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合集15篇)

來源:文書谷 9.12K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合集15篇)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1

澤澤,媽媽小時候可以閲讀的書少之又少,所以瞭解到的知識也有限。課外閲讀是可以不斷提升自己,所以我們要愛上閲讀體會書中真正的意義。謝謝你經常在家邀請媽媽一起看書。今天媽媽給您分享一本書叫《不抱怨的世界》。

《不抱怨的世界》作者是美國最偉大。受尊崇的心靈導師之一威爾。鮑温。這本書講述作者發起一項不抱怨活動,邀請每位參加者戴上一個特製的紫手環,只要一察覺自己抱怨,就將手環換到另一隻手上,以此類推,直到手環能持續戴在同一隻手上21天為止。越來越多人蔘與這個活動,學習為自己創造美好的生活,多點實際行動少點抱怨,讓這個世界充滿了正能量。

書中最喜歡的幾句話:抱怨是在講述你不要的東西。而不是你要的東西。人生就是釋放的綜合,你釋放什麼你的人生就是什麼。如果看不慣,那就改變它;如果無法改變它,那就改變你自己。通過對《不抱怨的世界》的閲讀讓我明白,一個人能力有限,不能改變別人,所能做的只是改變自己,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注意尋找問題的關鍵人物,注意交流方式,不抱怨自己。他人。當我們抱怨自己的成就時,試着學習接納自己;抱怨他人時,試着把抱怨轉成請求。這樣子,你的生活會有想象不到的大轉變。學習成長也是一樣的.,少點抱怨多點努力用心。澤澤,不要覺得自己不如別人,你身上也有別人沒有的優點。我們要相信自己。在爸爸媽媽心中你已經不斷在進步。我們看到你的努力看到你的成長。只是希望一些不好的習慣能夠得到改變。做事要腳踏實地不要急於求成,成功都是靠長期的堅持小知識的不斷積累以及良好的習慣養成。學習生活中和他人難免會有些衝突,遇到問題我們先發現問題的根源。先思考自身的問題再結合別人一起去解決。是緣分讓大家相識相聚在一起,和同學要好好相處,寬容待人。還有最近同學教會了你很多東西我們要感謝他們。你平時很少會去抱怨媽媽,相信澤澤一定是一個充滿正能量的。我們要知足常樂,感恩生活感恩他人。每週你開心的回來高興的回校這也是媽媽非常開心的,發現你愛上東華愛上113班。這離不開老師、阿姨和可愛的同學們。謝謝您們!你説113班最幸福,一個班主任兩個副班主任還有青藤樹。確實,113班風水寶地,希望同學們快樂學習快樂生活。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2

其實抱怨在我們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是一種司空見慣的行為,《不抱怨的世界》這本書呢,確實是一本能夠給人以氣力的勵志書籍,威爾·鮑温在《不抱怨的世界》一書中不留情面地指出,“我們抱怨,是為了獲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去做我們不敢做的事。”

在當今這個社會中,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總會有太多人抱怨工作太忙,壓力太大,工資太低,房價物價太高等等一些情況,甚至於找不到女朋友或者是男朋友都要抱怨社會不公,抱怨自己的命不好,好像只有這樣不斷的抱怨才能發泄出不滿,才能得到別人的同情,但是恰恰相反,因為有能力的人從來不會抱怨。在這本書中,鮑温牧師説:“我們之所以會抱怨,我們就和我們做任何事情的理由一樣:我們察覺到抱怨會帶來好處。優秀的人都不抱怨。”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有時候,我們的抱怨不僅僅會針對人、也會針對不一樣的生活情境,表示我們的'不滿。而且如果找不到人傾聽我們的抱怨,我們會在腦海裏抱怨給自己聽。

就拿我們現在目前的工作來説,在工作中,現在每個月的業績壓力大,很多一線就會抱怨,你看誰誰誰這個月又完成了,或者是你看看誰誰誰這個月又是第一等等,然後你和一個同事抱怨,然後這個同事又和其他人去抱怨,這個一個接着一個,久而久之就會感到自己的潛質沒有得到展示、領導對自己不重視、單位對自己不公平,因而在思想上產生嚴重的牴觸情緒,根本就沒有去思考怎麼更好的完成工作,完成業績,不盡心盡力的去完成工作,一味的只是在應付工作,無論上面給你下發多少任務,你都是沒有辦法滿足也沒辦法完成的。

最後就像書上説的“凡是你所渴望的東西,你都有資格得到,快朝夢想前進吧。不好打壓自我、替自我找藉口,或是假借批評和抱怨,將注意力轉移。你就應要理解不安感來襲,同時在這樣的時刻支持自我。”看完這本書,我覺得天下只有三種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我的人,就應試着領悟接納自我;抱怨他人的人,就應試着把抱怨轉成請求;抱怨老天的人,請試着用祈禱的方式來訴求你的願望。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3

