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的春天》讀書心得大全14篇

來源:文書谷 1.79W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寂靜的春天》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寂靜的春天》讀書心得大全14篇

《寂靜的春天》讀書心得 篇1

在人們的記憶中,春天永遠都是那麼生機勃勃,鳥兒在枝頭歌唱,天空中下着濛濛細雨,發出沙沙的響聲,魚也爭先恐後地從水中躍出水面。但在這本書中的春天卻與人們記憶中的春天有着很大不同。書中的春天是寂靜的,鳥兒奄奄一息,只有寂靜覆蓋着田野,樹林和濕地。

是什麼導致了這樣寂靜的春天呢?在這個寒假,我閲讀了《寂靜的`春天》這本書,並在這本書中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這不是魔法,也不是敵對的行為,這全都是那些無知的人們咎由自取。他們為了自身利益,為了使自己種的農作物不被害蟲破壞,濫用農藥,但這種辦法不但殺死了害蟲,同時殺死了其他所有昆蟲,破壞了生物圈的平衡。大自然不知用了多久,才創造出了一個平衡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所有的東西都是環環相扣的,而人類卻用農藥打破了這種平衡,破壞了土地,河流,乃至整個生物圈。與其稱這些為“殺蟲劑”,還不如稱這些為“殺生劑”。

現在,人類已然意識到農藥對地球的嚴重危害,對於農藥的使用已經在逐漸減少。但是,隨着世界的發展,可能人們也沒有注意到,他們仍在用些不同的方式給地球帶來危害。在許多超市和菜市場,塑料袋的使用依舊很普遍,許多人為了方便,仍會使用許多塑料袋,並且在使用一次後就把它扔掉。還有許多飯店會使用一次性塑料盒。這些再被人們埋入土中後,不易在土中被降解,仍然可以在土地中一直保留幾百年之久。我們可以通過使用環保袋,或者將塑料袋循環使用來保護壞境。

所以,保護環境,我們必須一起團結起來,從我做起,保護美麗的地球。

《寂靜的春天》讀書心得 篇2

“一中奇怪的寂靜籠罩了這個地方,比如説,鳥兒都到哪兒去了?許多人談論着它們,感到到迷惑或不安。園後鳥兒尋食的地方冷落了。在一些地方僅能見到的幾隻鳥兒也聲息奄奄,它們戰慄很厲害,飛不起來。這是一個沒有聲息的春天。這兒的清晨曾經盪漾着烏鴉、鴿子的合唱;而現在一切聲音都沒有了。什麼東西使得美國無以計數的城鎮的春天之音沉寂下來了呢?”

雷切爾-卡遜1907年5月27日生於賓夕法尼亞州泉溪鎮,並在哪兒度過童年。她在本書中強調了人類自身對地球的環境的作用。“地球上生命的歷史一直是生物及其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歷史。地球上的植物和動物自然形態和習性都是由環境塑造成的。僅僅在出現了生命新種——人類之後,生命才具有了改變其周圍大自然的異常能力。”主要闡述了人類新型的化學產品或者生化武器給大自然的平衡帶來了很大的破壞,而且遠遠超過了其自身的修復的`能力。

“森林中生命的協同互濟關係就變得完全失調了,而且寄生蟲災害反覆出現的間隔時間也愈來愈短……因而,我們不得不結束這些違背自然規律的粗暴做法現已被強加到留給我們的、至關重要的、幾乎是最後的自然生存空間之中。”

《寂靜的春天》讀書心得 篇3

這個春天,柴靜霧霾調查紀錄片《穹頂之下》藉由網絡傳播,迅速發酵為“現象級”話題,剛剛履新的環保部部長陳吉寧認為,從喚起公眾對環境的關注而言,該片的作用堪比半個世紀前蕾切爾卡森(Rachel Carson)的《寂靜的春天》。

《寂靜的春天》在今天已經被標籤化為世界環境運動的奠基之作,因為環保思想自此萌芽,公眾開始關注環境問題,環境保護組織紛紛成立,各國政府開始將環境問題納入治理範疇。在該書出版十年後的1972年,聯合國在斯德哥爾摩召開“人類環境大會”,促成了首個保護環境的全球性宣言。

《寂靜的春天》何以在半個世紀前產生如此大的能量?種種跡象表明,這應該是偶然中的必然,其中的證據就包括作者寫作此書的緣由,一封關於滴滴涕致死鳥類的信件。當時環境問題已經擺在人們面前,不過一般民眾只能止於孤立的若隱若現的表象,而作為海洋生物學家的蕾切爾卡森以她的良心和專業素養進行了詳盡的調查,梳理出事情的來龍去脈。

