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藝人作文18篇[優選]

來源:文書谷 7.09K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手藝人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手藝人作文18篇[優選]

手藝人作文1

秋至,落葉紛飛,滿地蒼黃,幹樹禿枝,而他們再寥寥雲煙中,淡看風塵,消失不見……

記憶中推開那扇黑油大木門,裏面定是座無虛席,老先生是説書館裏獨一無二的名嘴,我從小便是那裏的常客,一坐下,我便與老先生的粉絲嘮叨上回的內容,有一番猜測,甚至爭論也是常事。

帷幕拉開台下頓時鴉雀無聲,老先生探出頭來環視全場,然後緩緩踱步到台前,只聽醒木啪的一響故事開講了。

老先生身穿一件深藍馬褂,頭髮花白,臉上的褶皺像是細浪一條條排開,只見他一轉身,一挑眉,一揮袖便將我們帶進了如夢如幻的世界:同唐僧西天取經,隨岳飛揮兵北上,與孔明笑分三國,看包公巧破懸案,看黛玉葬花觀園……老先生的講述繪聲繪色,我們聽得如痴如醉,忽聽得醒目又“啪”的一響——“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如夢方醒的我們久久不願回到現實,怔怔的看着老先生微笑着得意地踱步回後台。許久,我們才泱泱離去。

現在,在每個人都爭先恐後的.浮囂塵世裏,我只顧手忙腳亂地往前飛奔。在聲聲催促中,我不斷地加速加速再加速。我匆匆趕路,彷彿已經收不住腳步,可是我的行囊並未因此豐富,我的內心並未因此豐盈。我很迷茫,再次推開那扇大門,裏面早已是人去台空,無人喝彩。無人知曉那位説書老先生,身前身後,籍籍無名。

時光的車輪滾滾向前,揚起滿面塵灰,不知不覺落下了那些不見當日輝煌的老藝人,也落下了那些中華民族傳承下來的藝術精華。可總還有那麼一些人,用幾代人的信念去堅守住那樣最寶貴的東西。他們平凡,卻又偉大。在歷史的銀河中,閃耀點點星光,從未淹沒其中。

這些平凡的老藝人,平凡的他們,不曾誇張虛飾,卻值得我們抬頭仰望,去尊敬,去銘記,他們留下的精彩……

手藝人作文2

走過小巷,街坊裏還飄蕩着糖香,香噴噴的誘惑着小孩子來圍觀。

手藝人有一個小攤子,有一口陳舊的小糖鍋,會畫各種各樣的糖人。慈祥的老手藝人周圍圍滿了饞嘴的小孩,我也在其中。那時候,我膽小得不行,悄悄瞅上幾眼,假裝路過,實則目光一直想越過人羣,能瞅上幾眼糖人,裝做對糖人攤毫不在乎,實則偷偷摸摸的、悄無聲息的鑽進了人羣。仗着自己矮,在大人和大孩子之間穿梭。終於,我瞅見了令我魂牽夢縈的糖人。眼饞地盯着那甜甜的糖人。真好看。我嚥着口水想,手上的硬幣不自覺地又攥緊了點。

老人熟練的握着小鐵勺,手臂一搖一擺,就流成了小糖人,大理石板上像開了花,每朵花都令我直流口水。看着花兒一朵朵的'被人摘去,我再也忍不住了,連忙喊道:“我,我也要買糖人!”似乎沒有誰注意到我,老人卻把頭側了側,去傾聽這淹沒在人海中的聲音。

“丫頭,是你要買糖人嗎?”老人聽清了高興地笑了。飽盡風霜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對……對。”我拍拍手。“好,給你做個做個大糖糖!”老人又聽了會才説,手指在圍裙上揩了揩,忽然停住問,“你要個什麼樣的呀?”老人和藹的問我。

“兔,兔子!”我興奮的答,聲音高了個八度。

“好!”橙色的糖漿傾瀉而下,彎彎曲曲的流成一隻兔子的形狀。很快,老人笑眯眯地拿着一隻活靈活現的糖兔子。

“給,小丫頭!拿好嘍!”老人又接着做起了糖人。

我有點畏懼的接過糖人,傻傻地鬆開握住硬幣的那隻手。“噔——”一枚五毛錢的硬幣滾落。老人停下了工作,遲疑了一會,才爽快的笑了:“行。小丫頭,錢我收下了,回去吧,快回去吧!”老人樂呵呵地,灰白的頭髮隨風飄動。

後來,我才知道這隻糖兔子遠不止五毛錢——但我卻帶回了它。

我一直忘不了這隻糖兔子,因為它如此甜蜜,甜入人心!

