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大學聯考作文勵志故事素材推薦

來源:文書谷 5.03K

譚妮説,她從來沒有想過要改變世界,她只是很自我地想要把自己推到極限。下面由本站小編整理的20xx年大學聯考作文勵志故事素材推薦,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1年大學聯考作文勵志故事素材推薦

20xx年大學聯考作文勵志故事素材推薦(一)

不要剝奪孩子走彎路的權利,對漫長的人生而言,那條彎路上的風景,也許更美。

這樣的話你一定耳熟能詳:

“孩子,我這是為你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我是過來人,我知道什麼才是對的!”

“你現在恨我,長大了你會感激我!”

“現在如果我不提醒你,將來你吃虧了就會怪我!”

但這樣的話不知道你聽過沒有:

“關於這件事,孩子,我並不比你知道得更多,你得自己去嘗試!”

“我不能告訴你什麼是對的,你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也許你是錯的,但誰又能次次都對呢?我也做不到啊。”

“如果你碰壁了,我的胸懷永遠為你敞開,但我不能為你做任何決定。”

在美國參加家庭聚會聊到孩子,經常聽到的理論是:“醫生的兒子不見得就是醫生。”“球王的兒子肯定不是球王。”里根年輕的時候是演員,小布什年輕的時候是個吸毒、玩搖滾的浪蕩子,如果他們的父母費盡心思、用盡手段,把他們強行“掰回正路”,也許就沒有此後的總統先生了。

讓孩子走彎路的真理是,這是他們自己的選擇,冥冥之中,所有的選擇串在一起,成了一條彎彎曲曲卻順理成章的道路。如果家長橫插一槓子,路就斷了,沒有邏輯關聯了。不讓孩子走彎路,留給孩子的也不會是直路,而是破碎的路,那將是孩子一輩子要面對的茫然和被動。其實,只要能自由選擇,就是幸福的,哪怕是一條曲折的路。

彎路也好,直路也好,自己走才最重要

我在加拿大McGill大學進修的時候,我的導師Friedmen邀請我參加他女兒的婚禮,我驚訝地發現他的女兒才19歲,大學還沒畢業,而且她念的是印地語系,完全沒有繼承Friedmen的應用心理學衣缽。

後來在一次集體討論過後,我問他:“為什麼不指導女兒走一條更好的路?”Friedmen用藍色的眼睛慈愛地看着我:“什麼是更好的路?”我邊想邊説:“讓她選擇一個好的專業……”Friedmen打斷我:“那什麼是好的專業呢?”我説:“應用心理學啊、金融啊、國際關係啊……”Friedmen:“然後呢?”“然後她就可以進很好的機構成為專業人士,然後找一位很般配的郎君,過上幸福的生活。”

Friedmen笑了:“可是我現在就非常明確地知道,我女兒目前很幸福。”他説:“如果當時我粗暴地阻止她和Joe來往,而且逼迫她去學自己不喜歡的金融,對,她可能會順從我,進很好的機構,找個比Joe有錢有地位的男人,但是,然後呢?然後她會在某個普通的夜晚醒來,覺得自己的人生完全沒有意義。她做着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嫁給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人,也許,她會用一些心理暗示來幫自己渡過這個難關,但更大的可能性是,她最終不得不來找我,因為她得了抑鬱症。”

“現在,她早婚,可能會經歷為人妻為人母的種種艱辛,甚至耽誤她的學業。她學了一個很偏的專業,可能會失業,或者被派往萬里以外某個貧民窟做社會工作,缺吃少穿,還要擔心感染疾病。這一切在我眼前清晰可辨,我當然會心痛,但是我知道,她不會抱怨,她會在每一點艱辛後面積極尋找幸福的蹤跡,因此,她的人生是完整的。如果她感到這樣的生活很幸福,那麼這條路對她來説就是正確的。如果她覺得不幸福,她自然會走回來,我又何必多此一舉?”

