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智慧小故事

來源:文書谷 5.86K

一則則生動的哲理故事,可以闡釋一條條人生哲理,比空洞的大道理更令人樂於接受,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中外智慧小故事。

中外智慧小故事

中外智慧小故事1:小馬戲團的生存哲學

小城裏來了個小馬戲團,每場表演1個小時,成人10元,兒童5元。我替他們擔心:這麼低廉的票價,這麼長的演出時間,怕是隻能賺飯吃。

進場之後,我發現自己是杞人憂天——小馬戲團只怕要賺大錢。票價上,兒童5元,微不足道。但每名兒童至少帶來一個大人陪同,所以,場子裏的近300個位置座無虛席。場地設在一個廢棄的建築工地上,場租費要不了幾個錢。離馬戲開演還有十來分鐘,場子裏牽出一匹馬來:小孩騎馬服務,每人5元。

開演了,是獅子鑽火圈。全場關燈。團員捧出熒光棒開始售賣:大的20元,小的5元。一個節目完畢,小觀眾幾乎人手一個。表演的過程,始終兜售各種飲料、花生瓜子,價格自然是外面的兩倍。

一個小時的表演,需要多少種動物?四種:老虎2個節目,獅子2個,狗熊3個,猴子1個。加上完全由人表演的兩個雜技、一個魔術,共10個節目。動物演員們的一專多能讓馬戲團的“演員”成本縮減到最小。一專多能的不只是動物,還有團員。以一個青年女演員為例:她開始時售賣熒光棒和零食飲料,隨後在魔術中客串一角,最後在壓軸的空中飛人表演中唱主角。此外演魔術的當主持人、解説員,還賣東西……

還有一點,演員們的表演誠意很足。觀眾的口口相傳就是活廣告,這讓他們表演了5天,每天兩場,場場上座率達90%以上。粗粗計算下,一場拿到手的錢,不是太多,但也不少,幾千元上下,日人均收入600元。折算他們的表演水準和動物們的水平,應該是普通白菜賣出了有機白菜價。

充分利用每一個人的才能和勞力;減少一切能減少的開支;發揮短短一個小時裏能從觀眾手裏掏錢的多種手段;演員認真勤懇、敬業的精神(收錢騎馬屬一小時演出之外),這就是一個小馬戲團的生存哲學。

中外智慧小故事2:生存還是生活,你説了算

一次坐飛機,遇見一個小夥兒,一路上我們用普通話聊天。飛機到北京,他問我:“你是北京人嗎?”

“不是,”我答,“我是南京人。”

他頓時驚歎起來:“我也是南京人啊。”

原來聊了一路,卻是老鄉。老鄉相見分外親,各自留了電話和MSN。網上經常問候,有一次他説,他在北京兩年了,我是他唯一認識的南京人。

“不可能吧,”我説,“北京有的是南京人啊。”

“可是沒有人互相來往,”他沮喪,“北京沒有意思。”

“那你為什麼來北京?”

“生活所迫,公司派我來的,我現在就希望把我派回上海,離家可以近一些。”

“是嗎?”我想了想,“我有個建議,以我們為原點,希望半年之後,至少認識20個南京人。”

“從網絡上嗎?”他搖搖頭,“網上什麼人都有,不可靠。”

“不,”我説,“我們從現有關係網中來。”

他沒有明白,只是看着我。我説:“你看,我們在南京都有很多親朋好友,他們肯定分別在北京有信得過的朋友,請他們把信得過的朋友介紹給我們,我們不就有朋友了?而且還有共同話題,又能互相信任。”

“這主意妙!”他拍手稱快。一週後,我們7個南京人坐在了一起。3個月後,我們20多個南京人在後海划船。4個月的時候,他沒有被派往上海,而是派去了美國。

臨行之前,眾人AA製為他餞行。他在飯前致辭,大意是説,沒有想到在北京最後的時候,會有30多個老鄉為他送行。他覺得北京很温暖,南京人很哥們兒。

2

曾經看過一個紀錄片:一個德國留學生在國外因為迷戀賭博,導致破產、失業、離婚,欠下了50萬歐元的債務,人已經在崩潰的邊緣。這個時候,他的大哥,50歲,決定去德國打工,一邊為弟弟還債,一邊看着弟弟戒賭。這似乎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的妻子身體不好,女兒正上高中。為了這個決定,氣惱的妻子和他離婚了。他隻身一人去了德國。

