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體會15篇

來源:文書谷 5.87K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書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讀書心得體會15篇

讀書心得體會1

我想:主持人在台上不激動、不講錯詞就很好了,沒想到不僅做到了以上2點,還帶有自己的感情,我十分佩服。如果是我,我一定會結結巴巴、滿臉大汗、臉通紅通紅的`,那可不行,那真是丟臉丟到家了。他們一定做好了準備,有足夠的信心才在台上的,其實做任何事都一樣,都有準備的。

讀書心得體會2

夕陽的餘暉透過窗户,輕輕地灑向那本靜躺在書桌角落上的《平凡的世界》,微黃的封面泛出一層微微的落寞之感。此刻的我,思緒萬千。

這是一個平凡的世界。苦難是作品的底色,小説的主人公,沒有什麼傳奇的經歷,也沒有什麼輝煌的業績,自始至終只能在艱難的生活中奮勇掙扎,甚至生活剛有起色,新的磨難又接踵而來。

我想《平凡的世界》的魅力便在於用平凡的人生,來書寫不平凡的人性。小説中一位熱情開朗的女孩田曉霞無疑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眼球,她有着那個時代難能可貴的不平凡的品質。

田曉霞,一個典型的現代知識女青年。她出生於高幹家庭,受過良好的教育,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和同為知識青年的姐姐相比,她更灑脱、開朗和勇敢,對生活對愛也有一番自己的見解。農村的落後愚昧沒有禁錮她的思想,反而促使她一直走在思想的最前沿。在初次與孫少平見面時,這個可愛的女孩便以東道主的身份熱情招待了他。一個是擔任縣革委會主任田福軍的女兒,一個是貧苦農民孫玉厚的兒子,她卻沒有絲毫的嫌棄和厭惡,而是用自己的從容自然、善解人意來化解孫少平的窘迫。

在她看來孫少平很有氣質,他也熱愛知識,並且有自己的主見,更重要的是,他不偽裝自己,並不因生活的`窘迫就感到自己活得沒有意義。她看得出來少平甚至對苦難有一種驕傲感——只有更深邃地理解了生活的人才會在精神上如此強大。

在高中畢業之時,曉霞對少平説:“不管怎樣,都不能放棄讀書!我生怕我過幾年再見到你的時候,你已經完全變了另外一個人。滿嘴説的都是吃的,肩膀上搭着個褡褳,在石圪節街上瞅着買個便宜豬娃。”這段令人嗤笑的語錄,體現了曉霞的單純可愛,更顯現出她對精神世界的崇高追求。

當她看見少平破落不堪的住處,她不禁落淚了,他太艱難了,但他的不平凡不正是這追求人生的頑強毅力嗎?她悄悄地為少平換了被褥,留下那張春風化雨般的紙條:不要見怪,不要見外。温暖了少平的心靈。

田曉霞,她是《平凡的世界》這部作品中的女勇士。她敢想、敢説、敢做,她是一個異彩的存在,她不僅自己光芒四射,還感染着在她身邊的每一個人,她更是少平身邊温暖的太陽。

她意識到不到自己的存在,能給他人帶來那麼多的美好,尤其對少平,若沒有他們的遇見,或許少平不會成長地那麼快;若沒有他們的相知,或許少平還在圪蹴在那窮山僻壤裏。是她給了少平動力,是她給了少平希望,更是她給了少平愛情的甜蜜與美好。

讀書心得體會3

《格林童話》寫的很精彩,一口氣就看了十幾篇故事。下面,我談談自己的閲讀感受吧!

我覺得,看《格林童話》就像是一次心靈的放飛,看看故事情節體味一下其中的'意義,

欣賞欣賞其語言藝術的特色。猶如採擷最豐碩的花果,吮吸最甜美的甘露,來滋養自己,豐富自己,提高自己

《格林童話》是通過"寓教於故事"的形式,讓讀者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懂得道理,汲取到健康成長的豐富"養料" 。

讀書心得體會4

這本書讓我領悟到我們每位教師最應該重視的不是“教”而是“育”。這個育其實就是心靈的交往與溝通。在與孩子接觸時,要本着愛而不溺,碰而不傷,設身處地以心換心的原則。在我們平時的工作中,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孩子,而對於這些孩子的教育我們往往就事論事,希望藉助幾次談話就解決問題,結果往往事與願違。這些孩子的問題大多是較長時間的不良習慣積累形成的,而且這樣孩子的'經歷過不同老師各種不同形式的.批評教育,抗打擊的能力特別強,抵抗批評的方法很多。其實任何一個人,不管他外表表現的多麼強悍,最怕的還是用心去交心。尤其是現在幾歲、十幾歲的孩子,閲歷不足,有自己的自覺性,又渴望被關注、被呵護。

