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戰友的散文傷感抒情散文

來源:文書谷 2.96W

人們常説,戰友與同學的友誼是世界上兩種最誠摯最永恆的友誼,我們擁有其一,不應該感到幸福麼?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悼念戰友的散文,供大家欣賞。

悼念戰友的散文傷感抒情散文

悼念戰友的散文:夜深人靜憶秉義

夜,沉寂、幽靜。不眠的我,又把《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山西日報》刊載的那幾篇追憶李秉義的文章,讀了一遍又一遍。驀地,我的記憶變得清晰起來。

七年前,也是這個時節,這樣的夜。我正伏案寫作,隨着電話鈴聲,傳來一個噩耗:李秉義在參加北京軍區優秀文職幹部表彰大會期間,因心臟病猝發,不幸去世。這個消息,驚得我兩眼一陣發黑,心痛難忍,淚水無聲地落下,打濕了稿箋……

李秉義,生前系北京軍區駐侯馬第289醫院五官科主任,是一位英模人物,曾榮立過一等功,參加過全軍英模代表大會,多次被評為各類先進,受到全軍、北京軍區、軍區後勤部的通報表彰。我與李秉義相識,是在我調任醫院政治處主任之時。許多住院病人,經常跑到我的辦公室,反映他廉潔行醫、熱情服務的先進事蹟;不少出院患者,也寫來表揚信,稱讚他是愛的使者;走進科室,人們更是眾口一詞:“李主任,那可是個好人呵!”為了宣揚李秉義,我用了不少的筆墨。李秉義在我的心目中,已樹立起一座不倒的豐碑。我不相信,那不幸的消息是真的。在前往秦皇島處理李秉義喪事的途中,我總有一種感覺,他還活着。

那天上午,我來到殯儀館,看到李秉義躺在鮮花叢中,是那樣得安詳,彷彿睡着一般。我撲在李秉義身邊,用手輕輕地搖着他:“李主任,醒一醒,我們看你來了!”他的女兒雙膝跪地,悲痛欲絕地哭喊:“爸爸,你不能走,你不能走呵!”他的妻子也淚如斷珠:“秉義,你好狠心呀,怎麼能撇下我們娘倆獨自走呵!你等等我,等等我吧!”任憑人們怎樣呼喊,李秉義都緊閉雙目,無動於衷。我不忍打擾他,在他的身邊默默地站立了很久、很久。那撕心裂肺的場景,令人肝腸寸斷呵!

哀樂,在肅穆的大廳裏低旋着。我雙腿發軟,頭暈眼花,幾欲摔倒。可我不能離去,我要站在李秉義的身邊,仔細地多端詳一會兒。從明天起,我就再也見不着他了呀!李秉義主任,你明白嗎,我的戰友?李秉義屍體火化的當晚,我一夜未眠。看到窗外那隨風搖動的樹枝,就彷彿看見了李秉義高大的身影;聽到渤海灣那奔騰呼嘯的海潮,就猶如聽見了人們對李秉義的呼喚!

東方漸白,明星已墜。我走出室外,隱約聽到嚶嚶的、悽悽切切的哭聲。循聲前去,原來是李秉義的女兒雙手捧着骨灰盒,跪在一堆紙灰前,邊哭邊説:“爸爸,咱們回家吧!”返回途中,她不吃不喝,始終把李秉義的骨灰盒置於胸前,那份虔誠,那份深情,真令人感動。當載着李秉義骨灰盒的列車緩緩駛入臨汾大地時,久旱不雨的晉南竟下起了小雨。我想,許是李秉義的離去感動了蒼天吧!

歸院的那天,是個星期天。人們早早地就起了牀,自發地排列成兩行長長的隊伍,迎着淅瀝秋雨,迎接李秉義的到來。淚眼朦朧中,我看到,隊伍中有醫生護士、機關幹部、職工家屬、住院病人。風聲、雨聲,和着哭聲,奏出一曲悲切的哀樂,在院內久久地低迴……

追悼會上,院內院外數百人聚集在一起,哭聲,訴不完對李秉義無盡的哀思:他走得太早了,他才52歲呀!人們無限悲愴,醫療戰線上又失去一位好大夫。會後,人們久久不肯散去,都想多陪李秉義一會兒。此刻,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憾了:李秉義的去世,為何牽動這麼多人的心?

沿着李秉義留下的串串足跡,我採訪了他科室的醫護人員和被他救助過的患者,我深切感到,他最寶貴之處,是具有一顆滾燙、無麼、善良、慈愛的心。他生命的價值在於奉獻,為了別人生活得更好而獻出自己全部的愛。

李主任,你可曾記得,1989年大年三十,剛從院校分配到你科的醫師小聶,正逢值班。第一次在遠離家鄉和親人的地方過年,不免流下了思親的淚水。是你掛念着小聶,扔下妻女,端來肉菜和餃子,陪小聶度過了除夕。七年級清晨,你又冒着飛雪,用自行車推着,步行4公里把小聶送上歸家的列車。小聶説,望着立於風雪中頻頻招手的你,猶似看到慈愛的父親。

你可曾記得,現任五官科主任李法謙,8年前跟着你學徒。是你一點一滴、一招一式,不厭其煩地手把手地教。如今,他已能做耳鼻喉大小手術數十項,開展新業務、新技術14項,有10餘項填補了醫院空白。這全是你精心培育的結果。他常常對我講,一閉眼睛就看到你站在面前。他從心底呼喚着:主任,你不該走啊!

李主任,你可曾記得,新絳縣澤掌鎮小聶村中年婦女趙存,是你救助過的患者。當她得知你去世的消息時,哭昏過去好多次,一個多月茶飯不思,徹夜難眠。每逢燒紙時節,她都要跪在山莊的十字路口,燒上一堆紙,一炷香,以寄託自己的哀思。我採訪她時,她述説了一個感人的故事。那年,趙存病癒出院後,你仍不放心,利用星期天,騎自行車往返70多公里去看望她,還帶了一件紀念品。趙存捧着那件紀念品,泣不成聲地説:“做夢都想不到,李主任會突然死去,老天不公平啊!”

