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屈原作文(精選15篇)

來源:文書谷 2.14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懷念屈原作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懷念屈原作文(精選15篇)

懷念屈原作文 1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噢,屈公,是你嗎?當你躍身躍入汨羅江的那一刻,你的心情是怎樣的?你感覺到生命的氣息嗎?你瞭解江水的温暖嗎?你的心被江水吞噬了嗎?

在你流放的日子裏,你衣衫襤褸,水在諷刺你,山在嘲笑你,整個大地都在鄙棄你,你在空曠的山野中咆哮,山野中迴盪着你的怒吼聲:“吾不能變心已從俗兮,故將愁苦而終窮”你的愛國熱情,你的一片赤誠之心,早已照亮史冊。如今卻落個流離失所,浪跡天涯……

你真的甘心嗎?不,你不甘心,你又唱出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感慨。於是上天並沒有眷顧你,這個可憐的人。被逼無奈的你最終不得不選擇以身殉國,但是不曾後悔,你用生命的弧度證明了什麼是赤膽忠心,什麼是心繫百姓……

那日,你生穿長袍,腰佩長劍,在汨羅江旁徘徊。沉默,沉默,再沉默。我終於明白你的心情,我終於明白了你的`沉默。我也看到了你那愁苦的面龐,在那些寂寞的日子裏,你一定與山鳥蟲魚為伴,與草花樹木為友,和自然的一切娓娓而談。這就是你,是你的人生你的境界。

當你縱身跳如汨羅江的那一刻,註定了你與江水融在一起,也註定了你的一生是輝煌的,更註定了你是一名人生的鬥士,孤獨的強者。

然而你卻死了,死得其所,重於泰山。雖然您隕落了,但是文學史上升起了一顆璀璨的明星,引領着下一代子子孫孫為國家效力,為祖國奉獻。陶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李白用世間最強音喊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杜甫用嘶啞的喉嚨聲唱出“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陸游告誡子孫後代“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文天祥留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誓言……,他們都在您的影響下在艱難的環境中跋涉人生。

有這樣的影響下一切都直了,安息吧,偉大的詩人。我敬愛的屈公。

懷念屈原作文 2

又是一年端午至,日子浸潤在粽香中,心情濃得化不開。腦海中不斷翻騰着九歌、天問、雲中君、湘夫人夜裏恍然入夢,屈子,你終於且行且吟向我走來。

汨羅江畔,天風浩蕩,你長髮飛揚,衣袂飄飄,雙眉微蹙,形容枯槁。你踽踽獨行,雙目含淚,仰首問天,天地寂然。這是個失聲的時代,歷史彷彿被一雙無形的手扼住了咽喉。你,徒留悵惘。

屈子,黑暗籠罩住了你!

楚王的怒、黎民的苦、向郢紛飛的戰火、子蘭脣間發出的嘲笑、羣小喋喋不休的碎語你的命運,在羣小的脣舌間碾磨、擠壓、揉搓、沉溺。你如漂萍,在時間之河逆流而上,只為心中的忠!

居廟堂,不能為民解難;謫鄉野,不能替君分憂。落寞憤慨鬱結於心,悲傷絕望奔突於胸。罷!罷!罷!怎能與世間污濁同流?你縱身汨羅,披散的`發,在水面綻放成黝黑的花。盪開的漣漪,是華夏千萬年來最沉痛的淚!那綻放於江面的花朵無限鋪展開來,沿着汨羅江水進入永恆。屈子,你以下沉的姿勢,上升到一個令人仰視的高度!

聽信讒言的楚,伸手握住的,是一紙空茫和客死他鄉的屈辱結局。國之命運已隨着零落成泥。楚人憤言“楚雖三户,亡秦必楚”,信念深入骨髓,可是你的忠魂依然在故土遊蕩?當楚人劉邦建立起統一的大漢王朝,血色殘陽之下,依稀可見,你從時光深處走來,峨冠博帶、環佩鏗鏘。

時光流逝千年。屈子,你的悲天憫人、你的浪漫詩篇永遠燦若星辰,輝映着五月,輝映着華夏。

香草氤氲成你的氣息,在天地間瀰漫,歷久不散;粽子飄香,拋入歷史長河,是對你最深沉的思念!

