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讀後感【集合】

來源:文書谷 2.52W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史記》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史記》讀後感【集合】

《史記》讀後感1

我的書櫃裏有許多書,有一本書,我從未讀過,不過現在一讀就迷上了,那就是《史記》。

《史記》是司馬遷寫的,裏面記載了從上古黃帝至西漢武帝期間,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是“韓信胯下之辱”讀了後感覺這個事情太不可思議。

韓信出生在淮陽城,家裏窮得叮噹響。鄉鄰認為他沒出息。韓信每天走街串巷,很少回家吃飯。又因為他對農事一竅不通,怎麼辦呢?韓信有自己的辦法:去別人家做客。不管人家願不願意,就進屋吃飯,晚飯吃完還要借宿一夜,久了就乾脆不回家了。後來只要一到吃飯時間,家家户户都會把大門閂上。一個亭長收留了他,結果韓信被亭長的妻子氣走了。冬天一到,之前幫助韓信的洗衣大娘也走了,他在淮陽城的集市裏逛,想討點肉吃,結果次次都是什麼都沒討到,沒幾天屠夫們都知道了為什麼韓信每天都來這轉悠,一個屠夫攔在他面前,讓他要麼從胯下鑽過去,要麼拔劍打一架,韓信最終還從胯下鑽了過去,滿街人都譏笑他膽小怕事,是扶不起阿斗……恰恰相反,韓信成名後,賜給分他食物吃的漂母黃金千斤,這亭長几百錢,還讓那屠夫做中尉,見眾人都不理解,韓信説殺了他只是徒逞一時快,而且正是受了那一時侮辱才激發他更加刻苦地學習和做事,發誓要出人頭地,所以才會成為今天他。眾人聽了心裏紛紛佩服韓信堅忍的性格。

他是個熟讀兵法,血氣方剛滿懷興國安邦之抱負的堂堂七尺男兒,居然能夠忍受惡霸的`欺負和胯下之辱,看了以後太讓人吃驚了,如果沒有超乎常人的意志力和忍耐力,這種事情怎麼可能辦得到?也正因為具備這些優秀的品質,韓信為自己的國家立下了豐功偉績,最終被封為“王”更讓我感到震撼這樣一位功臣名就大將,並沒有居功,反而不計前嫌,還有他心胸豁達樂觀態度,太值得我學習了!在我周邊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可能被羞辱的時候,也因為因不下這口氣,起了以牙還牙之計,結果是兩敗俱傷,家庭破碎或者是牢獄之災,這樣就成了生活中犧牲品。

我真佩服韓信,懂得忍辱負重,積聚力量,而且是三思而後行,可我呢?忍耐度為“0”做事魯莽,那怕是受了一點侮辱,我都會大發雷霆,與對方吵架,有時還會大打出手。

俗話説得好“宰相肚是能撐船”我對“忍“字有了新的概念,雖然現在已經可以承受一點了,但還遠遠不夠。我要做到和俗話一樣肚量大的能撐船,對我來説是很誇張,我拿這個故事激勵自己在困難面前要學會堅持和忍耐、遇事沉着、冷靜,對待任何事情要心胸像天空一樣寬廣,這樣將來才會闖出一番大事業,才能夠成功。

《史記》讀後感2

有這樣一本書,它被魯迅先生稱讚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這樣一個人,在逆境中磨鍊意志,心懷理想併為之奮鬥,最終實現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宏偉目標。他是我國著名的史學家司馬遷,而那本書也正是他所撰寫的史學鉅著《史記》。

很多人讀史記都是被書中描寫的帝王霸業與世家傳奇所吸引,我卻獨愛《刺客列傳》這一篇。許是因為我自認有些懦弱,對於這些有勇之士便格外敬佩,他們身上所具備的俠義精神更令我為之動容。《刺客列傳》全篇共描寫了五個刺客的故事,始於曹沫,終於荊軻,中間依次為專諸、豫讓和聶政,讀來使人震撼不已。而其中最打動我的,當屬豫讓和荊軻了。

豫讓是春秋時期晉國人,在成為智伯的家臣後,受其重用,得到了“國士之遇”。後智伯被趙襄子殺害,豫讓為報知遇之恩,決心要殺掉趙襄子為智伯報仇,矢志不渝。他隱姓埋名,接受宮刑混入了趙襄子宮中,不料被發現,首次刺殺未能成功。此後,為了再次行刺不被認出,他竟用漆毀了容,吞炭弄啞了嗓子,喬裝打扮使人無法辨認,連他的妻子都認不出來。不幸的是,這次他仍被趙襄子擒獲。豫讓自知生還無望,然智伯之恩未報,於是他請求趙襄子將衣服脱下一件,通過劍擊襄子之衣象徵性地達到報仇的目的。趙襄子感動於他的義氣,答應了他。豫讓於是拔出寶劍擊刺襄子之衣,仰天大呼:“吾可以下報智伯矣!”後伏劍自殺。豫讓的刺殺行動雖然都沒有成功,但他的這種知恩圖報、“士為知己者死”的精神卻深深感動了當時的人們,“趙國之士聞之,皆為涕泣。”從他勇敢的行為中,我也看出了他可貴的精神,並深受鼓舞。

而説起荊軻,“荊軻刺秦王”的故事更是耳熟能詳,我就不多加贅述了。《史記》中詳盡的描述了整個刺殺過程,儘管最後刺殺沒有成功,但荊軻在秦庭不畏秦王、英勇抗爭的.英雄事蹟卻被歷代傳頌,直至今日。

在這些人的身上,我看到了很多閃光的品質。他們有着“言必行,行必果”的精神,為了實現承諾不惜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他們更有一種知恩圖報、捨生取義的俠義精神,他們不畏強暴,為實現自己的任務將生死置之度外。正如孟子所云:“生與義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讀《史記·刺客列傳》,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古代刺客的勇敢,感受到了易水送別的悲壯,更感受到了荊軻刺秦王的驚心動魄……太史公筆下的刺客,有着些許中華民族遠古以來的尚武精神,為中國崇尚中庸的文化傳統注入了“匕首”的剛性,在歷史的長河中流淌着,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有志之士!