讀書心得體會5

一本好書猶如一位老師,讓我分辨善惡,讓我分辨悲歡。是童話讓我愛上讀書,書中的《醜小鴨》讓我淚流滿面,我被《皇帝的新裝》裏皇帝的愚蠢而感到大笑……

還有一次,我因看書入迷和媽媽走散,而在廣場上大哭起來,經過這件事情後,我再也不敢邊走邊看書了,有時實在忍不住也拉着媽媽的手看書。

這個四年級的暑假幾乎全是在讀書中過的,我每天早晨起牀,打開空調開始看《上下五千年》我總感覺到大禹治水的艱辛,還為姜太公的智慧感到驕傲……

讀書可懂得大道理,書也是一位高師,可以指點我們的寫作,也是我的'朋友,還是我理想的階梯,讓我邁向我的理想更進一步。

讀書心得體會6

在微博上看了一個視頻《那年花落》,這是我看到一個最令人心寒,令人憐惜,辛酸的一個視頻了。講的是一個關於在長沙學院的大學生陳才,他來自農村,剛走進校園時,他是那樣地開朗熱情,於家,是個乖巧孝順的孩子,於校,是個好學的好學生,於友,是個樂於助人的朋友,可是在大學裏他卻迷失了自我,然而他的命運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看完了他的故事,我內心十分痛苦,一直掙扎着,對於從來不會因為小説,電影而流淚的我,看了這個視頻後真的忍不住想要流淚了。

陳才的反面例子就是才豪,他們都是來自貧困的農村,對於那兩個富豪舍友,他們的命運註定是不會同路的,才豪不受他們的影響和誘惑,毅然堅定自己的信念和目標,最終實現了自我的價值,他是我們都該學習的好榜樣。然而,對於陳才,他卻無形中迷失了自己,抵抗不住外界的誘惑,他想過上新鮮的生活,追求刺激和快活,他開始玩遊戲,去酒吧,逃課,荒廢學業,拋棄了原來的女朋友,與另一個享受女談戀愛,表面上看到他是那樣地瀟灑,可是他內心還是有掙扎的,但是他的良心始終輸給了誘惑。

當看到陳才買了一台昂貴的手機時,他騙了爸爸説是要交實習費,爸爸就毫不猶豫地把家裏最值錢的豬給賣了。當國慶時,陳才不但沒有回家,還騙取了爸爸説要參加比賽需要留校,還需要一筆錢,結果是用錢來陪女朋友去旅遊。當他生日時,他媽媽快不行了,希望能陪他一起過生日,可是他卻因為生日聚會而放棄了回家的念頭,甚至把前女友給他媽媽湊的醫藥費用來開生日聚會。一次次的欺騙,讓人多麼的心寒,要是被他家人知道了會怎樣?父母都是農民,以他為驕傲,然而這樣的.大學生又有什麼意義呢?試問現在的大學生是否能夠問心無愧呢?

看到結局的時候,真的讓人忍不住眼淚的翻騰了,等到他媽媽死了後他才醒悟,可是這一切都晚了,他毀了不僅是自己的大學生活,而是家人的期望,然而幸運的是他還是能夠醒悟了。

是的,每個人都會面對着種種的誘惑,但是重點在於我們能否抵抗誘惑,才豪抵抗了誘惑走向了成功,而陳才卻因為誘惑而悔恨終生,留下了一生的內疚與悔恨。

讀書心得體會7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這是三國演義的開篇詞,《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之一,描述了: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羣雄四起,平定董卓之亂後割據三國,最終,在司馬懿和司馬昭的率領下,統一全國,天下歸晉。

其中,湧現了各路英雄豪傑,赴湯蹈火,單騎救阿斗的趙雲;疑心重重,大戰官渡的曹操;有勇有謀的老將黃蓋……但我卻更喜歡美髯公——關羽。

關羽,之所以被稱為美髯公,是因為他長相不凡:一雙單鳳眼,一對卧蠶眉,身高九尺,使一,騎一匹赤兔馬,但是,我更讚賞的是關羽的赤膽忠心,自從“桃園三結義”過後,關羽與張飛,劉備結為異姓兄弟,他一心輔佐劉備,為劉備打下無數江山,深得劉備寵愛,起初,關羽因打戰,與劉備走火,被困小山上,願與曹軍決一死戰,曹操見此人勇猛無比,勢不可擋,便招來自家軍營,給予最奢華繁榮的生活,希望關羽從此留在大魏。雖然關羽身在曹營,但仍不忘舊主,只把此地當作短暫的歇息之處,處處打探劉備的消息,可見一字一—忠。在一天他得知劉備還活着,不帶走任何一樣東西,飛馬離去,可見對舊主的忠心耿耿。不但如此,關羽在華容道心釋曹操再現他的“忠義”。

在中國復興時期,出了不少忠於祖國,報效祖國的科學家,錢學森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來到美國,學習了各種原子理論,使他成為一名非常強大的科學家。他在美國可以受到非常優良的待遇,但他再回頭一看,當時的'祖國,沒有科技,也沒有設備,受各國嘲笑與欺辱。錢學森不忘“舊主”,冒着生命危險,假扮成逛街,誰知他帶了一家,趁機逃跑,來到中國,為中國原子彈打下堅固的基石,這就是錢學森“忠”的表現。

“忠義”一直是中國的傳統精神,這是一種君子的表現,代表了一個人品格之高尚。

讀書心得體會8

前不久聽了楊晶老師的《白楊》一課,這節課的教學中,楊老師體現了“以學為主:的教學理念。這篇課文不是太長,楊老師並沒有帶着學生從課文的開頭逐段進行學習,而是先指導孩子們交流學生從作者資料,寫作背景,生字生詞和內容理解等各個方面暢所欲言。然後脈絡清晰地直奔課文的重點部分,也是學生最感興趣的地方。”白楊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樹?“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閲讀的興趣,而且進行了材料的選擇。 ”你喜歡哪句讀哪句。“”朗讀要讀出你自己的理解。“這些親切的話語給學生提出了具體明確的學習要求,還尊重了學生個性化的閲讀體驗,還創設了與生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你想對像爸爸這樣的建設者説些什麼?“可以説是對學生情感的延伸,蒐集大西北開發的資料,是課內向課外的延伸。這些無一不體現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新理念。

