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讀後感10篇

來源:文書谷 2.66W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家》讀後感10篇

《家》讀後感1

通過閲讀《家》這本小説,我的到了許多感悟。我覺得這本小説非常的不錯,我瞭解了封建時期的家庭狀況,明白了許多事理,所以我比較喜歡這本書。

家,在每個人看來都是十分温馨的,每個人的想法也會有所不同,對“家”的定義也有一定的差別。家,是冬日裏暖心的陽光,給我們心靈帶來温暖;家,是遠去的人們良好的避風港灣,給勞累的人們帶來安慰;家,是浩大無垠的海上的燈塔,給歸來的人們指引方向!但巴金的“家”給我帶來了別樣的感受!

巴金的“家”鮮明的展現了一個封建大家庭的特色,生刻形象的描寫了當時封建主義社會下,大官僚治本家的形象。高老太爺對我而言最為可恨,因為受封建主義文化的.影響,他就是一個封建道德的化身。他在家庭中,對兒子粗暴打罵,並且還囚禁了覺慧。我對此感受頗深。覺慧是一個真正的敢於同封建專制勢力做鬥爭的勇漢。他的勇敢果斷令人佩服,他藐視長輩的權威,打破封建等級觀念,為了反抗封建勢力,他毅然離家出走,衝出大家庭,大聲呼喊。這是一位真正的愛國為國人士。覺新與覺慧雖然同樣對封建主義不滿,但是他的無抵抗主義向封建勢力妥協,令人十分可惜,當時社會上卻有許多像覺新一般懦弱的青年,不利於社會的進步發展。至於鳴鳳,覺明等人的反抗和不辛遭遇,正完美的詮釋了當時封建社會的矛盾和黑暗!

在我閲讀《家》之前,我本以為這部作品將會把我帶入家温暖的懷抱,讓我體會到家的温暖和快樂。但是,眼見為實,巴金的《家》體現展現出了封建爪牙下的黑暗,家庭內部的矛盾重重,舊文化,舊道德和封建迷信深深的鑲入人民的心中,人們被迫害得十分悲慘!

放眼今日,家在如今的時代是一個人們嚮往的地方。家如此的舒適,如此的温馨,時代在進步,文化在進步,“家”的含義和內涵也在進步,越來越豐富。

《家》也許並不是巴金最好最優秀的作品,但絕對是最有人緣的一個作品,也是我感受比較深刻的,比較喜愛的作品!

《家》讀後感2

家務活平時都歸媽媽幹,所以媽媽算是我們家的頂樑柱了。我時時刻刻都想為媽媽分擔些,正巧,老師讓我開展一個“今天我當家的主題”。這下,我可以大顯身手啦!

今天我當家,一早我就去菜場買菜,提了個菜籃。菜場的人川流不息,把我擠到了門外。哎,誰叫我個子比他們矮呢?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左擠擠,右擠擠,終於從他們的身邊穿了過去。進到了市場,又一個難題擺在了我的面前。看着數不勝數的菜,都已令我大飽眼福了,更何況買呢!我的眼睛骨碌一轉,想起了我最喜歡的肉丸。馬上飛奔到肉丸檔,買了一斤又大又爽的肉丸,還像模像樣地討價還價,精明的我終於把老闆説服了。檔主還説:“別看你個子小,這嘴還挺能説的嗎!”我哈哈地笑了。

一回到家,我把菜拎到了廚房,不一會兒就開始了我的工作。首先,我要做的.菜是:炒肉丸。我先打開火,那熊熊的大火把我嚇得三魂掉了七魄,鍋鏟“咚”的一聲摔在了地上。我把油緩緩地倒進了鍋裏,那油就像頑皮的孩子跳來跳去,嚇得我手忙腳亂,不知哪隻手拿鍋。平常我看媽媽做飯的時候都放一兩大勺鹽,我也毫不猶豫地放了兩大勺鹽。“可以上鍋啦!”我開心地説。接下來,我肚子太餓了,於是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剛吃,就吐了出來。原來是鹽放多了。收拾好飯菜以後,我又開始了第二項工作——洗衣服。一大盆的衣服端在我的面前,不禁嚇了一大跳。“我我我從小到大沒洗過這麼多的衣服。”我結結巴巴地説。可我想嘗試嘗試洗衣服的滋味,便七搓八洗,可是沒想到汗是一把接一把地流下來,累得我有氣無力、腰痠背痛。、哎,這家可真不好當啊!不就是幾件小小的事嗎,就已經把我累得筋疲力盡了,何況媽媽呢!通過這次活動,我可以説是受益非淺。原來,媽媽是這麼辛苦啊!可她還是勤儉待家,無私地為我們付出。以後,我一定要幫助媽媽、爸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幫媽媽減輕負擔。