懷念屈原作文 3

五月初五,汨羅江邊,你,內心充滿矛盾,充滿無奈,你是多麼希望能夠報效國家,為國捐軀,可是天妒英才,不識人才得大王不給你機會,他昏庸無能,把大好江山毀於一旦,你被眼睜睜地看着國土被一次次侵蝕,直到再無楚國存在。大江彭湃,洶湧着向東流去,你的心隨着這江水那樣起伏不定,江水流逝了多少滄桑,楚國已不復存在,而你更感到前路茫茫。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你輕輕地哀歎,眼角間流下難以掩飾的淚水,一滴滴那麼晶瑩,發出多麼柔弱的淚光,蒼白的臉色中,勾住過往,遙望藍天長長地哀歎一聲,無奈的吟唱起一句句詩歌,歌聲響徹天地,似乎想激起高高在上的人的`“仁義”。悲哀的聲音中,表達了你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之情;表達了你懷才不遇的無奈心情;表達了你對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中的哀憐之情!但不管你如何大聲,可“伯樂”卻不知在何處,你的一腔熱血只能演變成滿腹悲憤。你無奈,發出千歎萬哀都言不了你那悲痛的心情!

汨羅江邊,大風狂吹,江水更加洶湧,憤怒地拍打着江岸,一男子輕輕一躍,就此殉身。

你,就是這一躍。從此,大地上就少了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從此,中國傳統節日中就多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端午節。你可知,就在你殉身之後,有多少人為你而淚流滿面,直至今日,仍有多少人為你感概不已。你那可歌可泣的愛國情懷讓我們讚歎不已,身為炎黃子孫的我們一定會繼承和發揚你的愛國精神。從你殉身的那一日,“賽龍舟”便出現了,和“吃粽子”一起成為端午節的特色,和你一起成為中國的傳説。為了什麼呢?為了紀念你——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和緬懷你的愛國精神!

一本《離騷》,使中華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一個端午節,使中華民族擁有傳奇的一面;一種愛國情懷,更使中國人民的情操更高尚!而這一切,都是源自你——屈原。或許在你投江之前,你為自己無法救黎民於水深火熱之中,而感到遺憾,但是我想你現在知道你為中華民族的人民做了那麼多事,一定會感到很欣慰。

我為你而驕傲,又為你而悲哀。驕傲的是我們有這樣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而自豪;悲哀的是時代的背景讓你的才華無法施展,正所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卻不常有,你是何其不幸地遇到這樣的“主”啊!

今天,我們仍然過着令人充滿思緒的端午節,為的是紀念你——屈原!

懷念屈原作文 4

又是一年端午到。包粽子、賽龍舟、飲黃酒……中國各地都在以大致相同的方式紀念這個傳統節日。但直到現在,對於端午節的起源民間有着不同説法:楚人紀念屈原,越人紀念勾踐,吳人紀念伍子胥和曹娥……最被普遍接受的一種説法是紀念屈原説。唐代詩人文秀有一首詩這樣寫到“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據説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流放汨羅江畔的愛國詩人屈原聞訊楚都被攻陷後,悲憤交加,自沉汨羅江。沿岸百姓紛紛引舟搶救,並拋灑食物防止魚蝦傷了屈原的遺體。此後每年的這一天,當地羣眾都要舉行這樣的活動,表達對他的懷念之情。從此,划龍舟、包粽子成為端午習俗的主要內容,這一習俗也逐漸被人稱為端午節的由來。屈原是一位跨越時空、體現中華民族精神的典範。他滿懷愛國主義精神和追求真理的理想主義精神,“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他的信念!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一個民族,沒有偉大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屈原在執著追求人生的永恆、價值、理想的時候,時刻關注着國家的興衰。然而,屈原的下場卻是個悲劇。

我想如果憂國憂民的屈原身在今天,看到今天的`中國是如此強大,看到全國各族人民萬眾一心抵禦各種災難,屈原還會去投江嗎?今天的我們是何其幸運,身為中國人,我們繼承了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執着追求真理的光榮傳統,我們相信明天的中國將會更加強大、更加繁榮富強!“粽葉飄香,端午吃粽,緬懷屈原,永生不忘!”期盼下一年的端午。

懷念屈原作文 5

端午節——紀念屈原

端午節是一個神聖的節日。一説起端午節,我的腦海中就浮現一位偉大的歷史人物——屈原。屈原啊!我想對你説一句:“豪傑怎會貪生怕死。”你就是一個典範。

先生,請離開那些憂鬱,讓我在浪漫的《九歌》裏接近你,讓我用一束盪滌世俗的目光温暖你曠世的孤獨之旅。

五月五,温風如酒,鮮花似歌,無法訴説的懷念和敬仰,摺疊夢你的吉日,楚國的`詩魂啊!為國為民,灑下滿腔熱血,你琴一般鏗然,一顆丹心,一生鑄就一股劍氣,那些瘋狂的理智和你勢不兩立啊!誰讓你憔悴的心靈不堪蒙塵?舉世皆醒兮,你獨醉又何妨!

