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媧造人的神話演變

來源:文書谷 2.77W

女媧: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又稱媧皇,女陰娘娘,史記女媧氏,是華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

女媧造人的神話演變

神話演變

女媧神話的第一批的古書籍記載是先秦時期的《山海經》和《楚辭》(雖然《説文解字》記載西周末年的周宣王太史籀所作著作中有媧字,但已亡佚,僅作傳言)。儘管二書中的記載還比較模糊朦朧,但今人多肯定其以造人為職能的始母神神格意向。袁珂先生就將《楚辭·天問》中的記載詮釋為:“女媧作成了別人的身體,她的身體又是誰作成的”[33] 詰問。丁山先生則更為明確地認為這兩句話説明:“(至少)在戰國時代中國人固已盛傳女媧造人的故事了。”

至於《山海經·大荒西經》中女媧的説法:“有十位神人,名字叫女媧之腸。是由女媧的腸子變成的。居住在慄廣的原野上,緊挨着道路。”[34] 袁珂則以晉人郭璞注為解“或作女媧之腹”又云“女媧,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變,其腹化為此神”,並以漢人許慎和劉安的話作為參證。丁山也認為這“顯然又是孕毓人類的寓言”。雖然如此,這些記載當中仍然沒有明確提出女媧造人的説女媧化生法。

除了造人之外,先秦典籍中女媧為樂器始神(發明笙簧等)的記載也應該是女媧造物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這似乎尚未引起學者們的足夠注意,尤其是它在移位到文學中的浪漫題材,更是缺少關注。《禮記》與《帝王世紀》、應劭《世本·作篇》作“女媧作笙簧”,可見孔疏不誤。這短短五個字的記載卻成為後代文學家馳騁才華的平台。

古籍中最早明面提出女媧造人故事的是《風俗通義》,這則故事雖然正面描寫了女媧造人的事蹟,顯示出女媧始祖母神格的地位,但毫無疑問,其中已經烙上人類社會變遷的影子。“摶黃土作人”被認為是人類文化史上製陶技術的發明在神話中的投影,而所造人類產生富貴貧賤之分則是人類進入等級社會的反映。這説明,神話一旦離開了它自身的生長土壤,它的形態就要隨着新的生長土地而呈現出新的姿態。

同時,女媧還是人類得以延續的婚姻之神。《風俗通》雲:“女媧禱祠神,祈而為女媒。因置昏姻。”羅泌認為:“以其載媒,是以後世有國,是祀為皋禖之神,因典祠焉。”這應該是人類進入婚姻制度之後所賦予女媧造婚神話的痕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