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讀《論語》有感

來源:文書谷 1.23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論語》有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熱門】讀《論語》有感

讀《論語》有感1

初識《論語》,還是國小五年級時,正值童年到少年的過渡時期。緣由是我聽了一個台灣學者的講座,他説儒家文化能影響人的一生,從小背誦四書的孩子會與眾不同。年幼的我相信了,於是我開始讀一則,背一則。坦誠地説,到現在也只背了一半,但我想並不必急於去求速,因為這一半,離吃透還很遠。

讀一本書,是要與它一起成長的。在我看來,課本上的講解永遠也不能充分解釋《論語》的含義,它不是一個“仁”字可以概括的,因為它本身就涵蓋了人如何更好地立足於天地之間、獲得幸福的大問題。這樣的問題是從孔子的人生經歷中提煉出的,而我們也只有把它放到我們的人生經歷中,才能明白其中的智慧。

這些年來,也時常拿出《論語》誦讀,隨着人生閲歷的豐富,其中有些文字越發像陳年老酒,歷久彌香;新讀的文字也不時映射在我生活的各個角落。感謝《論語》從那個時候就開始融入我的精神世界,在我心中無形地生根發芽。《論語》已經成為我的精神支撐。

下面選印象最深的兩點談談我自己的體悟。

《論語》中記錄很多人向孔子“問孝”,孔子的回答大多強調的是尊敬。世人所謂的孝,首先看的是子女對父母的贍養,所謂“今之孝者,是謂能養”。然而物質層面的孝是遠遠不夠的,因為“至於犬馬,皆能有養”,甚至“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這種盡心奉養也絕對達不到孝的標準。因為只有“敬”,才能讓那些年邁的老人擁有對自我價值的自信,擁有精神上的'愉悦,擁有對一生奉獻的無怨無悔。若干年前,我覺得孔子的“敬”不過是把長輩地位放在兒女之上,但如今,我認為這是孔子對於長輩精神需求的一種體會。

當然“敬”並非一味順從,可以指出父母的錯誤,但孔子認為要“幾諫”,如果父母不聽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這一點雖然不能適合所有的情形,但對於中年人贍養年邁的父母確實是很好的一個標準。當父母日益衰老,與社會脱離,很多事情上,他們的認識跟不上社會的節奏,也難以去改變一些固有的習慣和觀念。孔子的話給了我們啟示,對於父母的缺點要包容,不要過分與他們爭出個是非,更不要因為他們改變自己就失去了孝心。

在當今時代,“敬”應當包含更多的內容,總而言之,我們缺乏的更多是對老人精神上的關懷。隨着物質生活的豐富,許多人能夠給父母提供衣食無憂的生活,他們也確實做了,但父母是否真的感覺到幸福了?今年春天去一個老年關懷中心看望那裏的老人,一個年近90的老奶奶握着我們的手,告訴我們她的五個女兒除了最小的女兒還來看她,其餘都不管她。看看她住的地方,吃的東西,身邊的陪護,也許物質上真的不缺什麼,也許女兒們做了很多,但老人的心卻未能因這些而温暖,她所需要的是親人的陪伴,是女兒的温度。

從“人不知而不愠”開始,《論語》處處教導人要謙遜,而這是修身立足的根本。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在孔子看來,認識別人比讓別人認識自己更為重要。在任職求官上,孔子也欣賞“吾斯之未能信”的謹慎。

謙遜本身自然是高尚的,但人們又不想因此而不為人所知,放棄施展才華的機會。在實際生活中,如何處理這種矛盾是更難的一件事情。個人認為,自信與自我才能的展示是必要的,但前提是自己先具備了這種才能。在習得一種才能的過程中,需要的是“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精神,即便自己在這方面做得很好了,仍能“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那便是極高的境界。所謂“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資質”,穩重之中也包含了謙遜的心境。