她向我們描繪了環境遭到破壞前後的兩種圖景,矛頭直指二戰後開始大規模研發使用的殺蟲劑。她不厭其煩地引用各種報告、當事人的講述和真實案例,説明以滴滴涕為代表的殺蟲劑的濫用,已經造成了嚴重的.土壤和水體污染,並在部分地區摧毀了生物羣落乃至整個生態系統,排放到環境中的毒物處於失控狀態,人類也在直接或間接地受到極為嚴重的毒害。而最具諷刺意味的是,殺蟲劑對付的目標——“害蟲”,卻沒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害蟲”因為代際更替時間更短,很容易進化出抗藥性基因,“害蟲”的天敵們卻被誤殺。人們為了應對“害蟲”的反撲又開始研發新的殺蟲劑,然後進入下一輪惡性循環。對此,作者指引了“另一條道路”,比如運用生物控制技術、保持生物多樣性等等,其實就是把生物學的問題交還給生物學來解決,以結束那場無望的鬥爭。

企業為了利益而宣傳殺蟲劑對人畜無害,大部分受僱於企業的專家們積極為此背書。本書的出版,動搖了他們積極營造的謊言,因此遭到了利益相關者的強烈抵制。他們運用宣傳機器,對作者發動了全方位的攻擊,包括惡毒的人身詆譭。關於這種攻擊,我們只消刷一下今天《穹頂之下》播出後部分朋友圈上轉發的文章就能窺見一斑。環保意識已經深入人心的今天尚且如此,還沒有“環境保護”這種説法的五十年前又該是何種光景。作者在本書出版的兩年後死於癌症。可悲的是,直到今天,對她的攻擊還在持續,有人甚至將其比作納粹,把世界上因瘧疾死亡的人數算到她的名下——只因為受本書的推動,世界上禁止使用滴滴涕來殺滅蚊子,這究竟是什麼邏輯?而更意味深長的是,20xx年,世界衞生組織重啟滴滴涕滅蚊計劃。

如果僅僅探討殺蟲劑危機,本書可能只會淪為一般的科學報告。讓它躋身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書籍之列的,應該是科學理性精神背後的人文情懷,她描繪出了自然界美妙的平衡,與“控制自然”的主流思想抗爭,道出了人對自然應有的敬畏之心。她深情地寫道,自然的平衡是“一個將各種生命聯繫起來的複雜、精密、高度統一的系統”,“人也是這個平衡中的一部分”,“我們中間的許多人生活在世界上,卻對這個世界視而不見,覺察不到它的美麗”。

柴靜20xx年在博客中曾談及本書,《穹頂之下》中也可以看到不少致敬的影子。本書在半個世紀前提出的理念已經通過各種渠道廣為人知,但是環保行動似乎依然步履維艱。環境常常在與經濟的博弈中敗下陣來,而打敗它的最大幕後主使正是享受着現代文明成果的我們每一個人。解決之道並不一定非要在迴歸矇昧時代和走向末日之間選擇,或許應該採納蕾切爾卡森在五十年前提出的“尋找另一條道路”,用更巧妙的辦法,讓人和自然達成一個平衡。而這種平衡的達成,依舊任重道遠。

《寂靜的春天》讀書心得 篇4

春天,給我們留下的印象都是鳥語花香,到處都生氣勃勃的。可是,這本書的作者為什麼要説春天是一片寂靜呢?讀了《寂靜的春天》之後,我才知道是人類史無前例地按照自己的意願改造着大自然,由此也產生了諸多問題。

尤其是大量化學藥物的出現,不僅使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遭到普遍破壞,還使生活於其中的.動植物普遍受害,甚至連人類自身也深受其害,但是人類對自身行為所產生的後果卻知之甚少。我們傷害的其實不僅是動植物,還有我們自己。

記得有一次,媽媽説姥姥家裏有許多蟲子,就讓我拿殺蟲劑噴一噴,噴完後我養的小鳥突然之間就死了。之前我一直以為是鳥兒因為沒有自由,抑鬱孤獨死了。直到今天,我才明白原來是我藉助殺蟲劑的威力,既殺死了蟲子,也殺死了那隻活蹦亂跳的鳥兒。如果我早知道這個道理,也許還可以想想別的辦法。現在想想,我還不如不養那隻小鳥呢!我真對不起它!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正為自己釀的苦酒買單呢。很多我們喜歡的動植物,因為我們的美其名曰造福人類,而瀕臨滅絕,甚至導致各種自然災害的頻頻發生。可是我們卻沒有意識到這都是我們自己造成的。我們要讓大自然和我們人類互相幫助,讓大自然合理的為我們人類服務,當然我們也要對大自然有所回報。我們要的不過是更好的生活資源,而大自然要的也不過是和諧共生。

“聰明”的人類,如果每個人都能懂得保護環境重要性,不使用那些化學用品除害除草除蟲。那我們這個世界是不是更乾淨,更有生機呢?藍天、碧水、紅花、綠樹、清鮮的空氣不是我們每天睜開眼就能擁有的嗎?

