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花緣》讀書心得9篇

來源:文書谷 1.55W

我們心裏有一些收穫後,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鏡花緣》讀書心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鏡花緣》讀書心得9篇

《鏡花緣》讀書心得1

書中對酒。色。財。氣頗多微詞,而參透酒、色、財、氣是成仙了道的關鍵,在小説中,作者還別出心裁地為武后及武氏兄弟設立了名為“自誅陣”的酉水(酒)、巴刀(色)、才貝(財)、無火(氣)四關以對抗勤王諸軍,大凡參不透這四關的李唐將士無一倖免,而作為勤王軍首領的宋素對這酒、色、財、氣平素都不甚在意,因而入此四陣而得以毫髮無傷。在大軍攻破四座大關而大獲全勝的時候,不但前來助陣的百果大仙、紅孩兒等五位大仙忽然不見,連宋素亦追隨五仙而去,而這一結局無疑又一次證明了小説的禁慾主義的修道觀。

該書主要內容是:武則天廢唐改周時,一日,天降大雪,她因醉下詔百花盛開,不巧百花仙子出遊,眾花神無從請示,又不敢違旨不尊,只得開花,因此違犯天條,被劾為“逞豔於非時之候,獻媚於世主之前,致令時序顛倒。”於是上帝就把百花仙子貶到人間。

百花仙子託生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唐敖赴京趕考,中得探花。此時徐敬業起兵討閥武則天,有奸人陷害唐敖説他與徐敬業有結拜之交,被革去功名。唐敖對仕途感到灰心喪氣,便隨妻弟林之洋、舵工多九公出海經商。

他們路經30多個國家,見識了各種奇人異事、奇風異俗,並結識由花仙轉世的`女子,後唐敖入小蓬萊山求仙不返。

他的女兒唐小山思念父親心切,逼林之洋帶她出海尋父,遊歷各處仙境,來到小蓬萊,從樵夫那得到父親的信,讓她改名“閨臣”,去赴才女考試,考中後父女再相聚。唐小山改名唐閨臣回國應試,武則天開科考試才女,錄取百人,一如泣紅亭石碑名序。才女們相聚“紅文宴”,各顯其才,琴棋書畫,醫卜音算,燈謎酒令,人人論學説藝,盡歡而散。

《鏡花緣》讀書心得2

《鏡花緣》是清代小説家李汝珍的代表作品,李汝珍花了10年心血才完成的。《鏡花緣》一書徵引浩博,學問涉及琴、棋、書、畫、醫、卜、星相、燈謎等。在小説中“論學説藝,數典談經”,同時還包含了新穎的思想和新奇的想象,在我國小説史上佔據一席之地。

作者以辛辣而幽默的文筆,嘲諷那些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冒牌儒生。在"白民國"裝腔作勢的學究先生,居然將《孟子》上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讀作"切吾切,以反人之切"。這樣的不學無術之輩,又是視"一錢如命",儘想佔便宜的唯利是圖者之流。"淑士國"到處豎着"賢良方正"、"德行耆儒"、"聰明正直"等金匾,各色人等的衣着都是儒巾素服。他們舉止斯文,滿口"之乎者也",然而卻斤斤計較,十分吝嗇,酒足飯飽後連吃剩下的幾個鹽豆都揣到懷裏,即使一根用過的剔牙杖也要放到袖子裏。作品以內外對照的手法揭露這些“假斯文”的酸腐氣,淋漓盡致地諷刺了儒林的醜態。

作者還以漫畫的`手法,嘲諷和批判種種品質惡劣和行為不端的人們。"兩面國"的人天生兩面臉,對着人一張臉,揹着人又是一張臉。即使對着人的那張臉也是變化無常,對"儒巾綢衫"者,便"和顏悦色,滿面謙恭光景";對破舊衣衫者,冷冷淡淡,話無半句。一旦人們揭開他的浩然巾,就露出一副猙獰的本相。"無腸國"裏富翁刻薄,用糞做飯供應奴僕。"穿胸國"的人心又歪又黑。"翼民國"的人頭長五尺,都因好聽奉承而致。"結胸國"的人胸前高出一塊,只緣好吃懶做。"犬封國"的人長着狗頭。"豕喙國"的人長着一張豬嘴。皆極盡諷刺挖苦之能事。