作為少年的我,雖然還沒有能力做驚天動地的大事,但也應該受點俠氣的薰陶,做個勇敢的小男子漢才行。

《史記》讀後感3

一本厚厚的史書,一本被喻“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典籍,輕輕的翻開,讓我們的思想隨着歷史的齒輪一起波動·成長。

從黃堯禹舜到秦皇漢武,有多少英才在其中綻放璀璨的光芒,有多少謀略者讓我們嘖嘖稱讚,有多少故事激勵了我們步步前行,又有多少聖明之人成為了我們的指明燈。慨歎着一切的變幻輪迴,不禁有些痴迷。

話説,周武王去世,由於成王年幼,周公輔佐成王,協助成王伐誅作亂的武庚·管叔,幫助成王處理朝政,儘管曾受到質疑,但他仍然為成王為國家奉獻着,最終在歷史與真實的鑑證下,證明了他自己。

楚王項羽,可謂是英雄。曾於帳中斬宋義頭,懾服諸將,於鉅鹿之戰破釜沉舟,有勇有謀,只可惜造化弄人,項羽的太過君子,再加上時運不濟,最終只能自刎烏江,可項羽畢竟是一代英才,最後仍能得到許多人的敬仰。

張儀,可謂史上最有能力的一名辯士。曾經被笞數百,事後只問他的妻子:“視吾舌尚在不”?初聽,覺得像個笑話,再一想,才覺得這樣的想法是多麼讓人敬畏,只要舌在足矣。可就是這個舌,在戰國的歷史上曾捲起了一段風雲。

憑張儀三寸不爛之舌,使魏國歸於秦,利用計謀,離間楚齊,最終使秦齊聯合攻楚,楚曾發誓要殺張儀,而張儀孤身至敵營仍能冷靜行事,以自己敏鋭的思維得以逃脱。他有的不僅是謀略,還有的是膽識,可以這樣説,秦統一六國與張儀的遊説是密不可分的。

《孫子兵法》,一部古今中外將者必讀之書,孫武,齊國人,輔佐吳王,三令五申的故事曾廣為傳頌,其後世子孫孫臏,也是一位出色的謀略者,其圍魏救趙的故事早已爛熟於心,曾因龐涓的妒忌,髕骨被除成了殘疾,在齊國幫助韓國抵抗魏國時,以每天灶減一半為計,擊敗魏國,並擄的魏太子,從此,孫臏名顯天下。這樣的睿智,讓人不由稱讚。

歷史長河中,英才、謀略值得我們欣賞,而那些激勵着我們步步前行的故事,更值得我們慨歎。

我們仍在前行的路上,也許會有許多衝突,會有許多的絆腳石。我們就應該學習孔子的泰然處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要學會韓信的感恩於忍耐。他們的事例激勵着我們,不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以自己的智慧如此處事。

《史記》教會了我們太多,也讓我們瞭解了太多,將相王侯的'故事,他們的精神,他們的智慧,都集於此書中傳承下來……

其實《史記》能夠寫出來就是一個奇蹟。太史公司馬遷在忍受如此大的屈辱之下,於牢獄之中完成了此部著作,這裏也同樣體現着司馬遷堅韌的性格與堅強的意志力,為了完成父親的遺願,也為了表明自己的志向,在惡劣的環境下默默的耕耘着。

一部史書,敍述了自黃帝以來至太八年級記,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不管是帝本紀,十表,八書,王侯的世家,名人的列傳,還是太史公的自序,都積聚了歷史的精髓,是司馬遷與歷代人智慧的結晶,這裏將是一番別樣的天空。

《史記》讀後感4

《史記》是中國歷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一本書,當我拿起這本書的時候,就為司馬遷的文筆所折服。都説《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我認為這個稱號確實很值。

《史記》中記載了從三皇五帝到漢武帝時期的故事,其中發生過很多驚心動魄的故事,我比較感興趣的有很多,今天就來講一下關於我讀到的《史記》項羽本紀。在一般的歷史書中,只有皇帝才能有本紀,而司馬遷在這裏給一個失敗的英雄也作了本紀,實在是難能可貴。

項羽是楚國大將項燕之後,擁有重瞳子,這樣的長相就註定他一定不是一個平凡人,從小就有遠大的理想,當他看到秦始皇的車馬經過時,説了一句很震撼的話——彼可取而代之,而那個時候項羽只是一個小孩,等到秦始皇去世以後秦二世昏庸無道,陳勝吳廣起義,天下諸侯雲集響應,此時項羽也積極參加。項羽擁立楚國先王的後裔,並和劉邦約定誰先入關中,誰就是關中王。可是因為項羽的部隊遇到的是比較強大的秦軍,最終劉邦先入關中。

但是項羽實力強大,劉邦最後也讓出了關中王。為了穩定天下他自稱霸王,意思就是要展開一場霸業。眼看天下初定,項羽不顧羣臣的勸阻遷都彭城。並且對大臣説:富貴不還鄉,就像穿着華麗的衣服在夜裏行走。於是項羽拋棄關中沃野千里,又有天然屏障的'咸陽,回到無險可守的彭城。

之後劉邦開始起兵造反,項羽就這樣和劉邦打了四年,把劉邦打的丟盔棄甲,放棄妻兒逃走。然而在連年的征戰中,劉邦和項羽都不想打了。並且項羽還對劉邦講,要不我們單挑,誰贏了誰就是大哥。其實項羽也是非常幼稚的一個人。終於在和劉邦講和以後,項羽率部西歸,然而由於劉邦違反盟約,終於項羽的軍隊受到韓信,劉備,英布,彭越等幾十萬大軍的包圍,並且劉邦使用了張良的計策,令漢軍士兵唱楚地歌曲。這時項羽以為楚軍已經被滅,於是率八千殘兵倉皇出逃。

