的紅木漆,毫無造作渲染的光線下,都透露出寧靜、和諧的美。

夕陽西下,一抹淡淡的餘輝滑過鏤空的門窗,滲入屋內,竟與室內絲縷光線交織成許多大小不一的亮斑。四周全然沒聲響,竟感覺到懺悔堂的神聖平和,聖女頌歌的輕緩安詳。料想店主定是屬於老街那樣悄無聲息之人。店鋪的主人那種温而不火的熱情,就像縈繞在身邊淡淡的桂花香,濛濛的細雨霧,馨香而不濃郁,朦嚨而不膩煩,他摸不到卻感受真切。

老街作文 8

泰州老街位於泰州鳳城河風景區桃園景區的東側,與望海樓隔河相望。

老街佔地面積3.5公頃,街長約600米,街寬3—4米。街的兩側是分佈整齊的明清式建築羣,總建築面積約為2.5萬平方米。街內麻石鋪路,青磚黛瓦,騎樓走廊,古式店鋪,集飲食、民俗、歷史等諸多文化於一身,是風城河風景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泰州人悉心打造的一個旅遊三產品牌項目。

泰州老街彙集了以特色小吃、茶樓飯莊、院落私房萊館為主體的近百家商鋪,經營江淮,特別是本鄉本土的傳統風味小吃以及全國各地風味獨特的美食。在老街上,遊人儘可以品嚐到市面上已絕跡多年的,令老泰州人和曾經來過泰州的外地人津津樂道的大爐燒餅、乾絲、魚湯麪、薑絲、餚脆、蝦餈、蜂糖糕、蜜酒釀、水酵餅……此外遊人還可細品現場製作的質細肉嫩,鮮脆味甘的城河香藕;葱香四溢,潤滑爽口的葱油麪;滷香濃郁,餘味不絕的燒臘;色澤金黃,甘甜鬆軟的六角形京江臍;現場出爐的嵌桃麻糕;還有常熟的“叫化雞”、浙江嘉興的粽子、紹興的老台門湯包、口感別具的天津肉卷、雲南風味的過橋米線、山城重慶的特色火鍋……遊人到這裏,既能領略鳳城河景區的湖光翠色之勝,又可大快朵頤,一飽口福。

泰州老街又是一條極富民俗文化的街區。老街上設有古戲台和評話茶樓,遊人們一邊品嚐美食,一邊還可在老街可以觀賞到“福祿壽”走街、衙役巡街、更夫打更和老泰州人婚嫁場景等民俗表演,泰州古城的草根文化在這裏盡現。所有這些,都足以使人打開塵封的記憶。在古色古香的幽雅環境中,聞着杯中的縷縷茶香,欣賞精彩的戲曲表演,聆聽評話藝人那神色飛揚、娓娓動聽的評書,使人神清氣爽,悠然自得。

不僅如此,泰州老街還能讓人穿越時光隧道,感受到深厚的歷史文化氣息。徜徉在“老街”的石道上,那些老泰州街頭小景的落地古石雕以及反映“水包皮”和“皮包水“的生活場景的照壁、正申報吉尼斯紀錄的“華夏第一鑼”、引人入勝的“皮包水’戲曲茶樓、老泰州式的洞房、蘇中最大的生態水車……古宅式的門第、明清家居式的院落、古風古韻的磚雕磚飾、舊民居門樓、透空花脊和匾額、迎風招展的旌旗、店幌,一一撲面而來,令人目不暇接。置身其中,不禁會讓人由然產生對泰州歷史回顧的滿足感和厚重感。

老街作文 9

國小一至四年級時,放學回家走的都是一條比較繁鬧的老街——現在想來卻連名字也記不得了——這條街,有好多家店,多是飯館啊、超市啊之類的。

離學校最近的一家大超市,白天看來與別家也大同小異,甚至門口還有一塊賣肉的地方——那氣味實在不敢恭維。但每每傍晚時分,賣肉大叔撤了肉攤,那個位置便會擺上一台老舊的電視機,跟前坐着少説十來個老人家,越晚人是越多,有時佔據了整條寬闊的人行道——這是我不願見到的,因為這樣,唯一可行之路就是從電視機前通過,十幾雙昏昏的眼瞧着你,不僅尷尬,而且瘮的慌!不止一次地想:難道這些老人家裏沒有電視嗎?為什麼非要一起坐在這條“小”路上呢?