孔子曾提到和顏回終日交談時,顏回總是“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姑且不説顏回的學習方法是否可取,他的確具有一種不顯山、不漏水的秉性,而孔子不愧為聖人,他能夠從各個方面考察一個人,因而顏回終究是低調還是愚蠢,這些都逃不過他的眼睛。這啟示我們,有時刻意表現雖能瞞過普通人,卻未必瞞得過高人。同時,我們在認識一個人的時候,也要對其全面地考察,“聽其言而觀其行”,而非“聽其言而信其行”。極端一點,那就“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恐怕他的真實面目也就難以掩藏了。於是,謙遜未必喪失表現自己的機會,相反,一味表現搶眼而無真才實德的人,經過時間的檢驗,也必然暴露真實的自己。

《論語》的智慧可以作為理想的準則,又可以真正地拿來與生活相結合。從古到今,不管時代怎樣變革,《論語》一直可以指導中國人的成長、中國社會的發展。當然,其中思想並非一成不變,但那種古典文化中很容易啟發我們如何在一個現代社會生活。這便是它的神聖之處。也許是性格使然,天生就特別喜歡《論語》以及儒家文化的安分和寧靜,也許是《論語》促進了這種性格的發展。時常覺得自己在喧囂的世界裏找不到位置,想起《論語》中的“德不孤,必有鄰”,竟有熱淚盈眶的衝動,那種知己的感覺,恐別處再也尋不到了。也許是因為這種別樣的感情,讓我竟不能很理智地去評價《論語》了。

當然讀《論語》的一大障礙就是語言上的隔閡。多樣化的解釋、無窮的爭議恐怕永遠都存在,但這也許是件好事,每個人的生活體悟、文化層次不同,自然有不同的理解。與其盡信某種解釋,倒不如自己通過生活去歸納,去尋找與古人的共鳴。

讀《論語》有感2

常言道,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君子是《論語》中經常出現的詞,我們直到今天還常常將其作為做人的一個標準,那麼到底什麼是君子呢?其實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標準。

《論語》中有這樣一段對話: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司馬牛是孔子的弟子,他曾經問孔子什麼樣的人才算是君子,孔子的回答是君子不憂不懼。他又追問不憂不懼,就可以叫君子了嗎?孔子説,自我反省,無所愧疚,你又有什麼可憂懼的呢?君子的這一要求看似簡單,卻不容易做到。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孔子説君子之道有三個方面,我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憂愁,有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懼。仁義的人,由於內心的富足使得他不會擔憂,所以仁厚的人能夠坦然的面對一切。有智慧的人,在面對多種選擇的時候能不迷惑。我們當下的選擇太多,所以我們只有努力讓自己更強大成為一個智者,才能從容面對。勇敢的人由於內心有一種勇往直前的力量,就會足夠自信。正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當自己足夠勇敢時,面對任何困難都不會害怕了。孔子認為君子能夠做到仁、智、勇,所以就少了很多的憂、惑、懼。正是因為君子內心完滿富足,先自我修繕了修養,才能表現的從容不迫。

君子注重自我修養。君子不去苛責外在的世界,而是把有限的時間、經歷等用來苛責內心,所以,孔子云:“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也就是説人對自己要求嚴格一點,對別人相對會厚道一點,就遠離了怨恨。學習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身的修養,做最好的自己,做一個善良的人。

君子胸懷天下。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君子和小人每天想的事情是不同的.。君子牽掛的是道德,小人惦記的是自己的房子,君子尊重法制,小人關心恩惠。君子是高尚的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一個人在窮困潦倒之時仍不忘自身修養,不斷地磨練自己、完善自己,在他有能力之後才有可能去幫助他人。

君子講究言行,注重説話和做事的標準。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意思是君子要做一件事,總是等真正做到了再説出來,敏於行而訥於言。

君子,雖然只是簡短、樸素的字眼,卻存在於我們每個人的內心世界,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君子,只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讀《論語》有感3