《不抱怨的世界》是我讀完之後感觸最深的一本書。我們都喜歡抱怨,可是又不喜歡聽別人抱怨,我想這是人的共性。

威爾·鮑温在《不抱怨的世界》一書中不留情面地指出,“我們抱怨,是為了獲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去做我們不敢做的事。”許多時候,我們並非意識不到這一點,但就是不願意直面,並且進取做出改變,有時候,隨着心理的慣性,也不明白如何改變。可是,改變不如意的現狀,也是人類的本性,抱怨帶來的消極作用,人們意識到了之後,還是會有改變的慾望自然升起。當改變隨着情緒上的牴觸被帶進了生活,就由“有意識的無能”踏入了“有意識的有能”。

我們開始留意自我的言語措辭,以沉默代替抱怨。這實在不是一個能輕易勝任的挑戰,儘管抱怨和評斷如口臭般污染着自我的生活環境,但習慣性的東西總是會帶來安全感,即使是替代式的。我們常常在努力維持不抱怨與落回現狀之間掙扎,改變自我的勇氣、不懈地自我覺察,共同打造了一把神奇的鑰匙——這把鑰匙,讓我們長久以來封閉着的意識緩緩敞開。

對舊有習性的挑戰必然帶來生活層面上的某些變更,鮑温温和而又堅定地指出:在這場把生命導向光明、進取的內在改變中,如果其他東西的確是阻礙,工作,或者朋友都應當研究放棄。

《不抱怨的世界》並非是一部闡釋觀念或解析心理的作品,而是一場“不抱怨運動”的發起、描述、記錄與召喚。正是那些已經改變了全球數百萬生命的.事例,展示了抱怨的普遍性,以及相似的蜕變流程。

放下抱怨,這並不等於在困境面前不作為,或者放棄對社會不公正的言説權。帶有負面情緒的抱怨,恰恰才是不具建設性的消極。而源於生命的熱愛,並由此生髮的感恩、寬容和同理心,也不容任何機構以任何名義竊取盜用。

所有的描述至多隻是路標,真正的開始總是握在你自我手中——如果踐行,如果堅持,已經足夠造成改變的敞開,穿透我們雜亂無章、充滿問題而又缺乏審視的生活。

《不抱怨的世界》告訴我們,不要抱怨,不抱怨就是一把鑰匙,一把喚醒我們內心深處改變的鑰匙,讓我們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能夠有一份難得的寧靜。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4

早已聽聞“紫手環”的魔力,終於有機會體驗一回。但正如《不抱怨的世界》開卷語所説的,“紫手環”只是一種象徵、一種媒介、一種手段,最根本的還是改變自己的內心。或許要真正達到“不抱怨”很難很痛苦,實在這只是尋找內心平靜的一個過程。

莫生氣”道:“人生就像一場戲,由於有緣才相聚。相扶到老不輕易,是否更該往珍惜。為了小事發脾氣,回頭想想又何必。別人生氣我不氣,氣出病來無人替。我若氣死誰如意?況且傷神又費力。鄰居親朋不要比,兒孫瑣事由他往。吃苦享樂在一起,神仙羨慕好伴侶。”

可見,我們之所以會“氣”,只因我們總在“抱怨”。

實在,你我皆凡人,哪能不抱怨。有時候抱怨是一種發泄的途徑,重要的'是,抱怨之後,我們接下來的行為,是積極地停止抱怨改變心態,還是消極地不停抱怨直至內傷。

有時我們總是很愚笨,總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使自己變得不開心。與其抱怨別人哪裏哪裏不好,不如把抱怨的時間用來檢視自己是不是哪裏哪裏可以做得更好,不斷地改變自己、完善自己,這是個一舉兩得、利人利己的美事。

想起一個很簡單很老套但卻很富哲理的故事,有一個老人家整天愁眉苦臉,一鄰居問其原因,只聽老人家抱怨道:“我有兩個女兒,大女兒賣雨傘,小女兒賣鞋,天晴的時候大女兒生意不好,下雨的時候小女兒的生意不好,無論天晴天雨,我總要想到有一個女兒生意不好就會傷心流淚。”那個鄰居開解道:“那您應該感到開心啊,天晴的時候小女兒生意好,下雨天的時候大女兒生意好,無論天晴天雨,總有一個女兒生意好。”於是,那個老人家天天都笑呵呵的,開心不已。

這便是心態!“不抱怨”就是一種心態,只有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以正面樂觀積極地態度往面對生活與工作,往與人相處,則自己開心了,四周的人也會被感染而變得快樂,工作自然也會事半功倍,生活自然也就隨着幸福美滿了。

