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儒林外史》讀後感

來源:文書谷 3.14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儒林外史》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薦]《儒林外史》讀後感

《儒林外史》讀後感1

讀了《儒林外史》,遊了一趟“儒林”,見了眾多“士人”——那些封建社會的知識分子們,以及眾多官紳百姓,只覺得他們可笑又可悲。

想做官,五十四歲,仍然去考秀才的范進;年老,飽受屈辱的老童生周進等等一羣被功名利祿衝昏了頭腦,被腐儒呆氣所侵蝕的讀書人。在他們眼裏僅僅只有博取功名這一條道路,逐漸迷失自我。

在這等風氣之下,身處市井之人也被污染,大多數成為腐敗的科舉取士制度的幫兇。

胡屠户,一個殺豬賣肉之人,本是平穩生活,卻趨炎附勢。對於中舉前的范進,一口一個“窮鬼”、“現世寶”,貶低至極。直至范進中舉,直稱“賢婿”。我們看到的是胡屠户滑稽的樣貌,但他卻是迫不得已,在當時沒有一點點能力,也不能去博取功名,為了能在市井安下身來,只有如此,他看不起人,是個牆頭草,為了生存僅能這樣。這便是可悲之處,沒有絲毫權利與保障讓自己享有,僅能投靠他人,做一個趨炎附勢之人。還有他的鄰居,一聽到范進中了,送米送雞,送魚送肉,大家都是盼着身邊的人博得官位,好讓自己有一席之地。

風水先生餘敷、餘殷二人,作者用“拿出一塊土,放在面前,把頭歪在右邊看了一會,把頭歪在左邊又看了一會,然後手指頭掐下一塊土來送在嘴裏歪着嘴,亂嚼了半天。”這一滑稽動作描寫讓人忍俊不禁,他們誇張的演繹讓主人信服,從而達到騙錢的效果。在這個世道,雖然他們不去做正經事卻用着坑蒙拐騙的方法來賺錢,但他們都是為了生存在這個黑暗的社會中生存。

那位帶着兩個丫頭嫁到鮑延璽家的王太太,使喚丫頭如呼風喚雨一般“叫的太太一片聲響”;聰明的魯小姐雖是十一二歲講書讀文記得三千篇考卷,但還是被四書五經封鎖思想,不讀千家詩,解學士詩,只讀四書五經,禁錮了自己的思想,成為了現實中的`呆儒;還有胡鬧的方巾,被打的“磕頭如搗蒜”,兩人交易從中獲利的成老爹,貪婪無恥、不要臉面的賣權婆等等新的卑劣骯髒的市民形象出現在當時的社會中,讓人憤慨。

還有那見錢眼開,翻臉比翻書還快的王德王仁,臨死之前還心疼那兩支燈芯的嚴監生,雖是大户人家,但還是吝嗇,勢利。讓人不得不服思考的當時社會的黑暗,朝政的腐敗。

但在這樣虛偽刻薄的社會中,總還是有善良正直的人。

家庭貧困,賣畫放牛為生的王冕,聽取母親的建議,忠孝兩全,隱居會稽山,不願為官。雖然致力於科舉,但不同於范進周進那種尖酸虛偽、痴迷官位的馬二先生,找一個寄生的職業,樂觀向上,不被科舉制度迫害,堅守自我磊落正義。不談及這些知識分子,也還有一些平民百姓,認識到科舉制度的黑暗,看清世道。

像王冕的母親,匡超人的父親,都勸他們的兒子,放棄名利,不要繼續被四書五經所迫害。可悲可悲,但最終匡超人還是背棄父親的遺囑,成為一個追求名利的人,迷失了自我。

可能《儒林外史》是諷刺小説的緣故,作者還是把重點放在那些反面人物的面上,而正面人物就少了很多。但在正面人物當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們是正直君子,所有的秉性,在黑暗的風氣中,仍保留自己的氣魄。

《儒林外史》中描寫的儒林世態,萬千變化,儒生們往往可能因為滑稽的行動惹我們鬨然大笑,但他們所做,可能是迫不得已,有自己的難處,以百種態度生活在黑暗的世道中。

《儒林外史》讀後感2

自明朝建立之後,明太祖朱元璋就頒佈了科舉錄取的規則:考試每三年舉行一次,用《四書》、《五經》、八股文作為考試內容。當晚,天上就出現了“貫索犯文昌”的奇觀。隨後,一百多個小星星向東南方向墜去。

貫索象徵牢獄,文昌象徵文運,古人以天比人,“貫索犯文昌”,預示文人有災,而後則是老天降下一夥星君維持文運。王冕不愧為奇才,縱觀《儒林外史》,的確與之相符……

科舉在明代的確危機四伏。文人為了參加科舉、中進士及第,不擇手段;而且文人只有寫八股文這一條做官的途徑,把其他的處世準則看輕了。於是,有些人不滿於此規章制度,走出了這個名叫“科舉”的怪圈,湧現出了一批可能當時被眾人所誤解的名士——