李主任,你可曾記得,在翼城縣裏砦鎮鄭壁村,有一個名叫李新才的老人。是你給了他第二次生命。他患的是喉癌,術前拿不出輸血費,你立即掏出準備給老母親寄的錢,墊了上去。術後,為了讓李老漢增加營養,你又掏錢訂了牛奶,每天在家煮好,端到老漢病牀前。你整整送了27天啊!李老漢同我談起你對他的體貼和照顧,不由得老淚縱橫。老漢拉着我的手,懇切地説:“李主任,好人啊,你們可得好好宣揚他!”

李秉義不僅有一副為患者服務的熱心腸,而且聲望和技術在三晉大地乃至全國喉科專業,也是名聲赫赫。我不止一次地勸李秉義:“現在你已是知名人十了,往後治病可得要穩舀一點,絕不能幹冒險事,一旦失手會壞了名譽。”可他就是不聽,該怎麼幹還怎麼幹。一次,一位患顱外血管瘤的病人,10餘家大醫院都不敢收治,他卻收下了。他説:“救死扶傷,是醫生的職責,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做出百分之面的努力!”正是他那百分之百的努力,挽救了一個個垂危的生命。我敬佩李秉義的醫技,更敬佩李秉義的醫德!我常想,在當今社會,不是需要眾多的像李秉義一樣的醫生嗎?

今夜,我又記起了李秉義,淚灑衣襟,徹夜難眠。李主任,你知道嗎,我九泉之下的戰友?!

李秉義雖然走得匆忙,沒有留下一句遺言。可李秉義卻在人生之途上,留下了一串閃亮的足跡,給人們留下了一行難忘的記憶。

李秉義沒有死,永遠活在我的心中!

悼念戰友的散文:深切懷念韓德林

20xx年的一天,我剛從臨汾回到侯馬的家,老伴便悲傷地告訴我,韓德林主任的病情惡化了。我立即趕到病房去看他,只見他昏昏沉沉地躺在病牀上,雙眼緊閉,呼吸時而短促、時而細微。我湊近韓德林的耳邊輕聲喚道:“韓主任,韓主任!”他不答應,卻迷迷糊糊地説着胡話。才一週沒見,他便瘦落了形,眼窩塌了下去,腮幫子凹了進去,灰黃難看的臉上,黑茬茬的絡腮鬍子,圍着一張乾裂的嘴,道道裂開的小血口子也都發了黃。立於韓德林的病牀前,我悲傷地如萬箭穿心。

第二天下午5時許,我又去看韓德林。他在牀上掙扎着,痛苦得頭上汗珠子直往下滾。聽着他那聲聲悽慘的呻吟,我心裏痛苦得像被鋒利的玻璃碴子劃割着,一滴一滴地往下滴着血。我實在是承受不住那份悲傷,急忙跑出病房。誰知,那竟是我與韓德林的訣別。

晚7時30分,我就得到韓德林去世的噩耗。儘管我已經有了思想準備,還是被這一消息驚得兩眼發黑,心痛難忍,淚水無聲地灑落下來,打濕胸前的衣服。許是韓德林的離去感動了蒼天吧,如煙似霧的細雨飄灑個不停,令我的心情更加潮濕。

夜,沉寂、幽靜。我躺在牀上,翻來覆去難以入眠,許多往昔的記憶清晰地浮現腦際……

我調任289醫院政治處主任時,他在門診部當主任。我第一次去檢查工作,就看到他的辦公室裏圍滿患者。他態度和藹,不厭其煩地精心為大家診病。我發現,每一位患者離開時,都是一臉的笑容。陪同檢查的幹部幹事劉德躍把韓德林介紹給我,他熱情地同我握握手,僅説了一句話:“歡迎主任批評指導。”爾後,又投入到為患者診病之中。不少患者得知我是醫院領導,立即圍住我,七嘴八舌地向我反映起他廉潔行醫、熱情服務的感人事蹟來。在門診大廳,我看到貼着好幾張紅色感謝信,上面全是對他和他的科室醫護人員,一心一意為患者服務先進事蹟的讚揚。走進臨牀和輔助科室,説起韓德林,也是一片讚揚聲。

於是,酷愛寫作的我,利用業餘時間進行了深入採訪。我拍攝的新聞圖片,相繼發表在《臨汾日報》、《山西健康報》、《山西日報》、《戰友報》、《解放軍報》。韓德林的名字越來越被更多的患者所熟知,我和他的感情也越來越深厚。尤其是1998年他患肝癌做了手術以後,心裏有什麼想法,有什麼苦痛,總要找我聊一聊。我也是經常牽掛着他,一有空閒就跑去看他。我們之間,有説不完的知心話,訴不盡的戰友情。因為感情太深的緣故,聽到韓德林去世的消息,我簡直不相信那是真的。

開追悼會的那天早上,我看到韓德林安祥地躺在那裏,靜靜地沉睡着,任憑他的親人怎樣呼喊,他都緊閉雙目,無動於衷。我知道,他是太累了,他為醫院建設和解除廣大患者的病痛,操碎了心啊!

