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咏物诗的文章

咏物诗—《风》
《风》原文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风》译文能吹落秋天的落叶,能催开春天的鲜花。刮过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风》作者简介李峤(644~713),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
咏物诗—《盆莲》
《盆莲》原文四面花开玉露滋,晓风翻雨叶垂垂。泉明酒思濂溪癖,凭仗盆池借一枝。《盆莲》作者简介徐阶,(1503~1583),字子升,号少湖,汉族,明松江府华亭县人。曾密疏揭发咸宁侯仇鸾的罪行,且擅写青词为嘉靖帝所信任。和严嵩一起在...
咏物诗—《梅花》
《梅花》原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月18日-1086年),字介甫,晚号半山,逝世后追谥号文。小字獾郎,晚年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
咏物诗—《梅花诗》
《梅花诗》原文琼枝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绝几回开。《梅花诗》作者简介高启(1336~1374)明代诗人。字季迪,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咏物诗—《咏风》
《咏风》原文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咏风》鉴赏肃肃凉景生,首句平直轻快,习习凉风飘然乍起。加我林壑清,是紧承上句,概写风不管深沟还是浅壑,不分高...
咏物诗—《醉桃源·芙蓉》
《醉桃源·芙蓉》原文青春花姊不同时。凄凉生较迟。艳妆临水最相宜。风来吹绣漪。惊旧事,问长眉。月明仙梦回。凭阑人但觉秋肥。花愁人不知。《醉桃源·芙蓉》鉴赏上片青春四句扣题,咏荷花。言荷花与百花并...
咏物诗—《蝉》
《蝉》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深切感情,我们一起来看看《蝉》的原文及作者简介。《蝉》原文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注释1垂緌(ruí):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
咏物诗—《忆梅》
《忆梅》原文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忆梅》鉴赏首先是一句定定住天涯,可看得出一开始诗人的思绪并不在梅花上面,而是因为滞留异乡而苦。梓州(今四川三台)离长安一千八百余里,以唐代疆域之辽阔而...
咏物诗词:满庭芳 茶
满庭芳茶【朝代】宋代【作者】黄庭坚【原文】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纤纤捧,研膏溅乳,金缕鹧鸪斑。相如,虽病渴,一觞一咏,宾有群贤。为扶起灯前,醉玉颓山。搜搅...
咏物诗—《梅花·疏枝横玉瘦》
《梅花·疏枝横玉瘦》原文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梅花·疏枝横玉瘦》注释①三弄:指笛曲名梅花三弄。古有笛曲谢梅花之说。②东君:司...
咏物诗—《咏蝉》
《咏蝉》原文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咏蝉》译文蝉伏下头,饮着清洁的露水,鸣声不停地从树叶疏落的梧桐上传出。身居高处,鸣声自然传得很远,并不是凭借秋风啊。《咏蝉》作者简介虞世南,558年--638年...
咏物诗—《临江仙·梅》
《临江仙·梅》原文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临江仙·梅》赏析细读这首赏花词,发现李清照...
咏物诗—《疏影·梅影》
《疏影·梅影》原文冰条冻叶,又横斜照水,一花初发。素壁秋屏,招得芳魂,仿佛玉容明灭。疏疏满地珊湖冷,全误却、扑花幽蝶。甚美人、忽到窗前,镜里好春难折。闲想孤山旧事,浸清漪、倒映千树残雪。暗里东风,可惯无情,搅碎一...
咏物诗—《忆梅》
《忆梅》原文姑射仙人冰雪肤,昔年伴我向西湖。别来几度春风换,标格而今似旧无。《忆梅》作者简介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学家。字复之,号遁庵,别号菊庄。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
咏物诗—《咏烛二首(其一)》
《咏烛二首(其一)》原文焰听风来动,花开不待春。镇下千行泪,非是为思人。《咏烛二首(其一)》译文光焰随风而动,光芒像花开不待春来。常如落下千行泪水,当不会也是因为充满思念。《咏烛二首(其一)》作者简介李世民:唐太宗李...
咏物诗—《新竹》
《新竹》原文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新竹》译文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门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明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新竹》赏析比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
咏物诗—《柳絮》
《柳絮》原文晴栏看尽柳花飞,一段风情不自持。若使化为萍逐水,不如且作絮沾泥。《柳絮》作者简介卢梅坡,(生卒事迹均不详),宋朝文人,《全宋词》录其《鹊桥仙》(三月廿一)等4首。梅坡应该也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自号为梅坡,到...
咏物诗—《花影》
《花影》原文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又教明月送将来。《花影》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
咏物诗词:《早梅》原文
《早梅》原文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早梅》作者简介张谓(?—约778年)字正言,河内(今河南泌阳县)人。天宝二年登进士第,乾元中为尚书郎,大历年间潭州刺史,后官至礼部侍郎,三典贡举...
咏物诗—《定风波-红梅》
《定风波-红梅》原文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定风波-红梅》鉴赏此词是作者贬谪黄州期间,因读北...
咏物诗—《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歌》原文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赏析这首诗出自《李太白全集》卷八,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全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唐诗笺注》:&lsq...
咏物诗词: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朝代】宋代【作者】黄庭坚【原文】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咏物诗词:《桃花溪》原文
《桃花溪》原文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桃花溪》作者简介张旭唐代书法家、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伯高,吴郡(治所在今江苏苏州)人,曾任常熟尉、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他是盛唐的大...
咏物诗—《春寒》
《春寒》原文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春寒》译文二月的巴陵,几乎天天都刮风下雨,从不间断。料峭的春寒,给园林的花木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看,在风雨的侵袭之下,已经开花的花朵凋零了...
咏物诗—《夜雪》
《夜雪》原文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夜雪》赏析在大自然众多的产儿中,雪可谓得天独厚。她以洁白晶莹的天赋丽质,装点关山的神奇本领,赢得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的赞美。在令人目不暇接的咏雪篇章中,白...
 1 2 3 下一页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