用一支民歌,一江清水就能餵養自己的汨羅江啊!將我獨立於岸,讓我站在陣陣莊嚴地鼓聲下聆聽喋血的歷史,昂然奮進的龍舟,臂膀似的木槳,肺腑裏奔走的號子啊,千萬次繪就一副血淚交融的風景畫!

多少年,我們世世代代必須學習逆流而上,必須學會默默承受風風雨雨的洗禮,必須擺脱一種傷痕,一種疼痛的陰影,必須在心窩裏珍藏一種人格的力量,一種至高無上的尊重!

先生,請離開那些憂鬱之魚,讓我最先打開你心中的那扇明亮的窗户,讓我在陽光下,在花蕊間所有的寧靜裏與你傾心交談!

先生,彈指一揮間,路漫漫其修遠兮,你執着的求索精神,愛國精神已生生不息。而你作為一面旗幟,永遠飄揚在我們靈魂的致高點!

先生,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人民最高,最重要!

先生請離開那些憂鬱之魚!

懷念屈原作文 6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損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對,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了。端午節在農曆的五月初五。

端午節其實還有一個故事呢!這個故事發生在戰國晚期,楚國有一個大臣叫屈原,他去齊國想讓齊國和楚國交為盟友,在這期間,楚國和秦國發生了一件大事,秦國想和楚國聯盟打齊國,還讓楚國的君主一起吃飯,這件事傳到了屈原的耳朵裏,屈原就不在齊國住了,連夜跑回楚國,到了楚國以後,屈原就強烈勸阻楚王不要去,可是楚王根本聽不進去,還是要去秦國,屈原見楚王非要去,就不勸阻他了,結果,楚王去了以後,就被秦王殺了,楚國就滅亡了。屈原大哭一場,投汨羅江自殺了。

人們為了紀念這位愛國詩人屈原,不讓魚吃掉屈原的身體,便往江裏扔粽子,也就有了吃粽子的習俗,除了吃粽子,還有賽龍舟,掛艾蒿等習俗。

粽子有紅棗、豆沙餡的等等等等,有很多,但是我最喜歡豆沙餡的。我過節的'時候豆沙餡是吃的最多的。但是我也會偶爾吃一些別的餡,但是遺憾的是,這裏湖很少,所以賽不成龍舟。但是我也可以看一些賽龍舟的視頻。

我最喜歡端午節,我也喜歡端午節的習俗。我最喜歡的愛國詩人就是屈原,屈原不愧是一代愛國詩人。

懷念屈原作文 7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我國各地都有吃粽子和賽龍舟的習俗。吃粽子是紀念屈原,那端午節為什麼要紀念屈原呢?

人們都知道,這種世代相傳的古俗是為了紀念屈原的。可為什麼要用這種方式紀念屈原呢?原來在屈原故鄉流傳着這麼一個有趣的故事。

屈原投汨羅江之後,有天夜裏,屈原故鄉的人忽然都夢見屈原回來了。他峨冠博帶,一如生前,只見面容略帶幾分憂戚與憔悴。鄉親們高興極了,紛紛擁上前去,向他行禮致敬。屈原一邊還禮,一邊微笑着説:"謝謝你們的一片盛情,楚國人民這樣愛憎分明,不忘記我,我是死而無憾了。"話別談舊間,眾人發現屈原的身體已大不如過去,就關切地問道:"屈大夫,我們給你送去的米飯,你吃到了沒有?"謝謝",屈原先是感激,接着又歎氣説:"遺憾哪。你們送給我的'米飯,都給魚蝦龜蚌這般水族吃了。"鄉親們聽後都很焦急:"要怎樣才能不讓魚蝦們吃掉呢?"屈原想了想説:"如果用箬葉包飯,做成有尖角的角黍,水族見了,以為是菱角,就不敢去吃了。"