學了《論語十則》,我有很多感受。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説的是:學習了不思考就會迷惑,只思考不學習就會有害。我記起國小學詩《楓橋夜泊》時,有一句“江楓漁火對愁眠”,老師的解釋是:江邊的'楓樹伴着漁家的燈火,帶着思鄉之愁的我難以入眠。但是很讓人生疑的一點是,其實楓樹不喜歡潮濕。帶着這個疑問,我又查閲了資料,發現這裏的“江楓”還有另外一種解釋,指的是“江村橋”和“楓橋”,且當時就有這樣一座橋。(如此一來,疑惑盡消。)因此,我認為江楓應取第二種釋義。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説的是:碰到寒冷的冬季,這以後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後凋謝的。(其引申之意也至為分明。)我們正應像松柏一樣堅韌不拔。無論何種境地都應堅貞不屈,高風亮節。文天祥面對敵人提出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力誘惑,寧死也不肯背叛自己的祖國。

閲讀《論語》影響了我和我的生活,它告訴了我們如何為人處事。

讀《論語》有感4

《論語》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所著。孔子創立了儒家學派。而《論語》所講的全都是儒教中的精華。

孔子基於親身體會,他提出學習首先要有學而不厭的精神。而要做到學而不厭,首先要有端正的學習態度。端正的學習態度又體現在如下的幾個方面:做學問的'第一條就是誠實,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第二條學習要謙虛,不恥下問,就像“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生活中有許多人值得自己虛心求教。而三呢,就是要敢於自我反省,學習“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這樣才能發現並改正自身缺點,促進自我完善。孔子還注意到了時光飛逝,就像日夜奔騰不息的河水,轉瞬即逝,人們一定要抓緊時間,珍惜時光。

《論語》這本書,言簡意賅,富於哲理意味。而其中提出的觀點也很正確。可是為什麼在新文化運動中,魯迅,陳獨秀他們又有反儒思想呢?原來,孔夫子主張“學而優則仕”。歷代的封建統治階級都拼命宣揚這個教育主張,從而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西漢的漢武帝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然而,到了明代,儒家思想便與八股制度結合起來。與孔夫子時的儒學不同,這時已成為封建主義束縛人們思想的教條。而當時的中國人追求民主,當然要反對這種儒家思想了。

可見,每種事物都是一把雙刃劍,只看你把這劍鋒用在什麼地方。

讀《論語》有感5

《論語·學而》中有子曰:“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意思是孝順父母,尊敬兄長,這應該就是行仁的根本吧!我的理解是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友愛同學是每一個當代學生必須做到的事。

國中的我們,逐漸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見,有了自己的小祕密,也慢慢進入到青春叛逆期。我們在慢慢長大的同時,也要明白父母也在慢慢變老。如果沒有“孝弟”思想,就不能做到理解、體貼父母,與父母就會產生隔閡,我自己就有這樣的親身經歷。

我的.老爸每次喝完酒回家,美曰其名就會找我“談心”。但在我眼裏,老爸和我講的都是“廢話”,我很反感,所以每次都很不耐煩不想聽。

學了這則《學而》後我開始反思自己對爸爸的態度,也常常思考:老爸為什麼喝酒?為什麼要喝完酒回來和我講“廢話”。漸漸地我明白了老爸在外喝酒,有他們成年人的無奈,其實是為了工作和這個家。之所以和我“談心”,是因為他平時不善於表達對我的愛,只有喝了酒才吐真言於我。但我卻覺得這是“廢話”,覺得老爸的“談心”讓我煩燥。那是我不理解父親,不懂父親深沉的愛呀!

什麼是“孝弟”,怎麼盡孝道?看似很深奧的話題,其實都源於我們生活中的小事,我們應該以“孝弟”為標尺,回到家主動跟父母問聲好,掛電話之前跟父母説再見,在外面玩提前告知父母,不讓父母擔心……記得爸爸和我説過,一個人快樂,不是真正的快樂,一家人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在我看來,只有好好孝順父母,尊師重兄才是一家人快樂的根本。

讀《論語》有感6

《書海拾珍》一書出版了,翻閲完一篇篇精彩的文章,我不由自主地又拿起已拜讀多遍的《論語》。因為孔子的教育思想、教學方法一直引導着我從事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論語》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及弟子之間討論上自堯舜禹下至春秋列國天下大事和修身治學,人倫國事等文化道統的語錄彙編。全書共有20篇,內容包括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觀念、道德修養、教育原則和教育方法等。其中孔子的教育思想給我留下頗深的印象,得到很多的啟示。

