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讀書心得

來源:文書谷 2.57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書心得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書心得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青春》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分享。

《青春》讀書心得

《青春》讀書心得1

第一次注意這本書,因為它的名字很特別。想想現在的我們,也會常常有這樣的疑惑,誰的青春不迷茫呢?

書中描述的很多事情都發生在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就像把我們的生活寫進了書裏。我想這大概就是它吸引我的地方。在書中我彷彿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大同的世界中,做着小不同的自己。也許是因為親切,但更多的是勵志,看一看他走過的路,遇到的故事,碰到的人。然後發現,我們每個人的成長也無非於此吧。如果你覺得孤獨,覺得熱淚盈眶,覺得迷茫,那就對了,這就是青春該有的姿態。誰的青春不迷茫。

生活中的我們有着太多的迷茫和不順心,前路如何、下一秒會發生什麼我們通通不知道;所以我們不能要求一定被理解,不能要求朋友都兩肋插刀,更加不能要求身邊永遠有人陪。青春,註定是一個人在行走。不論開心與否,不論成功與否,成長的過程都是歷練。同樣,也只有經歷了這種迷茫、這種歷練,才能朝着自己的目標方向靠近,才能夠真正的成長。這樣在未來的某一天,當我們執筆書寫青春的點滴時才能看到曾經的自己,雖然我們已經不再是那個迷茫懵懂的少年,已經堅定地行走在自己的道路上。所以,誰的青春不迷茫呢?因為曾經的迷茫,我們才度過了青澀單純的青春。

都市中的焦躁不安總是困惑着迷茫的年輕人,説的就是我們,隻身拼搏在社會中,挫折在所難免,甚至失敗也是家常便飯,但是這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思考,不去尋找原因,不停地為自己、為失敗尋找藉口更是懦夫的表現。經過這些年的沉澱,你會發現,每一次低頭,都是對自己的肯定,都是人生的一種前進。我們不是變得現實,而是接收現實,適應現實,融入現實。我們都一樣,正處於,掙脱過去,奮鬥當下,期盼未來的過程。會狼狽,卻瀟灑,但更多的是無所畏懼,不害怕動盪,不害怕轉機,不害怕突然,不害怕變化。我們都一樣有着迷茫的青春,其實還好。因為,我們,還在路上。

常常會聽人説:“為什麼我要活的這麼累,為什麼我的生活這麼難?” 生活,直白的理解就是生下來,活下去。活下去本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從呱呱墜地到牙牙學語,從國小到大學畢業,找工作,加班,升職,競爭上崗。車貸,房貸,難找對象。領導批評,同事排擠。有朋友的`覺得自己沒錢,有錢的覺得自己

沒朋友。大多數人都是如此,我們總是看不到自己擁有的東西,不停的追求自己所缺少的東西,有時候我們覺得很難的事情,對別人來説也許只是理所當然。當我們盡力把悲觀的事情用樂觀的態度去表達時,就會發現原來就算是迷宮也總有找到出口,重遇光明的一天。

也許突然有一天,當我們想起這些點滴生活,想要記錄逝去的青春時,雖然也許還會和作者一樣,有着迷茫,但至少腳下的路,會更加堅定。即使周圍都是黑暗的,心裏還是有一盞燈照亮前進的路。自己選擇的路,就要相信自己,尊重自己。堅持了,總會有結果。

誰的青春不迷茫,其實我們都一樣。一樣的青春,一樣的迷茫,還好,我們還在路上。

《青春》讀書心得2

假期我在“讀一本好書、來一場旅行”的約定中,選讀了《童年的祕密》這本教育名著。本書由意大利當代教育最偉大的幼兒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瑪利亞.蒙台梭利撰寫,書中從生理學、心理學、社會學和教育學的角度為我們提示了兒童發育和成長的祕密。

捧讀此書使我受益匪淺,進一步提升我在幼兒教育方面的知識,也讓我得以更深刻地瞭解和理解兒童。現在讓我們在這本書的帶領下一起來探索兒童的祕密吧!

全書分為三大部分,介紹了兒童生理、心理各階段的發展,兒童的教育,愛的智慧,成人與兒童的衝突等。書裏充滿愛的語言,充滿愛的教育方式,因此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在“愛的智慧”章節中關於愛的理解——“愛不是原因,而是結果,它像一顆行星,得到了太陽的光輝!它的動力就是本能,是生命的創造力量,在創造過程中,他產生了愛,這種愛充滿了兒童的意識,並影響着兒童的自我”。

愛是降生於世界上每一個兒童的稟賦,要是兒童愛的潛能得以發揮,或者其全部價值都得以發展,我們就會取得無法計量的成就。但丁把這種兒童的本能為動力的愛,這種對一切的熱愛稱之為“愛的智慧”,它是一種精神能量,伴隨着創造力的得到。

這種愛也是:當一個孩子發現桌布歪了,他就會想到桌布應該怎麼鋪,並且調動他的所有熱情,慢慢地試圖把它弄平整。對這個孩子來説,這是一種令他狂喜的行為。我們也許會認為,孩子的這種行為是多麼的幼稚。但或許,這正體現了我們對孩子的不理解。