手藝人作文3

今天下午,愛心國小舉行了一次文藝表演。小美、大力、文文都參加了這次活動。小美表演了拉丁舞,大力表演了薩克斯獨奏,文文表演了誦讀。小胖爸看到了這一幕,不由得歎了歎氣,因為他們家小胖除了吃什麼也不會。

這天剛下過了一場毛毛雨,小胖又跑出去玩了。他和小夥伴們一起捉迷藏,小胖躲進了花叢裏,發現了一隻蝸牛,蝸牛一見到小胖,連忙把頭縮了回去,小胖一看挺好玩,把捉迷藏的事情也忘到腦勺後面去了,拿起小蝸牛就回家了。這時家裏,小胖的爸爸媽媽正在討論給小胖報個興趣班。一看小胖回來了,爸爸拉起小胖就要去少年宮去學一樣本領,小胖反駁到:不嘛不嘛!我要在家看電視。但小胖爸爸還是拉着扯着硬是把小胖給帶走了。

一路上小胖的嘴就沒停下來,一會兒吃薯片,一會兒吃蝦條,每樣好吃的小胖都不放過。很快就到了少年宮門口,門口有兩頭石獅子,小胖一坐上去就不肯下來了,非要爸爸給他拍了照片才肯罷休。

少年宮裏可漂亮了,有許多野菊花,也有許多紅梅花,不過它們都是假的,是來裝飾少年宮的環境的哦!大廳裏放着許多展示板,上面有每項課程的.上課時間。哇,課程可真豐富啊!比如:象棋,武術,二胡……看得小胖父子倆眼花繚亂!小胖提出去武術班看看。結果到門口看了一下,小胖扭頭就走,因為人家正在練習的是徒手劈磚。接着又到二胡班看看,小胖壓根對樂器提不起興趣,結果又走了。

父子倆只好離開少年宮。一出門,小胖看到賣脆脆餅的爺爺在吆喝:又香又脆得脆脆餅賣嘍……非纏着爸爸買給他吃!爸爸沒理會他的要求,等小胖哭過鬧過後,語重心長得告訴他:現在你想要什麼,都叫爸爸給你買,你想想等你長大了,沒有一技之長,怎麼生存?可能連温飽都不能解決呢!你應該從現在起,好好學習,掌握知識,長大才能有能力買自己想買的東西!小胖聽了,若有所悟地點了點頭!

從此後,小胖就認真學習本領了。當然他也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是他都努力克服了,幾年後終於成了超級大廚師!

手藝人作文4

我不愛出來走動,今日卻難得有致到外面逛逛。夜裏下過雨,早晨仍是陰雲繚繞。這才半晌,太陽開始顯示出它的威力,路上的行人逐漸少了。

“當!”我轉身望去,幾米選有一老大爺,似乎是他的不鏽鋼盆脱手了。走進去,老人頭髮一半近白坐在一個石板上,身着灰色馬褂,褲子也是灰色的,不過顏色更深點。左臂上戴着藍色塑料套袖,右臂上卻是白色的,深黃色的皮鞋稍微帶了些泥土,總體卻是乾淨的。

他的左右手各戴一隻白色的手套,右手拿了一個鐵柄的刷子,或許是磨刀石;左手呢,是一個紅棕色的`內圓外尖的正多邊形,上面充滿了鐵鏽。不一會兒,老人的左手套便變得棕紅了。只見他左手拿起那東西,右手拿着刷子,稍沾些水,便開始“唰唰”起來,時而前後,時而左右,時而又斜着刷,但鐵鏽卻未少多少。他又放在盛有水的盆,僅刷幾下,便又拿出來,仍像剛才一樣,“唰唰”。

我站在他前方2米處,看着他重複看上去都一樣的動作將近5分鐘,卻始終沒有發現鐵鏽除去太多,我似乎感覺這情景在哪兒見過,卻始終記不起來。向前走了一米多點,問他:“大爺,您這還要多長時間才好?”他仰起頭:“不急!”果然,不兩分鐘,盆裏的水便渾了,他手上的東西也銀光閃耀了。

忽而憶起家鄉的那位磨刀老人。他總是帶一塊磨刀石,蹬一輛自行車。身披藍馬褂,下綴黑色長褲。一邊蹬,一邊喊:“磨剪子咧,鏘菜刀!”這時,各家各户都拿出剪子,菜刀,這十幾把刀,夠他忙活,一下午他才能全部整好。那時總不明白他一邊磨一邊加水,現在覺得似乎那樣可以磨得更光滑。我曾問他:“大爺,為何您磨的刀可以用上個把月,仍然不鈍呢?”她笑了,慢慢説:“磨刀不需要多麼高技術,關鍵看性子急不急,這需要慢慢來,所以我才能磨好。”那時,只是拍拍腦瓜,想不透,是呀,一個八歲的小孩怎麼會懂呢?

可現在這小孩已十六,終於明白了,磨刀如此,為人處事亦一樣。

手藝人作文5

前幾日路過平江路,遇到一位買豆腐花的老奶奶。於是便抱着嘗試的心理買了一碗。一碗下肚,咂咂嘴。雖説猶意未盡,但總與記憶中的味道差了些。

小時候,最期盼的就是星期天。因為每當這時,會有買豆腐花的老爺爺從村東頭騎過來,高聲吆喝:“豆腐腦,豆腐腦嘞!”每次我聽到這蒼老的叫賣聲,便急忙拉着奶奶拿着碗,去買豆腐腦。

“小朋友,又買來毛豆腐腦啦!”