最後項羽只有二十八名士兵跟隨,在層層包圍下項羽打了一個漂亮的反擊。然而項羽卻想放棄,他告訴手下的士兵,我項羽打仗從來沒有失敗過,今天的失敗是上天要亡我。項羽在繼續逃亡的過程中被一個老農所騙,軍隊陷入澡澤,好不容易逃到了烏江邊,烏江亭長告訴項羽渡過烏江以後可以東山再起,然而這個時候項羽卻猶豫了,他很悲傷,八千子弟兵無一人歸,他自覺無言面對江東父老,於是將自己的寶馬送給亭長。後來項羽獨自衝進漢軍之中,在斬殺一百多漢軍以後,看到一個故人,於是説既然你是我的故人,那我的頭顱就給你拿去領賞。最後一代英雄烏江自刎。

讀完這個故事,我看到了項羽年輕氣盛經不起失敗,試想人誰沒有缺點呢。劉邦説自己帶兵打仗不如韓信,出謀劃策不如張良,所以就算經過無數次失敗劉邦都能勇敢的站起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不少的挫折,希望我們不要學習項羽經歷一次失敗就放棄,我們應當要越挫越勇。

《史記》讀後感5

花開花落,落葉歸根,不免有些淒涼;雨過天晴,百鳥齊唱,讓人愜意。自古離不開悲歡離合,離不開風情萬種。昨夜賞花賞月,今朝回首,過去的終究已成為歷史,只是那屬於自己的,太平凡了。被喻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一書,是司馬遷經歷了這樣幾萬個日出日落而寫成的大作。區區風雪殘月,區區孤舟淚影,兒女情長都置於身後。哪怕戈壁大漠,驚濤駭浪,都成了過往煙雲,那只是生命沿途的風景,看似危機重重,對於司馬遷來説,想必更是情何以堪啊。

我喜歡這樣的人,這樣的勇氣,這樣的靈魂。從三皇五帝到漢武帝,有多少情誼,多少無奈,多少磅礴,多少真理,那些不平凡的歷史有誰敢去觸摸,要知道,作為一名史官,是需要粉身碎骨的堅毅和對生命的執着的嚮往。正是司馬遷,一個勇者,一個英雄,用雙肩揹負起這個使命,從此把一生奉獻給它,奉獻給古人和來者。自己只留下一身正氣,一個不屈,永遠向前的靈魂。

的確是那樣意猶未盡,看《史記》不僅是看它的內容,還要汲取它的精神和作者的人格魅力,看它橫穿千古,縱貫時光的豪邁和風采,讓我心生感激,想去擁抱奇蹟的衝動,大氣。我喜歡這樣的境界,這樣的傳奇,這樣的感慨,字裏行間的嘔心瀝血,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的筆觸,寫下了一頁頁,一篇篇,一種。種傳説,美麗的傳説。

春秋五霸,秦王贏政,我讀出了那種霸氣;四面楚歌,屈原投江,我讀出了它的滄桑。西施范蠡,亂世情緣;千金一笑,荒。唐可恥;破釜沉舟,勇往直前;完璧歸趙,大快人心。包攬了三千多年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各方面歷史動態,以及帝王將相,儒林俠士,名人雅士的種。種事蹟。

我喜歡這樣的語言,這樣的豐富,這樣的.多彩。《史記》語言豐富多彩,具有辭賦的洗練,散文的曉暢,雜文的警策,它的語言風格也是精華。説《史記》具有史鑑的明智,詩歌的穎慧,數學的細緻,博物的深沉,倫理的莊重,邏輯與修辭的善辯,是不為過的。這部恢弘鉅著,我不知該把它比作什麼,也找尋不到該用怎樣的心態去品讀它。或者説,只要有空閒時間,即使讀了上百遍《史記》,還會有不一樣的心得和體會。這分中華民族的偉大瑰寶,要把它裝進心裏,那是簡單的,要把自己融入那個時代,就只有《史記》可以薰陶了。

我更多走進了歷史,在一樣的大地上,不斷演變着不一樣的傳奇。追朔過去,這本厚重莊嚴的文字記載了一切,如今,它又要從封塵中活躍起來,在中華大地上訴説不老神話。窗外,是高樓,是大廈,是21世紀的科技。仰望藍天,仍是曾經的一幕,或許湮滅是塵土飛揚,更加蕩氣迴腸。

踏遍千山萬水,不如品味一句人固有一死,或重與泰山,或輕與鴻毛。或重如泰山!

史記讀後感

《史記》讀後感6

望《高祖本紀》時有一處令我印象深刻,當陳勝吳廣起義的風波席捲到沛縣時,蕭何曹參都由於怕起義失敗,秦軍會殺害自己的家庭,而並沒有自告奮勇往領導大家,這是劉邦卻站了出來,並且和沛縣的諸多庶民闡明局勢,號召他們共同殺了沛縣的官吏起來謀反,從此有越來越多的人來投奔他,形成了屬於自己的一股勢力。

