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

《孔子集語》卷八
交道七《韓詩外傳》九孔子出遊少原之野,有婦人中澤而哭,其音甚哀。孔子怪之,使弟子問焉,曰:"夫人何哭之哀?"婦人對曰:"曏者,刈蓍薪亡吾蓍簪,吾是以哀也。"弟子曰:"刈蓍薪而亡蓍簪,有何悲焉?"婦人曰:"非傷亡簪也,蓋不忘故也。...
《朱子語類》卷三十七 論語十九
◎子罕篇下△法語之言章"法語之言","巽與之言",巽,謂巽順。與他說,都是教他做好事,如"有言遜於汝志"。重處在"不改、不繹"。聖人謂如此等人,與他說得也不濟事,故曰:"吾末如之何也已!"〔端蒙〕植說:"此章集註雲:'法語...
《朱子語類》卷二十四 論語六
◎為政篇下△吾與回言章論語所載顏子語,止有喟然之嘆與"問仁"兩章而已。而夫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知是說甚麼,惜乎其不傳也!〔便〕或問:"顏子'終日不違,如愚',謂顏子心與聖人契。"曰:"此是前輩已自說了,畢竟要見顏子...
劉向說苑
孔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夫本不正者末必倚,始不盛者終必衰。詩云:“原隰既平,泉流既清”。本立而道生,春秋之義;有正春者無亂秋,有正君者無危國,易曰:“建其本而萬物理,失之毫釐,差以千里”。是故君子貴建本而重立始。魏...
《朱子語類》卷三十九 論語二十一
◎先進篇上△先進於禮樂章立之問:"先進、後進,於禮樂文質何以不同?"曰:"禮,只是一個禮,用得自不同。如升降揖遜,古人只是誠實依許多威儀行將去,後人便自做得一般樣忒好看了。古人只是正容謹節,後人便近於巧言、令色。樂,亦只...
《孔子集語》卷六
主德五《尚書大傳》武丁祭成湯,有雉飛昇鼎耳而雊。武丁問諸祖己,祖己曰:"雉者,野鳥也,不當升鼎。今升鼎者,欲為用也。無則遠方將有來朝者乎!"故武丁內反諸己,以思先王之道,三年,編髮重譯來朝者六國。孔子曰:"吾於高宗肜日,見德...
《荀子》賦篇第二十六
爰有大物,非絲非帛,文理成章;非日非月,為天下明。生者以壽,死者以葬。城郭以固,三軍以強。粹而王,駁而伯,無一焉而亡。臣愚不識,敢請之王?王曰:此夫文而不採者歟?簡然易知,而致有理者歟?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歟?性不得則若禽獸,性得之...
《王守仁全集》卷九
靜心錄之一文錄一書一始正德己巳至庚辰與辰中諸生(己巳)謫居兩年,無可與語者。歸途乃得諸友,何幸何幸!方以為喜,又遽爾別去,極怏怏也。絕學之餘,求道者少;一齊眾楚,最易搖奪。自非豪傑,鮮有卓然不變者。諸友宜相砥礪夾持,務期有成...
《朱子語類》卷五十四 孟子四
◎公孫丑下△天時不如地利章"孤虛",以方位言,如俗言向某方利,某方不利之類。"王相",指日時。集說。〔僩〕孟子將朝王章問:"'孟子將朝王',齊王託疾召孟子,孟子亦辭以疾,莫是以齊王不合託疾否?"曰:"未論齊王託疾。看孟子...
《朱子語類》卷五十三 孟子三
◎公孫丑上之下△以力假仁章彝叟問:"'行仁'與'假仁'如何?"曰:"公且道如何是'行仁、假仁'?"曰:"莫是誠與不誠否?"曰:"這個自分曉,不須問得。如'由仁義行,非行仁義'處卻好問。如行仁,便自仁中行出,皆仁之德。若假仁...
《朱子語類》卷九十三 孔孟周程張子
看聖賢代作,未有孔子,便無論語之書;未有孟子,便無孟子之書;未有堯舜,便無典謨;未有商周,便無風雅頌。〔賀孫〕此道更前後聖賢,其說始備。自堯舜以下,若不生個孔子,後人去何處討分曉?孔子後若無個孟子,也未有分曉。孟子後數千載,乃始...
《論語集註》讀書心得
《論語集註》讀書心得1我讀完《論語譯註》,也算是對《論語譯註》有了些瞭解,還有了些興趣,感到孔老夫子既有學問又有思想,一部《論語註釋》流傳至今好幾千年,被人們捧若聖經,怪不得譽為“半部論語治天下”。都說孔子弟子三...
