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紅樓夢讀後感4篇

來源:文書谷 1.12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紅樓夢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關於紅樓夢讀後感4篇

關於紅樓夢讀後感1

——談對待生活的態度

岐山縣京當九年制學校八年級 張佳靜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紅樓夢讀後感作文。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紅樓夢》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它是我國古典小説之中最為優秀的一部,在世界文學史上也享有盛譽。我喜歡讀《紅樓夢》,以前讀《紅樓夢》時,讀到主人公最後的結局,總覺得太過悲慘了。或許是我讀慣了童話故事那完美的結局,或許是我涉世未深並不瞭解世間諸多的無奈。但也正是這樣悲慘的結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從另一個角度告訴我們:人應該積極面對生活中的挫折!應該快樂而健康的生活着!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紅樓夢》中林黛玉表現的是那樣的病態美!這種殘缺的美感,楚楚動人,令人憐惜!以前讀《紅樓夢》總覺得黛玉的一生是那樣的淒涼!那樣的悲慘!每當讀到黛玉鬱鬱而終時又是那樣的難過。但是隨着年齡的不斷增長,經歷的事情越來越多,竟也覺得,黛玉的結局對她而言或許也是一種最好的解脱,但更是讓我敬佩的是那對待生活的態度。黛玉面對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的嚴酷的封建大家庭勢力。對此,她從未放棄、從未妥協,她熱愛生活,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與封建禮教相鬥爭,最終香消玉殞。讀到這裏,我看到的.是:黛玉那種對待生活的態度,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她毫不氣餒,勇敢面對,勇於挑戰。這不正是我們現在所需要的生活態度嗎?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這是對薛寶釵躊躇滿志的生動寫照。寶釵儘管後來青雲直上,坐上了賈府二奶奶的寶座,但她並不幸福,以前總覺得像寶釵這樣圓滑世故的人很是令人反感。但是仔細想想,寶釵和黛玉一樣,她們都將一生葬送在這座冷酷的賈府之中,寶釵的結局,甚至比起黛玉更加令人歎息。寶釵性格沉靜寬厚,循規蹈矩,在其他人看來幾乎是完美的。但寶釵也是封建禮教的犧牲品,人們總是稱讚她會為人處事,這正是她自小受封建教育的結果,她甚至因此變喜怒不形於色,人前人後各一副嘴臉。縱觀全書,她對待生活的態度與黛玉截然不同,面對生活的壓力,她只是一味的順從,面對強大的封建禮教,她只是一味的妥協,委曲求全。黛玉至少為了自己的幸福努力過、追求過、鬥爭過,而寶釵僅僅是一個把真實自我隱藏起來的傀儡,她的一生都被別人的看法所束縛。所以,我們不應該學習寶釵那種對待生活的態度,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我們不能被嚇倒,更不能隨波逐流,而是要全力以赴。

“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賈寶玉看起來更像個紈絝子弟,他不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他能給予黛玉的其實很少,談不上保護,而他自己尚且需要保護。當外界發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時,他的象牙塔坍塌了,他終於明白他眼前的一切只不過是鏡花水月而已。他沒有勇氣直面生活中的困難,因此,他的家垮掉之後,他的愛情死去之後。他的一切也就完了,生活啊、愛情啊,統統沒了,他也只能出家做了和尚以此來逃避了。説到這裏,其實你也可能覺得:黛玉真的是幸福的,她至少是以自己生命為代價來鬥爭,來爭取的,她也是帶着美好回憶裏開這世間的。如果一切都成為實際,時間是無情的,不管多麼美好的愛情,經過歲月的蹉跎,終將會化為虛無。但積極面對生活的精神將存之永久。