一、孔子始終把德育放在首位

對學生進行仁、義、禮、智、信、直、勇等全方位的道德教育,培養學生的道德感和責任感,將人格培養放在第一位,然後才考慮傳授知識。

二、孔子善於因材施教,善於使用啟發式的教學法

在教學實踐中,孔子把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與現實生活聯繫起來,因事而教,因教啟事,收到了相當好的效果。

孔子深知,人的個性和資智有着很大區別。他曾説過:“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就是説,一個人的智力在中等以上,可以和他談論高深的學習;如果智力在中等以下,那就不必了。同是問“孝”,孔子給子游、子夏、孟武伯和孟懿子的^答~`案就各不相同;同是問“仁”,孔子對子貢、子張顏淵與樊遲的回答也不一樣。他的不同,是解釋的方式、舉例的深淺因人而異,最終目的是要使每個學生循序漸進,直達中心。

孔子善於巧妙地啟發學生,隨時隨地都能把死教材靈活應用。他強調必須重視學生的求知慾望,他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他主張激發學生求知的主動性,所謂“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是也。至於如何啟發,在於老師的隨機應變,因勢利導。

三、孔子是“言傳身教”的第一個倡導者和實踐者

孔子認為自己的行為能夠成為別人的榜樣,這比説多少道理都有用,也更有意義,因此他時刻提倡“身正”。孔子一生中,幾乎天天都有弟子跟隨左右,處處以行動和人格感召,使學生不知不覺中受到他的感染。我們教育工作者不應該記住“身教重於言教嗎”?

四、對於學習態度和方法,孔子也有明確的論述。

他教學生學問,一要學思並重,二要下學上達,三要由博而約。學就是讀書,單讀書而不用思想,就成了死讀書;單用思想而不讀書,就是胡思亂想。這就是孔子所説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所以要一面讀書一面想,一面想一面讀書,這樣功夫與靈感併到,才能獲得真實的學問,才不會盲從或想入非非,才不會對事理妄加揣度,亂下判斷或一味主觀、固執己見。這就是孔子所説的“毋意、毋必、毋故、毋我”。做學問要從基礎着手,一步步往高處走。做學問沒有捷徑,最高明的道理也是從最低淺處得來,每個人都要從事事物物的日常生活了解宇宙之大道。這就叫“下學而上達”。學問通達到一個廣大的範圍,就要選擇其中一點,作高深的研究,這就叫“由博而約”。能由博而約,才能獲得學問上獨到的造詣。

孔子還是堅持師生平等、教學相長的典範。他與學生平等相處,親密和諧。子路對他拜見南子很不滿,他一邊解釋一邊發誓,而不擺老師的架子。他的學生經常與他辯論,他也不認為是對師長不敬,反而認為學生這樣做可以使道理越辯越明。學生們仰慕他的`博學多聞,崇拜他的完美人格,眷戀他的和藹可親,所以有些弟子在孔子一生不得志的情況下始終追隨着他。

孔子晚年,許多學生奔赴各國去從事政治、軍事、外交、文化教育、學術研究、商業貿易等各種活動其中有許多人成為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教育家、學者、富商,有的甚至成為王者之師。這自然與孔子科學的教育思想有直接的關係。孔子作為偉大的教育家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真可謂桃李滿天下啊!