《家》讀後感3

巴金的長篇小説《激流三部曲》之一《家》在走馬觀花中我很快地把它讀完了在讀這部名著時我的心充滿了悲憤與憐憫即使現在讀完了我的心還是被其中的主人公佔據了我的心在燃燒我的思潮在翻滾我是在悲憤是在惋惜是在痛心啊!但我暗暗為自己慶幸因為吃人的封建禮制已被前人埋葬我應當感謝他們。在無數的可憐的生命做了陪葬品後一些可愛的勇敢的人奮起而攻之打碎了幻滅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已經到來從前飽含女子血淚的舊路我們不會重蹈。這是最大的幸運啊!

作為大哥的覺新樣貌清秀品學兼優本有着大好的前程與美滿的夢但在吃人的封建禮制面前他屈服了接受了忍受着別人難以明瞭的苦衷博得長輩們表面上的暫時的友好對待但他得到了什麼?什麼也沒有!他被迫與所愛的梅分離娶了另一個少女梅卻被嫁到趙家受氣不滿一年即守寡回孃家最後含恨而終。他也熱烈地愛着她的妻——一個善良貞靜的女子但他卻不能保護她讓她任人擺佈聽着她在為他生第二個孩子時的痛苦的呻吟聲卻不能進房看她知道妻因難產而殞逝卻不能與之見最後一面卻只能夠忍受。他甚至還做過封建禮教的劊子手逼二弟覺民完婚但最後他有了一點覺悟了他終於幫助三弟成功地逃出了這個可怕的”家”!

我討厭覺新這樣的人他是那樣的懦弱那樣的無能他不去爭取他所愛的梅也不能保護他所愛的妻他還是一個男人嗎?他眼睜睜地看着這個他一直維繫的家扼殺他最愛的兩個女人的生命是他的懦弱害了她們啊!他的順從扼殺了他自己也摧毀了她們。然而他卻是最值得人同情的前途失去了美景幻滅了一切都在黑暗中掙扎沒有幸福可言更沒有希望所在!這是多麼可悲的一個人物!這是怎樣一個吃人的世界!我詛咒這個黑暗的世界但對於覺新我就能夠憎恨他嗎?他是最大的犧牲者啊!我是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啊!

《家》讀後感4

記得在上個學期期末,新華書店要來我們學校購書,看完購書表後我就買了四本第二季的《同桌冤家》。買好以後,只要是下課鈴聲一響,我就拿起《同桌冤家》,靜靜地坐在座位上,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三個星期都不到我就把四本《同桌冤家》全看完了。因為這本書實在是太好看了。

《同桌冤家》是一本特別好笑的書,有時候我心情很差不開心的時候總是會看看這本書,因為他總是讓我開懷大笑!

《同桌冤家》一共有四個大主角,分別是聰明的惜城、死讀書的兔子、拔刀相助的咪咪和傻傻的`阿呆。在書裏他們是兩隊同桌,兩隊冤家,笑料層出不窮,天天上演好戲。我最喜歡的是惜城手記《我是搞暈大使》其中,我最喜歡看的是增肥記減肥記,主要寫了惜城的媽媽給惜城買了增肥口服液,自從喝了口服液以後,惜城變的很會吃,吃的越來越胖,越來越胖……但是有一次惜城的媽媽聽到了一則新聞,原來減肥口服液是有害的,裏面是摻有激素的。然後讓惜城減肥的故事。