“嗯!”我努力踮起腳,好讓碗放在車上。

“好咧。拿好,小心別燙着了。”

我小心翼翼地把豆腐腦端在我手裏,輕輕的來回吹着。豆腐腦在碗中輕輕顫動着,些許的葱花和香菜在上面漂着。我端着這碗豆腐腦,就像端着整個世界。

看着這碗豆腐腦,我的'腦中忽然閃現出一副畫面:

房子已經很老了,窗户上的報紙早已泛黃,些許的冷風從破洞中吹進來。一位老人站在一個鐵鍋前,蒼老如枯樹枝般的手正緊握住一把勺子,費力的來回攪拌着,沒轉幾下便要停下來,急促的喘幾口氣,再換另一隻手攪拌。等燒好後,老人在吧豆腐腦放入一個大碗中靜置,等成型後,再往上面撒上葱花、蒜末、香菜碎末等。老人長吁一口氣,拿起毛巾擦了擦臉上的汗,望着已經做好的豆腐腦,嘴角隱約浮現出若有若無的笑意。

吃完後,我抬頭看了看奶奶又看了看車上的豆腐腦。在一旁和奶奶聊家常的老爺爺就笑着問“吃完了,還想要嗎?”“要!”於是,老爺爺又給我盛了大半碗。正當奶奶給錢時,老爺爺卻一把推回去,“不就半碗豆腐腦嘛,又不知值個錢,還給什麼錢吶。”説罷,也不顧奶奶的再三推辭,騎車向下個村子,叫賣聲不覺。

如今,現在買豆腐腦的人都是為了錢而豆腐腦,而不是為了豆腐腦而豆腐腦。它們早已被城市給“污染”了,再也找不到那種令我感動的味道了,再也找不出那種手藝了。

我忽然覺得有些傷感,哪些我們曾經引以為傲的中國特色食物漸漸的都淡出了人們的視野:水餃、冰糖葫蘆、年糕……難道這些手藝都消失了嗎?

希望這些手藝能真正地傳承下去!

手藝人作文6

中國的造紙文化一直聞名中外,而造紙業是我們富陽的支柱產業,最早起步的地方就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小山村——雙溪村。聽説雙溪村幾乎見不到農田,也沒有工業基礎,以前人們除外出打工外只能靠造紙謀生,幾乎家家户户都造紙,每個人都有高超的造紙技藝。今天我非常榮幸有機會走進雙溪村,瞭解這個傳承了千年的古法手藝。

我們來到了一間小屋子,左右兩邊都是一大缸一大缸的紙漿水。造紙工們用一張像魚網的薄薄的網,從45度沉下去,等水沒過網再把網兜起來,然後把水抖掉。這時候網上就鋪了一層像薄絨毯子一樣的紙漿,把它放在一個備好的.架子上。這個是非常講究技術的活,角度、深淺、腕力,都非常嚴格。如果稍有疏忽,紙就會一凸一凹,厚薄不勻。這是第一步——兜紙。

接着,我們又來到了一間屋子,裏面冒着熱騰騰的水汽。走進一看,屋子裏放着一台台機器。人們把一張張潮濕的紙撕下來,貼在温熱的機器上,再用一把大毛刷刷平整。過了十幾秒鐘紙張就幹了,這是第二步——晾曬。

你們知道這一缸缸的紙漿是哪裏來的嗎?聽説這也是一個非常艱鉅繁瑣的大工程。初夏的時候造紙工們要冒着炎熱到山上去砍嫩竹子,背下山來,用刨子削去嫩皮。再把竹子浸水、水醃、水煮、尿醃、磨碎等十幾道工序才能做好紙漿。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造紙工們每天重複同樣繁瑣的造紙工程。雖然今天古法造紙幾乎銷聲匿跡了,雙溪村也只留存了程農華一家的造紙作坊。但手工紙的手感、光澤、柔韌性,也是現代紙所無法比擬的。造紙術是中國人民的傳統文化,古老的造紙術一直留在造紙人民的記憶中,程農華説,都是幾代人的手藝,捨不得丟啊!確實,富陽的造紙古老而悠久,傳承了一代又一代。造紙文化,造紙技藝必將世代流傳。

手藝人作文7

陽光曬鏽了他的臉龐,滿臉褶皺,淌過無盡的歲月。幸福的笑始終溢滿,只因他喜愛的那份手藝。

昨夜的月,逗留於遠空瀰漫的霧氣裏,隱隱約約。暗黃的燈光搖曳,屋上棲息炊煙裊裊。他佝僂着背,推着一輛瘦弱的自行車,前面掛着沉重的包,一步步挪着麻木的小腿。

扳過車頭,蹬上腳踏板,鏈條碰撞,“吱呀”聲迴盪在耳畔,似微弱卻也依稀,喚醒睡夢中的我。忙披上外衣,卻只留下他遠去的`搖曳的背影。月悄隱沒了蹤跡。

街上人影稀疏,搬上老舊的縫紉機,卻似輕而易舉,只略皺了眉頭。先是為機身膏油,踩了腳踏板,新的一天就從這“札札”聲中燃起了火苗。

臨近中午,我送飯。他仍弓着腰,湊近了身子,透過厚厚的鏡片,如絲般的線穿過極細的針眼,暗自笑了笑。有位老爺爺是常客。時不時嘮上幾句家常,沐浴着正午的暖陽,是愜意的。

我來到他的身旁,卻毫無察覺。正在於客商議哪有裂縫口,疏漏之處。

我喚了聲“爺爺”,他才緩過神,微笑着應了我説;“都送飯啦?”便接着忙他的手藝。針頭飛快地踱過,而後掄起剪刀剪去多餘的線頭。嫻熟的手藝晃了我的眼。

我又急忙説:“快吃!要冷了!都十一點了!別搗鼓了!”