“讓孩子直面自己選擇的路,就算選錯了、走錯了,她也會收穫寶貴的經驗和教訓,哪怕有一天把她放到森林裏,她也有可能自己找對路出來。反之,一直給孩子安排陽光大道的家長,卻斬斷了孩子選擇的能力和直面彎路的勇氣。其實,彎路也好,直路也好,自己走才最重要。”

不走彎路的孩子不是孩子

Semantha告訴我她跟兒子George在一起的時候,更多的是告訴自己要“忍住”,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要指揮兒子做這做那。在美國,一個嘮嘮叨叨、滿嘴大道理、總是把“我早就跟你説過”掛在嘴邊的母親,是要受到嘲笑的,會被認為老土,不懂得教育方法。

有一次George喜歡上了一個女孩子,為她神魂顛倒,竟然把自己買自行車的錢拿出來給女孩買禮物。Semantha知道那個女孩兒只是玩玩而已,但是她不能説,只能眼巴巴看着。

那天晚上,George興奮地説女孩兒答應和他約會,Semantha真想當場拆穿她的假面具,但是她不能,她若無其事地問兒子:“你準備安全措施了嗎?”George很感動,上前吻了她一下,説:“放心吧,都準備好了。”然後就開着車絕塵而去。

Semantha説:“就是這樣,我心裏罵了一萬遍,有一千次衝動想要對他説,你在毀掉自己!不要去,你會後悔的!但是我只能敲鑼打鼓送他去,因為這是他必須要走的路。”

後來女孩兒認為他不借車給她開很吝嗇,當場提出分手,George很沮喪。回到家裏,Semantha知道情況,看到George垂頭喪氣的樣子,摸摸他的頭説:“如果你有火,就全部撒在我身上吧,因為我完全能夠理解你的心情,我不會被你傷害,我是安全的,永遠愛你的。”

如果Semantha一開始就阻止兒子,也許George會聽話,但是他可能會覺得那個女孩兒是他一輩子的遺憾,糟糕的話,沒準會演變成私奔。

Semantha説,她沒有權力去阻止兒子走彎路,但是她有能力站在彎路的盡頭,等着他,用自己的愛去撫慰他,讓他有勇氣去選擇正確的路,讓他得到教訓之後還能覺得自己很幸運、很幸福。沒有不走彎路的人生,就像沒有不跌倒就長大的孩子,在孩子跌倒時等他站起來,給他繼續行走的鼓勵和信心,這才是家長應該且需要做的啊。

走過多少條彎路,我都陪着你

Lily4歲的時候爸爸帶她去地中海旅遊,爬山爬到一半的時候,有個本地人給他們指了一條近路,其他遊客都紛紛往那條路走去,但是Lily不肯,爸爸並沒有強迫她,而是拴緊揹包帶子,牽着她的手繼續往上爬。

父女倆孤獨而温暖的背影從此定格在Lily的生命中,爸爸從不會替自己做決定,而是陪着自己去經歷,Lily從小就體會到這一點。她上國小的時候,有段時間迷戀動畫片,經常不完成作業,爸爸的做法是收起她的課本,陪她一起看電視。直到最後她考試成績出來,Lily的老師把爸爸叫到學校去教育了一番,Lily這才明白,自己的行為連累了爸爸挨批評。

高中二年級,Lily突發奇想要去參加《美國偶像》比賽,她有點五音不全,但是爸爸全力支持她,為她寫橫幅、貼標語、做文化衫,還鼓動家裏人做她的後援團。結果可想而知,她在海選中就被淘汰了,Lily很傷心地出來,一下就被爸爸摟進懷裏,兩人哭天抹淚兒。

在Lily的婚禮上,爸爸發表祝詞,他説:“親愛的,我不知道你選擇的這個男人是不是對的,但是一直以來,我們無論歡笑還是流淚都一同度過,所以,你根本不必害怕和不安,只要勇敢去愛,就是對的。”

20xx年大學聯考作文勵志故事素材推薦(二)

大概五六年前,與李富榮一起在乒乓球中心,看新招來的隊員對練,我隨口問他:“這麼多年你帶出來這麼多世界冠軍,他們有什麼特點嗎?”

