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的讀後感12篇

來源:文書谷 1.4W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國演義的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12篇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1

為招納關雲長,曹操煞費苦心設下了五道特殊關隘。第一,金錢關。曹操特別在許昌為他安置了豪宅一幢,送了他大堆金銀珠寶,又賜錦袍送赤兔馬。第二,地位關。關羽初到曹營,曹操就封他為偏將軍,後又封為漢壽亭侯,恩寵有加。第三,美色關。曹操為關羽物色了十名美女送給他,以悦其心、蕩其志。第四道感情關。曹操以客禮對待關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想以物質上的享受亂其心志。第五道“人情關”。曹操本人如此用情外,還派遣張遼説情,想盡心機要以人情打動關羽,讓他留下。關羽無動於衷,一心想打聽劉備的下落。張遼曾經問過他為什麼身在曹營心在漢,關羽説他與劉備有過生死誓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當關羽知道劉備的消息後,封金掛印,決然而去。

關羽面臨的五道關口,城牆高聳,兵將眾多,橫亙在關羽追尋劉備的路上。他斬了洛陽太守韓福,牙將孟坦;東嶺關孔秀;汜水關卞喜;滎陽王植和滑州秦琪。他千里走單騎,忠於故主。我被他“財賄不能動其心、爵祿不能移其志”的高尚品質所感動和震撼,關羽憑着一身武藝過關斬將,給後人留下了一個千古傳誦的美名。

當我們面對着一些誘惑,會不會象關羽一樣堅持自己的'原則呢?在糖衣炮彈面前,我們要拿出關羽的勇氣,“斬將”而過。用正氣、威風,用思想的“大刀”去勇敢地“斬殺”那些誘惑,才能勇往直前。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2

一本書,就像一個世界,裏面有許多東西等待你去發掘。我國古代有四本名著,裏面藴含了許多道理,而這四大名著中,我卻獨寵《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這本書的作者是羅貫中,他以東漢末年為寫作背景,記敍了魏、蜀、吳三個國家鼎立三方,爭奪國家權力,最後被晉國一網打盡的故事。

三國演義中的英雄令我敬佩,也令我惋惜。關雲長的忠心赤膽。趙雲的捨身救助,呂蒙的勤奮好學,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黃蓋的顧全大局無厷使我尊敬;而關羽的敗走麥城,張飛的部下叛變,周瑜的.氣血攻心,華佗的好心當成驢肝肺都讓我感到可惜。

在《三國演義》》中,有一章我最為深刻,那就是“子龍單騎救主”。

話説子龍策馬揚鞭,孤軍深入,行軍幾十裏,殺人幾百,最後找到了阿斗,隨後阿斗一手持槍,殺出重圍,在百萬雄師中殺出一條血路,在長阪坡與張飛成功會合,而阿斗正在趙雲懷裏睡覺呢!這是多麼勇猛啊!當曹操的百萬雄師過來,甘夫人和阿斗失蹤後,趙雲竟然不顧危險和困難,僅憑一己之力救出了甘夫人和阿斗,真是赤膽忠心,一心為國着想。

在讀《三國演義》的同時,它也教會了我許多。諸葛亮教會了我做事要多思考,黃蓋教會了我要顧全大局,周瑜教會了我要沉穩……在讀古典名著時,我們要深入的去讀,去學習書中人物的精神。

俗話説:“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們要讀好書,好讀書,愛上讀書。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3

只要讀過《三國演義》的人,有誰不被諸葛亮的智謀所震撼?有誰不為周瑜的氣量狹小而感到可惜?有誰不為劉備的仁義,仁愛所感動?有誰不為曹操的奸詐殘忍而氣憤?有誰不為關羽的義氣而感到折服?有誰不被貂蟬的美貌所傾倒?