終於慢慢地放下手中的事,眼仍瞄着衣裳和銀白的針頭,在旁閒逛着,品着午飯。

我叮囑他晚上早點回家,別太晚了。

星光閃爍,為歸家的人指引着前方,卻總等不到他的身影,漸漸有個蹣跚的人影。

回到家,扭開桔黃色的燈光,走到着有黃棕色的縫紉機,觸摸着冰冷的機器,卻滿心暖意,使它覆上了暖氣。

從包中掏出一件衣服,手戴上針箍,繞一隻線頭,戳進衣角,將鈕釦擺放好,仔細的一針一線的鑲上。老了,不能清楚地看清東西,卻能一線穿過針眼。手上咧開了血肉,粗糙卻顯温暖。

夜深人靜,人已鑽進暖和的被窩,享受夢境。他卻依然撥弄它的手藝,在這暗夜湧動的小屋裏。

手藝人作文8

讓我屈指可數的可以見人的手藝之中,捏泥算是之首。

之前玩的是那比石頭還硬,比水還能塑形的橡皮泥。記得二年級時老師讓我買什麼超輕黏土,説是美術課用,“超輕黏土”超輕?能有多輕?在橡皮泥的襯托下,它輕得像顆米,像一片鵝毛,也是這種輕讓我感到了興趣,一寫完作業就捏它,讓它成為了我的拿手好戲。

過年小姨家的妹妹來做客,對我的房間充滿了好奇,用她那葡萄大眼睛左看看,又瞅瞅,這書架上有一排泥人,又望見了書架下的粉色小象,妹妹她就屁顛屁顛的跑過來,:“姐這是什麼?是架子上的東西嗎?”是要我做一個你給你嗎?妹妹手舞足蹈的跳起來,一定要把我捏的瘦點哦。

幹活了幹活了,我熟練的'把粘土放在墊板上,用工具改,一頓操作猛如虎。再用黑色白色做一對雙眼,用上“泥人楊”獨家祕籍。一搓二捏三改四加。一搓,搓出個黑色的球。二捏,捏出頭髮的樣子。三改,把不好看的地方改了,四加,加上一些細紋,精緻十足,看“泥妹妹”手拿棒棒糖,真可愛。可,總感覺少了些什麼,用右手取了些材料,熟練地捏了幾下,一坨紅色粘土,成了一個小蝴蝶結,戴在妹妹頭上,就連她頭髮的長短,眼鏡的樣式,缺了的門牙等小細節,都真實的表現出來,形象生動,形態逼真,栩栩如生。妹妹的泥人從零到一,只用了不到10分鐘的時間。她小心翼翼地捧着這個傳世佳作,目不轉睛的説道:“為手藝人鼓掌”妹妹此時完全沉浸在被我的傑作震撼中…

隨後妹妹跑到房間外給其他小朋友看,惹得他們羨慕的直叫喚,我在房間裏偷笑:“泥人楊的手藝無人能比,哈哈。”

手藝人作文9

星期五早上,我們揹着大大小小的包來到學校,裏面裝的全是吃的呀!你應該知道我們要去幹什麼了吧?對!去春遊!一大早,同學們那興奮勁啊!

走出校門的那一刻,同學們生龍活虎,個個摩拳擦掌,因為今天要去做陶壺,我昨天晚上還在做夢,想:我會把陶壺做成什麼樣子呢?晚上夢到做得很爛,全是裂痕。但是夢和現實是相反的,我想應該會做得很好!我們早上的行程是去白馬澗,下午才去楓橋,做陶壺;還真是吊我的胃口,讓我期待不已。

早上來到白馬澗,導遊讓我們自由活動,我們組玩得不太開心,有些遊戲項目都沒有玩到,但是我一想到下午要做陶壺我就開心,但是總會帶一些眷戀。下午,我們乘着大巴士來到楓橋,來到楓橋,最主要的就是解讀楓橋夜泊,但是我卻最期待的是做陶壺;我們來到做陶壺的地方,工作人員先給了我一塊陶泥,又給了我兩塊模具,一大一小,大的是用來做壺身,小的用來做壺蓋。

我先將大的模具掰開,再將陶泥掰開,塞進去,一隻手使勁捏住模具,另一隻手在陶壺的頂上挖個洞,那個洞是壺口。把大模具放到一邊,把小模具拿過來,其實做壺蓋的工序跟做壺身的供需差不多,也是往裏面塞陶泥,之後使勁捏小模具,再等一會就可以把模具掰開,一個小壺蓋和一個大壺身就做成了。

兩分鐘後,我把兩個模具掰開,一個壺身和壺蓋展現在我眼前,接下來就是要把壺身和壺蓋修一下,讓它變得光滑一些,但是修的時候要當心,小心斷了,修好後將壺身與壺蓋拼在一起,一個小陶壺做好了!哇!我做得小桃虎雖然有點不美觀,但是已經比我預想到的'要好玩得多呢!

快樂的春遊結束了,使我有些依依不捨,我們帶着午後的陽光回到了太倉,我相信美好的回憶不會隨着時光慢慢流去,它將永遠定格在我的腦海中!

