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裏的情詩

來源:文書谷 2.87W

詩經》裏的情詩1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代表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創作,其中描寫愛情的篇幅佔了很大比重。愛情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之一,《詩經》中的愛情詩,熱烈而浪漫,清純而自然,是心與心的交流,情與情的碰撞。後世的很多愛情詩,浮豔而做作,在文學價值上遠遠不及《詩經》。

《詩經》裏的情詩

《詩經》中描述的事情跨越時間很大,達五百多年,因此我們分析時也要看到在不同時間,不同地域,其愛情詩所具有的不同特點。整體來説,周代婚姻戀愛的習俗是一個由開放到保守的過程。

周初,禮教初設,古風猶存,青年男女戀愛尚少禁忌,相對來説還是比較自由的。

《鄭風溱洧》便是極具代表性的一篇。詩寫的是鄭國陰曆三月上旬己日男女聚會之事。陽春三月,大地回暖,豔陽高照,鮮花遍地,眾多男女齊集溱水、洧水岸邊臨水祓禊,祈求美滿婚姻。一對情侶手持香草,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羣中,感受着春天的氣息,享受着愛情的甜蜜。他們邊走邊相互調笑,並互贈芍藥以定情。這首詩如一首歡暢流動的樂曲,天真純樸,爛漫自由。按封建衞道士的觀點,《溱洧》通篇“皆為惑男之語”,實乃“淫聲”,然以今天的眼光客觀地看,這種未經禮教桎梏的、道學家口中的所謂“淫”,恰恰是自然的人性,是一種活潑生命的體現,是真正意義上的對天地精神的遵從。它標誌着和諧、自由、平等,散發着愉快與天真的氣息。

《周南關雎》這首詩作者熱情地表達了自己對一位窈窕美麗、賢淑敦厚的採荇女子的熱戀和追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表達了對與她相伴相隨的仰慕與渴望,感情單純而真摯,悠悠的欣喜,淡淡的哀傷,展現了男女之情的率真與靈動。

《衞風木瓜》,“投我予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表達了遠古時候青年男女自由相會,集體相會、自由戀愛的美好,女子把香美的瓜果投給集會上的意中人,男子則解下自己身上的佩玉等作為定情物回贈給心中的姑娘。這首詩帶有明顯的男女歡會色彩,一是互贈定情物,表示相互愛慕,一是邀歌對唱,藉以表白心跡。

《召南有梅》是少女在採梅子時的動情歌唱,吐露出珍惜青春、渴求愛情的熱切心聲;

《衞風淇奧》這首詩以一位女子的口吻,讚美了一個男子的容貌、才情、胸襟以及詼諧風趣,進而表達了對該男子的綿綿愛慕與不盡幽懷。

《邶風靜女》描寫男女幽會:“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説懌女美。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一個男子在城之一隅等待情人,心情竟至急躁而搔首徘徊。情人既來,並以彤管、茅荑相贈,他珍惜玩摩,愛不釋手,並不是這禮物有什麼特別,而是因為美人所贈,主人公的感情表現得細膩真摯。雖然都是通過男子表現對於愛情的甜蜜與酸澀,但是也可以從側面看出當時女子對於愛情同樣是有着美好期盼的。

自由戀愛漸漸受到家庭等各方面的束縛,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迫使許多人不能與心上人結為愛侶,其中失落與心酸,誰能道盡説完!

《鄭風將仲子》裏的這位女主人公害怕的.也正是這些禮教。“將仲子兮!無逾我裏,無折我樹杞。豈敢愛之,畏我父母。仲可懷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對於仲子的愛和父母、諸兄及國人之言成為少女心中糾纏不清的矛盾,一邊是自己所愛的人,另一邊是自己的父母兄弟,怎麼辦呢?幾多愁苦,幾多矛盾,少女的心事又怎能説清呢?

