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敍事的作文錦集五篇

來源:文書谷 2.2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敍事的作文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敍事的作文錦集五篇

敍事的作文 篇1


飄雨夾帶濃霧,籠罩山林間清新撲面,煙霧繚繞的感覺如入仙境,雲霧在山中,山在雲霧中?此情景又讓人生出另一個意境,如果有陽光穿越雲霧透視山嶺梯田,那又是何等驚歎的景象?
  沿着大道走進梯田,不知不覺把自己縮成一個細微的點。觀景台上向各處望,中午時候雲霧依然繚繞在山間,自半山腰到山頂,籠罩着神祕的面紗。望遠處對面山,不規則地落成稀稀拉拉的村居,三幾成眾而聚居,山腳至山腰,各取所好而建,特色皆是吊腳木樓。而視覺的近處,所見亦是同一色的吊腳木樓。梯田與村寨之間,蜿蜒的水溝清澈流水潸潸而流,經過村邊、吊腳樓,從山頂到山腳引流緩緩而下,平常與習慣,清新與詩意,在各自感受中……
  午間,飯後,母子叫導遊幫忙找住宿點,標間一晚100元,沒空調有風扇在四樓,老闆娘説這個房間角度最好。梯田基本上是一日遊。一日時間,如果説是旅遊龍勝梯田,這一日充其量是一瞥而過。導遊熱情周到幫我們找到滿意的地方。我們在房間躺在牀上,視野可以欣賞大部分山野梯田,午間的太陽出來了,達到拍攝光的效果,光一直在遊走,而不是曬滿漫山遍野。遊走的光讓山巒的層次更鮮明和生動,心情有小小驚喜。
  驚喜的心情平靜下來,母子二人沖涼休息,兒子呼呼大睡,我睡醒想拍夕陽也叫不醒他。等到傍晚六點多,才能把兒子叫醒,一起出門去踏足鄉間。我是個路痴,兒子不跟着我前後,估計我很難找得到回住處的路。讓兒子一路走一路用卡片機拍路,不然我們得找旅館的老闆娘接我回來(出門前跟老闆娘要了她電話)。傍晚的景色,沒有了上午的雲霧繚繞,一切都透徹,天地、山嶺、梯田,一切都很乾淨清晰。
  出門後回頭一看,我原來從哪一棟走出來的?彎彎曲曲,沒有規律行距間距的吊腳樓,有點暈了吧?最右邊掛着白毛巾的樓,記得特點出門了。
  天色在不知不覺暗下來,一個鐘頭的時間,藍天白雲在變色,在逐漸更鮮明生動地染上色彩。沒有拍到夕陽下山,因為夕陽就在我站的地方,被山擋住了。夕陽的雲彩很美麗,也是動人一景。
  第二天一早想起來拍日出,霧氣重重的籠罩着整個梯田和村寨。八點多才出門去,拍到梯田的清新。走過的'大路沒有新意了,於是我自己走到梯田中間,尋找角度。早上沒陽光,只有清新的顏色,田地間都是如此,村寨有炊煙升起,燃起生活的氣息。
  如果有時間,在龍勝梯田最好住得三五天才是休閒的旅行,如果有充分的時間,一個月也不為多。從山腳到山頂,居住在半山腰,能走的地方很多,尋找梯田最美麗動人的角度,存在記憶裏,慢慢翻閲,細細品味,每一處足跡,都有精彩的人生……

敍事的作文 篇2

1990年,我考入了興隆縣第一高級中學。踏着九月的秋風,我扛着行李踏進了這所奮鬥了1000個日夜的學校。

興隆一中位於東區大街,大門口的西側是一座四層的實驗教學樓,面對着開闊的操場。操場的東半部分是四個籃球場,西半部分是一個足球場,每一年的運動會好多田賽類競技都在這裏舉行,外圈是一個環形跑道,沿着跑道栽植了一圈垂柳,每一年春來教學樓前花壇中的桃花似火與綠柳隨風相映成趣,往往會有很多詩歌醖釀出來。記得當時報到就是在這個實驗樓前面,也就是在那裏第一次見到了帶我三年的班主任李懷東——一位如父如兄的優秀老師。

