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書潑茶的典故

來源:文書谷 1.86W

賭書潑茶一般是用來形容夫妻之間之間琴瑟鳴和、相敬如賓,那賭書潑茶有什麼典故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賭書潑茶的典故,供大家閲讀!

賭書潑茶的典故

賭書潑茶的典故

典出李清照《〈金石錄〉後序》:"餘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後。中,既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甘心老是鄉矣!"

南宋女詞人李清照和丈夫趙明誠夫婦倆都同樣喜好讀書藏書, 每次飯後一起烹茶的時候,就用比賽的方式決定飲茶先後。一人問某典故是出自哪本書哪一卷的第幾頁第幾行,對方答中先喝。可是贏者往往因為太過開心,反而將茶水灑了一身。成為流傳至今的千古佳話。

試想,讀書本已是雅事,而相知相惜的二人更是在日常中用"賭書"增添生活情趣,即使不慎將茶潑了,仍然興致不減,餘下滿身清香,可以看出李清照趙明誠夫婦之間美滿的愛情和高雅的生活情趣。

賭書潑茶的意思

形容夫妻之間之間琴瑟鳴和、相敬如賓

賭書潑茶的成語出處

清朝才子納蘭容若有感於趙氏夫婦的伉儷情深,寫下了“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的千古名句,紀念亡妻盧氏,亦為後人所樂道。

納蘭容若的悼亡詞全文如下:

《浣溪沙》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賭書潑茶的引申理解

讀書是這樣靜好

三毛曾説過:“一個房間,書多了就會好看起來,這是很主觀的看法,我認定書是非常優雅美麗的東西,用它來裝飾房間,再合適不過。”同為愛書人的我深感贊同。鮮花雖然嬌豔,但易於枯萎,金玉器雖然華貴,但不免豔俗,古玩雖然精緻,但過於脆弱。唯有書本,端莊而不失雅緻,纖巧而不落充實。

輕推書室的雕花木門,浩如煙海的斑斕映入眼簾,清新獨特的紙墨香攜同歷史智慧的厚重感撲面而來。彷彿獨自站在一片草原,草浪翻滾。張開雙臂,讓人有一種馳騁通脱的快意。暖風拂過,輕掀書頁一角,微露泛黃的紙頁,發出“嘩嘩”聲。陽光斜射進書室的角落,在地面上投射出亮亮的影子。沉溺於這樣一種靜謐安詳,隨手翻看一本。清茶小茗,掩卷小憩,始有古意。

讀書是這樣靜好,愛書的人是嫻靜的人。

讀書即讀自己

愛默生提倡一種新的讀書理念,即讀書即讀自己。隨着書中劇情心情豁然,嘴角含笑,或是愁雲密佈,低聲飲泣,或是因為某一句精闢的話拍案叫絕,頓生一種覓得知音之感,歎一聲:“這正是我心裏想説的話!”誰説不是在書中看到了自己或身邊熟悉的人的影子呢?為書中人物感慨也是為自己感慨,誠如席慕容那一句詩:“我們都是戲子,在別人的故事裏流自己的淚。”閲歷豐富的人對書的理解力更深。他們用一隻眼睛看見紙面上的文字,一隻眼睛穿透紙背,見過太多的人,看過太多的事,便更能看到書中深藏的那一份深意與滄桑。

“遊於藝”是最高境界

很不喜歡那一句: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一聽便是封建老學究窮酸式的教誨。將讀書披上功利的外衣,將書本作為攀上官場的墊腳石,沒的辱沒了這樣一件脱俗的物品。拋開了世俗的雜念,讀書更如魚得水,“遊於藝”便是最高境界。無論陽春白雪還是下里巴人都涉獵一番,自由海闊天空的眼界。一本書就是一個世界。上天賜予我們一次生命,一種人生,但書本卻打開了通向不同世界的窗口,讓我們看遍世情冷暖,在別人的心靈裏做一回旁觀者,或是穿越重重時空見證神祕多彩的歷史,或是足不出户飽覽名山大川。從書中猛醒回到現實,倒有“到鄉翻似爛柯人”的感觸。正是信步所至世各異,天南地北任我行。豈不快哉!

讀書是精神上的交流

每個人因為環境與知識構成的差異,所形成的思想認識也便有了差距。那麼讀一本好書就彷彿與一位智者談話。荀子説得好:“吾嘗終日而思也,不如須臾之所學也。”生命短暫如同白駒過隙,每個人在茫茫人世投下匆匆一瞥。有的人肉身已毀,精神不滅,那些智者把自己留在了書本里,文字便讓他們不朽。當你翻開一本,便會看到一位慈眉老者已沏好了一杯清茶坐等你的到來。這樣精神上的交流,穿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重重阻隔,書便是一座無形的橋樑。

讀書需要思考

人們説: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確是讓人心明眼亮,但閲讀只是提供了一種感性材料,只有思考才能將書中內容轉化為自己的。讀書越思考便越覺讀書的趣味,同時又會油然而生一種渺小感。伏爾泰有一句名言生動的描述了這種心情:“書讀得多而不加思考,你會覺得自己知道的很多。書讀得多且多思考,你會覺得自己不懂的越多。”這種高山仰止的心情就像置身蒼茫大漠,眼見得一片蒼涼的壯闊。前人的思想精粹如星河閃爍,讓人不禁發出河伯之歎,卻也帶着一些欣喜的惆悵。

如果説“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是普通的塵世之樂,那麼“賭書消得潑茶香”便是讀書人專屬的情趣了。花開蟬鳴,落葉飄雪,星移斗轉,換了流年。但不變的仍是那一份愛書的心。孤星寒月,一簇燈火,攤開的書本發出古遠的幽香。我獨愛這一份寧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