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奧爾·杜飛個人資料

來源:文書谷 2.94W

拉奧爾·杜飛

拉奧爾·杜飛個人資料

姓名:拉奧爾·杜飛

性別:男

生日:1877年

國別:法國

拉奧爾·杜飛(1877-1953年)生於勒阿弗爾,在14歲時,他是家鄉一家公司的職員.從1892年開始,杜飛每天晚上去聽市立美術學校的夜課.1900年,杜飛獲得一年一千二百法郎的獎學金,來到巴黎,在波拿巴路巴黎美術學院萊昂·博納畫室學畫.1901年,他入選法國藝術家沙龍,展出了一幅《勒阿弗爾的黃昏》.他幾乎不敢去盧浮宮,因為那裏的藝術大師們使他駭怕(不過,他仍然非常喜歡那裏的克洛德·洛蘭).真正和他切磋的只是凡高以及在拉菲特路沃拉爾處和迪朗·盧埃爾處見到的印象派畫家們.此時,他在貝爾特·韋伊畫廊展出了小説詩歌文學作品.

1905年,杜飛有機會見到馬蒂斯的油畫,《豪華、寧靜與肉感》成為對他的啟示。杜飛決定放棄他的早期風格,再也不畫布丁

西斯萊式的海景,變為以同年秋季沙龍展出的野獸派的色調去畫帶裝飾味道的馬路以及非常生動的野外跳舞會.後,為生計所迫,杜飛轉向雕刻和染織裝飾.

杜飛是位歡樂的畫家,他愉快地觀察,想像和創作,從不放棄感覺世界的真實性。在可視現實提供給我們的東西里,杜飛選擇了他最喜歡的幾種題材.他不斷地以它們創作變體畫,直至他的去世.它們是披上盛裝的街道,聖阿德萊斯海濱,賽船,向莫扎特致敬,向克洛德·洛蘭致敬,布洛涅森林,賽馬,社交招待會,農場,諾曼底和南方的森林,軍樂或管絃樂音樂會,麥地,田間勞動,打穀.畫家從中精選了幾種確切的細節,例如棕櫚樹、欄杆、船體、貝殼、小提琴琴身等.他使它們具有特點,成為標誌,化作賦予含義的手段.杜飛為普瓦雷設計的棉織品裝飾畫《令人苦腦的顏色》便是該手法的概括總結.他使它們在沙龍花園陶瓷裝飾的四個面上奔跑着,還使它們展現在壁畫《電》和《從巴黎通往聖阿德萊斯和海邊的路》之中.後一幅畫是他裝飾維亞爾醫生住所的,在該畫中,杜飛把正在變化着的東西完美地固定在不可避免的繪畫空間裏,成功地表現出在流逝時間方面的幻想.不過,他不是採取印象派的手法,描繪出陽光照在物體上所形成的某一時刻的光感,而是使我們看到以他自己為核心和心臟的整個一個時期的進展.杜飛的變體畫非但絲毫沒有損害自己的藝術,反而能夠相互生輝.可以説,這些變體畫是一位感受極其敏鋭的畫家在開始創作每幅小説詩歌文學作品時的心境.在這位魔術師的任何階段,都看不到絲毫重複!他説:"當人們因為做了這樣或那樣的事情而取得成績時,應該馬上向它轉過背去,投入新的冒險之中."

杜飛另一個最無可爭辯的特點表現在他的素描之中,但人們始終沒有充分地指出其意義.他以無可比擬的科學態度和純熟技巧安排畫紙為他提供的空白,在素描中發掘着想象和智謀的寶庫.在他的速寫《賽馬》面前,我們的確會驚奇地看到他刪去了一切使我們高興的東西.幾把椅子,表示劇場觀眾的一、二個小點便已把熙熙攘攘的人羣表現出來了.杜飛去用炭精、中國水墨、黑色或彩色的油質、膠質顏料,準確迅速地作出記號.關於他的畫,人們説那都是速寫.不過,這些速寫的線條一旦畫了上去,便永不更動了,就象速記打字一樣的明確和肯定無誤.他象日本畫家那樣,有着落筆就準的把握(強調波濤翻滾的筆觸,松樹皮的皴法,貝殼的閃亮,枝葉的茂密).

另外,也沒有任何人象他那樣,從不因此而拒絕去繼續不斷地觀察可視世界,以修正和豐富自己.他如同普魯斯特一樣,堅持研究意外的收穫.我們看到他始終不懈地運用他非常熟悉的的"小局部",提煉出予料不到的變化.沒有任何一張小説詩歌文學作品能比杜飛的素描更加令人讚歎不已.畫家甚至能通過小説詩歌文學作品,描繪自己內心的活動.他以大量的方塊,長方形,三角形,卵形,意到筆隨地組織和展現觀察的魅力.在他的小説詩歌文學作品中,哪怕是未完成的小説詩歌文學作品中,所有的東西都具有清晰的輪廓、動勢和節奏,但又都是藝術真實,而非自然真實.畫家通過線條和顏色,直接向我們轉達他的脾性,他的感情.他的畫不是通過所畫對象本身去訴説,而是通過從雷諾阿去世之後任何畫家都達不到的那種喜悦,去進行再創造.