學生上課的教學樓也是一座四層的樓房,在樓房正門前有一座假山,假山前豎立着旗杆,旁邊還有一個小平台,是專門供升國旗時候旗手們操作用的平台,每逢課間講話,老師便站在這個小台子上舉目四望,將所有的學生都掃視一遍之後,煞有介事地清清嗓子,然後開始能讓學生打盹的長篇闊論。我當時被分在向陽面的一間教室裏,從高一一直到高三結束高中生活一直未變。班主任老師也在這間教室裏面陪了我們三年。

從門口有一條一直通到柳河岸邊的水泥道,那是供學生教師和學校後邊靠河岸家屬區居民行走的道路。這條路將操場一分為二。大門的東邊是一棟兩層的小樓,所有的開門都是衝着大街的,商販們租過去經營各種買賣。小樓的西側是上二層的樓梯,二層是興隆縣的自考辦。他們在那裏一直租用到小樓的拆遷。20xx-2004年我自學中文本科時,無論是報名還是後來畢業都是在那裏由一位姓高的老師接待。

二層小樓的前面是一處有個水泥地面配有燈光照明的籃球場,是最牛的籃球場。在那裏我們經常和其他年級的籃球高手或是校隊進行比賽,在這個籃球場我和李超偉練會了空中接力,我們共同練習跑步扣籃,共同學習後背轉身投籃,在流着汗水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有的.時候是和老師們進行技藝切磋。和我們打籃球最多的要數叫我們政治的曹老師和班主任李老師,直到1993年7月5日的大學聯考前2天,李老師陪我打了半天的球,從中午12點多一直打到晚上6點吃飯。那場球打得至今記憶猶新,或許這一生我都不會忘記。

燈光球場的東邊一排圍牆圍出一個小院落,顯得很別緻。牆上有兩個月亮門,院內是一排挨肩的房屋。我剛到學校,宿舍就被安排在這個小園。看着雅緻,人一多就亂哄哄了。更主要的是,那個時候社會治安亂,學校的治安也同樣亂,校外的閒雜人每進校園敲詐、打架,這裏都是首當其衝的重災區,好多學生在這裏飽受社會青年的欺辱,説不得在他的人生回憶中,都是一個深深的刺痛,揮之不去的陰影啊!( )

小院南邊是一條通往東院的大道,焦砟鋪面。這條道直到我畢業離開校園,依然如故,沒有絲毫的變化。道南是並排幾個乒乓球案子,也就是在那裏我和李興瑞玩得不亦樂乎,忘卻了學習的疲憊。南邊一點兒是一個大院,立面高聳着煙囱,是水房、供暖的鍋爐房和我們師生的浴池。同樣也是焦砟鋪面,牆角滋生出來的植物都蒙着一層厚厚的灰塵,表現得是重工業地區應有的表象。

這條通往東院的大道南邊有個體育隊練習射擊用的場地,雜草叢生,但不影響訓練。牆外是一個廁所,不知道下水是如何設計的,沿着這條道走了3年沒發現有臭不可聞的氣味從那裏傳出來。東院北邊是一棟三層的小樓,作宿舍之用,我在那裏住了一年。水房在院子裏,無論春夏秋冬學生用水都在院子裏,刷牙洗臉不必説,洗頭洗衣服也同樣是在院子裏。樓前橫穿着一條鋼絲是用來學生曬衣服的,人多地方窄,每遇下雨陰天或天黑夜深拿錯衣服、抱錯被子的事情時有發生。經常在樓道里聽到有人在喊:誰拿了一件什麼樣的衣服?誰抱走了我的被子。不過,都會物歸原主。東院南邊是食堂,候食大廳面積不大,僅供學生們站立排隊從小小的窗口等着裏面把飯盛完遞出來,吃飯也是無論春夏秋冬都是在院子裏面,或者找個水泥台做桌子,或者找個空心磚坐凳子,用餐風飲露來形容應該不為過。在一棟房子裏面的教師食堂就顯得鬆快多了。不過,對於學生來説,去那裏卻是奢望。好在,我當時和他們混的熟了,不時的可以到裏面去打些飯出來,滿是羨慕的目光。

在東院,又有一個獨立的小院,那裏是教師進修學校,專門為全縣培養代課教師。那個時候,叔叔經常到這個校園進行培訓,於是便從家裏帶來好多的給養。有時候,嬸子悄悄地給我煮幾個鴨蛋,帶一些薯幹,估計我的父母到現在還不知道。