作者理想中以女性為中心的"女兒國","男子反穿衣裙,作為婦人,以治內事;女子反穿靴帽,作為男人,以治外事"。女子的智慧、才能都不弱於男子,從皇帝到輔臣都是女子。這裏反映出作者對男女平等、女子和男人具有同樣社會地位的良好願望。雖然自明中葉以來,不乏歌頌婦女才能的作品,但是“女兒國”卻是李汝珍的獨創。

在《鏡花緣》文本的表層展示的是虛幻浪漫靜謐的萬般世相,而其深處卻一度奔突、衝撞着由生命的熱愛、執着與死亡的敬畏、疑惑的巨大張力支撐起的深沉悲痛的宇宙意識,這種對人類生存根本性問題的追問才是小説最具魅力的部分,但在當時背景下,這部分內容不僅不能閃爍出本該有的金屬般的光澤,反而成為“封建糟粕”,並且由於其他各方面藝術成就的折扣更遭株連,最終淪落得少有人問津的地步。

《鏡花緣》讀書心得3

鋒芒畢露的鐵檻鎖不住一堵梅香,與她們一同去追隨那一抹褪色的陽光。乍起的晨風,驟然吹起的緇衣掠起清高的眼波。羣芳之蕊,奠定了幻化的夢境。惟我,從書中解開鏡花水月的密碼。惟我,背倚黃昏,登樓望月……

是甦醒的心扯不住金蓴玉粒匆匆的腳步?還是夢幻中聽到緇衣沙啞的呼喚?從書中,我悟出“鏡花本空相,悟徹心無疑”的深刻道理。“鏡花緣”取鏡花水月空幻之無常義,突出主題,要求提高文性地位,讓古代文性揚眉吐氣。原來,神化般的世界被封建的枷鎖粉飾了日子,已不再絢麗。而檀香瀰漫了整本著作,讓它璀璨光芒!

我,聞着茶香,翻開了鏡花水月的空幻,也解開了鏡花水月的密碼……

唐朝武則天當政之後,詔令百花齊放,眾神被迫聽令。但為上天所遣,謫於人間,變成一百位人間奇女子的傳奇故事。從書中,我領略到女性的才華被封建擱淺一方,也反映了她們在現實生活和政治地位上的不平等待遇。我深有體會,體會到作者尊重女性的思想及對古代女性長期被壓迫和批判,對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倫理的否定。

我感觸很深。要不是武則天開放女科,這些人間女子的才華永遠得不到施展。感風吟月的傷懷,彷彿把三月勘破,讓她們自理空王。原來,古代女性聰慧的`才華幻化成鏡中月,水中花,是封建的枷鎖成了她們一道無形的裂痕。終於,我解開了鏡花水月的密碼,讀懂了,領會了感想很多……

“蘇氏蕙蘭識錦迴文璇璣圖”,一看全是字,是聰慧的史幽探用七種色彩將文字分開。百名花仙投生人間,將各有作為的滿腹才情寄居人間。唐敖,多九公在黑齒國的文學塾中遇到紅紅、亭亭。她們詩書禮樂無所不通,於是便與多九公,唐敖一同探討學問。涉及音韻文字,經書義疏,學術流派。她們的一番才學,把倚老賣老的多九公弄得面紅耳赤。