“説到辛酸處,荒唐愈可悲。由來同一夢,休笑世人痴。”一座多麼美麗的大觀園呀。留下了那麼多美好的回憶,但終究是物是人非,留給我們諸多的啟迪。

指導老師:xxx

關於紅樓夢讀後感2

林黛玉一進榮國府,王夫人就開始對之實施無情的打擊。其給出的最直接的理由是,林黛玉一進入王夫人的住地,王夫人就把她往賈政的位子上讓。於是,馬瑞芳就此推斷,王夫人是在挖陷阱,讓林黛玉往裏面鑽。除此之外,馬瑞芳還説王夫人打擊林黛玉,也是因為林黛玉之母當初在孃家時過於得寵。賈敏未嫁人前,在賈面前過於得寵,王夫人於是心生嫉妒,當初不奈何,今日要報復在她的女兒林黛玉身上。王夫人也就成了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君子了。個人覺得馬瑞芳的此種觀點純屬無稽之談。

首先,我們應當説,王夫人把林黛玉往賈政的座位上讓,這不是王夫人的惡意行為,更不是王夫人挖個坑,想讓林黛玉往裏面跳。我們應當把王夫人的這種行為理解成一種殷勤的客套,或者嚴重一點説:它也是一種考驗。不知道諸位有沒有注意到,林黛玉在不願意上座之後,王夫人並沒有就此罷休,而是再四地攜她上炕,最終林黛玉也就只好依王夫人意見上座。注意,我們作者在這裏用的是“再四”,難道這還不能説明王夫人的真心實意嗎?按照我們中國人好客的傳統,哪家客人來了,不是先把客人往最尊貴優渥的位置上讓,我們真的只能把王夫人的這種行為理解成最基本的待客之道。

再説嚴重一點,王夫人的這種行為也只能算得上是對林黛玉的一種考研而已。因為當初賈敏在家的時候,雖然得寵,我想也必然乖巧,是個大家小姐的.範兒。如今她的女兒林黛玉來了,大家必然好奇,她的女兒是否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再則,林黛玉這一進賈府,可以説是要長久的住下去的。既然要住下去,必然就會跟寶玉一起長大。於是,二人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必然日久生情,這往後的事情,王夫人是不是就要早作打算呢?是不是就要看看林黛玉做她的媳婦夠不夠格呢?再進一步講,我們就算是王夫人在林黛玉一進她的家門,就要陷害林黛玉——把林黛玉往火坑裏推。當時就只有他們二人,就算林黛玉坐在了凳子上,王夫人去告狀,渲染林黛玉的不是,又有誰能夠證明這一點呢?這樣也只會讓王夫人落下一個愛造謠生事的罵名罷了。

至於王夫人讓林黛玉以後甭理賈寶玉,我個人的理解,這也完全是出於對林黛玉的一種關心。因為,知子莫若母,賈寶玉什麼人物,王夫人心理最清楚。自家孩子調皮,你總不能不對人家孩子有所提醒吧?以上只是前文的推理,那麼,後文還有沒有比較直接的證據呢?《紅樓夢》第二十五,作者曹雪芹又給我們暗示了王夫人的意思。文中王熙鳳對林黛玉説:“你既吃了我們家茶葉,怎麼還不給我們家做媳婦?”之後,王熙鳳又是哄騙林黛玉説:“有人叫你説話呢?”於是就乘林黛玉不注意,在眾人面前把林黛玉往賈寶玉懷裏一推。王熙鳳這麼做難道真的是吃了熊心豹子膽嗎?在封建禮教如此嚴厲的封建社會,她竟然把一個女人往男人懷裏推。

這一切唯一的解釋就是,王夫人對林黛玉當初還是持比較肯定的態度的,要不然王熙鳳敢這麼做嗎?要知道他在榮國府的地位,可是王夫人一手給的啊。且王熙鳳又是王夫人的孃家人,因此其二人之間,在剛開始,她倆應當是沒有隔閡的,心意是相通,利益是共存的。以王熙鳳的精明,其揹着王夫人幹出什麼出格的事情,也就沒有什麼可能了。所以,面對王夫人的舉動,我們由此一推理,是不是也非常的合情合理呢?這真的算不得什麼陰險的打擊——將一進門的林黛玉就往火坑裏推,而是王夫人的一種殷勤的客套罷了。誰家接待從未謀面的遠道而來的客人,又會不殷勤的呢?