虞博士,淡泊名利,進士及第卻絲毫不留戀官場;杜少卿,樂善好施,看重道義,對官人們嗤之以鼻;鳳四老爹,為人行俠仗義……這樣的人比比皆是。雖然如此,但是有些人對他們並不理解,尤其是杜少卿,他曾被高大人批判為“杜家第一敗家子”、“專和和尚、道士、工匠、叫花子這些下等人來往,沒有一個正經朋友”甚至連杜少卿的父親這樣愛民如子的太守,也在他嘴裏變了味兒:“呆子”、“不知道尊重上司,一心只想討好百姓,‘敦孝悌,勸桑農’之類古文裏假大空的客套話經常掛在嘴邊上,惹得上司不高興,官也丟了。”為什麼杜少卿讓高大人如此看不起?原因也是他親口説的:“杜少卿若有真才實學,就應該中舉當官,徵辟算什麼正道?”對,原因還是科舉!中舉,甚至進士及第,才能光宗耀祖,才能出人頭地,這才是當時民眾的普遍看法,書中就有證據:馬先生告誡匡超人“要以舉業為主”“人生在世,只有舉業可以出頭,沒了舉業,就一事無成”;魯編修教育女兒“要是八股文不好,沒有講究,不管你做什麼東西,再好也都是野狐禪、邪門歪道!”所以,隨後該才女評價蘧公孫“誤了我的終生”也不足為奇了。科舉對當時的人真的很重要,“周進倒龍門”、“范進中舉”就是很好的證明。

既然科舉對當時的人如此重要,那麼,咱們只要剖析一下科舉,就能知道該時間段的歷史潮流。科舉對外在的危害開篇就提到了,那麼科舉自身有沒有毛病呢?答案是肯定的。批范進試卷的周進在書中的一段話:“原來他的文字得看好幾遍才能知道其中的妙處,可見世上的糊塗考官,不知屈了多少英才!”評價一針見血,充分地揭露了科舉自身的黑暗面。中舉可以出人頭地,那麼還有別的方法嗎?書上有一段有趣的對話:景江蘭説:“你們所説的考科舉中進士,是為名,還是為利呢?”大家都説:“是為名。”景江蘭説:“趙爺雖然沒有中進士,但是外面的'詩選上刻着他的名字,行遍天下,只怕比進士的名聲大得多呢!”眾人都笑了。讀到這兒,我也笑了。

不管從隨到清活了兩千多年的老壽星——科舉,對古人有多麼深重的危害,那也都已經成為了歷史。但是,以銅為鏡,可正衣冠;以史為鏡,可知興替;以人為鏡,可明得失。希望現在的素質教育能早些完成,這既能幫助學子們脱離學習的苦海,也能幫助國家培養時代的棟樑!

坐在書桌旁,打開清秀的《儒林外史》,任憑書香溢滿整個院落。書香伴着我的思緒,輕輕地、自由地飛翔,擷一朵知識的彩雲,牢牢地貼在心間。《儒林外史》,真的給了我很多,很多……

《儒林外史》讀後感3

《儒林外史》是中國古代諷刺小説的高峯,它描述了科舉制度在一個朝代中所發揮的奇妙作用。科舉制度下的奇人,給我們帶來一個個啼笑皆非的故事。

第一個奇人,當之無愧是嚴監生了,課文中,嚴監生在咽最後一口氣前仍在搖晃着兩根手指,念念不忘着兩根燈芯草。他被稱為”東方葛朗台“,是眾人皆知的守財奴,人們有時取笑別人吝嗇,也會加上“你這個嚴監生!”可是在瀏覽過整本書後,卻發現,一篇文章是無法詮釋他的全部品質的,嚴監生也有一點冤枉。

那就是和第二個奇人——嚴貢生的故事了。嚴監生有個大哥,嚴貢生,是出了名的惡紳。嚴貢生家裏養了只小豬,走丟到隔壁老王家,人家好心把豬送回來,他説走丟的豬不吉利,就八錢銀子賣給了隔壁。王家辛辛苦苦把豬養大了,一不留神,豬跑到了嚴貢生家裏,老王上門討要,嚴貢生卻説這豬原先就是他們家的。隔壁老王氣不過,跟他爭吵了幾句,就被打斷了腿。嚴貢生就因為這件事被人告上縣衙,急匆匆逃到省城避禍。

弟弟嚴監生本可以憑着他守財奴的性格,看他哥哥笑話的,可最後他竟然拿出了錢,幫大哥解決了難題。再説了,為了給妻子治病,“每日四五個醫生用藥,都是人蔘、附子”,何況還有五個侄子覬覦着他的財產,他能不提防着一點嗎?這麼看來,嚴監生的確是有些冤枉了。