不喜這類地方,每次都匆匆而過,從未仔細看。直到某天和爸媽去那邊散步,鬼使神差地,我也不知為何,我停下了腳步。電視機裏放着大概是《紅樓夢》吧,十分有年代感,電視機屏幕上十分應景地“滋滋”飄着雪花。約摸十五六個老人坐在跟前,我在一邊站着,看着他們,他們當中有認真看電視的,有與鄰座聊天的,有帶着寶貝孫子孫女的,而他們人人都帶着微笑,帶着一種我不知道用什麼形容詞來形容的微笑。

但我眼前的畫面漸漸褪成了黑白色,帶着一股煙火氣。我恍然,這大概就是老人們想要的吧,在人多的地方,感受一種煙火氣,感受自己的存在,互相慰藉,回憶年輕的自己。

差不多五年級,學校另一邊新修了一條路,離家更近了,我漸漸不走原來那條路了,那幅黑白畫,也被我漸漸忘卻。

今年的一天,我在外婆家,外公剛好在看電視,換台的過程中,我冷不丁聽到一聲清脆的“寶玉”,突地想起來了那羣老人,是否還在那條路上?每個傍晚看着各種戲劇,各種電視劇?

於是飯後,我破天荒地提出來跟爸媽一起散步,又走到了那個超市前。人似乎越發多了,猶似一幅頗為壯大的景觀。媽媽不知如何心血來潮要逛超市,我快步穿過電視機前隨她進去。

出來時華燈初上,照在老人們身上,帶着煙火氣,帶着歲月的黃昏。我有些淚目,不知為何。往遠了看是一幢幢高大威猛的建築。眼前這幅老照片,在日新月異的年代裏,固守着自己的一方天地,猶似一羣生在水滸的年代,長了一顆紅樓心的人啊!

老街作文 10

老街的味道是令人懷念的味道。

“糖葫蘆嘞,香甜的糖葫蘆嘞。”

“新鮮好吃的水果,不好吃不要錢咧。”

……

當然,有的時候的老街,也是吵鬧的。比如誰家的狗嚇着了誰家的孩子,誰家的衣服被誰家的孩子弄壞了,又或者哪家的阿姨和買菜的奶奶因為一點點菜錢吵了起來。

老街三岔路口的燒烤店是最令人懷念的地方。那家燒烤店生意興隆,小時候吧,那家燒烤店還沒有那麼多人,剛開始開的時候每天,零零落落的一點人。

“老闆,來份秋刀魚,要辣椒,要蘿蔔。”我小時候特別中意這家的秋刀魚,每次等我有錢了,我都會來點一份秋刀魚。那時候的秋刀魚只要五元,而且特別大,蘿蔔都是脆的,他家的秋刀魚,所謂蘿蔔真的是點睛之筆,老闆娘每次見我來,都會説一句:“小朋友,又來關照阿姨的生意啊?來來來,阿姨送你一杯冰綠豆。”

不得不承認,那家燒烤攤賣的綠豆都是人間美味,下面是綠豆,上面是清水,綠豆甜甜的,水則冰冰的。我已經好久沒有再吃過那樣的綠豆了。

現在的老街,再沒有了那份喧囂,那些買糖葫蘆的,賣水果的小攤很多很多,都不見了。也不知道他們去哪了。只是再沒有見過了,老街也少了那份令人懷念的味道。

不過幸好那家燒烤店還在。但是老闆娘和老闆好像,不是從前那個老闆娘和老闆,我也不認識,我大概是店鋪換人了吧。

“老闆,來份秋刀魚,要辣椒,要蘿蔔。”我去點菜,“再來份綠豆吧。”我滿懷期待地等着我的燒烤,端上來的時候才發現和印象中的不太一樣:魚變小了,蘿蔔變少了,雖然味道還是那樣,卻總感覺少了點什麼。綠豆他們不賣了,聽説他們這家燒烤店明天就要改成酒館了。