關於紅樓夢讀後感3

早在兩百多年前,此書一出就驚動了當時的社會高層,一邊是燒書,一邊是捧書,其實我倒認為《紅樓夢》並不是一部愛情小説,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悲劇也不是中心故事,但這一敗塗地的悲劇確實是整部書的主要線索,無論怎樣我們也都曾經為這兩人的結局深深地感到遺憾。當然在地主階級的兩個叛逆者企圖主宰自己的婚姻與命運,結局必然是悲劇性的。先説説林黛玉的個性與思想。她“孤傲自許,目下無塵”,同周圍的環境表現出明顯的不合拍,“所以賈府裏除了寶玉這個知己是很少有人喜歡她的。一年三百六十日,刀劍雙寒嚴相逼”,“質本潔來還潔去,不教污淖陷渠溝”。一首葬花詞就寫盡了周遭環境的污穢,逼迫的激憤和對茫茫前途的絕望與哀愁。她的尖酸刻薄和好哭的特點,也源於此。是一個具叛逆精神的貴族少女的典型。而賈寶玉也是一個精神叛逆的典型,作為大觀園裏的富貴閒人,賈寶玉自然有許多公子哥兒的習性,在他身上深深地打着貴族地主階級的烙印。

但是,他同賈珍,賈璉,薛蟠之流相比,確實別具一樣的性情。他不走所謂讀書應舉,出仕做官,立身揚名,光宗耀主的正道,反而攻擊那些熱中於功名利祿,仕途經濟的人。罵薛寶釵等勸他留心仕途經濟的話是“混帳話”,更是做出翻案的文章:“天地間靈淑之氣,只鍾與女子,男兒們不過是寫渣滓濁沫而已。”

他甚至怨恨自己“為什麼生在候門之家?綾錦紗羅,也不過裹了我這枯株朽木;羊羔美酒,也不過填了我着糞窟泥溝:富貴二字,真正把人荼毒了!”這些思想與行為與封建正統的觀念相對而立,自然為當時所不容。所以寶黛他們的.思想可以説是一脈相通的。她從來不認為寶玉説的那是混帳話,認寶玉做知己,他們的愛情也是建立在這種共同的叛逆精神的基礎上。從中可以看到兩個明顯的特徵:一是貫穿於他們的思想性格中的對封建正統,特別是對程朱理學以及八股科舉的反逆思想;一是對自己,對自己的家族,也就上對本階級的前途的一種無可奈何的絕望的感覺。林黛玉也許是因她是個女子,又處於無權無勢,孤立無援的地位,所以生存的壓力更重,愁與恨也就鬱積欲多。一個是希望“一杯淨土掩風流”,一個則希望化成飛灰,化成輕煙,或者死後被“送到那鴉雀不到的幽僻之處,隨風化了,自此再不要託生為人。”

一方面是與周圍極不相符的叛逆精神,一方面有對這種階級產生的絕望感與沒落感。這種叛逆的思想,在當時反映在愛情上是帶有相當強烈的病態,畸形,傷感的。也只能落個“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的結局了。賈母與王夫人處心積慮策劃了一場騙局,硬是要把薛寶釵嫁給寶玉無非是為了使聯絡有親的四大家族,親上加親,便於擴大自己的政治勢力。一旦到了維護自己利益的關鍵上賈母即使將自己的命根子,心肝寶貝,置於死地也在所不惜。而寶黛他們卻把自己婚姻的希望一再寄託再賈母身上,希望得到賈母的支持與允諾,簡直是迂腐,軟弱之極。想想他們用建築在蔑視封建“仕途經濟”的思想基礎上的“木石姻緣”,去對抗封建衞道者精心安排的“金玉良緣”,怎能不落個玉石俱焚的下場呢?悲就悲在我們看盡了這種荒唐的階級觀念產生的愛情悲劇,還是無法避免在現實的社會中仍有被迫門當户對的才能成婚的想法,讓婚姻遠離了愛情,直至枯萎,永遠不斷延續着悲劇。

