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月亮的心情散文隨筆

來源:文書谷 1.27W

月亮,古時又稱太陰、玄兔,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衞星,並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衞星。月球的直徑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相對於所環繞的行星,它是質量最大的衞星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有關月亮的心情散文隨筆,供大家欣賞。

有關月亮的心情散文隨筆

有關月亮的心情散文隨筆:月亮照在雲朵上

四月十四日晚,飛往深圳的夜空裏

月光灑在雲朵上的畫面總在腦海浮現

那一刻我想起了童年

也是一個灑滿銀色月光的晚上

不記得究竟是幾歲了

大概十來歲的模樣

那是個秋夜,月光照得院子通亮

透過低矮的窗,灑在屋裏的紅磚地上

家人睡了,整個村子都睡了

我悄悄起身,捏着紙筆,輕輕走到院子裏

月色籠罩着莊村,銀色的月光,美極了

映得銀色的鐵門閃閃發亮

我在院子裏踱着步,曬着月光

那高聳的樹,低矮的牆,覆着茅草的老屋

都好像有了靈魂一樣

我伏在鐵門上 急急書寫

歪歪扭扭寫下眼中所見心中所想

我側耳傾聽 周圍如此安靜

可以聽見家人熟睡的呼吸

那個夜晚,真實又虛幻

如夢一般,像迷一樣

小小的人啊

怎會如此迷戀那銀色的月光

月光湮沒在璀璨的燈光裏

起飛爬升,城市比天空更輝煌

直到穿過雲層,飛在雲上

才突然找回了兒時的月光

時光留不住,月光無法收藏

歲月匆匆,那些深藏的記憶被翻起

當月亮照在了雲朵上

月亮照在雲朵上

雲朵下面是故鄉

有關月亮的心情散文隨筆:車站的月亮

常識説月亮只有一個,我寧願相信月亮有備份有值班因而有許多個。李白和蘇軾的月亮已被他們帶走了,他們離不開月亮,走到哪裏都要跟月亮一起玩,帶着酒。草原、戈壁和西拉沐倫河都有各自的月亮,為什麼説月亮只有一個呢?月亮們形狀如一、胖瘦如一,但性格和氣味不同。我感到戈壁的月亮太高,而呼侖貝爾秋天的月亮看上去挺有錢。火車站的月亮只照各地的車站。

車站的月光被兩道閃光的鐵軌支出去太遠,好像鐵軌是月亮走到人間的梯子。月亮在汽笛和人流黑潮中顯出工業化的特徵。在站台等車,常聽到喇叭裏傳出不需要旅客聽懂的話,譬如——洞幺拐貳進五道。我在心裏給這種話續下一句——天地悲涼草木秋。喇叭裏説:接車拐六幺幺拐。對曰:碧海青天夜夜心。這一些奇怪的話,列車來到腳下微微地震動,唯一帶紅色大沿帽的鐵路員工對着鐵軌立正,都在月亮的注視下顯出蒼白,讓人覺得車站的月亮很操心,缺少休息日,熟悉工作流程。

一次,我坐的火車在俄國布里亞特北面的阿巴幹車站停了五個小時。問停車的原因,説這列始發於烏蘭烏德的火車比規定的時間早到了五個小時。阿巴幹車站雖然沒有往來車輛佔道,也要按自己的時刻表運營。我們等待,但俄國的旅客並不覺得等待,認為這是生活的一部分,彷彿上帝來到阿巴幹也要停留五個小時。俄國人在車站喝酒、接吻,有人把毯子鋪在站台上睡覺。我在月台上光着膀子慢跑。那時候,我抬頭看到阿巴幹車站的月亮微紅,像從桑拿房裏出來的女人。

天沒黑的時候,麻雀從我肩頭、耳朵邊上筆直飛過又飛回,我從來沒見過如此不怕人的麻雀。天色轉為藍灰色的暮靄,這裏的天橋如同巨大的車站。我不明白俄國人為什麼把天橋修得那麼高,樓梯如同中山陵的台階。在天橋上瞭望,可見方園幾十裏景物。它也許擔負着軍事上的職責,是一個要塞的制高點。

在天橋上,我看到阿巴幹車站的月亮從佈滿密林的山巒往上升,山巒之間有白的夜霧包裹,符合黃賓虹所畫山水的皴法。月亮微紅只是它的特色之一,這裏的月亮的第二個特色是橫着走,彷彿是一艘輪船。在中國,月亮——不管是不是車站的——照例向上升,如汽球那樣。我想起了一首烏克蘭民歌《德聶伯爾》的歌詞——你看那月亮暗淡無光,在黑雲後面徜徉。是的,這個月亮可能從烏克蘭飄過來,沒攔住,飄到了南西伯利亞。