他看了一會兒訓練的人,指着一個每球都打得很拼命的十五六歲的短髮女孩:“她3年之後可以當世界冠軍。”

我問為什麼,他説:“所有的世界冠軍只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想當世界冠軍。”

我採訪英國着名殘奧運動員譚妮·格雷-湯普森時,想起這句話。

在她幼年時,英國的街道上幾乎看不到殘疾人,殘疾人通道少得可憐。她去看電影時會被擋在門外,她奶奶不願意在別人面前承認她的疾病,有小女孩在她背後喊“瘸子”。她下火車時,自己把輪椅扔下火車,再爬出來。網絡上有人議論説:“像你這樣的人,只有坐到牲口車的後座,才不會妨礙其他正常人。”

她的迴應是:“我從來不會聽別人告訴我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童年時她坐在輪椅上,會像別的女孩一樣試着跳繩,甚至爬樹,爬過海邊的礁石,沒知覺的雙腿被割得鮮血淋淋。

她個性極強,説不想當籃球隊員,“因為受不了別人的愚蠢”,但當她想成為輪椅馬拉松的運動員時,連教殘疾人的教練都找不到,有個教練對她説:“我永遠不會訓練你這樣的人。”

她問:“‘這樣的人’是什麼意思?女人?威爾士女人?染頭髮的?還是戴隱形眼鏡的?哦,你是在説殘疾人?”

教練只好尷尬地説:“你説得對,應該是坐在輪椅上的人。”

她每年訓練50個星期,包括結婚當天的早上。在公路上訓練時出過兩次車禍,好友死亡。我問:“你承受這一切是為了金牌,為了當世界第一嗎?”

她答得很簡單:“對我來説,比賽就意味着要拿金牌,這就是我想要做的,成為世界上最好的,我想要贏。”

在5屆奧運比賽中,獲得了11枚金牌、4枚銀牌、1枚銅牌,創下30多項世界紀錄,被《衞報》稱為“英國最偉大的殘奧運動員”。

巴塞羅那殘奧會,輪椅5000米比賽發生大撞車,現場慘烈,BBC的導播猶豫要不要切換鏡頭,譚妮堅持要求播出。“法拉利賽車時翻車不會切鏡頭,那殘疾人競賽也不值得人憐憫,也不應該憐憫,不用為他們感到遺憾。我們轉播勝利,也記錄失敗。殘奧比賽總得有輸有贏,奧運會也一樣。”

20xx年,在BBC年度體壇風雲人物的頒獎晚會上,舞台沒有設置斜坡,譚妮無法上台領獎,直播結束之後,BBC接到大量的觀眾投訴。她説:“我想BBC並沒有惡意,只是忘了而已。之後他們立即做出改變,改變了對待殘疾嘉賓的方式。那個星期,我接受了大約85個採訪,後來我去的每個地方都有專用通道,我再也沒去過不便利的地方。很多事情就這樣被改變了。”

20xx年她被推舉為上議院議員和終身貴族,上任之後,她質疑英國勛章制度缺少對等性。同樣獲得獎牌,其他殘奧運動員與奧運運動員在授勛待遇上有明顯差別。今年的倫敦奧運會上,她公開為此抗爭。

我問:“你要去跟什麼東西抗爭的時候,會有兩種結果,一種是你贏了,但也有一種是你輸了?”

她説:“是的,但運動員這個職業,能磨鍊你對事情的態度。因為你不會每次都贏,有時候即使發揮得很好,你也不會贏。‘你也許無法贏得一場戰鬥,但你仍能贏得整個戰爭’,這是個英國諺語。你必須繼續奮鬥,永不言棄,不斷保持前進、前進、前進。”

她從不退讓,也不畏縮,從不自居為弱者。

曾經有位英國記者問她一個問題:“你坐在輪椅上,一定覺得自己是一個悲劇吧?”

她的回答是一個反問:“你作為一名記者,一定覺得自己是一個悲劇吧?”

這次奧運會的每個場館都有寬度超過2米的坐席,環繞賽場一週,視野和角度都是最佳的,這些坐席只屬於殘疾人。在倫敦交通高峯時極難停車,司機一邊轉悠一邊對我們説:“看,每個地方,最外側最方便,最大的一個停車位,一定屬於殘疾人。任何其他人違章停車的話,車會被立即拖走。”我們住的小酒店,在一個古老而窄小的巷道里,但是有台階的地方,都有改造的無障礙通道。

對於一個有2千年歷史的古老城市來説,要進行這樣的全面改造並不容易,這取決於一個國家對待殘疾人的態度。英國的媒體評論説:“這40年當中,譚妮·格雷-湯普森為殘疾人所做的一切,甚至超過了唐寧街的任何一個政治家。”

譚妮説,她從來沒有想過要改變世界,她只是很自我地想要把自己推到極限,做到最好。但結果是,世界為之改變。

20xx年大學聯考作文勵志故事素材推薦(三)

