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青瓦綠水間

來源:文書谷 5.88K
行走在青瓦綠水間

幽靜小鎮古樸情/花窗燈影弄棹景
不是浮萍偶然至/欲將水鄉作臨屏
               ——題記

史實上記載:楓涇鎮成市於宋,建鎮於元,地跨吳越兩界,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曆史,現歸屬於上海市金山區。楓涇,離我居住地車程僅四十分鐘,許是捨近求遠的心理吧,雖然對這個古鎮心儀很久,卻一直未能成行。今年的國慶長假,應朋友邀請得以如願。此行不僅留下了數張照片,觀賞了多處景點,還了解欣賞了一些古鎮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

“周莊雙橋美名遠播,楓涇三橋麗景無雙。”所指的就是古鎮的清風橋,竹行橋,北豐橋。三橋就近相連,連接着河岸茶樓和長廊,串起了眾多的景觀。

橋側的導遊板上,詳細地標明瞭遊覽古鎮風情的路線:探祕丁蹄去老作坊;參觀傳統文化去三百館;欣賞繪畫去丁聰漫畫館;感受民俗文化去金山農民畫展和民間剪紙展館;觀賞古建築到程十發祖居等。市河周圍的三橋景觀和長廊街一帶都是古民居。想着來一次不受限制的逍遙遊,就沿着河岸閒庭信步了。

江南的古鎮都離不開水,水是古鎮的靈魂,給古鎮增添了幾份靈動和生機。楓涇鎮為典型的江南水鄉集鎮,周圍水網遍佈,區內河道縱橫,有“三步兩座橋,一望十條港”之稱,鎮區多小圩,形似荷葉;境內林木蔭翳,廬舍鱗次,水流急湍,遍植荷花,清雅秀美;故楓涇古鎮又稱“清風涇”、“楓溪”,別號為“芙蓉鎮”。

小河縱橫貫穿着楓涇古鎮。清澈的河水潺潺流淌,據説此水由天目山而來通往黃浦江,清代後期因其交通便利,那時就已商業繁榮,舟船雲集,在碼頭上堆貨如山了。

臨水而建的一長排老屋,牆身直插河水,與水中的倒影連起來,形成了一幅對稱的圖景。隨着水紋的洄流,水下的畫面也在不斷地漾動,似一幅搖曳多變的水彩圖畫。

形成半岸的廊棚,可蔽風遮雨,下雨不濕鞋,盛夏不撐傘。廊棚是從自家的屋檐往前延伸出來,用來乘涼和躲雨的。幾十户人家的廊棚連成長長的一片,蔚為壯觀。如今的廊棚除了供遊人穿行,還在靠河的一側放一張桌子,兩條長凳,用於客人休息和飲食。廊棚的裏側都是飯店和專賣土特產的店鋪。

踩着青石板的小路,穿梭遊走於古街長巷,一間間木樓花窗的舊居,一盞盞高掛的燈籠,一爿爿質樸陳設的商店。儘管節日期間遊人不少,依然感覺有一種遠離城市喧鬧的幽靜。這種靜,皆因置身在古韻水鄉的景色中,彷彿進入了時光隧道,腦海裏那些久遠又熟悉的遙想紛至沓來。

其實有些地方並不遙遠,有些景象能使歲月濃縮在眼前。

登上古鎮中最高的泰平橋,倚着石橋欄杆,俯視着古鎮旖旎的風光。

橋堍的茶館裏茗香飄溢,陽光映照的河面上水波粼粼。沿河人家的竹竿上晾着衣服,花盆裏種着碧綠的小葱,家家的門户敞開,三三兩兩的老人坐在小竹椅上一邊剝毛豆一邊聊天,幾個孩童嬉笑地在周圍轉圈玩耍,一派濃郁祥和的生活氣息。

一條掛有“婚典”條幅的船隻靜靜地泊於岸邊,時至中午了,新娘子還在粉飾打扮嗎?

