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特點及常用技法

來源:文書谷 1.62W
散文的特點及常用技法

散文是一種重要的文學體裁,也是考生樂於採用的一種文章樣式。在考場作文中經常出現的散文佳作有敍事散文、抒情散文和哲理散文,這些成功的應試之作,不但展示了考生的才情,也幫他們獲得了高分,為考入理想的大學奠定了基礎。下面談談這三類散文的特點及寫作中的常用技法。
一、敍事散文
敍事散文是以寫人敍事為主的散文,這類散文通過寫人敍事抒發作者特定的感受和情思。敍事散文與一般記敍文相似,但又有區別。就敍事而言,散文所述的事件不要求情節完整,更不追求曲折變化,而一般記敍文的要求較散文高得多;散文在敍事時需要飽蘸情感,一般記敍文的情感則主要由人物來體現,不需作者明確抒發。就寫人而言,一般記敍文的人物可以虛構,而散文中的人物則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礎上進行某些剪裁加工而創造出來的。
敍事散文常用技法
1、穿插豐富法
即在敍述事件的過程中,插入一些與情節相關的情節,使文章的內容更加豐富。
【示例】
母親的性格我知道,不到萬不得已,她是不會麻煩別人的。我把母親的腳平放在我的腿上,修剪起來。
母親的腳是一部滄桑的歷史,濃縮了她辛勞的一生。母親五歲就死了娘,她是穿村裏嬸子們幫襯的百家鞋長大的。成人時,她穿着自己縫製的繡花鞋嫁給我父親。母親赤過腳,在水田裏插秧;穿過草鞋,在山地裏割草;穿過兒女們扔下的運動鞋,在責任田裏勞作。
如今母親老了,腳面上皮膚粗糙,青筋突起,腳後跟佈滿了一道道裂口。……
——《給母親修腳》
藉助插敍性敍述,交代母親的苦難史,為“我”的孝心復甦作鋪墊。這部分文字既不旁生枝節,遊離中心,又能宕開一筆,拓展內容。
2、虛實結合法
虛實結合本是詩歌藝術常用的手法,實為眼前實有景物,虛為想象的景物。這種手法也被許多同學用在散文寫作中。
【示例】
春天來了!融化的冰水把小溪弄醒了,“丁冬、丁冬”,它就像大自然的神奇歌手,唱着清脆悦耳的歌,向前奔流……
一幅幅春景,讓人從心底漾起圈圈愉悦的波紋,然而我總覺得自然美的後面似乎少了點什麼。突然我的心為之一動,一個普通的畫面出現在我的眼前:一對深情的戀人在落日的餘暉裏,在被北約炸為廢墟的廣場上,緊緊擁抱在一起。而現在,他們已長眠地下。我的心彷彿與它相通了,心靈的觸動讓我瞭解了春的真諦,我的思維從未如此清晰地顯示出春的內涵:和平與反戰才是春永恆的主題。
——《春的真諦》
由冰凍融化、小河甦醒的春景聯想到廢墟上的戀人,由眼前實景到心中虛景,先實後虛,虛實結合,恰到好處地突出了主題。
3、感悟昇華法
即在敍述原委、鋪墊畜勢的基礎上抒情議論,揭示感悟,昇華主題。
【示例】
母親的長髮柔順地在臉旁垂下,嘴角微抿,畫出一道温柔的弧線,纖細卻並不白皙的手指在父親的鞋帶中穿梭回覆。
夏日的陽光像一層薄紗,在父親的側臉上打出一層光影泯滅的圓圈。父親低着頭,像個犯錯的小孩,柔和的目光像一潭深邃的湖水,彷彿隔了千年,恆久不變地穿過氤氲的陽光與浮塵,望着母親。四目交錯的瞬間,相視一笑,沒有聲音,沒有語言,只有陽光般的笑容。
父親緩緩向前邁了一步,伸出一隻手,小心翼翼地將母親垂落的髮絲輕輕地埋在耳際。一抹紅霞泛上母親的臉龐,像少女初戀般的羞澀。