關於紅樓夢讀後感4

這個寒假,我讀了一本書叫《紅樓夢》。剛開始讀的時候,我還有點發愁:這麼厚的一本書,什麼時候才能讀完啊?當拿起書開始讀時,我卻被書中的人物深深吸引住了。在閲讀的過程中,我也有過困惑,但媽媽教導我,要讀得通透必須要了解相關的社會背景,以及作者的個人經歷和寫作目的,讀的過程中還留意文章的註釋,必要時還要查找資料。得到這些讀書祕笈的我如獲至寶,便如飢似渴地開啟了我的追夢時光。我每天手不釋卷、廢寢忘食地讀,很快就讀完了這本書。現在,我有點迫不及待地想跟大家分享我讀完這本書後的感受。

翻開《紅樓夢》,一個熙熙攘攘的人物大觀園呈現在我眼前:多愁善感的林黛玉、直性率真的賈寶玉、聰明大方的薛寶釵、寬宏豁達的史湘雲而在這些人物中,林黛玉和賈寶玉最令我感歎。

天上掉下個林妹妹林黛玉,這個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的姑娘實在令我感歎。無論是離愁別緒還是草木枯榮,都能讓她為之落淚。葬花情節更是體現了黛玉的敏感細膩與潔身自好,或許她來到世間只為了還淚的吧!雖然這樣,但我還是忍不住喜歡她,喜歡她滿腹才華,喜歡她聰慧靈秀,無論是吟詩還是作對她都是胸有成竹、出口成詩、豔壓羣芳。那是讀了多少古典才有這樣的成就啊!我要向她學習,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做一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人。

而這本書的另一個主人公賈寶玉也同樣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通靈寶玉的'化身,真誠、直性。他鄙視功名利祿,不願走學而優則仕的仕途;他厭惡官場的黑暗;他厭惡當時的封建禮制,不願意被之束博。他清靈、純潔,所以他能看到紅樓女兒們水一樣的清澈心靈。不但如此,寶玉還有吟詩作對的天賦。大觀園裏的杏簾在望、稻香村、曲徑通幽處等等都是寶玉的墨寶。而他吟詩的天賦則在聯詩上一覽無遺,無論是什麼詩,他都能聯幾句。他對待學問的專注也讓我深深折服。我暗暗下了決心,以後一定要熟讀唐詩宋詞和古文。

這本書不但有令人感動的人物,還有令人深思的情節描寫。其一,紅樓夢的禮儀文化令我大開眼界,中國是個禮儀之邦,古代的著名書籍裏都有記載,好的禮儀一直為人喜愛,在紅樓夢裏也可見一斑。例如林黛玉進賈府禮節、寶玉與寶釵的婚禮禮節、秦可卿的葬禮種種禮節雖説繁雜,但涉及的內容實在廣泛,有很多是我們現代人值得借鑑效仿的,如朋友之交,特別是尊重長輩的禮節這一塊。通過閲讀,令我對中國禮儀之邦有了更深的認識。認識了古代諸多場面的習俗禮節。其二,想當初,寧榮二府奢華極致,單是那一座大觀園就奢華無比,連生活在皇宮中的元妃賈元春也感歎太金碧輝煌了,也如劉姥姥説的比畫裏還要美。

這個大觀園的建築也是我國古代建築史上的一塊瑰寶吧。但到了最後,大觀園變成了衰草枯楊,而曾經在裏面居住的那些美好的人們死的死,走的走。而寧榮二府從金滿箱,銀滿箱到陋室空堂的驚天鉅變也令人惋惜,沉思。是什麼造就了這些?是無止境的貪婪;是對金錢的過分追求;是妄想不勞而獲;是吃人的封建禮制如果沒有了這些,那大觀園還是一處世外桃源吧?寧榮二府的興亡盛衰只是當時社會的一個縮影,封建社會的愚昧守舊,沒落是必然的結局罷了。《紅樓夢》讓我見識了古代人們的生活點滴和社會、人生百態。不愧是一本社會百科全書。

讀完了《紅樓夢》,我覺得他是一部厚重的歷史,令我對封建社會有了更深的認識,惡補了我的歷史知識,《紅樓夢》也是一出悲劇,寫滿了悲歡離合。對於這場悲劇,我們只能説這是歷史的使然,真是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