有一件往事記憶猶新:1991年的一天,在調整和提拔門診部和傳染科主任的問題上,領導們發生嚴重的分歧。有的堅持將門診部主任韓德林調整到傳染科任主任,將一名主治醫師提拔為門診部主任。我的意見是,將傳染科一名主治醫師提拔為主任,輕車熟路,易於開展工作,門診部主任韓德林不作調整,那名主治醫師另行安排。政委剛來醫院不久,對情況不太瞭解,不便表態,院長沒有支持我的意見,形成一邊倒。會議責成我同調整人員談話,韓德林主任含着眼淚説:“在太原264醫院檢查確診,我的肝有問題,如果要我去傳染科任主任,我是不同意的。因為到那裏,會形成條件反射,給我造成不必要的思想壓力。”我一想,是這麼個道理,便多次向院長、政委反映情況,勸説延緩執行決議,另想辦法。經反覆研究協商,決定成立內三科,我建議由韓德林任內三科主任。這個建議,一提交會便一致通過,形成皆大歡喜的局面。我找韓德林談話時,他沒有提出任何要求,爽快地説:“只要組織上信得過,我是不會讓領導失望的。”他説到做到,開頭的半個多月,沒白天沒黑夜地四處奔波,多方協調,佈置病房,制定規章,硬是白手起家建起內三科,並很快投入使用。正當他要大幹一番事業的時候,因工作需要,內三科要改為外三科。我又找他談話,他仍舊是毫無怨言,愉快地當上外三科主任,並紅紅火火地幹起來。後來,由於醫院壓縮牀位,外三科被撤消,他便到綜合科委屈地當了一名普通醫生。待老主任退休後,他才當上綜合科主任……

哀樂,在陰晦的天空中低旋着,潮濕的空氣裏充溢着悲壯和肅穆。我胸帶小白花、紅布條,懷着沉痛的心情,隨着人們的腳步移動,緩緩地向韓德林的遺體告別。當他被裝上靈車的那一刻,我的心一陣刺痛,淚水止不住地往下流。遵照韓德林的遺囑,我和戰友們一起把他送回老家—新絳縣橫橋鄉蘭村。剛進村頭,鄉親們就迎上來,悽切哀婉的嗩吶,如泣如訴,聲聲撕扯着我的心。站在鄉親們為韓德林設立的靈堂前,聽着村黨支部書記痛讀的悼詞和他的長子哭唸的祭文,想着他生前的情形,眼淚又流淌下來。

韓德林的良好醫技與正直無私,都令我深為敬佩。他的離去,使患者失去一位好大夫,使我失去一位好戰友。韓德林留給我的是一份深切的懷念,是一行永遠難以忘卻的記憶!

悼念戰友的散文:無盡思念於風和

20xx年清明節期間,回到河北老家上墳的我,突然收到戰友張仕法發來的一條短信,低頭一看,看得我思維凝固,看得我心頭狂跳:“於風和大面積腦出血,病情危重。”字字如炸雷,擊得我眼前一片漆黑,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

那夜,我幾乎徹夜未眠,輾轉反側,心裏總是放心不下於風和。一週之後,我剛回到臨汾,即刻打電話詢問於風和的情況。當得知於風和一直昏迷不醒時,我決定過一天專程去侯馬探視。卻不料,第二天上午,正在參加臨汾市政府全體(擴大)會議的我,得到於風和凌晨2時許不幸病世的噩耗。我心中僅存的一點幻想眼睜睜地竟然變成了死亡的現實,全身不禁猛地一抖,一種撕心裂肺般的痛楚傳遍全身,心底最深處的悲傷像磁鐵一樣被吸了出來,纏住我的心臟,越勒越緊,幾乎無法呼吸,淚水無聲地灑落下來。我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就在我回老家的前一天,於風和還打電話詢問我和老伴肩周炎的治療情況呢。

許多個夜晚,我都是睜着眼睛,痴痴地想念於風和,想念他給予我的好處。每每疲憊後睡去,思念又在夢中與我糾纏,深深的思念,如長藤般緊緊地纏繞着我的軀體,纏繞着我的心靈,一點一點地爬滿我思念的心牆。有多少知心的話語,穿越距離的空間、歲月的煙塵,盪漾在我的腦海。當千絲萬縷的思念枝枝蔓蔓時,我真的無法承載它的沉重,悲傷也乘機無休止地蔓延,許多往事,一幕幕又浮現在眼前。

於風和,是北京軍區駐侯馬289醫院原外科主任、主任醫師,是我情同手足般的戰友和兄弟。九十年代,我曾在289醫院擔任政治處主任和政委之職,在工作和生活中,與於風和結下深厚的情誼。我最難以忘卻的是這麼3件事兒。

一件是1994年11月的一天傍晚,時任北京軍區駐介休某部政委的我,突然感到一陣天旋地轉,站立不穩跌坐地上。通訊員立即喊來幾位戰士,架的架,抬的抬,將我攙扶到宿舍。躺在牀上,我兩眼發直,舌頭髮硬,頭暈症狀也持續了很久、很久。病情稍緩後,在衞生所醫生的陪護下,我到介休市人民醫院和北京軍區駐太原市264醫院做了有關檢查。專家們告訴我,該病系一過性腦缺血所致,沒有什麼大礙。可老伴的壓力很大,心有餘悸地勸我去西安第四軍醫大學所屬西京醫院確診一下。臨行前,我想起於風和。他1965年穿上軍裝,從山西臨汾西山溝裏走進西安第四軍醫大學,開始了醫療生涯。5年後,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全部學業。因他品學兼優,畢業後被留在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骨科工作,一干就是十幾年。後來,調任289醫院外科主任。他對西京醫院的人熟、地熟,讓他陪同前往是最佳人選,只是不知能否給我這個“面子”。我抱着試試看的心情,打電話給他。他很忙,打了多次電話才終於找到他。當他得知我的意圖後,二話沒説,爽快地答應了。他連夜安排手中的急診手術,騰出專門時間陪我去了西安。住宿時,我要為他訂一個單間,他執意不肯,非要和我及司機擠進每牀15元錢的4人間;就餐時,他不進大小飯店,頓頓都要吃小攤。那一刻,於風和的形象霎時在我的心目中高大起來。

