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一百八十的文章

《舊唐書》卷一百八十 列傳第一百三十
○朱克融李載義楊志誠張仲武(子直方)張允伸張公素李可舉李全忠(子匡威匡籌)朱克融,賊泚之從孫也。祖滔,父洄。克融少為幽州軍校,事節度使劉總。總將歸朝,慮其有變,籍軍中素有異志者,薦之闕下,時克融亦在籍中。宰相崔植、杜元...
《明史》卷一百八十一 列傳第六十九
徐溥邱濬劉健謝遷李東陽王鏊劉忠徐溥,字時用,宜興人。祖鑑,瓊州知府,有惠政。溥,景泰五年進士及第。授編修。憲宗初,擢左庶子,再遷太常卿兼學士。成化十五年拜禮部右侍郎,尋轉左,久之改吏部。孝宗嗣位,兼文淵閣大學士,參預機務。...
《舊唐書》卷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一百三十八
◎孝友○李知本張志寬劉君良(宋興貴張公藝附)王君操(周智壽智爽許坦王少玄附)趙弘智陳集原元讓裴敬彝裴守真(子子餘)李日知崔沔陸南金(弟趙璧)張琇(兄瑝)樑文貞(李處恭張義貞呂元簡附)崔衍丁公著羅讓善父母為孝,善兄弟...
《新元史》卷一百八十二·傳第七十九
朱清張瑄文虎黃真劉必顯羅璧黃頭咬童朱清,字澄叔,揚州崇明人。宋末,瀕海姚劉沙初漲,清母集親舊十餘家縛蘆為屋,捕魚以給衣食。先是,宋宰相賈似道徵相士張錦堂觀氣色,似道將坐拂幾茵者三,錦堂謬曰:“公憂民憂國,顏色未和,請俟異日...
《通典》卷一百八十二 州郡十二
古揚州下(今置郡府二十七縣一百三十七)丹陽(潤)六縣(丹徒丹陽句容江寧延陵金壇)晉陵(常)五縣(武進晉陵義興無錫江陰)吳郡(蘇)七縣(吳長洲常熟嘉興海鹽華亭崑山)吳興(湖)五縣(烏程武康安吉德清長城)餘杭(杭)九縣(錢塘...
《新唐書》卷一百八十一 列傳第一百六
◎陳夷行李紳李讓夷曹確劉瞻(助)李蔚陳夷行,字周道,其先江左諸陳也,世客潁川。由進士第,擢累起居郎、史館修撰。以勞遷司封員外郎,凡再歲,以吏部郎中為翰林學士。莊恪太子在東宮,夷行兼侍讀,五日一謁,為太子講説。數遷至工部侍...
《清史稿》卷三百九十八 列傳一百八十五
宗室祥厚霍隆武福珠洪阿恩長陳勝元祁宿藻陳克讓劉同纓瑞昌傑純錫齡阿宗室祥厚,隸鑲紅旗,襲騎都尉世職,授鑾儀衞整儀尉。累擢鑲紅旗蒙古副都統,歷山海關、熊嶽、金州副都統。道光二十八年,擢江寧將軍。咸豐三年正月,粵匪既陷...
《宋史》卷一百八十五 志第一百三十八
◎食貨下七○酒坑冶礬香附酒宋榷酤之法:諸州城內皆置務釀酒,縣、鎮、鄉、閭或許民釀而定其歲課,若有遺利,所在多請官酤。三京官造麴,聽民納直以取。陳、滑、蔡、潁、隨、郢、鄧、金、房州、信陽軍舊皆不榷。太平興國初,京西...
《元史》卷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七十五
董摶霄(弟昂霄)董摶霄,字孟起,磁州人。由國子生闢陝西行台掾。時天大旱,從侍御史郭貞讞獄華陰縣,有李謀兒累殺商賈於道,為賊十五年,至百餘事。事覺,獄已具,賄賂有司,謂徒黨未盡獲,五年不決,人皆以為憤。摶霄知之,以言於貞,即以屍諸市...
《新元史》卷一百八十·列傳第七十七
唆都(百家奴)李恆(世安)來阿八赤樊楫(李天祜唐琮)唆都,扎剌兒氏。驍勇善射,宿衞世祖潛邸。從徵大理。李璮叛,又從諸王哈必赤平之。還言於胡曰:“郡縣奸民多從間道鬻馬於宋境,乞免其罪,籍為兵。”從之。得兵三千人,以千人隸唆都為千...
《舊唐書》卷一百八十六上 列傳第一百三十六
◎酷吏上○來俊臣周興傅遊藝丘神勣索元禮侯思止萬國俊來子珣王弘義郭霸吉頊古今御天下者,其政有四:五帝尚仁,體文德也;三王仗義,立武功也;五霸崇信,取威令也;七雄任力,重刑名也。蓋仁義既廢,然後齊之以威刑;威刑既衰,而酷吏為用,於...
《清史稿》卷三百九十三 列傳一百八十
李星沅周天爵勞崇光李星沅,字石梧,湖南湘陰人。道光十二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十五年,督廣東學政。粵士多健訟,檄通省籍諸生之幹訟者,牒報詗治之,士風以肅。任滿,授陝西漢中知府,歷河南糧道,陝西、四川、江蘇按察使。在川、陝...