原來,“鏡花水月”的密碼裏藏着許多真諦……

平平仄仄的江水依舊洗刷着內心的無奈,“鏡花嶺,”“水中月”等細節,宣揚人生如“鏡中花,水中月”般虛無飄渺,營造了一個神話般的夢境。百名花仙在蓬萊居處稱為“薄命巖,”“紅顏洞,”刻有她們各自的花名降生人間後,將石碑放在“泣紅亭”內。這裏,藴涵着人生空幻的虛無和哀悼女子才華被抹殺的命運。她們,用自己的心聲塗畫心境,鐫刻山河,以冀求雕鏤人心,永不漫患。

這時,馥郁的茶香飄滿衣袖。讀書,品茗,足以讓我們懂得文翰寓品格,詞章見靈性。

“鏡花緣裏零星歎,誰試乾坤袖底春。”“兩面國”中的人之虛偽狡詐,“大腸國”中的人之刻薄貪吝,“豕喙國”中的人之撒謊成性,“跂踵國”中的人之僵化刻板。試問,是鏡中花水月磨礪了歲月?還是空幻如夢破_了密碼?

窗臨遠阜,這個“鏡中花,水中月”的世界裏有我捧書痴讀的身影。我要親手為她們畫上一道亮麗的月暈。石榴默默地在敲打着昨天的歌,多稜多角的心闔上一扇心門。從書中,我讀懂了“鏡花緣”者,因緣而定。這本消磨三十多年層層心血的古典名著,構成文學史上的輝煌。在這個取鏡花水月之空幻無常義的世界裏暗藏着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也暗藏着古代女性遭受纏足穿耳之苦的非人道陋習。我的感想,也只有深陷。在這個“鏡中花,水中月”的幻境裏破_了密碼,領悟了很多,吸取了大量的文學精華。釆天地靈犀,終於在這個夢幻國度裏得到了釋懷。

我,輕敲窗櫺,走進幻境。古代才女已被“鏡花水月”的四弦翻演繹得淋漓盡致。我的書香生活中,已拉起了人生二重奏。從書中,感觸很深。我讀懂了《鏡花緣》。也讀懂了自已,解開了心結,破_書中的密碼。我讀懂了,我要站在自已的舞台,發光放熱。站在自已的舞台,秀出真我風采!

原來,“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真諦,萬萬千……

水涸雲散,嫣香落後。她們一摺詩娟蝶般飛揚,留下了對“鏡花水月”的熾熱。我沉思在蠱惑的燈光中,浮想聯翩……

《鏡花緣》讀書心得4

“山黛遠,路何歧,此生寥落苦尋詩”,起於仙緣,終於太平。一場仙生遊,一路以善為伴,一場跌宕起伏的旅行是説走就走的,一生塵緣與花纏繞。走過的路,歷經的滄桑,會讓人漸漸的看淡一切,儒雅之德加身,高尚的獨白。

《鏡花緣》這本書的作者是李汝珍,是末年清朝寫的一本批判性的小説,正是作者身處的時代,才觸發了他寫這本書的靈感,他誠摯、真切地以小説之名批判了“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在當時習以為常,甚至毫不起眼的一句話。

這本書主要敍述的是:先從仙生講起,周朝,武則天在某一日下命令百花齊放,可見這是不切實際的,但百花不敢違背聖旨便召集眾花來此為武皇吐露芬芳,不料卻被玉帝降罪凡間,身為百花之首的百花仙子也難逃其咎,被迫下凡去到了唐家。父親唐敖擁有科考重榜之心,卻次次不盡人意,還有一次被陷害,深感落寞的他只好踏上外遊之路,經多次週轉,唐敖、多久公、林之洋踏上了尋找百花的旅途,途中偶遇各種才女,見識各國風土人情,最後也算看清了一切,想着歸隱蓬萊島,修身養性,不散前緣。