《鄘風柏舟》,“髧彼兩髦,實維我儀。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諒人只。”這個女子如此頑強地追求婚姻愛情自由,寧肯以死殉情,呼母喊天的激烈情感,表現出她在愛情受到阻撓時的極端痛苦和要求自主婚姻的強烈願望。從中也可以看出當時女性追求戀愛自由、自由婚姻的迫切願望。

又很多詩細膩地描寫出思念情人的憂鬱苦悶心理。如《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寘彼周行。”詩中女子懷念遠方的愛人,在採卷耳時心裏想的都是他,以致採了許久那個籮筐都沒填滿。又如《鄭風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這裏面就含有對情人的埋怨與不滿。還有《狡童》,“彼狡童兮,不與我言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彼狡童兮,不與我食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情人不理會她,使她寢食難安。《鄭風風雨》,“風雨悽悽,雞鳴喈喈。既見君子,雲胡不夷?”寫的則是見到情人時的欣喜心情,可見思念之深之切!

《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詩中寫的是單相思,對於所愛的人,可望而不可即,幾多愁苦,幾多思念!

思念妻子或丈夫的詩也是情深意切,於樸實的語言中透露出那種深厚纏綿的感情。

《邶風擊鼓》“死生契闊,與子成説。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一位出征在外的男子對自己心上人的日夜思念:他想起他們花前月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誓言,想起如今生離死別、天涯孤苦,豈能不淚眼朦朧、肝腸寸斷?“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願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諼草?言樹之背。願言思伯,使我心痗。”

《衞風伯兮》寫了一位女子自從丈夫別後,無心梳洗,思念之心日日縈繞期間,苦不堪言。“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願言思伯,甘心首疾!”也許為國征戰是英勇豪邁的,可是人生的天涯孤苦和生離死別,總是讓有情的人們感到撕心裂肺的痛。

《詩經》中也有不少是祝賀新婚女子的,如《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這首詩輕快活潑,詩人熱情地讚美新娘,並祝她婚後生活幸福。

《詩經》中對美好愛情是歌頌嚮往的,而對始亂終棄持批判態度,並對受害者予深深的同情。《衞風氓》這首詩是棄婦自述不幸的詩作,詩中首先以甜蜜的語氣敍述了他們的相戀、嫁娶以及初婚的美好生活,然後又以悲涼的語氣,敍述了年華的逝褪以及丈夫的變心和丈夫對她的粗暴相向,一種含辛茹苦、人生不幸的感歎以及對青春少年甜美生活的不盡留戀,瀰漫在了詩的詞句中——而古時男女地位的不平等以及婦女生活的不幸,亦由此可見一斑。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還有《穀風》,“習習穀風,維風及雨。將恐將懼,維予與女;將安將樂,女轉棄予!”在危難時期,相依相靠,但在安樂時候,卻將她拋棄。

《詩經》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一朵奇葩,其愛情詩更是體現那個時代人民的情感生活,其實其思想內涵從現代的眼光看來仍具有很大的藝術價值。好的事物總是經得時代幫忙考試試驗的,千年過去之後,《詩經》仍然以其非凡的魅力感染着人們。

《詩經》裏的情詩2

鄭風·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揚婉兮。

邂逅相遇,適我願兮。

野有蔓草,零露滾滾。

有美一人,婉如清揚。

邂逅相遇,與子偕臧。

愛情,始於相遇。《鄭風·野有蔓草》敍寫的就是男女二人邂逅相遇的故事。有一位眉目清秀、温婉柔美的女子,出現在春野的蔓草朝露之間,男女二人就這樣不期而遇。姑娘那露珠般晶瑩的雙眸秋波流轉,含情脈脈,令人一見傾心。“邂逅相遇,適我願兮!”在男子眼中,女子正是他夢寐以求之人,這樣的相遇令他難以抑制心中的喜悦之情。

“婉如清揚”的女子,此時又是什麼心情呢?詩中沒有説,留給人們想象的空間,想來她也覺得眼前注目之人“適我願兮”吧。

周南·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筆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首篇《周南·關雎》,早已是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名篇。春天的野外,河水清清,河心洲上的雎鳩鳥對對和鳴,一位女子正在水邊辛勤地勞作。清水縈繞、手握荇菜的女子,令偶然經過的君子如此心動。這位“美心為窈、美狀為窕”的好姑娘,不正是君子的好配偶嗎?