其實,我認為在學校裏,我們不僅要學習知識,還要在學習中認識好朋友。也許在學習的過程中,和朋友、同桌的一些小打小鬧,有時候會很充實,而假如失去了這些小打小鬧,那麼學習可能變的乏味,變的無趣,就像我和我的同桌,劉天陽,他經常會打我,會跟我吵架,會跟我開玩笑。有一次他跟我説老師找我去辦公室,開始我還不相信,後來連續幾個同學都叫我去,還説難道要老師請你你才去嗎?好像有點道理,我就去了,道了辦公室我急忙説老師你找我,老師笑了笑説沒有啊,害得我尷尬的走出了辦公室。其實我覺得和劉天陽坐在一起,會變得很好笑、很好玩。

《家》讀後感5

散文領域,歷來是奇文共賞的善本之地,遊記、序跋、雜感小品乃至書信等都有範文和典籍為證。這中間固然有體裁上的區別,但更重要的是題材上的差異。當某類題材作品藉着某種樣式發表多了,並有大批作者起而效法,蔚為大觀,就自然而然地成為散文園林中異軍突起的一支。黃沂海的`金融散文《笑點贏家》引人關注是因為它聚焦並表現了金融生活中為大眾關注的事件和事理,讓讀者獲得日常理財中需求、供給、價格、貨幣、儲蓄、投資、收益、激勵、分配、交換、消費以及通貨膨脹等金融常識。

初看目錄,林林總總,但其中良苦用心,其實就是書名所揭示的,告訴讀者在市場經濟社會中作為一個理性人,應當怎樣對待金錢,怎樣賺錢、怎樣用錢。書中幾乎每輯都有文章談誠心,把誠心比喻為金,談到誠心與金融結合,談到證券市場中長線是金等等,這些觀點算不得創新,但能圍繞核心意念,透過萬千世象,或直舒胸臆,或娓娓道來,令人深受啟發。

散文需要作者有較強的駕馭文字的能力。杜甫“語不驚人死不休”説的是詩,但散文同樣適用。金融散文很容易重理輕文,要做到情理兼顧,行雲流水,頗有美文韻味,對作者是個挑戰。但阿海的文字技巧已經運用得那麼得心應手,在方寸空間揮灑自如,謀篇佈局匠心獨具,起承轉合錯落有致,大處着眼不忘細節,夾敍夾議妙趣橫生。我相信讀《賺一個億並不難》的開頭,你會被那流暢而幽默的筆調逗笑,更會為那“諾亞並不是在已經下大雨的時候才開始建造方舟。調整好自己的心情,賺一個億不難”的雋永結尾而信服。特別是,所有文章的題目,看似路邊信手拾來,全無講究,但效果卻是那麼奇妙,幾乎個個出彩。我特別喜歡其中的《呼啦畫個“圈”》和《螃蟹、蜘蛛與狗》,前者抨擊好大喜功的頑症,後者讚揚浙江民營經濟的蓬勃生機,相當傳神,堪為一絕。

《家》讀後感6

《影子預言家》內容簡介:故事發生在一八七二年的紐約,攝影技術才剛剛起步,少有人理解照片是如何成像的。年輕的霍勒斯當時只有十四歲,為剛成為一名攝影學徒而激動不已。在他的觀念裏,他只相信科學和邏輯,覺得世界上不存在鬼魂。一天,一位貴太太到店裏來預訂拍攝肖像照,打算把照片放在她已故女兒的墓地上。為了招攬生意,老闆在照片上做手腳,騙説她女兒的鬼魂出現在霍勒斯拍的照片上。而事實上,霍勒斯真的'用相機捕捉到了那個女孩的影像。當她從照片中溜走時,他才發現自己招來了一個欲將復仇的鬼魂……

影子預言家讀後感,來自當當網上書店的網友:那些看得見的、看不見的影子時時刻刻都潛伏在四周。你……真的想看嗎?艾維編著的《影子預言家》是一個引人入勝的鬼故事,攝影成像的細節更增添一份真實感,而小説陰鬱的結尾則讓人毛骨悚然。這個故事足以證明。經過縝密的研究,伴隨緊張的步調,融合推理、瘋狂、傳奇的哥特元素,一個古老的鬼故事能在技藝精湛的作家筆下歷久彌新。