《寂靜的春天》讀書心得 篇5

當我看到“寂靜的春天”這個稱號,我覺得有一個問題:為什麼春天會沉默?正是這個問題,並開始閲讀這本書。

這本書主要通過講述了當時社會濫用農藥的問題,以及可以使用農藥對大自然的各種負面因素影響。

事實證明,人們為了防止昆蟲和雜草,農場植物噴灑了各種殺蟲劑。害蟲死亡,害蟲天敵中毒,河流受到污染,土地受到污染,沒有鳥兒歌唱,人類的生存受到嚴重威脅。人們想要消滅的.昆蟲已經變得具有抵抗力,而且數量越來越多。

從農藥生產的開始,“征服自然”就成了大多數人的口號,自然只是人們征服的對象,而不是和諧共存和保護的對象,沒有人質疑這句話的正確性。

直到瑞秋·卡森以他的勇氣和毅力致力於研究滴滴涕的危害,並寫了這本書。大多數化學公司都在試圖阻止這份出版物,許多從環境污染中獲利的人指責她是聳人聽聞和極端的。然而,通過她的不懈努力,滴滴涕終於被禁止了。

如今,幾乎已經沒有人可以使用進行化學農藥了,而是需要更多的用天敵去控制害蟲的數量。但現在仍有存在許多的環境造成污染管理問題等着我們去解決,我們要養成一個保護生態環境的習慣。

愛護環境,這就是愛護我們自己。

《寂靜的春天》讀書心得 篇6

《寂靜的春天》初聽此書的名字,心裏感覺這本書的名字取得真好!“寂靜”——春天不應該是萬物復甦,充滿生命力的季節嗎?作者蕾切爾·卡遜為什麼要用“寂靜”二字呢?帶着對書名的疑問,我開始慢慢的讀起來。每當我一點一點的深入讀文章時,我發現作者蕾切爾。卡遜,真是一個聰明的人。用媽媽的話説,只有女性才能站在温柔的角度,用犀利的語言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

《寂靜的春天》是媽媽建議我看一看,寫一寫。因為她也沒有讀,她本以為是寫春天的優美的散文集。當我們共同讀的時候就忍不住開始討論這本書。這是我們一向的做法。經常就一個問題討論討論。這樣的討論有助於我對文章留下深刻的印象。

《寂靜的'春天》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在DDT時代(上世紀40年代——70年代)時多種化學劇毒殺蟲劑與除草劑對環境的巨大危害。

在書中,介紹了不下10種劇毒殺蟲劑。包括DDT、DDD、七氯、狄氏劑、異狄氏劑、艾氏劑,BHC等。甚至有人因為接觸了這些東西而死,就比如DDT,它在人體中的致死量竟然是用百萬分來計算的!在更知鳥體內甚至可以用十億分來計算的!可見DDT有多麼厲害。不過,DDT時代末期,生物防治早已初現曙光。

書讀完了,可是這本書給我帶來的心靈震撼久久不能平靜,我感慨萬千。人類,在自然界中是多麼的渺小的一份子,但我們卻要改變自然規律,多麼可笑啊!從單細胞生物進化而來的萬物,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改變的。我們破壞了生物鏈,它必然會引起質變的!大自然的一次一次回敬,就是一個很好的説明。

我們要善待大自然,敬畏大自然,讓DDT時代的一幕幕悲劇不再重演!

《寂靜的春天》讀書心得 篇7

人生沒有一帆風順,惟有堅強地應對。但在當今時代,對我們生命構成威脅的還有一種“很難看見的危險”——即來自於我們所生活的環境的污染和破壞:北方的沙塵暴和霧霾,非典、禽流感、手足口病,地震、洪水、低温冰凍、高温乾旱,原油泄漏;患癌症、白血病等過早離開的人,在我們身邊逐漸增多。一樁樁,令人觸目驚心。是什麼原因給我們帶來了世界末日般的感覺?我們對環境到底做了什麼?最近讀美國海洋生物學家蕾切爾·卡遜的名著《寂靜的春天》,對上述環境問題才有了比較清醒的認識。

在這本書裏,卡遜以深切的感受、全面的研究和雄辯的論點揭示了化學殺蟲劑、除草劑乃至洗滌劑對生態環境(昆蟲、雜草、水、土壤、森林等植物、鳥類、魚類等野生物)造成巨大的`破壞,最終不僅沒能有效控制自然(昆蟲產生抗藥性,豕草有了開曠的生長空間),反而還給人類帶來滅頂之災(與疾病和缺陷發育有關的染色體變態、癌症和白血病低齡化和發病率上升等)。最後她指引我們選擇一條遠離危險、保護地球、與其他生物共同分享地球的新的道路——可持續發展之路(儘可能少噴藥、生物控制、“雄性絕育”技術、引誘劑、利用微生物控制昆蟲等)。