另一件是父親患了股骨頭壞死病,卧倒於牀後,我遵照於風和的囑託,把父親從河北老家接到289醫院,入住他所在的科室,並作了全面檢查。為穩妥起見,他帶着各項檢查結果,和我一起奔赴西安第四軍醫大學所屬西京醫院會診。七八位專家教授觀看了片子,確診為:左側創傷性關節炎伴股骨頭壞死,需行全髖關節置換術。在於風和的全力周旋下,成功地為父親做了手術。術後,於風和精心地制定了一套治療和護理方案。不論是白天還是夜晚,不論是工作日還是星期天,他都無數次地來到父親的病牀前,觀察傷口癒合情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在他和全科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護理下,父親終於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離開病牀,走出病室。看到一臉微笑的父親,我由衷地感激於風和。

還有一件令我刻骨銘心的事,是20xx年臘月二十五晚上。夜幕剛剛降臨,年近六旬的於風和敲開我家的門。他看到客廳裏坐滿人,就把我拉進卧室,掏出500元錢塞進我的手中:“聽説你轉業到地方工作一年,工資一直沒有發,就要過年了,去置辦些年貨吧。”我推他讓,僵持好一陣,他有點生氣了:“嫌少就別要,你當政委時,那麼關心大家,現在就不能讓我們關心你了?誰都有困難的時候,有難處幫一把是人之常情,誰叫咱們是戰友加兄弟呢!”望着他一臉的真誠,我只好收下。捧着這500元錢,我像是捧着一顆炙熱滾燙的心,愛的暖流在心中盡情流淌,滿腹的感激化作兩行淚水,溢出眼窩……

聽説20xx年4月17日那天,要為於風和召開追悼會,因為我有要事外出不能前去,便在15日上午趕到侯馬提前為於風和送行。看到他身穿軍裝的遺像安祥地放在鮮花叢中,我心裏深感愧疚,未能在於風和走的時候送最後一程,這成為我終生的痛。

今夜,窗外的毛毛細雨時下時停,我又想起於風和。我自言自語:“好兄弟,如果天堂裏也飄起毛毛細雨,請您記得,那就是我思念你的一串串淚珠。”

於風和走了,走得那麼的灑脱,沒有一絲牽掛,如天邊的雲彩轉瞬間消失了蹤影;於風和走了,走得那麼的決然,從此後再沒有了一絲的消息。可於風和走後,讓我感到四季不再完整,日子不再充實,人生的征途中,多了幾分悲傷的秋日蕭條和落寞的冬日蒼涼。從前的故事常常再現於我的腦海,我知道,情景再現,帶給我的是心痛的折磨,思念的煎熬。可對我來説,又何嘗不是一種思念的慰藉?!

日月如梭。一晃於風和走了5年多了,我真的無法走出思念於風和的世界。有人説,“思念是一種幸福的憂傷,是一種甜蜜的惆悵,是一種温馨的痛苦。思念是對昨日悠長的沉湎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正是在不盡的思念中,人的感情得到了淨化和昇華。”對於風和,我思念在朗月下,思念在黃昏裏,思念在細雨中,那一點一滴,無不勾動着我思念的情懷。於風和儘可以象落葉一樣飄逝,但我與於風和深厚的情感卻會永存!

悼念戰友的散文

得知一個不幸的消息:20xx年7月15日,山東省棗莊市公安局市中分局的兩名年青刑警在駕車前往台兒莊就一起刑事案件查證的途中,由於躲避過往車輛,方向失控,撞在了路邊的樹上,不幸犧牲。

他們都曾經是我的同事,我的戰友,我的兄弟。

因公犧牲的這兩位兄弟,一個接觸不多,只是點頭之交,但人很熱情,犧牲時據説孩子還不滿一歲;而另一個兄弟,則是當年與我在預審的同事,一起工作了半年之久,而且還是對桌。他為人熱情,工作勤奮細心,尤其他那迷人的微笑,在全局都很有名,犧牲時孩子剛剛一歲。無論是親人還是戰友,抹不去的是對他們深深的懷念。

想起了很多。

我碩士畢業之後曾經在山東省棗莊市公安局工作過兩年,按照組織部的安排,第一年在市中區公安分局掛職鍛鍊。當然,由於公安系統的特殊原因,我沒有掛職,只是鍛鍊。兩年的時間雖短,但這卻是我人生中不能忘懷的日子。在這兩年裏,我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瞭解了中國普通警察的工作與生活,認識了一大批優秀的警察和朋友。

到公安局工作是非常偶然的事情,因為我此前從沒有想過到公安系統工作。只是畢業時出於個人的原因回到了山東老家,而組織部找我談話希望我去公安局工作。就這樣,我走進了警察生活。

以前沒有和警察有過什麼接觸,卻不知怎的對警察有一種天然的排斥,可能是受到媒體的不良影響吧,因為經常有媒體報道警察中的問題。這就是我對警察的第一印象。

而在公安局的兩年,我的態度卻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變化。我不否認這裏面有感情因素,但從內心深處來講,兩年裏,我對中國基層警察的工作與生活狀況有了一定的瞭解,我覺得我有資格講出自己知道的中國基層警察。這裏的基層警察主要是指縣一級公安局及派出所的一線幹警,主要有110、刑警、治安、法制民警、派出所、交警等,交警的辛苦是有目共睹的,但由於我對交警沒有親自了解,因此無法評論。

來了之後,有三個沒有想到:

一是沒有想到他們的工作那麼忙,經常性的加班加點嚴重損害了他們的健康,大部分的節假日也無法得到正常的休息,使他們失去了很多與家人在一起的時間,即使夜裏加班到3點、4點,早上還要正常上班,不存在像其他單位可以再補休的狀況,因為中國警察比例太少,少一個個人幹活都要受影響。再加上我國警察管理體制嚴重滯後,領導層很多沒有意識到他們需要休息,但即使意識到也沒有用,因為太多的工作要做。有人説這是不是有點誇張,地球少了他們就無法轉了?我的回答是:是的,在一個基層警察單位裏面,少了他們中的一個地球確實無法轉了。同時,警察值班也是極為頻繁的,尤其是刑警和派出所,由於人員少,三五天就一個輪班,這種值班可不是那種象徵性的,而是二十四小時的隨時待命。你想想看,讓你每隔三天值一次二十四小時待命的班,之後還要正常上班,每天加班2-6小時不等,沒有加班費,你會如何?