手藝人作文10

我的書桌上擺着一隻精美的水晶猴。每每望着它,我的腦海中不由地浮現出那位手藝人現場製作的情景。

在遊婺源江灣時,一家水晶工藝坊進入我的視線。那店裏擺滿了十二肖水晶工藝品。一位中年男子正對着酒精燈埋頭做着手上的活。這位師傅的手可巧了,一會兒烤出一匹似要馳騁千里的駿馬,一會兒又烤出一條威風凜凜的水晶龍。他手起刀落,動作靈活利索,如行雲流水。

媽媽見我喜歡,讓那位師傅給我製作一隻猴子。他抬頭微微一笑,就開工了。只見他不慌不忙捏起一根拇指粗的工業水晶,放在火焰上炙烤着。"給你們做鏤空的吧!"他連頭也不抬一下。説完他將底盤固定在另一根水晶上,等火候合適時,水晶被烤軟了,拉成好長一段細絲。他開始像畫豬尾巴,又像在畫一縷縷炊煙似的`一圈圈往上繞。密密麻麻的細線縱橫交錯。一眨眼的工夫,猴子的身體完美呈現在我們眼前。好高超的絕活啊!圍觀的遊人也嘖嘖稱讚。他依然不動聲色盯着手中的活兒。只見他又用鑷子小心翼翼地夾起猴身,把水晶一轉,猴頭出爐了,再用專用空心管輕輕一點,一雙滴溜溜的眼睛就鑲嵌在猴頭上。我彷彿看到一隻抓耳撓腮的金絲猴笑着向我跳來。可定睛一看那猴子沒腳啊!我分明看到那師傅手在微微顫抖。他拉出細絲,往猴肚下方一粘,拉出的兩條曲線並不流暢。完了,這兩條向外撇的腿完全毀了整隻猴的形象,一隻不像樣的猴子誕生了。那師傅不會在最後關頭砸了自己的招牌吧!不料他卻面不改色地拿起鑷子,夾住腿,往裏輕輕一壓。成了,一隻伸首彎腰的猴子橫空出世,真是活靈活現,完美無瑕。

酒精燈上的火苗仍在跳躍,散出陣陣熱氣……

手藝人作文11

前段時間,需要交“毛筆大作品”,我只好讓薛老師在百忙之中幫我刻個章。

週日早上,我走進薛老師的刻室。薛老師早來了,正在幫我挑石頭。她見了我,招呼道:“來了,過來挑石頭吧。”我應聲過去,只見成百上千的石頭整齊地排列在櫃子裏,有大有小,有高有矮,顏色各不相同。我正驚歎這種類繁多的刻石時,薛老師拿起一塊墨綠色的刻石,説:“就這個吧,一塊整石,色澤非常好!”我目不轉睛地盯着薛老師,她拿出已經做好的圖紙,把工具攤開,開始工作。

刻室裏靜得出奇,只有我倆的呼吸聲和小刀輕輕刻着石頭的聲音。我抬起頭,認真端詳着薛老師,此時她雙目炯炯有神,鼻樑高挺,白皙的'皮膚映襯着黑色的內燙短髮,顯得格外精神。隨後我盯着刻石,驚訝得張開了嘴巴:一把小小刻刀,輕刻着刻石,勾出線條輪廓,細細的,好似一條在大地上的小溪。她纖小的手緊握刻刀,一次一次地把細條加深,繁瑣的第一步終於結束了。我看了一眼手機,咦,九點半了,我已在刻室呆了一個多小時了!我凝視着初步完成的印章想:“還要多久呀?”

不一會兒,薛老師拿起了一把長柄的平面刀,在剛刻好的線條上來回刮,我驚奇地看着這一切,殊不知石粉已落得薛老師滿手都是,淡綠色的石粉在刻室裏到處飄蕩,似精靈到處飛揚。細細的線條變得明朗起來,從柔美變成了粗獷。我才意識到這是個隸刻章(隸書手刻章)。字漸漸清晰起來,張遷張揚的風格已現雛形,平面刀將粉末抹去,印章已基本完成。

我本以為完工了,誰知薛老師又拿起一把小小的細刀,在線條上又描了一遍,輪廓已經非常清晰了,她舒了一口氣,笑着説:“好了。”

我興奮地拿起一盤印台,將刻好的章粘上印泥,小心翼翼地在作品上蓋上了我的印。石刻的感覺張揚而凝重,是枚令人歎為觀止的印章!