在杜飛的色彩方面.他顏色淡雅的水彩畫尤其具有原始清新的感覺.每位畫家都有自己占主導地位的顏色,而對於杜飛來説,它就是蘭色,這是他在各種色調的細微變化之中,用以保持自己特性的唯一顏色.沒有人能比他更清楚地瞭解各種各樣的色彩變化:發出振顫的湖蘭,為白雲隔斷的天蘭,南方奇妙的海蘭和羣青,金髮少女目光中的湛蘭.再杜飛晚年時,曾試圖縮小這一無與倫比的色調效果,他説,他希望少讓人看到"用筆".他畫出一組蝸形腳桌子,一些紅色小提琴和黑色郵船.在這些小説詩歌文學作品中,他精巧地控制着微妙的變化,只用很少幾種色調去改變原色.杜飛(在他臨終之前不久)大膽地説:"現在能夠吸引我的,是重開始研究互為補色規律之外的顏色問題.我打算嘗試將相悖的顏色,也就是説,把我們的協調着色習慣使我們予以拒絕的色彩放在一起,讓它們對立或組合起來."這一嘗試取得了重大成就,但絕不因此而證明某些人認為杜飛乃是優雅迷人的"小畫家"的看法.總之,杜飛是位難以對付的畫家.

只有以最新鮮的熱情,愉快地進行創作之時,杜飛才能產生傑作,那麼,在拿起或重拿起畫筆之前,在"間歇"之中,又經過了多少深思熟慮啊!有時,他坐在扶手椅中,俯在皮加爾路畫室中央的畫布上,在決定以一種色調落筆之前,長時間地思索着,有時,則迅速地一氣呵成.他每天早晨醒來時,都忘掉自己所知道的一切,成為面對生活與世界而充滿了神祕感的孩童,削弱了昔日的那種著名的典雅感.疾病加深了他的幻覺,並使他把全部身心都集中在藝術創作上.他只是由於藝術和為了藝術而活着,不過,他並沒有將藝術變成絕對的東西.對於他來説,繪畫是高級活動的一種,是與其它人進行交流,給予他們精神食糧的方法.誠然,在他的繪畫樂趣中包含某種文明,不過,他仍然在吸引,然後忘卻他所掌握的文化.杜飛無所不能,並且做事講究方法,喜歡強調技巧在畫家小説詩歌文學作品中的重要性.但他同時也承認,技巧不應該再是藝術創作者操心的事情,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技巧應該不斷地更新.在這個方面,也僅只是在這個方面,他和文藝復興一脈相承.除此之外,他既按照傳統透視作畫,又摒棄了明暗對比的規律和以物體的物理光作為基礎的一切.他組織自己的畫面,根據自己的構思去安排光.他設計了白色陰影(中性)和着色光的理論.杜飛從來不甘心於一般滿足,直至生命的最後幾天,人們還看到他以超乎尋常的青春研究着全新的表達.即便是對於他視為上帝之一的尊敬的克洛德·洛蘭(我們可以憶及他作了好幾幅向克洛德·洛蘭致敬的畫),他也根本不去重複那已經獲得完全成功的辦法,而是努力尋求通過黑色,使物體表現出我們觀看太陽感覺到的光彩奪目.

杜飛絲毫不把榮譽放在心上,但在他的暮年,人們到處給予他的讚揚已使他聲望無加.在去世的前一年,他在日內瓦看到了自己小説詩歌文學作品的大型回顧展.1953年夏天,在巴黎舉行了他的遺作展覽,它充分顯示了杜飛藝術的重要意義和豐富多彩.

以下是杜飛生平主要事蹟:

1909年,他與弗萊茲在慕尼黑作了短暫旅行之後,開始創作一組受塞尚影響的油畫,並且結識了服裝經營者保羅·普瓦雷.普瓦雷使他得以獨立地進行染色和織物繪畫活動.同時他還為彼魯西尼----費利葉綢緞店工作.

1920年,他在旺斯小住,畫了很多風景.

1922年去西西里旅行.

1925年去摩洛哥旅行,帶回來一批油畫和水彩畫.這時,杜飛開始出名,人們發表了關於他的第一批專題論文.他在喬治·邦海默畫廓展出整整一組沙龍花園陶瓷裝飾.

1928年,他參加了在波爾蒂克舉行的大型畫展.然後前往南方(尼斯、耶爾、戛納).

1937年為了參加萬國博覽會,他完成了電子宮的巨幅裝飾畫(10米高,60米長).當時,杜飛有了關節炎的初期症狀,後來,這種病使他痛苦不堪.

1939年的戰爭時期,他完成了植物園的猴園壁畫和夏樂宮吸煙室的壁畫《塞納河》.

1949年,他離開了自1940年以來一直居住的佩皮尼昂,回到巴黎,並赴波士頓就醫.歸國後,他到了弗卡爾基埃的鄉村住所。

1953年3月23日辭世.

《令人苦腦的顏色》

《電》

《從巴黎通往聖阿德萊斯和海邊的路》

《賽馬》

《塞納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