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面目的成語意思和解釋

來源:文書谷 1.57W
本來面目
拼音běn lái miàn mù簡拼blmm
近義詞廬山真面目、真相大白反義詞塗脂抹粉、喬裝打扮
感情色彩褒義詞成語結構偏正式
成語解釋原為佛家語,指人的本性。後多比喻事物原來的模樣。
成語出處宋·蘇軾《老人行》詩:“一任秋霜換鬢毛,本來面目常如故。”
成語用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用於人與事物
例子這一潤色,留傳固然留傳了,但可惜的是一定失去了許多本來面目。(魯迅《且介亭雜文·門外文談》)
英文翻譯original(real,unmasked) appearance(character)
謎語化裝之前
成語故事佛教禪宗六代世祖慧能從小聽人唸誦佛經,心中有所覺悟,就到黃梅縣東禪寺投奔禪宗五世弘忍大師學習佛法,被祕密授與祖師衣缽,連夜逃到南方,遇到僧人慧明,要求講佛法。慧能説:“不思善,不思惡,這是一念不生的境界,就是你的本來面目。”

本來面目的成語解釋及出處

成語正音本,不能讀作“bèn”。
成語辯形本,不能寫作“木”。
產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