孩子可以不厭其煩重複做一件他們認為有意思的.事,甚至完成後會有一種幸福喜悦的感覺,我們成人眼裏的無聊但對於一個正處在認識世界的兒童來講,這些社會法則是不適用的,當一件事完成的步驟越精細,孩子重複的次數就會越多。只有愛與理解才會讓我們發現更多獨屬於孩子世界的精彩。

這種愛是:早晨孩子進去喚醒他的父母,這是一件極討厭的事情。但是,如果不是愛,還有什麼東西會促使一個兒童一醒過來就去尋找他的父母呢?孩子來了並觸摸他的父母,父母抱怨孩子的打擾,孩子卻回答説:“我並沒有叫醒你們,我只是要給你們一個吻。”我想任何父母聽到這樣的話都會給孩子一個吻。

這就是孩子與成人的不同,我們往往以自己固有的觀念來評價孩子,認為孩子不懂事、便會和孩子發生衝突,正是這種不理解、不尊重孩子的行為,給孩子的心理無形烙上傷痕,根本沒有意識到孩子對我們成人深深的愛。自以為是為了孩子好,但其實卻造成相反的結果。

發生矛盾衝突時,我們需要正確地移情,即感人之所感,並知人之所感,接受其感情,不一定接受其中的行為。我們應該從孩子的立場和角度出發,換位思考,如:“假如我是孩子”來建立移情。只有相信孩子,這樣才會讓我們更能貼近孩子的心,就像我們的教育理念一樣,遵循自然,靜待成長。

通過這些事例對內心世界的描繪,使人油然想起童年的特徵,想起童年吸收的心理,它愛一切吸收一切,並使其在未來的成年人中得到體會。還記得初做媽媽給孩子講《猜猜我有多愛你》繪本故事時,我總認為我們成人對孩子的愛是無私、偉大並多於孩子的。但讀完這本書後我明白,其實孩子愛我們勝過其他的一切。

如何才能將我們對兒童的愛化為滋潤的雨露來灌溉兒童的心靈?我認為,最重要的是給他們創造一個充滿愛的安全的環境,尊重並理解孩子的行為,對他們的行為儘量做最少的限制和“指導”。孩子自然會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該如何做。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中,他們會逐漸成長起來。這就要求我們選擇合適的愛的表達方式、方法,尋求合適的表達時機和教育環境。”

教育是一種充滿愛的工作,愛的智慧需要身體力行、春風化雨。是一顆樹搖動另一顆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愛的智慧需要我們始終保持一顆敏感的心,保持對孩子的全神貫注,對孩子的細微行為也有所預期,並迅速做出反應。

我們努力為了孩子那份愛!為了愛的明天!

《青春》讀書心得3

在這個十二月份,我們組開始了讀書活動,我們選擇的第一本書是《因為痛所以叫青春》,這本書的封面上面就有這樣一句話,"因為不安,所以青春;因為茫然,所以青春;因為彷徨,所以青春;因為孤獨,所以青春;因為忐忑,所以青春。"這句話讓我重新定義了青春,青春時期的我是懵懂而又對前方充滿了期待,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人生贏家。但其實青春是怎麼樣呢?這本書也介紹了人生時鐘的計算方法,人生時鐘的計算方法十分簡單。24小時相當於1440分鐘,而將此分成80年,每等份就是18分鐘。1年相當於18分鐘,10年相當於3個小時,以此類推20歲是早上6點,當我麼畢業的時候,則是早上7點12分,是正要出門上班的時刻,是啊,我們該怎麼好好把握這個大好時光呢?

人生從不嫌太年輕或太老,一切都剛剛好沒錯。

人生之路仍尚早。如果早上7點醒來之後,發覺自己已經比別人慢了半拍,不要焦慮和擔心,因為這並不意味着會毀掉一整天。在人生的起跑線上快了一步,或者慢了一步,並不對未來起決定性的作用。有些人抱着"我已經來不及了"的態度自暴自棄,純粹是一種自欺欺人。切記不能為自己製造放棄或逃避的藉口。你現在所處的時間段還很早,現在的你擁有大把的時間,未來懸而未決,沒有什麼不能改變。

沒有來自內心的渴望,不可能成功。

渴望的力量是強大的`。它的強大體現在不以世俗的眼光作為標尺來衡量對與錯,而是以自身價值的體現、熱情和滿足感作為基準來衡量自己的人生道路。那些選擇了佈滿荊棘、充滿艱辛之路的人,或許在未來的某一時刻將成為眾人仰視的榜樣。內心如若沒了渴望,做任何事都缺少了動力,怎麼還可能指望能把事情做好?即便勉強完成了,自己的內心是否快樂呢?人這一生,最重要是為了自己快樂,任何事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自己快樂,所以為了能夠讓自己快樂生活,給自己一個內心的渴望吧。

來,高昂起你的頭,認真迎接屬於自己的那一刻吧!

但如今仍有很多年輕人執着於獲得人生的"新人獎".他們希望比同齡人更"早"地進入公司就職,更"早"地獲得專門職位,更"早"地收穫財富並享受安逸的生活。但其實,每個人的光彩一刻都在不同時期,厚積薄發,一步一步腳踏實地,一直等到屬於自己的那個最適宜的開花之時吧。

你感到幸福嗎?

