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審言的詩詞《登襄陽城》賞析

來源:文書谷 1.56W

《登襄陽城》

杜審言的詩詞《登襄陽城》賞析

唐•杜審言

旅客三秋至,層城四望開。

楚山橫地出,漢水接天回。

冠蓋非新裏,章華即舊台。

習池風景異,歸路滿塵埃。

【賞析】

襄陽城位於漢水中游南岸,它外攬山水之秀,內得人文之勝,憑山之峻,據江之險,是中國曆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池防禦建築。詩人杜審言在秋高氣爽的九月登臨襄陽城樓,他縱目四望,頓覺心胸開朗,貶謫的苦悶憂愁瞬間被一掃而空。

“楚山橫地出,漢水接天回”兩句是作者登襄陽城所見的獨特山川景物。襄陽城三面環水,一面靠山,是一座山水名城,作者登臨城上,極目遠望,見楚地山川橫亙,綿延不斷,突兀而出,高聳入雲;漢水浩蕩,奔騰向前,與天相接,蜿蜒迂迴。襄陽城正當漢水之曲,故云“接天回”。“出”字、“回”字,都是再平常不過的字眼,但與“橫地”、“接天”分別組合起來,就產生了傳神的效果,表現出山川的動態之美以及那不可撼動、不可遏止的氣勢。胡應麟評曰:“閎逸渾雄,少陵家法婉然。”《唐詩意》:“極形楚地之美,即《碩人》‘河水洋洋’意。然彼是變風,此是正風。”

擴展閲讀:杜審言的簡介

杜審言(約645-約708),字必簡,漢族,中國唐朝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官修文館直學士。唐高宗咸亨進士,唐中宗時,因與張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峯州(今越南越池東南)。曾任隰城尉、洛陽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館直學士,與李嶠、崔融、蘇味道被稱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樸素自然。杜審言的詩多為寫景、唱和及應制之作,以渾厚見長,其五言律詩,格律謹嚴。他的五律《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被明朝的胡應麟讚許為初唐五律第一。

司馬周季童、司户郭若訥構其罪,繫獄,將殺之。季童等酒酣,審言子並年十三,袖刃刺季重於座,左右殺並。季童將死,曰:“審言有孝子,吾不知,若訥故誤我。”審言免官,還東都。蘇(廷頁)傷並孝烈,志其墓,劉允濟祭以文。武后召審言,將用之,問曰:“卿喜否?”審言蹈舞謝,後令賦《歡喜詩》,歎重其文,授著作佐郎,遷膳部員外郎。神龍初,坐交通張易之,流峯州。入為國子監主簿、修文館直學士,卒。大學士李嶠等奏請加贈,詔贈著作郎。初,審言病甚,宋之問、武平一等省候何如,答曰“甚為造化小兒相苦,尚何言?然吾在,久壓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見替人”雲。杜審言與李嶠、崔融、蘇味道合稱文章四友,世號“崔李蘇杜”。融之亡,審言為服緦雲。審言生子閒,閒生甫。(《新唐書·杜審言傳》《唐才子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