《三國演義》是一部斷代體古典名著小説。本小説的內容多為北宋一至明朝的坊間書藝人所編。經羅貫中的整理和編輯後。就成了一本中外名聞名的鉅作。

書中的諸葛亮成了智的代表。天下變量盡在掌握之中。從火燒新野罵死王朗空城計妙錦斬味亭中可以看出他的非凡才智,可他也並非神仙如讓他讓馬季去守街亭。導致的丟失了街亭列成兩個軍事重鎮,一出幾聲失敗自己也被降職料事如神的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凡夫俗子,所以我們沒有理由對別人過於苛刻,沒有人是不存在錯誤的,包括我們自己,所以不應該因為別人一點點過加以指責,也不應該因為自己的一次失敗而灰心氣餒。更不應該為自己取得成績而沾沾自喜。人無完人,我們身上也一定存在着需要充實改進的地方。

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是三國猛將張飛長坡橋單騎救主制朵碗口,意識妍妍可謂功不可沒,只習慣與艾絲病失去理智,不務正業無故鞭打士兵,導致自己被手下兩名小將,還陪上了黃忠,劉備和蜀國75萬大軍的'心靈,使蜀國狀況一落千丈。

相反魏國名將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辱罵置之不理,態度樂觀11一代奇才諸葛亮無計可施,以病死五丈原為告終,從他的身上我懂得遇見悲傷痛苦氣憤的事情時,應該理智地控制情緒,用樂觀的態度去戰勝它,如果意氣用事後果將不堪設想。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4

《三國演義》主要講了東漢末年,三國時期三個國家互相爭鬥,最後被統一歸為西晉的故事。故事描寫了許多鮮活的人物,有義薄雲天的關公,有關愛百姓的劉備,有驍勇善戰的呂布,也有神機妙算的'諸葛亮……

這些人物讓我印象深刻,有幾個人物更讓我無法忘懷。首先是劉備。在曹操揮軍南下,正要到新野是時,是劉備心繫百姓,帶領百姓和眾人一起走到了江夏。後來抓住敵將時,都是仁德為先,殘忍為後。為匡扶漢室,經歷千辛萬苦,但最後因阿斗懦弱無能,讓劉備的基業毀於一旦。

其次是諸葛孔明,他神機妙算,重情重義,為劉備打下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在諸多戰役中屢建奇功。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精忠報國,將畢生的能力傳授給了姜維,在最後的六出祁山,五丈原之戰中歸天。

《三國演義》讓我知道了怎樣做人,怎樣取得別人的信任,怎樣名揚四海。我以後也要向諸葛亮等人一樣:不要放棄,不要輕易歎氣,要堅持到底,好好學習,將古人的這些美好品質發揚下去。

《三國演義》奉告我們一個道理:“不可以因小事大”。“一失腳成千古恨”嘛!書中劉備因東吳殺了自個兒的二弟關羽和三弟張飛,就一負氣率領七十五萬蜀軍進擊東吳,最後結果被陸遜火燒連營,且燒得片甲不留。那一仗,就關係到蜀國的命數。七十五萬大軍,為了一口沒掙到氣而殞命泉下。令人惋惜啊!壓根兒,蜀國食糧豐足,兵多將廣,武有五兔,文有卧龍鳳雛,但自打那一場仗後,就起步了下坡路。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5

明代羅貫中先生的著作《三國演義》是家喻户曉的一本長篇歷史小説,也是我國文化經典中的四大名著之一。

前一段時間,我聽到同學們説《三國演義》裏的英雄人物和他們的故事。我聽得十分入迷,可又覺得自己已經不像是他們的同學了,我掉隊很遠了。我有點着急了,如果不趕緊讀這本書,我和同學們就沒有共同語言了。那天,我匆匆忙忙地從書堆裏找出了這本讓我大開眼界的書。

讀着讀着,我慢慢地明白了這本書寫的是東漢末年以劉備、孫權、曹操為首的三個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知鬥爭。

這本書裏的軍事謀略和忠誠勇敢讓所有讀者都得到了啟示。我讀了一遍又一遍,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我從忠的'角度和姦的角度進行思考,漸漸感覺這不是一本小説,而是一塊活化石。

書中的英雄人物有很多,可令我最敬佩的還是五虎將之一的趙雲。他武藝高強,非常勇猛,劉備曾讚譽他“渾身都是膽”。在大戰長板坡“單騎救主”的情節中,我終於明白,他勇猛無敵的膽氣就是來自於他的忠誠。