第二年端午節,鄉親們便用箬葉包成許多角黍,投入江中。可是端午節過後,屈原又託夢説:"你們送來的角黍,我吃了不少,可是還有不少給水族搶去了。"大家又問他:"那還有什麼好法子呢?"屈原説:"有辦法,你們在投放角黍的舟上,加上龍的標記就行了。因為水族都歸龍王管,到時候,鼓角齊鳴,槳橈翻動,它們以為是龍王送來的,就再也不敢去搶了。"角黍,就是現在的粽子。

從此端午節包粽子、划龍舟的習俗,就由屈原的故鄉傳向全國,由古代傳到今天。現在端午節為什麼要紀念屈原大家應該很清楚了吧。

懷念屈原作文 8

屈原是戰國時期的大臣,他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被撤職趕出都城流放到別處。在流放中,屈原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自己有無能為力,他心如刀割。於是,在五月初五那天,屈原寫下了絕筆《懷沙》,然後便跳進汨羅江自殺。

我們國小生也要向屈原學習愛祖國、愛人民,作為班集體的一員,我們應該熱愛班集體、愛護班集體的每一個人。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每到端午節,我們青少年兒童就合唱這首朗朗上口的兒歌。

端午又稱重午,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系在一起,比如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各户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黃”字,還要穿“五毒”的小褂子,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一大早,人們都去看賽龍舟。比賽場上的隊員們個個摩拳擦掌,生龍活虎。發令槍一響,龍船似離弦的箭,又象猛虎下山,威不可擋。隊長一邊打鼓,一邊為隊員們加油,在震耳欲聾的鼓聲下,隊員們的力氣也好像漲了三分。

懷念屈原作文 9

端午節的來歷是為了紀念中國古代偉大的詩人屈原。據記載,公元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睜睜看着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卻無能無力,他心如刀割,於五月初五投汩羅江而死。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粽子,賽龍舟,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是一首關於端午節的兒歌,每當小朋友唱起這兒歌時,人們就知道端午節要來臨了,

一轉眼,端午節來臨了,一大早起來。吃過早飯後,就匆匆忙忙地出門去看賽龍舟了。剛來天鵝湖只見從遠處划來了十幾條龍船。龍船偏長細窄。龍頭有黑。灰。紅等顏色。很快,比賽開始了。選手們爭先恐後,不甘落後。觀眾們也在一旁加油鼓頸。就要接近終點了,選手們敲鑼打鼓,唱着打油詩。到終點了,來自荔灣區的選手獲勝了。接着就是最有趣的“搶鴨子”遊戲了。資助方和一些好事的`富人不許多鴨子仍進水中。選手們從船上跳進水裏抓鴨子,抓到的歸自己。圍觀的觀眾也不甘落後,紛紛跳進水中。場面一片混亂……

比賽結束了,我回到家中,吃着香噴噴的粽子,一家人説説笑笑,開心極了!端午節也將隨着笑聲一直留傳下去,成為全世界人民的節日。

懷念屈原作文 10

端午節是國內的傳統節日,大部分人覺得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聽老師講其實端午節的起源有多種説法,有些覺得是為了紀念伍子胥,有些覺得是為了紀念孝女曹娥,有些覺得是古越民族的圖騰祭,有些覺得是龍的節日,有些覺得是5月是個毒月,5日是個惡日,大家為了去惡毒,辟邪免災而形成的節日,還有些覺得與夏至有關。

端午節對於大家孩子來講是吃粽子,看大大家划龍舟。記得每年的端午節前,奶奶總忙着去池塘邊採摘一些新鮮的蘆葦葉,然後用開水燙一燙,浸泡在水中。奶奶從櫃子中的罈罈罐罐裏倒出紅豆、紅棗、花生、蠶豆等把它們也浸泡在水中,然後把上好的智學網糯米淘洗乾淨就開始包粽子。奶奶的手真巧,能包各種花樣的粽子,只見蘆葦葉在她的指尖間翻舞,不一會兒就包好一個有稜有角、漂漂亮亮的粽子,有時我也跟奶奶學包粽子,蘆葦葉在我的手中就是不聽使喚,包着包着粽葉就散開了,奶奶就面對面教我,經過幾次嘗試,我也能包好一個粽子,但跟奶奶的相比就是一個大草把,一點也不像個粽子。

端午節這天除去吃粽子,家家門前還要掛上菖蒲、艾草,吃“五紅”,用艾葉洗澡,如有癢瘡這種皮膚病,早晨就早早起來採集一些花草上的露水塗在患處,據瞭解非常靈驗。中午大家早早吃完中飯,聚到河邊看划龍舟比賽,當時是鞭炮齊鳴、鑼鼓喧天,掌聲、“加油”聲響成一片。