在他們那個朝代,“女子無才便是德”,那時學堂不給女子入學,所以女子無才,即使有那麼優秀的人和才智也無處施展,白白淹沒了大批優秀女子,而在唐敖等人抵達黑齒國時,卻見到女學塾的紅紅、亭亭兩人,這兩名十四五歲的少女最讓人震撼的,是她們擁有的無盡才華,真是讓人佩服,她們全身都散發着金色的光芒,自帶不同於他人的強大氣場,她們詩書禮樂無所不通,和多久公、唐敖討論學問,涉及音樂文字,學術流派,口若懸河,咄咄相逼,弄的倚老賣老的多久公面紅耳赤,汗流滿面。不過後來,還是武則天給了女子展示的機會呢。

此書介紹了很多國家的奇聞與怪異,如君子國,君子國裏的人們都是彬彬有禮,謙卑有序,有些太過謙讓了。兩面的人只要遇到有錢有勢的,就露出恭維、小人的嘴臉,積極的討好他人;而遇到沒錢沒事的.,則露出醜惡鄙視的臉,當之風氣就亦是如此,能聽進忠言的人又能有多少呢?唐太宗李世民其則為一個深得民心的君主,忠言逆耳利於行,不愧深得人民的忠誠與信任。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主人公在女兒國的遊歷,作者暗暗的在文中批判當時社會的不平等,但是女兒國恰恰是“男卑女尊”的制度,那時男子穿衣裙,作為婦人,以治內事,女子相反。一想起林之洋所遭遇的一些事情,就不禁感言:“難道古代婦女就沒有受過嗎”?有誰會可憐過她們呢?因此作者在文中讓男性從女性的立場去體會纏足等種種陋習的醜惡與非人道性質。

“田時有不謝之花,八節有長青之草”,緣起緣散,花開花落。雖不能左右,但我想這就是最好的結果吧。

《鏡花緣》讀書心得5

老虎到底會不會吃人,有人告訴你,老虎其實很害怕人類,它只吃禽獸,只是有些人是人面獸心,老虎以為他們是動物;而有些動物雖是獸面,卻懷善心,所謂獸麪人心,和好人一樣,頭頂上有靈光,虎豹看見就逃竄,鬼怪也遠避。

你想辨別善惡嗎,有人告訴你,在海外某個國度,人們不用走路,都踩着雲朵隨意飄行。只是雲彩的顏色各異,善人的腳下是彩雲,惡人的腳下是黑雲。雲彩的顏色與身份和財富無關,但是可以隨着人心的善惡而改變。

你想公平交易嗎,你想結交君子嗎,有人告訴你有一個君子國,在那裏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的買賣原則來了一個完全顛倒,那裏不僅有和諧的社會制度,良好的'社會風氣,而且有勤謹儉樸的官吏和開明禮賢的國君。

太多不可思議的事情,有些事是我們的美好心願,有些事我們想都不敢想,然而《鏡花緣》的作者李汝珍卻大膽地在書中闡述了他的設想,不僅讓我們腦洞大開,也使得讀者收穫了很多知識。

李汝珍是清代的有理想、卻很落魄的窮秀才,平生喜歡鑽研,博學多才,《鏡花緣》是他的代表作,與紅樓夢相似,書中描寫了很多神仙和夢境,雖然藝術價值遠非紅樓夢可比,卻也展示了作者高超的寫作水平和遠大的思想抱負。

書中最出彩的是一位落魄書生唐敖的海外見聞,由此引發一系列故事。武則天時代的唐敖曾經多次參加科舉考試,最後一次雖然高中了探花,卻被言官舉報他與叛賊徐敬業和駱賓王勾結,最後不得不心灰意冷,發誓不再進入仕途。

之後他與經常在海外做生意的大舅子一起出海散心,於是他們看見了很多千奇百怪的趣聞軼事,最後唐敖一心想成仙,武則天也江山易位,但其中很多波瀾曲折的故事卻耐人尋味。

很多人盼望着公平與和諧的太平世界,在古代老子曾經描述了他心中美好的世界: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在國外有烏托邦的思想:沒有剝削壓迫和貧富差距;國內也有桃花源的境界: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無論古今中外,追求美好生活都不能算是一種奢侈,而是發自內心的精神需要,只是制度和經濟環境的限制,有些話只能變着花樣説出口,有些話卻要冒着殺頭的風險,於是有智者,也有勇者,更多的是莽撞而下場很悲催的愚者!