總是跟更幸運、擁有更多的人比較,拿別人的長處來比自己的短處,以至於如今能夠不假思索地説出"我很幸福"的人並不太多。那些已經擁有很多的人也很難感到滿足,因為他們感覺自己需要擁有更多,要比周圍所有的人擁有的都多。人,知足常樂未嘗不好呢?過好每一天,微笑面對生活,人生也是處處好風光。

《青春》讀書心得4

通過閲讀第一章,它告訴我們:想做個幸福快樂的幼兒教師,首先從自身的心態、情緒調節、幸福觀念等出發。給我印象很深的是有幾個例子中,談論到我們自己的幸福與不幸福,其實重要是我們態度及思維方式不一樣,例如案例中“王阿婆的'故事”説明了王阿婆每天想當下雨時,大女兒賣的遮陽傘和布鞋就沒人買;當烈日當空時,小女兒賣的水鞋和雨衣就沒人買;所以她每天都不快樂。假如王阿婆換一種思維方式,想着如果下雨小女兒的生意很好;烈日當空大女兒生意很好。那麼她一定會很幸福、快樂。再如社會活動家、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的《寬心謠》,雖然我不信仰任何佛教,但是佛教中的一些文章文字卻對我們良好的心態培養有很大幫助。在這一章裏讓我不單清晰的認知了自己在幼教職業中的幸福快樂如何獲得,還學到了很多調節自己不良情緒的方法。與人相處、與單位相處、與整個世界相處,“山不過來,我就過去”這個原則是非常有道理可行的。

《青春》讀書心得5

個人很喜歡青春類書籍,正值青春美好年華,很想看看書中人物的青春是怎樣的。本書講述一個人,十年光陰;一座城,瞬息萬變,如果做不到讓你深省思考,那就努力讓你會心一笑。誰的青春不迷茫,其實我們都一樣,都有一樣的青春時光,都有那些讓你想想就嘴角上揚的美好回憶,這本書使我對青春也有了自己的見解。

青春,有喜有悲,有愛有恨,有友情也有愛情。青春不是一個年紀,而是一種狀態,一種過去了就回不去的狀態,青春時,你會肆無忌憚的不管任何人不聞任何事,因為你會認為那跟你沒關係,是你這個年齡不該擔心的,青春時,你也會認為學習是一件痛苦的事,只有玩才對得起‘青春’二字,青春時,你會有青春期,萌發了愛情的嫩芽,你會有喜歡的人,暗戀的人,現在想想,誰的青春沒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校園愛情呢。

青春,多麼美好的詞,會讓你聯想起上學時的美好,那時只會每天學習,想象着自己以後學什麼專業,會從事什麼特牛的行業,還會想着以後要跟最愛的他(她)共同奮鬥,那時我們只顧着奮鬥,卻沒有想過該怎麼度過這青春的時段,誰的青春不迷茫呢?我們都有過迷茫的時候,迷茫的不知道該做什麼,不知道下一步如何走下去,不知道當初的`努力奮鬥帶來的是什麼,這時就會感覺自己很無助,很孤獨,這就是我認為的青春,孤獨的、迷茫的青春。可儘管它在每個人心裏的定義不同,可我們都是經歷這樣一段青春過來的,誰的青春不迷茫呢?

《青春》讀書心得6

前段時間,根據小説改編的同名電影上映了,一開始沒有看過這本小説,只是聽過書名和它的作者——劉同,在看完電影后挺有感觸的,講述了“好學生”林天嬌和“學渣”高翔,從偏見到和解,再到互有好感,反映青春期學生成長煩惱的故事。因為這部電影和平常青春電影裏的談情説愛不同,它是一個追夢的故事,所以我帶着想繼續瞭解、回味的心情,把這本小説看了一遍。

小説內容和電影情節並沒有什麼關係,劉同是從自己的親身經歷出發,講述了他十年逆襲人生的故事。書中有他對過去十年的感悟和認知,從大學到如今工作的這十年所經歷的人和事,用自己的人生經歷來告訴大家:青春的迷茫人人都有。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出答案,看清自己,走出迷茫的青春。

其中有這樣幾個章節最令我印象深刻。其中一章是“命與認命”,説的是人不能甘於現狀,命在自己手中,所謂的命運也都是自己創造出來的,所以沒有所謂的任命,而是要想着如何使自己的命運更加燦爛、精彩。還有一章是“誰認真誰就輸了”,我覺得他和其中一章“仇人讓我活得更帶勁”是有聯繫的,做事要認真這是我們常掛在嘴邊的,但是當我把這兩章連在一起的時候,似乎明白了一點,對於你的“仇人”,你不能太把他們對你的評價放在心上,因為這些評價不一定是中肯的、公正的`,甚至會傷害到你的內心,而你真正要做的是對得起自己。而“仇人”對你越是否定,你就越是要讓他大跌眼鏡,只有讓自己活得更帶勁才是最重要的,因為每個人都只是自己。

儘管小説和電影是在説兩個故事,但我發現了它們共同的主題——追夢。電影裏的學霸林天驕夢想是考上清華大學;當高翔説出自己想飛的夢想時,老師説他整天不知道胡思亂想什麼,後來他就用自制的滑翔傘在全校同學的面前飛了起來;陸田甜想當一個優秀的媽媽,卻怕被老師同學笑話……其實夢想沒有貴賤之分,只要它是合理的,我們都應該尊重,不要以自己的標準去操控別人的人生。