書中還有兩點給了我很深的印象:一是,發現DDT的殺蟲性的人獲得了諾貝爾獎——由此我想起了20世紀最糟糕的發明(塑料袋)和毒奶粉事件,結論是:科學應當為人類造福,而不是危害人類。二是,癌症的產生和環境中大量存在的致癌因素密不可分,研製治療癌症的“神奇藥丸”固然重要,而查明環境致癌因素,並消除或減少它們的衝擊影響,以預防為主來與癌症鬥爭更是迫在眉睫的事。

《寂靜的春天》讀書心得 篇8

看《寂靜的春天》這本書之前,春天,顧名思義,在我心中都是萬物復甦的代表。我所能想象到的關於春天的場景,就只有生機勃勃。

聽到這個書名,我能感受到作者心中的憤憤不平,我也隨着作者的腳步,慢慢的'理解這本書。

這是一本説明性的書籍,説明了因為殺蟲劑而影響環境,導致殺蟲劑選擇了害蟲的抗藥性,從而一類類的殺蟲劑被淘汰,而藥性越來越強的殺蟲劑橫空出世。也使其威脅到人們的生活。

《寂靜的春天》的開文就是一記重擊式的描述:“過去未工業化的年代,每年的春天都有着數以百計的鳥兒於天空翱翔,或於樹叢間鳴啼着悦耳的歌聲。然而現在因為大量使用DDT等殺蟲劑,導致鳥兒不再飛翔、鳴唱……我們還能在春天時聽到鳥兒的歌聲嗎?”看完之後,我被震撼了,這是一種怎樣的因素才會使作者開門見山,直戳內心……我開始好奇。

“每年的春天都有着數以百計的鳥兒於天空翱翔,或於樹叢間鳴啼著悦耳的歌聲。”這不正是我心目中的春天嗎?可是卻由於各種原因,而“導致鳥兒不再飛翔、鳴唱……”春天沒有鳥了,沒有小鳥了,因為大鳥吃了蟲子,而蟲子體內有農藥……

一邊威脅着大自然,為了利益謀生;又一邊感慨,感慨這世界為何越來越灰暗,人們往往都是如此的,這般的自私。

通過這本書,我不僅懂得了,也看透了,世界已不再如初般美麗,害蟲變得高等,人們卻被利益衝昏了頭腦。環境被破壞,責任終究會被推卸給害蟲,於是便想出新的對策,研製新的殺蟲劑,其實,之所以環境被破壞,罪魁禍首不是害蟲,而是我們,人類自己啊!我希望不管是哪個領域,都充滿着和諧;不管是哪個領域,都有一片藍湛的天,而世界也不會被污染。

《寂靜的春天》讀書心得 篇9

《寂靜的春天》是世界環保之母蕾切爾·卡森1962年出版的生態文學一書。

蕾切爾·卡森美國海洋生物學家,一生立志於研究環境資源保護。生態文學是比較枯燥無味的,如果你對生態學有興趣的話那就另當別論了。整本書講述了諸如狄氏劑,氯丹等農藥,殺蟲劑,對破壞生態帶來一系列的連環效應,導致無限期的惡性循環最終由人類自己買單。正如本書結尾所説:“這些化學武器對付昆蟲之餘,已經調轉槍口,來對付和威脅我們整個地球,這是我們時代的巨大悲哀。”

“人類的遠見和自制力已然消失殆盡,人類將毀滅地球並隨後毀滅自身。”這是此書卡森獻給阿爾伯·特施維茨時開篇引用他的話。初讀此書會讓你找不頭緒,又或者説寡淡無味,那些所謂的滴滴涕啊,化學物質啊,各種各樣的昆蟲聽起來很耳熟,卻沒有深度的瞭解。隨着一章章由淺入深,以點帶面的講述,我開始頭皮發麻觸目驚心,當讀完全書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心不能平靜,原來我們身處的環境並非我們肉眼所及皆美好。不知不覺中,我們嚥下了多少殘留殺蟲劑的食物?我們又吸進了多少含有化學物質的有害氣體?我們又喝了多少年滲透於地表水中的農藥?不敢想象。

以前在鄉下,經常聽到村婦們聊天:那個什麼菜生蟲了要噴點藥,稻子發瘟了要打藥,茶棵被蟲子吃了不打藥不行等等。當時我們對此一無所知,總以為莊稼長蟲子就跟人生病一樣,長蟲子就用殺蟲劑天經地義,有什麼好奇怪的。我還跟媽媽去過地裏,看見媽媽把藥粉倒進小噴壺,裝上水再抽動活塞,使融化後的藥水呈噴霧狀落在菜苗上。稻田和茶棵,則是背上約能裝十幾升水的噴霧器,左手放拿着長長的出水管,右手上下按壓把柄,在田地裏來回穿梭,藥物便輕輕的灑在禾苗與茶棵上。一陣風吹過,也可能隨風飄灑在田間地頭的野花野草上,又或者不經意間灑在昆蟲身上,再或者藥物落在土地上被滲透於地表水中肆意橫流。然後就像書中説的那樣,食物鏈或從頂端或從底端開始,被無限循環,中間無論哪個環節人類都脱離不了干係,因此卡森説“控制自然”這個詞是妄自尊大的想象的產物。