怎麼説,那些矮矮低低的房子都沒有了,全都建成了高樓大廈。這些老街裏面那種我印象深刻的東西。彷彿隨着我的記憶消散,如煙。如雨,如夢如同萬劫不復。

不知道是不是記憶裏面除了錯,我懷疑我走錯了地方,我十分希望是我走錯地方了,但是現實告訴我,這就是之前的老街。

我還是喜歡以前的老街,現在的老街太安靜了,以前晚上七八點還有人的,現在完全沒有了,就像古代的宵禁一樣,安靜得要命。

大概都隨風而逝了吧。

老街作文 11

去年冬學段,經常聽同學説起王屋老街的景色優美,便一直想去一睹芳顏。終於,爸爸媽媽在芳菲的四月帶着我去王屋老街美美地轉了一圈。

我們沿着蜿蜒的山路盤曲而上,來到了渴慕已久的王屋老街。王屋老街位於王屋山下山坳裏,這裏羣山環繞,山清水秀,空氣清新。從外面看這裏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可一進入老街大門,你就會發現這裏別有洞天。裏面的建築別具特色,古老的青瓦石牆,雕花木窗,青石板路,石磨石碾,讓人彷彿穿越千年,回到古時候。漫步於青石板上,閒遊在小巷院落間,真是一個放鬆休閒的好地方。

走着走着,就來到了小吃街。小吃街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大家都在買着各自愛吃的小吃。這裏什麼好吃的都有:有烤麪筋、冰激凌、果凍、肉夾饃、臭豆腐一個個讓人垂涎三尺。

爸爸給我們買了那裏的特色果凍。果凍彈性十足,放在嘴裏就像含着跳跳糖一樣,上下跳動着。踏着青石鋪就的老街往上走,道路兩旁流着從山上流下的泉水,泉水清澈見底,摸起來涼絲絲的,像一條長長的會動的絲帶。

過了小吃街,就來到了音樂噴泉廣場。音樂響起,噴泉就跟着律動扭起自己纖細的腰,做出各種好看的動作,妖嬈嫵媚。忽然,一陣風吹來,桃花瞬間離開了桃樹媽媽的懷抱,也跟着噴泉扭動起來。

看完了噴泉,我們又來到了嚮往已久的彩虹橋。彩虹橋是座吊橋,它是由懸索,橋塔,錨錠,及橋面鋪上木板而成。繩索是彩色的,五彩繽紛,我想,這就是它名字的來歷吧!

我決定親自感受一下彩虹橋的魅力,便站在橋上,往下望去,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呀,橋離地面這麼高,萬一我們走到半中央繩索斷了,那該怎麼辦呀!我在心裏默默的想着。頭上直冒冷汗。

媽媽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笑眯眯地對我説:不要害怕,這吊橋很安全的,你看那位小朋友那麼小都不害怕,你怕什麼,勇敢一些。説着,媽媽還拉着我的手,我很快覺得沒有那麼害怕了。走在橋上,感覺就像走在蹦蹦牀上,一上一下,忽高忽低,很是刺激。終於走完了這長長的彩虹橋,我不由得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走過了彩虹橋,我們直接來到了橋對面的露天電影院。這裏正放着好看的電影。沒想到我們正看得起勁兒時,天空突然下起了小雨,我們一下子清醒過來。爸爸説道:哦,不早了,我們該回家了!