每個人都擁有青春,青春美好但卻短暫,靚麗卻又迷茫,我希望能抓住青春的尾巴,用這段美好的時光去好好規劃我的夢,走上未來屬於自己的精彩路途。

《青春》讀書心得7

讀了《教師應該做的和教師能夠做的》這本書感受很深,我們要了解怎樣組織適合孩子成長規律的課堂教學,以便吸引孩子參與有意義的活動。

我對書中的`小標題“在錯誤中不斷進步”感觸也很深。俗話説: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更何況是年幼無知的幼兒。孩子自然會犯很多錯誤,我們不要怕孩子犯錯誤。作為教師,只要知道孩子平時可能會犯什麼樣的錯誤,並能夠及時地指出錯誤,耐心的幫助孩子找出犯這些錯誤的原因,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犯錯是學習的一部分,可謂是“失敗乃成功之母”。今後,當我的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我要用更加寬容的心去原諒他們,允許孩子犯錯誤,重要的是犯錯誤後如何積極、有效地開導他們,使孩子們能“吃一塹,長一智”。

好教師和差教師的區別不在於他們懂得多少,而是在於他們如何行動。今後,我要努力摒棄慵懶與懈怠,勤學敏思、鋭意創新。我要永葆對教育的一顆赤誠之心,繼續苦練紮實的基本功,學習優秀的教育教學經驗,永葆對孩子真誠的關愛與教誨,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付出情感,付出汗水,付出青春,才能收穫充實,收穫信任,收穫尊重。

《青春》讀書心得8

《誰的青春不迷茫》是以為靠理想生活的作者——劉同十年來的心路歷程。奮鬥小青年劉同十年期間創造從員工到副總裁的奇蹟,從光線傳媒企業策劃出身的他,十年逆襲人生,給都市中焦躁不安或困惑迷茫的年輕人滿滿正能量。

一個人,十年光陰;一座城,瞬息萬變,如果做不到讓你深省思考,那就努力讓你會心一笑,150萬字北漂紀錄,跨度十年自我對話。

劉同同志堅信自己是一個文人,用文字來承載自己想法。或許他寫的作品並沒有大賣,他本人也沒有大紫大紅,但他終究是取得了他自己的成就。又想想自己,也是堅守着一條信念:“我的生命一定會與眾不同”,直至今天!但也時常在堅守的路途中迷茫,不知未來的方向。

有人曾是這樣跟解釋我什麼是信念的——從字的拆分來看,信,左邊是“人”字,右邊是“言”字,上面是“今”字,下面是“心”字,連接起來的理解便是:“一個人,每一天與自己的心進行對話!”專業的理解是:“你認為的事情是怎樣的”。

在這個世界上,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環境中,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迷茫,而你與你的內心是否還保持着良好的、平等的、積極的對話,這很重要。你的對話內容及方向將形成一條信念,信念將決定着你的行為,行為將決定你的成果!

看着別人的真實記錄,着實羨慕,説來也奇怪,我不喜歡看名著,不喜歡看小説,但對他人的成長記錄我卻着實着迷,因為我能感受到他們的真誠和人格魅力,我被他們深深地吸引着。

書中描寫到了親情、友情和工作,其中用了很大一部分在描寫友情,想來也是,一個大學畢業離開家外出闖蕩的少年,接觸最多的應該是朋友(同事)吧,這也正説明了這本書真的是他這十年來的真是寫照,自己與自己的對話,書中描寫的很多朋友現在都已經斷了聯繫,想當初如果沒有這些文字的記錄,這段感情在記憶中或許就是空白的,那人生又如何才能豐富多彩呢!想想自己不也是麼,高中時玩的要好的朋友,自從上大學就斷了聯繫,更別説工作以後了。就像書中寫到的.:所有少年相約的承諾在未知命運前都只是當下的安慰,你總有一天會明白:有些人,有些事,一時錯過,就是一世。

雖然看着他們的故事,有很多東西我並沒有很大的感觸,或許只有當自己親身體驗過之後,那種共鳴感會逐漸增強,甚至對於他們所講的一些觀點我仍持懷

疑的態度,但這並不能削弱我對他們的喜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哲學,我在想,是否要想成功,我們是不是有些共同要有的亙古不變的真理呢?比如積極的心態,勇敢自信,還有堅持。在成長的歲月裏,有哪些東西是每個人都必須要遵守的呢?萬變不離其中,所有的事只要我們盡我們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就好了,不論結果如何,只要我們努力過,我們就沒有後悔。生活中的我們有很多的迷茫,有諸多的不順,但是這並不能阻礙我們繼續往前走的步伐,每一種阻礙都是對我們的一種歷練,我們敢於面對,我們才能成長。

這些天讀了這本書想了許多,越來越認識到自己是多麼的獨特,是多麼的獨一無二。以前總是在否定自己,總是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錯誤的,懷疑自己的每一個行為和想法,説到底就是徹底的不自信,但看着他們的成長,我知道了我這樣做我這樣想都是可以的,只是一直給自己找不到一個合理的解釋,但我相信每一個行為背後都有合理的成分,即使犯錯了又怎樣,別人不認同又怎樣,人都是在錯誤中正確,在挫敗中成長的。回憶過往,慢慢地淡然了過去的一切,別人的嘲笑,別人的不理解,都釋然了。渴望以後,我能誠實的面對自己的內心,做自己心裏所想的,説自己該説的。