愛慕已生,自然是要發起追求的。“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那位君子是如何進行追求的,詩中沒有直接説,只是女子勞作的水濱,相信他已經來過多次,荇菜早已被採摘得高低不齊了。而那位窈窕淑女的身影也由眼入心,走進君子的夢境之中。“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是表白後被拒絕了嗎?還是暫時沒有得到迴應?以至於這位痴情的男子日夜思念着她,為之“寤寐思服”,令人生出“憂從中來,不可斷絕”之感。而“悠哉悠哉,輾轉反側”一句,讀之更是搖人心旌,通過男子的失眠寫出了他的情難自拔與執着追求,引得每一位“過來人”念想不絕,思慮如煙。

鄭風·溱洧

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茼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訐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

溱與洧,瀏其清矣。士與女,殷其盈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訐且樂。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勺藥。

周代是禮教初設而古風猶存的時代,人們仍有較大的自由追求愛情。《周禮·媒氏》記載:“中春之月,令會男女。”仲春時節,“媒氏”會組織民間“男女之無夫家者而會之”,就像今天的相親大會一樣。

“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茼兮。”在《鄭風·溱洧》中,當時鄭國的青年男女會相聚在溱、洧河畔,一同遊樂。《宋書·禮志》記載:“鄭國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兩水之上,招魂續魄,秉蘭祓禊不祥。”“上巳節”是個古老的節日,時間在仲春之月的三月九年級。周禮規定,已經行過笄禮和冠禮的姑娘、小夥兒,手持香草,招魂續魄,驅災祈祥,同時趁此機會,選擇自己心儀的伴侶,堪稱上古中國的“情人節”。

在這個春水初漲、熱鬧喜慶的日子裏,洧水畔有一對青年男女展開了一段對話。一位姑娘也許是來遲了,也許是有意等候自己中意的男子,並主動向他搭訕邀約。“女曰:‘觀乎?士曰:‘既且。”姑娘説,要不要一起去洧水那邊看看熱鬧?男子回答説,我已經去過回來了。姑娘並沒有就此放棄,再次發出邀請:“且往觀乎?”再去一趟也無妨嘛。“洧之外,洵訐且樂”,洧水岸邊地方寬敞,人們都喜氣洋洋的,多好玩,或許一年才得這一次機會呢。“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男子並沒有拒絕,於是這一對結伴同遊的男女遂説説笑笑,漸次親暱,愉快地在洧水岸邊遊樂,在即將離別時他們還互贈了勺藥,相約再會。

或許,他們就此便“有情人終成眷屬”了。

邶風·靜女

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説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男女相互愛慕,自然而然就發展到相邀約會。敍述男女幽會的詩歌,在《詩經》中莫過於《邶風·靜女》。詩篇站在男子的視角而作,“愛而不見,搔首踟躕。”約定好的時間早已經過了,心愛的姑娘卻遲遲不露面,在僻靜的城角邊等待的男子急不可耐,抓耳撓腮、踟躕徘徊。姑娘到哪裏去了,是故意偷偷地躲起來,讓人等得心焦?還是有什麼事情耽擱了?也不知她到底能不能來。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嫻靜美麗的姑娘終於出現了,她不僅來了,還贈送我一把紅管草。伴隨着贈草的動作,想必她還問了一聲:“這草兒美不美?”“彤管有煒,説懌女美。”男子趕緊答道,這紅管草的顏色真鮮豔,我很喜歡,它就像你一樣美。男子的回答顯然令姑娘很滿意。於是,她也説起自己遲來的原因:“自牧歸荑,洵美且異。”今天放牧之後,見到這束草兒既美麗又特別,特意採來送給你。聽到這樣的話,男子想着姑娘走了很遠的路,摘來了這束草兒送給自己,不禁情深意切地説:“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這紅管草真美,它的美更因為是你送給我的。

