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氏故里遊記

來源:文書谷 2.57W
從寧波現代大酒店穿過靈橋(甬橋)到寧波天一廣場,遊覽了寧波天一水晶街、天一廣場以及中西合璧的建築後,大約1小時到達溪口。

溪口地處四明山南麓,在寧波西南39公里、奉化城15公里處。鎮內有剡溪自西向東流淌,至武嶺頭與溪南山阻夾成口,故曰溪口。又有武嶺橫卧鎮東,赤名武嶺。

溪口歷史悠久,被稱為“千年古鎮”。據清乾隆《奉化縣誌》記載,早在唐代貞元中(794年前後),“右相樊澤致仕卜居……樊氏子孫世居此焉。”樊澤就是今溪口鎮沙堤村樊姓的始祖。至宗景德五年(1006年)溪口建村。宗寶慶年間,人口近八千。民國時期與近代。溪口更因為蔣氏父子兩代而聞名遐邇。

三里長街,又名武嶺路,現建成步行街,是一條融水面、溪橋、市井、商業、文化於一體,濃宿着溪口清末民初的歷史文化,展示古鎮風貌的標誌性景觀。街東有一城樓,稱武嶺門。街左緊依剡溪,錯落分佈着蔣氏遺蹟。我們到達溪口,在一家小酒店下了車,步行到了溪口武嶺門。武嶺門為溪口出入的門户。過去山路崎嶇,出入極為不便,路口有武嶺庵一座,蔣母王採玉常在武嶺庵拜佛誦經。一次,蔣介石因與毛氏發生家庭糾紛,賭氣出走夜宿武嶺庵。1930年武嶺庵拆除,山道改為水泥馬路,並在武嶺庵址建了一座門樓。武嶺門樓落成後,蔣介石偕宋美齡回溪口,在武嶺門停足觀望,並題書“武嶺”兩字刻在西向門樓上。次年春,蔣介石又題書“武嶺幽勝”四字刻在武山西向的懸崖上。東向門樓為于右任題書。此為溪口十勝景之一的“屏山雪霽”。

穿過武嶺門往左便是潭墩山。山上古木垂陰,山下溪水清澈,臨溪山崖壁立。清雍正九年(1731)建文昌閣,供奉文昌帝君。文昌帝君又名奎星,故閣名“奎閣”,為文人學士論文集會之處。此為溪口十勝景之一的“奎閣凌霄”。清人《奎閣凌霄》詩云:“巍巍百尺山峙邱,贏得奎光射鬥牛;文藪由耒錦溪勝,爭看多士踏鰲頭。”

1927年清明節,蔣介石從廣州回家拜掃,登上潭墩山,見文昌閣“楹棟欹斜,行將就圮”,便請其兄介卿督工拆舊新建,次年建成,並易名為“樂亭”。當地人習慣稱文昌閣。文昌閣落成之日,蔣介石親撰《樂亭記》:

“武嶺突起於剡溪九曲之口,獨立於四明羣峯之表,作中流之砥柱,為萬山所景仰,不偏不倚,望之巋然。其獨以武嶺名者,殆取義於武德,即其地以況其所居人耶!嶺上古木參天,危崖矗立,其下有溪水瀠洄,游魚可數,牧童漁父倘佯其間,樂且無窮,其幽靜雅逸之景象,竊比世外桃源無事他求矣。而隔溪的綠竹與嶺上的蒼松,倒影水心,澄澈皎潔無異寫真,其有歲寒君子之逸緻乎。

舊有謝閣名曰文昌,規模狹陋,無足以遊矚者。甲子春,餘還裏掃墓,見其楹棟欹斜,行將就圮,乃勘地繪圖,亟思有改造之。吾兄錫候欣然贊焉,爰董其事。命匠鳩工,建亭三楹,落成之日屬餘名之。餘以其位在山水之間,凡遠方同志來遊者,莫不徘徊依戀而不忍舍,蓋無間乎仁與智,皆有樂於此地,乃取其義而名之日:樂亭。甚願吾鄉同志,朝夕遊樂,顧其名而思其義,因觀感而有所興起,卓然自立也,庶不負今日改造斯亭區區之意也夫。民國十四年六月,蔣中正記於廣州黃捕軍官學校。”

文昌閣為中西合璧殿宇式樓房,共兩層,建築面積436平方米,石塊壘台,青磚砌牆,飛檐翹角,樑架雕人畫物,廊飾花窗,閣頂懸紅木宮燈,四周有欄杆。蔣介石建文昌閣,其初衷是《樂亭記》所説的,供“吾鄉同志,朝夕遊樂”。但文昌閣建成後遂成為蔣介石的私人別墅和藏書樓,每次與宋美齡回家都住在此。西安事變以後,張學良被押到溪口,臨時安排在文昌閣二樓蔣介石卧室東房間住了10天,後幽禁於溪口雪竇山。