《鏡花緣》讀書心得6

我的書架上有好多書,它們整齊的放在書架上,一天放學,我發現書架上又多了一本,原來是媽媽給我買的,名字叫《鏡花緣》,我很高興。

《鏡花緣》是清代神魔小説,魯迅爺爺在《中國小説史略》中稱之為能“與萬寶全書相鄰比”的奇書。國外學者也致力於此書的研究,蘇聯女漢學家費施曼説該書是“熔幻想小説、歷史小説、諷刺小説和遊記小説於一爐的傑作。”《鏡花緣》已被譯成英、俄、德、日等文字。

它講述了千奇百怪的奇幻國度和形形色色的'風土人情,幻想,歷史,諷刺,遊記於一身,被當代學者稱為“雜家小説”。!

通過閲讀《鏡花緣》一書,我認識了很多有特色的國家和英雄人物, 並跟隨着主人公唐敖旅行經過了焰火國,遊過了君子國,還有小人國、黑齒國等等許許多多不同的帶有神奇色彩的國家。

他們最先去了一個叫“君子國”的國家,他們發現這裏的人很奇怪,總是討價還價,但是,討價還價的人不是買家而是賣家。如:一個小軍官買東西,他跟賣主吵了半天才用一些錢買了一些差的東西,可賣主死活不讓走,讓小軍官用一半的錢買了一半好的一半差的,這才算交易完畢。又去了一個叫“大人國”的國家,這裏的人一出生腳下就踩着一朵雲,走起來好像飄一樣。如果這個人腳下的雲是彩色,是指心眼好。如果雲是黑色的,就指心眼壞。又去了不少國家,如“勞民國”“聶耳國”“無腸國”“犬封國”等其他國家。

這本書裏的故事讓我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就看完了,總是還想看,連吃飯睡覺都想着它,太吸引人了。

如果現代社會的人都像君子國一樣講誠信,像大人國一樣一看就知道誰好誰壞,社會就不會很亂。,人民就會更幸福,我們也會更快樂。

《鏡花緣》讀書心得7

讀《鏡花緣》之前,我曾讀過《紅樓夢》(原名《石頭記》),講述的是靈石、仙草下凡經歷紅塵的故事。

《鏡花緣》與《紅樓夢》一樣,也是一部神話小説,更多的並非天庭,而在於紅塵,就像現實與幻想的分分合合。雖説一切都建立在虛無的基礎上,可劇情發展,人物性格及言行舉止,全部都基於實物,《鏡花緣》中所有人物都有自己的個性。從天庭中嫦娥與百花仙子不和開始,到武則天從天庭到人間,心月狐臨凡,延伸至唐敖和林之洋的海外生意,故事環環相扣有理有據,情節跌宕起伏。

初讀《鏡花緣》,我並沒有什麼感悟,也沒有領略到它的含義。讀到後面,我才漸漸明白,其實它似乎並沒有什麼含義,只是寫實而已。雖然是建立在虛構上的寫實,但它記錄的依舊如此清晰。也許正是因為記實,所以它能夠得到大家的喜愛。書中的描寫生動有趣,言簡意賅,讓我感悟頗深,尤其是泣紅亭中石碑所寫,描繪得更是栩栩如生,從唐敖夢想十二名花飄零海外開始,航海之旅中果然帶回了十二名女子,而剩下的則是其女兒唐閨臣在考試後結識的女子。

《鏡花緣》中讓我感受深刻的是第十七回“因字聲粗談切韻,聞雁唳細問來賓”,以及第十八回“闢清談幼女講羲經,發至論書生尊孟子”。在我看來,其中講述了多九公認為此處蠻夷之地,不曉得孔孟之説,自以為勝券在握,便不自量力地與女子談文,卻遭到“慘敗”。然而多九公身為老人,卻能夠承認自己的錯誤,而不是放不下面子將錯就錯的死不承認,實在令人欽佩。