本書給我最大的收穫是:一個人的成功不是一朝而就的,是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取得的。所以不要只做仰望的人,趕快行動吧!你成長中所有遇到的問題,都是為你量身定做的。解決了,你就成為了你這類人中的倖存者。不解決,你永遠也不知道自己可能成為誰。其實每個人都不曾因為苦而放棄,只會因為扛而成長。今天我們輕鬆了,並不是生活越來越容易,而是我們越來越堅強。

《青春》讀書心得9

青春不是年華,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脣、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弘的想象、熾熱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湧流。

青春氣貫長虹,勇鋭蓋過怯弱,進取壓倒苟安。如此鋭氣,二十後生有之,六旬男子則更多見。年歲有加,並非垂老;理想丟棄,方墮暮年。

歲月悠悠,哀微肌膚,熱忱拋棄,頹唐,必致靈魂憂煩,惶恐、喪失自信,定使心靈扭曲,意氣如灰。

無論年屆花甲,抑或二八芳齡,心中皆有生命之歡樂,奇蹟之誘惑,孩童般天真久盛不衰。

人人心中皆有一台天線,只要你從天上接受美好、歡樂和力量的信號,你就青春永駐、風華常存。

一旦天線降下,鋭氣便被冰雪覆蓋,玩世不恭、自暴自棄油然而生,即便年方二十,實以垂老矣;然則只要豎起天線,捕捉樂觀信號,你就有望在八十高齡告別塵寰時仍覺年輕。

這是一篇語言十分優美的文章。文中多處運用對比的修辭手法,形象具體地向讀者闡述了青春的真實含義。為了實現對比這一效果,文中運用了多組反義詞,如:勇鋭和怯弱,進取和苟安等。另外,本文的結構也安排得非常的巧妙,每一段的形式都非常的'相似,有一種對稱美。例如:第一段兩句話都採用“不是……而是……”的結構,正因為如此,文章讀起來琅琅上口,非常地流暢。

何謂青春?文章已給讀者帶來了不少啟發:青春並不是以年歲的多少,面貌的好壞去衡量的,青春是一種心境,是一種品質,是深沉的意志,恢弘的想象,熾熱的感情,自信的心境的結合體。青春就是生機和活力,青春就是信心和勇氣,青春就是前進的動力。人生貴在有希望,對於烈日下的農夫來説,豐收是他們無限的希望;對於莘莘學於來説,成績是他最美的希望;對於科學家來説,研究成果是其最大的希望。成事都是由一次次的失敗走向成功的希望,它不僅可以創造奇蹟,還能美化人生。我們的青春就像樹林裏的小鳥,樹林裏因為有了小鳥才顯得生機盎然;我們的青春就像蓬勃生長年綠葉,紅花因為綠葉扶持,才顯得多彩而美麗。我們只有用青春播下希望,未來才能收穫累累碩果。

朋友,讓我們以深沉的意志,恢弘的想象,熾熱的感情,自信的心境走進這個有歌、有笑、有淚如詩如畫的世界,去擁抱黎明,擁抱陽光,擁抱青春,擁抱希望,共同體驗這段美麗的人生歷程吧!

《青春》讀書心得10

莫源秋教授的《做個幸福快樂的幼兒教師》,她教會我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應該具有積極樂觀的心態、如何確立正確的幸福觀、怎樣學會安排工作與休閒、如何做個高效率的幼兒教師等。其中在“如何做個高效率的幼兒教師”提到:“要做個會‘偷懶’的幼兒教師”讓我最有體會,怎樣才能做到呢?這就需要我們深思。

我們要“偷懶”,讓家長配合我們,將做好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放在首位。1.在家可以讓孩子從做家務做起,例如:讓孩子自己洗襪子,拿牛奶,買東西,穿衣服、襪子等。家長在吩咐孩子做家務時要有耐心,孩子主動幫助做家務應得到鼓勵。由於孩子年齡小,認識水平不高,考慮問題不周全,力氣小,在做事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失誤。大人不應因此指責孩子,更不能懲罰孩子,而應首先鼓勵孩子做得對的地方。對於孩子有失誤的地方,要幫助他們分析原因,找到問題所在,以提高操作的技能和水平。2.在園能讓幼兒自己做的`,就讓他們自己做,如果孩子真的不會,老師應該在旁給予適當的指導,還可以安排“值日生”的活動,讓全班孩子輪流做值日,訓練他們的動手能力,培養責任心和集體榮譽感。

要做一名高效率並且具有幸福感的幼兒教師,適當地“偷懶”也是有策略和技巧的。

《青春》讀書心得11

翻開首頁映入眼簾的就是卡森的一句話:如果一個幼兒要維持他內在的好奇心,那麼他至少需要一個成人與他分享,和他一起快樂地、興奮地探究這個神祕的世界!