斯圖加特火車站的月亮彷彿被奔馳公司收買了。這個火車站由奔馳公司修建,樓頂有一個瑩白髮亮且旋轉的奔馳車標。從我站的地鐵站的角度看,月亮跟車標並肩而立,一黃一白,都在轉。斯圖加特火車站沒人售票,車頭有一個孤獨的司機。這裏的車站聽不到奇怪的廣播。

車站的月亮屬於離家的旅人,屬於身上背行李的人、口音不同的人、着急的人。月亮用清光在地下寫字:別離——回家。車站的月亮有清脆的回聲。每夜,火車把月亮拉到遠方,交給下一站的月亮。

有關月亮的心情散文隨筆:頂天寺上的月亮

我生長在涇河岸邊、西鳳山下,歸涇陽管轄,和禮泉以河相隔。九宗山之昭陵雄峻秦川,與涇陽隔河相望,形同筆架,三峯奇兀,文曲星輝映涇水之陽。而在涇河瓠口,九宗山顛的頂天寺,是天降甘露,地出禮泉的最高點,我的童年常常伴隨着夜晚的明月,魂牽夢繞在頂天寺上。

涇陽和禮泉以涇河為界,過去靠擺渡來往於兩岸,沿襲的風俗差異較大,説到細處,似有異域之感。禮泉北屯人稱涇陽王橋人為“河東人”,涇陽王橋人叫禮泉北屯人為“河西人”。涇河從瓠口蜿蜒流淌至王橋段,基本走勢是南北,因此兩地形成河東河西之説。“你吃咧”是河西人的問候,“我吃啦”是河東人的回答。喪葬習俗差異更甚了。值得一説的是河西人的膽。在我記憶中的毛時代,河西人竟然敢在河東走村串巷,高喊“釘鍋吆——”,“誰家有賣的克郎豬咧——”,而河東人在高壓政策下,即就是身懷六甲的大肚子媳婦,未到臨盆的那天,得照樣出工。河東人都説河西人殼子硬,膽子大。每每在集市發生口角或不快,也是河東人以息事贏人作罷。

記得小時候的一天,一個河西釘鍋人來到村裏喊“釘鍋吆——”,我帶着一幫小夥伴跟在後邊學。釘鍋人喊一句,我們跟在後邊怪聲拉氣地學一句。我們不良的叫喊被母親看了個正着,她急喚我回家,還在我沒弄清咋回事時,一記重重的巴掌打到我的嘴上。“學瞎哩!”,“我也是河西人,河西任家老池人”。我當時懵了,抽泣着不知事情原由。只是從説話上分辯,怎麼也弄不懂她和河西人的緣源,我只聽説現在的外婆不親,從不知道我的一半根在河的那邊。釘鍋人一下子和我的情感拉近了。於是,在晚風習習的夏夜,給母親端上涼開水,纏着她講過去事。原來,外爺是禮泉任家老池人,早年過河謀生,用一掛馬拉硬軲轆轎車運送涇陽到王橋的旅客,在當地成家立業,日子過的也算殷實。可怕的民國十八年瑾,外爺外婆相繼而亡,母親連同家業遺給了母親的外婆家。

我知道了箇中原由,吵着要和母親一起去找任家老池。母親説“我也沒去過,聽你外爺説任家老池旁有一棵很大的槐樹”,“去任家老池最近的路,跨過涇河,過了頂天寺就到了”。那一夜,我展轉反側,難以入睡。小解時,遠看頂天寺,鐮刀似的月兒掛在那裏。任家老池呀,你咋那麼遙遠……

從那時起,在我眼裏,夕陽餘輝下的筆架山是那麼的絢爛,頂天寺上的那輪明月格外的明亮。“涇陽有個崇文塔,離天只剩丈七八”,“禮泉生了個頂天寺,把天頂的咯吱吱”。這誇家鄉的美句叫我實在難斷輸贏。因為它水相潤,根相連,手相挽呀!

曾幾何時,一把小小的“海螺號”,吹滅了兩代人的夢,頂天寺倒了——,那飛檐上的風鈴哭泣了,頂天寺上的那輪月亮無處懸掛。任家老池,我尋根的情絲斬斷了,路似乎更遠了。直到有一天,天旱了,霧霾來了,還有河西一個挺大的官倒台了,都説河西人把風水破了,這些事,只有天知道。

頂天寺上的那輪明月喲——你靜影沉壁在我深深的心底。

※本文作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