《鏡花緣》描寫了海外風貌,但這種很好的主題並非各國遊歷,而是描寫林之洋、唐敖在夢中所得到的十二名花飄零海外,基於神話創作的《鏡花緣》帶給人一種清麗脱俗的意境。泣紅亭中石碑刻文,就像《紅樓夢》中的“警幻仙姑賦”以及小格子裏邊的詩詞,這正是清代文學部份現狀。明末清初的《水滸傳》,還有《西遊記》,其中不乏詩詞、神話,亦可見在當代這種諷刺現實的風格。

在我國古典文學中,神仙代表着恣意快活。在《紅樓夢》中,秦可卿説的“這房子,大概神仙也住得吧”;在《西遊記》中,更是妖魔鬼怪與神仙橫行,賦予了神仙七情六慾;在《水滸傳》中,天官星和地煞星共一百零八人下凡,皆是幻想與現實接軌。《鏡花緣》亦是如此。冥冥之中,緣由天定,石碑為引,正如同《兒女英雄傳》一般,也有着天庭的存在,只是在不同的書籍中他們被賦予了不同的含義。

《鏡花緣》和《西遊記》都是以唐代為背景,《紅樓夢》則是以清代為背景,而《水滸傳》則是以北宋時期為背景。《明朝那些事兒》中有寫宋江造反是為了接受招安,《西遊記》中有寫西天取經,《鏡花緣》中有寫海外尋找十二名花。為什麼要那麼去寫,是因為機緣巧合,更是因為命中註定。機緣使然,巧合形成,命中有無,實為註定。這一切又都順理成章,在選擇連接的鐵軌上,命運的火車悄然啟程,終點很遠,但這一路上遇到的人各式各樣。

《鏡花緣》用不同的主線貫穿其中,演繹不同的人生。有些人的出場別開生面;有些人的出場悄然而現;有的人轟轟烈烈;有的人僅是在考完之後吟詩作對。有的人陪唐小山坐船去小蓬萊尋找父親唐敖,於唐小山而言,也許就是有緣有分;而其他一同考試而獲得名次的'女子,於唐小山而言,應該就是無緣有分。而這一切似乎並不能如此評説,因為她們同為花仙子,而唐小山乃是總管百花的女神——百花仙子,所以,花仙子均與她有緣,除了十二名花的花仙子們,那些未曾一同出海漂泊的名花,到底就是有緣無分。

有時候,動物於我們而言,更為真情。它們不會像我們一樣,想得太多太遠太廣闊。只因為唐小山,所以便要去尋找;只因為人類的一句諾言,所以便捧着石碑四處遊走。不是因為責任,而是因為那是主人的吩咐。或許對於別人來説,那只是一句玩笑話罷了。對於仙人,明明只是一句玩笑,卻如此認真,也正是這份認真和執著,讓許多看起來荒誕不經的夢想成真。

有時“説者無意,聽者有心”,未必是説聽者杯弓蛇影、疑鄰竊斧,而是別人當作耳旁風的夢想,或許可以實現的東西,只要你能抓住並去努力,終會獲得成功。

不過,書已成物已定,《鏡花緣》讀後的寓意如何,需要自己來品味。畢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心情,去看情境之中,總有不同。

《鏡花緣》讀書心得8

清朝作家李汝珍寫出了一本集幻想、歷史、諷刺、遊記於一體的小説—《鏡花緣》,堪稱中國版的.《格列佛遊記》,它令我深思又令我難忘,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説起封建社會,人們都會想起一個詞—重男輕女,但在《鏡花緣》這本書中,重男輕女早就拋到九霄雲外去了,書中有一個地方叫“女兒國”,這不同於《西遊記》中的女兒國,《西遊記》中的女兒國,沒有一個男性,而在這裏有男性,只是女性當道,男人反而身穿裙子,作為婦人。林子祥被誤選為王妃,需要裹小腳,可憐的他,十個腳趾都爛了,這在古時,女性們不也要這樣嗎?作者在文中讓男子從女性的立場體會纏足等陋習。