晨雞初叫,昏鴉爭噪,哪個不去紅塵鬧。如今的日月晨昏很多隻能憑記憶去回味那些有過且日漸消失的畫面。很多年沒有聽見夏日的蟬鳴聲,以及夜間撲閃着流光的螢火蟲。其實這些在未讀此書時,我不曾在意,當書中説到曾經被知更鳥,鴿子,松雞及很多其他鳥兒的合唱撩動的春日清晨,如今卻一片死寂,毫無聲響,只剩下如鐵的寂寞……我才猛然驚醒,這些原來在我兒時嫌棄過的噪雜聲不知何時以消失殆盡,那些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堂前燕已很多未來家中築巢。或許我們在日復一日的繁忙中早就忘了這些,又或許生活的麻木讓自己根本無從去想。這些原本稀鬆平常的人與自然和諧的場面,如今很難再現,一切當時只道是尋常。

家在秀麗的率水河畔,童年的快樂便是在河裏摸魚抓蝦撿螺螄,水草也極為豐富。水是那麼碧綠清涼,在淺水灘的石頭下面,兩手輕輕一摸,總是能摸到二寸來長的石斑子或呆子魚,有時也能摸到滑溜溜的泥鰍。河邊的草叢裏對着簸箕口的方向使勁踩幾下,小河蝦小螃蟹便被無情的趕到簸箕裏,成了口裏的美味佳餚。村民有時也會藥魚,顧名思義就是往河裏投藥將魚毒昏或者毒死,每每此時河裏總是有許多的村民樂此不疲的撿着玩着説笑着。據説這是一種對人體無毒的草藥,但到底對人體有沒有毒性也無從考究,只是吃過魚的人都還看似好好的活着。現如今回想起來覺得很可怕,怎麼對人體無害呢?或許只是因為留存魚體的劑量太小,加之烹飪以後毒性減弱才未對人體造成明顯的傷害,而這種殘留的毒性會不會長期停留在人體內,造成永久性的損害仍是個未知數。

現在都説買菜要買有蟲眼的菜,起碼那是不打藥或者藥水相對較少。等你讀了本書你就會被大量的事實數據所震驚,因為滲入到土地當中的藥物殘留成份會保持很久,所以不要以為近期沒使用過藥物就是安全的。就連蒲公英隨風落到別處的過程中,都有可能被牽扯到其他動植物身上,還有什麼是安全的?以前一直不明白為什麼有些食物會註明特供專供或者內供,而這些食物通常不會流入市場,尋常百姓也是望塵莫及。其實倒回頭想想,誰又能保證這些特供專供就絕對的安全呢?

十幾年前綠洲中密度板廠很是紅火了一段時間,不僅帶動了經濟發展,每年上交財政税收對於一個沒什麼產業支撐的小縣城來説,確實很可觀,同時還解決了相當多的勞動力,老闆的口袋日漸鼓起。此時,從政府商人百姓三方角度來看,似乎都達到了共贏各得其利,何樂而不為?除了漸漸裸露的山體和日益被污染的河水。當源源不斷的污水被大量排入河道中,青青的河水慢慢成了烏黑色,小魚小蝦無處可逃橫屍河面。附近的村民這才反應自己賴以生存的環境被極度破壞,這條河終年不斷流向下游,而下游又有多少居民,動植物受牽連,簡直不敢想象,這就是我們一味追求經濟效益所付出的代價。正如書中所説:我們如今的管理模式是浮士德式的魔鬼交易,我們取得了短期利益,也因此付出了長期巨大的代價。記不清哪年這個廠終於被要求停廠,河水又漸漸的回綠了,小魚小蝦也有了安身之所,一切彷彿又迴歸到了從前的和諧狀態。如今每次經過,看着偌大的廠區閒置的廠房,我有種説不出的'感受,一是慶幸這片天空終於不再有混合着刺鼻氣味冒着黑色濃煙的空氣,二是傷感於那麼多勞動力散落在各地,其中也包括我的同學。

