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題·慣於長夜過春時》原文、翻譯及賞析

來源:文書谷 2.41W

詩詞作者

《無題·慣於長夜過春時》原文、翻譯及賞析

魯迅(近代)

原文

  慣於長夜過春時,挈婦將雛鬢有絲。

  夢裏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

  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

  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

《無題·慣於長夜過春時》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31年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的首聯描寫作者艱苦的生活處境,頷聯揭示生活困難的原因,頸聯寫作者對死難者的深切哀思,尾聯寫作者的憤懣之情,表達了作者鬥爭的決心。詩句凝練,深切感人。

翻譯:

我已經習慣於在漫漫長夜裏度過春天的時光,鬢髮斑白了帶着妻兒被迫出走。

睡夢裏彷彿看見慈祥的母親正為我擔憂落淚,而城頭上還在變換着軍閥們的各色旗號。

我怎忍得看着年輕的戰友被敵人殺害,以憤怒的心情對着白色恐怖的刀叢寫詩悼念。

吟誦之後俯視周圍卻沒有寫的地方(不能發表),只有那清冷如水的月光照着我這個穿黑袍的避難者。

賞析:

春天本應該是陽光明媚、温暖宜人的,然而,軍閥的統治吞噬了美好的春天,人們彷彿生活在茫茫黑夜之中。“慣於”既是反話,更是憤激之語。“挈婦將雛鬢有絲”展現了作者攜妻帶子輾轉奔波的艱苦生活;夜茫茫、路漫漫,多少驚濤駭浪,多少悲憤憂愁,已使他鬢髮染霜。“夢裏依稀慈母淚”,慈母們日夜擔心受怕,眼中充盈着擦不幹的淚水。軍閥們卻你爭我奪,征戰不休。但不管誰上台,他們對革命者的屠殺卻一樣兇殘。甚至於,城頭每變換一次大王旗,就屠殺一批革命者,也就意味着又增加了多少慈母的傷心淚。面對戰友們一個個被殺害,魯迅沒有徒然地傷感悲慼,而是橫眉立目向敵人的屠刀叢中吟誦正氣凜然的詩篇。尾聯“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詩人由對敵人的憤激回到眼前現實,他痛切地意識到:在“禁錮得比罐頭還嚴密”的社會裏,,詩人的筆是找不到落腳點的,唯有如水的.月光,彷彿善解人意,清冷地照在悲鬱徘徊的詩人身上,照在詩人莊嚴肅穆的黑袍上。

全詩以“長夜”為背景,以“愛憎”為線索,巧妙而嚴謹地把“長夜”中發生的一系列事件編織在一起,展示了一幅舊中國的“長夜”畫。

首聯寫“長夜”氣氛下,作者全家的艱難處境。一個“慣”字串起兩句,既概寫了作者長期輾轉的戰鬥生涯,體現了作者對敵人的極度蔑視與憤恨之情。

頷聯寫“長夜”氣氛下,人民的深重苦難。一個“變”字,成為該聯的樞紐。既概括了千千萬萬的人民羣眾所遭受的苦難生活,又揭示了造成這種苦難的根本原因。

頸聯寫“長夜”氣氛下,作者積鬱在胸的萬丈怒火。一個“怒”字,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推向高峯。既表達了作者對死難者的深切哀思,又激發了作者面對敵人的刀叢劍樹而進行殊死搏鬥的戰鬥豪情。

尾聯寫“長夜”氣氛下,作者的憤慨之情。一個“照”字,寓意深刻。儘管舊中國長夜漫漫,但可告慰死難的烈士,明媚的“春光”總有一天會照耀着祖國的大地。這一聯有着濃烈的藝術魅力,拓展了無限遐思,餘味無窮。

全詩構思嚴密,意境深沉,語言凝鍊,用詞精當,真切感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