《不抱怨的世界》所提倡的精神不在於你是否帶着紫手環,而在於你是否能真的擁有一個闊達平和的心境,是否能真的擁有一個樂觀開朗的心態。放下所有的不滿、失看吧,不抱怨了,心裏的包袱就會隨之卸下了,生活自然便會過得輕鬆有趣。或者這個過程很難,但一起為之努力吧,相信會有收穫的!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5

要一個人“不抱怨”很難,在生活上遇到任何的不順遂,發發小牢騷、吐吐苦水,似乎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但是別忘了一個重要的理論“吸引力法則”,要知道,當一個人在説些負面和不快樂的事時,就會接收到負面和不快樂的事,例如:當女人常抱怨世界上沒有一個好男人的時候,就已經在心裏種下了一個“不相信有好男人”的因,所以即使遇到了好男人,可能也打從心裏懷疑,這樣即使遇到了男朋友或老公,也可能會錯過吧;同理,如果多説一些感恩的事,則會為自己引來更多喜樂之事。這樣,你要選擇抱怨還是不抱怨?

在沒有讀過《不抱怨的世界》這本書之前,自己並沒有發現自己天天有多抱怨。自從看過這本書後,才發現自己天天在抱怨,才瞭解我們的'思想意念就像空氣,除非有意識地去察覺,細心的發現,否則會像一陣風,沒有人會留意。最可悲的是,我們很多人每天都有十幾次甚至幾十次的抱怨,對生存環境的抱怨、對交通阻礙的抱怨、對身體疾病的抱怨、對無法克服困難的抱怨、對政治現實層面的抱怨、對家人錯誤的抱怨、對配偶的抱怨、對子女的抱怨等等,我們每個人都有太多太多的抱怨。這個世界有太多的人在抱怨:工作忙了,消費水平漲了,家庭壓力大了,生活環境差了,或是感冒發燒頭疼了,都要抱怨一番,怨天怨地,怨社會不公,怨人心不古,怨金錢至上,怨命如紙薄……似乎藉此可以發泄自己的不滿,並獲得他人的同情。可是抱怨過後,一切照舊,問題該怎麼解決還得怎麼解決。

不滿足,是抱怨的開端,説到底其實是我們在不斷強調我們不想要的人或事物,細想想對一切抱怨的事物我們無能為力改變,不能解決問題,只會讓問題持續在心底恆、久、遠。我們何不停止抱怨,讓我們的思緒控制語言,語言可以造成行為,行為可以成就習慣,用習慣來決定自己的命運。

這本書的內容其實很簡單:停止説抱怨、批評、講閒話的習慣。

抱怨是會傳染的,會自己傳染也會傳染給別人!相對的,樂觀也是會傳染的,一樣會自身傳染也會傳染給別人!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6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困擾,在困擾面前,我們又經常會發出抱怨的聲音。而大多數時候,這種聲音不但不能解決問題,還會使問題朝着更壞的方向發展,抱怨他人,會影響我們的人際關係,抱怨問題會讓我們失去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決心。

一本書,一個手環,詳細的為我們剖析了我們經常抱怨的各個方面,列出了抱怨可能導致的不良影響,指出了停止抱怨的解決方法。也為我們指明瞭一種更好的生活態度,讓我們更加懂得享受工作和人生的快樂。

。每個人都要為了工作和生活而不停的發展和提升自己,也都希望實現自己的願望和理想。但是我們又經常會遇到各種挫折和失敗,在這個時候有的人會很理智的去考慮自己的不足和失誤,也有的人會把責任歸結於他人或者客觀的事實,並因此而產生不滿,發出各種牢騷和抱怨,他們將這種牢騷和抱怨當成理所當然,在思想上產生抵制情緒,卻忽略了自身的原因,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是讓自己成為最大的受害者。

有的時候,我們也能很明顯的感覺抱怨其實是一種很不好的方式,我們也會想去改變,但是又不知道怎麼去改變。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受到長期以來的思維模式和慣性所決定的,是一種不斷循環的無能為力式的思想和行為。

書中記述的那位因車禍截肢的太太,她在面臨巨大挫折的時候,沒有去抱怨命運對自己的不公,也沒有因為自己從此以後與別人有巨大差異而失去信心。相反的,她懂得了去感謝幫助她的人,感謝每天照顧她的丈夫。用一顆感恩的心來生活,用發現的眼光來感受生活中的美好,這種樂觀的心態也讓她走出了車禍的陰影,讓自己的生活沒有因此而變得灰暗。