作為守護在孩子身邊的幼兒老師,我們都有這樣的機會去分享、感受、把握這個和孩子共同快樂的機會!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幫助孩子瞭解所處的這個世界,而好奇心正是自然科學家的基本心態,當孩子正用盡辦法去探索事物時,自然科學家的精神便已悄悄萌芽了。有位科學教育工作者曾説:“當孩子問‘為什麼?’時,最好的回答便是‘那你覺得為什麼呢?’”這本書便是希望喚起成人去觀察、發現孩子原有的好奇心,依從孩子的好奇心,提供適當的探索環境和引導,培養孩子像自然科學家的精神和態度一樣,去學習如何發現和找尋答案。這本書也是老師最佳實用指南,清楚的提供老師在自然探究前的準備,並在不同階段的探究(開放式探究、主題探究)中,詳列出探究的核心概念、教學計劃、引導方法和延伸活動,以及討論時的引導話語。也讓老師能在符合個別孩子的發展、興趣和能力之下,如何從孩子自身的經驗,引發他們主動觀察環境;如何提供孩子好奇、發問、探索、調查、討論、反思自己觀點的機會,進而瞭解孩子如何在相互學習中建構概念,發展出科學探究的技巧和態度。此外,書末附有相關資源、表格,可供老師記錄孩子的發現和觀點,再透過這些檔案檢討和發展課程。

《與幼兒一起探索自然》一書拓展了教師在教育中所扮演的傳統角色。這本綜合課程能指導教師開展以探究為基礎的課程,該課程是以探究為基礎的課程,該課程是以幼兒對周圍生物世界的自然好奇心為基礎的。從在室內養育生物和種植植物,到去室外搜尋動物和他們的棲息環境,並且在此基礎上進行一系列的討論活動,教師們能學到如何為教學活動做好準備,學到如何知道幼兒通過開放式或主體式的科學活動進行學習、學會觀察。“如果一個幼兒要維持他內在的好奇心,那麼他至少需要一個成人與他分享,和他一起快樂地、興奮地探究這個神祕的世界。”這應該是《與幼兒一起探索自然》一書所秉承的理念,同時也符合《綱要》中“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這一思想。幼兒對於自然有着一種天生的探索慾望:看到花草,他們總試圖觸摸;看到小動物,他們又會滿懷好奇地觀察;下雨了,他們會穿着雨具,在雨中嬉戲,找尋雨水的奧祕……我們要保護幼兒的這種好奇心,我們應該讓幼兒在好奇中觸摸自然,親近自然。

在幼兒共同探究和互動的過程中,他們總會試圖搞清楚所見和所做的事情。他們開始建構有關事物的概念。這時,“小小科學家系列”讓教師擔當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確保幼兒有關科學的遊戲和想法可以受到關注、深化和挑戰。在幼兒探究過程中,教師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是在教室中創設一種支持和鼓勵幼兒成為小小自然學家的環境與文化,而這種環境和文化的特點是:尊重生命;強調調查;分享觀察的內容和觀點;檔案與記錄;關注真實的生物。其中首要的.“尊重生命”,讓我特有感悟。回想到,自己在平時的自然角管理或是科學探索活動中,常常就會忽視,甚至迴避這一問題。小蝌蚪死了,老師也不向幼兒説什麼就把它處理掉,當他們發現小蝌蚪不見了時,來問老師,老師就會用一些非常理的話敷衍了事。久而久之,將會使幼兒形成了無視周圍生物的意識。通過這次的閲讀學習,我會更新自己的認識,反省自己教育中的不良問題,用全新的“自己”去帶動幼兒、帶動周圍的成人,把尊重生命放在首位,為與我一同生活在地球上的小生命負責。

另外,我還充分體會到“家庭參與”的重要性,《與幼兒一起探索自然》一書所展示的教學案例都將家長納入到活動的參與者中,這也能進步激發幼兒觸摸自然的興趣.我們不要總以為幼兒年齡小,不懂事,其實有時候他們腦中能閃現出成人都沒有的靈感,尊重幼兒,讓他們充分觸摸自然,或許未來的自然學家就會在他們之中產生。這不僅僅是《與幼兒一起探索自然》一書所給予我的認識,更是應在今後的幼兒教育中貫穿始終的一種理念。

《青春》讀書心得12

誰的青春不迷茫,其實我們都一樣。一樣的青春,一樣的迷茫,還好,我們還在路上。的的確確,我有時會感到迷茫,搞不清楚自己應該往哪個方向走。讀了這本書後,我內心説不清楚是什麼味道。的的確確每個人的成長都是一本厚厚的血淚史。

“在大同的世界中,做小不同的自己”。劉同,光線傳媒資訊事業部副總裁,因《職來職往》節目被大家所熟知,成為青年人的勵志偶像和追求的奮鬥目標,擁有幾百萬的微博粉絲,他的勵志語錄每一條都被瘋狂轉發。這是一本送給所有年輕人的心靈指南,是送給所有同齡人的成長禮物。30歲的劉同回看自己北漂十年的成長歲月,對這十年過往經歷的總結,感悟及思考,在時間和空間交錯中,用文字搭建一個立體世界,書寫屬於他的青春。去看一看他走過的路,發生過的故事以及相逢的人。然後發現,我們每個人就是這樣成長的',青春不是一個年紀,而是一種狀態,你覺得孤獨就對了,你覺得熱淚盈眶就對了,你覺得迷茫就對了,誰的青春不迷茫?