在施教的過程中,孔子為後人留下不少至理名言,諸如“温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三人行必有我師”、“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這些指導人生的格言警句,將永遠流傳後世。

作為一個教育家,孔子的貢獻在於他打破了傳統固有的教育模式和教育觀念。他的教育方針、教學思想一直影響着後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須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等新課程理念不正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延續和發展嗎?與孔子相比,我是那麼渺小,但我願把他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方法運用到自己的工作中,真正做到教書育人。

讀《論語》有感7

孔子,春秋戰國時期之文人,其作《論語》流芳百世,流傳至今,幾乎無人不知。

這本書中字字珠璣,其中我認為最精闢的是:“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悦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兩句話。

第一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説:“時常温習學過的知識,這難道不快樂嗎?有朋友從遠方來做客,這難道不開心嗎?別人不知道我有學問,而我不介意因為學習是為了自己,這難道不是一個君子嗎?”這告訴了我們:常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做任何事就可以得心應手。如果別人對你有誤會時,不要生氣或難過,只要你做的是對的,別人終究會明白的。

第二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説:“三個人一起行走,除了我之外的兩個人,一定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我選擇他們的優點來學習,如果是缺點的話,就把它當成一面鏡子,看看自己有沒有一樣的缺點,如果有就要立刻改過來。”告訴了我們:朋友或同學當中,每個人都有優缺點,重要的是,我們能不能學習別人的長處並及時改正自己的缺點。想想自己,有了一點成績,就沾沾自喜!對比先哲的謙遜,我羞愧萬分!

《論語》,告訴了我們怎樣做人,怎樣處事。做人,就應該要不能只修飾外貌,更重要的是內心的`修養;做人,就應該要對所有的人都要以愛心對待,也要多親近有仁德的人;做人,就得勇於改過自己的任何缺點和過失,不能故意不改,並裝作沒發現;做人,就應該要本着正大光明的態度來做事,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論語》教會了我太多太多,使我受益匪淺。

讀《論語》有感8

古人説;‘半部論語治天下’。

假期裏,媽媽買來一本《論語》讓我學習。

《論語》這本書是孔子的徒弟寫的,寫的是孔子和他弟子的.故事。

書中主要寫了怎樣學習和思考怎樣孝順父母。

我還記得孔子有一句話‘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話還有一個故事呢。

孔子周遊列國,到處講學,一天看到兩個小朋友在爭吵。

太陽什麼時候離我們近,爭吵不休。

他們看見了孔子,就讓孔子評理。

着個問題把孔子也難住了。

就向兩個小孩承認自己不會這個問題。

兩個小孩就嘲笑孔子。

孔子是著名的大教育家,他遇到不會的問題也實事求是的承認自己不會,也不怕別人嘲笑。

我們也要向孔子學習,實事求是的對待自己不會的問題,不會就問。

《論語》這本書讓我們懂得了很多道理。

讀《論語》有感9

于丹這位作者編寫了一本《論語》感悟,主要講了以下七個道,對我在人生道路上有很多幫助。

第一,孝敬之道,孝敬是一種人物,可能從你生下來你就必須孝順自己的長輩,但它不是一種本能,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有人開導,教誨的。

第二,智慧之道,知識可能是生產智慧的基本條件,但小聰明和智慧截然不同,我們成功是需要智慧的,需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千萬不能動歪腦筋。

第三,學習之道,一個人需要不斷的進行學習,才能達到自己的人生目標,只有不斷學習才不會被社會淘汰,不同的人,在學習的方法上也是不同的`,需取長補短,不恥下問。

第四,誠信之道,人活着是為了正義,不能靠投機取巧,不守信譽去生活,孔子道,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説到就要做到,做事一定要堅持到底,這也是做人的基本準則。

第五,治世之道,可能我們小孩談不上什麼治世,但我們也要學一學,沒準你長大就是總統呢。如果僅用政令來誘導,來約束那老百姓只能安分守己的去生活,免去很多刑法,但這不足以上樹立他們的廉恥之心。

第六,忠恕之道,就是忠誠於自己善待他人,不要背叛自己,做人做事都有一個貫徹始終的觀念,儘自己的心去幫助他人,不要把種種是非推及給他人,要跟別人換位思考,假如別人這樣對你呢?

第七,仁愛之道,仁愛是一種人格情懷,它應表現為一種高風亮節,一種胸懷大志的氣度,要幫助別人,鼓勵別人,它是一種身體立行,點點滴滴的行為,不僅讓別人受益,自己也很開心,也有收穫。

這七道,耐人尋味!