蕭何曹參都是很有才華的人,但是因為樞紐時刻的畏畏縮縮,所以沒有做到劉邦那個地步。但是分析當時的局勢,他們的這種做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在動盪的局面下,誰也不能猜測起義是否會取得勝利。沛縣的父老鄉親們面臨起義被秦軍彈壓,不起義被陳勝吳廣的戎行攻擊的危險,估計蕭何和曹參也不是沒有想過要當首級,但是考慮到自己家人的安全問題,於是就順水推船的推給了劉邦。劉邦也不是沒有家屬,並且以多年後劉邦與呂后對於丞相人選的討論中可以望到劉邦不是一般的智慧,所以説他肯定不是沒有想到同樣的問題,他估計有兩種設法主意,一種像其他人一樣不確定,但是他毅然選擇了自己的前途,另外一種就是他對自己具有足夠的自信,相信自己終究會會成為不平凡的人,相信自己一定會帶領大家走出水深火暖。實在這樣的一種主動與自信,恰是我們餬口中好多人所缺少的一種精神品質。

劉邦當初與一羣人在夜晚行走,有人向他講演説有一條大蛇擋住了,當別人都建議繞道而走的時候,劉邦卻説“壯士只有向前而已,有什麼可怕的.?”,之後斬殺了白蛇。劉邦盡對不是魯莽之人,假如沒有充分的自信,是不可能做出這樣的事情來的。他斬殺白蛇,讓四周人對他刮目相望,對他更加信服。

後來在劉邦帶兵打仗的過程中,智者酈食其往為劉邦獻計獻策。他説:領兵的將軍們,經由此地的有良多。我望只有沛公是一位大人物,有仁厚長者的氣度。這裏他所表達的沛公應該具有兩種他所望重的品質,一種是寬厚大義得民心,另外一種我想就是沛公具有充足的自信而披髮發出來的一種氣質,既不是簡樸而魯莽的用事,也不是樞紐時刻的畏畏縮縮,即使是遭遇失敗也會依然向前,這也許就是眾多有才華的人,張良,蕭何,韓信,曹參,陳平,周勃,臣服於他的足下,甘願聽他指揮而少有謀反之心的原因吧。

一個領導者,重要的不在於他自身具有多少特長和才華,而在於自身披髮發出一種氣質,能把這些有才華的人糾集起來,(或許這就是老大説我的領袖氣質吧)。自信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以前和我關係最好的老師在上高中之前對我説“實在你各個方面做的都不錯,只是缺一點自信”,我當時並沒有很在意。今天讀完,一邊思索一邊意識到,假如想成為一個領導者連自己都對自己的設法主意沒有充分的自信,連第一個提出來的勇氣都沒有,底氣都不足,還怎麼讓別人對你的設法主意佈滿決心信念?具有決心信念,身上就會像劉邦一樣披髮發出領袖的氣質。所以嘛,實現自己的夢想,首先得先從培養自決心信念開始。

這就是《高祖本紀》帶給我的思索。

《史記》讀後感7

於中國而言,忠良死節之士定如繁星一般閃亮奪目。”就車而去,終已不顧”的荊軻或許內心中惟念家國,早已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聶政在完成刺殺後為使姐姐不受牽連便將尖刀指向自己,皮面決眼,自屠出腸,遂以死;多次刺殺但最終失敗的豫讓,被重兵包圍之時請求得到大王的衣服,拔劍三躍而擊之,遂伏劍自殺。臨死之前還喊出”吾可以下報智伯矣”的感人之言;面對齊國國君,曹沫毅然上前挾持桓公,毫無懼色,逼迫齊歸還魯多次戰敗失去的土地。雖不及荊,聶二人那樣失去性命,但亦不失為一位視死如歸之士……

《刺客列傳》中一共描寫了五個刺客,“人氣”最高,但業績最低的就是荊軻了。荊軻是刺殺最沒有成效的一個。刺秦不但一無所獲,反而損失慘重,不僅丟了自己的性命,還喪失了燕國督亢地區圖,樊於期的性命也白白搭了進去。荊軻刺殺秦王失敗,可能是他劍術不精,可能是失去了幫手,也可能是想要效仿曹沫挾持齊桓公一樣挾持秦王。荊軻可以要挾秦王,做出對燕國有利的事,如若不成,再刺殺也來得及,可是事情連第一步都沒有進展成功,他就被秦侍衞所殺。荊軻為人慷慨,臨行前,燕太子,高漸離等人為他送行的場面十分悲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體現了荊軻刺殺秦王的決心。可能荊軻的腦子裏想法太多,到底是刺殺還是挾持,讓他猶豫不決,最終成了遺憾。或許他“感情用事”不適合當刺客,如果他果斷一點,就會成功。司馬遷這樣評價到“世言荊軻,其稱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馬生角也,太過。又言荊軻傷秦王,皆非也。使公孫季功、董生與夏無且遊,具知其事,為餘道之如是。自曹沫至荊軻五人,此其義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較然,明也。不欺其志,名垂後世,豈妄也哉!”

我們聽過杜甫的`”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卻也曾見過辛棄疾筆下的”英雄無覓孫仲謀處”呼喚英雄似乎是那個時代的聲音。而今,時代變遷,有人説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還有人説這是一個沒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或許只是因為時代沒有給當代人一個人去拋頭顱灑熱血,殺身成仁、英勇就義、慷慨赴死的機會,但我想這絕不意味着是英雄的缺失,而是當代的英雄們就在我們身邊默默的奉獻着。指揮交通的交警,城市美化的環衞工,奔波大家小巷的外賣員,建築城市的工人……不正是他們這些人才撐起了我們的這座城嗎?或許並沒有那樣的光彩奪目,但着實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面對有無英雄的質疑,是否又像食馬者與千里馬那樣呢?正如太史公言曰:自曹沫至荊軻五人,此其義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較然,不欺其志,名垂後世,豈妄也哉!