當得知君主的兒子阿斗身陷曹營時,他立即行動,單槍匹馬衝入曹營。曹軍向他追殺過來,他奮力應戰,英勇無比。他的馬讓曹軍絆倒時,他摔了下來,十分危險,可他一點都不慌張。他一不小心被大刀砍傷了手臂,鮮血直流,可小阿斗仍然在他的懷裏睡得香香的。敵人一窩蜂地衝了過來,他還是不放棄,他要用自己的生命來換取阿斗的生命。在這關鍵時刻,張飛一把大刀大吼着趕來了,他們衝出重圍救主成功。

趙雲的故事讓我震驚:一個忠心的人居然有這麼大的勇氣,大得連敵人都怕他。趙雲應該算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了。讀了他的故事後,我也想做這樣的人了。如果我忠於國家和人民,我也就不怕任何困難了,我也是無敵的勇了。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6

高爾基曾經説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本好書,是前人智慧與經驗的沉澱,是我們人類社會經歷滄桑變化的記載。

《三國演義》這部小説的作者是羅貫中,他生於1330年,死於1400年,他本名羅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他是明國著名小説家,戲曲家,也是中國章回小説的開山鼻祖,代表作《三國演義》為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

故事講了在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爆發,各路諸侯聯手將其鎮壓下去,可朝政卻落入了奸臣董卓之手。曹操刺殺董卓不成,便號召羣雄一同討伐奸臣,桃園結義的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也參與其中。後來,董卓雖被擊敗,但羣雄爭霸的'混亂局面也由此開始。赤壁一戰過後,魏、蜀、吳三國鼎立之勢日漸形成,三國霸業正式拉開帷幕……

書中我最喜歡的篇段是劉備三顧茅廬,講的是:劉備為了招納賢才,要去請一位絕頂謀士出山,因為諸葛亮想看看劉備的決心,便兩次假裝不在家。果然,劉備沒有辜負諸葛亮的期盼,拜訪了三次,最後諸葛亮被劉備的真誠打動了,同意出山為他創建蜀國。從這裏可以看出諸葛亮是一個,足智多謀,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以看出劉備是一個禮賢下士,堅持不懈,持之以恆,求賢若渴的人。

全書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讀了這本書後,我突然明白了諸葛亮為什麼會寫一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一句名言。在書中説了:劉備在臨終前囑咐諸葛亮,如果劉禪扶不起來,就讓諸葛亮取而代之。可是為什麼諸葛亮沒有照做?是因為諸葛亮並不在意權利,而是為了自己的遠大抱負得以施展。

讀完書後,我決定做一個像諸葛亮那樣大公無私,忠心耿耿的人。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7

歌德曾説過一句話“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位高尚的人談話。”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它的書名叫《三國演義》。

當我翻開書仔細閲讀時,我的心情也隨之書而變化,當我看到劉備他們的軍隊凱旋時,我也興高采烈起來;當我看到關羽、張飛犧牲時,我不禁悄然落淚;當我看到劉備他們在攻城時,我的心十分緊張,一上一下的,生怕他們攻不下這座城池。

有一次,我思考起來,為什麼關羽會敗走麥城、失荊州,我想真正的原因是關羽實在太驕傲了,瞧不起孫權,所以才會輸得慘不忍睹,最後被孫權所殺。

我的一個同學的媽媽,曾經參加過一次英語研究生考試,在考試時,當她看到別人考的面紅耳赤時,她自己覺得還簡單啊,就有了一絲驕傲。結束時,有人就問她卷子難不難?她覺得這次考試還簡單的,就驕傲了,就説很簡單。

當幾天後,教試結果出來了。那位媽媽考了有史以來最差的`成績——22分。原來在考試時,她太粗心了,忘記把“A”卷或“B”卷填上去了,白白丟了70分。那位___心裏非常後悔,真想再重考一次。可是沒有機會了。

我有時可能也會這樣,當犯了粗心後才明白過來,後悔就已經來不及了。

這本書我已不知翻了多少遍,可每次都有一個新的發現。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啊!這本書也讓我知道當時世界的動亂,都是因為君主的無能才引起的。