讀《論語》有感10

《論語》是一本家喻户曉的名著,這個暑假,我又重新温習了一遍。

《論語》中分每一句話都藴含着深刻的道理。有的給予了我們人生髮的啟示,有的讓我們學會了如何與人相處。

要會善於學習,就要不恥下問,《論語》中有一句話:“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這是曾子曾經説過的話,含義是:一個人他自己是有能力的,還向沒什麼能力的人請教,一個人很有學問,還向學問少的人請教。我想:一個人內心有智慧,敏感多思,願意好好地去領悟知識,願意“不恥下問”,以獲得更多的知識,這不過是一種難得的態度嗎?就像生活中,小孩子的眼光定是與大人不同的,稍向天真爛漫的小孩子學習,也説不定能給人啟發。曾經有人問一位學者,你是在哪兒學到最有價值的東西的?結果大家以為最有價值的答案是:幼兒園,這就是孔子和他學生眼中的“學習知道”吧!

孝敬之道也在《論語》中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亦。”意思是:一個人孝敬父母,卻喜歡觸犯上級,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的確,孝敬父母和尊重上級不是一個含義嗎?———細心為別人呢着想,有的時候,我們可能會因為父母的.訓斥而感到委屈,但仔細想想,其實父母是為我們好。其實,孝敬不一定是讓父母豐衣足食,為他們多着想一點,就算是最好的孝敬了。讀完這句話,我回想平時為父母做過的事,更深一層地理解了孝敬的含義。

《論語》,這本擁有無窮奧妙的書,帶給了我們無限啟發,告訴了我修身養性的道理,作為一個國小生,我們應該遵循孔子的道德思想,爭取在學習生活中取得更大的進步!

讀《論語》有感11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我非常敬佩他,是因為他視人如己,要求統治者關愛弱者,愛護百姓,他為了實現自己的治國思想,四處遊覽、講學。“仁”是他的思想表現,除此之外,孔子還主張以德教化人們,以禮治理國家,他有一部著作,名為《論語》。

《論語》集治國、修身、齊家、平天下於一身,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精華之所在,我在學習論語的過程中,學到了許多的知識,在《論語》集裏,有許多句子是可以做為我的'座右銘的,也有許多句子是終身受用的,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的意思是這樣的,學自己要對別人做什麼時,先想想自己是否願意承受這樣的事,如果自己不願意承受的,就不要強加給別人。

我覺得《論語》這種為學的精神也是我們效法的地方,《論語》裏面的這種人生修養,我認為是永遠年輕的,所以這種學習道德,能“苟日新、日日新”,我還是進步的,隨時有新的境界。

讀《論語》有感12

這個暑假,媽媽給我買了一本《論語》。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一般的《論語》共二十章。

《論語》分為《學而》、《為政》、《八佾》、《里仁》、《公冶長》、《雍也》、《述而》、《泰伯》等章節。

《論語》的句子都很有道理。例如《學而》裏的,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思就是孔子説:“別人不瞭解你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瞭解別人。”還有,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説:“學的知識時常去複習,不也很快樂嗎?別人不瞭解自己而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我從《論語》中懂得了許許多多。我知道了做人一定講信用;做人一定要仁愛;做人一定要知錯就改!我知道了讀書人如果有志追求真理,卻以穿破衣、吃劣食為恥辱,這樣的.人是不值得跟他討論真理的;我還知道了看見賢人,就應該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心裏就應該進行自我反省。

有一次我看見一個衣衫簡陋的老奶奶乞討,我本來不想理,但是自從讀了《論語》,我便把我三個月零花錢都捐出來。還有一次我考了第一名便向親戚朋友們炫耀,後來讀了《論語》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便虛心聽取別人意見,不自大,虛心跟別人學習。

是《論語》,讓我知道了怎樣做人;是《論語》,讓我知道了怎樣學習;是《論語》,讓我知道了這大千世界的醜態和美態。以後,我一定嚴格遵循《論語》條條名言警句,做一個好孩子!