當紫手環在我手上來回互換,我才猛然發現原來我的內心會不自覺的產生如此多的抱怨和不安,我對自己的情緒好像很缺乏自制力,這讓我有點不知所措,但是在書中我也看到了很多和我一樣的人,而書裏也告訴了我們要善於發現自己的不足,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沒有抱怨。

社會本身就是一個充滿競爭性的羣體,老子也曾經説過“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專心致志,把自己該做的事做到最好,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要讓自己的思維總是停留在單純的思想層次,時長日久,就算不刻意的去和別人爭,也能創造出自己的價值。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7

威爾·鮑温説:“所謂的“抱怨”,就是表達哀傷、痛苦或不滿。生命中足以讓我們有理“抱怨”的事件,其實寥寥可數。我們的“抱怨”多半都只是一大堆“聽覺污染”,有害於幸福美滿。”我們抱怨,大多是為了獲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去做我們不敢做的事。或至少覺得這樣做不會帶來什麼壞處。但其實,我們可以好好表達自己的期許,而不需要抱怨現狀來獲取想要的結果。

人的一生,必然要工作,要發展自己,每個人都希望實現自己的美好願望和理想,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面臨着挫折和失敗的可能,這是我們每個人,人生經歷的一部分。每當這時,有些人便會產生不滿,引發很多牢騷和抱怨,往往是怨天、怨地、怨命運、怨同事、怨領導……

抱怨只會讓人自己變得招人怨。有的`人自認為才華橫溢,卻得不到重視,他們懷疑單位對自己不公平,對工作總是抱怨不休,不認為積極主動完成工作是自己的責任,而是將訴苦和抱怨視為理所當然;也有不少人眼高手低,他們感到領導對自己不夠重視,使自己的能力無法得到展示,因而在思想上產生牴觸情緒,聰明才智沒有用於思考如何做好工作,而是整日抱怨,把大好的光陰和精力都白白浪費掉了。一個人一旦被抱怨束縛,不盡心盡力,而是應付工作,在任何單位都是自毀前程。沒有人會因為喋喋不休的抱怨而獲得提升和獎勵。

威爾·鮑温説:“停止抱怨,你就已經在通往你想要的生活的路上了。”無論如何,都始終記住既然已經做了選擇就應該積極的走下去,勇敢的面對前進道路中的各種不確定。

有了永不抱怨的工作態度,就會在碰到問題時,主動的去想辦法解決,即使自己想出來的辦法很差,也能保證問題的解決;或者自己想不出辦法時,也能主動的去請教別人,這種習慣,不只是謙虛的問題,更是一種做事的態度。

有了永不抱怨的工作態度,就會在做完事情以後,不斷的進行自我總結和回顧,從而發現存在的問題。而不是對未做好的事情進行抱怨,這樣不斷自我總結,既提高了能力,也進一步強化了認真負責的態度。對上級負責,對自己負責,對工作負責。

有了永不抱怨的工作態度,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到具體工作中去,堅持對自己所承擔的事情竭盡全力、主動負責。這樣才能得到極大的鍛鍊和成長,當自己真正有了責任感,有了全面的工作能力,相信自己也一定會得到發展。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8

那一年,一個小山村中走出了兩個農民,他們擠上了到上海的火車。火車上,熙熙攘攘天南地北的人都有。有人説“上海繁華是沒錯,但是幹什麼都需要花錢,甚至問路也需要花錢”。其中一個農民憂心忡忡,抱怨説“早知如此,還不如留在小山村,這以後可怎麼生活啊!”另一個農民眼睛亮了起來“上海真是遍地是黃金啊!居然連帶路都能掙錢”,一片憧憬似的躍躍欲試。

多少年以後,眼睛亮起來的農民成為了資產上億的企業家,而那個抱怨的農民成為企業家1200名員工中的普通一員。一種是沒有信心的抱怨,一種是對機會的積極認識,兩種不同的思維境界造成了截然不同的命運成就,原因就是抱怨的對立面上,永遠矗立着一扇窗户,誰打開了那扇窗户,就能改變他的命運。

抱怨的人往往無意識地在發泄和表達不滿,以求獲得自身心理的平衡以及別人的同情心。抱怨是在陳述你不要的東西,而不是你要的東西。那麼從抱怨的對立面的逆向思維衡量,雖然獲得了自身心理的平衡和別人的同情心,但是自己仍然是一個無助的可憐的弱者;抱怨不要的東西的對面,是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對策,強大的管理工具“問題管理法”會提升你的業績。冷靜的思考後,抱怨往往就是現實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意識到這一點後,對面的窗户就顯露了出來。