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當我們盡力把悲觀的事情用樂觀的態度去表達時,你會發現迷宮順着走到出口就能遇光明,倒着回到出發一樣光亮。我們都一樣,正處於期盼未來,掙脱過去,當下使勁的樣子。會狼狽,有瀟灑,但更多的是不怕。不怕動盪,不怕轉機,不怕

突然。誰的青春不迷茫,其實我們都一樣。我很欽佩那些在困難中依舊很樂觀的人。堅持的走下去,等待來的就是光明的出現。一件事只要你堅持得足夠久,“堅持”就會慢慢變成“習慣”。原本需要費力去驅動的事情就成了家常便飯,原本下定決心才能開始的事情也變得理所當然。

成長不易,青春不難。其實我們每個人都不曾因為苦而輕易説放棄,只會因為扛而努力去成長。今天我們輕鬆了,並不是生活越來越容易,而是我們越來越堅強,心理承受能力越來越大,對自己的期望值越來越合理併為之付出努力。每段青春都是苦的,在後半段會有出路的。青春是道明媚的憂傷,成長怎麼會少的了磨難與考驗?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妄自菲薄,我們要加油努力,奮發向上,多思考,多交流,吸取別人的經驗

教訓,對未來抱有無限的希望和保持無限的動力。要把快樂放在外面,失落放在心裏,把堅強的一面展露出來。真正承受不住了,及時訴説,做最真的自己。所有的事只要我們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就好了,不論結果如何,只要我們曾經為之努力,奮鬥過,我們就沒有後悔。生活中有太多的迷茫,有諸多不順,但是這些都不能阻擋我們前進的步伐,都不能成為我們懦弱的藉口。每一次阻礙都是對我們的一種歷練,我們敢於面對,才能成長。

智慧,獨特,真誠,有個性,這就是我印象中的劉同;讀完它的這本書就像是跟着他走過了着奮鬥的十年曆程。劉同平靜地講述着自己的故事,一個沒有含着金鑰匙出生、沒有讓人驚羨的簡歷登場卻和

我們大多數人一樣有夢想由平凡的人生故事。誰的青春不迷茫?!我也不例外,處於大一這個年齡我也在迷茫的青春中摸索,在摸索的過程中找到自己未來的路。我也有夢想,我懷揣着自己的夢想在青春的路上前進,跌倒了我會再站起,因為我明白“成長的每次低頭都是對自己的肯定。”人生的選擇會越來越多,人生的挑戰也會越來越多,而我需要做的就是走好每一步,做最真實的自己,不讓自己後悔,不給自己留遺憾。朝着夢想前進,向着夢想出發!希望在未來的八年、十年的某一天,自己能向劉同一樣説出一句同樣的話——感謝十年前自己的堅持,才有了今天的自己!一篇篇文字都是作者劉同在各個年齡段的想法,從20xx年開始,到20xx年卻不一定結束,鬆散的文章那麼簡單,可又如此深沉,從畢業剛剛踏入社會的懵懂少年漸變成了奮鬥的“北漂”小青年,在而立之年以後,任職副總裁,用現在的話來説,劉同現在就是一個典形標準的“高富帥”,但是,每個成功的人背後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奮鬥史,這本書記錄了作者的青春,同樣記錄了大多數人的青春。

“你覺得孤獨就對了,那是你認識自己的機會;你覺得不被理解就對了,那是讓你認清朋友的機會;你覺得黑暗就對了,那是你發現光茫的機會;你覺得無助就對了,那樣才知道誰是你的貴人;你覺得迷茫就對了,誰得青春不迷茫”。

這段文字,字字準確無誤的擊中了現代都市人心中的軟肋,又點明告訴他們自己所應有的心態。回頭望望,看看自己走過的每一個步子,

每一個腳印,每一段路,有欣喜、有懊悔、有痛苦,但是沒有缺點的青春又能怎能稱得上是青春。我高中時代最喜歡的一句話是:青春有夢,勇敢去追,寧願笑着流淚,也別哭着説後悔。自己曾經真真切切的為了夢想努力過,即使失敗又如何。我還記得高中時候我們班主任説的一句話:不要覺得自己考試理想中的大學希望渺茫就自暴自棄,就算你們摘不到星星,也要到達距離星光最近的地方。每個人在追夢的過程中,都會獲得許多意外的收穫。

書中説:當週圍都黑暗時,你可以盡力給自己點一盞燈。那盞燈也許不那麼亮,甚至不能照亮你未來三步之內的路,但只要你支撐下去,努力亮着,起碼能讓周圍的人在黑暗中一直看見你。 對於自己選擇的路,要相信與尊重自己的選擇。堅持了,總會有結果。

我相信,堅持自己信念,努力的工作,好好的生活,麪包總會有的,房子也會有的。以書中經典一段來做個結尾吧。年齡越大,越喜歡喝點小酒,因為心裏有些話越來越説不出口。加班越久,越喜歡一個人走,因為想知道自己究竟還能忍受多久。當初都是一羣人上路,後來都需要一個人獨處。都曾希望任何人給自己發短信,拿起手機卻又不知道應該打給誰。但只有經過了這段,才有回憶的笑談。

