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記憶的作文合集8篇

來源:文書谷 2.87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記憶的作文8篇,歡迎大家分享。

【熱門】記憶的作文合集8篇

記憶的作文 篇1

剛剛放假不久,我就很悶了。這是怎麼着了呢?

放假前,我天天都泡在題海中,想找個岸停靠下,不想再那麼累了。而當自己真正地放假了,卻又是那麼地嚮往到學校。哪怕有再多的作業與試卷。

面對自身的這種矛盾,我感到很可笑。

自己放假了,怎能不感到悶呢?看看自己每天都在幹些什麼吧。早上,遲遲才從牀上爬起。起來後,除了吃飯,然後,就是上網,看電視,聽音樂。晚上,起碼得等到個12點才睡。自己都成了夜貓子了。

真的,自己的假期真的很空。

沒點充實。

今天正在聽音樂的時候,同學卉打來了電話。聽到她的聲音,我頓時真的很想嘴裏蹦出:“卉,你好!我親愛的大小姐!好久不見。”但是這樣肉麻的話語叫我如何説得出口。

還是算了,我用很平淡的語氣:“嗯?有事?”

那頭:“對。老師讓我轉告你明天去看分數。”

我:“哦。那……”

我想問她的其實就是她去哪裏讀國中。但是,眼看就要吐出的言語卻又吞了下去。

也可能是她知道我想問的什麼,很直接了當地就跟我説了:“我就要去廣州讀了。”

聽罷,我無語了片刻。只説了聲拜拜。就掛下了電話。

我又走進房間裏,聽起音樂來。小音響裏傳出魏晨清亮的嗓音:“琴聲幽幽撥我心絃……”

我閉上了眼睛,欣賞着這歌。心裏想的卻是另一件事。

班裏的同學,一個一個都浮現在我腦海中。似乎在放映着電影。

先是回憶起在班裏和我最要好的的兩個女同學。一個是小銘,另一個是小源。

她們倆就是不同類型的女孩子,怎麼説呢?無論是從性格上,還是外貌上。

小銘是特別的瘦,卻長得斯文,不過,她可是一位小才女。寫作就是她的'強項。一切的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的好,她有才啊。唯一讓我不明白的是,她怎麼能那麼的愛JAY。誰要在她面前説句:JAY哪點好啦。她當場就能恨死你。起碼得一個星期不和你説話。那就叫打冷戰吧。

説起小源,她的成績不怎麼好。但是能讓我打心裏就愛跟她玩,恐怕就得歸功於她的那點質樸了。她是農村裏來的孩子。成績雖然不怎麼好,但是,她可比那些老喜歡擺顯自己的富家女好多了。跟她在一起,我有總特別釋然的感覺。

而想起我們班的男生,我真是無語死了。在一個班上了這麼久的課,我和我們班的男生説過的話是極少的。回憶起來,真的是很空白很空白。

回憶是美好的,但是人總不能停留在回憶中。畢竟,人還是要向前走的。

國中,好朋友可能聚不到一起來了。小銘要隨爸媽去珠海念中學。小源……在哪讀都還不知道。

最後一年的時間,在國小,我留下過喜與悲。不過,那都已經成為了過去。

現在,就讓它如風地逝去吧。

只在腦中留下的記憶。

別過國小,別過同窗……

記憶的作文 篇2

一條常年流水不斷的小河,河面不寬,卻很潤澤,由此,小河流經之地的景象便有了小橋流水人家的韻致。

這個地方,經年後我稱為故鄉,她的名字叫“天堂”。

地處渝西,淺丘的山巒容貌,賦予她清秀瑰麗的外表。彎彎的流水,淌過村莊,淌過田野,淌過慈竹相擁的院落和小橋。

春天,原野被春風一下撩醒,空氣略顯幾分乾燥,幾分蒼涼,小草不知不覺從沉睡的泥土裏鑽出,幾分誘人,幾分挑逗。隨小草的萌動,小河裏,泛起了春水微瀾的漣漪,田野裏,有了潤浸和生命本色,也便有了生機。風拈起泥土的芬芳,把鄉野情趣肆意撒播。

抬眼,一壟一壟的田野和坡地,內藏一層夾一層的冬水田。田裏的水,是存儲的雨水和剛融化的雪水,澄澈見底。底下的淤泥,有苗杆明顯腐熟的痕跡,只等春風這一聲集結,才喚出一絲一絲活泛的旖旎。

