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卷十的文章

《三國志》卷十 魏書十 荀彧荀攸賈詡傳第十
荀彧字文若,潁川潁陰人也。祖父淑,字季和,朗陵令。當漢順、桓之間,知名當世。有子八人,號曰八龍。彧父緄,濟南相。叔父爽,司空。【續漢書曰:淑有高才,王暢、李膺皆以為師,為朗陵侯相,號稱神君。張璠漢紀曰:淑博學有高行,與李固、李...
《唐才子傳》卷十
○王煥煥,大順二年禮部侍郎裴贄下進士及第。俄自左史拜考功員外郎,同年皆得美除,煥首唱感恩長句,上謝座主裴公,當時甚榮之。後以禮部侍郎致仕,年九十,見《睢陽五老圖》。煥工詩,情極婉麗。嘗為《惆悵詩》十三首,悉古佳人才子深...
《南齊書》卷十 志第二◎禮下
建元四年,高帝山陵,昭皇后應遷祔。祠部疑有祖祭及遣啟諸奠九飯之儀不。左僕射王儉議:"奠如大斂。賀循雲'從墓之墓皆設奠,如將葬廟朝之禮'。範寧雲'將窆而奠'。雖不稱為祖,而不得無祭。"從之。有司又奏:"昭皇后神主在...
《魏書》卷十 帝紀第十◎孝莊紀
孝莊皇帝,諱子攸,彭城王勰之第三子。母曰李妃。肅宗初,以勰有魯陽翼衛之勳,封武城縣開國公。幼侍肅宗書于禁內。及長,風神秀慧,姿貌甚美。拜中書侍郎、城門校尉、兼給事黃門侍郎,雅為肅宗所親待,長直禁中。遷散騎常侍、御史中...
《隋書》卷十 志第五
◎禮儀五輿輦之別,蓋先王之所以列等威也。然隨時而變,代有不同。樑初尚遵齊制,其後武帝既議定禮儀,乃漸有變革。始永明中,步兵校尉伏曼容奏,宋大明中,尚書左丞荀萬秋議,金玉二輅,並建碧旂,象革木輅,並建赤旂,非時運所上,又非五方之...
《孔子集語》卷十
論政九《尚書大傳》子曰:"古之聽民者,察貧窮,哀孤獨,矜寡,宥老幼,不肖無告,有過必赦,小罪勿增,大罪勿累,老弱不受刑,有過不受罰。故老而受刑謂之悖,弱而受刑謂之漊,不赦有過謂之賊,逆率過以小謂之枳。故與其殺不辜,寧失有罪;與其增以...
《晉書》卷十 帝紀第十
◎安帝恭帝安皇帝諱德宗,字德宗,孝武帝長子也。太元十二年八月辛巳,立為皇太子。二十一年九月庚申,孝武帝崩。辛酉,太子即皇帝位,大赦。癸亥,以司徒、會稽王道子為太傅,攝政。冬十月甲申。葬孝武皇帝於隆平陵。大雪。隆安元年...
《貞觀政要》卷十 行幸第三十七 凡四章
貞觀初,太宗謂侍臣曰:"隋煬帝廣造宮室,以肆行幸,自西京至東都,離宮別館,相望道次,乃至幷州、涿郡,無不悉然。馳道皆廣數百步,種樹以飾其傍。人力不堪,相聚為賊。逮至末年,尺土一人,非復己有。以此觀之,廣宮室,好行幸,竟有何益?此皆朕...
《華陽國志》卷十(中)
先賢士女總贊中◎廣漢士女▲講學衝邃,洙、泗是睎。胤帝紹聖,庶熙疇諮。楊宣,字君緯,什邡人也。少受學於楚國王子張,天文、圖緯於河內鄭子侯,師楊公叔,能暢鳥言,長於災異,教授弟子以百數。成帝徵拜諫大夫。帝無嗣,宣上封事,勸宜以...
《金史》卷十 本紀第十
◎章宗二四年春正月己巳朔,以皇太后喪,不受朝。辛未,以平章政事夾谷清臣為尚書右丞相,監修國史。丁丑,遣戶部侍郎李獻可等分路勸農事。癸未,尚書省奏大興府推官蘇德秀為禮部主事,上曰:“朕既嘗語卿,百官當使久於其職。彼方任理...
《宋書》卷十 本紀第十◎順帝
順皇帝諱準,字仲謀,小字智觀,明帝第三子也。泰始五年七月癸丑生。七年,封安成王,食邑三千戶。仍拜撫軍將軍,置佐史。廢帝即位,為揚州刺史。元徽二年,進號車騎將軍、都督揚、南豫二州諸軍事,給鼓吹一部,刺史如故。四年,又進號驃騎...
《王守仁全集》卷十
靜心錄之二文錄二書二始正德辛巳至嘉靖乙酉與鄒謙之(辛巳)別後德聞日至,雖不相面,嘉慰殊深。近來此意見得益親切,國裳亦已篤信,得謙之更一來,愈當沛然矣。適吳守欲以府志奉瀆,同事者於中、國裳、汝信、惟浚、遂令開館於白鹿。...