我捧着心愛的印章告別了薛老師,內心深處對薛老師更加欽佩了。

手藝人作文12

隨着科技的發展,機械漸漸代替了手工,可在生產量增加的時候,祖先留下的文化在消逝。可值得慶幸的是,仍有手藝人能放下財富的誘惑,依然手工製作,文化便傳承下來了,因為機器製造永遠代替不了手工製作,只有手工才能把東西做“活”。

學校在老門東、夫子廟一帶,那裏是手藝人常駐的地方,印象最深的是捏泥人,機器造出來類似泥人的玩具,缺少了層次感和變化,顯得千篇一律,這便是次要的,關鍵是做不出那種神韻。彩泥在手藝人手中是“活”的,長一點、寬一點,上場、下場都十分有講究,無論人物是笑、是哭,在手藝人手中都可以做的出,這便是讓機器望塵莫及的地方了。

可隨着時代的變遷,越來越少的人還愛幹這活了,手藝品一個僅能賺幾十元,而一個電子玩具卻能賺上千元。我並不認為科技的發展是壞事,但文化的傳承也不應當受到輕視。一個看似簡單的手藝,真正做好委實不簡單,即便一門手藝不算什麼,但祖先留給我們的東西很多。從皮影戲到剪紙文化,哪一項不算博大精深?我們僅僅侷限於漢語言之美是不夠的,語文學的`不僅是語言,更是文化。而文化,是民族之髓,立國之本。如果沒有那些手藝人將這些文化傳承下來,我們或許以為中國的文化僅僅在於漢字。儘管有他們在傳承,但許多文化已經失傳了,3D電影確實比皮影戲更逼真,但皮影戲的每一個人物,每一個關節的製作都耗費了許多時間。這些東西看似已被更好的東西取代,但殊不知一個手藝人的手中,侍弄的早已不僅僅是工藝品了,更是在演繹文化。

對於一箇中國學生來説,學習固然重要,可無論是求知還是做人都不能忘本,文化不僅是一個國家的象徵,更是民族的靈魂,我們血液中也流淌着文化。當我們口口聲聲説要傳承文化、弘揚文化時,卻不知用行動去真正的傳承,也許我們不需要像手藝人一樣天天忙於這些,但起碼要了解。

弘揚文化、傳承文化,讓我們為手藝人鼓掌!

手藝人作文13

我不愛出來走動,今日卻難得有致到外面逛逛。夜裏下過雨,早晨仍是陰雲繚繞。這才半晌,太陽開始顯示出它的威力,路上的行人逐漸少了。

“當!”我轉身望去,幾米選有一老大爺,似乎是他的不鏽鋼盆脱手了。走進去,老人頭髮一半近白坐在一個石板上,身着灰色馬褂,褲子也是灰色的,不過顏色更深點。左臂上戴着藍色塑料套袖,右臂上卻是白色的,深黃色的皮鞋稍微帶了些泥土,總體卻是乾淨的。

他的左右手各戴一隻白色的手套,右手拿了一個鐵柄的刷子,或許是磨刀石;左手呢,是一個紅棕色的內圓外尖的正多邊形,上面充滿了鐵鏽。不一會兒,老人的`左手套便變得棕紅了。只見他左手拿起那東西,右手拿着刷子,稍沾些水,便開始“唰唰”起來,時而前後,時而左右,時而又斜着刷,但鐵鏽卻未少多少。他又放在盛有水的盆,僅刷幾下,便又拿出來,仍像剛才一樣,“唰唰”。

我站在他前方2米處,看着他重複看上去都一樣的動作將近5分鐘,卻始終沒有發現鐵鏽除去太多,我似乎感覺這情景在哪兒見過,卻始終記不起來。向前走了一米多點,問他:“大爺,您這還要多長時間才好?”他仰起頭:“不急!”果然,不兩分鐘,盆裏的水便渾了,他手上的東西也銀光閃耀了。

忽而憶起家鄉的那位磨刀老人。他總是帶一塊磨刀石,蹬一輛自行車。身披藍馬褂,下綴黑色長褲。一邊蹬,一邊喊:“磨剪子咧,鏘菜刀!”這時,各家各户都拿出剪子,菜刀,這十幾把刀,夠他忙活,一下午他才能全部整好。那時總不明白他一邊磨一邊加水,現在覺得似乎那樣可以磨得更光滑。我曾問他:“大爺,為何您磨的刀可以用上個把月,仍然不鈍呢?”她笑了,慢慢説:“磨刀不需要多麼高技術,關鍵看性子急不急,這需要慢慢來,所以我才能磨好。”那時,只是拍拍腦瓜,想不透,是呀,一個八歲的小孩怎麼會懂呢?

可現在這小孩已十六,終於明白了,磨刀如此,為人處事亦一樣。

手藝人作文14

星期五早上,我們揹着大大小小的包來到學校,裏面裝的全是吃的呀!你應該知道我們要去幹什麼了吧?對!去春遊!

一大早,同學們那興奮勁啊!走出校門的那一刻,同學們生龍活虎,個個摩拳擦掌,因為今天要去做陶壺,我昨天晚上還在做夢,想:我會把陶壺做成什麼樣子呢?晚上夢到做得很爛,全是裂痕。但是夢和現實是相反的',我想應該會做得很好!

我們早上的行程是去白馬澗,下午才去楓橋,做陶壺;還真是吊我的胃口,讓我期待不已。

早上來到白馬澗,導遊讓我們自由活動,我們組玩得不太開心,有些遊戲項目都沒有玩到,但是我一想到下午要做陶壺我就開心,但是總會帶一些眷戀。

下午,我們乘着大巴士來到楓橋,來到楓橋,最主要的就是解讀楓橋夜泊,但是我卻最期待的是做陶壺;我們來到做陶壺的地方,工作人員先給了我一塊陶泥,又給了我兩塊模具,一大一小,大的是用來做壺身,小的用來做壺蓋。我先將大的模具掰開,再將陶泥掰開,塞進去,一隻手使勁捏住模具,另一隻手在陶壺的頂上挖個洞,那個洞是壺口。把大模具放到一邊,把小模具拿過來,其實做壺蓋的工序跟做壺身的供需差不多,也是往裏面塞陶泥,之後使勁捏小模具,再等一會就可以把模具掰開,一個小壺蓋和一個大壺身就做成了。兩分鐘後,我把兩個模具掰開,一個壺身和壺蓋展現在我眼前,接下來就是要把壺身和壺蓋修一下,讓它變得光滑一些,但是修的時候要當心,小心斷了,修好後將壺身與壺蓋拼在一起,一個小陶壺做好了!

