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紅》讀後感

來源:文書谷 5.02K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蕭紅》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蕭紅》讀後感

《蕭紅》讀後感1

熱愛文學的人總會熟知蕭紅,作為“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被譽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 其作品中悲喜交雜的情感基調、剛柔並濟的語言風格以及獨特的寫作視角的運用和對行文結構的處理,在文學史中獨樹一幟。文學造詣的高深和愛情慘淡的痛心,僅僅31年的生命旅程讓蕭紅成為了中國文壇的一個標誌,最有影響力的女傳奇。她從開始寫作到去世,創作生命一共只有10年,絕大部分時間都過着居無定所、貧病交加的生活,然而,她竟然留下了百萬多字的作品,包括《生死場》、《呼蘭河傳》等傳世之作。如此看來,她不但天才,而且有着超人的勤奮。最近的《黃金時代》,《蕭紅傳》等電影把她的形象搬上了熒屏,讓更多的了人熟知了她,短暫時光中經歷的.坎坷與磨練。

很多人寫過蕭紅的人生,這次李琦老師的作品也極為精彩,蕭紅的成就不僅僅是文學作品的貢獻,愛情和嚮往自由的歷程為傳奇人生留下為人稱道卻十分悲情的一筆。本書的這篇序章極為的精彩,語言的運用,情節的提煉,完全是整本書的一個提煉和綱領。“她美麗純潔的生命短暫得如同絢爛的煙花,只在天空綻放出一片冷豔,轉瞬便歸於冷寂,她把悽婉苦難的命運活成了一串動人的歌謠”。8個章節,描述了一生的跌宕起伏和感情的糾葛。

我覺得蕭紅的“苦命”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封建家庭、殖民社會的重壓,舊中國一個女人生而俱來的悲慘命運,似乎難以避免;可是更深刻的傷害恰恰是她愛着的人所帶來的。這就讓人感到特別悲哀。年少時候,覺得蕭紅怎麼那麼笨,如花的生命,總是帶着悲劇的色彩。如今,隨着時間和閲歷的累積,越來越能明白她的執着,欣賞她那種越愛越勇的心態。現在深深覺得,在愛情裏,傻瓜總是更可愛一些。

《蕭紅》讀後感2

今年暑假我讀了《國小生蕭紅讀本》這本書。這本書給我的感受是在童年裏可以找到幸福,在幸福裏可以找到頑皮,在頑皮裏可以找到快樂。

書裏的“我”是一個可愛頑皮的小女孩,祖父是一位可愛的人,是一個可以讓“我”開懷大笑的開心果。有一次“我”和祖父在園子裏,看見了園裏的玫瑰花開了,“我”去摘花,可是又怕在採花中被採花蜜蜂子扎到,還怕那長在樹枝上的尖刺,“我”費了好大勁才摘了一束玫瑰花。可笑的是,“我”又把花插在祖父的草帽上,插了一圈,大概二三十朵。祖父卻不知道,説:“今年花開的好香,一定因為雨水多。”祖父回到家,祖母他們都大笑起來,祖父把帽子拿下來才發現滿草帽都是花。祖父真是一個寬容的人,他經常被“我”耍,卻一點也不生氣。

在生活中我是一位快樂的女孩。記得有一次我在家玩遊戲,媽媽突然叫我洗碗,我説過一會兒再洗,媽媽生氣地叫我快去洗。奶奶本以為我會哭,但是令她意想不到的`是我不但沒哭,而且洗碗時還哼着歌。看我是一個快樂的女孩吧!

讀了《國小生蕭紅讀本》後我感受到了作者與他的祖父之間那種密不可分的情感,祖父死後,作者日思夜想與他在一起的歡樂時光。這真是一位慈愛、寬容、仁厚的祖父啊,讓人難以忘懷!

《蕭紅》讀後感3

《手》是蕭紅1936年3月創作,主人公是農村娃去縣城求學的王亞明,她的手是“藍的,黑的,紫的”是冬天沒手套凍腫,因為特殊的手在點名時被同學取笑,因為特殊的`手在上英語課被老師點名批評,因為特殊的手而沒有跑操機會。她父親將肥大的手套給她,但是仍舊被同學嘲笑,帶上手套遮住“特殊的手”也無法參加晨操。“特殊的手”背後特殊的農村背景讓王亞明的求學之路異常艱辛。因為“特殊的手”讓她格格不入,她內斂羞澀,分宿舍時候輾轉幾個宿舍也沒有一個人願意與她一起,再加上不知情下在同學煮飯的鍋裏煮襪子,讓王亞明求學之路舉步維艱。不斷“衝突”下,校長取消了她的考試資格,説:“考也是考不上的。”如此輕巧冷不丁的一句話斷送一個人的夢想,父親寄予的希望瞬間破滅,可悲在於連考試的門票都沒有。

作者討厭當時的社會背景下階級禁錮,現在的時代相對而言是幸運的。大學聯考公平和你可以很有能力也可以去展現你的能力,在相對公平的社會的大背景下,更深的體會是王亞明求學之路適應新環境整個事件,我能從她的言行舉止看到些許影子-內斂羞澀與內心的自卑。