在學生默讀思考課文主要講了哪些內容,在感受深的小節旁做批註後,李老師以填空的形式出現了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這就是對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訓練。讓學生理解詞語”高大挺秀“中”挺“和”秀“的'意思,再理解這個詞語的意思,讓學生理解”從來“,讀出自己的理解,這些就是對學生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理解詞義實實在在的訓練。再如,出示新疆兵團建設前後的對比並説一説,想對像爸爸這樣的邊疆建設者説些什麼?這些都是對學生紮紮實實語文基礎知識的訓練和語文聽説讀寫能力的培養。

楊老師授課思路清晰,課堂環節環環相扣,每個環節過渡自然,給人一種流暢舒服的感覺。 她的語言簡練,對每個學習活動的要求準確不重複。她整堂課的語言充滿了博大的、寬容的、人性關懷的氣氛。這節語文課是生動的,學生有創造火花的迸放,寂然感動的呈現,課堂閃溢着靈動、愜意、恬淡與高遠。

此次教研活動雖然短暫,但耐人深思,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很多,我將帶着收穫認真鑽研自己的語文教學。

讀書心得體會9

偶然地,在書店選書的時候看到這部小説,因為其舒服的名字就買了。一開始擱置了好久,後來無聊時翻開了她,便再也不能罷手……

作為當代一部當代文學作品,她也許並不像很多名著,鴻篇鉅製,波瀾壯闊;然而作為一部青春文學,她已然成為80 後共同記憶的代名詞。她不僅僅被當做一個故事來讀,更像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影子。書中描寫了那樣一羣真誠的面孔他們相遇或離開,最後有人哭了,有人笑了,有人沉默了。嘴角上的名字,轉身就成為永遠不被提起的回憶。在本不該經歷的時候,經歷了註定要經歷的故事,讓原本可能平靜甚至平淡的人生,充分享受了五彩斑斕的色彩。《匆匆那年》像一個長鏡頭,靜靜地凝視着遙遠的青春,凝視着在未知面前躊躇迴應的少男少女,是不是像極了曾經的你、我、他。

方茴,遺落在春天的側影。可能看過這部書的人大多數都會為方茴的愛而心疼,而落淚。心疼她被陳尋欺騙後的心酸,心疼她被陳尋拋棄時的決然,心疼她在陳尋離開後的偏執。世上本就不乏方茴,甚至比方茴還要可憐的女孩。因為説到底,她是個傻女孩。面對愛情,有的她,在失戀之後苦苦哀求;有的她,折磨自己以換來他的同情;有的她,放低連自己屈就他;有的她,甚至拿生命當籌碼……失去了愛的信仰,大多數女孩也曾如方茴般潰不成軍。我想不管你現在戀愛與否,女孩們,總是會傻過一次,才會丟掉少女的愛情幻想,蜕變出女性睿智成熟的一面。

陳尋,那個尋不回的白衣少年。我想在每個人經歷過的青葱歲月裏,都曾有這樣一個光輝少年吧。他們不一定如流星花園裏的道明寺,但卻一定是真實存在的。成績不錯,體育很好,家境良好,風度翩躚……從來都不缺乏喜歡的他,也一樣會去喜歡別人。總是會有人為方茴不平,而記恨陳尋。在我看來,陳尋最真最純的感情一定是給了方茴的。塞在筆袋裏的紙,寫在黑板上的字,大學聯考放棄的題目,都是認真到極致的喜歡。而後的背叛雖然殘忍,卻也不能否認曾經的用心。只是光陰太過殘酷,走着走着就散了,我依然站在原地,而你卻不見了。

陳尋和方茴兩個人之間的隔閡和裂縫一開始就那麼明顯地存在着,年輕時我們不夠成熟,傻傻的用力,卻不知道用心去理解對方,不能理解不能體貼,不能體貼繼續傷害,以至於努力的互相妥協着,以至於到互相受不了的境地,而這種境地就造成註定的漸行漸遠。

還有喬燃,那個温柔沉靜的少年。《一朵丁香花》的故事,像青春歲月裏所有的暗戀一樣,單純的情思瀰漫過每一個校園,她靜靜地發芽、靜靜地生根、再靜靜地枯萎。也許很多話,一直到最後也沒被發覺。喬燃在方茴心裏留下了什麼,沒有人比方茴更清楚。方茴在喬燃心裏留下了什麼,沒有什麼比之更刺骨吧。從開始到最後,他們都沒有去確定過什麼,等到可以確定的時候,彼此早已悄然遠行了。

更有如花一般的嘉茉……高中的時候,嘉茉喜歡蘇凱,蘇凱喜歡鄭雪;到後來,嘉茉喜歡陳尋,陳尋喜歡沈曉棠。明豔聰慧如她,並不缺乏追求者,卻偏偏選擇了這樣的愛。而面對方茴,殘忍是真的,但也合情合理吧,年少時的喜歡本就毫無來由。我想對方茴來説,怨恨也好,釋懷也罷,匆匆那年早已融化在一去不復返的時光裏。