第三個奇人,也是最早出場的人物——王冕。他自學成才,畫技精湛,文筆頗佳,“這王冕天性聰明,年紀不滿二十歲,就把那天文、地理、經史上的大學問,無一不貫通。”他憑藉着賣畫賣詩使原本貧窮的生活慢慢變得富足起來。有老爺想抬舉他,可王冕呢?竟然收拾細軟,連夜逃走了,可真是奇怪。王冕為人清高,不肯做官,聽聞朝廷要聘請他做官,又連夜逃往會稽山,後來因病而死,葬於會稽山下。後來可笑,文人學士稱他作“王參軍”,可他畢竟沒做過一日官,所以作者把他放在楔子,也不外乎是發表一聲感歎,畢竟這樣的人實在是太少了。

第四個奇人,是整本書中的一個清流,他説不清是聰明還是糊塗,他出身世家,擁有祖上傳下的田地和萬貫家私,書中人人稱他“海內英豪,千秋快士”“天下豪士,英氣逼人”,也許是從小不愁吃穿用度,不知道錢的重要性,又或許是人太善良,耳根子軟,聽不得別人跟他訴苦,人家一來,就把銀子大把捧出來給人家用,慷慨得嚇人。他為人豪爽,下至裁縫店的老闆,上至尊貴的王老爺,他都一樣看待,沒有階級之分,高興時就一同大口飲酒,不高興時無論是哪位高官請客他都不去。當安徽巡撫薦舉他赴京應試時,他竟裝病辭徵辟,認為不如在南京“逍遙自在,作些自己的事。”他背離了科舉世家和封建階級為他規定的人生道路。成了“杜家的`第一個敗類”。他就是杜少卿,一個清高脱俗的“敗類”。

説實話,《儒林》中似乎每一個人都是奇人,南京市井中,寫字的季遐年、賣紙火筒子的王太、開茶館的蓋寬、做裁縫的荊元,還有從善良到庸俗的匡超人,絕世獨立的沈瓊之……每個人物血肉分明,每一個人物都有自己的特點,就是一個個“奇人”構成了這本書——《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讀後感4

記得還是二十多年以前,那是一個鶯飛草長、鳥語花香的暮春天氣,風和日麗,惠風和暢,我們一行文學愛好者來到了安徽全椒,前往瞻仰"吳敬梓紀念館".

位於全椒縣城城郊的"吳敬梓紀念館"頗具規模,古色古香,雕樑畫棟,青瓦白牆。吳敬梓的塑像矗立在大院中,深邃的目光凝視着遠方,給人以睿智沉穩的感覺。當步入展覽廳,給我留下特別深刻印象的是,展櫃內陳列着多種版本和多國文字的《儒林外史》。吳敬梓所撰寫的小説《儒林外史》,竟然被翻譯成英、法、德、意、俄、日等多國文字而在世界上廣為傳播。由此,足見《儒林外史》的影響力有多麼巨大和深遠。在沒有來到全椒之前,對於這一點,我是不敢想象的。

《儒林外史》是一部我所喜歡閲讀的古代小説。初次接觸該書,是在青年時代。沒有想到的是,已經過去了四五十年,如今已是年逾六旬的我,依然對此書愛不釋手,經常翻閲不已,咀嚼品味,感慨良多。

《儒林外史》深刻揭露了科舉制度對封建知識分子的毒害 和腐蝕。真可謂入木三分,鞭辟入裏。"范進中舉"就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讀了這節膾炙人口的描述,在忍俊不禁的同時,不免心生淒涼之感。沒有想到封建時代的科舉八股對文人的侵蝕竟是如此之深。范進原本是一個落魄書生,苦讀數載,不見出頭之日。有朝一日中了舉人,極度興奮之際,竟被一口痰迷了心竅,在大街上拍手頓足高叫"中了!中了!"瘋瘋癲癲,傻傻冒冒,出盡了洋相。後來,被殺豬匠的丈人狠狠打了一巴掌,方才清醒過來,恢復了理智。他的丈人老兒卻因此後悔不已,説是用沾滿豬油的手打了文曲星是會遭報應的!

《儒林外史》對封建文人吝嗇、貪鄙、自私自利本性的揭露也是不遺餘力、力透紙背的。嚴監生臨死前伸出兩根手指,就是不肯嚥氣。他的舅老爺問他,是不是還有二百兩銀子沒有説出藏匿的地方?他搖搖頭。他的親弟弟問他,是不是還有二十畝地契沒有交代?他也搖搖頭。只有他的'小妾知道他的心思,問他是不是油燈燈盞裏面點了兩根燈芯太費油了?他終於點了點頭,待小妾剪滅一根燈芯以後,他方才撒手人寰,駕鶴西去。嚴貢生坐船回家時,船家因腹中飢餓,吃了幾塊他放在船艙中的雲片糕。他硬賴人家吃了他價值連城的高級補品,大罵而特罵,高低不肯罷休,非要送官處理。結果被他賴去了船錢,方才罵罵咧咧上岸去了。