等到驚蟄之後,故鄉的漢子紛紛從自家院落出來,頭戴草帽,肩挎犁鏵,吆喝着耕牛,繞過河上的石橋,一步一步走在鄉間小路,走向自家冬水田的田埂。到得田邊的`漢子,扔掉韁繩,放下犁鏵,獨自坐于田邊,點上旱煙,狠勁地過把癮,然後脱掉黃膠鞋,挽起褲腿,在一聲拖長尾音的“籲”指引下,耕牛乖乖走到跟前,隨漢子手勁用力的傾斜度,慢慢走進田裏,隨後有了人走牛奔往來反覆遊走的光影,光影的身後,是一鏵一鏵帶着地熱的新鮮泥土。

這樣的場景往往是鄉村耕作的序曲,下一曲目的演奏,與二十四節氣交替變換緊密結合,翻地,鬆土,起壠,播種,撒谷,覆膜,栽秧,施肥,鋤草,殺蟲,收穫等等,這些過程精耕細耨,周而復始,連續不斷,故鄉人給冠上“大春”和“小春”的名號;這些過程,讓故鄉人從土裏刨出了賴以生存的財物和滿足,它們分別是糧食,衣物,一家人生計打算的支出。儘管苦和累,儘管捉襟見肘,但,沒有驚擾,沒有喧囂,沒有質疑,沒有爭吵,故鄉的空氣總是質樸而祥和。

都説,鄉間的勞作是一幅畫。畫面,通常都烙刻着季節的符號,把切着生活的脈搏。

最靈動的畫面,是夏季的黃昏後,耕耘了一天的人們,帶着喜悦的心情收工回來,扛着鋤頭,牽着耕牛,扯把青菜,三三兩兩,聊着口音濃重的龍門陣,唱起走調的革命歌曲,從鄉村的各個角落走向村口的河岸,挑水,清洗,淘菜,浣衣,戲水,仿若鄉村小集會,歡笑衝散一天的勞累,平和連接起你我他友情的橋樑。

當歡快的小河送走最後一位鋤犁人,鄉間便成銀灰,小河平靜得如一面博大的鏡,澄澈靜謐,水韻的氣息慢慢氤氲,把鄉野的氣温焙製得温潤迷人,一縷縷乳白的炊煙和灰色的暮靄在空中交融盤旋,給屋脊、牆頭、樹梢、田野、坡地、山彎籠上一層輕紗,此刻的鄉村也變得朦朦朧朧,若隱若現,若即若離。

此時,人們已倦怠在各自家裏,在裊裊炊煙中,聽着犬吠的聲息,烹飪起屬於自家的美食,它們是烙麥粑,玉米餅,老臘肉,自制豆腐乳下稀飯……沒有山珍海味,但各家屋頭的笑聲,清脆又擲地有聲。

笑聲散盡,煤油燈裏的煤油也已燃盡,大人催促着孩子熄燈就寢,自己卻又重新挑亮燈盞,做着針線,擦拭農具,一家人的生計打算,就此慢慢商定。

故鄉人對生活的從容,淡定不過如此。或許,這得益於村前那灣河水,千百年來,無名無姓,不爭不急,無怨無悔,清清澈澈,從從容容,慢慢滋養的秉性。

愛,是萬物依戀大地的緣由,故鄉的河流也如是地對故鄉人説。

這樣的愛悠長、厚實又意味深長。

誰也不知道,平靜如水的生活,會慢慢被外界的喧囂和浮華擊碎。

有一天,推土機開進村裏,先是房屋,後是竹林,再是山坡和耕地,故鄉的容貌,儼然一個大工地。很快,熟悉的土地上有了新的工廠,清澈的河水消失了,鄉鄰們過起了不相往來的高樓生活。

記憶的作文 篇3

寧波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在我們學校附近就有許多名勝古蹟,如高大雄偉的鼓樓,飽經風霜的唐塔,書香瀰漫的天一閣……今天一放學,外公就告訴我晚上要去一個古色古香的地方吃飯。

夕陽西下,我們穿過車水馬龍的中山路,走過燈火輝煌的文昌大酒店和新興大酒店,拐入一條幽僻的小路。只見路旁挺立着一排高大的法國梧桐,它的枝幹蒼老遒勁,樹葉遮天蔽日。藏在樹陰下的是兩排古色古香的民宅,青磚黑瓦,庭院深深。