最後,應該説一説一中的家屬區了。小院的南邊是一片平房,北抵教學樓,南到柳河邊。我時常沿着那條水泥路到柳河岸邊去,記得在路的盡頭有一株垂柳枝條婆娑,有月的夜晚可以體會“月上柳梢頭”的意境。每一條小街都很窄,白天基本上看不到人。現在那裏已經修成了環城東路,低矮的平房再也看不到了,以至於整個校園都已經今非昔比,沒有了舊時模樣。

再一次打一中門口向裏面張望,也沒有了熟悉的建築,也沒有了熟悉的面孔。

敍事的作文 篇3

天,太藍了。晶瑩剔透的,就像那沉澱在玻璃球底永遠不會改變的那麼純淨的藍。寒風料峭,吹得我的臉生疼。

下面,太黑了。就像宇宙中那素昧謀面的黑洞一般,不知為何,用這麼肯定的語氣來比喻,只是心中那個強烈的聲音就是這麼告訴我的'。

但是,我這麼告訴我自己。下面有溪澗,下面有百合,下面有我所向往的那種生活,只要跳下去,一切都好了。

於是我閉上眼,身體向前傾,腳只是微微一用力,我的身體便不受控制了。空氣託着我,慢慢慢慢地沉降,無限制地,害怕的情緒就像一個裝滿水的氣球,被夢毫不留情地紮了一下,然後,汩汩流出,一滴不剩。大腦像被氣球裏的水洗過一般,不留痕跡,乾乾淨淨,一片空白。

驚醒的我,一身冷汗。走進衞生間,擰亮鏡子上面的燈。蒼白的臉色,大大的黑眼圈,亂七八糟的頭髮,我就像個鬼。匆忙地掃過鏡子,等等,浴缸前面那個女人是誰。頭髮長得都蓋過臉了,烏黑烏黑的;衣服也那麼長,雪白雪白的。她抬起了頭——

我的眼睛瞪得太大了似乎,驚慌失措,她她她,沒有臉!只有一副裸露在外的骨骼。到處都是血。我的眼底暈染開血色,我的鼻子裏充斥着金屬味的血腥,有點甜。她咬住了我的脖子,我沒有反抗,我知道沒有用。

我努力地睜大眼睛,醒了過來。鬧鐘顯示六點半。我不知道我什麼時候允許我這麼慌張。“要死了麼,叫那麼響!你爸還睡覺呢”媽媽的聲音依舊那麼不耐煩。一切仍然那麼匆匆,我依舊什麼都改變不了。

我的深度睡眠總是讓我害怕到窒息。

敍事的作文 篇4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是石榴成熟的季節。

今天,秋高氣爽,我們一家高高興興地去臨潼摘石榴。一路上小鳥歡快的唱着歌,好像在説:“你們去哪裏呀。”大樹也隨風搖擺,好像在歡迎我們去臨潼摘石榴。

我們坐着農家的三輪車爬上了山,往山上一看,哇!滿山遍野的石榴樹,個個碩果累累。石榴樹不高,矮矮的,樹葉是深綠色的,樹幹上還有很多的小刺,果子有豔紅的,有黃色的,有黃白相加的,每個石榴套個塑料袋,我好奇的問農民伯伯:“為什麼要套塑料袋?”農民伯伯説:“那是為了防止蟲子咬石榴。”“那塑料袋裏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水呢?”我繼續問,伯伯説:“那是這幾天下雨,水漏進袋子裏了。”伯伯還告訴我們摘果子要摘紅白相間的,這種果子最甜最好,太紅,太黃的都不是很好,

我們開始摘石榴,我用盡拔石榴,伯伯及時的'制止了我,説不能拔石榴要用剪子剪,我拿起剪子專找個大,顏色是黃白相間的那種石榴,我一會爬上樹,一會跳下樹,累的滿頭大汗。但是看着滿筐的石榴心裏樂滋滋的,也不覺得累了。

摘完石榴,我們扛着自己的豐收成果一路有説有笑的下山了。

敍事的作文 篇5

清明節前後,故鄉的遠山,近山,山茆溝畔,紅的,粉的,白的……各種果樹花爭奇鬥豔,成嘟嚕成串,杏花,桃花,梨花,蘋果花,山楂花,配之以各類野花,如映山紅,蒲公英,苦菜花……一朵朵,一簇簇,一團團,紅的如火焰,粉的似雲霞,白的像飄雪。一片生機盎然,小村猶如一座大花園。醉人的春色,令人神往,令人陶醉,令人流連,令人賞心悦目。