吳敬梓在《儒林外史》中也描寫了他心中理想的知識分子形象。王冕在他的筆下,就是一個嶔崎磊落的人。王冕是放牛娃出身。他發奮努力,勤奮好學。利用放牛間隙,在湖岸邊寫生繪畫。經過不懈的努力和刻苦的磨練,他畫出的荷花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深得大家喜愛。左鄰右舍都願意掏錢買他的畫,王冕因此也有了打理日子的本錢。後來,王冕終於成為一代名人。這與他勤勤懇懇刻苦耐勞的品質是分不開的。我切切記得,關於王冕的章節選入了我們中學時代的課本。所以,給我留下的印象特別深刻,至今不忘。

在吳敬梓紀念館細細觀賞,瀏覽徜徉。我注視着吳敬梓高大的塑像,心中默唸,這位文學前輩給後人留下了多多少少耐人尋味的人物形象啊!給人以啟示,予人以深思。

《儒林外史》讀後感5

初識《儒林外史》是在看京劇《范進中舉》之後。看完之後不覺驚異於作者的獨具匠心,卻沒有領略導作者的真正用心,直到翻開《儒林外史》瀏覽了整個故事之後。

《范進中舉》講的是五十四歲的老童生范進終於考上舉人,歡喜至瘋,最後被平日最怕的老丈人胡屠户一巴掌打清醒的故事。非常簡單的故事,但縱觀全文事實上卻並不是那麼簡單。

中舉從范進身上來看是好事,苦考了三十四年終於出頭,從他發瘋來看足以看出那時的讀書人對功名痴情一片,像周進哭號着為秀才名分磕頭撞板。但他們的痴情並不是為了道德理論上的治國之經,而是純粹的個人升官發財。還有范進中舉前後判若兩人,中舉前萎縮地向老丈人低頭稱事,中舉後便有了老爺大人們的官腔。甚至在為母親守喪時,在打秋風的筵席上大吃大喝。而他僅僅是中舉,不出兩個月,什麼房產、田地、金銀、奴役,不請自來。范進是千萬得中讀書人的代表之一,封建政府用他們的榮華為不得中的讀書人做榜樣,加深科舉對他們的毒害。

中舉對胡屠户來説,也是意義非凡。對范進中舉前要打要罵由着性子來,一旦中舉後,因范進發瘋讓他打范進一巴掌,他卻説:“(范進)雖是我女婿,如今做了老爺,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如此便把一個勢利小人的`嘴臉清晰的勾畫了出來,胡屠户就是那些滿腦子也是功名,中了科舉餘毒的市井小人的化身。

還有那些鄉紳,都在第一時間忙不迭的為范進送金送銀,正是他們為政府傳播科舉毒推波助瀾。跳出范進的故事,作者詳細描寫了臨死伸着兩指頭,唯恐兩個燈芯廢油的嚴監生和強搶人豬,用雲片糕當藥訛詐船家的嚴貢生兄弟倆作為代表。

綜上所述的人物,無一不受科舉的毒害。事實上不只這些人。還有舉着科舉飯碗的名士們,還有科場屢屢落敗的如看西湖風景都要擠出幾句經典的馬二先生之類的人。還有佛門弟子,一聽胡屠户為女婿范進母親做法師,屁滾尿流地馬上安排起來。甚至是賈寶玉最最推崇女子亦是如此。魯小姐受其父影響只認八股文,什麼都以八股文馬首是瞻,自己終日練習八股,後來因為丈夫對科舉毫無興趣,終日長歎。書中充斥着諷刺味,辛辣尖刻,這與作者生活背景很有聯繫。

作者吳敬梓慷慨好施,被族人看成敗家子。他後半生十分潦倒,但是旁人幾次三番找他參加科舉,他都不應。他的書桌下有八股細繩,每根下都有一個臭蟲,一個蚊子,就是“八股臭文”之意。因為貧困無法取暖,他常邀請朋友繞成行走還“歌吟嘯呼,相與應和”,並稱其為“暖足”。這樣的背景下,無怪乎書中描寫如此地耐人尋味了。

如今時代不同了,我們生活的時代很少有人提及科舉這類的話,也沒有了書中迂腐的現象。但是,我們常常看見家中老人為了讓下下代的認凌晨排隊報課外班,諸多考生因為會考大學聯考日以繼夜讀書,有些考上的扔書慶賀,有些考不上的跳樓自殺。沒有人為了什麼“秀才”、“舉人”磕頭撞板,卻有人為“碩士”、“博士”不擇手段。很多人拿着文憑大吃大喝。不知以後是否還會有一本“儒林次史”來諷刺這個時代的制度。

班,諸多考生因為會考大學聯考日以繼夜讀書,有些考上的扔書慶賀,有些考不上的跳樓自殺。沒有人為了什麼“秀才”、“舉人”磕頭撞板,卻有人為“碩士”、“博士”不擇手段。很多人拿着文憑大吃大喝。不知以後是否還會有一本“儒林次史”來諷刺這個時代的制度。