就這樣,我們一步三回頭地離開了夢幻般的王屋老街!坐在車上,我還在想,希望有機會能再來在這裏看一看。

老街作文 12

故鄉的老街,是一幅古雅淡素的圖畫。他像一位飽經風霜的老者靜靜地坐在那裏,成為故鄉的一種牽掛,一種思念。

老街旁邊矗立着一座古廟,灰白色的裂了縫的泥牆、黑黝黝的房樑,褪了色的八仙台、凹凸不平的地面散發着滄桑感。廟裏安放着兩位偉人的雕像:一位是關公,手持大刀;一位是張飛,英姿颯爽。他們的雙眼目視前方,擺出一副隨時迎戰的樣子。相傳,他們是我們這的人的祖先。

每逢節日,古廟裏便香火旺盛。故鄉有個習俗,每逢十月初五,都會請戲班子來古廟唱戲。村民們印象最深的就數《楊家將》,他們為穆桂英的悲傷而流淚,為她的凱旋而顏開。而小孩子們則最喜歡三哥仔這個人物。他是一個小丑,和普通小丑一樣黑鼻子、紅嘴巴、紅臉蛋。每次他出場,人們都忍俊不禁,哈哈大笑。

愜意悠閒是老街的獨特之處。遇上煩心事,到老街上散散心,心情自然好轉。午後、晚上或是假日,老街就是人們心中的天堂。小朋友們鬧得最嗨,有的玩開火車、有的賽跑,還有的賽繩,縱然不顧地上的灰塵。有時,汗珠掉下來,他們擼起袖子用手一抹,就成了大花貓。老人們則有的下棋,有的打牌,還有的就只顧着聊天,三五成羣,不亦樂乎。當雙方選手棋逢對手時,周圍的“吃瓜羣眾”也按耐不住了,口腦並用。突然,棋子飛舞,殺氣撲面而來,人們臉色漲紅、互不相讓。最後,在老伴的催促聲中,他們才不情願地起身回家吃飯,臨走時還不忘説:“下次一定打敗你!”

到了晚上,老街便成了歌舞的海洋。月光下,姑娘們輕輕哼唱:“手牽手一起走在相遇的大街,微風緩緩地吹來,你我相依偎……”老人們則有條不紊地一邊彈琴,一邊哼着小曲,唱到精彩處,拍擊聲連成一片。夜深了,老街又恢復了以往的平靜。只有皎潔的月光照着老街,照在庭院中,照在老街人們的心裏。

老街盡頭是低矮的學校和古老的豆腐店。每天上學,孩子們都要到豆腐店裏幫老爺爺挑揀豆子。直到學校的上課鈴聲響了,孩子們才溜進教室,坐在椅子上學習。

現在,故鄉變了,一間間紅磚樓房立地而起。但老街沒有變,依然保持它原有的古典樸素,只是它旁邊多了一條小河和幾棵柳樹。小河旁、柳樹下,老人們給孩子們講那永遠也講不完的關於老街的故事。當年的學校已蓋起了高樓;上課、下課時,老師再也不用敲鐘了,代替它的是電鈴……