二是沒有想到警察的待遇如此低。據説南方某些發達省市公務員工資較高,這裏主要説得是山東地區,其他地區我不瞭解,所以不敢討論,但整個北方地區工資較低,這是事實。常聽人説公檢法的工資高,來之前也這麼認為,來了之後才發現公安局的待遇是很低的。説他們待遇低,原因主要有:工作量超大,即使是與其他政府部門同樣的工資,你算算看,你願意到哪裏去工作?一個月一千多元就買了你幾乎全部的時間,華燈初上,你甚至沒有時間陪你的父母妻兒逛逛街、享受天倫之樂,你願意麼?在社會壓力巨大,得不到大眾理解的情況下,中國的基層警察無法得到正常休息、工作量與待遇嚴重扭曲,這已經成為嚴重影響中國警察身體與士氣的障礙。我剛來這裏工作,工資和待遇已經超過很多幹了很多年的同事。所以,面對他們,面對無論是資歷還是能力都比我強的同事,我很尊重,發自內心的尊重。

三是沒有想到公安局的執法程序如此嚴格,辦案質量如此之高。這裏的公安局主要是指我工作過的市中區公安分局和棗莊市公安局法制處,其他單位我沒有親身經歷,所以沒有資格評論。我先後在市中區公安分局刑警大隊預審中隊、法制科、市局法制處工作過。預審是對公安機關偵查起訴的案件進行全面把關的一道重要關口,對案件的定性、證據蒐集、辦案程序、能否提起公訴等都要進行全面的把關,相當於公安機關內部的“檢察院”,基本上代表了公安機關的辦案水平。我在預審半年之久,負責帶我的副大隊長和指導員白姐以及其他同事,都給我上了生動的一課。他們對很多案件的處理,在證據要求、辦案程序、案件定性上都極為重視,常常為了一個我所認為的小細節而不斷進行追究和探討,以至於經常把負責案件的偵查員們“傳喚”過來進行討論,以至於偵查員們都有點“怕”預審。由於時間關係,我在分局法制科只工作了三個月,對公安局的法制工作有了真正的認識。其實,公安機關是業務部門,法制部門是公安機關最為重要的部門之一,預審其實也是法制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只是在這裏是兩個部門。法制科主要負責全局的法制審核工作,包括治安、刑事案件的審核,對案件的定性、是否可以拘留、逮捕等提出自己的意見,直接影響着公安局領導層的決策。在預審和法制科的日子裏,我們常常為了一個個有爭議的案件進行討論和爭論,而每次爭論都會讓大家有一個新的認識。在這種民主的氣氛之下,市中分局的辦案質量在全省以至全國都是很領先的。回到市局法制處之後,有幸在一位無論是業務還是人品都受到大家稱讚的領導之下工作。由於自己經驗不足,在很多事情的處理上都顯得生硬,處裏的很多同事給予了我熱心的幫助,使我在公安局的最後一年裏體驗到了警察工作的樂趣。法制處負責全局的執法監督,包括案件複核、行政複議、勞動教養審批、行政訴訟等等。對於公安機關來説,重視法制則興,忽視法制則衰。這是全國公認的道理。法制部門作為一個把關的部門,承擔着重要責任。當然,這裏説法制部門的重要性,並非意味着其他部門不重要,我是單純從法制監督的角度説的。

當然,我絕對不能説他們沒有任何問題。公安機關就像其他任何機關一樣,會存在各種不良的現象,包括人情案和部分工作人員的不負責任、態度粗暴、在與羣眾打交道時態度冷漠等現象,還包括很多政府因素的干擾。但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大多數都是憑着良心、憑着自己身上的警服,在認真地做着自己的事情。只是由於公安機關的特殊性,使得公安機關出現的任何不好的事情,都會在社會上引起巨大的不良影響。因為警察這個身份和職業太特殊、太敏感了。同時還必須説明的是,現在社會上部分人員假冒警察,胡作非為,嚴重影響了警察的形象。如有的人根本不是警察,卻穿着非法經營者處買來的假警服招搖過市;有的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的制服模仿警服的顏色與制式,幾乎與警服一樣,一般的老百姓根本無法分辨這是不是警服,都把這筆賬算在了警察身上。記得一次我在薛城火車站等車,遠遠看見兩個身着“警服”的人過來,但走近仔細一看卻不是,竟然是保安,他們的衣服幾乎與警服一樣,只是徽章不同。這種情況連我都很難分出來,一般的老百姓更不用説了。另外還有其他單位的制服也像警服看齊,引起的後果不用説大家都知道了。

為什麼大家説警察不好相處,説話比較生硬?其實不然,那是你沒有走近他們的內心世界。同時,相信這與職業的特殊性也有關。因為警察接觸的大多都是認為有違法犯罪嫌疑的人,面對他們,警察都要抱着懷疑的態度:這個人是不是小偷或者逃犯?會不會藏有違禁品或者兇器?如果説法院判案是無罪推定的話,我覺得警察其實遵循的是類似於有罪推定,因為事先只有懷疑才能逐步破除懷疑而破案。即使是在對嫌疑人家人進行查證時,面臨的也大多是不配合。試想如果一個警察和顏悦色的和嫌疑人説話,他會把自己的事情老老實實交代嗎?當然,這只是我的個人看法。

