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讀後感(精選4篇)

來源:文書谷 2.17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孟子讀後感(精選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孟子讀後感(精選4篇)

孟子讀後感1

小的時候,外公經常和我面對面的坐在一起,外公給我讀着經典,如:《桃花源記》、《岳陽樓記》等;我長大點了以後,爸爸、媽媽便開始讓我讀着帶有拼音的詩詞,並背;上了國小,老師讓我們讀《孟子》。經典詩文,處處都在我們的身邊,老師會讓我們學習、掌握、運用經典詩文。在學習中,經典和我們形影不離,就像我們的影子一樣。是它讓我們掌握更多知識,讓我們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使我懂得了許多道理。

在我讀過的書中,使我最受啟發的還是《孟子》。

《孟子》一書記錄了孟子的言行,是儒家的經典之一,和《論語》、《大學》、《中庸》合稱“四書”。孟子名軻,戰國時鄒(今山東鄒縣)人,後世將他和孔子併成為“孔孟”,有“亞聖”之稱。

在《孟子》一書中我個人最喜愛《成才先吃苦》,是説上天要把重大的責任加給這個人,一定要使他的心志困苦,使他筋骨勞累,使他肌體飢餓,使他身體睏乏,使他做事時行為受到干擾,使他的心志受到震動,使他性格堅韌,增加他所缺少的才能。

讀了這一則故事,我知道了人的一生要經過許多的磨難,要想鶴立雞羣,變成天才,就要從多方面去鍛鍊自己,遇到困難要迎難而上。這是我想到了愛迪生説過的一句話:“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難道具備了這樣的`條件,就不能成功嗎?

記得有一次,我在做一篇數學題。做前面幾道題的時候都是“一路順風”的。可是誰知,半路卻殺出一個“程咬金”,搞得我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真是“前有敵軍,後有追兵”,進退兩難啊!做了十幾分鍾後,我便開始頭腦混亂了,真想把這一篇撕碎!可又轉念一想,哪一個成功之人的背後不是勤奮啊?他(她)們也同樣承受過,而且做得很好。同樣是人,難道他(她)們行的,我就不能嗎?又想起《成才先吃苦》。不行,我行,同樣我要和他(她)們做的一樣好!想好後我又重新從書桌上拿起筆,繼續在草稿本上演算着……哈哈,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算出來了,我高興得雙手狂舞+高聲尖叫!媽媽聞訊而來,看到我的樣子大吃了一驚。我發覺後,馬上收斂了許多,紅着臉,低下頭去繼續做……

我們為什麼要讀經典呢?當然啦經典是對我們有好處喲!所以我們還是要讀經典的!

孟子讀後感2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曾説“求觀聖人之道,必自孟子始”,當代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楊振寧曾説“三十歲後,我做人處世全靠孟子”。孟子被譽為亞聖,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將孔子的思想發揚光大,構建了自己思想的完整體系,提出有許多重要的思想創見。孟子主張“仁政、兼愛、非攻,和平,反對戰爭,人性向善”。個人感覺《孟子》比《論語》更為豐厚可讀,是儒家最重要的經典之一,也是現代人不可缺少的精神營養。今天,我坐下來靜靜的攤開這本書,再次讓思想在孟子的精神世界中遨遊感悟。

孟子的代表作是《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上下》、《萬章上下》、《告子上下》,這幾篇文章我反覆誦讀,頗有感受:

在《梁惠王上下》中,孟子認為:王道和仁政是立國的根本。為政者應該施行王道,反對霸道,實行仁政,反對暴政。仁義的準則應該是為政者處理國家政事的根本立腳點。仁義的思想應該貫徹在國家政治生活的各個方面。“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這句話説的是,如果在經濟上能使大家安居樂業,社會自然就安定,政權自然就鞏固了。而在思想上,要樹立起“不忍人之心”,要樹立起仁愛的觀念。在關心民眾疾苦,要為解除民眾的疾苦而盡心竭力,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有無幼以及人之幼”。在這篇《梁惠王上下》中,體會到一個國家的安定繁榮和發展,需要做到優則與民同憂,樂則與民同樂。在《公孫丑上下》中,孟子倡導仁義,主張施行仁政。他認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行仁政,得人心,就多助;不行仁政,不得人心,就寡助。在《滕文公上下》,孟子強調士大夫要有“大丈夫”的氣概,在立身行世方面要注意節操;要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做到“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向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在我認為,孟子是懷有匡正天下的巨大抱負的。在《離婁上下》中,講到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在我看來,修、齊、治、平,從本質上説,就是施行仁義之道。得天下,在於得民心;得民心在於行仁政。孟子是以集成儒家的道為己任的。在《萬章上下》中,通過對歷史的闡述,宣揚“君權神授”的思想,在《孟子·盡心上下》中“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孔子登上魯國的東山,整個魯國盡收眼底;在聖人門下學習過的人,便難以被其它言論所吸引了。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實際指人的眼界。這一點告訴我們要不斷尋求突破,超越自我,不斷積澱,使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形成更開闊的視野和人生境界。在生活和事業的.征途上,我們經常都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的發展,或者“一葉障目”,被一點小障礙阻擋了視線。為眼前利益的迷惑而看不到長遠的發展呢,為視野不夠開闊而錯失了機遇。因此我們要努力登上人生的“泰山”,觀到事業的“大海”,摒棄“井底之蛙”的心態,做一隻嚮往“井外世界”的“青蛙”,向着更高更遠更開闊的境界靠近。