沿着青石板小路往前走,遠遠望去,只見一座宅院的大門口兩旁高掛着兩個大紅燈籠。走近一看,門楣上有四個醒目的大字“文昌食堂”。大門兩旁相對立着一對扁形的.石鼓,外公告訴我,這叫“門當”。因為古人認為鼓聲隆隆,像天上打雷,可以驅鬼。硃紅的大門上畫着兩個威武的門神。一個白臉,頭戴虎頭盔,身披黃金甲,雙手持寶劍。另一個黑臉,頭戴虎頭盔,身披銀甲,雙手持青銅鐗。外公説,那個白臉的叫秦叔寶,黑臉的叫尉遲敬德。

邁過高高的門檻兒,走進大殿,一眼就望見幾根大紅圓木柱子撐起高高的屋頂,每根柱子下面都有一個圓圓的石墩子。外公告訴我,這石墩子是為了保護木柱子才安的。要是沒了它,地板一旦受潮發黴,木柱子也會跟着發黴;有了它,木柱子就不易發黴,房子的壽命當然也長了。古人可真聰明呀,我想。

聽外公説,我的太太婆家就在隔壁的一條弄堂裏,我的外婆和我現在一般大小時曾來這兒吃過飯,我的媽媽和舅舅小時候曾來這兒玩過捉迷藏。在這樣一個充滿回憶的地方吃飯,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啊。

當我走出“文昌食堂”,整條古街已經融入夜幕裏,只有歷史的記憶還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

記憶的作文 篇4

才歌楓林透紅歡,又説銀杏葉翩躚,唱不盡春秋風雲曲,道不完日月輪迴遷。

 ——題記

我愛銀杏,是因為銀杏是我童年的歡樂和夢境。

記得老家的院子裏有一棵銀杏,它高高大大的與後院中的臘梅遙相呼應。陽春三月,乍暖還寒,一夜之間,銀杏樹光禿禿的枝椏上似有若無地綴滿了不易察覺的新綠,隨着春姑娘的腳步,嫩葉漸漸地綻放。許是大地的寒氣也喜歡上了這嫩葉,悄悄地凝起露珠,晶瑩地掛在銀杏的葉尖上。

打銀杏葉像鴨掌一樣張開時,我總是望着銀杏樹問爺爺:“爺爺,它什麼時候才能開花啊?”爺爺也總是摸着他的白鬍子説:“哈哈,小饞蟲!你做夢的時候它就開花了,等你睜開眼啊,那花就飛到太陽公公那裏去了。”“那為什麼不讓我看呀?”“它要把你的好夢告訴太陽爺爺。”“嗯……,我沒有夢呢?”“那銀杏花一定是晚上跳舞跳累了,和太陽爺爺睡覺去了……。”反正,直到現在我也沒見過銀杏花的模樣,所以,一直就把爺爺的話當真。

五月裏,在初夏的陽光中,密匝匝的銀杏葉間開始現出了一咕嘟一咕嘟的綠色果實,奶奶 説:“白果要是熟了,就會自己落下來,到了冬天,你就有炸白果吃了。”不知道為什麼老家人把銀杏果叫白果,但是白果卻成了我們兒時的玩具。那時我們女孩子誰的口袋裏都會鼓鼓囊囊地裝着胖呼呼的白果,三五成羣玩抓子游戲。玩時,每人出五顆白果,用石頭、剪刀、布來確定誰抓子,抓子的人,把大家的白果一把灑在桌上,然後把一個小沙袋高高拋起,在小沙袋落下的一瞬間,用小手抓掃一下桌上的白果,還要準確無誤地接住小沙袋,於是,抓在手中的白果就成了戰利品,接不住沙袋,手中的白果灑回桌上,再用石頭、剪刀、布確定抓子的人。這個遊戲成了我們兒時的最愛,在白果成熟的季節,使得老家小院中響徹了“石頭、剪刀、布”的歡叫聲。

伴着秋風的口哨,秋蟲的呢喃,天高了,雲淡了,秋季如約而至。院中的銀杏樹,那翠綠的葉片,也漸漸地變成金黃。先是葉的邊兒鑲上了黃色,那黃色由暗到明,由點及面,慢慢地覆蓋了所有的'綠色,此刻的銀杏樹現出了它最美麗的容顏。這時,我會從樹上摘下最大最漂亮的葉片,在奶奶的幫助下,用薄薄的稀麪糊將它粘到舊布上,再放在廳堂的過道中風乾。奶奶會把風乾後的布塊按銀杏葉的模樣仔細地剪下,教我穿上美麗的絲線沿着銀杏葉邊鎖邊,幾個小時後,一枚枚漂亮的銀杏葉書籤就做好了,這些書籤一直陪伴我到國小三年級。

