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鬍子的女人

來源:文書谷 1.31W
拔鬍子的女人

這兩天網上看到一個女人的幾張照片:
一張是女人對着鏡子專注地用小鑷子拔下顎上的胡茬兒;
一張是女人穿着工作服一個人在浴池的角落午餐,午餐用鐵飯盒裝着,吃的是米飯加燉白菜;
一張是女人在浴池提供的5平方米家裏,坐在牀頭,疲憊地靠着牆看着放在對角的電視;
一張是女人在沒有客人的時候打掃浴池,正用大拖把清理地面;
一張是女人擺弄着鋪滿桌子的一堆獎牌,其中還有不少金牌。
這個女人叫鄒春蘭,一年前,他隨丈夫來到長春,在一家公共浴池做了一名搓澡工。她每天都要在熱氣蒸騰的浴池內,非常熟練認真的洗澡巾使勁給一個個女浴客搓背。中午就在浴池吃飯,長時間吃的就是米飯和燉大白菜,偶爾炒點雞蛋吃就算是對自己的獎勵了。客人走了,她還要負責浴池的清潔衞生。日復一日,就這樣幹一天,很晚了才能回到那間和丈夫一起居住的小房子,已是精疲力竭。每隔兩三天,清晨起牀後,她都要照很長時間的鏡子,看臉上的變化,拔掉嘴邊冒出來的黑黑的胡茬,然後又開始重複着一天的忙碌。
她的工作、生活很簡單,辛苦、病痛、收入微薄,艱難度日。
她曾是中國著名的舉重運動員,成績優異,曾是全國和世界紀錄的創造着,有着輝煌的運動生涯:
1987年9月,在全國舉重冠軍賽,鄒春蘭取得抓舉第二名、挺舉第一名的成績。
1988年秋天,全國舉重冠軍賽,奪得44公斤級的抓舉、挺舉、總成績3枚金牌,其中挺舉、總成績打破了世界紀錄。
1990年11月,全國舉重冠軍賽,打破48公斤級全國紀錄。
1993年第七屆全運會後,由於年紀和長期的傷病,她退役了。
她説:現在只有不到國小3年級的文化,拼音都不會。由於常年從事超強度的專業體育訓練,學業基本徹底荒廢了。沒有文化還沒有其他一技之長,改行學別對她這樣的情況來説很不容易,所以離開運動隊後感到生活舉步維艱。不僅如此,由於當年的一些訓練方法和“身體治療”造成她很多地方都帶有明顯的男性特徵,小腿上的腿毛很重,聲音厚重、沙啞,皮膚像男性一樣粗糙,為了保持女性特徵,她需要不斷服用雌性激素類藥物,這讓她花費了不少錢,但是收效甚微。雖然曾是全國冠軍,但是她覺得自己有時候連普通人都不如,因為異性體徵時常出現,心理的自卑和折磨一直伴隨着她,因而,她就成了一個經常要拔鬍子的女人。
看到鄒春蘭,就會想到許許多多和她經歷一樣的人,中國走舉國體制的專業運動員培養路子,早年都是各地區在比較偏遠的地方,尤其是生活和經濟比較落後的地區選拔一些運動員的苗子。孩子從小就離鄉背景專業到運動隊,常年進行封閉的“系統專業訓練”,希望取得好成績才能一層層、一級一級往上奔,直到能進入國家隊能代表國家出去比賽才算出了頭,户口問題解決了,也有了不錯的待遇,生活暫時有了保障,起碼有了改善。專業運動員雖然也有文化科學習,眾所周知對大多數人來説也就是個“聾子的耳朵”,而且,對運動員日常生活採取的“幼兒園”式的管理方式,“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運動員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自然普遍欠缺。像走春蘭這樣的舉重運動員,多數來自比較貧困的農村家庭,老實本分,吃苦耐勞,堅毅刻苦,最初多是為了減輕家庭負擔、尋找生活出路的目的走上專業運動的路。長期枯燥的超負荷、超強度、超身體極限的訓練以及訓練中一些並非科學的訓練手段和身體保養和恢復方法,造成了大量的中國運動員身體的傷殘,運動員心理問題嚴重,生理也出現一些非正常的變異現象。
不同於乒乓球、足球、籃球、排球、網球等項目,對於舉重這樣的一些非熱門的項目,多數人不可能像中國女排、姚明、劉翔等人那樣輝煌,這些運動員所付出的代價和麪臨的風險不言而喻,除非“拼死一博”取得奧運會的金牌,後半輩子才會有了保障。可是能取得奧運會金牌的人就那麼幾個。多數專業運動員只能帶着對體育的懷念、滿身體的傷病和對前途的迷茫離開。並不是沒個運動員都能像蔡振華、鄧亞萍、李寧一樣在退役後能立即做出一番事業。他們多數人都像鄒春蘭一樣,要去面對實實在在地普通人一樣“柴米油鹽”、“五穀雜糧”的生活。
運動員退役,如果沒能安排上一個穩定、安逸的工作,這些沒有文化、缺乏社會生活能力、沒有一技之長、傷病滿身的運動員就如同長期待在動物園裏“養尊處優”的老虎、獅子被拋到了“弱肉強食的荒山野嶺”,前途自然勘憂。所以就出現了鄒春華這樣地的生活艱難的“拔鬍子的女人”,鄒春華這樣的運動員不是個別情況,但她具有很強的代表性,想起有類似境遇的著名籃球運動員穆鐵柱,可以把鄒春蘭個人的經歷稱為“鄒春蘭現象”。
其實,運動員也是普通的人,健康快樂,安居樂業,家庭幸福乃生活之本,不論什麼行業的人,能做出成績為國爭光是個人和國家的榮譽,是好事情。體育運動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目的是強身健體,運動員代表國家在世界上拿冠軍除了提高國家的知名度外,更重要的是體現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繁榮、生活質量,也在宣傳健康快樂、努力拼搏的奧林匹克精神。體育首先是健康的,快樂的,如果從事體育的人本身就不健康快樂,到頭來生活只有“不堪回首”的痛苦和消極,那“這樣的體育”就從本質上違背了體育的願望和原側。
中華民族需要強盛,中國人民需要站在最高領獎台上的興奮和光榮,可是真正的興奮和光榮是不會有辛酸和痛苦的,那應該是幸福和快樂的經歷和感覺。多麼希望每個運動員都是健康、快樂的人,都能像劉翔那樣陽光,像鄧亞萍那樣自信,像姚明那樣強悍,不希望、也不能再出現更多的鄒春蘭這樣“拔鬍子的女人”。