感觸最深的是《告子上下》這篇,在闡述行善論的學説。第一,人性本是善。孟子説:“人之性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有無不下。”人的性善,是普遍的共同屬性。第二,人性之所以是善就在於人們都有一種內在的先天固有的道德意識。孟子説:“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正因為人們存在着內在的鮮豔的道德意識,所以人性是善的。第三,人們的行為如有不善,是由於後天的外在環境造成,不是人性本身邊不善。第四,對於這種善的本性,或者善的本心,必須着意的加以培養。培養的途徑和方法,在於專心致志的存心養性。

作為儒家文化的先祖,孟子與孔子合稱孔孟,對中國的影響長達幾千年,直至今天依然影響着我們的為人處世,思想道德。其思想精華博大精深,今天我只是管中窺豹摘錄下自己淺短的感受和心得,孟子思想的厲害之處在於不管是闡述怎樣施行仁政治國平天下,還是做人處事,他都能先從一般事物説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讓別人不知不覺間承認自己的錯誤。總之《孟子》是一本非常好的書,每次誦讀都會使人感受頗多,受益匪淺,它可以平和我們煩躁的內心,可以讓我以聖人的精神為指導,在現實生活中做的更好!

孟子讀後感3

王立羣讀《孟子》,沒有介紹《孟子》的主要仁政思想,而是偏離主題,得出“強勢人格”的結論,倒也出了我的意外。

接着,列舉了王立羣先生少年時代的坎坷,表面上,王先生通過舉例,説明“強勢人格”的結論,給我的初步感覺,王先生是脱離了主題,偏離了《孟子》,很是意外。

後來晚上作夢的時候,突然想明白了,其實,我看王先生演講讀《孟子》的時候,用了“曲筆”的手法。之所以這樣説,我有我的`理由:

其實,王先生想通過年少時代的坎坷,對比國家當時的不仁政。當時,讓一個國中學生在深夜幹一種拉車的重體力勞動,是曲折的表現當時國家的“不仁”。也給我們反方向思考,仁政的重要性。

到了如今,似乎國學開始興旺了,但這樣的潮流,才剛剛開始,從於丹開講國學,到現在的王立羣,易中天等等講諸子百家,很是熱鬧,但是真正敢於講《孟子》的仁政,時機還不十分成熟。換言之,還不適合在如今2007年夏天講仁政這個題目。起碼講仁政這個題目,不能夠用直筆。但是講孟子,你又不得不説仁政,怎麼辦呢?講仁政的話,你舉例説明,難免舉例用到當代的例子,誰有勇氣直接批判當代呢?恐怕是沒有的,如果孟子那種咄咄逼人的口氣批判時弊,恐怕可能招徠不必要的麻煩。正是來自這樣的擔心,講仁政的時機沒有成熟。

王立羣學習了《史記》,自然知道直接批判之外,還有“曲筆”的做法。象王立羣先生,用的“曲筆”,十分隱蔽十分巧妙的説明了非仁政帶來的後果,反方面説明了孟子的仁政主張,一般讀者,是可以對付過去的,深層的説,也對得起王先生的文人的良心吧!也真是難為了王先生了。

不管如何,《百家講壇》開始講《諸子百家》,也是值得大家喝彩的事情,無論曲筆直筆,都應該喝彩。

孟子讀後感4

往事跨越千年,永恆的,是智慧;不變的,是思想。作為一代亞聖——孟子,這位儒家宗師,一生推崇其人生主張,遊説各國,後來隱退著書立説,為後世留下這包含了永不褪色的儒家文化的《孟子》。

程頤曾説過:“孟子有功於聖門,不可勝言。仲尼只説一個仁字,孟子開口便説仁義。仲尼只説一個志,孟子便説許多養氣出來,只此二字,其功甚多。”寥寥數語,卻將《孟子》精要概述無疑。可見,孟子的思想之於孔子,既是繼承,更是昇華。孟子也強調仁義,仁是人心的本質,義是人所必由的大道,倡導“性善論”,並以此為基礎提出仁政學説和修養學説。孟子認為,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謂之本心,且與仁義禮智分別相對應。孟子對梁惠王説“仁者無敵”以強調“仁”的作用;對齊宣王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來推廣仁愛之心;孟子還説“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可見“仁義”在孟子學説中的重要地位。而“性善論”則是説人性本善,通過自覺努力,完善道德,人人都能成為聖人。