《儒林外史》讀後感6

我剛接觸《儒林外史》,是因為國小的一篇節選課文《臨死前的嚴監生》。

語文老師把嚴監生和葛朗台相提並舉,並告知我們《儒林外史》“是一部傑出的長篇諷刺小説”,嚴監生就是其中一個具有濃厚諷刺韻味的例子。

當時我只覺得吳敬梓的諷刺寫法的確入木三分,為了油燈裏燃着的兩根燈油而不肯斷氣的細節鮮明而生動。

後來又學了《范進中舉》,他中舉後發瘋的醜態更是被作者描寫地細緻嫻熟酣暢淋漓,忍不住重讀了一遍《儒林外史》。給我最深印象的不是王冕杜少卿,還是——被數人誤解的嚴監生。

嚴監生怎麼會是吝嗇鬼!

他對妻子王氏的兩個兄弟出手闊綽,他哥哥嚴貢生惹了官司,是他出錢打點周旋……看完第五十五回,我認為嚴監生非但不吝嗇,反而慷慨大方得很。就因為節選片段裏臨死前那兩個指頭,我們便認為他是古今中外數一數二的“吝嗇鬼”,豈不冤枉了嚴監生?“那燈盞裏點的是兩莖燈草,不放心,恐費了油”,這也可以看做是節約吧?

嚴監生並不吝嗇,真正吝嗇的是他的哥哥嚴貢生。嚴貢生為了賴掉船家的船錢,佯裝暈病,把普通的雲片糕説成是治療暈病的靈丹妙藥,故意讓船家吃下去,反要船家陪他銀子。他甚至還在嚴監生死後強佔嚴監生的偌大家產,那嘴臉真讓人不知下何結論。

臨死前恐費了燈油不肯斷氣的嚴監生,和天天大魚大肉坐吃山空的嚴貢生,到底誰更吝嗇?我以為吝嗇是指對待別人而言,若一個人嚴於律己寬於待人,哪裏能説是吝嗇呢?

還有范進。

范進沒什麼文化這點我承認,但在那“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時代,范進的生活除了中舉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改變。因此明知科舉是獨木橋,也要捨命去擠,哪怕被洶湧的河水淹沒,也義無反顧。因為一旦過了河,便是康莊大道,從此一生無憂。

嚴監生也好,范進也好,當然算不得什麼雅人高士,或蠅營或苟且,過活罷了。“狂狷名士,逃婚才女,名門基友,冒牌詩人,號哭童生,中舉范進,騙財俠客,獨居隱士……”彼時的'儒林,每個人都被這滾滾濁流裹挾着向前,大部分人就是儒林通行的性格,嫌貧愛富追名逐利。

但想想現在,我們大概就是如此。世上並無桃花源,那麼在俗世裏做個俗人,便是大多數人的宿命了。

毫無疑問,在儒林之中尚有一股清流存在。開篇王冕自不必説,杜少卿也是作着墨較多的。我查過吳敬梓生平,發現他本人幾乎與杜少卿如出一轍。客居秦淮河畔,仗義疏財,辭官不就。吳敬梓是在杜少卿身上寄寓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吧——萬貫家財散盡,功名富貴不求,可這是鮮少人能做到的。

在《儒林外史》裏,九十多個人紛紛登場又紛紛離去,他的描寫冷靜客觀,就像一個旁觀者,冷眼看着這芸芸眾生。

於是我想吳敬梓寫《儒林外史》並非全為了諷刺,也是實錄這儒林眾生相。“出生科舉世家,自幼博覽羣書,家道中落,數次科考,目睹官場鬥爭險惡,親歷家族爭產風波”,以這樣的人生經歷,假以十年的光陰,來完成一部《儒林外史》。

我也曾以為當官一定貪贓,而為富一定不仁。後來讀完《儒林外史》,也知道在紅塵之中每個人都有不得已處,於是學會了自省,也學會了寬容。人生在世,出淤泥而不染很難,舉世皆濁我獨清更難。

楊絳説“人生實苦”,所以既為俗世凡人,且愛這俗世凡塵。要知道這世間,正如《緣緣堂隨筆》中所説的那樣:“有明之處必有暗,明多之時暗亦多,戲濃之時愁亦重。”

所以,既有王冕杜少卿,也有范進嚴監生。

《儒林外史》讀後感7

我剛接觸《儒林外史》,是因為國小的一篇節選課文《臨死前的嚴監生》。

語文老師把嚴監生和葛朗台相提並舉,並告知我們《儒林外史》“是一部傑出的長篇諷刺小説”,嚴監生就是其中一個具有深厚諷刺韻味的例子。

當時我只覺得吳敬梓的諷刺寫法的確入木三分,為了油燈裏燃着的兩根燈油而不願斷氣的細微環節顯明而生動。

後來又學了《范進中舉》,他中舉後發瘋的醜態更是被作者描寫地細緻嫻熟酣暢淋漓,忍不住重讀了一遍《儒林外史》。給我最深印象的不是王冕杜少卿,還是——被數人誤會的嚴監生。

嚴監生怎麼會是吝嗇鬼!

