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介紹春節的作文3篇

來源:文書谷 1.87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介紹春節的作文3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介紹春節的作文3篇

介紹春節的作文 篇1

春節,是農曆的歲首,也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古代過“年”不是在臘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而是在“蠟日”,即後來的“臘八”。南北朝以後,把“蜡祭”移至歲末。到了民國時,改用陽曆,才將陰曆年叫“春節”,因為春節一般都在“立春”前後。

春節是我國最盛大、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俗稱“過年”。按照我國農曆,正月七年級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七年級,還有上日、正朝、三朔、三朝、三始、三元等別稱,意即正月七年級是年、月、日三者的開始。

春節,顧名思義就是春天的節日。春天來臨,萬象更新,新一輪播種與收穫季節又要開始。人們有足夠的理由載歌載舞來迎接這個節日。於是,節前就在門臉上貼上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

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年”是什麼呢?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象中的動物。“年”一來。樹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於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199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頒佈了禁放煙花爆竹的法律,使這一沿續了幾百年的習俗成為歷史。

春節是個親人團聚的節日,這一點與西方的聖誕節很相似。離家的`孩子這時要不遠千里回到父母家裏。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團年”。傳統的慶祝活動則從除夕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喜慶氣氛要持續一個月。正月七年級前有祭灶、祭祖、掃除污穢。三十日要貼門神、對聯、掛旗、吃餃子、放鞭炮,除夕“守歲”等儀式;正月七年級晚輩向長輩拜年,然後至親友家賀年。親友第一次見面時,説些“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喜”、“過年好”等話,互相祝賀。

1949年12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規定每年春節放假3天。春節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

介紹春節的作文 篇2

春節快到了,咱們一家人把家的裏裏外外打掃得乾乾淨淨。除此外,咱們一家子忙着準備年貨,媽媽買來餅乾、糖果、水果都是我平時最愛吃的呀!我和爸爸買了對聯,然後把它貼在門框上。大年三十,爸爸、媽媽準備了豐盛的'年夜飯,吃完年夜飯,咱們接着看起了春節聯歡晚會。忽然,外面傳來噼噼啪啪的鞭炮聲,我嗖地一下衝出去,只見天空多美麗的煙花呀!紅的、黃的、紫的、綠的……真是五彩繽紛!我和爸爸急忙拿來煙花,高興的燃放起來,整個天空被照得像白天那樣明亮。

這個春節過得真有意義!

介紹春節的作文 篇3

春節快到了,爸爸決定帶着我們全家回山東老家過年,爸爸説山東老家過年可熱鬧了,我心裏期盼着,老家的春節到底怎麼熱鬧哪?

一到老家,先看到熱情淳樸的老家鄉親們對我們可熱情了,家家户户都在門上面貼着紅紅的對聯,家裏面都煮着熱騰騰的水餃,孩子們在外面放着鞭炮,村裏的演出隊在大街上敲着鼓,舞着龍,歡慶春節的到來,到處洋溢着歡聲笑語,鳥兒也飛到了枝頭上,嘰嘰喳喳的唱着歌兒,彷彿在歡慶着我們的到來。

家鄉的變化可大了,晚上是老家的一個堂伯伯請我們去他家作客吃飯,一到他家裏,我差點叫了出來,啊,變化可真大啊,原來還是普通的瓦房,現在竟然都變成了大理石瓷磚的小洋樓,客廳的黑白電視也變成了可以點播的液晶大屏幕電視,掛在牆壁上的空調也呼呼的吹着熱風,大家都穿着五顏六色的流行衣服,晚餐開始了,烤雞、燒鴨樣樣齊全,可豐富了,大家都圍在桌子上喜氣洋洋地吃着年夜飯,談論着家常事,外面的'禮花五彩繽紛,鞭炮聲都快把耳朵震聾了,孩子們在院子裏歡呼着放鞭炮,一個點火,一個看着,個個玩的不亦樂乎,整個村子彷彿都變成了歡樂的海洋,鄉親們就這樣一直熱鬧到了深夜。

雖然春節過完了,但我還是一直留戀着家鄉的一山一水和熱情的鄉親們,啊,家鄉的春節真美啊,我愛家鄉的春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