故事裏一半絢爛一半寂寞的就是趙燁了吧。他就是這麼一個人,總是吵着嚷着要幹嘛,總是沒心沒肺的開着玩笑,總是他先站出來,不管好事壞事。熱鬧得緊,整個青春都絢爛無比。然而他對嘉茉的喜歡,讓我們着實看到了那粗獷背後的纖細情思。在別人都看着他的時候,也許有那麼一些時候,他也是寂寞着的吧。

年少的時候,他們安逸的在一起,安逸的揮霍着每一寸光陰,總是以為一切都可以這麼一直下去,其實青春終散場,只是一直躲在不遠處,安逸地不想看見它的到來。

回想起自己,其實人生中真的有那麼多那麼多事是沒有辦法確定的,而我也老是忍不住去看見遠方,去期望能把以後的事情都確定下來,然後順順利利的'過,其實很多事我們決定去做的時候我們都覺得我們一定會做到,但是很久以後,我們也會明白那些一定做不到,糾結未來之中,失掉現在。走過了高中時代,在那年畢業的暑假裏,盡是傷感。我的成績不盡如人意。然而當我知道曾經暗戀的那個男孩是喜歡過我的,遺憾嗎?也不算是。當他變成記憶中無法泅渡的彼岸,當回憶僅僅變為回憶時,也無所謂遺憾與否。從那之後我終於肯承認,年輕時的誓言,雖然真誠卻也未必長久,只因流年暗換,物是人非。匆匆那年終將過去,沉醉在別人的故事裏,執著着自己的夢!

像他們一樣,我也曾經想把那些過去的歲月,像對待一顆顆透明卻又流光溢彩的水晶珠子一樣,用一根細細的線,小心地、輕輕地串起來,一生珍藏。可是我終究還是沒有那樣的力量,只能也讓他們散落成那些花兒,空氣中還有存在過的芬芳,而我們已經各自奔天涯。而那些曾經晶瑩剔透的青葱歲月,那些在歲月中深深愛過也深深傷害過的人們,終於在悠悠的時光裏,落地成灰。

《匆匆那年》這部小説沒有結局,而我們的青春會有結局嗎?

曾經以為永遠不會結束的日子終於結束,曾經以為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人與事隨着時間的流逝漸漸模糊。

當已經不在一起的時間超過了曾經在一起朝夕相處的時間時,他們也慢慢由我生命的全部而漸漸變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正所謂“不悔夢歸處,只恨太匆匆”!

讀書心得體會10

上週趁着公司旅遊回了趟家,在來回的飛行旅途中,讀着《偷影子的人》來消磨時光。

想要讀這本書,一是因為書名有種神祕感,二是因為封面上的小孩太可愛,而我對小孩向來是毫無招架之力的。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小男孩的成長曆程,書中對情感部分的描寫細膩生動,讓人彷彿回到從前。

一、關於社會

小男孩的童年,因為轉校,因為爸爸的離開,讓他變得膽怯,加上年齡小於其他孩子,經常被同學們尤其是馬格欺負。而他擁有通過影子瞭解他人祕密的能力,在知道了馬格的家庭背景後,他沒有嘲笑,反而消除了他之前的忌恨。人性或許本是如此,對於別人的不幸遭遇會自然而然地表露同情,進而對他的行為也會多幾分寬容和諒解。

之前總是有關於打人殺人盜竊等報道頻出,在我看來,犯罪者的行為固然罪不可赦,但當我們深入瞭解其生活背景和成長經歷時,或許我們能找出最根本的`原因並非人性之惡,大部分取決於社會的不良風氣給大家灌輸的不正確的價值觀,滋生了惡勢力的生長。基於此,除了將罪犯繩之以法,政府和社會更應該做的,是致力於社會風氣的政治和改善,致力於如何提高全民素質,如何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關於孩提時代的感情

克雷兒是“我”在沙灘上度假時認識的夥伴,小男孩一直當她為靈魂伴侶。沙灘上一起放風箏玩耍的假期成就了一段青梅竹馬的回憶,讓小男孩終生無法忘卻。或許孩提時代的感情最純真,因為對於觸碰到孩子心靈的感情,小孩子總是會付出全部的真心。令人欣慰的,是雖經過了幾度春秋的分離,這兩個靈魂最終還是交織在了一起,成了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角色。

或許我們每一個人的童年裏,都有過這樣一份單純的美好。只是,有的美好能如小男孩與克雷兒一樣,隨着人們一起成長,相伴終生;而有的美好就只能停留在了童年,成了無法相伴現在的回憶。

 三、關於友情

讀完小説,其實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小男孩和呂克的友情,歷經歲月滄桑、地點轉變,他們總能一起去應付大大小小的所有事情。童年的玩伴發展成一生的好友實在難得,為了彼此的夢想,他們願意無私地提供任何幫助,如同對待自己的夢想一般。想想自己童年的玩伴,大多已沒了聯繫。如今身邊剩下的朋友,一定要好好珍惜。在此也謝過所有曾經及以後將陪我度過美好時光的小夥伴們,祝福你們的人生都能有各自的精彩紛呈!