忽然之間,我發現這個瞬間變得盛大空靈,萬物生輝,成為了永恆。其實,生活就像一條金色奔騰的大河,雖然其中的每一滴水都那樣平凡,但在陽光下,依舊能夠成為精彩的瞬間,裝點美好的人間。
——《精彩瞬間》
文章抓住母親為父親系鞋帶的細節展開描繪,濃墨重彩,生動形象,最後水到渠成,在抒情性議論中完成瞬間頓悟:平凡能夠成為精彩的瞬間,裝點美好的人間。
二、抒情散文
與敍事散文相比,抒情散文抒發的情感更強烈,想象更豐富,語言更具有詩意。
抒情散文常常運用象徵、比興、擬人等方法,通過對外在形象的描繪來傳達作者的情思,因此借景抒情和託物言志是這類散文最常用的手法。借景抒情,即將感情寓於景物之中,賦景物以生命,明寫景,暗寫情,做到情景交融,情景相生。託物言志即將情感融於某個具有象徵意義的具體事物,藉助象形聯想或意藴聯想把主觀情感表現出來。
抒情散文常用技法
1、敍議生情法
即在敍述之後展開適當的抒情性議論,敍述為議論張本,議論昇華敍述的內涵,敍議結合,相得益彰。
【示例】
“那好,你睡吧,我只是順便。”接着是一陣鞋子與地面碰撞的聲音,漸漸變低,遠去了,直到再也捕捉不到了。楊老師走遠了,但“只是順便”幾個字在我心中久久盪漾,激起了片片水花,蕩起了圈圈漣漪,往事也連成一片。
(回憶“我”住院返校後幫“我”補課的情形)
那一次,他故意“閒着”來幫我補課,這一次他又“順便”前來看我,愛人而不着痕跡,助人而不事聲張,這是怎樣的愛,又是怎樣的美?人説大愛無聲,大美無言,我享受着老師的關愛,也感受着善和美的極致。
——《夜半敲門聲》
先敍述楊老師半夜來看“我”,卻道“順便”,再回憶以前特地幫“我”補課卻説“閒着沒事”,然後用一段抒情性議論,彰顯了楊老師行為的意義:大愛無聲,大美無言。
2、聯想深化法
即在描寫此時此地的景象時,聯想到彼時彼地的情形,實現此時此地與彼時彼地的融會貫通。文章有了這種融會貫通,便有了感受的加深和思想的昇華,增加了詩意的芬芳。
【示例】
看着父親微微彎曲的背影,我的腦海裏忽然出現了另一位父親的形象。
那是會考時的一幕。一位父親一直站在炙熱的陽光下,翹首望着百米外的考場。樹陰下的家長勸他挪到陰涼處,他神情肅然的臉上擠出薄薄的微笑,囁嚅道:“站在這裏能看清考場。”他就一直這樣守望着,站成一尊雕像。不知過了多久,像軟泥一樣癱在了地上。眾人將她抬到學校大門口的醫務室裏,醫生給他聽心跳,量血壓,掛吊針,他仍然緊閉雙眼。有人附在他耳邊輕輕地説道:“學生下考場了。”他猛地從牀上坐起來,拔掉針頭……
——《父輩》
由自己的父親聯想到另一位父親,這就將對父親的歌頌昇華為對父輩的歌頌,感情更濃郁,主題更深刻。
3、為情造景法
即將在生活中感觸到的情愫凝結起來,融注到新造的景象中去,創造景中有情、借景生情、情景交融的藝術畫面,以傳達自己的思想情感。
【示例】
湊近那盆梅,花雖不大,卻長得細膩雅緻,我一直認為黃色是俗氣的,而今我眼中的梅,那種黃色卻淡雅脱俗。欣喜間,猛然記起陸游“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的名句,便湊近去,深深吸一口,似乎有一股很清淡的氣息,沁人肺腑。香氣不濃,但彷彿已久久留在我感覺中了。若能追求得與梅日日為伴,那將是多麼美妙的享受!