俗話説:“好的書籍是最貴重的珍寶。”讓我們多看課外書,來增長知識吧!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8

《三國演義》是一本經得起時間磨礪得好書。

在三國演義中,多數以漢人劉玄德的角度出發,説曹操和孫權,特別是曹操,説他奸詐無比,其實如果花一個角度去看,就不會是這樣了。

在三國演義中,各國都有各國的`謀士——蜀國有孔明,魏國有司馬懿,吳國有魯肅和其他謀士。其中,我最敬佩孔明,因為他深知人心,而且在深知人心上,他還做了進一步的嘗試,空城計就是一個例子,孔明智退司馬懿,雖然孔明知道司馬懿會起疑心,應該不會進來,但凡事就怕萬一,孔明卻敞開了城門。孔明平常足智多謀,見今日這幅景象,更不敢前進半步,最後撤退。由於孔明生前威震天下,人人都知道他,乃至死後再出戰,蜀國士兵一推用木頭刻的假孔明,其他國家的士兵就被嚇得四散奔逃,還以為是真的,直到公佈了這個事實為止。

《三國演義》也教會了我們許多知識,比如説,關雲長大意失荊州這個故事,這就像學習一樣,我們不能粗心大意,更不能自大,以為自己了不起,一定會贏,可結果呢?所以不要把這些話説出口,自己把它們憋在心裏,把它們化為一種動力,結果會更好。還有《陸遜燒營七百里》這個故事,別看陸遜平常平平庸庸,只是一介斯文書生,卻不想他像孔明一樣,才高八斗,讓人刮目相看。正所謂“人不可貌相,海不可斗量。”所以,我們在生活中,應該多結交一些心地善良量的好朋友,儘管他長得不好看,而不要覺得漂亮的就是好的。

如果有時間,請多讀一讀《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9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三國演義》的開篇詞豪邁霸氣,第一句就讓我為之震撼。

“話説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寥寥數語,卻是在正文的第一句話便引人深思。歷史的腳步不停,改革不斷,矛盾、分裂、紛爭、統一,它的舞台上總是上演着一幕幕勾心鬥角、羣雄稱霸的劇情。而《三國演義》,則描寫了東漢末至西晉初,近105年的歷史風雲。

所謂亂世出英雄,那時的割據混戰,自然也是豪傑並起,而我印象最深的,莫過於曹操和諸葛亮二人。

縱觀書評,大家對諸葛亮無疑是全民稱頌,因為他的智慧,因為他的才德,這是公認的,無可厚非———然同樣身為主角之一的`曹操,評價卻是褒貶不一。若問對曹操最深刻的印象,對方八成會答:“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話固然讓人不敢苟同,但在我看來,那發言之人仍不失為一位英雄。

曹操是悲劇的,他是梟雄也是奸雄,他有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命運卻總是和他開玩笑。他曾陷入刺殺董卓失敗的亡命之涯,也曾因多疑誤屠伯奢一家上下,他的經歷使自己彷徨而痛苦,於是迷芒中,曹操便吐出了那樣一句話。

無可否認,曹操是奸詐多疑而殘忍的,但與此同時,他也是求賢若渴愛才惜才的。關羽的過五關斬六將、以母誘徐庶、多次發求賢令等事蹟,充分説明了他的求賢若渴、唯才是舉,“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果然不錯。

《三國演義》還有很多豪傑與膾炙人口的傳奇故事,它塑造的不僅是人物與歷史,還有軍事與靈魂。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10

《三國演義》是記述中國古代三國時期魏、蜀、吳之間征戰的故事。書中的人物絕大部分都是真實存在過的,故事是經過作者羅貫中加工美化的。

從前,我一直認為曹操是個壞蛋,因為許多影視作品都把他刻畫成奸臣。爸爸告訴我,按照正統思想,漢朝的皇帝姓劉,而曹操佔領北方大片地域,挾天子以令諸侯,相當於篡位奪權。他有悖於正統,所以在書中作者要貶低他,而抬高同樣姓劉的漢室宗親劉備。

其實曹操是個了不起的`人。在兵荒馬亂的歲月,他率領軍隊,征戰殺伐。在官渡,曹操以少抵多,以弱勝強,一舉擊敗了強敵袁紹,奠定了功業。連年戰爭,他終於統一了北方。歷史就是這樣,誰造成了統一,誰就推動了歷史進程,誰就是英雄;誰想分裂,誰就倒退了歷史車輪,誰就是千古罪人。

曹操的文才也是一流。爸爸説,曹操和他的兩個兒子曹丕、曹植合稱“三曹”,詩詞歌賦,樣樣精通。尤其是曹操的四言詩,可以説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樣的人能算是奸臣反賊嗎?