20xx年10月8日,英國發育生物學家約翰·格登與日本京都大學山中伸彌共同獲得了20xx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讀書的時候,格登的生物學成績卻是學校最差的,他甚至曾被老師斷言“笨得完全不應該學習自然科學”。可是,正是這句話激勵着格登,讓格登登上了自然科學的最高峯。

1933年10月2日,約翰·格登出生於英國。格登自小就對自然科學感興趣,不過,他並不是一個聰明的孩子,甚至有些笨頭笨腦,常常會因為問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而惹老師討厭。雖然他非常喜愛生物學,但他的生物學成績很不理想,甚至受到老師的冷嘲熱諷,這令格登非常苦惱。

格登的中學生涯是在英國着名的貴族中學伊頓公學度過的,他的學習成績並不理想。學校為了提高他們這些“差生”的學習成績,特意聘請博物館館長加德姆給他們補課。格登很高興,因為加德姆在自然科學方面學識廣博,由加德姆當自己的老師,他一定會學到更多的知識。

一次課間,格登伸出自己的手指,問加德姆:“老師,為什麼長在手上的手指會動,而被砍掉的手指卻不能動?”加德姆説:“因為長在手上的手指有神經細胞,可以接受大腦的指令,而被砍掉的手指頭卻不能。”格登説:“可是,受精卵不僅能動,而且能夠自由生長,而被砍掉的手指頭為什麼不能自己生長呢?”加德姆被問得瞠目結舌,忍不住大聲吼道:“你這個笨蛋,這是自然界的生長規律!規律,你懂嗎?”格登伸了伸舌頭,低聲説:“不懂。”

加德姆不僅不覺得格登的好奇是一種天賦,反而認為格登是一個笨孩子。當然,加德姆得出這個結論主要是因為格登的成績。雖然加德姆在格登的身上花費了很大的心血,但是,在高中畢業考試中,格登的成績依然很不理想,他的生物學成績竟然是全年級250名學生中最差的。當加德姆得知格登愛好自然科學的時候,驚訝地説:“如果你在大學選擇自然科學專業,那將是一種浪費時間的做法,因為憑你的天賦,你完全不可能在自然科學方面取得任何成績!”

加德姆的話對格登的刺激很大。他真的熱愛自然科學,特別是生物學,可他的生物學成績卻是那麼糟糕,就連加德姆也預言他不行。怎麼辦?經過一段時間的思索,他最終放棄了自己的興趣,報考了牛津大學基督學院古典文學專業。

到牛津大學基督學院古典文學系報到後,格登就對自己的選擇後悔了,因為他發現自己對文學並不感興趣,他感興趣的是自然科學。他決定挑戰加德姆的預言,沿着自己的興趣走下去。於是,他向牛津大學提出申請,從古典文學專業調整到了動物學專業。

不可否認,格登的基礎很差,為了通過專業考試,他往往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牛津大學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許多同學已經發表或撰寫出了一些有分量的論文,而格登卻一直悄無聲息。他一直在默默無聞地研究“被砍掉的手指頭為什麼不能再生”的問題,當然,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它關係到細胞的特化機能逆轉。他把自己關在實驗室裏,一次又一次地實驗,一次又一次地失敗。

在格登最失意的時候,他會自覺不自覺地拿出中學那張成績單,也就是那張最糟糕的成績單,一遍又一遍地回想加德姆的預言:“你不可能在自然科學方面取得任何成績!”這時候,格登的心裏就會產生一種強大的動力,他對自己説:“我能行,我要證明自己!”就這樣,他一次次從失敗中站起來,重新開始自己的實驗。

經過幾年的努力,在牛津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的格登終於成功地讓一對成熟的體細胞轉換為多功能幹細胞。他發表了一篇論文,首次指出細胞的特化機能可以逆轉,這篇論文在生物界引起了巨大反響,因為在此之前專家們一致認為成熟的細胞發育過程是不可逆的。而按照格登的説法,砍掉的手指頭在特定的條件下,是可以像受精卵那樣自由生長的。

格登的這一觀點一直到20xx年後才被學界認同,並且直接引導了世界上第一隻體細胞克隆羊多利的誕生。自此,格登的學術觀點徹底顛覆了人類對自身發展和細胞分化的認識,並在醫學上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價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