長長的廊棚沿着河岸蜿蜒向前,一串串大紅燈籠懸於屋檐隨之綿延,木質的花格窗,雕樑的畫棟,鐫刻着悠長的歲月。

“吳樹依依吳水流,吳中舟楫好夷遊”。幾隻小船由遠及近,又緩緩地離去,心,不禁也跟着漸行漸遠,遐想若是晚間乘上畫舫,在搖曳的燈影中晃悠,在漿聲的咯吱中沉醉,在江南水鄉的韻致中入夢,該有多美!

過石橋到了三間四柱的楓涇石牌樓,漁船集中在臨河廊棚前排成魚市。瞧着大盆大盆的螺螄螃蟹,依稀想起幾句民謠“一月螺螄二月蜆,三月螃蟹爬高山……”如今已到“秋風起,蟹腳癢;菊花香,聞蟹來”,正是一年蟹肥時。漁民們不吆喝也不高聲,蹲在岸邊的石階上,守着面前的河產品,一任買主還價壓價,紋刻風霜的臉上平和默言。

一旁的籮筐裏盛滿了水靈靈的紅菱。這水紅菱,外殼色澤鮮紅,肉質鮮嫩,逢中秋應節上市,是江南水鄉的特產。古詩“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還有“鮮菱宿藕”之説,即不吃隔天摘的。那位包着印花藍布頭巾的大嫂説:不管颳風下雨,每天都要清早下湖,把當天採摘的水紅菱拎到鎮上來賣。

朋友拎着剛買的螃蟹,津津樂道地談論起著名老字號品牌的金楓牌黃酒。説是用精白糯米和優質小麥釀造而成,具有味甘醇厚,香氣馥郁芬芳等特點。此酒和楓涇丁蹄、桂花狀元糕、天香豆腐乾三大土特產被稱作“楓涇四寶”。

進小店鋪裏買了一些土特產,準備回家饋贈親友。天香豆腐乾的外包裝上印着:又名楓涇豆腐乾,具有鹹、甜、香、鮮多種口感,既是宴席冷盆、小酌或充當零食,又是葷、素菜的佐料,且有充飢、解渴、生津之效用,風味獨特,味道鹹甜香鮮。丁義興蹄子,始於清咸豐二年,經過八道工序精製而成,冷吃香,蒸吃糯,酒飯皆宜。而有着桂花口味和芝麻香味的狀元糕,是因清朝乾隆二十二年時楓涇鎮人蔡以台考中狀元而得名。

經營小店的夫婦,邊招呼着顧客,邊現做現賣着芡實糕。芡實糕類似桂花糕,也是古鎮的特產。男店主把它切成薄片,女店主熱情地讓我嘗一嘗。糯米的原料,加了桃仁、松子仁、芝麻、桂花,委實好吃,令人回味悠長。

我們返回長廊,準備就着河邊融入江南小橋流水的意境中午餐,想必會有非同一般的味道。廊棚下人影穿梭,一長溜的桌子坐滿了食客,個個都在大朵快頤着。尋找坐位時一路看過去,每張桌子上幾乎差不多的菜餚:清蒸大閘蟹,油炒小田螺、馬蘭拌香乾,鹽水河蝦、韭菜蛤子肉……那純正的水鄉特色,不看則已,見了就忍不住暗咽口水,頃刻飢腸轆轆了。

河邊座無虛席了,不得已掀起門楣上貼有一塊藍印花布的竹簾,進入老街旁的一家小飯店。朋友讓老闆加工剛才在河埠買的螃蟹。六個螃蟹買的價格才二十元,加工費卻要十八元。朋友邊剝紅菱邊自得其樂:自己買的味道更鮮。

我們點了一盤吳越豆腐,一盤水芹乾絲,兩條掛在門前水籃裏的昂刺魚。還要了一瓶金楓牌黃酒。把酒臨風,品特色菜餚,觀窗外的波光橋影,舟楫往來,橋樓互襯,真一個風光無限。