原本普普通通的一花一草,只因為是愛人相贈,寄寓着一片深情厚誼,立刻就變得大為不同。在有情人的眼中,這束紅管草已經不是普通的自然之物,而是彌足珍貴的寶貝。

王風·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有了愛情,便有了相思。熱戀中的男女總想長相廝守,時刻不離。一旦分別,就會覺得時間是如此漫長,令人難以忍受。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在這首《王風·采葛》詩中,男子與一位勤勞美麗的姑娘相戀了。這一日,姑娘要去採摘葛藤,抽取葛絲,來紡織夏布。不能與心上人約會見面,雖然只是一日,可熱戀中的男子覺得這一天漫長得如同三個月。

“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姑娘要去採摘散發着香氣的艾蒿,用於祭祀之禮。又是一日不能相會,男子卻覺得這一天如同三個季節那麼久。“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姑娘又要去採摘艾草的葉子,製作艾絨,用來治療疾病。分別的這一天,令思念更深的男子感覺好像分開了整整三年。

“逍遙待曉分,轉側聽更鼓。明月不應停,特為相思苦。”一日不與愛人相見,就覺得時間極為漫長,正如朱熹所説:“言思念之深,未久而似久也。”詩中的千古名句“一日不見,如三秋兮”,不僅寫出相思的時間難熬,也寫出等待的心境如同秋天一般,蕭瑟荒蕪。這種情感,只可能出自熱戀中的痴情之人。

風·柏舟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髡彼兩髦,實維我儀。

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諒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側。髡彼兩髦,實維我特。

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諒人只!

從愛情通向婚姻的道路,並非總是坦途。《齊風·南山》有云:“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曾經讓多少感情受阻於途。《鄘風·柏舟》便是一位女子勇敢反抗包辦婚姻的傑作。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兩髦,實維我儀。”柏木小船盪悠悠,順着水流漂至河心,無所依憑,好似此刻彷徨無助的我。那個額頭垂髮、日夜思念的少年郎,才是我心儀的佳偶。可是母親卻強迫我另嫁他人!“之死矢靡它!”對感情的忠貞,對愛人的一往情深,讓女子堅定了決心、立下了誓言:我死也不會改變心意的!可是,母親之命還有世人之言,又讓女子感到感情之路的艱辛,她悲愴不已,大聲呼喊:“母也天只!不諒人只?”母親啊,上天啊,你們為何要這樣對待我,為什麼不能體諒我的心意?女子對母親和老天的呼喚,正是對婚姻自由的強烈渴求,尤其是那句“之死矢靡他”的堅定誓言,千百年來,仍然具有蕩氣迴腸的感人力量

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黃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桃,在《詩經》裏是喜慶吉祥之物,是男子有室、女子有家的象徵。“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在這首《周南·桃夭》中,我們看到兩個年輕的男女,歡歡喜喜地踏入一個嶄新的世界。濃豔盛開、光彩照人的桃花,好似新娘美麗的粧容,真是“人面桃花相映紅”。女子今日出嫁,參加婚禮的人們祝願她從此婚姻美滿、生活幸福。

“桃之夭夭,有黃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花盛開,果實累累。今天就把美麗的新娘娶回家,祝願她能夠宜家宜室,早生貴子。“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桃花盛開,桃葉茂密。娶過門的美麗新娘會為整個家庭帶去生機和活力,從此家族興旺發達。