端午節的到來,意味着盛夏的到來,對於農村的大家來講就是“三夏”大忙的到來,過去爺爺、奶奶要頂着烈日割麥子、插秧,目前好了,收割麥子有收割機,插秧有插秧機,村子裏裏組織了農業合作社,農民賣糧、賣棉、賣菜等不需要愁,同樣端午節過得非常高興。

令我最難忘的是去年的端午節,爺爺生病了,奶奶既要照顧爺爺又要幹農活,忙裏忙外,端午節就不計劃包粽子,讓我去超市買一些粽子回來,但我想我已經長大了,應該為奶奶分憂,趁放端午節假我忙着採粽葉,包粽子,煮粽子,雖然沒奶奶包的`粽子好,但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中美滋滋的。鄰居家小剛,他父親、母親離結婚以後,母親遠嫁他鄉,父親在外打工,極少回家,他奶奶去世後,他就與爺爺相依為命,端午節時他爺爺不會包粽子,只能眼巴巴望人家吃粽子。“小麗,送些粽子給隔壁的小剛家。”我端着自己包的粽子飛快地朝小剛家走去。

端午節給我的童年帶來了快樂,今年的端午節快要到了,我要和我的家人一塊歡度這個佳節。

懷念屈原作文 11

戰國時代楚秦爭奪霸權,詩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後來,屈原的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為首的守舊派的反對,他們不斷在楚懷王的面前詆譭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有着遠大抱負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懷着難以抑制的憂鬱悲憤,寫出了《離騷》、《天向》等不朽詩篇。

公無前229年,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冒死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鬱成疾,三年後客死於秦國。楚頃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國,頃襄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佔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後,萬念俱灰,仰天長歎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説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同時拿來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還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屍體免遭傷害。

從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划龍舟,投粽子,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端午亦稱端五,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説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説法,諸如:紀念屈原説;吳越民族圖騰祭説;起於三代夏至節説;惡月惡日驅避説,等等。

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説。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都與屈原聯繫起來。俗説屈原投江以後,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説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後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後來的粽子樣。

懷念屈原作文 12

最近,我對《數理化通俗演義》這本書愛不釋手,裏面的每一回都向我演繹了一項人類偉大發現或發明的誕生過程,但讓我沒想到的是還有屈原和他的著作——《天問》的事情,更沒有想到屈原通過一篇《天問》接連問出了整整172個包羅天文地理、日月星辰的問題,推動了後世探究之路。

我合上書,眼前彷彿出現了屈原那瘦長的個子、清癯的臉龐和眼神中呈現出莊嚴的.沉思,他正頭戴高高的帽子,身着齊腳的長袍,穿過齊腰深的白艾,踏着岸邊的蘭草。他明亮的目光掃過天邊的白雲,掃過江面遠處的煙波,在洞庭湖畔吟誦《天問》: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只有寥寥數語卻道出了古人對天地、自然、萬物的思考,我不禁想問屈原:“究竟是怎樣的動力促使您對天地乾坤進行如此深入的思考,以至於對後世產生了不可估量的深遠影響?”

冥冥之中,屈原似乎聽到了我的提問,他那帶着楚辭特有的語調悠悠響起:“天地如此神奇,世界變化無窮,我們身邊每一個平凡的事物都藴藏着神祕的信息和力量。一朵白雲、一條溪流,一棵花草樹木,一座高山,都值得我們去仔細觀察、思考、探究,我們不但要問天、問地,還要問世間萬物,甚至問你、問我、問他,身邊的任何人、事、物都值得一問,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多問,多問才能多知。”

聽了屈原的“密語”,我的腦海中一片清明。是啊,如果沒有屈原那種敢於“問天”的精神,沒有柳宗元在《天問》基礎上的《天對》傳承,那麼我們也許看不到這兩部曠古爍今的鉅作了。因此,問,是一種精神,一種品質,一種學習的方式,更是在一種探求真知的責任。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人非聖賢,在學習、工作、生活中難免有諸多疑問,只有多問才能解答心中的疑團,獲得更多的知識。

懷念屈原作文 13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你,屈原。你留下了這千古絕唱,把忠烈之酒撒向江中,將一身忠義留在人寰。