哇!我做得小桃虎雖然有點不美觀,但是已經比我預想到的要好玩得多呢!

快樂的春遊結束了,使我有些依依不捨,我們帶着午後的陽光回到了太倉,我相信美好的回憶不會隨着時光慢慢流去,它將永遠定格在我的腦海中!

手藝人作文15

今天,寫完作業後,我想玩一會兒手機遊戲,可是爸媽不允許,哎,怎麼辦呢?

靈機一動,我建議不如來一場家庭廚藝大比拼吧,贏者可以放任一小會兒?爸媽欣然同意,“行!”“好!”他們知道我不擅長廚藝,所以乾淨利落地答應了。嘿,上當了吧,他們還不知道,我偷偷學了一手“絕活”呢。

弟弟跑來吵着要當評委,當就當吧,俺們哥倆好,到時候偷偷給他一個眼色,估計他會幫我吧。

老爸先亮招,他的鎮饞之寶是紅燒肉。只見老爸熟練地把切好的肉塊用沸騰的水先煮了個七成熟,再將它們撈出來下油鍋,接着逐一加入桂皮、香葉、八角、冰糖等調味,繼續翻炒,燜制十分鐘收汁。

好了,出鍋,老爸小心翼翼地將紅燒肉盛入盤中,最後再用碧綠的小香菜點綴,一道紅燒肉,頓時香氣撲鼻而來。愛吃肉的我,感覺口水已經要流到黃河裏去了,哎呀呀,老爸這道菜太無敵了。

老媽的殺手鐗,是我們北方人團圓飯中必不可少的餃子。和麪,調餡,擀皮,很快一個個小元寶樣的餃子鼓着小肚子,整齊列隊站好,就等水燒開,高台跳水一樣撲通撲通跳入鍋裏……當老媽用漏勺把餃子撈出來,那味道,我只能用兩個最笨拙的詞來形容了——香,太香了!

終於輪到我施展拳腳了,繫上圍裙,我把自己想象成五星級米其林餐廳的.大廚,“冷靜,沉着,必勝!”

我從冰箱裏拿出牛排,調好火候,將牛排煎到七分熟。然後把煮好的滷蛋切成小塊,反扣到盤子四圍。再將牛排裝盤,用黑椒均勻撒過,再用新鮮的西蘭花飾邊,呵,完成!

三份美食擺在評委弟弟面前,我一個勁地朝他擠眼,可是他早被美食俘虜了,哪還顧得上兄弟情啊。

一番評頭論足,弟弟宣佈老爸獲勝,哎,我輸得好不甘心,本來奢望的手機遊戲又泡湯了!

不過,下一次,我一定要贏,讓全家人都嚐嚐我的厲害,廚藝王,加油!

手藝人作文16

老陳叫陳銀付,是省瓷刻藝術的代表性傳承人。

“篤,篤篤……”當晨曦微露,天邊剛是灰白一片時,老陳就已準時起牀,開始了一天的創作。

直徑25cm的瓷盤中,一位老者,滿口銀鬚,神采奕奕。

“呦!老陳又天不亮就開始瓷刻了?”

“沒辦法,職業病嘛!”

他年紀不大,身材也不算偉岸,卻因精通一手瓷刻手藝,被當地人在姓前冠了個“老”字。

習慣性地與鄰里拉完家常後,老陳又重新挪回桌邊,繼續雕刻他的寶貝。“最後一點了,要千萬小心!”他左手拿着鑽刀,右手握着小鐵錘,心裏反覆提醒自己。老陳小心翼翼地用鑽刀輕觸瓷盤,鐵錘接二連三地敲打着。上釉燒成的瓷色素器上很快留下了或輕或重的痕跡。老陳繼而手指輕轉,改變角度,再次敲打。星星點點的印記在千百次敲打下逐漸清晰起來。

其實也許只有老陳自己知道,如此連貫而又精緻的敲刻,只是為了塑造瓷盤中人物的一根頭髮。

這是老陳與這張瓷盤接觸的最後一天,雕刻完這根頭髮,一幅瓷刻作品也就隨之完成了。老陳將瓷盤放入展櫃,讓它與其他作品一起散發出淳樸、精緻的光芒。

展櫃前人來人往,人們即使再忙,也會習慣性地停下,駐足在這一個個精美瓷刻前,不忍走過。小鎮裏的人,已經離不開這瓷刻了。

望着一幅幅被自己視為孩子的瓷刻作品,老陳的思緒也在不經意間飄回從前。

30多年前,在祖父的引導下,他意外接觸了瓷刻。從碎瓷片到陶瓷器具,一個小小的文字,圖案,也總能讓他驚喜不已。幼小的心靈在不知不覺中烙下了瓷刻的印記,也激發了他對藝術的.嚮往。

幾十年如一日,終於造就了今天的瓷刻藝術人。

有人問老陳,瓷刻刻的啥?