楓涇的文化發達,是蜚聲中外的金山農民畫的發源地。楓涇的藍印花布、傢俱雕刻、灶壁畫、花燈、剪紙、繡花、編織等民間藝術源遠流長。皆因濃郁的民間文化的薰陶,孕育的金山農民畫別具一格,鄉土氣息深厚、藝術風格獨特,在海內外都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
鎮內的畫館畫家祖居很多。丁聰漫畫陳列館設在一座兩層樓的建築內,樓前有一棵龐大的古銀杏,旁邊一叢又一叢火紅金黃的芭蕉盎然怒放。館內陳列了丁聰的生平和他的一百多幅漫畫,幽默的畫面讓人駐足留連。程十發的祖居修復並已開放,參觀的人流絡繹不絕。金山農民畫展示中心設在清代狀元蔡以台的讀書樓內,四周的佈局清韻雅緻,畫面卻透露出質樸的鄉土氣息。農民畫與丁聰的漫畫、程十發的國畫和顧水如的圍棋,這些在國內外都具有相當影響的“三畫一棋”,集中於楓涇一鎮,十分罕見,也是一種地域文化的典型現象。

位於和平街的大清郵局,灰牆黑瓦、結構堅實、兩邊的門框都是石頭柱子,高高的門洞上方“郵電局”幾個大字赫然在目,是上海地區現存不多的一處清代郵局舊址。

古郵局的斜對面就是保持原樣狀貌的人民公社院落,掛着牌子,貼着“抓革命、促生產”等橫幅標語。接着走馬觀花地瀏覽了毛主席像章紀念館。這些名號耳熟能詳,好像就在不久前的事情,而今卻予人一縷雜陳滄桑的滋味。

老街上古物店居多。那些蒙了灰塵的舊陶罐舊瓷器,古色古香的牀楣門楣等,每每瞥見,不敢與其對視,陡生出仰望和畏懼的心理,恍若其背後,隱藏着光陰的隧道之門,裏面潛伏着不可觸及的靈魂,有前世的因緣靜立在那。走進彎曲的深巷小弄,斑駁的磚牆青苔衍生,就像它們連接着光陰的兩端,時間在它的兩頭如影而是,隨影而非。人間、天堂、現實、夢境,怎是光明和幽暗可以分割呢?

一座飛樑畫棟、石基翹角、古意盎然的戲台映現在眼前,正中貼着與佈景牆幾乎相同大小的紅雙喜字,兩側貼了一副紅對聯,再現了舊時的喜慶氣氛。古戲台一面臨街,一面臨河。每逢演戲,從水路乘船而來的人可坐在船上看戲。相傳古時美人在隔河廊棚中倚欄就能觀看演出。遊人也可在對面茶館臨窗而坐,邊品茶,邊聽戲,邊觀景,悠哉遊哉,不亦樂乎。

已到夕陽西下的時分,過了這座石橋將離開古鎮了,意猶未盡地回頭眺望,此時遊客寥寥無幾,長長的廊棚和沿河的老街籠罩在薄暮中,影影綽綽地成黛色一片,感覺更靜謐了。掛在船舷上的燈籠透出搖曳的紅光,與絢彩的晚霞,在水間天際遙相呼應。屋頂升起裊裊的炊煙,同觀賞過的一幅金山農民畫如出一轍。

行走在青瓦綠水間的一日遊結束了,而這些老屋河埠、石橋流水、青石小路,淳樸而有韻味的千年古鎮,將儲存我的記憶裏了。

幽靜小鎮古樸情/花窗燈影弄棹景
不是浮萍偶然至/欲將水鄉作臨屏
               ——題記

史實上記載:楓涇鎮成市於宋,建鎮於元,地跨吳越兩界,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曆史,現歸屬於上海市金山區。楓涇,離我居住地車程僅四十分鐘,許是捨近求遠的心理吧,雖然對這個古鎮心儀很久,卻一直未能成行。今年的國慶長假,應朋友邀請得以如願。此行不僅留下了數張照片,觀賞了多處景點,還了解欣賞了一些古鎮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