面對國軍的昏庸,面對奸臣的排擠,面對破碎的山河,面對自己壯志未酬的困境,你無力迴天。

面對同僚“不要拘泥”、“隨和一些”,和權貴們同流合污的'勸告,你發出“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的錚錚豪言。

楚國的都城被秦兵攻破,那時你精神上是受到了多大的打擊,眼看國破之難,卻又無法施展自己的力量,憂心如焚,在極端失望和痛苦中,你為自己的懷才不遇而悲憤,頹敗地拖着沉重的步伐向汨羅江畔走去,吟唱着“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悲腔。你毅然投入奔騰的江流。

汨羅江的一聲巨響,滾動一江夏暖春涼。這一瞬間,你帶走了自己的愛與恨、眷戀與無奈。對你來説,終究還是得到了解脱,只是你選擇的方式不同常人,你可能會認為,只有天堂才不存在饞臣、不被排擠。

又是一個五月天,屈原,你聽到了鑼鼓聲,看到了彩旗飄揚嗎?那是人們對你這位忠士、烈士的懷念啊!瞬息的改變,卻留下了永恆的芳香。你的壯舉,永駐人心。

懷念屈原作文 14

今年的端午節,第一次作為法定假日,是一個劃時代的文化大事,是標誌性的文化事件。從民間意志的維繫與傳承,到國家意志的規定和推動,端午節,作為一個具體的文化符號,折射出傳統文化在我們這個時代的逶迤足跡。我們可以畫影圖形,去追溯歷史,也可以望梅止渴[注: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去神思未來,但如果缺少當下的反思,不能從現實角度對端午節進行人文反思,那麼,一個傳統節日將又會淪為消費主義行為,會像中秋節一樣,成為公關社交的節日,遠離了文化的本質。

屈原和端午密不可分,一個現實的知識分子,和一個節日意義,互相勾連比附,這在中國傳統的.節日裏,都是非常少見的。

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楚國知識分子,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後,悲憤交加,不願做亡國奴的他,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注: 忠於自己的國家而獻出生命。]。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並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屈原就是端午的精神的根柢。但是,我們對屈原的評價和認可,到了怎樣一個文化高度呢?甚至,在今天吃粽子、賽龍舟的時候,我們想起屈原了嗎?

端午節,如果離開了對“屈原”這位人文知識分子模範的思念與文化認同,就失去了端午節文化“失範扶正”的根基,如果傳統節日的復興,不能推動人文學科的復興,那麼我們就會永遠生活在人造的光源下,光線足夠明亮,足夠温暖,但是沒有成長,沒有愛,沒有白天和黑夜的更替,也就沒有理性的明天!

懷念屈原作文 15

屈原他是一個堅強不屈的人,令死也不要自己屈服。

在《屈原》全劇中,第一幕的時候如果沒有秦國丞相張儀和楚懷王的寵姬南後這一陰惡的插曲,“漫步橘林”的美好也許會一直長久下去。而從這一幕屈原教育宋玉如何做一個好人,一個正直不阿的人也可以感受到他人品的高尚,而這也為第三幕的結局做下了一個鋪墊。

第二幕,朝廷的陰險與爭紛使屈原免職。從這也可看出屈原不是一個很有謀略的人。謀略用在好人之手不叫奸詐。一個人如果真心報效國家,在遇見危害國家利益的奸詐小人時,所用的'不應是“天真”,一味的等待又無可奈何。他沒用智謀反擊,使他們離開這個“平台”中,而不再受此威脅。因為即使小人一次失敗,難免不會再犯。必竟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第三幕,因為靳尚等人的誣陷,幾乎所有人都不相信了他,從這裏也看出這些人的不明事理。其實也不應該這樣説吧!是朝廷奸臣太多,屈原即使反抗,也會失敗。但從這一點也可以説屈原太清高,如果他肯舍下自己的清高和姦臣關係拉擾卻不做謀害國家利益的事,這也不是“出淤泥而不染”麼?

在第四幕,屈原的堅貞不屈直得感歎,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值得讚賞。但是,這明知徒勞卻毅然反抗,他是莽撞,也可以説是做最後垂死的爭扎,但楚懷王卻並不信任他。但此時也為楚懷王令可信其奸人之道也不信忠臣之言的結局做鋪墊。

最後結局悲慘結束:死了嬋娟,做了逃犯。這就是屈原忠心換來的結局,無數的酸心和無奈。一個人又怎麼敵得過這滿朝廷奸臣的那被利益貪昏頭腦的君王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