老陳説:“把藝術刻在瓷盤子上唄。對了,還有,把文化刻在咱中國人的骨子裏。”

多好,身邊有像老陳這樣的民間藝術家。他們執着地堅守着祖輩的手藝,用自己的方式把根留住。

致敬瓷刻,致敬瓷刻藝術人!

手藝人作文17

有一天放學回家,我看到家裏的鋼琴穿上了美麗的花邊“衣服”。一朵朵白色的浪花忽隱忽現,憨態可掬的小烏龜伸長了脖子東張西望,水草正搖曳着它優美的身姿翩翩起舞……真是難以想象,奶奶是怎樣把這一個個小小的網眼聚集在一起,勾勒出這樣一幅栩栩如生的`花邊作品的。

我對奶奶的“絕活”羨慕不已。“奶奶,這花邊可真好看,您是怎樣做出來的?”奶奶自豪地説:“這可是咱們即墨人的傳統手藝,有近百年的歷史了。”我一聽,更是驚歎不已,連忙纏着奶奶收下我這個徒弟,奶奶爽快地答應了,不過奶奶説“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先教我個簡單的——繡書籤。

只見奶奶從她的雕花木箱裏取出一根針,一把線,一張厚紙殼,然後拿出一張紙樣熟練地剪出了一個花朵圖案。“奶奶,我來給您穿線”,我興致勃勃地拿起針,把線頭一捻從針眼穿了過去。奶奶仔細地把圖樣按照輪廓縫在紙殼上,左手手腕壓牢紙殼,沿着圖樣連縫了三針。她一邊演示着一邊耐心講解着:“這叫打底,打好底以後沿着圖案每縫一針鎖一個扣,要拉緊,這樣就會更均勻精緻……”

針在奶奶的手裏像蜻蜓點水一樣,很快一個花瓣就繡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學着奶奶的樣子繡了起來,可是繡花針到我的手裏卻不聽使喚地亂竄。“哎呦!”一陣鑽心的疼襲來,從背面穿過來的針不知怎麼一下子扎到了我的手指上。奶奶心疼地握着我的手,找來一個“戒指”給我戴上,手把手一針一線地教起我來。引針、走線,有了這個頂針的幫助,繡起花邊來真是如魚得水,省勁多了。慢慢地,針在我的手裏也能靈活自如地上下穿梭了。

夜色漸漸加深,一朵朝氣蓬勃的“太陽花”在我的不懈努力下終於美麗“綻放”。看着它,我的眼前不禁呈現出年輕時的奶奶在小煤油燈下繡花邊掙錢養家的情景。我想,這一針一線繡出的不僅是一個工藝品,更是我們中國人民勤勞和智慧的結晶啊。對於這些傳統文化的精粹,我一定要當好傳承者,讓它在歷史的長河中繼續綻放出璀璨的光芒!

手藝人作文18

我一直以來都是個小吃貨,一看見別人做好吃的,口水就流個不停,特別羨慕。自己想吃總不能向別人要吧,多不好意思,於是我就想學一門手藝。

當我得知明天要去外婆家時,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外婆的手藝那叫一個棒,跟她學準能讓人豎起大拇指。

到了外婆家,我迫不及待地向外婆提起了這事,外婆為難地説:“再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我們先包點粽子。要不這樣,粽子我來包,不過你可要給我打下手,不許喊累。”我爽快地答應了,只要能學好什麼我都願意。

外婆備好食材了,我也準備“大顯身手”了。首先,要把米飯煮熟,不然硬硬的,口感不好。外婆家的廚房是老式廚房,生火、取水都得自己弄,“我還是個孩子,哪幹得起體力活。”外婆不領情:“你不學我還不教呢。”我只好跑向水井,過了好一會兒,才吃力地拎着一桶沉甸甸的水回來了。

到了我最怕的'環節——生火,那冒出來的煙可嗆人了,而且萬一火點着了什麼東西就慘了。“別磨嘰了,學不學?”我抱回一捆重重的木柴把它丟進火爐,生起了火。我一邊拿着扇子生火,一邊哭訴着,不一會兒就淚流滿面了。

“哎呀,這濃煙太嗆鼻了,不做了,不做了!”“怎麼能半途而廢呢?”站在一旁的媽媽耐心地説,“學吧,媽媽等着你的好手藝呢!”聽了媽媽的話,我下定決心不能讓媽媽失望,況且學會了對我是有好處的,不能就這樣放棄啊。於是我又開始生火,儘管濃煙把我的臉薰得黑乎乎的,我也從未想過放棄。

外婆把粽子包好下鍋了,翠綠的粽葉裏面裹着雪白的糯米,真好看!可惜手法太複雜,我眼都看花了也不敢嘗試,只好等我長大些再來了。不一會兒,粽子蒸好了整個廚房瀰漫着香味,我相信味道會比香味更好。

我津津有味地品嚐着外婆做的粽子,味道真好!同時我也明白了做事不能半途而廢,只要堅持就能成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