《朱子語類》卷三十五 論語十七
◎泰伯篇△泰伯其可謂至德章泰伯得稱"至德",為人所不能為。〔可學〕問"泰伯可謂至德"。曰:"這是於'民無得而稱焉'處見,人都不去看這一句。如此,則夫子只說'至德'一句便了,何必更下此六個字?公更仔細去看這一句,煞有...
《朱子語類》卷九十六 程子之書二
遺書雲,不信其師,乃知當時有不信者。〔方〕第三卷。"學原於思。"思所以起發其聰明。〔端蒙〕"六經浩渺,乍難盡曉。且見得路逕後,各自立得一個門庭。"問:"如何是門庭?"曰:"是讀書之法。如讀此一書,須知此書當如何讀。伊...
《王守仁全集》卷十二
靜心錄之四外集三書答佟太守求雨昨楊、李二丞來,備傳尊教,且詢致雨之術,不勝慚悚!今早諶節推辱臨,復申前請,尤為懇至,令人益增惶懼。天道幽遠,豈凡庸所能測識?然執事憂勤為民之意真切如是,僕亦何可以無一言之復!孔子云:“丘之禱久...
《朱子語類》卷四十一 論語二十三
◎顏淵篇上△顏淵問仁章顏子生平,只是受用"克己復禮"四個字。不遷,不貳。三月不違。不改其樂。〔道夫〕顏子克己,如紅爐上一點雪!〔道夫〕"克己復禮",間不容髮。無私便是仁。〔道夫〕"克己復禮",如通溝渠壅塞;仁乃水流...
《中論》務本第十五
人君之大患也,莫大於詳於小事而略於大道,察於(原作"其",據《治要》改)近物而闇於遠圖(《治要》作"數")。故自古及今,未有如此而不亂也。未有如此而不亡也。夫詳於小事而察於近物者,謂耳聽乎(《治要》作"於")絲竹歌謡之和,目...
《中論》虛道第四
人之為德,其猶器(原作"虛器",據《治要》刪)歟?器虛則物注,滿則止焉。故君子常虛其心志,恭其容貌,不以逸群之才加乎眾人之上,視彼猶賢,自視猶不足(《治要》作"不肖")也。故人願告之而不厭,誨之("而不"下五字原脫,據《治要》補)而...
《荀子》性惡篇第二十三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
《朱子語類》卷一百二十五 老氏
(莊列附。)◎老子康節嘗言"老氏得易之體,孟子得易之用",非也。老子自有老子之體用,孟子自有孟子之體用。"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此老子之體用也;存心養性,充廣其四端,此孟子之體用也。〔廣〕老子之術,謙沖儉嗇,全不肯役精神。〔...
《孔子集語》卷十
論政九《尚書大傳》子曰:"古之聽民者,察貧窮,哀孤獨,矜寡,宥老幼,不肖無告,有過必赦,小罪勿增,大罪勿累,老弱不受刑,有過不受罰。故老而受刑謂之悖,弱而受刑謂之漊,不赦有過謂之賊,逆率過以小謂之枳。故與其殺不辜,寧失有罪;與其增以...
《朱子語類》卷一百三十五 歷代二
大亂之後易治,戰國嬴秦漢初是也。〔揚〕周太繁密,秦人盡掃了,所以賈誼謂秦"專用苟簡自恣"之行。秦又太苟簡自恣,不曾竭其心思。太史公董仲舒論漢事,皆欲用夏之忠。不知漢初承秦,掃去許多繁文,已是質了。〔至〕學蒙錄:"漢承...
《孔子集語》卷五
六藝四下《御覽》八百四引《詩含神霧》孔子曰:"詩者,天地之心,君德之祖,百福之宗,萬物之戶也。刻之玉版,藏之金府。"《毛詩·木瓜傳》孔子曰:"吾於木瓜,見苞苴之禮行。"《韓詩外傳》五子夏問曰:"《關雎》何以為《國風》始...
《朱子語類》卷一百一十四 朱子十一
◎訓門人二先生問:"看甚文字?"曰:"看論語。""看得論語如何?"曰:"自看論語後,覺得做工夫緊,不似每常悠悠。"曰:"做甚工夫?"曰:"只是存養。"曰:"自見住不得時,便是。某怕人說'我要做這個事'。見飯便吃,見路便行,只管說...
《朱子語類》卷一百三十六 歷代三
因論三國形勢,曰:"曹操合下便知據河北可以為取天下之資。既被袁紹先說了,他又不成出他下,故為大言以誑之。胡致堂說史臣後來代為文辭以欺後世,看來只是一時無說了,大言耳。此著被袁紹先下了,後來崎嶇萬狀,尋得個獻帝來,為挾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