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成語故事-見獵心喜成語故事

來源:文書谷 1.85W

見獵心喜比喻看見別人在做的事正是自己過去所喜好的,不由得心動,也想試一試。那麼這個成語是出自什麼故事呢?下面是小編和你們分享的見獵心喜成語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四字成語故事-見獵心喜成語故事

見獵心喜成語故事

北宋時著名的學者程顥,世稱明道先生。他從小聰明青年時代在西京洛陽講學,非常有名氣。他的弟弟程頤也是著名的學者,經常講學,人們稱他們為“二程”。後來,他們的學説被朱熹繼承和發展,人們稱他們為“程朱學派”。程頤十六七歲的時候,非常喜愛打獵。後來他集中心思研究學問,便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打獵了。有一次,他惋惜地對友人説:“打獵的愛好我今後沒有啦!”

有個名叫周茂叔的朋友聽到了這話,特地去對程顥説:“你説的話不一定就是如此。千萬不要説得那麼容易。我看你不是不喜愛打獵,而是把這種心思隱埋起來罷了。説不定哪一天這種心思萌發起來,你還是會像年輕時一樣,高高興興地去打一陣子獵的。”程顥對周茂叔的話末置可否,只是哈哈大笑了一陣。

周茂叔的這席話,在十二年後得到了驗證。一次程顥外出歸來。在田野裏見人打獵,頓時想起了打獵的樂趣,高興得手癢起來。但他忽然回憶起周茂叔説過的話,便硬是壓制了要打獵的慾望,徑自走回家去。

分崩離析成語故事

“分崩離析”這則成語的崩是倒塌;析是分開。形容國家或集團四分五裂,支離破碎,不堪收拾。

這個成語來源於《論語.季氏》,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

春秋時,魯國的大夫季康子住在費邑(今山東費縣),他雖然名位是卿大夫,但權勢極大,甚至超出當時國君魯哀公。季康子為了進一步擴大和鞏固自己的統治權力,想攻伐附近的一個叫顓臾的小國,把它併吞過來。

孔子的學生冉有和子路當時都是季康子的謀臣,他倆覺得很難諫勸季康子,於是向孔子求教。孔子卻懷疑這是冉有的主意。冉有説:“這是季康的主意,我和子路都想制止他。”

孔子説:“你倆既然輔佐季康,就應該盡力勸阻他。”

冉有又説:“不過,如今顓臾的國力越來越強大。現在不攻取,以後可能會成為禍患。”

孔子説:“這話不對!治理一個國家,不必去擔憂土地、人口的多少;而應該多去想想怎樣使百姓安居樂業。百姓一安定,國家就會富強。這時再施行仁義禮樂的政教來廣泛招致遠方的百姓,讓他們能安居樂業。而你們倆輔佐季康,使得遠方的百姓離心而不來歸附,人民有異心而不和,國家分裂而不能集中。在自己的國家處於分崩離析的情況下,還想去用武力攻伐顓臾,我恐怕季康的麻煩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

“蕭牆”是國君宮門前的照壁。孔子的意思是季康的麻煩在內部而不在外面。在這個故事中又引伸出另一個成語“禍起蕭牆”,形容內部發生禍亂。

方寸已亂成語故事

東漢末年,劉備因兵敗暫時投靠荊州劉表。他聽説徐庶很有謀略,便請來做自己的謀士。不久,曹操進攻荊州,劉表病死,劉備向南敗走。這時曹操抓了徐庶的母親。徐庶為了營救母親,不得不向劉備辭別,去見曹操。臨行前,他指着自己的心胸説,本來想和將軍共同努力,建立霸業,只是因為老母親被抓,方寸亂矣(心裏亂得很),所以只好告辭了。徐庶還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方寸:指心。這個成語指心緒已經慌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