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的邊緣

來源:文書谷 8.05K

彼岸的美美於她的虛幻,美於她的遙不可及。那麼逝去的美便美於她的真實,美於她的殘缺,美於她的破碎。一如郭敬明曾説:“沒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悽美的人世,悲劇之所以刻骨銘心,是因為它的真實,我們喜歡看圓滿的喜劇,就是因為這是充滿幻想的生活,一塊純美的玉。”而逝去卻沒有虛幻,唯有刻骨銘心的記憶。
  於是,我們自豪的説,司馬遷的人生是美麗的,在破碎的邊緣,他成就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絕世之作。然而在他把最美的東西毀滅給別人看的同時,在他人生悲劇的背後,又有誰明白那淡淡的哀愁呢!在不被世人理解同情的眼中苟活,而且是有價值的活着,那是怎樣的一種勇氣啊!花謝花飛,飄零着他淺淺的鬱憤。
  在風一樣輕拂的雨季裏,我便也莫名的戀上了明媚的憂傷,快樂的痛着,無故的傷感着,並用心的生活着。
  流逝的日子像一片片凋零的枯葉,歲月便在飄落中延續,曾經的一切都漸漸散落了,散落在逝去的流水中,失落浸沒了漏着雨的街角。唯有那寂寞的人兒還在夢中鮮活,秋風蕭瑟,北雁南飛,白雲在藍藍的天空悠閒地遊走。沒有人懂得他“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豪情抱負,更沒有人給過他任何安慰。在黑暗的路口,他獨自摸索着光明的方向,也曾感到無路可走,可他堅信,自己才是命運的主人,靈魂的舵手。風風雨雨,必將迎來如詩的黎明。
  無緣無故,喜愛上了那綿綿的雨絲,在狂風中詮釋着破醉的美麗,如櫻花飄逝中煙消雲散的淒涼,也如他破碎的人生。一種歷盡滄桑一剎那的明澈和超脱慢慢沉澱。
  孤單的路口,找不到可以停泊的歸宿,紛亂的思緒在沒有方向的心海漂泊。但是他知道,文王拘而《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破碎的邊緣,苦難的人生,便成就了流芳千古的英雄本色。
  我便習慣了一個人在雨中行走,任無心的雨點在我身邊跳逗。聽人説“只有傷透了心的人才會在雨下走,找不到失落的理由,只為駐足找一個藉口”。是懷念每一份用温馨營造的家園,是留戀滲着透明的花季的遊走,還是祭奠那為他而唱起的黑色輓歌。仰望畫過一道弧線的星空,找不首璀璨的痕跡。也許,悲愁的來源並不是因為生命的短暫,而是命運的捉弄。突然間,雲散了、葉落了、花殘了,唯有夢蔓延在湖心散開的漣漪。
  如果説司馬遷的人生是整座星空,那麼他的生死觀便是北極,那顆璀璨的明星。“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不是嗎?人生的價值往往不是生與死,而是付出與奉獻,即使是也有“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經死了”。我們的生命都是短暫的有限的,可是死的價值卻有截然不同的。為了某種信念,某種原則而可以不惜犧牲生命,是一種偉大的死,但是,為了某種神聖的使命而苟且的活着不更是一種超乎於前者的行為嗎?死對於他並不可怕,但他堅守即使毀滅,也要奉獻最後一星淺綠。
  便常侵入那片寂靜的世界,腳步踏着滿地的落葉,心如止水般死寂,一片被秋風割得支離破碎的天空,一種死亡的氣息,讓我熱血沸騰。凝視凌空而墜的枯葉,沒有一絲綠意,生命傾刻沒有了任何意義,破碎的凋零星得那麼脆弱。於是,喜愛感動落的淒涼,更欣賞秋風的殘忍,看着破碎的落泊。直到在很遙遠的世界裏綻放。原來,永恆就是海邊美麗的沙堡,一個潮起潮落便蕩然無存後的悲鳴。
  百芳綻放,是花心的破碎,珍珠璀璨,是河蚌靈魂的破碎;櫻花凋零,是美麗的破碎……你能不是她們不美嗎?破碎是最純最美的光點,破碎是銀色的禮花。
  有時破碎不是死亡,正如司馬遷的殘缺人生。而是重現的開始是永恆的延續,是另一個希望的起點。
  腳旁捲曲的落葉,還有沒有憂傷,感動的淚水,猛然滑落。

破碎的邊緣
※本文作者:佚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