他對妻子王氏的兩個兄弟出手闊綽,他哥哥嚴貢生惹了官司,是他出錢打點周旋……看完第五十五回,我認為嚴監生非但不吝嗇,反而慷慨大方得很。就因為節選片段裏臨死前那兩個指頭,我們便認為他是古今中外數一數二的“吝嗇鬼”,豈不冤枉了嚴監生?“那燈盞裏點的是兩莖燈草,不放心,恐費了油”,這也可以看做是節約吧?

嚴監生並不吝嗇,真正吝嗇的是他的哥哥嚴貢生。嚴貢生為了賴掉船家的船錢,佯裝暈病,把一般的雲片糕説成是治療暈病的靈丹妙藥,有意讓船家吃下去,反要船家陪他銀子。他甚至還在嚴監生死後強佔嚴監生的偌大家產,那嘴臉真讓人不知下何結論。

臨死前恐費了燈油不願斷氣的嚴監生,和每天大魚大肉坐吃山空的.嚴貢生,究竟誰更吝嗇?我以為吝嗇是指對待別人而言,若一個人嚴於律己寬於待人,哪裏能説是吝嗇呢?

還有范進。

范進沒什麼文化這點我承認,但在那“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時代,范進的生活除了中舉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變更。因此明知科舉是獨木橋,也要捨命去擠,哪怕被洶湧的河水沉沒,也義無反顧。因為一旦過了河,便是陽關大道,從今一生無憂。

嚴監生也好,范進也好,當然算不得什麼雅人高士,或蠅營或苟且,過活罷了。“狂狷名士,逃婚才女,名門基友,冒牌詩人,號哭童生,中舉范進,騙財俠客,獨居隱士……”彼時的儒林,每個人都被這滾滾濁流裹挾着向前,大部分人就是儒林通行的性格,嫌貧愛富追名逐利。

但想想現在,我們也許就是如此。世上並無桃花源,那麼在俗世裏做個俗人,便是大多數人的宿命了。

毫無疑問,在儒林之中尚有一股清流存在。開篇王冕自不必説,杜少卿也是作着墨較多的。我查過吳敬梓生平,發覺他本人幾乎與杜少卿如出一轍。客居秦淮河畔,仗義疏財,辭官不就。吳敬梓是在杜少卿身上寄寓着自己的人生志向吧——萬貫家財散盡,功名富貴不求,可這是鮮少人能做到的。

在《儒林外史》裏,九十多個人紛紛登場又紛紛離去,他的描寫冷靜客觀,就像一個旁觀者,冷眼看着這芸芸眾生。

於是我想吳敬梓寫《儒林外史》並非全為了諷刺,也是實錄這儒林眾生相。“誕生科舉世家,自幼博覽羣書,家道中落,數次科考,目睹官場鬥爭險惡,親歷家族爭產風波”,以這樣的人生經驗,假以十年的光陰,來完成一部《儒林外史》。

我也曾以為當官肯定貪贓,而為富肯定不仁。後來讀完《儒林外史》,也知道在紅塵之中每個人都有不得已處,於是學會了自省,也學會了寬容。人生在世,出淤泥而不染很難,舉世皆濁我獨清更難。

楊絳説“人生實苦”,所以既為俗世凡人,且愛這俗世凡塵。要知道這世間,正如《緣緣堂隨筆》中所説的那樣:“有明之處必有暗,明多之時暗亦多,戲濃之時愁亦重。”

所以,既有王冕杜少卿,也有范進嚴監生。

《儒林外史》讀後感8

在中國的古典小説裏,《儒林外史》是一部專門反映科舉制度下士人生活百態的作品,以其尖鋭的社會批判性和對制度造成的人性畸變的精準刻畫而成為中國流傳千古的古典文學名著之一。

科舉制度,打破了官僚階層的世襲狀況,使得廣大平民的向上流動成為可能。不僅如此,它的有效推行使得中國的官員完全由知識分子構成,大大提高了官僚階層的知識能力和整體素質。從隋唐到明清,中國歷史上最優秀的官員,幾乎都是科舉出身。然而應該看到,由於科舉考試名額的有限和內容的侷限性,它不僅使得中國的官員知識結構上存在嚴重缺陷,也使得中國讀書人在爭取好的名次時出現工具理性優先於價值理性的狀況,為其成為官員後的實用主義道德觀,甚至大肆貪腐,埋下了隱患。從明代就開始,理學和八股文形式在科舉中的廣泛應用,更使得這一制度成為國家推行統治階層意識形態,鉗制讀書人思想的一種有效工具。正是基於這些弊端,運行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才會在晚清新政如火如荼之時,被大清統治者廢除。