“周莊雙橋美名遠播,楓涇三橋麗景無雙。”所指的就是古鎮的清風橋,竹行橋,北豐橋。三橋就近相連,連接着河岸茶樓和長廊,串起了眾多的景觀。

橋側的導遊板上,詳細地標明瞭遊覽古鎮風情的路線:探祕丁蹄去老作坊;參觀傳統文化去三百館;欣賞繪畫去丁聰漫畫館;感受民俗文化去金山農民畫展和民間剪紙展館;觀賞古建築到程十發祖居等。市河周圍的三橋景觀和長廊街一帶都是古民居。想着來一次不受限制的逍遙遊,就沿着河岸閒庭信步了。

江南的古鎮都離不開水,水是古鎮的靈魂,給古鎮增添了幾份靈動和生機。楓涇鎮為典型的江南水鄉集鎮,周圍水網遍佈,區內河道縱橫,有“三步兩座橋,一望十條港”之稱,鎮區多小圩,形似荷葉;境內林木蔭翳,廬舍鱗次,水流急湍,遍植荷花,清雅秀美;故楓涇古鎮又稱“清風涇”、“楓溪”,別號為“芙蓉鎮”。

小河縱橫貫穿着楓涇古鎮。清澈的河水潺潺流淌,據説此水由天目山而來通往黃浦江,清代後期因其交通便利,那時就已商業繁榮,舟船雲集,在碼頭上堆貨如山了。

臨水而建的一長排老屋,牆身直插河水,與水中的倒影連起來,形成了一幅對稱的圖景。隨着水紋的洄流,水下的畫面也在不斷地漾動,似一幅搖曳多變的水彩圖畫。

形成半岸的廊棚,可蔽風遮雨,下雨不濕鞋,盛夏不撐傘。廊棚是從自家的屋檐往前延伸出來,用來乘涼和躲雨的。幾十户人家的廊棚連成長長的一片,蔚為壯觀。如今的廊棚除了供遊人穿行,還在靠河的一側放一張桌子,兩條長凳,用於客人休息和飲食。廊棚的裏側都是飯店和專賣土特產的店鋪。

踩着青石板的小路,穿梭遊走於古街長巷,一間間木樓花窗的舊居,一盞盞高掛的燈籠,一爿爿質樸陳設的商店。儘管節日期間遊人不少,依然感覺有一種遠離城市喧鬧的幽靜。這種靜,皆因置身在古韻水鄉的景色中,彷彿進入了時光隧道,腦海裏那些久遠又熟悉的遙想紛至沓來。

其實有些地方並不遙遠,有些景象能使歲月濃縮在眼前。

登上古鎮中最高的泰平橋,倚着石橋欄杆,俯視着古鎮旖旎的風光。

橋堍的茶館裏茗香飄溢,陽光映照的河面上水波粼粼。沿河人家的竹竿上晾着衣服,花盆裏種着碧綠的小葱,家家的門户敞開,三三兩兩的老人坐在小竹椅上一邊剝毛豆一邊聊天,幾個孩童嬉笑地在周圍轉圈玩耍,一派濃郁祥和的生活氣息。

一條掛有“婚典”條幅的船隻靜靜地泊於岸邊,時至中午了,新娘子還在粉飾打扮嗎?

長長的廊棚沿着河岸蜿蜒向前,一串串大紅燈籠懸於屋檐隨之綿延,木質的花格窗,雕樑的畫棟,鐫刻着悠長的歲月。

“吳樹依依吳水流,吳中舟楫好夷遊”。幾隻小船由遠及近,又緩緩地離去,心,不禁也跟着漸行漸遠,遐想若是晚間乘上畫舫,在搖曳的燈影中晃悠,在漿聲的咯吱中沉醉,在江南水鄉的韻致中入夢,該有多美!

過石橋到了三間四柱的楓涇石牌樓,漁船集中在臨河廊棚前排成魚市。瞧着大盆大盆的螺螄螃蟹,依稀想起幾句民謠“一月螺螄二月蜆,三月螃蟹爬高山……”如今已到“秋風起,蟹腳癢;菊花香,聞蟹來”,正是一年蟹肥時。漁民們不吆喝也不高聲,蹲在岸邊的石階上,守着面前的河產品,一任買主還價壓價,紋刻風霜的臉上平和默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