《明史》卷十 本紀第十
◎英宗前紀英宗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諱祁鎮,宣宗長子也。母貴妃孫氏。生四月,立為皇太子,遂冊貴妃為皇后。宣德十年春正月,宣宗崩,壬午,即皇帝位。遵遺詔大事白皇太后行。大赦天下,以明年為正統元年。始罷...
《朱子語類》卷十 學四
◎讀書法上讀書乃學者第二事。〔方子〕讀書已是第二義。蓋人生道理合下完具,所以要讀書者,蓋是未曾經歷見許多,聖人是經歷見得許多,所以寫在冊上與人看。而今讀書,只是要見得許多道理。及理會得了,又皆是自家合下元有底,不是...
《陳書》卷十 列傳第四◎周鐵虎 程靈洗 子文季
周鐵虎,不知何許人也,樑世南渡。語音傖重,膂力過人,便馬槊,事梁河東王蕭譽,以勇敢聞,譽板為府中兵參軍。譽為廣州刺史,以鐵虎為興寧令。譽遷湘州,又為臨蒸令。侯景之亂,元帝於荊州遣世子方等代譽,且以兵臨之。譽拒戰,大捷,方等死,鐵...
《北史》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高祖武皇帝諱邕,字禰羅突,文帝第四子也。母曰叱奴太后。魏大統九年,生於同州,有神光照室。帝幼而孝敬,聰敏有器質。文帝異之曰:"成吾志者,此兒也。"年十二,封輔城郡公。孝閔帝踐阼,拜大將軍,出鎮同州。明帝即位,遷柱國,授蒲州刺...
《華陽國志》卷十(下)
先賢士女總贊下◎漢中士女▲鄭真嶽峙,確乎其清。鄭子真,褒中人也。玄靜守道,履至德之行。乃其人也,教曰:“忠孝愛敬,天下之至行也;神中五徵,帝王之要道也。”成帝元舅大將軍王鳳備禮聘之,不應。家谷口,世號“谷口子真”。亡,漢中...
《北齊書》卷十 列傳第二
◎高祖十一王○永安簡平王浚平陽靖翼王淹彭城景思王浟上黨剛肅王渙襄城景王氵肓任城王湝高陽康穆王湜博陵文簡王濟華山王凝馮翊王潤漢陽敬懷王洽神武皇帝十五男:武明婁皇后生文襄皇帝、文宣皇帝、孝昭皇帝、襄城景王淯...
《貞觀政要》卷十 畋獵第三十八 凡五章
祕書監虞世南以太宗頗好畋獵,上疏諫曰:"臣聞秋獮冬狩,蓋惟恆典;射隼從禽,備乎前誥。伏惟陛下因聽覽之餘辰,順天道以殺伐,將欲摧斑碎掌,親御皮軒,窮猛獸之窟穴,盡逸材之林藪。夷凶翦暴,以衛黎元,收革擢羽,用充軍器,舉旗效獲,武遵前古...
《周書》卷十 列傳第二
邵惠公顥(子什肥導什肥子胄導子廣亮翼椿眾)杞簡公連莒莊公洛生(子菩提)虞國公仲(子興興子洛)邵惠公顥,太祖之長兄也。德皇帝娶樂浪王氏,是為德皇后。生顥,次杞簡公連,次莒莊公洛生,次太祖。顥性至孝,德皇后崩,哀毀過禮,鄉黨鹹...
《淮南子》卷十 繆稱訓
道至高無上,至深無下,平乎準,直乎繩,圓乎規,方乎矩,包裹宇宙而無表裡,洞同覆載而無所礙。是故體道者,不哀不樂,不喜不怒,其坐無慮,其寢無夢,物來而名,事來而應。主者,國之心,心治則百節皆安,心擾則百節皆亂。故其心治者,支體相遺也;其國...
《戰國策》卷十·齊策三
一楚王死章楚王死,太子在齊質。蘇秦謂薛公曰:“君何不留楚太子,以市其下東國。”薛公曰:“不可。我留太子,郢中立王,然則是我抱空質而行不義於天下也。”蘇秦曰:“不然郢中立王,君因謂其新王曰:‘與我下東國,吾為王殺太子。不然...
《宋史》卷十 本紀第十
仁宗二明道元年春二月癸卯,呂夷簡上《三朝寶訓》。丙午,詔仕廣南者毋過兩任,以防貪黷。庚戌,以張士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戊午,錄故宰臣孫,並試將作監主簿。甲子,詔員外郎以上致仕者,錄其子校書郎,三丞以上齋郎。...
《抱朴子內篇》卷十 明本
或問儒道之先後。抱朴子答曰:"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先以為陰陽之術,眾於忌諱,使人拘畏;而儒者博而寡要,勞而少功;墨者儉而難遵,不可遍循;法者嚴而少恩,傷破仁義。唯道家之教,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包儒墨之善,總名法之要,與...
《舊五代史》卷十(梁書)末帝紀下
貞明六年春正月戊子,以曹州刺史朱漢賓為安州宣威軍節度使;以許州匡國軍節度觀察留後、充散指揮都軍使、檢校太傅王彥章為匡國軍節度使,進封開國侯,軍職如故。二月癸丑,宣州節度使錢傳璟起復,依前檢校太傅、同平章事、宣州節...
 1 2 下一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