抱怨工作緊張時間不夠,打開對面的窗户你就從時間的奴隸一躍成為自己時間的掌控者;抱怨工作雜亂無序,打開對面的窗户你就從無序忙碌的執行者一躍成為井井有條的事務管理者;抱怨不理想的工作崗位,打開對面的窗户你就從不思上進的工作者一躍成為不斷提升自我的堅定信念命運改變者;抱怨工作的難度,打開對面的窗户你就從無所作為的員工一躍成為攻堅克難的強者;抱怨溝通困難,打開對面的窗户你就從智商高的理性管理者一躍成為情商高的`優秀管理者……

抱怨的對面是自身意識形態的改變,意識的改變促成了自身行動的改變,行動的改變創造了事物結果的改變,事物結果的改變將影響到自身命運的改變。如果不喜歡一件事,就改變那件事;如果無力改變,那麼能改變的就是自己的態度。當發覺抱怨無濟於事時,為什麼不嘗試着進行力所能及的改變呢?只要有一絲的變化,那麼原先的結果軌跡將受到影響而變化。

當打開抱怨對面的那扇窗户後,你的思維會插上翅膀自由翱翔,你會融入一個充滿創造和改變的“不抱怨的世界”。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9

近期,中心組織閲讀了《不抱怨的世界》,認真閲讀後,我感覺受益匪淺。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難免要遭遇很多挫折和失敗或不盡如人意的事情。每當這時,如果我們不能正確對待,產生不滿,引發很多牢騷和抱怨,往往是怨天、怨地、怨命運……那我們就陷入一個自擾的困境,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抱怨的最大受害者還是自己。威爾·鮑温在《不抱怨的世界》一書中不留情面地指出,“我們抱怨,是為了獲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去做我們不敢做的事。”

為什麼會抱怨呢?怨天尤人是一種負面的思考與具殺傷力的表達方式?是人們只看到了生活中缺憾與不完美的一面,當現實與理想有差距時,當事情背離自己的`價值觀時,抱怨便應運而生,這也是我們生活的常態,工作、家庭、學習、交通都是抱怨的對象,抱怨就象腳臭,它會傳染,而習慣抱怨的人,就是在向自己的鞋子裏倒水,如何讓自己成為一個不抱怨的人,成為一個快樂的人,那就是凡事要懂得知足、感恩和惜福。

每個人共有的需要,就是獲得注意,受到重視,而且會以各種方式方法去獲得注意。我們常常在努力維持不抱怨與落回現狀之間掙扎,改變自我的勇氣、不懈地自我覺察,共同打造了一把神奇的鑰匙--這把鑰匙,讓我們長久以來封閉着的意識緩緩敞開。

知足常樂做為一句俗語,耳熟能詳,知道滿足,就總是快樂的,而快樂的根本便是惜福,珍惜擁有的一切,心裏手裏全是滿滿的,便騰不出手或心來攫取更奢侈的東西了,也就不會為得不到而抱怨。放下抱怨,這並不等於在困境面前不作為,或者放棄對社會不公正的言説權。帶有負面情緒的抱怨,恰恰才是不具建設性的消極,而源於生命的熱愛,並由此生髮的感恩、寬容和同理心。這才是一種積極的心態,一種智慧的生活態度,人人都懷有一顆如此感恩的心,那麼人生一定會過得堅實而有信心!因為感恩,我們才擁有了一個多彩的社會。

從現在起,做一個積極的人,談論自己想要的事物、而不是抱怨不要的東西。這樣大家都想和你共事或為你工作,而你會締造更高的成就、得到更多的收穫,遠勝過自己夢想所及。給它一點時間,同時仔細觀察,這一切就會發生。“不抱怨”行動只是一把鑰匙而已,在我們忙碌的生活工作中,藉助這鑰匙,開啟我們對生活的不抱怨,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成為一個快樂的人,一個懂得感恩的人,讓我們都擁有一個“純淨無暇”的世界——不抱怨的世界!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10

“不抱怨”對大多數平凡的人們來説是不可能的,這大多數人中也包括我。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日常工作中,難免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不如意,不公平,甚至是打壓,冷落。這時“抱怨”就自然而然的來了,我們開始怨天,怨地,怨領導,怨同事,把自己平時積累的不滿統統的發泄出來!時間久了,自己也覺得很無趣,且於事無補,就自己壓抑自己,不再抱怨!直到現在,讀完了《不抱怨的世界》這本書,才真正理解了為什麼“不抱怨”!正如書中闡述的那樣“責任多一點,責怪少一點,團結;感激多一點,埋怨少一點,和諧;反思多一點,錯誤少一點,明智;自強自立多一點,牢騷抱怨少一點,成功就在你面前”!

