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故事四則100字

來源:文書谷 1.2W

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包括語言文字、禮儀習俗、節日、藝術、建築,服飾等等數不勝數,今天小編在這分享一些傳統文化故事給大家,歡迎大家閲讀!

傳統文化故事四則100字

狂泉

南朝·沈約《宋書》

從前有一個國家,國中有一條河流,名叫“狂泉”,國人飲用狂泉裏的水,都毫無例外的發狂。

只有國君飲的是井水,沒有發狂。但由於國人全都瘋了,反而覺得國君是個不正常的狂人。

大家商量,如何來治好國君的“狂病”,於是抓來了國君,給他鍼灸吃藥,什麼方法都用到了。

國君被折磨得受不了,便取狂泉的水來喝,結果國君和大家一樣,也得了狂病。這樣一來,該國再沒有一個不一樣的人了,全國人一個個都非常高興。

點評:要警惕羣體性的瘋狂,在羣體只流行一種荒誕的意識,只貫徹一種虛偽的做法的情況下,一個有健康頭腦和正常行為的人,要想在眾人顛倒黑白的環境下保持清醒,那是極其困難的。

趙人患鼠

明·劉基《郁離子》

趙國有一户人家被老鼠害苦了,就到中山國去借貓,中山人給了他一隻。

這隻貓很會捉老鼠,但是也喜歡捉雞吃。

一個月之後,他家的老鼠被捉乾淨了,而雞也被吃光了。

他的兒子認為這隻貓是個禍害,對父親説:“為什麼不把它除掉呢?”

父親説:“我們的禍患在於家裏有老鼠,不在於沒有雞。老鼠偷吃糧食,咬爛衣物,鑽穿牆壁,啃壞傢俱,這樣下去我們就要挨餓受凍,這比沒有雞更糟!沒有雞,我們只不過不吃雞肉罷了,離挨餓受凍還遠呢!為什麼要把貓除掉呢?”

點評:古人雲:“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意思是兩種利益同時放面前,當然是選擇利益較大的那種;兩種損害放面前,當然是選擇傷害較輕的那種。簡單地説,就是權衡利弊,首選利重害輕。

認真

明·陸灼《艾子後語》

艾子到郊外出遊,兩個弟子跟着他,一個名字叫“通”,另一個名字叫“執”。

艾子感到口渴,便派執到村舍去要喝的。田舍中有個老者迎着門坐在那裏看書,執上前行過禮,説明來意。

老者指着書上一個 “真”字問道:“你若認識這個字,我就給你喝的。”執説:“這是‘真’字。”

老者聽了很生氣,不給他喝的。執只好回去告訴艾子。艾子説:“執不懂變通,還是通去吧。”

通見了老者,老者又像問執那樣問他。通説:“這是‘直’‘八’兩個字。” 老者很高興,把家裏釀造的最好的酒拿出來給了他。

艾子喝了之後覺得很可口,説:“通真是聰明!如果像執那樣‘認真’,一點喝的也沒有!”

點評:人活在世上,到底該不該認真,認真到什麼程度,如何變通,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按圖索驥

明·楊慎《藝林伐山》

伯樂的《相馬經》上有這樣描述千里馬的話:“額頭高高隆起,雙眼像銅錢一樣又大又圓,蹄子又大又端正。”

伯樂的兒子拿着《相馬經》去找千里馬,看見一隻很大的癩蛤蟆,帶回來對父親説:“我找到一匹好馬,樣子跟您書上説的差不多,只是蹄子還不夠端正。”

伯樂又好氣又好笑,説:“可惜你找的這匹馬只喜歡跳,不能駕車。”

點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發揮作用,只依賴書本知識會鬧出笑話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