眼下正值茶季,漫山遍野的茶葉地裏插着小木棍,上面貼着黃色的粘紙,據説是為了黏住來往的各種飛蟲飛蟻。媽媽説近幾年茶棵地裏的雜草再也不允許使用除草劑,而是人工挖地除草,因為之前檢測出茶葉樣品裏有除草劑殘留成份。雖然此舉增加了茶農的勞動量,但這樣可以保證茶葉的品質,品質上來了還愁銷路不好嗎?銷路好了,茶商們有錢掙,給茶農的價格自然也會水漲船高,茶農們也就高興了,如此便會進入良性循環,最終受惠的還是我們自己。

我們長期以來一直行駛的那條路看起來是舒適、平坦的高速公路,我們可以加速前進,但路的盡頭卻有災難在等着我們。如果我們不重視環境保護的話,不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災難永遠會出其不意的來臨。

卡森的春天是寂靜的,但卡森的吶喊不會寂靜,卡森以後的春天終於有了聲響,世界開始有了迴音。從國家設立環保局之時可以得知,國家對於環境保護的重視與決心。而我們也需從自身做起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河邊的柳芽兒又抽出新綠,山上的百花早已競相開放,偶爾看見草叢中數只偏偏起舞的蝴蝶,原來春天悄無聲息的來臨了。

如果可以的話,建議大家在這個春天,用心去讀一讀卡森《寂靜的春天》,相信你會對你所處的環境有着全新的理解與思考。

《寂靜的春天》讀書心得 篇10

湖上的蘆葦已經枯萎,林中的樹木已經倒下,鳥兒不再歌唱,河流不再舞蹈……這個世界怎麼了?

《寂靜的春天》是美國女作家蕾切爾。卡森的作品。她從一個美麗的故事入手把我們帶入書中,當讀到原本令人心曠神怡的小鎮,在幾經破壞被籠罩上死亡的陰影時,我身臨其境的感受到了化學農藥的“震懾力”,真真實實的感覺到此刻內心已不在寂靜!合上這本書,不禁感歎人類真是過於自信了,認為憑自己的力量能夠戰勝自然,成為天地的主宰。於是,不節制地讓農藥光臨大地,雖然初衷只是為了殺滅害蟲,但結果呢?讓我們的生存環境體無完膚。什麼DDT,艾氏劑,秋試劑等等,讓鳥語花香的大自然裹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從此,世界再無聲音。讀着讀着,在哀歎中不禁聯想到了現實生活中環境被破壞的種種實。

什麼霧霾、什麼臭氧層破壞全球氣候變暖、什麼森林鋭減、什麼種族不斷滅亡……用“比比皆是”來話説大自然所遭遇的一切,真的一點都不為過。然而,我們人類卻掩耳盜鈴、視而不見,更是不知還要在破壞生態這條路上走多遠!

難道生活中慘痛的'事例還不足以讓我們覺醒嗎?難道事已至此我們還不應該有一種要保護大自然的潛意識嗎?難道一個寂靜無聲的世界真得可以存在嗎?也許我們早該深思,早該行動了。從現在起,從每個人做起,共同努力吧,共同為回到那個鶯歌燕舞、百花盛開的局面出力吧。也許只要人人蔘與進來、行動起來,鳥兒才能重展歌喉,森林才能重披綠裝,江河才能碧波盪漾,人類才能擁抱活潑,擁抱生機。

《寂靜的春天》不只是一本讀物,更是給人類上了十分重要的一課。就讓我們在警鐘敲響後,一起向污染開戰,一起讓大自然活潑起來吧!

《寂靜的春天》讀書心得 篇11

“春猶如一朵美麗而聖潔的花,但是這朵花正被人們搞得面目全非。”當讀完暑假老師推薦書目《寂靜的春天》時,這是我想説的話。每逢暑寒假,每逢讀完一本書,總是會收穫匪淺,感想很多。每本書都不例外。

這本書是由美國作家蕾切爾·卡遜創作的。當拿到這本書,就看了它的封面綠色為主,但書名卻叫“寂靜的春天”,這讓我很摸不着頭腦,心想:既然是寫春天,那為什麼會是寂靜的呢?緊接着,我就懷揣着這個疑問翻開了書本。瀏覽了一二兩章,我才知道了:原來是人們為了提高莊稼的產量,用DDT為代表的殺蟲劑的廣泛使用給人類生存環境造成了巨大的且難以彌補的危害,而且,魚蟲等動物都遭到了污染,整個生物鏈都遭到了破壞。從而,一個小鎮上人類得病機率高了,並且,這些病都是新型的,曾經從未出現,小孩子也難逃疾病的魔爪,莫名其妙的就會昏倒,接着死亡。這片地區有着一種怪異的安靜。這是為什麼?因為人們看不見也找不到鳥兒了,有幾隻卻也只是奄奄一息,這又是為什麼呢?因為鳥兒吃了被污染的魚蟲,有害元素也就進入到了鳥兒的體內。所以,鳥兒離死亡也不遠了。在我們眼裏,每天清晨都會聽見悦耳的鳥叫聲,從來就沒想過如果沒了它們我們的生活會怎麼樣,但是請你設想,這樣的春天不就是和書名一樣了嗎?――是寂靜的。書中説,這座城鎮並不是真實存在的,但是在美國或世界上其他地方可以輕輕鬆鬆找到上千個和它極其相似的城鎮。雖然這不是太真實,但這個可怕的`幽靈在慢慢向我們靠近,意思是,如果再這樣肆意用殺蟲劑,這個狀況遲早成真。既然弄清了為什麼春天是寂靜的,接下來,就解決第二個問題:作者為什麼要寫這本書呢?為什麼不和一些無所事事的人一樣,反而去管這種事情?