我多麼想再看一看老街,多麼想再聽一聽老街的故事。老街,什麼時候我才能回到你的身邊?我期待着那一天的來臨。

老街作文 13

又是一個年頭過去了,轉眼間我已從一個調皮的小頑童轉變成一個快要步入國中的女生。

那時,與母親去買了水果回來的路上,走過一條接近於古老的巷子,那邊擺着一些攤子,補鞋的,補衣服的,修家電的,都忙忙碌碌,看着他們手上的工具,佈滿了歷史的痕跡。

我不禁陷入了無限的沉思。

小時候,家裏做一些燉煮的食物時便會用上煤餅爐,所以煤餅也是我們家的生活必須品之一。“賣煤餅嘍!賣煤餅嘍!”聽到這聲音,我便知道賣煤餅的人來了,媽媽必然會去收購一些煤餅。“煤餅佬,等一等,這裏要買!”媽媽吆喝住煤餅老人。“吱扭”一聲,煤餅車便停了下來,媽媽趕緊下樓,我也一蹦一跳的跟着下去。老人穿着一件灰不溜丟袍子,戴着袖套,估計是不讓煤餅沾上衣裳吧。老人的臉上佈滿了歲月的痕跡,一看他的手,髒兮兮的全是灰,手指甲裏還有黑乎乎的泥,我不禁有些厭惡。“老闆,這煤餅怎麼賣?”媽媽詢問着,老人回答:“三角錢一個。”媽媽説:“那給我70個吧”。“好嘞。”話音剛落,老人便從車上把煤餅搬下車,放進媽媽的框子裏。夏日炎炎,穿着長袍的老人,早就汗水滴答,拿手一抹,滿臉都是煤灰。“好了,總共是21塊錢,我就收你20吧,省得找。”煤餅老人説着。媽媽説:“算了還是給你21吧,你們賺錢也不容易,氡氡快去拿一塊錢下來。”老人説:“不用了,反正也是一塊錢,做生意嘛,就要大方一些才有客人的。”媽媽説:“那就謝謝了。”這時我已經拿着錢下了樓,只見煤餅老人説:“這框煤餅這麼重,我幫你抬進車庫吧。”媽媽説:“這怎麼好意思,還是我自己來好了。”老人説:“沒事,小意思,不費力的。”説着搬起煤框向我們家的車庫走去。老人離開了,可是一元錢還在我的手裏,媽媽便讓我拿這這一元錢去買冰棍吃。

隨着生活的改善,煤餅爐也是很少有人用,煤餅老人也是許久未見,也許他已經轉行了,但是煤餅老人的吆喝聲卻烙在了我童年的記憶裏。我忘不了老街上的煤餅老人,也忘不了那沁人心脾的冰棍。

我回過神來,看看這些老街上的那些人,他們並不是我的親人,但是卻見證着我的成長。

老街作文 14

總有些情緒是人們不期而遇的,總有些感動是叫人難以釋懷,揮之不去的,正如老街,和關於老街的那些似遠似近的記憶碎片——題記

置身於漳州的復古街區,有一種時空倒轉的感覺。他像一幅色彩對比強烈的版畫,古樸又耐人尋味,深深的烙印在它的每一位訪客心頭。對老街的感覺有時很具體,具體到一塊青石板,一扇綠窗櫺,一本小人書;有時又很模糊,似乎只是一種概念,一個象徵——

當東方發白時,老街便開始了它的一天;小吃攤的油鍋裏'噝噝噝’地炸着油條,雜貨鋪的老大爺拉開門栓,忙着擺貨上架,接着,豆花滷麪等便搶先散發出誘人的香味兒,邀約往來的過客中,中藥店裏傳出銅杵搗藥的富有質感的聲音/響——這時,老街便活了起來。此刻漫步於這條老街,行走於縫隙間綴滿青苔的石板路上,鮮活的思想,跳躍的思緒將足以填充你一天中可能發生的心情缺憾。充滿活力的老街!

老街的房屋,是漳州最傳統,最美麗的房屋。白牆紅瓦,微斜的屋頂,不經意間的幾處飛檐,反射着陽光,一片燦爛,樸實地傳達着它的俏麗多姿。江南多雨,江南人多情。伸出牆面的屋檐註定是為了給來不及躲避風雨的路人送去一片關愛的墨綠的窗櫺為質樸的老街有平添了許多色彩。斗大的居室一天中總有三四個時辰能沐浴到陽光,這也全仗了綠窗櫺。窗櫺上細蜜的雕紋如此精緻,光粒子均勻地散步在每一道雕紋上面,一粒粒的閃光點,鋪着一層層幽幽的霧光,神祕——輕推開一扇綠窗櫺,墨綠的窗櫺成了精美的畫框,在眼前即刻定格出一幅靈動的生活畫面,平淡中卻也使思想漫無邊際的散步。