不知村裏哪位先人那麼有遠見 ,為了不讓後輩子孫受窮,在故鄉的坡坡嶺嶺,溝溝岔岔,田邊地頭栽滿了多種果樹:杏樹,桃樹,梨樹,蘋果,山楂,核桃,板栗……我曾經問過老爹,這些果樹都是誰都是哪年栽種的,老爹也説不清楚,反正這些果樹讓村人有了不少收入,即使在大鍋飯和生產隊的年代,小村也沒怎麼受窮。

春天裏,春風略過小村,果樹花開了。 在小村眾多的果樹中,最早開花的便是遠山近山陽坡臉兒上的杏樹,遠看,杏樹成片成片,嗡嗡鬱郁,一片銀白, 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芳香四溢。

走花叢中近看,杏花卻是粉紅色的,白中透紅,粉中透紅,就像搽過胭脂的少女一樣漂亮。未開放的花苞紅粉粉的,小巧玲瓏,楚楚動人;白裏透紅的花瓣,素雅端莊,羞羞答答,靦腆得就像即將出嫁的姑娘,嫩黃色的花蕊,宛如夜間顆顆繁星閃閃爍爍。

美麗的杏花呀,默默的在枝頭綻放,散發着春的'氣息,她從不炫耀自己的美,卻給偏遠寂寞的小村帶來勃勃生機。營造着“紅杏枝頭春意鬧”的佳境。

尤其喜歡古代大家對桃花讚美的詩句,而描寫桃花最活靈活現的當屬唐代詩人崔護的 《題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而故鄉桃花盛開的時候,何止用一個“美”字來形容呢?

春天,故鄉桃園裏的桃花經過春風點綴,一夜之間就不經意的盛開了。一陣微風吹過,桃花特有的香味迎面拂來,讓人神清氣爽。朵朵粉色的桃花千姿百態,就像花枝招展花蝴蝶,撲扇着翅膀,翩翩起舞,春風撫摸着桃花,桃花更美了,春雨滋潤着桃花,桃花更嬌嫩了。行走在桃花從中下,盡情地呼吸,套用一句歌詞,真是:美了,美了,美了!醉了,醉了,醉了!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故鄉山坡上的梨樹品種齊全,安梨,雪梨,大白梨,京白梨,皇冠梨……春天,梨花盛開,清明節過後,經過清明雨的滋潤, 梨樹枝頭上嫩綠的小花骨朵,就變成了一朵朵淡白色的小花,中間有幾點鵝黃的花蕊,花的底部襯着兩片嫩綠的葉子,遠處的梨花如朦朧的雲霞浮繞在前方,融合於藍天,恰似朵朵蓮花在碧綠的漣漪間浮動,嬌柔而美妙,一朵緊挨着一朵爬滿枝頭。

比起杏花,桃花,梨花,蘋果花開的要晚一些,春天,蘋果樹長出了嫩綠的葉子,開出一朵朵青白色的花。那龐大的樹冠變成了巨大的花團。遠遠望去,一簇簇,一團團,好像山坡上堆起了巨大的雪堆。輕風徐徐吹來,撲鼻的花香直透心脾,讓人覺得那麼舒服,那麼清爽。真叫人心曠神怡,如醉如痴啊!

在我的家鄉,山楂樹也叫紅果,山裏紅,山楂花幾乎沒關注,沒人讚美。可在我印象中, 褐色的山楂樹幹,佈滿了像小句號一樣的小白點,葉子上面,長滿了像刺一樣的小白毛毛。春天,當柔風喚醒大地,吹綠小草的時候,山楂樹睜開了惺鬆的眼睛。從遠處看,一片片山楂林,像一座座碧綠的湖泊,春風略過,泛起柔和的綠波。春天,山楂樹開出一串串光潔晶瑩的清淡色白花,就像冬天裏的小雪花,白得十分淡雅,讓人覺得它是那麼純潔,那麼美麗,就像一位多情的少女。微風從山楂樹旁拂過,山楂葉、花在空中飄飄蕩漾,就像仙女散花,又像蝴蝶飛舞,把山坡地裝點的素雅,美麗。

我經常感歎,自己的筆怎麼那那樣拙呢,也常常恨自己日常積累的詞彙量太少太少,不能用更加華麗的語言把故鄉果樹花讚美得淋漓盡致,儘管古人云:年年歲歲花相似。但每年春天故鄉盛開的各種果樹花,不正是父老鄉親心目中企盼水果大豐收的希望之花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