《三國演義》裏曹操的表現就沒那麼高大了,多疑是他性格的主要特徵。他因為懷疑華佗想要謀殺他,一氣之下,將華佗下獄處死。一代名醫就此身死,如果不死,不知道他又能救活多少蒼生百姓,他的醫術也能傳世後人,造福後代。他因為多疑殘殺了呂伯奢一家,逃亡路上將錯就錯,連呂伯奢也一起除掉,留下了“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的句子

其實,這種亂世,對一個大人物來講,多長几個心眼也沒有錯。不然的話,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被人家幹掉了。

這就是我所知道的曹操,一個功績遠遠蓋過缺點的英雄。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11

讀完一本《三國演義》,我真是受益匪淺!《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書中活靈活現的人物為我生動地演繹了一場歷史故事……

《三國演義》中有許多人物使我敬佩,但既使我敬佩又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關羽了。《三國演義》中,對關羽的描寫只有簡單的一句:“丹鳳眼,卧蠶眉,面如重棗。”關羽在我看來要屬書中最重情義的人了,他跟隨劉備打天下,對劉備忠心不二。在一次曹操進攻劉備的戰爭中,關羽被生擒,但曹操待以厚禮。但關羽並沒有久留的心意,最後還是留書告辭,千里走單騎回到劉備身邊。關羽的勇猛和武功也讓我敬佩,“温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使關羽威震華夏。而且關羽守信用,與兄弟共患難的忠義有時也值得我們學習。

三國演義中,每國都是靠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在有領導指揮的情況下共同建立的。這讓我明白了團結一致,共同努力,相互合作才能使原本困難的'事變簡單,這也是成功之道。我還學到要多多聽取他人的建議,如若不然,曹操怎麼會在赤壁被打敗?還有,做一件事之前要想好方式方法,考慮到事情的結果。

讀完《三國演義》,我領略到古人的才智,彷彿真正置身與那個充滿戰亂的三國時代,懂得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道理……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12

最近,老師向我們推薦了幾本古典名著,我懷着激動的心情讀完了《三國演義》這本書,內心深受震撼。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徵,作者刻畫的.淋漓盡致,細細品味,我彷彿進入了那個風起雲湧的三國境界。

諸葛亮又名卧龍先生,與龐統合並“鳳雛卧龍”,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幫助劉備打過無數次勝仗,當看到諸葛亮幫助周瑜借來東南風成功火燒赤壁後,又預知周瑜因妒嫉會加害於他,便預先叫趙雲前來接應,才得以順利逃脱之時,我真打心眼裏佩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之才能。

再説説讓我佩服的關羽吧。人稱他關公,你看他美髯飄飄,相貌堂堂,武藝高強,忠肝義膽;你看他身着綠錦戰袍,手提青龍偃月刀,坐騎馬中赤兔;你看他温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刮骨療毒,英勇無畏。這才是真正的英雄呀!他忠心輔佐劉備成就大事,即使被曹操俘虜,也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時刻不忘回到劉備的身邊,以致後來關羽在華容道放走曹操,我覺得這些點點滴滴都能看出關羽是一個重情重義之人。

三國英雄數不勝數,雖然那個戰爭紛起的時代已經遠去,但戰馬的嘶鳴、英雄的形象依然清晰地浮現在我的眼前,從他們身上我明白了為人作事要小心謹慎,智勇雙全,要做一個正直忠誠的人。

《三國演義》是一本好書,它如同無聲的老師,教給我浩瀚的歷史知識,告訴我做人的道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