讀書心得體會11

人教版新課標國小二年級下冊第八組第3篇文章《恐龍的滅絕》是一篇科學知識小品文。全文以科學家們關於“恐龍滅絕”的説法為線索,介紹了恐龍滅絕的幾種原因。教學完《恐龍的滅絕》後,感覺有幾個亮點,就寫個教學反思。《恐龍的滅絕》這篇文章可説圖文並茂,形象生動逼真,展現了在中生代時期,遍佈恐龍的`神祕世界。最後更引起人們反思:為什麼今天的人類只能從電影、書籍或者博物館裏,來回憶恐龍往日的輝煌呢?恐龍是已經不存在的生物了,然而“恐龍”卻是孩子們非常感興趣的一個話題,文章從題目到內容吸引着學生的好奇心。課文的內容和主題,更加引起孩子們的探究心理,從這個角度説,它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是對學生進行用智慧的目光去觀察、發現身邊的科學,培養學科學、愛科學、發現科學的極好範例。

在《恐龍的滅絕》的教學中,我貫徹“以讀為本,讀中感悟積累”的教學思想,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讀準字音,讀懂詞句的含義,讀通句子,讀出自己的感受與理解,在此基礎上積累詞句。本課我着力以探究性學習為主。通過探究的方式來學習,以訓練學生的語言和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通過探究性學習方式,師生一起帶着疑問閲讀課文,在想象中漫遊恐龍王國,在漫遊中輕鬆愉快地朗讀課文,達到正確、流利的程度;同時激發孩子們對科學的好奇心,有對恐龍的滅絕等自然現象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和願望。

讀書心得體會12

我常常困惑,爸爸媽媽為什麼總是跟我念叨“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之類的話;我常常困惑,怎麼又上課了?又要做作業了?太陽一轉眼就下山了?

今天,讀了朱自清先生的《匆匆》,彷彿是春日裏的清風,吹走了我心頭的迷霧。啊!我懂了:時間來去是這樣的匆匆,多麼寶貴啊!爸爸媽媽嘮叨,是為了讓我珍惜時間;可我呢,總是被動地做這做那,是沒有學會合理安排時間啊!

文中的一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不能平的',為什麼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是啊,時間是有限的,如果在有限的時間裏只做了些無意義的事,虛度年華,那該是一件多麼讓人懊悔的事啊!讀着文章,我想到了自己。每天早上,我總是磨磨蹭蹭不願起牀,美好的晨光就在我矇矓的睡眼前溜走了;放學後,我總是想多玩一會兒,看電視劇、玩電腦遊戲……當我抬起頭時,天就黑了。我浪費了多少時間啊!想起這些,我慚愧極了。

好吧,不能再讓時間跑得比我快了!從今天開始,我要抓住太陽——好好兒學習,好好兒鍛鍊,好好兒生活,讓每分每秒都過得有意義!

讀書心得體會13

通過閲讀《新教育之夢》。我深深地體會到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應該具備的以下幾方面素質:

一、要有“激情”。

讀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之夢》時,、讓你感覺到你不是在讀書,而是在聆聽一位充滿激情富有詩意的大師在演講,特別有激情,我們用這種激情去感染學生,調動學生,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主客體的角色就會得到很好的轉換,課堂教學也就會很成功。

二、要有“愛心”。

有人説“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句話很實在,一個合格的教師應當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重的老師。清晰地記得作者説過“一個教師不在於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怎樣來“用心”對待我們教育,“用心”關注我們的每一位學生。教師富有愛心,可以給學生創造寬鬆愉悦的心理感受,便於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三、要有“責任心”。

有人讚美教師,把教師比作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也有人把教師比作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管教師是蠟燭也好,還是人類靈魂工程師也好,都説明了教師職業的特殊與責任。三十年的教師生涯告訴我,作為一個教師他除了具備足以勝任教學的專業知識外,教師的責任心是很重要的,因為教師面對學生不僅是傳授知識與技能,而且要關注到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的健康與發展,培養學生以積極的人生態度對待生活對待社會。

四、要有“紮實的專業技能和良好的知識結構”。

要勝任新課改需要,教師必須具備紮實的專業技能和良好的知識結構。紮實的專業技能和良好的知識結構,使我們很容易駕馭課堂,採用多渠道的教育手段和教學技巧來豐富課堂,調動和感染學生;

另外,紮實的基礎,使我們很容易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五、要有“健康的個性”。

古語説得好: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在這句話裏説明了,教師不僅要學識高,還要身正,所謂“身正”,就是指教師要有健康的個性。教師要大度寬容,教師要充滿自信,教師要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教師要謙虛好學,教師要與人相處合作融洽。教師在教育學生同時,有無時不刻的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去影響學生,去感染學生。

我們都知道《夸父追日》的故事。而無數的教育工作者不正像當年的夸父一樣因為對教育的夢想而無畏的前進嗎。朱永新老師為我們描繪了一個美麗的畫卷,作為一名教育者,我則希望用自己的實踐行動追逐這個夢想。做一名好教師,讓孩子們尊敬,喜歡的教師,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孩子,讓他們感受到來自於我們教育者的愛。讓我們用夢想的翅膀呵護每一個孩子幼小純真的童真,讓他們快樂地成長