通過閲讀《不抱怨的世界》這本書,使我真正從心靈深處理解不抱怨的真諦,淨化了我的.思想,提高了我的認識,我決定從以下兩個方面改變自己:

1、認清本質,放下抱怨。威爾·鮑温在《不抱怨的世界》一書中不留情面地指出,“我們抱怨,是為了獲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去做我們不敢做的事。” 許多時候,我們並非意識不到這一點,但就是不願意直接面對,這或許就是惰性使然吧!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不會再以沉默代替抱怨,而是遇事多從自己身上尋找問題,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保持積極良好的心態,培養自己鋭意進取,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培養自己勇於,敢於,善於解決問題的能力。

2、放下抱怨,付諸行動。在今後的工作中一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在試圖抱怨解壓時,不妨試着不去張口,而是首先理智的思考,告誡自己“試試就能行,爭爭就會贏”,然後去定目標,找方法,做決定,馬上付諸行動,多做幾次,不拋棄,不放棄,問題總會解決的。

最後,摘抄部分經典語句與大家共勉:

一、不抱怨自己,開發自己的潛能;不抱怨工作,獲得工作的樂趣。

二、不抱怨他人,贏得他人的尊重;不抱怨家人,獲得家庭幸福。

三、不抱怨壓力,獲得前進的動力;不抱怨環境,人生不敗的奧祕。

四、不抱怨挫折,為未來鋪就道路;不抱怨當下,活在快樂的氛圍裏。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11

第一眼看《不抱怨的世界》,説實話沒什麼感覺,在我還沒有任何反應的時候它已經在我手裏了,既然這樣,那就瞭解瞭解它好了。

在看完第一節的時候,我就被這本書有所吸引,但不能説深深的,以前對這種幾百頁都是“講道理”的書,可以説是很排斥,我也不知道這本書是哪裏吸引了我,讓我有要把它看完的衝動,也許是因為它所講的道理正是自己身上發生的,所以會對它感興趣。

這本書主要就是鼓勵大家快樂的生活,而不是抱怨生活,利用生活中的柴米油鹽,反應當代人的生活狀況,但是很多人都不願承認自己是個愛抱怨的人,説到這裏我們就不得不提到這本書的“傳播者”——紫手環。

作者威爾.鮑温和大家玩了一個遊戲,而這個遊戲的主角就是上面所提到的紫手環,遊戲規則是這樣的,大家把紫手環戴在手上,一旦你發現自己抱怨了,那就把紫手環從這隻手移到另一隻手上,一直重複,記錄一天你所移動手環的.次數,看看你到底是不是個愛抱怨的人。如果你可以做到堅持21天不抱怨,那麼,你就成功了,不要小看這個遊戲,告訴你,這是個挑戰,不信,你試試。有人問,為什麼非得是紫手環,説實話,紫手環只是這個遊戲的象徵,其實它沒什麼意義,你可以隨便一個手環,甚至是隨便的一個東西,只要在你抱怨的時候可以移動,提醒你的東西都行。當然有人會説,這根本就沒什麼用,那麼你就錯了,在你移動紫手環或其他東西的時候無形中就分散你的注意力,而人的正常反應都是覺得自己又抱怨了,所以想要停止這列行為。而時間一久,習慣也就形成了,沒有誰會喜歡滿腹怨言的自己。

愛抱怨的人是不招人待見的,這個道理想必大家應該都知道,如果宿舍裏有一個人心情不好,那麼整個宿舍裏都是壓抑的氣氛,你的個人情緒會影響你身邊的每個人,像這樣的人,我們不自覺的就會反感,討厭,誰會喜歡讓自己不開心的人呢?所以説,抱怨很能影響一個人的人際關係,你每天拉着的那張臉,會讓別人看着都難受。不要不相信,你試着換位思考一下,你喜歡每天都唉聲歎氣的人嗎?你喜歡每天都看到沮喪的臉嗎?如果你也不喜歡,那就試着玩玩我們的紫手環遊戲。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12

比爾·蓋茨説“沒有人能拒絕此書,除非你拒絕所有的書”。可見,這本書非同凡響!

其實《不抱怨的世界》是一本心靈勵志書,本來對該類書籍已不抱多大期待,想着看再多再勵志不去親身改變實踐都沒用。但是,看到網上那麼多的好評推薦,不免心癢癢想看個究竟。匆匆瀏覽了一遍,可以説內容很簡單,也就強調要停止説抱怨、批評、講閒話的習慣。但其實感觸還蠻深,不少句子更有“一語驚醒夢中人”的感覺。

看着書時,頭腦中老浮現某些人某些事,想着自己其實就是在抱怨,不知不覺地在抱怨。很多不好的事都是因為説出了抱怨,很多時間也都浪費在無謂的抱怨中。抱怨只會讓自己更煩躁,更沒安全感,沒自信,而這些卻一直都沒發覺。