當初冬的寒風呼嘯而過時,銀杏葉似天女散花,像蝴蝶飛舞,飄飄灑灑,無怨無悔地撲向大地,密密的在地上鋪上了厚厚的一層。好似碎金般的地毯。這時,我們家的花貓喜歡躺在銀杏葉上曬太陽,我也喜歡躺在上面,隨手舉起一枚葉片透過陽光看經絡。有小夥伴來家玩時,我們會在銀杏樹下,捧起一捧捧的銀杏葉灑向空中,讓金黃的葉片飄得滿身都是,嘻嘻哈哈的笑聲,趕得初冬的蕭瑟不見了蹤影。

等到滿樹金黃色的葉片落完時,一個真正的冬天就到了。冬天的銀杏樹全是光禿禿的枝幹,乾乾淨淨,陽光一瀉到地。這時,我會擁在奶奶的懷中,看奶奶在炭火盆上炸白果。奶奶在一個鐵絲編成的小籠子裏放上一把白果,烤上一小會兒,就抖一抖小籠子,直到聽到劈劈叭叭的炸裂聲,白果就飄出了銀杏特有的清香。這時,我會嚥着口水和奶奶討價還價,想多討幾顆白果吃,奶奶始終堅持原則,每天只給六顆,從不多給,她説:“白果有小毒,吃多了是禍害。”她還告訴我:“這棵銀杏是爺爺的爸爸種的,要不然現在還沒有果子吃呢。”一直到現在,我才明白,奶奶其實道出了銀杏古老的結果祕密,怪不得銀杏也叫“公孫”樹,那意思就是爺爺種樹,孫子才有銀杏果吃!

隨着我們的長大,爺爺奶奶的故去,老家的院子清寂荒蕪了,只有這棵銀杏依舊挺拔傲立,每年灑下金黃的葉片,每年落下成熟的果子,似乎固執地等着我們歸來。今年,堂弟回到了老家,深秋時,他在電話裏邀請我:“姐姐,你回揚州看看吧,我把老家的房子修好了,那棵銀杏樹依舊蓬勃,好像還記得我們兒時的笑聲呢……”

是啊,是要回去看看囉,去看看銀杏,看看有着吉祥稱號的菩緹,相信,當皓月當空,所有的歡樂會在菩緹的腳下聚會!

記憶的作文 篇5

艱苦.簡單

簡單醜陋的軍服、飯菜的惡劣、用水的不便、蚊蟲的叮咬……一切都是那麼的不順。

在整齊統一的步伐背後是汗水凝結成的艱苦與生活的簡單樸素。如同生命的最初,人類的起先是艱苦簡單,一切美好的事物的最初同樣是簡單。是否在一切光彩美麗的事物的背後都存在着些不美麗卻很真實的艱苦和簡單?

 團結.承擔

某日夜晚,看影片。蚊子嗡嗡地騷擾着我本就煩悶的心境。蚊子叮咬着處處,花露水在此刻成為生活的必需。我不知是誰,把花露水傳遍了整個連隊,那自然是消耗了許多。她難道沒有考慮過自己今後的`需要嗎?還是團結的力量粉碎了私心的狹隘?

某天晚上很吵,以至於寢室長要出去集合。她一直很安靜啊,我不知道她爬上爬下去忍受那本不屬於自己的責罵時心中會不會有不甘和懊惱,我只知道她歸來時只是平和地告訴我們不要吵。也許擔任職務就必須負責,就以至於為他人的過錯承受一些不該有的責罵,這就是承擔吧。

 孤單.戀家

窗外,黑夜靜謐而有暗淡,黑色成了世界的主宰,沒有白日的温暖,沒有吵鬧的温馨。此刻,對家的想念浮出於記憶之中,家的甜美和温馨召喚着孤單的人羣,淚幾度欲落,生生地被咽回後,心裏是翻天覆地的失落和感傷。

四周的人已沉沉睡去,也許只有我在暗淡無光的環境裏黯然神傷,蟬鳴拌着微微的月光消除了些許的陰霾,在明滅不定的光影中漸漸的我也進入了夢鄉。

記憶的作文 篇6

成長是個名詞,描摹着我們的悲歡離合;成長是個動詞,跟隨着我們的來去匆匆;成長是個形容詞,旖旎了我們的青葱歲月。

成長的温柔寬慰着我們的心海,成長的殘酷剝奪着我們的自尊,成長的壓迫緊握着我們的神經。即使如此,我們卻無法去責怪,無法去抱怨。成長像時光般無形的在背後抱緊你,無論你怎麼回頭永遠也看不見它,就這樣我們在人生的單程旅行上前行着,時而瘋狂肆虐,時而仰天長嘯。漸漸的,散落了不少那些關於成長的記憶。