説一個真實的事情:我的一個同事,也是我的好朋友,畢業於某大學法學院,沒有經過專業的擒拿訓練,有一次下班和同事無意中發現一輛車輛很可疑,遂進行盤查。其中一個嫌疑人撒腿就跑,另一個人則瘋狂抵抗,我這位兄弟則死死按住嫌疑人,終於將其控制住。而嫌疑人已經掏出了匕首,幸虧無意中被打落,而且嫌疑人還會些功夫,現在想來都後怕。好在我的朋友只是受到輕微傷害,但剛剛買了一件襯衫被撕破了。事後我問他在警察學校培訓時老師怎麼教的都忘記了?他説,當時周圍有很多羣眾,如果把人放跑了,以後怎麼再抓?公安局的顏面何在?所以當時根本沒有考慮什麼個人安全,只想着無論如何也要把人抓住。

這裏要對大家講一講“加一理念”。這是從香港警察那裏學來的先進理念。簡單的説就是,作為警察,發現一個人可疑,不要輕舉妄動,必須首要考慮個人安全,因為只有在保證自己安全的前提下才有抓住嫌疑人的可能。所以,看到一個嫌疑人,首要要想到他會不會有槍,如果沒有槍,會不會有匕首等,如果都沒有,則要考慮他會不會反抗。如是層層遞進。總之要考慮到各種可能性。同時,香港警察還有一個理念,就是必須具有絕對優勢才能出擊。如一個警察面對一個嫌疑人即一對一時,一般是不能出擊的,而是要進行有效的跟蹤,同時呼叫支援;二對一時,也不能隨意出擊,也要進行有效跟蹤,尋求支援;三對一以至四對一時才能果斷出擊。總之必須保證絕對優勢。而大陸警察則不會保護自己,無論什麼情況都亂上,往往造成了自己傷亡還無法抓住嫌疑人。所以,他們無法理解為什麼大陸警察孤身一人或者身無寸鐵時還敢衝上去。香港警察的執法理念在全世界都是最先進的,連美國、日本等國家的警察都請他們去培訓。還記得電影中經常出現的美國警察舉着槍如臨大敵般搜查一個普通的公民嗎?他們的執法方式據説就是跟香港警察學的。想想看,按照這種理念,你在大街上這樣被我們的警察盤查,你會接受嗎?按照這種理念,如果警察盤查一個人而他卻不配合甚至繼續逃走,警察可以開槍,但在大陸又有誰這麼做呢?所以近年來大陸警方也在和他們進行合作,以求改變大陸警察每年死亡四、五百人的現狀。

雖然由於個人原因離開了警察隊伍,但我對警察職業的感情卻深深種下,真的希望自己將來再有機會重新回到警察隊伍。正因如此,每每看到穿着警察服裝的假警察都會憤怒,每每看到幾乎亂真的其他類似警察制服的穿戴都很生氣,每每看到警察中的惡劣現象都會悲哀。清理這些現象,不僅僅是維護警察形象的需要,更是社會和諧與穩定的需要。

正因為自己對警察的狀況有了一定了解,所以才對基層警察有很深的感情。尤其是因公去世的這兩位兄弟。這幾天心情很不好,希望中國警察早日走入正軌,無論是管理還是待遇。

為了對自己的言行負責,文中除了對部分同事的名字沒有公開之外,其他都是真實的個人觀點。

最後想説明的是,無論我們抱着怎麼樣的態度談論中國的基層警察,都希望有一種冷靜和客觀的態度,任何偏激的言論都是很難做到公正的。我們允許瞭解警察的人對他們表示崇敬,我們也應該允許不同聲音的出現,只要是善意的。我明白大家的悲傷可能會使人變得不冷靜,但也不要以太激烈和不冷靜的言論出現。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認識和看法,對此,我們無法禁止。但無論如何,任何偏激的語言都不符合對兩位已經犧牲了的兄弟的悼念。

安息吧,我的戰友,我的兄弟!

人們常説,戰友與同學的友誼是世界上兩種最誠摯最永恆的友誼,我們擁有其一,不應該感到幸福麼?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悼念戰友的散文,供大家欣賞。

悼念戰友的散文:夜深人靜憶秉義

夜,沉寂、幽靜。不眠的我,又把《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山西日報》刊載的那幾篇追憶李秉義的文章,讀了一遍又一遍。驀地,我的記憶變得清晰起來。

七年前,也是這個時節,這樣的夜。我正伏案寫作,隨着電話鈴聲,傳來一個噩耗:李秉義在參加北京軍區優秀文職幹部表彰大會期間,因心臟病猝發,不幸去世。這個消息,驚得我兩眼一陣發黑,心痛難忍,淚水無聲地落下,打濕了稿箋……

李秉義,生前系北京軍區駐侯馬第289醫院五官科主任,是一位英模人物,曾榮立過一等功,參加過全軍英模代表大會,多次被評為各類先進,受到全軍、北京軍區、軍區後勤部的通報表彰。我與李秉義相識,是在我調任醫院政治處主任之時。許多住院病人,經常跑到我的辦公室,反映他廉潔行醫、熱情服務的先進事蹟;不少出院患者,也寫來表揚信,稱讚他是愛的使者;走進科室,人們更是眾口一詞:“李主任,那可是個好人呵!”為了宣揚李秉義,我用了不少的筆墨。李秉義在我的心目中,已樹立起一座不倒的豐碑。我不相信,那不幸的消息是真的。在前往秦皇島處理李秉義喪事的途中,我總有一種感覺,他還活着。

那天上午,我來到殯儀館,看到李秉義躺在鮮花叢中,是那樣得安詳,彷彿睡着一般。我撲在李秉義身邊,用手輕輕地搖着他:“李主任,醒一醒,我們看你來了!”他的女兒雙膝跪地,悲痛欲絕地哭喊:“爸爸,你不能走,你不能走呵!”他的妻子也淚如斷珠:“秉義,你好狠心呀,怎麼能撇下我們娘倆獨自走呵!你等等我,等等我吧!”任憑人們怎樣呼喊,李秉義都緊閉雙目,無動於衷。我不忍打擾他,在他的身邊默默地站立了很久、很久。那撕心裂肺的場景,令人肝腸寸斷呵!