《明史》卷一百八十三 列傳第七十一
何喬新彭韶周經耿裕倪嶽閔珪戴珊何喬新,字廷秀,江西廣昌人。父文淵,永樂十六年進士。授御史,歷按山東、四川。烏蒙奸民什伽私其知府祿昭妻,懼誅,誣昭反。詔發軍討。文淵檄止所調軍,而白其誣。宣德五年用顧佐薦,賜敕知温州府。...
《宋史》卷一百八十 志第一百三十三
◎食貨下二(錢幣)錢幣錢有銅、鐵二等,而折二、折三、當五、折十,則隨時立制。行之久者,唯小平錢。夾錫錢最後出,宋之錢法至是而壞。蓋自五代以來,相承用唐舊錢,其別鑄者殊鮮。太祖初鑄錢,文曰"宋通元寶"。凡諸州輕小惡錢及鐵...
《新元史》卷一百八十六·列傳第八十三
張惠石天麟楊湜張昉張天佑高觿張九思郝彬王伯勝張惠,字廷傑,成都新繁人。大兵入蜀,惠年十四,被俘至杭海。居數年,盡通諸國語,孟速思愛其才而薦之,入侍世祖藩邸。以謹敏稱,賜名兀魯忽訥特。世祖即位,授燕京宣慰副使。為政寬簡,奏...
《舊唐書》卷一百八十五上 列傳第一百三十五
◎良吏上○韋仁壽陳君賓張允濟李桐客李素立(孫至遠至遠子畬)薛大鼎賈敦頤(弟敦實)李君球崔知温高智周田仁會(子歸道)韋機(孫嶽嶽子景駿)權懷恩(叔祖萬紀)馮元常(弟元淑)蔣儼王方翼薛季昶漢宣帝曰:"使政平訟息,民無愁歎...
《新唐書》卷一百八十四 列傳第一百九
◎馬楊路盧馬植,字存之,鳳州刺史勛子也。第進士,又擢制策科,補校書郎。由壽州團練副使三遷饒州刺史。開成初,為安南都護。精吏事,以文雅絢飾其政,清淨不煩,洞夷便安。羈縻諸首領皆來納款,遣子弟詣府,請賦租約束。植奏以武陸縣為...
《宋史》卷一百八十八 志第一百四十一
◎兵二(禁軍下)熙寧以後之制騎軍殿前指揮使(左右班二。)內殿直(左右班四。)散員(左右班四。)散指揮(左右班四。)散都頭(左右班二。)散祗候(左右班二。)金槍班(左右二,元祐二年六月,密院言:"元豐七年,承旨司傳宣密院:殿前指揮使左右班槍手...
《清史稿》卷四百一 列傳一百八十八
向榮和春張國樑向榮,字欣然,四川大寧人,寄籍甘肅固原。以行伍隸提標,為提督楊遇春所識拔。從徵滑縣、青海、回疆,常為選鋒。積功擢至甘肅鎮羌營遊擊。道光十三年,直隸總督琦善知其才,調司教練,累遷開州協副將。海疆戒嚴,率兵駐...
《明史》卷二百九十二 列傳第一百八十
◎忠義四○張允登(郭景嵩郭應響)張光奎(楊於楷等)李中正(馬足輕等)方國儒(王紹正常存畏劉定國)何承光(高日臨等)龐瑜(董三謨等)尹夢鰲(趙士寬等)盧謙(張有俊等)龔元祥(子炳衡姚允恭)王信史記言(李君賜等)樑志仁(單思...
《清史稿》卷三百九十七 列傳一百八十四
陸建瀛楊文定青麟崇綸何桂清陸建瀛,字立夫,湖北沔陽人。道光二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直上書房,洊遷中允。大考擢侍講,轉侍讀。二十年,出為直隸天津道,累擢布政使。時英吉利擾浙江,沿海戒嚴,徵西北兵聚畿輔,建瀛供防軍,處善後,皆應...
《通典》卷一百八十六 邊防二
東夷下○高句麗高句麗,後漢朝貢,雲本出於夫餘先祖朱蒙。朱蒙母河伯女,為夫餘王妻,為日所照,遂有孕而生。及長,名曰朱蒙,俗言善射也。國人慾殺之,朱蒙棄夫餘,東南走渡普述水,至紇升骨城,遂居焉,號曰句麗,以高為氏。及漢武滅朝鮮,以高...
《全唐詩》卷一百八十
卷180_1【登錦城散花樓】李白日照錦城頭,朝光散花樓。金窗夾繡户,珠箔懸銀鈎。飛梯綠雲中,極目散我憂。暮雨向三峽,春江繞雙流。今來一登望,如上九天遊。齋卷180_2【登峨眉山】李白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周流試登覽,絕怪安...
《新唐書》卷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楊時朱孫楊行密,字化源,廬州合淝人。少孤,與羣兒戲,常為旗幟戰陣狀。年二十,亡入盜中,刺史鄭綮捕得,異其貌,曰:"而且富貴,何為作賊?"縱之。與里人田頵、陶雅、劉威善。僖宗在蜀,刺史遣通章行在,日走三百里,如約而還。秦宗權寇廬...
《全唐詩》卷一百八十四
卷184_1【題隨州紫陽先生壁】李白神農好長生,風俗久已成。復聞紫陽客,早署丹台名。喘息餐妙氣,步虛吟真聲。道與古仙合,心將元化並。樓疑出蓬海,鶴似飛玉京。鬆雪窗外曉,池水階下明。忽耽笙歌樂,頗失軒冕情。終願惠金液,提攜...
 1 2 3 下一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