《孟子》中也出現了大篇幅的君主與孟子的對話。孟子作為世人的表彰,梁惠王、樑襄王、滕文公、齊宣王均問事於他。而孟子始終堅持着自己的理想,除推行“仁政”之外,“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主張更是推翻了君王一貫高高在上的'思想,講究“民為邦本”,這種民權駕於君權之上的説法比法國盧梭的民權論早了一千多年。正可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孟子認識到了人民才是政權的根基。其次,孟子認為君為人父母,不僅要有賢德、重義輕利,更重要的是與民同樂,所以喜愛音樂的齊宣王才能明瞭“與少樂樂,不若與眾”的道理。又如,“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在學習方法上,孟子也有諸多主張。他認為要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即“君子深,造之以道”,也包含了我們今天科學學習的眼光;他也注重“自得”,即自覺學習:“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所以要自覺地有所得,才能徹底領悟才能將知識變為自己所有。另外,還要廣泛地學習,達到融會貫通。而在教學方法上,孟子與孔子一樣善於啟發學生思維,善於使用問答,從不代替學生作結論,而是循循善誘,激發學生潛能,使其開動腦筋。孟子還提倡“專心有恆”“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等,其中很多部分對我們今天的教育仍有不可忽視的啟發作用。另外,孟子對為人師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就是“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也諷刺了那些“以其昏昏”卻妄想“使人昭昭”的人。即教師首先要自己明白,才能使學生明白,在提升學習的同時也要提高自己。

接下來談談個人修養問題。我們都熟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孟子提出“自暴者,不可與有信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社會環境固然重要,然而個人意願還是起着決定性作用,類似於周敦頤筆下的蓮“出淤泥而不染”,可見人的思想道德並不總是以外界環境為轉移的。

孟子提出的“取傷廉”“與傷惠”“死傷勇”也是具有時代意義的。取傷廉:取了有損於廉潔之稱,大家都能夠理解。而“與傷惠”是指給了有損於惠愛的稱號,是叫人們在尊重他人的基礎上不濫施恩惠。至於“死傷勇”,是指死了有損於勇敢的稱號,有時活下來比死去更需要一種勇氣,這也教導人們要珍愛生命,永遠不要輕生。

現代人在這個紛繁複雜的社會中會遇到許多難以決斷的時候,《孟子》一書給了我們這些問題的答案。人們處在社會之中,難免會遇到難以抵抗的誘惑,孟子告訴我們:“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誘惑時時存在,關鍵在於我們怎麼抉擇,孟子又告訴我們“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必要的時候要“舍魚而取熊掌”、“捨生而取義”。人生在世,總有失意的時候,這個時候,怨天尤人,自怨自艾並不能解決問題。孟子告訴我們:“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者,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還注重培養自己的浩然之氣,而“養氣”要在平日裏合乎道義,不可拔苗助長;他也教會我們知足常樂,“無為其所不為,無慾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他更是道出了堅持到底的難能可貴之處,“行百里者,半於九十”,在離成功一步之遙的地方放棄,以往的一切努力也在此時化為烏有;他還提出了個人對自身的要求,對國家、對社稷的貢獻: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孟子的文章説理暢達,氣勢充沛,長於論辯,他能掌握對方的心,讀者的心,使之在全然不知的情況下就走進了他用語言佈下的圈套,這就是孟子語言吸引人的地方。而且作為面對君主的説客,孟子這麼做也體現了他的智慧,比起直言不諱的諫臣,孟子的話更易被君主們接受。正是由於孟子的雄辯才能,才出現了“王顧左右而言他”的局面。他善打比喻,幾句話便能讓君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如他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指出梁惠王仁政不足,更可貴的是他向梁惠王提出的建議中還包含了當今可持續發展的觀點:“不違農時”“數罟不入污池”“斧斤以時入山林”……這些都在保持自然的一個平衡狀態,孟子思想之先進可見一斑。他以“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來告訴齊宣王,有些事並不是做不到,而是個人不願去做,而大王不行王道也是因為不肯做而得不到民心的。再有,孟子説“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以此類比人心,就更需細細衡量。

孟子思想中迸發出的智慧火花及其語言中放射出的藝術魅力是無法讓人忽略的,在歷史積澱下一直熠熠生輝,愈發珍貴。儘管當時孟子無法將他的理想實現——改變諸侯割據局面,一統中國,養名教民,可後人能從《孟子》中汲取更多精華,在儒家文化中感悟大道,努力提升自我道德,將孟子學説沿用到當今社會建設及立身處世之道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