誰偷走了我的天真?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就像這美麗的幻境一樣,毫無準備間,我們降臨了。或一汪碧潭似得大眼睛,或一彎月牙似得小眼睛,藏着天真,釀着稚嫩,對這一切充滿了好奇。我們認真的無知着,頑固的堅持着。大人們常説這是天真。在每個童年的心裏都藴藏着一個天真的種子,有了這個種子,彷彿世間的一切都那麼美好,沒有那麼多的若即若離,就因為這樣我們才經常被一兩顆好吃的糖果哄得喜笑顏開。而如今我們卻再也不會輕信別人了。成長,難道是你偷走了我的天真麼?

誰帶走了我的笑容?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玉壺光轉”。還帶着對那份簡單的依依不捨,我又被這青春的大潮簇擁至風口浪尖。這裏微風竄動帶着柔柔的花香,這裏人頭攢動演着唯美的笑容。遠看和諧的像幅畫,近看卻令我有些不解。爭吵、欺騙、壓力。這些奇奇怪怪的詞語混進了我們原本就擁擠的生活,稀薄的空氣下我們無力再去微笑。就像我看的的有些人笑着卻滿含淚滴,有些人走着卻困在原地。在這麼美得幕布下,我們的青春被束縛被捆綁。成長,難道是你帶走了我的笑容麼?

誰抽走了我的夢想?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還記得自己初見夢想時的樣子麼,讓人充滿熱情,讓人肯定自己的價值。夢想比鑽石耀眼比珊瑚珍貴。可以説是支持我們不顧一切去拼搏的動能,更可以談得上的是我們的全部身家。爭取它的路上我們遍體鱗傷,也曾得到否定遭遇嘲諷,刻在心中卻始終告訴自己:“為夢想,不放手!”這樣仲滿力量甚至讓人動容的話語卻在現實面前變得不堪一擊。若執着追尋,冷漠的'看客會説我們不切實際:若沉默妥協,熱情的看客又會説我們按部就班。糾結着思考,無奈着前進。誰又懂我們呢?成長,難道是你抽走了我的夢想麼?

天真,笑容,夢想。看,多麼美的畫面啊!如陽光一般的和煦,星光一般的璀璨。但是,温室的花朵永遠不會懂得冷豔的祕密,最長的電影也一樣逃不過些許波折。不是麼?

脱離天真的我們變得膽小或戰戰兢兢,越是美的事物卻越不敢那麼欣然的接受,倒不如説是成長送我們的禮物叫做謹慎和穩重。沒有笑容的我們寡言少語偶而莞爾一笑,其實我們只是在等待越過荊棘,戰勝困苦後更加驕傲燦爛的笑容,倒不如説這事成長必須煉就的一種能力叫做忍耐和沉澱。放開夢想的手我很心痛,但成長其實帶我們體驗了另一種世界的生活方式,我們應該先去走好自己應該走的路,才能在夢想的路上自由的馳騁,倒不如説這是成長為我們準備的最好良藥叫做磨練和等待。你覺得呢?