夜晚的老街,就更具韻味了。看慣了城市光怪陸離的霓虹燈,此時步入這條老街,有一種感覺似乎已在那裏等了你許久。原本眼花繚亂的眼睛立刻得到了安寧。眼前只有一片靜謐的紅。夜晚的老街沒有路燈,而是每家每户門前都齊刷刷的掛着兩個紅燈籠,一起點燃了一分祥和,寧靜,也點燃了每個路人心中那盞久置不亮的燈。那是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在這條街上與你不期而遇,讓你如置夢中。緩緩渡至這條老街的盡頭,身體不禁亦有些飄飄然了,仿若已脱離了凡夫俗子的軀殼,步入仙界一般——

於是,白晝的老街,夜晚的老街,活力,神祕,多情,美麗,靜謐——在腦海中不斷翻轉倒置,**成記憶的碎片,雖先凌亂,卻也明晰。

老街作文 15

來到柴橋,最難忘的美食就是老街生煎了。這生煎可是遠近聞名的薛家橋那間生煎店鋪的當家產品。

那是一間很小的店鋪,只要有十幾個人坐下就會擁擠不堪,可店堂裏工作人員竟有六七個呢!不必驚訝,因為這家的生煎實在是太好吃了,常常顧客盈門,生意火爆的時候裏面坐滿了人,門外排隊也要排上好長一段時間,才能嚐到熱騰騰、香噴噴的生煎包子呢!

記得我在幼兒園的時候,從不落下去那家店鋪吃早餐,也常常會在那碰到許多同學。唧唧喳喳的小孩擠在一起搶筷子,大人們則耐心地等在鍋邊。當熱氣騰騰的生煎出鍋時,大人小孩都鼓着腮幫子拼命地吹,把生煎吹得不冷不熱,就一口一個吃得津津有味。有時心慌嘴饞的人,顧不上那個熱,嘴巴燙着都要吃下去!

這生煎個兒不大,像個圓錐體,上尖下平,底兒金黃,兩邊黃中帶白,頂上還有綠油油的葱,一縷縷的熱氣蒸騰而上,讓人想一想就饞,見一見就想吃上一個呢!輕輕地咬開它,黃燦燦的油一滴、兩滴、三滴——流瀉而出,流得滿嘴都是。入口軟綿綿、鹹滋滋、油乎乎的,那瘦肉餡在嘴裏油然生津,那味兒,就別提多美了!可惜啊,生煎的餡實在太少了!饞蟲剛被勾起來,那餡兒就不見了,就這樣,第二個生煎又開花了……小時候我每次都如狼似虎地撲上去吃得一塌糊塗,嘴上全是油汪汪的。聽説有的人一口氣能吃十多個呢!直到肚脹口滿,才肯戀戀不捨地離開。

其實,這家店的生煎做法極其簡單,配方不外乎一些麪粉和肉餡。因為他們的手工作坊就在攤位前,我有時就在一邊看。他們把揉好的麪粉擇一小塊,用手掌壓扁,掏半勺肉餡,四邊包起餡兒,再雙手簇攏收口,在頂頭處用力一捏,就捏出了一個戴花頭、圓臉的“胖娃娃”,就這樣,一個小生煎做好了。把它們挨挨擠擠地放在一個既大又抹了油的平底鍋上,澆上油,蓋上鍋蓋,在旺火爐子上煎上十來分鐘,再換到微火中轉着鍋,温五六分鐘,看着鍋邊白氣蒸騰,那就代表快熟了。這時,揭開鍋蓋,在又白又胖的生煎上撒一把綠油油的葱,剎時,那香味撲鼻而來,行人都不由自主地湧上前紛紛掏錢購買。一會兒,一大鍋的生煎就被一掃而光,來遲的顧客只好怏怏不樂地呆在一邊,眼巴巴地等着下一鍋生煎火熱出鍋……

唉,寫到這兒,我忍不住嘴饞了,真想溜去吃上幾個了!不知道現在等待生煎出鍋的隊伍排得長不長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