影子預言家讀後感,來自卓越網上書的網友:《影子預言家》應該是老艾維的佳作之一。十四歲的攝影學徒霍勒斯,隨師傅一起接受了一位貴太太馮。馬赫特夫人所派遣的拍照工作。他們將為貴太太已經過世的十三歲的寶貝女兒艾裏諾拉拍照,為了她的靈魂永遠安息。聽起來這是多麼荒誕啊,如果死去的人有靈魂的話,那她必定早已成為幽靈。老艾維的故事就是從為幽靈拍照開始的,人們都喜歡超越已知世界的新奇,要麼哈利波特和孫悟空不會歷久彌新,風靡全球,傾倒的不僅是孩子們,還有嚮往童心的成年人們。這也是艾維本部作品很討巧的選材。

《家》讀後感7

個人感覺整個小説是首尾呼應以昇華主題而獲得了感染力。去掉開頭結尾,便會平淡許多。主要表達的還是一種靈魂的温暖,呼籲大愛和人性美的主題。主人公薰子是大愛的代表,為了救活女兒而堅持了許多平常人難以堅持的東西,儘管會給人詭異和瘋狂的感覺,但也有很多評論從母親的角度表示理解。圍繞薰子延續女兒生命,許多人物都在這條主線中經歷思想和情感的變化,甚至成熟。面臨離婚家庭破裂的.和昌,差點出軌的薰子,為了滿足自己慾望的星野,還有勇敢提出分手的真緒,這些經歷都圍繞着主線故事的發展,但都得到了比較正面積極的結果。但最核心的主題在一直沉睡的瑞穗身上,她一直“活”着,或許是因為難以割捨母親的偉大的愛,所以靈魂一直沒有離開。但當她遇見宗吾這個善良天真的男孩時,她選擇離開,——死,因為宗吾需要器官移植,只有讓她母親接受她死去了,她的肉身器官才能夠被捐贈,這也是對媽媽對她的大愛的延續。首尾的緊密又詩意的相扣使得小説在本來有的大愛主題之上又加上了一層浪漫的奉獻的愛的美,因此更具有神祕氣息和浪漫色彩,以及感染力。或許這也是作者針對日本器官移植做出的思考後,以這種方式來表達一種愛,小説中反覆討論道德觀念和法律法規,不無原因,但通過辛章房子這個人物,對不捐贈和捐贈這兩種選擇都做出了中肯的意見,即,作者認為都沒有錯,主要是大愛,人類的愛是高尚而美麗的。小説依舊有很多懸疑的手法,比如鋪墊,懸念,細節等等,這可能是作者本身就是懸疑小説家,這讓這樣一個主題的小説變得更加吸引人讀下去。而且總體上有一種神祕色彩。我還是反對給差評的讀者的意見的。

《家》讀後感8

在生活中處處都有美德少年,誠實的人是“美德少年”,孝順的人是“美德少年”,樂於助人的人是“美德少年”,堅強的人是“美德少年”……

這幾天,我在讀《美德少年文學故事叢書系列之肩挑一個家》這本書。它講了100位美德少年的故事,有立夏、那身西服好帥、“小太陽”、走進大別山等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是《給世界最美好的》。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和我同齡的女孩在****爺爺的母校——泰州大浦中心國小上學,她總想着怎麼為班級服務、為學校服務、為同學服務、為老人服務。從國小一年級以來,她就一直負責黑板報,每次她都反覆端詳修改,直到找不到一點差錯才回家。還有一次,她們班中秋節組織去敬老院,她就帶頭唱歌讓老人們高興。臨走的時候她還帶頭出錢賣月餅送給老人,使他們中秋節不孤單。“給世界最美好的”是她的座右銘,她就是樂於奉獻的小姑娘——丁悦媛。

《肩挑一個家》裏有許多這樣的的孩子,有的.父母離婚,把他們丟在奶奶家;也有一些孩子父母雙亡,爺爺奶奶收養了他;還有一些孩子父母生病了,他們挑起了這個家;比起他們,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卻還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我們,那就太不應該了。