《儒林外史》與作者吳敬梓生平:

百度百科查出的吳敬梓生平如下:“吳敬梓(1701—1754),字敏軒,一字文木,號粒民,清朝最偉大的小説家之一。漢族,安徽省全椒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稱“文木老人”,又因自家鄉安徽全椒移至江蘇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稱“秦淮寓客”。幼即穎異,善記誦。稍長,補官學弟子員。尤精《文選》,賦援筆立成。不善治生,性豪邁,不數年,舊產揮霍俱盡,時或至於絕糧。

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年),巡撫趙國轔舉以應“博學鴻詞”,不赴(參加了學院,撫院及督院三級地方考試,因病未延試)。移家金陵,為文壇盟主。又集同志建先賢祠於雨花山麓,祀泰伯以下二百三十人。資不足,售所居屋以成之,家因益貧。晚年,自號文木老人,客揚州,尤落拓縱酒。後卒於客中。”

由此可以看出,《儒林外史》當中的杜少卿,應該就是作者吳敬梓的化身與寫照。吳敬梓出身地方世族,“家聲科第從來美,一時名公巨卿多出其門”。這讓早年的吳敬梓既能接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又能擁有傲視官場、不為科舉所驅使的資本。而這樣的出身也使得吳敬梓對於科舉制度和皇權的態度具有明顯的雙重性:一方面,他大肆嘲弄那些死讀書、為區區功名利祿而奔忙的.庸俗士人;另一方面,他又對具備真正儒家精神風範的士人,包括這種精神背後的皇權,具有一種美好的期望與想象。《儒林外史》之所以會採取前三十回諷刺,後三十回勵志這種先抑後揚的寫作方式,顯然跟吳敬梓的家庭出身有着密切聯繫。吳敬梓反對的,僅僅八股取士這種僵化、機械化的選拔方式,而並非反對科舉制度本身,更是無意質疑皇權和整個中國傳統的統治秩序。

《儒林外史》的成書背景:

十八世紀初,封建皇權統治和科舉制度均發展到登峯造極的地步,處在衰落和崩潰的前夜;

儒家道德倫理的雙元對立狀態越發嚴重,一方面是紙面上恪守道德倫理、追求內心修養的程朱理學,一方面是為了目的不擇手段、言行不一的唯目的論。

《儒林外史》讀後感9

似蝴蝶在花叢飛舞,在萬叢中尋找芬芳,美麗的花朵。我在這個假期,尋找着適合的書籍來閲讀,而我閲讀了這本《儒林外史》。作家吳敬梓向我們概述了一篇諷刺意義的小説,諷刺了科舉制度和封建禮教的毒害,當時因熱衷功名富貴而造成的極端虛偽、惡劣的社會風習;刻畫了一個個生動形象,栩栩如生的人物,而不愧被魯迅先生評為"如集諸碎錦,合為帖子,雖非巨幅,而時見珍異。"

"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境,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這是儒林外史的開頭,卻是整個文章的中心。當我初讀此書時,第一句看到的便是這句話,當時我卻百思不得其解,並不明白這句話的含義,也不明白《儒林外史》故事與這句話有什麼關係,於是沒有去在意,而看到後面,為了財富,為了金錢,讀書人們能夠廢寢忘食地讀書。能夠從黑髮垂髫考到白髮蒼蒼:八十歲才中了狀元的樑灝,花白鬍子還是"小友"的周進,考了幾十年一朝中榜,歡喜瘋了的范進……《儒林外史》的'這些人為了功名利祿,消得人憔悴。當時那腐朽的封建科舉的害人的制度,迫使着讀書人們為享有巨大特權而誘使他們一心去追求名利。是啊,富貴功名是身外之物,但世人一見了功名,便舍着性命去求它,等得到之後,又味同嚼蠟。自古及今,哪一個能看破?

當然,"世人皆醉我獨醒,舉世渾濁我獨清"的人在儒林中也不是沒有。王冕就是其中的一個。他從小就因為家境貧寒而為鄰人放牛。在牛背上,他仍舊博覽羣書,更自學成為了畫沒骨花卉的名筆。此後,下到平民百姓,上到知縣財主都來索畫。但王冕性情不一樣,不求官爵。朝廷行文到浙江政司,要徵聘王冕出來做官,他卻隱居在會稽山。後人提到王冕時,常常稱其為王參軍。但王冕何曾做過一日官?能在功名面前,心如止水,不為所動,也僅有王冕這些儒林中的鳳毛鱗角了。

讀了之後,我自我都有些迷惑了,讀書為的到底是什麼?此刻我們在國小學習、讀書,將來還有國中,高中,大學…學海無涯,可是當別有有時問我:"你讀書學習到底為的什麼呢?"我卻啞口無言。可是我明白,我們可不能一概地去追求名利,金錢,如同過去那腐敗的封建教會一般。想想此刻社會,儘管並無過去的迂腐,可是,依舊有那麼多學生為了一些考試夜以繼日地學習,有些考上的興奮至發瘋,有些考不上的甚至跳樓自殺!很多人拿着文憑"大吃大喝",我想這就是《儒林外史》所要諷刺的吧。我們此刻是國小生,也許並沒有那樣為了功名而瘋狂地學習,可是,當陷入迷途之後也許就會後悔莫及吧。