讀《論語》有感13

這個暑假看完了《論語》這本書,俗話説半部《論語》治天下,我之前全不知是什麼意思。在略讀了論語後我似乎也有獲益匪淺的感覺。

《論語》是根據春秋戰國時期的孔子與他的學生日常言語所撰寫的。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在思想上主張“仁”,在教育上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就是因為有孔子才會有今天的《論語》。《論語》集治國、修身、齊家、平天下於一身,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精華所在。宋人趙普也曾説過這樣一句話“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一書對我們的用處之大了。

我們從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義,禮,自,信”的倫理教育,從孔融三歲讓梨的尊禮,守禮,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憂患意識,無不顯示着儒家學説對國民成長過程中千絲萬縷的滲透。幾千年來世人仍願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話作為座右銘,作為修身養性的準則,我想這與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着密切的關係,因為,我們都堅信:明天是正直人的世界!

孔子提倡仁愛,但他並不認為應當以喪失原則的仁愛之心去寬宥所有人的過失。《論語》告訴我們,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態度去尊重每一個人,且彼此之間要留有一點分寸,有一點地。常言道:世界是個大家庭。既然是在“家”裏,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稟性,正如有愛茶者喜歡龍井,有愛好烏龍茶一樣,不過都是求真的一種心境。“不奪其真香”,“不損其真味”,那麼,還有什麼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誠説話,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呼?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呼?”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這是教給我們學習方法啊,很多學生學習很努力,但成績不理想,主要是學習方法不對,學習是要“學而時習之,温故而知新”的啊!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這句話教會我如何孝敬父母。而能使我一生受用還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就是我的“聖經”,我更會牢記在心。

我在任何時候都能夠用到《論語》,可以是生活上、改正缺點上,珍惜時間上、學習上以及孝敬父母等等,都可以用到《論語》。《論語》的用處可真不小啊!這麼一讀,我就知道為什麼趙普説;“半部《論語》治天下了”,因為《論語》的用處真廣,什麼地方都能用得到。只要讀了一小部分的論語,並且理解了,用上了,就會使人一生都受用不盡。

有時經常聽到有些人怨天怨地,怨自己沒出生在一個好的'家庭,怨自己運氣不好,做什麼事都不順。其實這些人生活還是不錯的,只不過看到生活過得比自己好的就心裏不平衡,自己沒本事就怨天怨地怨父母。但真正生活艱苦的人們很少有怨言,而是默默地工作着,生活着,他們用他們的勤勞,他們的質樸,過着普普通通而又充實幸福的生活,他們很滿足自己的生活,他們不去和別人比較什麼,他們覺得自己現在的生活很滿足了,當一個人不去妄想而踏踏實實地生活工作着,他們就很快樂了,也就是知足者常樂。現實就是這樣,出生有貴賤,能力有大小,但生活的快樂不快樂,知不知足就要看每個人自己了,每個人應該有自己的理想,但不是妄想,要自己去努力去付出。妄想是無止境的,生活在妄想裏的人他們對生活是永遠不滿足的,所以他們活得很累,他們要攀比,他們虛榮心強,見不得別人比他們好,他們永不知足,所以註定他們永遠不會快樂。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人生就在於學習,不分貴賤貧富,讓我們學會在簡簡單單的生活中感悟人生、體味快樂吧!

讀《論語》有感14

有人説,閲讀是汲取精神的食糧;有人説,閲讀是接受靈魂的洗禮。但我説,閲讀是開啟新階層的人生,每讀一本書,我都感到自己在蜕變,在成長。書,就像一個引路者,它引導着我脱去幼稚的外衣,變得更加沉穩,智慧,向着知識大道走去。而《論語》這本儒家名著,是眾多書籍中給我啟發最深的一本書,每次讀到這本書,我都能從中發現更多的知識,感悟更多的人生智慧。童年,在閲讀中慢慢成長……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這句話,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聽到的名言。那時,我才七歲,但也懂得了“自尊”,經常滿懷嫉妒愁悶,老是想着如何超過別人,抬高自己,這時,我看到了《論語》中的這句話。頓時,我如同捱了一記悶棍,我明白了整天想着如何抬高自己,想這想那,成天憂慮是小人之舉,不僅沒能如你所想,還白白浪費大好時光。而君子,心胸寬闊,宰相肚裏能撐船,與小人相比,顯得多麼有氣度!我立刻提醒自己平時要“制怒”,擁有寬廣的`心胸。從此以後,我一旦發現“嫉妒之魔”出現,我就會告訴自己,這是平庸的表現,只有市井小民才會這樣做,道德高尚的君子,心懷如天般寬闊,我要剋制住自己。從此以後,我生氣的次數大減,一直保持着廣闊的胸懷。《論語》,是你教會了我做人之道!