這兩天網上看到一個女人的幾張照片:
一張是女人對着鏡子專注地用小鑷子拔下顎上的胡茬兒;
一張是女人穿着工作服一個人在浴池的角落午餐,午餐用鐵飯盒裝着,吃的是米飯加燉白菜;
一張是女人在浴池提供的5平方米家裏,坐在牀頭,疲憊地靠着牆看着放在對角的電視;
一張是女人在沒有客人的時候打掃浴池,正用大拖把清理地面;
一張是女人擺弄着鋪滿桌子的一堆獎牌,其中還有不少金牌。
這個女人叫鄒春蘭,一年前,他隨丈夫來到長春,在一家公共浴池做了一名搓澡工。她每天都要在熱氣蒸騰的浴池內,非常熟練認真的洗澡巾使勁給一個個女浴客搓背。中午就在浴池吃飯,長時間吃的就是米飯和燉大白菜,偶爾炒點雞蛋吃就算是對自己的獎勵了。客人走了,她還要負責浴池的清潔衞生。日復一日,就這樣幹一天,很晚了才能回到那間和丈夫一起居住的小房子,已是精疲力竭。每隔兩三天,清晨起牀後,她都要照很長時間的鏡子,看臉上的變化,拔掉嘴邊冒出來的黑黑的胡茬,然後又開始重複着一天的忙碌。
她的工作、生活很簡單,辛苦、病痛、收入微薄,艱難度日。
她曾是中國著名的舉重運動員,成績優異,曾是全國和世界紀錄的創造着,有着輝煌的運動生涯:
1987年9月,在全國舉重冠軍賽,鄒春蘭取得抓舉第二名、挺舉第一名的成績。
1988年秋天,全國舉重冠軍賽,奪得44公斤級的抓舉、挺舉、總成績3枚金牌,其中挺舉、總成績打破了世界紀錄。
1990年11月,全國舉重冠軍賽,打破48公斤級全國紀錄。
1993年第七屆全運會後,由於年紀和長期的傷病,她退役了。
她説:現在只有不到國小3年級的文化,拼音都不會。由於常年從事超強度的專業體育訓練,學業基本徹底荒廢了。沒有文化還沒有其他一技之長,改行學別對她這樣的情況來説很不容易,所以離開運動隊後感到生活舉步維艱。不僅如此,由於當年的一些訓練方法和“身體治療”造成她很多地方都帶有明顯的男性特徵,小腿上的腿毛很重,聲音厚重、沙啞,皮膚像男性一樣粗糙,為了保持女性特徵,她需要不斷服用雌性激素類藥物,這讓她花費了不少錢,但是收效甚微。雖然曾是全國冠軍,但是她覺得自己有時候連普通人都不如,因為異性體徵時常出現,心理的自卑和折磨一直伴隨着她,因而,她就成了一個經常要拔鬍子的女人。
看到鄒春蘭,就會想到許許多多和她經歷一樣的人,中國走舉國體制的專業運動員培養路子,早年都是各地區在比較偏遠的地方,尤其是生活和經濟比較落後的地區選拔一些運動員的苗子。孩子從小就離鄉背景專業到運動隊,常年進行封閉的“系統專業訓練”,希望取得好成績才能一層層、一級一級往上奔,直到能進入國家隊能代表國家出去比賽才算出了頭,户口問題解決了,也有了不錯的待遇,生活暫時有了保障,起碼有了改善。專業運動員雖然也有文化科學習,眾所周知對大多數人來説也就是個“聾子的耳朵”,而且,對運動員日常生活採取的“幼兒園”式的管理方式,“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運動員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自然普遍欠缺。像走春蘭這樣的舉重運動員,多數來自比較貧困的農村家庭,老實本分,吃苦耐勞,堅毅刻苦,最初多是為了減輕家庭負擔、尋找生活出路的目的走上專業運動的路。長期枯燥的超負荷、超強度、超身體極限的訓練以及訓練中一些並非科學的訓練手段和身體保養和恢復方法,造成了大量的中國運動員身體的傷殘,運動員心理問題嚴重,生理也出現一些非正常的變異現象。
不同於乒乓球、足球、籃球、排球、網球等項目,對於舉重這樣的一些非熱門的項目,多數人不可能像中國女排、姚明、劉翔等人那樣輝煌,這些運動員所付出的代價和麪臨的風險不言而喻,除非“拼死一博”取得奧運會的金牌,後半輩子才會有了保障。可是能取得奧運會金牌的人就那麼幾個。多數專業運動員只能帶着對體育的懷念、滿身體的傷病和對前途的迷茫離開。並不是沒個運動員都能像蔡振華、鄧亞萍、李寧一樣在退役後能立即做出一番事業。他們多數人都像鄒春蘭一樣,要去面對實實在在地普通人一樣“柴米油鹽”、“五穀雜糧”的生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