哀樂,在肅穆的大廳裏低旋着。我雙腿發軟,頭暈眼花,幾欲摔倒。可我不能離去,我要站在李秉義的身邊,仔細地多端詳一會兒。從明天起,我就再也見不着他了呀!李秉義主任,你明白嗎,我的戰友?李秉義屍體火化的當晚,我一夜未眠。看到窗外那隨風搖動的樹枝,就彷彿看見了李秉義高大的身影;聽到渤海灣那奔騰呼嘯的海潮,就猶如聽見了人們對李秉義的呼喚!

東方漸白,明星已墜。我走出室外,隱約聽到嚶嚶的、悽悽切切的哭聲。循聲前去,原來是李秉義的女兒雙手捧着骨灰盒,跪在一堆紙灰前,邊哭邊説:“爸爸,咱們回家吧!”返回途中,她不吃不喝,始終把李秉義的骨灰盒置於胸前,那份虔誠,那份深情,真令人感動。當載着李秉義骨灰盒的列車緩緩駛入臨汾大地時,久旱不雨的晉南竟下起了小雨。我想,許是李秉義的離去感動了蒼天吧!

歸院的那天,是個星期天。人們早早地就起了牀,自發地排列成兩行長長的隊伍,迎着淅瀝秋雨,迎接李秉義的到來。淚眼朦朧中,我看到,隊伍中有醫生護士、機關幹部、職工家屬、住院病人。風聲、雨聲,和着哭聲,奏出一曲悲切的哀樂,在院內久久地低迴……

追悼會上,院內院外數百人聚集在一起,哭聲,訴不完對李秉義無盡的哀思:他走得太早了,他才52歲呀!人們無限悲愴,醫療戰線上又失去一位好大夫。會後,人們久久不肯散去,都想多陪李秉義一會兒。此刻,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憾了:李秉義的去世,為何牽動這麼多人的心?

沿着李秉義留下的串串足跡,我採訪了他科室的醫護人員和被他救助過的患者,我深切感到,他最寶貴之處,是具有一顆滾燙、無麼、善良、慈愛的心。他生命的價值在於奉獻,為了別人生活得更好而獻出自己全部的愛。

李主任,你可曾記得,1989年大年三十,剛從院校分配到你科的醫師小聶,正逢值班。第一次在遠離家鄉和親人的地方過年,不免流下了思親的淚水。是你掛念着小聶,扔下妻女,端來肉菜和餃子,陪小聶度過了除夕。七年級清晨,你又冒着飛雪,用自行車推着,步行4公里把小聶送上歸家的列車。小聶説,望着立於風雪中頻頻招手的你,猶似看到慈愛的父親。

你可曾記得,現任五官科主任李法謙,8年前跟着你學徒。是你一點一滴、一招一式,不厭其煩地手把手地教。如今,他已能做耳鼻喉大小手術數十項,開展新業務、新技術14項,有10餘項填補了醫院空白。這全是你精心培育的結果。他常常對我講,一閉眼睛就看到你站在面前。他從心底呼喚着:主任,你不該走啊!

李主任,你可曾記得,新絳縣澤掌鎮小聶村中年婦女趙存,是你救助過的患者。當她得知你去世的消息時,哭昏過去好多次,一個多月茶飯不思,徹夜難眠。每逢燒紙時節,她都要跪在山莊的十字路口,燒上一堆紙,一炷香,以寄託自己的哀思。我採訪她時,她述説了一個感人的故事。那年,趙存病癒出院後,你仍不放心,利用星期天,騎自行車往返70多公里去看望她,還帶了一件紀念品。趙存捧着那件紀念品,泣不成聲地説:“做夢都想不到,李主任會突然死去,老天不公平啊!”

李主任,你可曾記得,在翼城縣裏砦鎮鄭壁村,有一個名叫李新才的老人。是你給了他第二次生命。他患的是喉癌,術前拿不出輸血費,你立即掏出準備給老母親寄的錢,墊了上去。術後,為了讓李老漢增加營養,你又掏錢訂了牛奶,每天在家煮好,端到老漢病牀前。你整整送了27天啊!李老漢同我談起你對他的體貼和照顧,不由得老淚縱橫。老漢拉着我的手,懇切地説:“李主任,好人啊,你們可得好好宣揚他!”

李秉義不僅有一副為患者服務的熱心腸,而且聲望和技術在三晉大地乃至全國喉科專業,也是名聲赫赫。我不止一次地勸李秉義:“現在你已是知名人十了,往後治病可得要穩舀一點,絕不能幹冒險事,一旦失手會壞了名譽。”可他就是不聽,該怎麼幹還怎麼幹。一次,一位患顱外血管瘤的病人,10餘家大醫院都不敢收治,他卻收下了。他説:“救死扶傷,是醫生的職責,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做出百分之面的努力!”正是他那百分之百的努力,挽救了一個個垂危的生命。我敬佩李秉義的醫技,更敬佩李秉義的醫德!我常想,在當今社會,不是需要眾多的像李秉義一樣的醫生嗎?

今夜,我又記起了李秉義,淚灑衣襟,徹夜難眠。李主任,你知道嗎,我九泉之下的戰友?!

李秉義雖然走得匆忙,沒有留下一句遺言。可李秉義卻在人生之途上,留下了一串閃亮的足跡,給人們留下了一行難忘的記憶。

李秉義沒有死,永遠活在我的心中!