到了德國,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地下賭場談判。他説,我是個一無所有的人,來這裏就是為了救弟弟,如果你們再放他進去賭,我第一不會還債,第二就報警。如果你們想砍死我,請便。三個地下賭場,從此不放他弟弟進門。

他做的第二件事情,是帶着弟弟在一家華人蛋糕店學手藝,弟弟身上的錢額總數,不允許超過一歐元。這樣過了一年,他想辦法借了點錢,在唐人街開了家糕點店。由於口味好,信譽好,又有救弟弟的動人傳説,店裏生意興隆。

他做的第三件事情,就是在唐人街成立了互幫會。慢慢地,很多初到德國的華人,有什麼問題都去找他幫忙。他成了當地一個欠着一身債的傳奇人物

他做的第四件事情,就是不斷給女兒與妻子寫信,希望她們能理解與原諒他。説他如果不這樣做,弟弟會死在異國他鄉。

20xx年過去了。記者採訪他的時候,他剛過60歲生日。弟弟欠的債,只剩5萬歐元了。弟弟再也沒賭過,開始利用網絡嘗試外貿生意。他的妻子女兒也原諒了他,妻子決定和他復婚。

如果説生存,他真的曾被逼到了死角。可是他沒有遠離生活,而且創造了奇蹟,洋溢着人性的光輝。

我們常會為生計所迫,做些不得已的事。但是有些人,永遠能在生存中品出好滋味,這就是生活。生存是我們生活的基礎,是我們不得不做的事情。但生活到底是何種滋味,卻是由我們自己選擇的。

生存來自於條件,生活來自於內心。如是而已。

中外智慧小故事3:勝利者往往是聾子

從前,有羣青蛙組織了一場攀山比賽。坡陡峯急,絕大多數青蛙先後退出了比賽,最後僅有一隻到達了山頂。於是,大家跑去請教成功的技巧,卻驚奇地發現,勝利者原來是個聾子。一路上關於不可能爬上去的議論,它一句也未聽到。

正如汽車業鼻祖福特所説:“如果我當年去問顧客想要什麼,他們肯定會告訴我,一匹更快的馬。”人類文明進程上的任何偉大,無非是能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並堅持而專注地將其變現。而這個過程,註定將承受看不到的大多數人所投來的異議、非議,甚至打擊。

在信息瘋狂爆炸、資訊日新月異的今天,如果一個決策有70%的員工贊成,那麼它很可能是錯誤的,這意味着你這個領導落後了;但如果只有30%的員工贊成,這個決策很可能正確,因為你跑在了團隊的前沿。

很多時候,一項戰略功虧一簣、一場願景半途夭折,並非出發點有錯,問題恰恰出在路上。在通向偉大的孤獨之路中,你會聽見各種千奇百怪的聲音,於是你開始自我懷疑繼而自我否定,最終死在了各種“青蛙”的聒噪聲中。

勝利者往往是聾子。這並非強調偏執,而是吶喊執着;這並非鼓吹專橫,而是勉勵專業。這世界最難走的路,是少有人走的路,而能走這條路的人,無一不是懂得守護自己內心的人。於是,倉央嘉措説,在雪域之上,心事太重的人,容易走不動。

勝利者往往是聾子。説到底,其實是堅守個體思想的獨立與自由。幾千年來的封建專治所帶來的奴性,已經讓我們習慣從眾跟風、聽命於人。人性如此,商業亦如此。

做一個聰明的聾子吧!在基本價值觀紛繁蕪雜的今日中國,在偉大的人永遠是少數的人類社會,學會給各種聲音做減法吧。入世而後出世,遺世而獨立,心輕的人離天空更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