忽然想起我讀過的《媽媽不是我的傭人》,書中的阿章覺得媽媽幫他洗衣服是理所當然的,媽媽幫他整理屋子,媽媽照顧他是應該的……

書中的阿章是這樣,我有的時候不也這樣嗎?用完紙隨便往地上一摔,心想媽媽會幫我撿的;我的襪子從來不自己洗,總要媽媽幫我洗,吃晚飯,從沒想過幫媽媽收拾收拾桌子……

對照丁悦媛的行為,我感到格外慚愧。作為獨生子女,不僅有爸爸媽媽愛我們,還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疼我們,他們都把我們當小皇帝寵着,他們不讓我們做任何事情,是因為他們愛我們。我們不能依仗他們愛我們就什麼都不做,把他們當做我們的傭人使。我想“感恩”、“回報”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體現得太少了

真的,從現在開始,我們應該學着“給”了。

《家》讀後感9

這幾天,我讀了一篇文章,叫《貓頭鷹搬家》,深有感觸,有一些心得與大家分享。故事的主要內容是這樣的:

在一片茂密的森林裏,生活着一羣鳥兒,大家在這裏活得自由自在,非常親密。一天,森林裏搬來一隻貓頭鷹,鳥兒們紛紛來到貓頭鷹的住處,向它表示熱烈的歡迎,一起祝賀喬遷之喜。可是沒過多久,每到夜深人靜的時候,貓頭鷹總是高聲歌唱,把鳥兒們都吵醒了,而且連續多日都是這樣,鳥兒們都睡不好覺。

大家實在無法忍受了,紛紛向貓頭鷹提出意見,可貓頭鷹把鳥兒們的話當成了耳邊風,依然每天在寧靜的夜晚引吭高歌。慢慢地,大家都不理它了。看到大家都不理自己了,貓頭鷹很難過,也很生氣,認為鳥兒們太小心眼了,決定再搬到別的地方去。

一隻斑鳩從貓頭鷹的家門口飛過,看到它正在搬家,便問:“你不是剛搬來不久嗎?要知道這個大森林可是大家都很喜歡的家呀。你很難再找到這樣好的家了。”貓頭鷹氣呼呼地向它説了自己的遭遇。斑鳩聽了解釋説:“為什麼大家會討厭你?因為你總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唱歌,你只考慮自己,卻不考慮大家的感受。如果你能夠不再在深夜繼續唱歌,大家還會像以前一樣喜歡你的。但是,如果你不改變這個習慣,無論你搬到哪裏,一樣會引起大家的討厭,一樣沒有人會理你。”

聽了斑鳩的話,貓頭鷹想明白了。後來,它改掉了半夜唱歌的毛病,大家果真又開始喜歡它了。

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當和他人發生矛盾的時候,我們不要總是埋怨對方,一味地責怪別人,這樣做,只能使得自己的環境更加孤立。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先檢討一下自己,看看他人對自己有看法的主要原因,然後改正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這樣大家就能處在一個非常融洽友好的環境中。

《家》讀後感10

摘選一:“隨着孩子的成長,我們重温了自己的過去,再次踏上了我們曾經走過的路,因此我們再次感覺到了自己的我根,理解了我們是如何變成了現在的模樣。”

“如果説過去是我們的枷鎖,孩子們是幫助我們打破那個枷鎖的最佳人選。”

這就是家族的傳承,原生家庭塑造我們現在的模樣。每個人的原生家庭和自己都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父輩的三觀,家庭成員間的相處模式等等,都會潤物細無聲地影響着孩童時的我們,深入骨子。有了這樣的認識,再來看現在的我們,會多了一份包容與理解。

但是,我們並不能把所有的問題都推到原生家庭,通過孩子,我們重新覺察自己,看見自己,從而去改變自己。經營好現在的核心家庭,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原生家庭。

摘選二:“當我們只是去接受生活本身的'模樣,它會變得多麼容易。”

想到這樣一句話“愛子如是,而非所想。”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接受不完美的孩子。守住界限,你的人生你負責。但這並非是放任,而是給予孩子更多自己的選擇。我們不要執着於某個行為,更多是關注行為背後的動機。給予更多正面的身份定位,從觀念上去改變。

通過這本書的閲讀,我最大的體會就是,我們要學着去覺察,唯有看見,才有發現。愛從看見開始,看見自己,看見孩子,看見伴侶,看見父母。

所有的所有都是從自己開始,愛自己,改變自己。

就如書中後記所説,如果我們不能保持對自我、生活和世界的自覺、反省態度,孩子也無法在我們的生活中充當“教師”和“鏡子”的角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