我想,當我讀完這本書,我們不僅僅應當為封建社會的墮落而感到可笑,更應當明確我們讀書的目的。學海無涯苦作舟,在知識的世界裏去探索,而不一概為名利與富貴而讀書。我們應當學習王冕,學習他潔身自好,不畏權貴的品質,學習他在大富大貴面前,選擇隱居而不去享受。在這本書中,我得到了這樣的感悟。

《儒林外史》讀後感10

嚴貢生是諷刺小説《儒林外史》中的人物。

在《儒林外史》的許多人物中,嚴貢生是作者着重刻畫的一個反面典型。作者刻畫這個人的醜惡,一直刻到他的骨頭裏去了。清朝的科舉,純為以文試士,惟有“優貢”這一個名目,是制度上唯一強調要憑所謂優良的品行來決定應舉資格的。在《儒林外史》的描寫裏,被學政“提了優行貢入太學肄業”的,就是這個哄嚇詐騙、無惡不作的嚴貢生,他還恬不知恥地對王家兄弟自稱“前任周學台舉了弟的優行,又替弟考出了貢”(第六回)。

作者將書中最惡劣的人同“優貢”這個名目聯繫起來,既是冷嘲,也是從根本處來鞭撻科舉制度。這一段有關“優貢”的突出描寫,正是作者借“嚴貢生”這個側面對科舉制度的虛偽性給以深刻的揭發。嚴貢生的“六親不認”更是被作者刻畫得淋漓盡致。在第六回中,嚴貢生自己的弟弟嚴監生病死,臨死前也不見嚴貢生來詢問、關心;直到嚴監生死後“過了三四日”,才見“嚴大老官”“從省里科舉了回來”。這也説明了當時封建科舉麻痺人心,“科舉”在嚴貢生這一類文人眼裏遠遠比“親情”重要。接下來,嚴貢生的虛偽和貪財又進一步得到揭露:嚴貢生回到家並沒有立即去拜見死者,而是悠閒地“和渾家坐着,打點拿水來洗臉”,直到打開嚴監生的遺物,看見“簇新的'兩套緞子衣服,齊臻臻的二百兩銀子”,立刻“滿心歡喜”,“即刻換了孝巾,繫了一條白布在腰間”,“在柩前叫了聲‘老二’,乾號了幾聲,下了兩拜。”

在與王家兄弟攀談中,還大言不慚地為自己辯護説“我們科場是朝廷大典,”“就是不顧私親,也還覺得與心無愧。”嚴貢生的欺壓和敲詐,更是在“雲片糕”上表現得入木三分。第六回中,嚴貢生取出一方雲片糕來吃,剩下幾片,“閣在後鵝板上,半日也不來查點”,而當掌舵駕手“左手扶舵,右手拈來,一片片的送到嘴裏了”,嚴貢生先是“只作不看見”,直到“船攏了馬頭”,他便“轉身走進艙來,眼張失落的,四周看了一遭”,還明知故問地詢問四斗子:“我的藥往那裏去了?”此時一個裝模作樣的人物宛然浮現眼前。

當他“得知”是掌舵的吃了,便“發怒道”:這藥是“張老爺在上黨做官帶了來的人蔘,同周老爺在四川做官帶了來的黃連!”“值幾十兩銀子”,還要寫帖子送到“湯老爺衙裏,打他幾十板子再講”。這一段精彩的描寫,無疑傾注了作者對此人物的厭惡和鄙夷。看《儒林外史》的人無一不高興看到嚴貢生失敗,然而他是封建統治集團的一員,這個社會制度就保證他不會失敗。第六回裏寫他欺凌妾出身的弟婦,企圖奪產,鬧得人仰馬翻,碰巧遇着一個“也是妾生的兒子”的知縣支持了他的弟婦,那一場官司,在形式上他是打輸了;

但是,第十八回裏寫出了他活動的結果,“仍然立的是他二令郎,將傢俬三七分開”,他得七股,實際上他還是得到了勝利。嚴貢生這個反面典型,在鄉紳地主集團裏,地位並不高,而他的行為和品質,卻集中了剝削階級的一切特性,在他的那個集團裏是很有代表性的。通過嚴貢生這個人物,可以進一步認識當時封建科舉制度下的一些文人在政治、思想文化各個領域中醜惡和可笑的形象。

《儒林外史》的作者批判科舉制度,是通過批判了和這個制度有聯繫的嚴貢生一類的人物。所以評析嚴貢生這個典型人物,也能更好地瞭解作者寫《儒林外史》的目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