文昌閣四周建有石級盤旋通道。向南拾級而下,臨溪有一石橋,名“憩水橋”,在此可憑欄觀魚或臨溪垂釣,溪水悠悠,清澈見底,又名曰“碧潭”。“碧潭觀魚”為溪口十勝景之一。1927年蔣介石與宋美齡結婚後,在文昌閣小住,為方便觀魚,由堂弟榮法在東西兩塊對稱的巖石上建造一座小橋。但榮法建造水平低,習慣於壘石砌牆,結果造了一條筆直的貼水平橋,橋形呆板單調,與整個風景和周圍建築不協調。蔣介石很不滿意,榮法便請上海孫裕生營造廠的設計師葛寶順重新建造了一條小巧玲瓏、精緻美觀的拱形橋。蔣介石回溪口常與宋美齡在此垂釣觀魚。

在文昌閣東側有一幢背山臨溪的三間兩層洋式樓房,建築面積300平方米,屋頂有水泥平台,四周有欄杆護衞,可乘涼賞月,登斯樓也,遠山近水盡收眼底。蔣經國稱之為“涵齋”,意為“修身養性”的住所,當地人稱為“小洋樓”。小洋樓出邊門有水泥台階相通,原為蔣介石住文昌閣時便於傳喚近身幕僚而建。蔣介石澳大利亞籍顧問端納在此住過,幕僚長陳布雷居此為蔣介石代寫《西安半月記》。1937年蔣經國從蘇聯回國,與妻子蔣方良、長子孝文、長女孝章在此住宿,課讀中文,“修身養性”,並撰寫《旅歐報告》送其父批閲。當時,樓上東首一間為卧室,西邊一間為書房,中間一間為客廳,樓下是教師、伴讀人員的住房。蔣經國的課讀老師是徐道鄰(時任南昌行營設計委員、蔣介石智囊團成員,後曾任行政院副祕書長),伴讀的有留蘇同學高理文、武嶺學校教師黃寄慈先生。小洋樓有石碑一方,上刻有蔣經國親筆題寫的“以血洗血”四個大字,這是他悼念母親被日寇飛機轟炸喪生的悲憤題詞,原立罹難處,現移存樓下。

從文昌閣出來,我們沿着武嶺路步行街到達豐鎬房。豐鎬房位於溪口三里長街(今武嶺路)中段,南臨剡溪,是蔣介石、蔣經國父子的故居,房號“豐鎬”,又名“素居”,原為一幢二層小樓10餘間。蔣介石發跡之後,於1930年對豐鎬房進行擴建。蔣介石特地在溪口上街新造了25間樓房,動員原住在豐鎬房周圍的蔣家同族人家遷居,因上街好做生意,大家都樂意,24家都應命搬走,只有一家不願遷移,蔣介石也沒有堅持。這樣,豐鎬房圍牆外就留有那麼一個不大協調的折角。


擴建後的豐鎬房佔地4800平方米,建築面積1850平方米,營造精緻,講究用料,共有大小房間49間。整個建築為舊式世家府第傳統建築。整體佈局為“前廳後堂、兩廂四廊”格局。前廳題額“素居”兩字。樓下是賬房辦事和接待客人用;樓上正中為佛堂,兩邊為住房。後堂為“報本堂”。堂上供有蔣家4代先人的神位,是祭祀祖宗、拜天地的地方。西廂房是蔣介石髮妻毛福梅的居處。東廂房是宋美齡的住所,室內佈置西式傢俱。抗戰勝利以後,蔣介石、宋美齡回家曾在此留宿。西廂房西邊獨立的兩層小樓,是蔣母王採玉的舊居。東樓房為傭人居住或堆放雜物之用。西式平房,系蔣家接待客人用房。前庭及左右設有三個花壇,有月洞門相通。圍牆內植七棵銀杏,素居門內有兩株紫玉蘭,院中植有兩棵桂花,整個住宅綠樹掩映,環境宜人。

豐鎬房內堆塑、雕刻、彩繪造型生動,製作精良。報本堂屋頂正中有福祿壽三星高照堆塑,兩邊為雙龍搶珠。牆頭如五匹馬頭伸向長空,俗稱五馬散牆,頗有氣勢。報本堂走廊、壁間的雕刻大多取材西周歷史故事。“報本堂”匾額為吳稚暉題書。兩邊楹聯:“報本尊親是謂至德安道,光前裕後所望孝子順孫”,系沙孟海所撰,蔣介石手書。蔣介石題書“浩氣長存”錦框一塊,懸於堂中。堂前懸有蔣介石示經國的“寓理帥氣”橫額和一段跋文,是1949年蔣介石為長子蔣經國40歲生日所書。跋文如下:

“每日晚課,默誦孟子養氣章,十三年未曾或間,自覺於此略有領悟,嘗以‘寓理帥氣’自銘,尤以‘寓理’之‘寓’字體認深切,引以為快,但不敢示人。今以經兒四十生辰,特書此以代私祝,並期其能切己體察,卓然自強,而不負所望耳。”

玉泰鹽鋪,位於溪口鎮武嶺路,距豐鎬房500米,面臨剡溪,是蔣介石的祖父玉表(譜名斯千)、父親肅庵(譜名肇聰)經商開店之處,主要以賣鹽為主,兼營食米、釀酒、菜餅及石灰等,下場資本二、三千銀元,僱有賬房、店員。建築分前後兩幢。前幢三間兩層樓,上為居室,下為店面;後幢為作坊。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農曆九月十五日未時,蔣介石出生在鹽鋪樓上,為溪口蔣氏世系28世周字輩,名周泰(初為周健)。在蔣介石的曾祖蔣祁增時,蔣家五房中的第三房分為新三房和老三房。蔣祁增是新三房的宗祖,其次為蔣斯千、蔣肇聰。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鹽鋪被火焚燬,蔣介石一家遷至祖居豐鎬房。1861年後因長子肇海出繼給二伯斯水,鹽鋪由次子肇聰繼承。1895年肇聰病故,次年蔣介石兄弟分家,鹽鋪及附屋歸其兄介卿所有,1921年改建成石庫門牆私人住宅。1948年蔣介石在大門西邊牆腳的界上題寫“玉泰鹽鋪原址”六字,署名“中正”。玉泰鹽鋪陳設有櫃枱、鹽桶、營業執照,還懸掛有關蔣介石身世的歷史照片30餘張。其中有葛竹王氏宗譜,反映蔣母王採玉身世、蔣介石赴婆家探親、為外公外婆做墳、重用王氏族人的照片,以及蔣介石為其孃舅賢鉅、賢裕、賢甲、賢昌的親筆題詞。還有蔣介石在玉泰鹽鋪樓上出生時,接生、餵奶和小時玩伴回憶的文字和照片,充分展示了王採玉和蔣介石母子身世情況。

導遊介紹,蔣介石最後一次離開溪口是1949年4月25日。1949年4月21日渡江戰役以後,他還滯留在溪口,戀戀不去,期盼着奇蹟的出現。然天意難違,國民黨苦心經營的長江防線在人民解放軍的強大攻勢面前,潰如山崩,蔣介石不得不離開溪口,從象山港乘“太康號”軍艦而去,蔣經國即日寫下離鄉前的惜別情緒:“上午,隨父親辭別先祖母墓,再走上飛鳳山頂,極目四望,溪山無語,雖未流淚,但悲痛之情,難以言宣,本想再到豐鎬房探視一次,而心又有不忍,又想向父老辭行,心更有所不忍,蓋看了他們,又無法攜其同走,徒增依依之戀耳。終於不告而別。天氣陰沉,益增傷痛。……且溪口為祖宗廬墓所在,今一旦拋別,其沉痛心情,更非筆墨所能形容於萬一。……”

蔣介石敗走台灣後,再也未得重返溪口。蔣介石生前遺願:不想身葬異鄉!死在台灣只在棺木暫厝,希望有朝一日能回故鄉安魂。

美國舊金山“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翁紹裘參觀溪口後頗有感觸地寫道:“溪山雖無語,遊子卻有情,普天下的天涯海角遊子,有那個願意遠離故鄉?在久別家門之後,又有那一個不歸心如箭,朝思暮想再度投回故鄉的懷抱啊!”

(寫於2006年9月16日)

  

蔣氏故里遊記
從寧波現代大酒店穿過靈橋(甬橋)到寧波天一廣場,遊覽了寧波天一水晶街、天一廣場以及中西合璧的建築後,大約1小時到達溪口。

溪口地處四明山南麓,在寧波西南39公里、奉化城15公里處。鎮內有剡溪自西向東流淌,至武嶺頭與溪南山阻夾成口,故曰溪口。又有武嶺橫卧鎮東,赤名武嶺。

溪口歷史悠久,被稱為“千年古鎮”。據清乾隆《奉化縣誌》記載,早在唐代貞元中(794年前後),“右相樊澤致仕卜居……樊氏子孫世居此焉。”樊澤就是今溪口鎮沙堤村樊姓的始祖。至宗景德五年(1006年)溪口建村。宗寶慶年間,人口近八千。民國時期與近代。溪口更因為蔣氏父子兩代而聞名遐邇。