《史記》讀後感8

國學經典是中國傳統文化最重要、最具活力的一部分。而傳承國學則有利於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質,陶冶國人的道德情操,提高人們的精神境界。

司馬遷是我國西漢時期著名的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他是漢武帝時期的太史令,但因為同僚李陵辯護,而被處以宮刑。但是,他沒有放棄自己的志向,憑藉頑強的意志完成了歷史鉅著《史記》。

《史記》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首創的紀傳體通史方法為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同時,《史記》還被認為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魯迅因此評價它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本書選取《史記》中有代表性的故事,按照時間順序重新加以排列,從遠古時期炎帝和黃帝的傳説到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再到劉邦、項羽征戰,政治更迭,可謂波瀾壯闊、激動人心。比如,《帝堯罰罪,不株連無辜》表現了遠古先人大公無私的胸懷;《周幽王玩烽火,毀王朝》説明了君王統治無道,終至國破家亡的教訓;《孫臏智鬥龐涓》展現了兵法上奇妙莫測的智慧等。

讀完整本書後,我受到極大的震撼,一個在牢籠裏寫成的書怎麼會如此鏗鏘有力、奇異頓挫,實在是難以置信,但事實就擺在眼前,使我不得不接受這令人難以接受的現實,經過我認真研讀,我發現這裏面每一個故事都表明司馬遷對當時社會的一個看法,他對每一個王朝都進行認真評價,以留給後世許多治世的道理,這些故事不僅告訴我們過去的一些歷史事件,也不僅告訴我們司馬遷對各個王朝的評價,而是向我們表明一個寧死不屈、堅強勇敢和報效祖國的高貴品質。

這本書告訴我中華民族以其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在世界的風雲變幻、呼吸吐納中,創造了令世人歎為觀止的'歷史文化,流傳至今。推動歷史的車輪轟然前進的不是別人,正是千千萬萬智慧勇敢的勞動人民,他們用勤勞的雙手修築了舉世稱奇的萬里長城,他們用堅實的腳步走出了延綿千里的絲綢之路。古老的文化在現代文明的映襯下,越發顯得美輪美奐。而我們在用現代視角重新解那些古代先賢的智慧的同時,亦使塵封的文明煥發出蓬勃的活力與神采,這正是這本書真正的精華之處。

一個故事之所以盡人皆知,是因為它飽含着永不泯滅的人性;一段歷史之所以千古流傳,是因為它藴含着不朽的精神傳奇;一部文學作品之所以享譽中外,是因為它時時奏響着真與美的旋律。當它們彙集到一起,就搭建起世間最神聖的文學殿堂。暢遊其間,我們將跟全世界的人們一起,欣賞美麗、感悟真諦,與他們一起成長,共同進步。

《史記》讀後感9

伯夷叔齊為商朝下屬孤竹國的皇子,因不願繼承皇位而出走孤竹國。後商朝被滅,不願食周粟而餓死。

感悟:本篇為悲劇故事,但這還有太史公自身的政治觀念。他寫伯夷叔齊互相讓位,這是“儒家温良恭儉讓“中的“讓”,他希望人們能互相謙讓。寫伯夷叔齊寧死不食周粟,為突出儒家“仁義禮智信”中的“義”。很明顯,這都是儒家思想,畢竟孔子也很崇拜此二人,則太史公是有儒家的“仁政”思想。

但是,我並不認為伯夷叔齊有多偉大,原因有三:

一、昏庸

伯夷叔齊,孤竹國兩位皇子。伯夷是長子,卻把皇位推給叔齊。叔齊要即位就即位,讓什麼讓。結果誰也不當君主,丟下國家走了。且不説讓位,但説出走這件事。殊不知國不可一日無君,丟下國家百姓走了,為了自己能因謙讓而青史留名,卻拋棄了整個國家。説明此二人昏庸無能、逃避責任。

二、三觀不正

此二人去勸説武王不要發兵,説不管父親喪事,興兵是不孝。當臣子犯上不仁,當然沒錯,但是卻不知“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且興兵伐商是父親的遺願,所以武王的孝不同常人,這也是不敢承擔大任的伯夷叔齊之流不懂的地方。如果認為“當臣子犯上不仁”,我倒想問,若“以臣弒君”不仁,那幫助黑惡勢力助波推瀾又該當何罪?很明顯此二人的是非觀是有很大問題的。

三、是非不分

“首陽采薇”而“寧死不食周粟”,孔聖人和太史公都認為這是忠君的`表現,並不盡然。除過上文提到過的是非不分以外,他們二人在武王進攻商朝時,只做旁觀者,為何不回孤竹國領兵救商?或者去告知商朝武王興兵的消息,或許還能讓商朝再苟活一段時日。但是他們卻放手旁觀,但商朝被滅之後,卻以絕食抗議。這不就像一些人事前無所作為,事後卻當諸葛亮。故伯夷叔齊表面君子,實則小人也。

那為何太史公又感歎“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不合天道,覺得上天有時對好人也不公,其實他忘了,有個成語———天妒英才。就算是蒼天,上帝,也和人一樣,是會有人的“喜怒哀樂憂懼悲”等情感;也像一位君主,對子民也有戒備之心。則蒼天上帝寧願讓子民全都愚笨殘暴無道,也不願有人品行或德才超過他,所以顏回、霍去病、王勃英年早逝;盜跖卻終得善終。這便是“天道”的含義。

雖“天道”無“道”,但“天理”仍有“理”,這便是一個樸實到有點扯的道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也是佛陀常説的因果循環。但細品後會發現此話不假。日夜交替,月有圓缺循環;四季輪換,天干地支60年也有循環。而歷史不也總在輪迴?歷史是車輪,滾滾向前,繞的卻總是個圓。天道總在輪迴,蒼天從不饒人,但若多做善事,久後必成正果。

《史記》讀後感10

自記事起我就開始讀書。從當初漢字加拼音的圖本,到如今無需註釋的白話文本,無論古今中外我也還算粗略了瀏覽一些。自謂“小書生”,當不為過。説來也怪,儘管我的小小几排書架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書籍,但真正掛在心上的卻少之又少,細細思來,非《史記》莫屬。心中肺腑,不吐不快。