在我成長的每一步,背後都有着一個身影——《論語》。它將不慎落入沼澤的我拉出,將捲入漩渦的我拉出,它幾乎幫助我化解了一切困難。我一見到它,就像見到了一位老朋友,又像見到了父親。它就是一把利劍,幫我將攔路虎一一擊敗。記得三年級,在三月一日那個黑暗的日子裏,我的語文成績跌到了歷史最低點,我就像被人扇了一記耳光,一整天恍恍惚惚。那時的我,就像失足墜落懸崖那般絕望。在這時候,《論語》又給了我以無盡的動力:“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是啊,我怎麼能如此之快地失去了鬥志,變得絕望?難道失敗不是暫時的嗎?人的志氣是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我絕不能輕易失去啊!於是,我立刻恢復了信心,對失敗的原因進行了剖析,果然,在第二次考試中,我的成績又恢復到優秀水平。《論語》啊,是你讓我不斷成長,不斷拋棄壞品質!

看似普通的一本《論語》,卻為我提供了取之不盡的精神力量!有了閲讀,我相信,我將會迅速成長,有了閲讀,我相信,我的人生必將精彩!

讀《論語》有感15

年初,差不多用了兩週時間,讀完了‘國學四庫’系列的《論語》一書。點染之餘,卻被文中的一章所觸動:“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久久不能釋懷。標與本的比對,因與果的關聯,能否超然,全憑一念。

《論語》之前的瞭解猶如皮毛。只有少許的篇章,有記憶,能誦讀,背後深意説不全、參不透。從“學而”開始,不過兩三篇便不知曉。確實慚愧。即便是每每去“三孔”遊記、參拜也未能有所長進。

無法穿越回到那個久遠的朝代,只有透過書目記載,瞭解那過往的人和事。《論語》是一部老師與學生教學相長,交談對話的收錄集。涉及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孔子的治國見解以及評價古賢的'論述,記錄有點像學習筆記和心得體會,有人問、有人答,偶爾也可以開個小玩笑。

全書20篇,每篇若干章。至於章,其實就是幾句話,因為是收錄集,每篇的歸類就不會絕對精準。篇目是按照收集語錄的開始命名。有觀點開篇的,如學而、為政、子罕、先進等;有學生名字開篇的,如雍也、顏淵、子路等;也有評價前人的,如泰伯、季氏、微子、堯曰等。

書中多次學生向孔子求知識、見解。雖短短几句,見博學、見正念。有如問“仁”,剛毅、木訥,近仁;有如問“政”,居之無倦,行之以忠;有如問“文”,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有如問“孝”,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書中圍繞教學、仁政、中庸、修為等內容,提出很多有益的方法,積極的引導人們入世。培養君子、士大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克己復禮開始。可歎“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的孔子最終的政治抱負沒有實現。周遊列國,多是顛沛流離。

很有意思的發現是我們目前很多使用的語言,在20xx多年前,由孔子和他的學生開啟,目前依然在用,留存至今。有如“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如也”,似乎現在只在陝西一帶出門在外的人員他鄉相遇,互稱鄉黨。有如“先進於禮樂,後進於禮樂”。先進是進修之意。如今也指位於前列,可為表率,比較相似。流傳下來的成語就更多,見賢思齊、文質彬彬、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任重道遠等等。

《論語》開創教化先河。學者、知識分子、悟道者們能以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為目標,值得彪炳和慨歎。於己。不才,奉行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