《周南·桃夭》是祝賀新婚的詩作,是專在婚禮上吟唱的歌謠。詩篇用桃樹的花朵、果實和枝葉,層層比興,寓意層層遞進,氣氛不斷烘托,讓人宛如置身於新婚現場,感受到那熱烈歡快的氣氛。“夭夭”“灼灼”“蓁蓁”等疊詞,形容桃花燦然、碩果累累、枝繁葉茂,藉此讓人自然而然地聯想到新娘秀麗的容貌、優美的體態,以及婚後子孫繁衍、家族興旺的美好生活。

召南·摽有梅

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頃筐暨之。求我庶士,迨其謂之。

通往婚姻的道路上,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這是任何時代都無法避免的。《禮記·內則》記載,女子“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年而嫁”。古代女子15歲到20歲都是適婚年齡,出嫁最遲不能超過23歲,否則就要承受社會輿論等種種壓力。因此,那些逾期未婚的古代“剩女”,心中勢必會焦急痛苦,這在《召南·摽有梅》中可見一斑。

“摽有梅,其實七兮。”還是單身的姑娘時常徜徉在梅樹旁,不知不覺間,她突然發覺梅子已經成熟,開始紛紛掉落,樹上的梅子還剩下七分。“求我庶士,迨其吉兮。”韶華易逝,女子的青春更是轉瞬即逝,那些想追求我的男子阿,可切莫錯過大好時光。

“摽有梅,其實三兮。”成熟的梅子一落再落,樹上的僅剩下三分了。“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想追求我的男子阿,就在今朝,切莫讓我再等待了。“摽有梅,頃筐塈之。”梅子越落越少,掉落在地上的也早已收拾到筐中。“求我庶士,迨其謂之。”姑娘的青春即將由盛轉衰,想追求我的男子啊,只要你開口,我就會答應。

古人認為,梅子之“梅”與媒人之“媒”音義相關,因此“摽有梅”就含有“婚配時機成熟”之意。不僅如此,“梅”與“沒”聲相同,女子的青春如同掉落的梅子,也快沒了,因此急切地想要嫁人。女子的青春總是美好易逝的,時光會輕易地帶走她們臉上的紅顏,無情地染白頭上的烏髮。見到梅子成熟掉落,女子感到年華易逝,進而直率地發出求愛的告白,期盼“求我庶士”的有心人向她求婚,火辣的情懷尤為動人。

鄴風·擊鼓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於以求之?於林之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説。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詩經》時代,由於戰爭、徭役頻繁,男子成家以後不免要在外服役,而女子常常要獨守家園,因此,誕生了很多思念故園、夫妻廝守的詩篇。這些情深意切、纏綿悱惻的詩作中,當以《邶風·擊鼓》最為著名。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鏜鏜鏜……”戰鼓再次擂響,前線交戰正酣。別人服役都是在漕邑修築城牆,只有我從軍來到南方,跟隨將軍孫子仲,遠戍在陳國與宋國的邊境。“不我以歸,憂心有忡。”在軍中服役已經許久不得歸家,日夜思念着妻子和家人,心中充滿了憂傷之情。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於以求之?於林之下。”我們南行的軍隊,常常轉戰四方,這一次紮營過後不知道下一次會在哪裏,有時候戰事激烈連戰馬也丟失了,不知到哪裏去尋找。這次好不容易在密林深處找到它。戰事如此激烈,可我不曾一日忘懷於你。“死生契闊,與子成説。”無論此生是聚散別離,還是生老病死,我都記得曾對你發下的誓言:“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然而,戰爭是殘酷的。“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可歎我們相隔如此遙遠,不知我還能否活着歸家。這樣的分離不知會否成為永訣,我怕自己沒辦法再信守誓言。

詩篇到此戛然而止,男子是否活着回到妻子身邊,我們不得而知,但是他在戰火紛飛的前線唱出的那一句“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卻讓後世無數男女堅定了彼此忠於愛情的信念,堅定了廝守一生的誓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