我和《史記》的相識是出於興趣。記得還在國小的時候,看見大哥哥大姐姐們都上了歷史課,我當時對歷史的概念還不怎麼理解。翻開歷史書一瞧,居然電視上的英雄人物在書上都可以找得到。如秦始皇、項羽等。這對我來説真是意外收穫,這大概就是歷史對我起初安排吧!而我讀《史記》則如五柳先生所云:“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人有三寶精氣神,腹有詩書氣自華。讀不同的書,可以養不同的氣。《史記》不僅讓我養成豪氣、靈氣、平和之氣,亦讓我汲取了才氣、神氣、王者之氣。

與太史公對話讓我彷彿置身於世外桃源,漫步於瑤池仙境。讀到司馬遷《報任安書》中“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我惘然如跌入了時空的隧道,歷史應當是個逝者不能復返的過程,為什麼他已在20xx年前就寫出了人類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活生生的心態。

吾善養吾浩然之氣也!總共130篇,52萬多字的史學鉅著,太史公在此書中對自己言之甚少,也是後人所熟知的。這正如魯迅先生所説:“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奧妙精華之處大概在於此吧!“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他忍辱偷生寫完這部《史記》,最後在自序中還明白寫出“藏在名山,副在京師。”

半夜不寐,似有所悟。我這個浮躁淺薄的現代人,由於當今社會的快節奏生活,已經變得更加淺薄無知。怎麼還會有“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此類言語之境界呢?因此也才常常體悟不會到那些心靈深處的.觸動。

歷史是長久地,延續地。《史記》所述正是這生生不息,難言止境,永不落幕的人世,正是這台上的悲喜啼笑構成不朽的人類心態,這就是它的正本,也是它的名山。

讀任何書都要學會融會貫通,不可做“兩腳書櫥”。要善於融會,善於吐吶,作文時自然會“天機雲錦用在我,裁剪妙處非刀尺也”。《史記》也是一樣,他不僅用優美的文字,栩栩如生的人物向我們敍述了過去,也為我們的前方豎起了航標。它不僅是一本好書,更是我的摯友,我早已對它情有獨鍾。

真正的文章好手,必然讀書多,而且厚積而薄發,那手筆真叫個:“斯須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馬空”!偏偏在這“月明人盡望”之夜,我藉着皎潔的月光低頭揮灑着自己的傳記。

《史記》讀後感11

魯迅先生對司馬遷的《史記》有着極高的評價,曾稱讚《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由此看出《史記》是多麼的出色。

但是,《史記》是文言文,像我這樣大的孩子,有點看不明白。However,令人高興的是,青島出版社出版了《少年讀史記》這一系列書籍,把文言文翻譯成了簡明易懂的白話文,讓我們能夠輕鬆的讀懂《史記》。

這本書的主題是絕世英才的'風範,裏面有一個個戰國時期的小故事,比如有:應侯范雎的故事、藺相如和廉頗的故事、田單復國的故事……

這一個個小故事,都表明在戰國時期,只要有才能的人,都可以被君王重用。為了讓我們悟出更多的隱藏含義或道理,《少年讀史記》每個章節都會有"三分鐘讀懂歷史關鍵"這一欄。用一些古人對人物的評價,透析人物形象,並且根據各種史料記載,告訴大家關鍵點,對故事進行解讀。最後,還會告訴大家通過這件事得到的道理。

每個章節還會有史記原典精選,就是用《史記》中這章的一些原話,讓我們讀到原汁原味的古籍,其中較難理解的詞語會有註釋,後面還有這段話的翻譯。每一章最後一欄,就是詞語收藏夾,有的是文章中出現的詞語,有的是對文章事例總結的詞語,緊隨的有這些詞語的例句,讓我們學習掌握好詞好句,希望我們能夠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介紹完這本書的結構後,我就要説説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章節了。前面我説過,這本書有着一個個小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的小故事就是藺相如和廉頗的故事了。説白了,這個小故事主要講的是完璧歸趙這一事件。

"完璧歸趙"這個典故,大家其實並不陌生。主要內容是:秦國想拿十五座城池來換取趙王得到的和氏璧。趙王幾經猶豫後,派藺相如送去,藺相如認為秦國打算耍賴,不換十五座城池,便找藉口把和氏璧拿回自己手中,藺相如舉起和氏璧對秦王説:"如果你不給趙國十五座城池,我就連璧帶人一起撞在牆上",並讓他五日後舉行大典時再取和氏璧,大典上,藺相如讓秦王先給趙國城池之後再拿和氏璧。但是秦國始終沒有割城給趙國,趙國也始終沒有把和氏璧給秦國。藺相如把和氏璧完整無缺地帶回了趙國。

通過藺相如的做法,我懂得了做凡事都要動腦筋想辦法,要有策略。要抓住對方的弱點,與其談判,才能取得勝利。

《少年讀史記》這本書,讓我瞭解到了歷史故事,使我對歷史產生了興趣,從中也學到了各種應對事情的方法及策略,對我將會有很大的影響。

這個暑假,我將繼續閲讀經典著作。

《史記》讀後感12

燈下讀《史記》,當讀到荊軻刺秦的故事時,不禁撫卷長思,感慨不已。

閉上雙眼,靜靜品味着這個千百年流傳久遠的故事,心潮澎湃,熱血烈烈。窗外,大風呼號,偶然夾雜低沉的雷聲。一道閃電划進狹小的書屋,燈下的我,瞑目而坐,恍然間走向那遙遠的故事中……

天空佈滿了厚厚的烏雲,如同千噸巨鼎系在毫髮之上,危懸在我的心頭;瑟瑟秋風,如同封存了千萬年的寒冰,令我手足冰涼。

我是荊軻,是此番前去刺秦的俠客,亦是拯救大燕國的勇士!