這事情,只能靠百度搜索了。原來在春季的一天,作者卡遜的一個做護林員的朋友告訴她,這個春天沒有任何鳥兒的足跡,連蟲子都很少出現了。而作者從小就喜愛研究生物,她知道了這個消息後,感到非常奇怪,於是,經過調查,她知道了答案,就寫下了這本書。蕾切爾·卡遜第一次對這一人類意識的絕對正確性提出了質疑。這是位瘦弱、身患癌症的女學者,《寂靜的春天》出版兩年之後,她心力交瘁,與世長辭。作為一個學者與作家,卡遜所遭受的詆譭和攻擊是空前的,但她所堅持的思想終於為人類環境意識的啟蒙點燃了一盞明亮的燈。所以,她的作品使人們啟蒙了,――讓人們知道,是時候該保護環境,少用些殺蟲劑了。

世界上有多少人會有保護環境的潛意識呢?想必少的是屈指可數吧!反倒是想着破壞環境的人,多的屈指數都數不過來。書中説,人們是為了提高莊稼產量,然而引來了大量昆蟲,便開始肆意使用以DDT殺蟲劑,説白了,人們還是因為自己的利益,卻不在意自己現處的生活環境,這些有害物質無處不在:人體,母乳,偏僻地方的河水等等。這樣的例子聽完後,真的讓人有點後怕。

説實話,從小到大,甚至到現在,我對保護環境的認知還停留在不隨手扔垃圾,看見垃圾要及時撿起上,但,這並不算“膚淺”,要這樣想:只要每個人都這樣做,環境也會好很多,可這也許只是對於未成年來説。畢竟,成人為了利益,為了其他一些事,總會做出一些比較“高級”的破壞環境的舉動。其實,這件事還需從根本上解決:人類的慾望。我總喜歡用一句話來形容父親,説他永遠不知滿足,因為成績,他總覺得我太低了。這本書裏的農民就是這樣,不知滿足,也就不知不覺中,做了“高級”事。

蕾切爾·卡遜寫的《寂靜的春天》還是比較深奧的,也許有些地方還是不夠透徹,但是對於人們來説,已經是一個很好的啟蒙、很好的警告了!

《寂靜的春天》讀書心得 篇12

當鳥兒不在歌唱,當森林脱去了綠色的紗衣,當海洋毫無波紋,一切都是那麼寂靜,這個世界又將會怎樣?

《寂靜的春天》是美國女作家蕾切爾卡森的作品。書以寓言為開頭向我們描繪了一個美麗的村莊的突變,並從陸地到海洋,從海洋到天空,全方位地揭示了化學農藥的危害,它既貫穿着嚴謹求實的科學理性精神,又充溢着敬畏生命的人文情懷。

在很多時候人類認為自己能戰勝大自然並征服它,為此用了許多不正當的手段。人們製作農藥本想殺死害蟲,保護農作物,卻在無形之中破壞了環境,甚至帶走了無數人的生命。但大自然也給了人們血的教訓:在美國的一個家庭,父母在房間噴灑了含有異秋氏劑的殺蟲劑,不久家中的狗死了,嬰兒也變成了植物人;在威斯康星州,一位父親在給馬鈴薯噴灑對硫磷,兩個孩子不小心碰到了噴灑器,當天兩個孩子都死了。

這本書也介紹了許多含有毒物質的殺蟲劑。秋氏劑的毒性是DDT的五倍,但它被皮膚吸收後毒性將會升至四十倍。秋氏劑中毒的'人身體恢復過程極為緩慢,這足以證明它會導致漫長無期的慢性毒性。但它還是應用最廣泛的殺蟲劑之一。艾氏劑也是劇毒的,它能引發導致肝臟和腎臟退化的病變,甚至會出現不孕症。這些危害生命的東西,都是出自人類之手,可最後為此付出代價的也是我們。

在當時DDT和其他劇毒農藥被濫用的美國,書以無法辯駁的大量實例,給民眾講述了一個大自然悲傷的故事,“一個沒有鳥鳴的春天,這樣的現代世界是值得被建立的嗎?'這句話觸動了無數人,我也不例外。作者想用血淋淋的事實喚醒無知、愚蠢的人們,不要再用這些方法對付大自然了。