悼念戰友的散文:深切懷念韓德林

20xx年的一天,我剛從臨汾回到侯馬的家,老伴便悲傷地告訴我,韓德林主任的病情惡化了。我立即趕到病房去看他,只見他昏昏沉沉地躺在病牀上,雙眼緊閉,呼吸時而短促、時而細微。我湊近韓德林的耳邊輕聲喚道:“韓主任,韓主任!”他不答應,卻迷迷糊糊地説着胡話。才一週沒見,他便瘦落了形,眼窩塌了下去,腮幫子凹了進去,灰黃難看的臉上,黑茬茬的絡腮鬍子,圍着一張乾裂的嘴,道道裂開的小血口子也都發了黃。立於韓德林的病牀前,我悲傷地如萬箭穿心。

第二天下午5時許,我又去看韓德林。他在牀上掙扎着,痛苦得頭上汗珠子直往下滾。聽着他那聲聲悽慘的呻吟,我心裏痛苦得像被鋒利的玻璃碴子劃割着,一滴一滴地往下滴着血。我實在是承受不住那份悲傷,急忙跑出病房。誰知,那竟是我與韓德林的訣別。

晚7時30分,我就得到韓德林去世的噩耗。儘管我已經有了思想準備,還是被這一消息驚得兩眼發黑,心痛難忍,淚水無聲地灑落下來,打濕胸前的衣服。許是韓德林的離去感動了蒼天吧,如煙似霧的細雨飄灑個不停,令我的心情更加潮濕。

夜,沉寂、幽靜。我躺在牀上,翻來覆去難以入眠,許多往昔的記憶清晰地浮現腦際……

我調任289醫院政治處主任時,他在門診部當主任。我第一次去檢查工作,就看到他的辦公室裏圍滿患者。他態度和藹,不厭其煩地精心為大家診病。我發現,每一位患者離開時,都是一臉的笑容。陪同檢查的幹部幹事劉德躍把韓德林介紹給我,他熱情地同我握握手,僅説了一句話:“歡迎主任批評指導。”爾後,又投入到為患者診病之中。不少患者得知我是醫院領導,立即圍住我,七嘴八舌地向我反映起他廉潔行醫、熱情服務的感人事蹟來。在門診大廳,我看到貼着好幾張紅色感謝信,上面全是對他和他的科室醫護人員,一心一意為患者服務先進事蹟的讚揚。走進臨牀和輔助科室,説起韓德林,也是一片讚揚聲。

於是,酷愛寫作的我,利用業餘時間進行了深入採訪。我拍攝的新聞圖片,相繼發表在《臨汾日報》、《山西健康報》、《山西日報》、《戰友報》、《解放軍報》。韓德林的名字越來越被更多的患者所熟知,我和他的感情也越來越深厚。尤其是1998年他患肝癌做了手術以後,心裏有什麼想法,有什麼苦痛,總要找我聊一聊。我也是經常牽掛着他,一有空閒就跑去看他。我們之間,有説不完的知心話,訴不盡的戰友情。因為感情太深的緣故,聽到韓德林去世的消息,我簡直不相信那是真的。

開追悼會的那天早上,我看到韓德林安祥地躺在那裏,靜靜地沉睡着,任憑他的親人怎樣呼喊,他都緊閉雙目,無動於衷。我知道,他是太累了,他為醫院建設和解除廣大患者的病痛,操碎了心啊!

有一件往事記憶猶新:1991年的一天,在調整和提拔門診部和傳染科主任的問題上,領導們發生嚴重的分歧。有的堅持將門診部主任韓德林調整到傳染科任主任,將一名主治醫師提拔為門診部主任。我的意見是,將傳染科一名主治醫師提拔為主任,輕車熟路,易於開展工作,門診部主任韓德林不作調整,那名主治醫師另行安排。政委剛來醫院不久,對情況不太瞭解,不便表態,院長沒有支持我的意見,形成一邊倒。會議責成我同調整人員談話,韓德林主任含着眼淚説:“在太原264醫院檢查確診,我的肝有問題,如果要我去傳染科任主任,我是不同意的。因為到那裏,會形成條件反射,給我造成不必要的思想壓力。”我一想,是這麼個道理,便多次向院長、政委反映情況,勸説延緩執行決議,另想辦法。經反覆研究協商,決定成立內三科,我建議由韓德林任內三科主任。這個建議,一提交會便一致通過,形成皆大歡喜的局面。我找韓德林談話時,他沒有提出任何要求,爽快地説:“只要組織上信得過,我是不會讓領導失望的。”他説到做到,開頭的半個多月,沒白天沒黑夜地四處奔波,多方協調,佈置病房,制定規章,硬是白手起家建起內三科,並很快投入使用。正當他要大幹一番事業的時候,因工作需要,內三科要改為外三科。我又找他談話,他仍舊是毫無怨言,愉快地當上外三科主任,並紅紅火火地幹起來。後來,由於醫院壓縮牀位,外三科被撤消,他便到綜合科委屈地當了一名普通醫生。待老主任退休後,他才當上綜合科主任……

哀樂,在陰晦的天空中低旋着,潮濕的空氣裏充溢着悲壯和肅穆。我胸帶小白花、紅布條,懷着沉痛的心情,隨着人們的腳步移動,緩緩地向韓德林的遺體告別。當他被裝上靈車的那一刻,我的心一陣刺痛,淚水止不住地往下流。遵照韓德林的遺囑,我和戰友們一起把他送回老家—新絳縣橫橋鄉蘭村。剛進村頭,鄉親們就迎上來,悽切哀婉的嗩吶,如泣如訴,聲聲撕扯着我的心。站在鄉親們為韓德林設立的靈堂前,聽着村黨支部書記痛讀的悼詞和他的長子哭唸的祭文,想着他生前的情形,眼淚又流淌下來。

韓德林的良好醫技與正直無私,都令我深為敬佩。他的離去,使患者失去一位好大夫,使我失去一位好戰友。韓德林留給我的是一份深切的懷念,是一行永遠難以忘卻的記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