確實,抱怨就是為了獲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去做我們不敢做的事。我們抱怨或説閒話,可能只是要讓自己顯得更優秀。想起大一時自己竟因為宿舍沒人去打掃而抱怨,不開心,多麼幼稚。其實,説出來不僅沒讓別人同情你,而只會讓人覺得可笑。現在多好,吵到就吵到,多做點就多做點,換來讚美和笑聲多值得。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生活方式,沒必要也無法強求別人迎合你。少説話多做事,到哪都受歡迎。真的沒有人願意聽,也沒有人能夠忍受無休止的抱怨。

太多的時候,都是因為抱怨了才會更不開心。説出來,想要博取同情,但其實,內心的擔憂更多。對人也好,對事也好,對社會也好,抱怨永遠都不能改變現實。

也許就因為看了這本書,上午聽某人開口閉口粗話説某人不好,不停抱怨時,很想跟她説,不要再跟我抱怨了,那是沒用的!但還是忍住沒説,説出來也許會很傷她自尊,可能也就變成我在抱怨了。這中間挺矛盾的其實。但不管怎樣,做好自己的`就行了!

該書中也一直在推崇一個叫“紫手環”21天不抱怨活動,説將手環戴在手腕上,發現自己在抱怨、講閒話或批評時,就把手環移到另一隻手,重新開始,堅持下去,達到連續二十一天不換手,不抱怨的目標。這聽起來貌似有點無稽,但要做起來絕對不是件容易的事。也許我也該試下,嘻嘻~記得那次贏家教育的時候就極力推崇這個玩意。

總之,還是一本好書。也許只是想想,也許也只有説説,但起碼意識到了,還是不錯的吧!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13

在《不抱怨的世界》一書中,胡志強的太太受盡千辛萬苦,不停地開刀與康復,飽受身體與精神雙重摺磨,是最有資格“抱怨”的人。可她卻沒有怨天尤人,而是堅強地選擇“向前看”。誠如書中所説:“不抱怨的磁場,將引來更多平安喜事。”正因為有了不抱怨的心態,讓她走到哪裏都有來自各方無限美好的祝福,也成就了她開朗豁達的性格和人生觀。從她的身上,見證了“不抱怨”的正面影響與神奇力量。

書看得越“深”,對“不抱怨”的含義瞭解得越透徹。這本書就是反照內心的鏡子,讓我們看清自己不能外露的內心世界,究竟是樂觀向上的,還是消極低沉的`。有人認為抱怨是一種宣泄,一種情緒的調節方式,在沒有看到這本書之前我也是這麼認為,覺得偶爾發發牢騷有助於自己內心調節和擺脱心靈陰影。但看完這本書後發現,原來抱怨是一種流行病,你的抱怨會喚起他人的共鳴,不但不能找到解決的方法,還可能導致無法收拾的結果。這就不禁讓人思考,為什麼人們會抱怨?人們往往只看到了生活中的缺憾與不完美的一面,當現實與理想有差距時,當事情的發展背離自己的期待時,抱怨便隨之而生,這也是我們生活的常態。

在書中我看到了有很多人和我一樣,突然發現自己是一個有如此多抱怨的人,心中頓時多了些不安。可是書中的一句話讓我猛然醒悟:“誠實面對情緒,安於自己的不安。”在工作中,我們經常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和挑戰。在困難面前,我們發出抱怨和不滿的聲音能夠解決問題嗎?顯然不能。抱怨會對身邊的人產生消極影響,形成惡性循環。書中要求我們勇於剖析自我、找出不足、改變自己。對發現自己的不足不必驚慌,應該誠實勇敢地面對它,並想辦法改正,也才能最終平復自己的不安。

讀史可知,古代許多仁人志士受到諸多磨難仍矢志不逾,不抱怨、不放棄,直至實現自己的理想。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對於現代人來説,他們是最好的榜樣。生活本來就不是事事如意,一帆風順的。生活給予我們挫折的同時,也讓我們收穫了一種閲歷。而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波折,才繪就出異彩紛呈的人生。對於熱愛生活的人,在危機和困難來臨時,會端正態度,勇敢接受挑戰。借用比爾·蓋茨的一句話:“人生是不平等的,去接受它吧。請記住,永遠都不要抱怨。”

抱怨是容易的,而停止抱怨,卻需要意志力。所以,讓我們向“抱怨”開戰吧。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14

一口氣讀完不抱怨的世界,感悟頗深。

這個世界有太多的人在抱怨:工作忙了,消費水平漲了,家庭壓力大了,生活環境差了,或是感冒發燒頭疼了,都要抱怨一番,怨天怨地,怨社會不公,怨人心不古,怨金錢至上,怨命如紙薄……似乎藉此能夠發泄自我的不滿,並獲得他人的同情。可是抱怨過後,一切照舊,問題該怎樣解決還得怎樣解決。