成長的短劇就要結束,我意味深長的細細體會着。整理好這一切,在這片尾我想説:無論是誰動了我的記憶我都會原諒你。最後,感謝你成長,我愛你。

記憶的作文 篇7

一抹香,一段路,一個人便是永恆的芬芳。

清晨,從家出發去往補課的路上,陽光的温度剛剛好,沐浴着一縷春風,清涼,美好。漸漸走過一個個十字路口,又是一股惡臭,腳步不由得一頓,抬頭看去,果不其然是那條小衚衕,強忍着心中的厭惡,硬着頭皮走進去。如果不是隻有那一條路能到達,我想我這輩子都不會踏進那個小巷。骯髒的牆壁被住户糊上一張張報紙,一個個油點在報紙綻開,順着紙的紋路一點一點浸透整張報紙,亂七八糟的報紙上佈滿一個個油膩黃色油點。小卷本就不寬敞,但一些怎麼的住户為了方便自己,破舊沙發,舊傢俱全都推進小巷裏,有時一些蒼蠅圍在上面嗡嗡亂飛,那聲音難聽至極,讓人心煩意亂,儘量讓自己屏閉掉一句句不文明的話,時不時就有人爆句粗口,一些不和諧的聲音始終不停,我想這裏就是一切醜惡,骯腥的漏頭,世上的一切三教九流都在其中藴展發源。正當我嫌棄至極之時鼻尖一抹淡淡清香飄過,不由得呆住,在這個小巷中竟還有如此芬芳。加快了腳步向前探去。紅牆黑瓦,一盆盆清綠吊蘭花在瓦牆散發一種清閒的綠,那種綠,吸引着人的目光,絢麗而不單調,淡雅而不嬌豔,入目而不刺眼,那種可以讓人心情愉悦,讓人心神寧靜的`安撫。又向前走了幾步,只見小院的門開着,一個面色和善的奶奶抱着一隻貓窩在綠蔭下的躺椅上,陽光傾灑下來,這畫面才是美好應有的樣子吧!深深吸上一口氣,鼻腔中充斥着清香,順着小巷繼續向前走進,我想這就是心底的美所產生的芬芳吧!

一抹清香掩蓋了一路的骯髒,一位老人詮釋了心底的芬芳。那抹留在記憶中的芬芳我將永存心尖,那抹香,那種芬芳,那位老人,那座小院,驚豔了我的目光又温暖了我的陽光。

願記憶裏的薈萃悠遠綿長!

記憶的作文 篇8

我的家鄉在閻良區振興街道,舊稱譚家堡,是個山東莊。早年,移民住的都是草房,我家也概莫能外。山東人善用最簡單最廉價的材料建造居所,常使人感到不可思議。就説這草房吧,每間屋子只用5根木椽支撐整個房頂的重量。建這種房子更需要經驗和技術,屋頂的覆草即是巧奪天工。碾壓過後的麥草被整理拍打得順而平實,層層疊壓碼在屋頂,不管雨多大,不管雨季時間多長,雨水總是隻從麥草表面掠過而絕不會下滲,而且無論多大的風都不會使草屋受損。這就是功夫。

這房子一明兩暗,進門就是鍋灶。掀開門簾,一牆之隔的是卧室,一盤土炕佔據了大部分面積,再擺張桌子或櫃子,屋內只剩站人之地,稱“炕前”。這卧室是兼客廳用的,客人來了要麼坐炕沿,要麼上炕。除了夏季,平時吃飯也大多在炕上,有專門的“炕桌”。外面的鍋灶與土炕有通道相連,利用做飯的餘熱取暖,這叫“連鍋炕”。

村民們説這種房子是“土打牆,草披房。冬天暖,夏天涼。賽老蔣,似天堂。”草房土牆保温效果好,説冬天暖是毫無爭議的',但説夏天涼我絕不苟同。在那連温飽都不能滿足的年月,大部分家庭都沒有專用廚房,夏天也是用連着炕的鍋灶做飯。三伏天裏躺在燙得烙人的炕上就寢,難道也“賽老蔣”麼?我們都拖張席子在院子裏睡覺。背靠大地,眼望星空,在沒有電視也沒有廣播的年代,遙望浩瀚的天河,指認擔着兩個小兒的牛郎星,辨識被梭子追打的織女座,看茫茫宇宙上演的一幕幕大戲,是我童年的樂趣。不過這難得的快樂中也藴含着兇險。土牆土坯的縫隙是昆蟲的樂園,它們比人類更喜歡夜生活,常常惡作劇般,對我們發動莫名其妙的攻擊。我就被蠍子蜇過兩回,都在腳上。突然的劇痛攪擾了我的美夢,我不顧一切地一跳而起,然後重重地落下。其後果是腳面迅速腫起,像發麪饅頭,火燒火燎,兩三天不能走路。

到了1972年,由於備戰時所挖地道的塌陷,我家的草房已朝不保夕,頓成危室。生產隊投工負責拆舊換新,材料等費用自理。我的人生第一課,就從蓋房開始。

這次蓋房有了很多改進和變化:一是另蓋了廚房,使夏季免受熱炕的蒸烙之苦;二是屋頂的上部仍用麥草,靠近屋檐的部分改用小瓦,此舉人稱“金鑲玉”,因屋檐部分改用小瓦增強了防風防火效果,又叫“風火檐”。1982年,我家蓋了磚混結構的平房。在此前或者之後,山東移民紛紛告別草房,一座座新房拔地而起,舊貌換新顏。1992年,我家再次蓋房,由堅固耐用向美觀舒適過渡。進入新世紀之後,更多的農村人不再自建,而是選擇在城裏買房。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