我雖非燕國的子民,卻胸懷着一顆報效燕國之心。如今,秦欲亡我大燕,置大燕於岌岌可危之地,大丈夫,豈能坐視不管!

我憤怒的心如同深埋在火山底滾燙的熔漿,帶着大燕子民的滿腔熱血,帶着他們的國仇家恨,帶着千萬戰死沙場的燕兵的英魂衝了出來,衝碎了懸掛在我心頭上的千噸巨鼎,融化了令我寒戰的萬年寒冰!

舞陽手持地圖卷,緊跟在我身後。我手捧着將軍樊於期頭顱的鐵函,心情低沉。樊將軍,你雖是秦國的叛將,卻是大燕的烈士,你為了此番刺秦的行動能夠成功,竟不惜拔劍自刎,你用你那沾滿了自己鮮血的利劍,宣告世人:你非貪生怕死怕死之輩!你用你的軀殼告訴我:人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

身上穿戴着白色衣帽的太子丹等人前來為我送別,那白色的衣帽,在這蕭瑟秋景中,格外顯眼。我深知,此番無論成敗,定是有去無還,他們既是與我送別,亦是與我訣別……

在這烽火連天的歲月裏,我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對我而言,生亦何歡,死亦何懼!

但,我也有着血肉,在這生命最後一程,我又何嘗無半點留戀之情?我昂首望了望天空,依舊烏雲密佈,彷彿同此時我的心情一般,壓抑而又惆悵……我感到空氣在凝固。

一曲築音激越而起,方才密佈的烏雲漸漸被撥散開來,南飛的雁排成“人”字緩緩飛過。我的知音高漸離此時正在河岸旁為我送別。我含着淚,環視着四周為我送別的人,欲言又止。沉默了片刻,我忽然和着漸離的節拍,昂首挺胸,對着秦地的方向,引吭高歌: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唱罷,飽含在眼裏多時的.淚水奪眶而出,兩行熱淚順着臉頰滴在了燕國的這片土地上,前來為我送別的人也紛紛留下了眼淚,漸離更是痛哭失聲,甚至連兩岸的悲鳥也同我們一樣,對着古木,幽幽哀鳴……

渡過冰寒的易水,我同舞陽來到了河對岸。懷着一份留戀,我回首望了望:天是那麼的藍,兩隻欲南飛的孤雁在燕城上來回盤旋着,久久不肯離去。遠山如黛,遍地霜寒。送行的人羣依依相隨,白衣如雪。築音轉為低咽,悲壯而悽惻。

我同舞陽帶着行李,頭也不回地徑直朝秦地方向策馬奔去,為了這破損的大燕山河,我想:我們只有對強秦奮力一擊。我的生命即將如曇花一般,在秦庭短暫而又燦爛地綻放……

《史記》讀後感13

《史記》一書,由西漢史學家司馬遷花了大半生撰寫而成,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字。書裏記錄的是從軒轅黃帝開始,中間經歷了唐、虞、夏、商、周、秦,直到漢武帝太初年間,共兩千多年的歷史,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魯迅先生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是中國古代史學與文學的豐碑,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

當我翻開這本書,拂去它表面厚重的風塵,彷彿穿越了悠悠的歷史歲月,不僅看遍了歷史,也看到了極其輝煌的文學成就。從“本紀”,到“世家”“列傳”“書”“表”,從軒轅黃帝到歷史遊俠,無不閃耀着歷史和人性的光輝。而其中最讓我震撼的,當屬最後太史公司馬遷的自序。

《太史公自序》是《史記》的最後一篇,作者司馬遷在其中敍述了自己創作《史記》的個人動機,那就是作為史官強烈的責任感。

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臨死前説:“我們身為史官,如果不能把這些明主賢君忠臣義士記入史冊,那是我最害怕的。”正是這種強烈的責任感使司馬遷也受到感染,流淚表示一定會完成父親的遺願,從而完成了這部曠世鉅著。

這種責任感使我想到我們的職業——教師。教師,肩負着教書育人的重任,不僅是教書,更要育人。選擇了教師這份職業,也就意味着把這份責任感擔在了肩上,要對得起學校的'栽培,對得起無數家長的期望。有一些人在這份責任感的重壓下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我,但是也有更多的同仁繼續在教育之路砥礪前行,他們默默地把已經掉落在泥坑裏的責任又撿起來,擦乾淨,努力背起繼續上路。這種強烈的責任感,與太史公司馬遷當年立志完成史書的責任感是何其相似——縱然不被理解、縱然前路坎坷,我仍願負重前行!

前行之路不是一帆風順,而是充滿了曲折坎坷、泥濘荊棘。

司馬遷在為李陵辯護時,被暴怒的漢武帝下獄將斬,後雖免於斬首,但仍被施以宮刑。這個時候,司馬遷想到放棄,“身毀不用矣”。但是他轉念又想到,“文王拘而演周易,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著《離騷》;左丘失明,闕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説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由此而忘記了悲痛、屈辱,繼續拿筆去書寫那悠遠的歷史。

是啊,前進的路途哪能是暢通無阻呢,正如歌詞所唱“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我們在教育之路上,努力過沮喪過,成功過失敗過,一路上有歡聲笑語,也有淚水滿眶,但路上的曲折坎坷也一樣是美麗的風景,它必將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只有跨過它們,才能夠一路追求,一路嚮往!

