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

來源:文書谷 1.47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

我給大家推薦的書單中,《富爸爸窮爸爸》系列是非常經典的必讀書目。有很多羣友認真閲讀之後,都收穫了很多,今天分享的這篇讀書心得,認識很深刻。

《富爸爸窮爸爸》一書是享有“百萬富翁的教父”、“金錢教練”美譽的美國羅伯特·清崎編寫的一本暢銷理財書。作者提到兩個爸爸,“窮爸爸”是他的親生父親,一位受過高等教育的官員;富爸爸是他好朋友的父親,一位高中沒畢業卻善於投資理財的企業家。

作者親眼目睹一生辛勞的“窮爸爸”失了業,“富爸爸”則成了夏威夷的有錢人。並以親身經歷的財富故事展示了“窮爸爸”和“富爸爸”截然不同的金錢觀和財富觀:窮人為錢而工作,富人讓錢為自己工作。

這本書從“富人不為錢工作”、“為什麼要教授財務知識”、“關注自己的事業”、“税收的歷史和公司的力量”“富人的投資”、“學會不為錢工作”等幾個方面進行闡述,結合自己生活中的實例,深入淺出的給大家進行了一次基礎的財商教育普及。

1、“窮爸爸”、“富爸爸”的不同

以下是書中描述的有關“窮爸爸”和“富爸爸”對待同一件事情的態度,我覺得讀過後,仔細體會,我們可以從中的到一些啟發。

“窮爸爸”總是習慣説“我可付不起”;“富爸爸”則會堅持説“我怎樣才會付得起?”。兩種不同的回答:一個是陳述句,當我們下意識的説“我付不起”的時候,我們的大腦就停止工作了,主動放棄了;而當我們自問“我怎麼樣才能付得起?”的時候,我們的大腦在積極的思考,從而想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窮爸爸”勸我:“努力學習吧,那樣你就能去好公司工作”,“富爸爸”則會説:“努力學習吧,那樣你就能發現一家好公司並收購它。”

“窮爸爸”説:“我不富有,因為我有孩子。”;“富爸爸”則説:“我必須富有,因為我有孩子。”

“窮爸爸”努力存錢,“富爸爸”不斷投資。

“窮爸爸”説:“我永遠不會成為富人。”於是這句話就成了事實;“富爸爸”恰恰相反,他總是會説:“我是一個富人,富人不會這麼做。”“富爸爸”破產時,他會安慰自己:“貧窮和破產的區別是:破產時暫時的,貧窮是永久的。”

看了這些對比,您覺得自己是哪種爸爸呢,“窮爸爸”的心態是不是代表了大多數人的思維方式?沒有進入王永山財富自由俱樂部之前,我肯定是百分之百的“窮爸爸”的心態。

隨着王老師不厭其煩的為大家普及財商知識以及自己讀書的提高,我的觀念在發生改變。觀念決定了一個人一生的成敗,觀念不同,思考問題的方式不同。觀念的改變,或許就是我們成功的起點。

2、獲得金錢的能力比金錢本身重要

既然是有關金錢的教育,是不是錢越多越好?書中列舉了一些最富有的生意人,有美國最大的鋼鐵公司領導人查爾斯·施瓦布、世界最大的經營公共基礎設施的公司主席塞繆爾·英薩爾、世界最大的煤氣公司的領導人霍華德·霍普森……。等等,看了這些“世界最大”,來看25年後的結局,其中的9人,有的因為借債身無分文的死去,有的死於破產,有的瘋了,有的自殺了。

為什麼世界最大的公司領導人甚至國家領導人會取得令人驚歎的成功後,又令人唏噓的死去?現在大多數人只注重一味追求金錢,而忘記了自我成長。就像書裏面所説:“只有知識才能解決問題並創造財富,哪些不是靠財務知識掙來的錢也不會長久。”

“在生活中掙了多少錢不重要,重要的是留下了多少錢,以及能留多久。”擁有財富固然重要,獲得財富、駕馭財富的能力比財富本身重要。

如果沒有駕馭財富、管理財富的能力,再多的財富也會煙消雲散。就像沒有堅實的根基,高樓大廈總會有坍塌的那一天。亡羊補牢為時不晚,認識到金融知識的匱乏,是需要惡補的時候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