三里長街,又名武嶺路,現建成步行街,是一條融水面、溪橋、市井、商業、文化於一體,濃宿着溪口清末民初的歷史文化,展示古鎮風貌的標誌性景觀。街東有一城樓,稱武嶺門。街左緊依剡溪,錯落分佈着蔣氏遺蹟。我們到達溪口,在一家小酒店下了車,步行到了溪口武嶺門。武嶺門為溪口出入的門户。過去山路崎嶇,出入極為不便,路口有武嶺庵一座,蔣母王採玉常在武嶺庵拜佛誦經。一次,蔣介石因與毛氏發生家庭糾紛,賭氣出走夜宿武嶺庵。1930年武嶺庵拆除,山道改為水泥馬路,並在武嶺庵址建了一座門樓。武嶺門樓落成後,蔣介石偕宋美齡回溪口,在武嶺門停足觀望,並題書“武嶺”兩字刻在西向門樓上。次年春,蔣介石又題書“武嶺幽勝”四字刻在武山西向的懸崖上。東向門樓為于右任題書。此為溪口十勝景之一的“屏山雪霽”。

穿過武嶺門往左便是潭墩山。山上古木垂陰,山下溪水清澈,臨溪山崖壁立。清雍正九年(1731)建文昌閣,供奉文昌帝君。文昌帝君又名奎星,故閣名“奎閣”,為文人學士論文集會之處。此為溪口十勝景之一的“奎閣凌霄”。清人《奎閣凌霄》詩云:“巍巍百尺山峙邱,贏得奎光射鬥牛;文藪由耒錦溪勝,爭看多士踏鰲頭。”

1927年清明節,蔣介石從廣州回家拜掃,登上潭墩山,見文昌閣“楹棟欹斜,行將就圮”,便請其兄介卿督工拆舊新建,次年建成,並易名為“樂亭”。當地人習慣稱文昌閣。文昌閣落成之日,蔣介石親撰《樂亭記》:

“武嶺突起於剡溪九曲之口,獨立於四明羣峯之表,作中流之砥柱,為萬山所景仰,不偏不倚,望之巋然。其獨以武嶺名者,殆取義於武德,即其地以況其所居人耶!嶺上古木參天,危崖矗立,其下有溪水瀠洄,游魚可數,牧童漁父倘佯其間,樂且無窮,其幽靜雅逸之景象,竊比世外桃源無事他求矣。而隔溪的綠竹與嶺上的蒼松,倒影水心,澄澈皎潔無異寫真,其有歲寒君子之逸緻乎。

舊有謝閣名曰文昌,規模狹陋,無足以遊矚者。甲子春,餘還裏掃墓,見其楹棟欹斜,行將就圮,乃勘地繪圖,亟思有改造之。吾兄錫候欣然贊焉,爰董其事。命匠鳩工,建亭三楹,落成之日屬餘名之。餘以其位在山水之間,凡遠方同志來遊者,莫不徘徊依戀而不忍舍,蓋無間乎仁與智,皆有樂於此地,乃取其義而名之日:樂亭。甚願吾鄉同志,朝夕遊樂,顧其名而思其義,因觀感而有所興起,卓然自立也,庶不負今日改造斯亭區區之意也夫。民國十四年六月,蔣中正記於廣州黃捕軍官學校。”

文昌閣為中西合璧殿宇式樓房,共兩層,建築面積436平方米,石塊壘台,青磚砌牆,飛檐翹角,樑架雕人畫物,廊飾花窗,閣頂懸紅木宮燈,四周有欄杆。蔣介石建文昌閣,其初衷是《樂亭記》所説的,供“吾鄉同志,朝夕遊樂”。但文昌閣建成後遂成為蔣介石的私人別墅和藏書樓,每次與宋美齡回家都住在此。西安事變以後,張學良被押到溪口,臨時安排在文昌閣二樓蔣介石卧室東房間住了10天,後幽禁於溪口雪竇山。

文昌閣四周建有石級盤旋通道。向南拾級而下,臨溪有一石橋,名“憩水橋”,在此可憑欄觀魚或臨溪垂釣,溪水悠悠,清澈見底,又名曰“碧潭”。“碧潭觀魚”為溪口十勝景之一。1927年蔣介石與宋美齡結婚後,在文昌閣小住,為方便觀魚,由堂弟榮法在東西兩塊對稱的巖石上建造一座小橋。但榮法建造水平低,習慣於壘石砌牆,結果造了一條筆直的貼水平橋,橋形呆板單調,與整個風景和周圍建築不協調。蔣介石很不滿意,榮法便請上海孫裕生營造廠的設計師葛寶順重新建造了一條小巧玲瓏、精緻美觀的拱形橋。蔣介石回溪口常與宋美齡在此垂釣觀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