最近我拜讀了教育專著《名師怎樣觀察課堂》,讀後感慨很深。這本書闡述了編者對於各學段教學內容的理解和對教學策略的思考,又向我們展示了許多教師個性化的教學設計。在這裏名師能和我們進行推心置腹的對話,是對我們國小教師的教學實踐、教學探索的一種專業引領。讀後你不得不佩服專家那理性的思考、深入淺出的剖析、以及高瞻遠矚的目光……書中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這本書在新課程、新理念的背景下,具體展示了名師授課的過程,對新課改形勢下教師的教學有示範與指導作用。這本教育專著使我深入瞭解在各個學段,我們的教學重點應放在哪裏,應該用什麼方法指導學生的學習。“精彩課堂”中展示的精彩課例,讓我親身感受名師在教學環節上的準確把握,每節課後的教學反思,更是剖析深刻。這樣的內容和形式安排,意在對教師起到舉一反三、名師引路的作用。這本書更吸引我的是,在每一個案例後都有“方法闡釋”的形式,對本課採用什麼方法,引領學生突破本課的難點,做以簡練的總結,讓我們教師一下子感受到他們的別出心裁,從中受到啟發。讀完這本專著,我收穫頗多。文中指出現在的教學中很多老師走入的極端,我馬上感受到真是旁觀者清,專家指出的很多錯誤做法,在我的教學中都曾出現過,不禁讓我汗顏。

1、教學內容胖。我們在有領導、老師聽課的時候,經常是一節課的內容安排的非常多,把兩節課的任務合併在一節課完成,為了就是課堂上的感覺比較充實、有看頭,過於求全求美。結果呢,往往是倉促結束,給聽課的老師留下的印象就是一節課胳膊記錄的十分勞累,真是疲於追趕呀!而學生呢,更是隨着老師在一個勁的跑。

2、教學環節碎。我們在教學中尤其應該重視培養良好的數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只有整合教學環節才有利於學生對課本的整體把握,才能較好的落實教學目標,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其根本在於提高設問的質量,擴大教學各環節的容量,保證每個人都有自主學習、探究的空間。

3、教學形式花。教師們熱衷於形式的翻新、多媒體的濫用,通過花裏胡哨的教學形式把《課標》理念在課堂中“外顯”出來。我們這是“東施效顰”只學外表,反而丟棄了最根本的東西,那就是課堂的實效性。我們要切合實際,實事求是,根據教學的需要設計必要的教學形式,而不能盲目追求時髦。

這本書,不僅讓我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還為我指明今後閲讀教學的方向,我要創造性的使用教材,設計出更科學、更合理的教學過程,激發學生的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我感受到教師課堂角色的轉化的必要性,學會與時俱進。“活到老,學到老”,名師們在三尺講台上奮鬥了幾十年,有的甚至兩鬢斑白,仍然奮鬥在教學最前沿,不斷探索,努力學習,以求不斷完善與提高,這種終身學習、學無止境的熱情,讓我感動,名師的課堂藝術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鑑,要讓它成為激勵我們思考與探索的思想火花與精神嚮導。

新教育行動在全國如火如荼的開展,我們也積極的參與其中,又一次的讀了這本教育典著,又一次的豁然開朗,又一次的被深深的震撼。

再一次的重讀新教育,這一次對對它的理念:“過一種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燃起我對教育的新的期望。教育也可以是幸福的、完整的。這句話,不只説我們教師要過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學生也應該是幸福的。

這本書中我最欣賞的一句話是:行動就有收穫。朱永新教授説的是,只要你去做,你就能行;

只要你去做你就會成功。是的呀。在人生的漫漫長河中,我們總是想要的、希望的很多,而實現的卻很少。原因有很多種,自身的惰性,是最重要的.是,沒有去行動,沒有去堅持。我們不需要華而不實的話語,我們不需要誇誇其談的口號,我們只需要踏踏實實的去做、去行動,就一定會有所收穫。

而整本書裏,我感受最深的是沒有教師的幸福,就不會有快樂的學生。教師是教育活動的支撐點,一切為了教師,為了教師的一切。讓教師和學生在教育過程中共同成長,共同發展進步,讓教師和學生一樣,也能享受教育的幸福感和愉悦感。我們校長也常説,一個學校發展的最最核心的的東西就是教師用自己的專業發展帶動學校的發展,進而去影響學生的成長。那就很清楚了,如果沒有教師的成長,也就不會有學生的成長;

沒有教師的快樂就不會有學生的快樂。教師不快樂,他就沒有激情去擁抱他的教育生活,那麼幸福的教育生活從何而來?

一個人精神發育史就是一個人的閲讀史。閲讀讓我們精神起來!因此我們教師應該把閲讀當成一個自己的習慣,就像每天起牀、吃飯一樣,每天讀每天都有收穫。在收穫中成長,在收穫中快樂,自己快樂,孩子們也就快樂了。

朱永新教授還説過:“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養積極的態度,真正的讓教師、學生和學校一起成長。每個老師都應該有自己的夢,都應該給自己一種挑戰自我的勇氣,一種超越的精神。這樣每一個老師、每一位學生都要成功、都會成功。

為師者,不斷提高自己,用心閲讀,用心成長,用心總結。讓我們在新教育這條路上,越走越堅定,越走越平坦。

翻開《教育有悟》,初讀感覺這是一本再普通不過的書籍了,這本書是由95篇教育隨筆組成的,裏面描述的,都是工作在教育一線的教師們所記錄的發生在教師和孩子們之間或發生在孩子們自己之間的小事,也是一些瑣細得不能再瑣細的事件:學生考試作弊啦、新生點名啦、教師板書啦、課堂上表揚啦……故事中一幕幕場景,有些我們多麼熟悉的,甚至是自己親身經歷。或許你會覺得這樣的書記錄的事太平凡,但細想,教育,不就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瑣碎繁雜嗎?不就是日復一日的雞毛蒜皮嗎?