《史記》讀後感14

寒假裏我讀了一本書叫《史記》,這是西漢時期的歷史學家司馬遷編寫的歷史著作。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向人們展示了一部輝煌的中國通史的畫卷,兩千多年來,讚歎它,研究它的人不絕於世,證明它有着巨大的魅力和不朽的地位。

《史記》共分五十章,裏面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最令我難忘的有:刺客聶政、荊軻等人的故事。以前,我以為刺客是一些品行不正,偷盜搶掠,給大家制造麻煩的人。看了史記,我明白了刺客是對君主赤膽忠心的人,他們冒着即使成功了也會被殺死,失敗了就更無生還的可能,他們的不顧一切,捨身忘死,對自己君王的忠誠和勇敢鼓舞着後世之人。

大家一定都聽説過孫龐鬥智的故事吧!在戰國時期,兵法大師鬼谷子的弟子龐涓設計讓魏王殘害他的師弟孫臏,被砍了雙腿的孫臏逃到齊國做大將田忌的'軍師。魏王派龐涓去攻打趙國,田忌採納孫臏的圍魏救趙、減灶計,迫使龐涓撤軍並追至馬陵道齊軍的埋伏圈自殺身亡。以害人始,以害已終,是孫龐鬥智的故事給後人的啟示。

春秋末期,還有一位不忘國恥,奮發圖強的越王勾踐。原來吳王夫差發兵打敗了越國,越王勾踐被捉來吳國當了馬伕,日夜侍候馬匹。對於一個君王來説是非常難堪的,但是勾踐暗下決心,一定要恢復自己的國家,所以他沒有露出絲毫的抗拒神態,老老實實養馬。勾踐還裝出對夫差忠心耿耿的樣子,用心替他駕馭馬車,態度謙卑。夫差認為勾踐真心歸順了,就放他回國。勾踐回國後,決心要使越國富強起來。他和百姓同甘共苦,他怕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氣,就每天臨睡前,用舌頭舔舔鹿膽的苦味,以此來提醒自己過往苦日子,要發奮圖強,報仇復國。經過二十年的“卧薪嚐膽”和充分準備,勾踐看時機已經成熟,領兵把吳國打得大敗。吳王夫差感到很羞愧,舉劍自刎而死。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因為屈辱就認命,要奮發圖強、刻苦自勵,才能報辱國之仇。

《史記》這本書讓我認識許多歷史人物,看到了荊軻的赤膽忠心、孫臏的機智勇敢、越王勾踐的刻苦自勵。司馬遷筆下的人物個個栩栩如生,有着鮮明的個性,生動的語言,優美的文字,使我讀起來彷彿置身於一個個真實的故事中,輕鬆幽默的語言,緊張刺激的情節,彷彿把我帶到了那個遙遠的時代。各個事件的背景特色,各個地方的風土人情,各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在《史記》中表現得淋漓盡致、繪聲繪色。讀《史記》的過程,就彷彿在做一次歷史旅行,各種令人難以忘懷的歷史事件,體會當時人們的思想感情,生動形象的歷史人物有聲有色地為我講述他們身上發生的有趣的故事,把我帶進他們的世界。

《史記》這本書,不僅讓我瞭解了中國歷史,帶給了我豐富的知識,學會了很多成語,認識了更多的字,還激發了我讀書的興趣,讓我愛上了讀書。高爾基説得好:“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要沿着這階梯不斷地攀登!

《史記》讀後感15

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源遠流長,十分悠久,《史記》讀後感--李洋洋。作為新世紀青少年的我,當然要好好的瞭解我們中華民族最為驕傲的時段。為了瞭解這些歷史,我選擇了被魯迅先生稱為史家之盡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由於平時,我們所熟悉的指鹿為馬、完璧回趙等寓意深刻的成語典故均來源於《史記》。《史記》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史事,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在天子時期,它先容了黃帝的由來、發生在天子四周的事情和堯、舜、禹的功績,然後禹建立了夏朝,《史記》還講述了夏、商、周、秦興盛和終極衰敗得原因,在天子和漢武帝時期,發生了許很多多的'事件,《史記》都逐一記述下來,還講解了其中3000餘年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歷史。《史記》的作者是司馬遷,他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史學家,生於公元前145年西漢時期的夏陽,他的父親司馬談時漢武帝的*令。在父親的薰陶和影響下,司馬遷20歲時就開始遊歷全國,考證歷史遺蹟、瞭解風土人情。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為司馬遷以後寫《史記》積累了大量素材。在他47歲時,發生了一件影響司馬遷至深的事:漢朝大將李陵進攻匈奴,由於寡不敵眾,投降了匈奴,武帝大怒,想重罰李陵族人,司馬遷沒有像其他朝中大臣那樣爭相附和,而是為李陵辯護,希看天子寬恕。因此司馬遷受到牽連,被處以腐刑。出獄後,司馬遷立志棄小義,雪大恥,名垂於後代,讀後感《《史記》讀後感--李洋洋》。經過了20餘年的專心著述,終於完成了究天人之跡,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記》。通過閲讀《史記》,我瞭解了很多歷史知識,還讓我熟悉到了我們中華民族的輝煌歷史。

讓我知道了很多平時根本就沒有聽説過的歷史典故,而且在《史記》中先容了很多的世家故事,還描述了很多的名人列傳,既豐富又詳實,使得人們閲讀完它之後,感覺得到了很多曾不知道的知識,它的豐富、充實性,也使得人們百看不厭。之所以有《史記》這本著作,是由於作者司馬遷的不懈努力,他敢於大膽地評論漢武帝的功過,肯定陳勝、吳廣反抗暴秦的首創精神,指斥暴臣酷吏的罪惡,就可以看出司馬遷對《史記》真實性的要求。

《史記》的經典之處也就在於文章的真實性。由於在古代,每個朝代的吏官由於自己和家人的性命幾乎都把握在天子的手中,所以他們將皇室貴族的醜陋的一面都不將記載或美觀化,使得歷史不真實,但司馬遷卻不是這樣,司馬遷不僅將漢武帝的功過逐一記錄下來,還在《史記》中將漢朝以前發生的歷史事件用自己對其的評價寫下來,使得後人對古代的歷史有了正確的瞭解。《史記》從文字上看,文筆簡潔,語言生動,人物刻畫的栩栩如生,同樣也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