《誰的青春不迷茫》這本書看了一半,零零碎碎有一些感悟,從04年到12年的記錄,劉同駕馭文字的能力在成熟,對周圍的認識在成熟,成長就是保持一顆年輕的心,然後像老者那樣沉着地行走。 劉同説:你覺得孤獨就對了,那是讓你認識自己的機會;你覺得

《青春》讀書心得13

《誰的青春不迷茫》是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作家劉同的小説,講述奮鬥小青年劉同十年逆襲人生故事。寫給那些都市中焦躁不安困惑迷茫的年輕人的一部作品。一個人,十年光陰;一座城,瞬息萬變。

第八屆中國作家富豪榜文化盛典上,《誰的青春不迷茫》獲封年度“最佳勵志書”。

這幾天已經習慣了熬夜,只為追看這本《誰的青春不迷茫》,職來職往的達人老師劉同的傾心力作小説。一個人,十年光陰;一座城,瞬息萬變。如果做不到讓自己深省思考,曾經付出的努力也會讓自己會心一笑。看一個奮鬥小青年用他自己的親身十年經歷逆襲人生,全面剖析青春的每一次匆匆迷茫,每一次迷茫中獲得的心痛感動,每一次感動中隱含的辛酸淚水。

現在的大學生存在一種普遍現象,用魯迅的幾本書的名字來形容:大一的時候吶喊,大二彷徨,大三祝福,大四就是朝花夕拾了。時光如七絃琴上的音符,輕盈的跳動着,你忍心讓這段最美好的大學時光匆匆流走而只留下迷茫嗎?記憶最深刻的幾句話:“當我們盡力把悲觀的事情用樂觀的態度去表達時,你會發現迷宮順着走到出口就能遇光明,倒着回到出發一樣光亮。我們都一樣,正處於期盼未來,掙脱過去,當下使勁的樣子。會狼狽,有瀟灑,但更多的是不怕。不怕動盪,不怕轉機,不怕突然。誰的青春不迷茫,其實我們都一樣。”一樣的歲月道路,劉同走出了自己的特色,難道我們後者就不應該居上嗎?

把握每一次無形中磨練自己的活動,雖然在同學看來都不屑參加;珍惜每一次犯過的錯,雖然投來了太多異樣的眼光;堅持每一次勵志的創作,雖然被出版社拒絕了無數次。每一次想要放棄時,心中總會湧現一種堅定的信念:“堅持到無能為力,拼搏到感動自己!”就是這樣在迷茫中不斷摸爬滾打,不斷嘗試着去改變所謂的迷茫魔咒,不斷將狼狽的身影隱蔽於漫長的黑夜,才成就了今天給大家傳遞無限正能量的劉同。他的青春只為自己而迷茫,你的青春又為誰而迷茫?

你的青春為誰而迷茫?答案只有自己最清楚,青春是一種狀態,每個人都會面臨選擇,自己選擇的.路,就算跪着也要走到盡頭。有的話只能靠藥物的麻痺才能説,有的人只能靠酒精的揮發才有自己,有些情只能靠時間的短暫才能珍惜。我希望自己數十年後驀然回首時,會有這樣的感慨:那些年,汗水洗刷臉頰,拼搏穿越龍門,只爭青春!這一生,豪情劃破長空,壯志直衝雲霄,青春無悔!

現在的我們正值青春期,一個人的青春是從20歲開始,30歲結束。青春被稱為是一個人的一生中最好的時光,有迷茫,有希望,有成長,有傷,有苦,有淚。但人人都想重返青春,因為青春最美好,人生中所有犯2的事都是在青春中獲得完結。書中有一在日記“命和認命”“喜歡一個作家是命,在不打折的時候花錢買他的書是認命”這一段文字引起我的共鳴,我非常喜歡這個作家的書,自己攢下早餐錢買他的職場書,坦白講,之前我也會怕自己還小,看不懂但我還是堅持買,這就是認命,但我看懂了書,和書產生共鳴這就是命。其實,所有處在青春的人,買關於青春的書,不希望其中告訴自己怎樣避免發生青春中的事件,只希望告訴自己,這事沒什麼大不了,我也如此,如果告訴我避免,但那又有什麼用,等老了,再遇到,那樣更慘,連一個鹹魚翻身的機會都沒有,直接玩完。坦白講,看完這本心靈雞湯,我最大的感受是:不要等到失去後才懂得珍惜,想到了就去做。文中有一日記“人生的一碗麪”讓我哭了。面,很平常的食物,而這碗麪,是奶奶做的最後一碗麪,在每一個最後一次之前,都會有一個預兆,而你想不想讓它成為你的終身遺憾,就得看你,其實,只要將它記錄下來就不會遺憾,很多人因為入世不深而錯失良機,在這本書中,作者因為擔心自己英語不好,而錯失去英國錄製節目的機會,所以,吃一塹,長一智,遇到機會,絕不放過。

誰的青春不迷茫,其實我們都一樣,因為,有過迷茫,才懂得成長,因為,有過孤獨,才懂認清自己,因為,不被理解,才懂得認清朋友。因為,青春有過迷茫,所以,前途才會一片光亮,人生中,若沒有迷茫的這種人生,不叫做人生,誰的青春不迷茫,其實我們都一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