這本書分五個板塊,其中第一章節告訴我們,教師不僅僅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因為學生作為教師的教育對象,其一言一行莫不形成反饋,使教師從中學習、體悟,不斷調整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行為,從而使整個教育成為一個雙向動態過程。而其中的第三章節是關於針對後進生一些教育的機制,它告誡我們只要目中有人,就沒有後進生。“後進生”不等於“後進人”,事實甚至相反,教師們只要把“生”當“人”,就不會再有“後進生”了。因為教育的奇蹟在於:教師之光,能使遠遠近近的心都披上絢麗。

書中所寫,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沒有抽象的理論,有的只是生動的教育故事以及故事中藴含的思考。內容鮮活而真實,文筆樸素而流暢。樸實的文字中包含着真摯的情感,讀着讀着,我被故事內容所吸引,所感動,更引起了我深深的思索。

它猶如一面鏡子,折射出我們日常教育教學中存在的諸多不足:你差遣你的學生為你做私事了嗎?哪怕只是舉手之勞;

你注意批評學生的方式了嗎?哪怕只是換個談話場所;

你尊重學生的“雜念”嗎?哪怕它有時會擾亂課堂;

你能耐心傾聽學生的辯解嗎?哪怕他確實有錯。

它又如一位指點迷津的導師,為我們解決工作中的各種困惑而指明方向:它告訴我們如何激發中間生的學習熱情;

它告訴我們如何讓班幹部樂於奉獻而毫無怨言;

它告訴我們愛得不恰當也會造成傷害;

它告訴我們什麼是寬容的魅力。

感謝這些教育的有心人。他們讓我們更多的教師分享了他們的成功的經驗與體會,讓我們靜靜地吸吮“名師”們帶給我們的精神食糧,讓我們明白如何使用一個微笑,一句稱讚,一個親切的動作,如何用愛温暖學生,亮麗自己!

看了《愛的教育》這本書使我感受很深,它裏面的內容寫得十分真實,讓我看得進神進肺。沒有任何虛偽的説教,並且教會了我很多道理,所以,我特別喜歡愛看這本書。

《愛的教育》是阿米琪斯最著名的作品,1866年出版後即暢銷不衰,目前已有成為世界公認的文學名著。該書主要講了:一個意大利四年級國小生安利柯的一年來的經歷,描寫了發生在學校、班級和家裏的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父母對兒女的愛有多深呀!在學校老師的關懷和鼓勵之下,同學之間相互幫助的氛圍裏,朋友間的關愛都無不流溢於紙上,真是動人心絃啊!

愛,像人的靈魂,天天陪伴在我們身邊,實在他的意義已融進我們的生命。就如父母的愛,不説操勞奔走,單是穿衣洗臉,催促孩子看書學習,往書架上放一本孩子愛看的書,一有頭疼發熱,問冷問熱尋醫找藥就擺放在眼前,臨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們需要張開雙臂才能擁抱的沒法形容的愛。當我們墮進窘境,沒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伴在身邊,晚上不忘吩咐一句:早點睡,別熬壞身子。讀了安利柯的故事,我熟悉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輕易忽視,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沒法感遭到。

親情是我們生活中最普遍的感情,也是我體會最深的感情。但我需要的不是單純的無條件的溺愛,而是相互的尊敬。家長的行為是最能夠作為榜樣,成為孩子模仿的榜樣的。這要求家長要從平常小事中留意自己的言行,打鐵先要本身硬。只有一個能夠剋制自己嚴格要求自己的人才能嚴格要求他人。書中孩子的父親就是這麼做的,他用他的博愛、無私、熱情贏得了孩子敬佩。這一點對我一樣也很有幫助,它指導了我怎樣和我的學生進行交換。

還有孩子之間的最純潔的友誼,這也是這本書的重點。它教導孩子們看待一個人不應當從他的穿着,而是應當從他的行為。只有關心他人的人才是真實的好朋友。有時候友誼不是從嘴巴上説出來的,而是從他的一言一行中表現出來。在朋友有困難的時候你能伸出支援之手,那當你面對障礙的時候,你會欣喜的發現你實在不孤單。書中側重描寫了小主人公和他好友卡隆的友誼,也描寫了他怎樣處理和別的同學的關係。它告知孩子們交往要以寬容為本。

中國的文聖孔子有一句名言:仁者愛人。可見有仁者之心的人,首先要具有的就是愛心。作者精心構思的一系列感人的情節,把美好的感情與思想送進我的心靈:對父母的愛、對老師的崇敬對四周人的愛,對同學們的關心,面對出現災情的災區人民的關愛與幫助、像今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縣等多個地區,出現的嚴重的特大災難,災民們那種求生的意念是那末的頑強,對第一時間衝鋒在廢墟中搶救傷員的英雄們敬佩,這一切的一切,一樣也看到我們全中國人民同胞的團結氣力,充分體現了祖國人民一方有災難,八方支援的崇高精神,讓我從中明白了很多的道理。