除了女兒國,還有那白民國,人人書架上擺的很滿,看起來富有書香氣,缺連《孟子》都讀不正確;而黑齒國人皮膚黝黑,但詩書滿腹,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

《鏡花緣》雖然是虛構的小説,卻諷刺了現實中的不良風氣,願我們的社會越來越和平,越來越向上。

《鏡花緣》讀書心得9

王母聖誕,眾仙齊聚崑崙山慶賀。

百花仙子與嫦娥就百花齊開一事產生爭執,終決定若百花得以齊開放,百花仙子必貶至人間,或為廣寒宮清掃庭院。百花仙因麻將費心經營數日,其部下接到人間帝王——武則天的命令,讓百花齊放。時間緊迫主人未歸,仙子部下遂私下命令,讓百花違花時而齊放。

事畢,百花仙子不忍降尊掃庭院,故投胎人世。其父名唐敖,一書香人士,因得夢境為覓百花齊放之仙山而周遊四海,見得許多奇人異事,終隱於小蓬萊,與世隔絕。其女小山追父之蹤,奈父只留一碑,欲其考取功名,遂相見併為之改名唐閨臣。唐閨臣和眾女子皆才華橫溢,恰武后廣納賢才,尤設女科,閨臣高中殿元,奈其名不祥,被貶之十一名。尋父之旅最終成為回到仙路之行。

洋洋一百回,鏡花緣線索明朗,言語易懂,簡潔凝練,所敍之事大致有二。

其一是唐敖周遊四方,比之於夷狄,天朝雖為政治文化中心,仍相形見絀;其二是眾女赴京趕考,談吐不凡,詩詞歌賦,腹中篇章,不亞於男子。以女子為敍述主體的題材出現在清朝,是一種進步。

唐敖至一國,見其民視燕窩如賤品,路不拾遺,甚驚訝。其民對天朝人嘲之曰“因燕窩價貴,一餚可抵十餚之費,故弗宴會必以此物為首,既不惡此形似粉條,亦不厭其味同嚼蠟。”

至黑人國,對其人身長而盡黑頗不齒,然而以知識淵博著稱的多九公竟被兩小黑女討教得瞠目結舌,面紅耳赤,羞愧不已。方自行慚愧,連走路都覺得失態,趕緊逃離。

另外,“脱盡仕途戾氣”的國民讓他們自覺俗氣逼人;“欲高門第須為善,要好兒孫必讀書”的'對聯也令他們印象深刻。

文本有一點淡淡的出世意味。泣紅亭之對聯“桃花流水杳然去,朗月清風到處遊”,加之另一幅“庭院深沉處,千秋盪漾時”皆營造一種舍世俗,放四海的情懷。

文中亦有一句“凡有各事,只要俯仰無愧,時常把天地、君親放在心上,這就是你一生之事了”這是作者借別人之口,慎重地對一生的總結。當下人也許會對這種“忠君”的傳統情懷錶示“噴飯”(噴飯一詞早在鏡花緣中已經出現)。但細細思量,這種顧己及人的道德教誨比起當下誇誇其談,虛有其表的倫理規勸,高明許多,清晰許多,坦白許多。

百回鏡花緣,目之所及,皆人品高潔、學富五車、不計名利之人,常感神清氣爽,賞心悦目。時時捧讀,暫時忘卻俗世,令自己置身於一道德高地,不禁沾沾自喜,自命不凡,豈非人間勝事?然奈何雙腳觸地,又置身於名利漩渦,所謂百回鏡花緣,一場春夢,其意莫若此。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