讀史可知,古代許多仁人志士受到諸多磨難甚至摧殘,仍矢志不逾,卧薪嚐膽,不抱怨,不放棄,直至達成自我的夢想。“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左丘明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司馬遷受刑辱著史記”。對於物質富裕而精神貧瘠的現代人來説,他們是的榜樣。近代也不乏這樣的例子,如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和八年抗戰,多少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為爭取自由和解放,獻出了自我的寶貴生命。在他們的生命歷程中,沒有抱怨,僅有勝利的渴望。

我還想引用一個大家都熟悉的故事——“給加西亞的信”。羅文在只明白加西亞將軍的名字而沒有任何聯繫方式、沒有援軍也沒有同伴、也不明白如何尋找的情景下,歷經磨難穿越 戰火紛飛危險重重的古巴叢林,最終成功地將信交到加西亞將軍手中。這是一件多麼令人驚訝的事!換作我們,肯定會發一通疑問或抱怨:“沒有電話和地址我怎樣找到加西亞將軍?”“漫無目的地穿越古巴叢林那是多麼愚蠢的事!”“我再也堅持不下去了!”……但羅文是一個偉大的信使(這正是他異於常人之處),他沒有任何抱怨,毅然決然地踏上征途、最終完成使命。

在工作中,我們經常遇到各種各樣的`的難題和挑戰。在困難面前,我們發出抱怨和不滿的聲音能夠解決問題嗎?不能!那甚至會使問題越來越糟糕!互相抱怨會對身邊的人產生消極影響,構成惡性循環。試想,將抱怨的精力用來思考如何解決問題,不是更好嗎?

孟子曰:“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用一句歌詞來概括,“不經歷風雨,怎樣見彩虹”。人生旅途不可能一帆風順、四通八達,免不了磕磕絆絆。在危機和困難來臨時,我們應當端正態度,不抱怨,不放棄,勇敢理解挑戰。誠如不抱怨的世界書中所言,“凡是你所渴望的東西,你都有資格得到,快朝夢想前進吧。不要打壓自我、替自我找藉口,或是假借批評和抱怨,將注意力轉移。你應當要理解不安感來襲,同時在這樣的時刻支持自我。”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15

威爾·鮑温在《不抱怨的世界》一書中不留情面地指出,“我們抱怨,是為了獲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去做我們不敢做的事。”

許多時候,我們並非意識不到這一點,但就是不願意直面,並且用心做出改變,有時候,隨着心理的慣性,也不知道如何改變。但是,改變不如意的現狀,也是人類的本性,抱怨帶來的消極作用,人們意識到了之後,還是會有改變的慾望自然升起。當改變之光隨着情緒上的牴觸被帶進了生活,就由“有意識的無能”踏入了“有意識的有能”。

我們開始留意自己的言語措辭,以沉默代替抱怨。這實在不是一個能輕易勝任的挑戰,儘管抱怨和評斷如口臭般污染着自己的生活環境,但習慣性的東西總是會帶來安全感,即使是替代式的。我們常常在發奮維持不抱怨與落回現狀之間掙扎,改變自我的勇氣、不懈地自我覺察,共同打造了一把神奇的鑰匙--這把鑰匙,讓我們長久以來封閉着的意識緩緩敞開。企業文化標語大全

對舊有習性的挑戰必然帶來生活層面上的某些變更,鮑温温和而又堅定地指出:在這場把生命導向光明、用心的內在改變中,如果其他東西的確是阻礙,工作,或者朋友都就應思考放下。

放下抱怨,這並不等於在困境面前不作為,或者放下對社會不公正的言説權。帶有負面情緒的抱怨,恰恰才是不具建設性的消極。而源於生命的熱愛,並由此生髮的感恩、寬容和同理心,也不容任何機構以任何名義竊取盜用。

《不抱怨的世界》並非是一部闡釋觀念或解析心理的作品,而是一場“不抱怨户外”的發起、描述、記錄與召喚。正是那些已經改變了全球數百萬生命的事例,展示了抱怨的.普遍性,以及相似的蜕變流程。

所有的描述至多隻是路標,真正的開始總是握在你自己手中——如果踐行,如果堅持,已經足夠造成改變的敞開,穿透我們雜亂無章、充滿問題而又缺乏審視的生活。搞笑三句半台詞大全

“不抱怨”只是一把鑰匙而已。在我們忙忙碌碌的生活中,藉助這把鑰匙,我們會自然延伸和深入到生活的諸多層面,喚醒我們渴望已久的改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