讀完這本書我感悟到:愛是教育氣力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沒有愛的教育是虛偽的。但只要我們專心感受,愛就在我們身邊。作為一位教師,我們的愛則愛在平凡的工作與生活中,愛在點滴的地方。愛體現在紮實的基本功、高度的責任感、精深的專業知識、和一顆愛孩子們的心。所以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我將努力對學生更多地給予一份真情、一份關注、一點庇護、一些寬容,讓學生感遭到來自老師的關愛。我手寫我心,把真心亮給學生看,用真情訴給學生聽,把真心帶給學生讀,我相信作為教師的我,從中也會獲得到無窮的動力與愛我堅信孩子未來一定會回報祖國的。

讀書心得體會14

最近,我迷上了一本書——《昆蟲記》。以前我總是會問一些奇怪的問題,例如:為什麼人不會飛,但小鳥卻會飛;快要下雨時,螞蟻為什麼會排成長龍……總之,我常常把爸爸媽媽問得暈頭轉向。直到有一天,媽媽為我買了這本《昆蟲記》,我捧起即刻愛不釋手。之所以對它如此着迷,是因為不論我有什麼奇怪的問題,都可以在裏面找到答案。

《昆蟲記》是一部描述昆蟲們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的科普書。讀着讀着,我這才知道,原來昆蟲世界裏有這麼多的奧祕:凌晨,蟬是怎樣脱殼的,屎殼郎是如何滾糞球的',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的……這本書的字裏行間滿滿洋溢着作者對生命的尊重和熱愛。

地球很大,有許多生命因為太過微小而被我們忽視,《昆蟲記》則告訴了我,即使它們很不起眼,一生也很短暫,但只要它們存在過,就同樣值得我們尊重。

讀書心得體會15

個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斷進步,與其始終如一的學習是分不開的,所謂活到老學到老,莊子説,吾生也有涯,而知無涯。知識是沒有窮盡的,堅持學習讓人始終處於不敗之地。反之,沒有知識的不斷補充和積累,人便會落後於時代。歌德説過,誰落後於時代,就將承受那個時代所有的痛苦。特別是在當今知識爆炸的年代裏,不能接觸新的知識便會被時代所淘汰。

對我們教師學習新的知識來面對新的挑戰,更是不可忽視的。它能提供我們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正如高爾基所説,沒有任何氣力比知識更強大,用知識武裝起來的人是不可克服的。

一、讀書可讓我們站在更高的高度來看題目,從而少出錯誤,少走彎路。

牛頓説過他能獲得如此巨大的成績,是由於站在偉人的肩上看得更遠,科學偉人的虛懷若谷自然值得我們學習,我們還可以從中學到更有價值的東西。書籍對整個人類的關係,比如記憶對個人的關係。書籍記錄了人類的歷史,記錄了所有的新發現,記載了古今歷代所積累的知識和經驗。只有認真的學習前人的經驗和理論,才能在一個更高的高度上來看題目,不再犯一樣的錯誤,並有一個較高的出發點。書本是前人聰明的結晶,是他們的研究成果和經驗的體現,通過對他們的學習,發現對自己有用的東西。在前人經驗的基礎上來不斷的完善自己,大大的增進了個人的成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這樣説,人類社會的延續和發展,也是這樣來實現的。試想,假如每一個人都是從頭開始,那末,不管多麼偉大的人,做出多麼大的貢獻,人類社會終究還是在原地踏步。由此更可見讀書的重要性了。

二、讀書開闊人的視野

書本中的知識可謂是包羅萬象,他能拓寬我們的視野,讓我們的知識更全面。從而能夠更深入的思考題目,事物都是廣泛聯繫的,現代的很多實踐都證明了各種信息的相干性,假如只知道一個領域的信息,必定會有礙於本身的發展,把握更多方面的知識,才能使未來的不確定風險降至最低。就像做股票的人都應瞭解現今的政治經濟情勢,以便能更好的分析股票走勢一樣。研究物理學的學者們都要有一定的化學和其他基礎,才能有所成績。記得一名諾貝爾獲獎者在復旦做報告時就曾説過,現代科學已沒有明顯的界限,你必須對相干的科學都有所瞭解才行。在這方面,偉大的導師恩格斯就是一名廣泛學習的典範,他固然只上過中學,但由於他奮發讀書,十九歲時就可以用十二種語言説話和寫文章,在參加工作實踐後,他也沒有中斷過學習和研究,從而被馬克斯稱為一部真實的`百科全書。廣博淵深的知識,對恩格斯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正確的傳播科學共產主義理論有很大的幫助。從它的經歷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知識的氣力,更能體會到書本做為人類把握知識氣力的有力武器的巨大作用。

三、讀書有助於我們建立正確的人生觀

人生來無善亦無惡,關鍵是正確的引導。在人的成長進程中,有一名良師益友就可以起到很積極的作用,書本就是這樣的一名。一本好書就如一個好的導師,它能教你如何做人,做一個於己於社會都有用的人。書籍能安慰我們的心靈,使我們擺脱悲痛和痛苦的羈絆;書籍可使枯燥乏味的歲月化為使人愉快的時光。書勢必各種信念注進我們的腦海,使我們布

滿崇高的歡樂和思想,從而使我們進神忘情,靈魂昇華。

所以我們要提倡並支持讀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做一個稱職的教師,以帶動教育事業的蓬勃健康的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