沉醉在梅花的清秀之中,我無意間看到了一根梅枝,一下子驚住了,它簡直是醜陋的,它長得奇形怪狀,外皮粗糙,該平的地方凹下去,該凹的地方凸出來,扭曲盤虯,想不到竟如此醜陋的枝幹竟孕育出如此芳香素雅,傲然脱俗的梅花!
——《梅》
這兩段文字選自以“追求”為話題的習作。作者圍繞“追求”的主題設置了一個“情化的自然”,情感滲透於景、事、理之中,造成一種情景相生、物我雙會的境界,有力地表現歌頌追求精神的主題。
三、哲理散文
哲理是感悟的參透,思想的火花,是理念的凝聚和睿智的結晶。哲理縱貫古今,橫亙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會,寄寓於人生百態、家長裏短之中。哲理散文就是抓住哲理閃光的瞬間而寫就的內涵豐厚、耐人尋味的哲理美文。
哲理散文常用技法
1、意境營造法
即把深邃的社會內容融入到自然景物、客觀生物的描寫之中,以其藴含的哲理來映襯生活哲理,使文章具有意境美。
【示例】
平淡是真
(以“平淡”為話題)
清香四溢的名茶,始於無味,終於無味。……
湍急飛瀉的瀑布,始於寧靜,終於寧靜。……
聲勢顯赫的權勢,始於落寞,終於落寞。……
形形色色的人生,始於平淡,終於平淡。……
平淡,才是人生的真正況味。
文章用名茶的無味、瀑布的寧靜、權勢的落寞來渲染氣勢,映襯人生的平淡,耐人尋味,發人深省。由於文章融入自然景物、客觀生物的描寫,並寄情於景物,突破一般議論文“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模式,能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2、形象議論法
即藉助具體可感的形象展開議論。一般議論文的寫作,關注的焦點是社會人情、國計民生、精神品格,但很難展現那種撲面而來的畫面美,藉助具體可感的形象展開議論,則可以彌補一般議論文的這一缺陷。
【示例】
學會共處讓生活充滿生機
(以“共處”為話題)
那是從石縫裏湧出的汩汩細流,歡快地流向遠方,小魚在水中嬉戲,怡然自得。嬉戲的小魚與清澈的小溪共處,為了生活的和諧。
那是翱翔在藍天的雄鷹,在展翅搏擊風雲,雄鷹點綴天空,天空賴雄鷹而充滿生機。飛翔的雄鷹與廣闊的藍天共處,為了生活的和諧。
那是大海中的輪船,在與風浪共處。
那是浪尖上的海燕,在與風雨共處。
那是温馴的綿羊,在與兇悍的羣狼共處。
共處充滿和諧,也充滿危機。小溪與小魚共處於悠閒之中,雄鷹與天空共處於自由之中,綿綿羊與羣狼共處於競爭之中。這一切的一切都表現了大自然的美麗與和諧。
聰明的人類,你們學到了什麼?是磨難,是悠閒,是自由,還是競爭?
嬉戲的小魚與清澈的小溪共處,飛翔的雄鷹與廣闊的藍天共處,輪船與風浪共處,海燕與風雨共處,温馴的綿羊與兇悍的羣狼共處,一連串生動的形象,有力地説明了“共處”的構建和諧的道理,有着相當強的畫面美,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詩化語言法
即努力運用比喻、擬人、排比、借代等修辭手法,美化語言。語言高度凝練,感情豐富集中,節奏鮮明和諧,這是詩歌的特點;而哲理散文雖然屬於議論文性散文,但卻極具詩意美。
示例:
渴望溝通的橋樑
(以“溝通”為話題)
小草懂得感受雨點的心聲。……
小溪懂得聆聽夜鶯的歌唱。……
大海懂得欣賞浪花的舞蹈。……
天空懂得觀摩晚霞的畫展。……
大自然無時無刻不在溝通,可是萬物之靈的人類呢?
文章將“小草”“小溪”“大海”“天空”擬人化,較集中地體現了“溝通”的思想內涵,加上段首中心句每句11字,兩字一個節拍,給人一種強烈的詩意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