現如今全球氣候變暖、生物多樣性減少、森林鋭減等等,那一個不是出自人類之手?我們應保護環境,而不是破壞它,每個生命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們沒有權利去破壞它。這個世界好似一首樂譜,不能讓音符消失,更不讓它寂靜下來。

《寂靜的春天》讀書心得 篇13

眾所周知,農藥是農業上最常用的用來對付害蟲與病菌的一種化學品。在閲讀此書前,我雖對農藥有所耳聞,但也僅僅停留在“蘋果要削皮才能吃”的程度。

《寂靜的春天》一書為一名海洋生物學家兼美國魚類與野生動物管理局的撰稿人所作,在認識到化學品的嚴重危害後,她頂着外界的輿論用四年時間寫成此書,揭開了被政府掩蓋的真相,並呼籲人們保護環境,抵制化學品的濫用。

書中展示了不少濫用化學品帶來的壞處,其中描繪的一個場景令我感到十分心痛——政府不分青紅皂白灑下的農藥鋪天蓋地,美名其曰是為了根除火蟻,卻為天上的鳥、水裏的魚和地上奔跑的小獸帶來滅頂之災。知更鳥吃了中毒的火蟻后無力地拍動着僵硬的翅膀,在痛楚中掙扎着死去;洄游的鮭魚在毒水中拼命將頭探出水面,最終還是翻起了白肚皮;松鼠呼吸到有毒的空氣,臨死前瘋狂地啃咬地面希望能緩解痛苦,爪子萎縮在胸前,死不瞑目……因為所捕食的昆蟲已被毒死,扛過毒素的.動物們也難逃餓死的命運。人類也不能好到哪兒去。脆弱的孩子最先中招;農民的牛羊吃了沾上農藥的草後久病不起;蜂農的蜂羣一羣接一羣地死去……在這個寂靜的春天裏,火蟻卻悄悄孵化出新的一批卵,沒有天敵的約束,原本不算威脅的火蟻徹底成了災禍,甚至產生了抗藥性!

這一切都是人類親手釀成的,若想恢復成原狀需要幾十年的時間,如果沒有人類幫助培育幼苗,甚至永遠都難以復原。

在書的最後一章,作者提出用生物防治代替化學防治。通過引進害蟲的天敵或有針對性的病毒,或是使雄蟲絕育來控制害蟲的數量。這樣的方法即經濟、效果持久,又不會對環境造成破壞,在一些地區已經成功實施。可惜在當時,更多的人只喜歡見效快的化學品。

通過此書,我深刻地認識到化學品的危害性,這種人工合成的元素卻正將人類推往一去不復返的道路上。正如作者所説,我們可以選擇另一條路,那條路雖然人跡罕至,但能為我們提供保護地球的最後一個機會。

我們要感謝此書的作者,是她勇於面對輿論,敢於與權威作鬥爭以及極強的責任心使這本書得以誕生,環境運動得以發展;我們更要從自身做起,保護環境,讓大自然中的生靈得以快樂而又和諧的繁衍下去。“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尹那綺)

《寂靜的春天》讀書心得 篇14

暑假的時間裏,爸爸給我買了幾本書,其中有一本叫做《寂靜的春天》,這是一本關於保護自然的書,書中作者用血淋淋的事實,希望喚醒無知、愚昧的人們,不要再用使用蠻力,來對付也是地球一分子的昆蟲、植物。也呼籲我們,要尊重生命,謙卑為上,不要自以為是。否則將有一天,會為人類帶來無可挽救的災難,毀滅性的滅亡。我讀了感覺非常震撼。

目前,長期流行於全世界的口號—————“征服大自然”,大自然僅僅是人們征服與控制的對象,而非保護並與之和諧相處的對象。人類的這種意識大概起源於洪荒的`原始年月,一直持續到20世紀。沒有人懷疑它的正確性,因為人類文明的許多進展是基於此意識而獲得的,人類當前的許多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也是基於此意識而制定的。

在四十餘年後,書中所提,濫用藥物的情形,不僅沒有改善,更變本加厲。將人類帶入更深、更無可救藥的境地。因為人類為了更方便的生活,而許多事實的真相,被隱瞞和矇蔽。許多人因為無知,陷人類於萬劫不復的境地,而不知。

而現在,人們慢慢意識到這個嚴峻的問題。環境保護,成為當今世界最重要的一個問題,而這在幾十年前卻是僅僅是一些生物學家腦子裏的想象,而真正使環保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並直接導致後來將環保列入政策法規中的卻是一本大家似曾相識又不太熟悉的書——《寂靜的春天》,而這本書也是世界上第一本將環保作為主題的書。

讀完了這本書,讓我深深地意識到:愛護環境,就是愛護我們人類自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