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寫,你才會寫”

來源:文書谷 2.58W
“只有寫,你才會寫”

王安憶寫小説出了名,不少人都羨慕她有個當作家的媽媽,於是紛紛寫信給茹誌鵑,請求她談談她是怎樣培養王安憶的。——到底有沒有寫作要訣可以祖傳祕受的呢?當然沒有。為此,茹誌鵑只好在各種場合反反覆覆地説明她培養不了作家;否則,她一定把她的三個孩子都培養成作家,而不是隻培養一個。
巴金説:“只有寫,你才會寫。”老舍也説:“不斷地寫作才會逐漸摸到文藝創作的底。紙簍子是我的密友,常往它裏面扔棄廢稿,一定會有成功的那一天。”游泳健將是在游泳中練出來的,鋼琴演奏家是在彈奏中練出來的,“寫家”(在西文中作家稱“寫家”,作品稱“寫品”)是在寫中寫出來的。不停地寫、寫、寫,要説祕訣,這就是。
初學寫作者往往有這樣的苦惱:心裏有很多很好的意思,可是一拿起筆來,就覺得空空蕩蕩的了;或者一寫就完全走樣了。由此可見,要做到“得之心,應之於手,形之於筆墨”,非下苦功不可。只有寫,才能縮短心、手之間的距離,語言才會馴服地聽從你的使喚,達到得心應手、暢順無阻的地步。
手之應心的過程,並不是單純地記錄,更是定型、整理、豐富、深化的過程。想的內容往往是遊離不定的,通過寫,變得凝固確定了;想的內容往往是雜亂無章的,通過寫,變得條理分明瞭;想的內容往往是粗糙駁雜的,通過寫,變得精細純熟了。通過寫,不但可以發現想的疏漏之處不足之處,從而加工、改正、補充;而且,新的意思也往往會在寫的過程中源源不斷地湧現出來,從而得到豐富、提高,所謂興會淋漓、思致風發的境界只有在寫的過程中才會出現。尤其是議論文,在寫的過程中甚至有發現原先想的不合邏輯,經不起分析、檢驗因而完全推翻的情況。當然更多的是發現想的不夠準確、嚴密,材料不夠豐富、充實,分析不夠深入、透徹,或者聯想起新的材料、新的問題、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想固然是寫的基礎,但寫又能促進想,思想會在不斷地寫的過程中變得敏鋭、周密、深刻;而且説到底,文章畢竟是寫出來的呵。肖殷同志深有體會地説:“那些常常練筆的人……不僅文字如流,文思也像牽絲,彷彿無處不是材料,只要傾心專注,略一牽扯,題材就順暢而至,不僅實事和觀點,連血肉和氣脈也一起牽來。可見越常練筆,對那些有特徵的生動活潑的形象就越敏感,就越容易感受、領悟、攝取和融化。”(《習藝錄•談練筆》)
“成如容易卻難辛”,寫作確是艱苦的勞動。法國大作家福樓拜曾經感慨系之地把寫作的藝術比作值得詛咒的惡魔咀嚼他的心血。但有志於文的人卻仍然在不停地寫、寫、寫,有的甚至在彌留之際還高喊給他紙和筆,有的就在書案前溘然長逝。究竟是什麼力量在推動着他們呢?是真理!李大釗説:“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達於真理。”為了探求真理,張揚真理,他們越崇山,跨峻嶺,攀險峯,不辭勞苦,不畏艱辛,甚至甘願獻出自己的生命,並且以為這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