如果從王亞明與其他同學存在不同而言。

在王亞明身上發現最深的一點是貧窮下的自卑,看慣了別人臉色説話,以至於想過得瀟灑一下都會有些不習慣。

《蕭紅》讀後感4

國小課本上《火燒雲》、《祖父的園子》都是《呼蘭河傳》上的。本以為這是一個快樂的童年,沒想到不是。

蕭紅以灰色的筆調描述了一個灰色的天空,灰色的道路,灰色的城市,灰色的社會。在那個動盪不安的年代,人們再善良,也拋不開那些有百害而無一利的舊思想,土辦法。拋不開,傾家蕩產、家破人亡也是必然的。比如:東二街道的大坑是個禍害,可是逆來順受的愚昧市民終究沒有想起把它填上,結果淹死了牲畜、影響了交通。小團圓媳婦的死,也在喻示着市民一成不變的思想——哪個好媳婦不是打出來的。各種各樣的.方法都試過了,可是人們想過其是否有效沒?與其説她死於婆婆的狠心打罵,不如説是死於封建思想的毒害。然而,這在當時是司空見慣的。人為了活着活着,為了死去死去。悲劇籠罩着他們,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羣人,一個城市的人,乃至整個國家的人。

蕭紅的童年是孤寂的。父母對她冷淡,奶奶會因小事扎她的手指,只有祖父能給她以些許温暖。因此,她把祖父的園子和那個儲藏室作為自己的小小天地。

由此看來,我們生活在這個年代,是幸運的,幸福的。我們這裏男女平等,思想開放。我們在父母的呵護下成長,在老師的教導下學習。我們的童年就像五彩繽紛的一首詩,無憂無慮,自由玩耍。放風箏、戲水、打雪仗……啊,真想永久停留在童年。可是時光老人總是要走的。那就用一顆善良、熱情、奮進的心來好好珍惜、感受這如花的大好時光吧。

《蕭紅》讀後感5

今年寒假我看了《國小生蕭紅讀本》原本我以為她是一位文靜,厚重的受人們愛戴的大作家,沒有想到蕭紅小時候也有一段淘氣頑皮但很幸福快樂的時光。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蕭紅帶着家人去看野台子戲的這一篇,在看戲時,人們都象過節一樣打扮得很乾淨,特別是姑娘們,個個把自已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劉海線剪得一刀齊,有胭脂的擦上了粉紅的胭脂,還穿上了新衣服,有藕荷色的,有銀灰色的,有的姑娘覺得還不夠漂亮,在上面裝飾了一下。頭辮梳得一絲不亂,紮了紅辮根,綠辮俏,也有紮了水紅的,也有紮了蛋青的,打扮得可清秀了呢!戲台上那些演員們更是個個打扮的光彩照人,再加上那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其實在現代生活中也有這樣的場景,就在婚禮上。參加婚禮的.女士們也個個打扮得很美麗。有的穿上了禮服;有的穿上了高跟鞋;有的在胸前掛串珍珠項鍊條;有的在頭髮上裝飾了一下次;還有的特意化了粧,個個有如七仙女下凡,貌美如花。男方的女方的親人,親戚,朋友,同事都來了,大家歡聚在一起祝福他們。終於新娘出現了,她身穿美麗的婚紗,頭戴雪白的頭紗,手上戴謓閃耀的鑽戒,腳上穿着晶瑩剔透的高跟鞋。當新郎新娘同站在舞台上時,舞台格外耀眼,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在舞台上。新郎新娘不就像戲台子上的那光彩奪目的女主角和男主角嗎?

讀了這本書讓我頗有感受,童年原來這麼重要,這麼幸福,這麼快樂,這麼無憂無慮!

《蕭紅》讀後感6

當緊張的學習、繁多的作業使我們的好心情一掃而空時,當我們處在失望、傷心的處境時是什麼滌盪了我們的心靈?是書!高爾基説過:書籍使我變成了一個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變成輕鬆而舒適的詩。

在這裏,《呼蘭河傳》會帶着我們走進中國的風土人情和舊社會人們愚昧所帶來的災害。

《呼蘭河傳》講述了蕭紅的童年故事,他並不是那樣的驚天動地,但童年中的一絲快樂卻深深地印在了她的腦海中。

以前的社會是重男輕女的,因此沒有一個人在乎蕭紅,而最疼她是,只有祖父。當她把韭菜當做野草除掉、吧狗尾巴草當做穀子……祖父並沒有生氣,而是耐心的給蕭紅解釋。

灰色的'色彩,平靜的敍述,黯淡的畫面把我們帶到了二十世紀初的小城呼蘭河,這個小城並不繁華,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來回循環地走。在故事發生的小村莊裏,到處都顯得那麼蕭條:灰色的天空,灰色的畫面,灰色的人生。整個村莊就像是籠罩在一片黑暗的天地中,烏雲蔽日,見不得半點陽光。在這裏,到處可見由於人們的無知、愚昧而引發的一場又一場的災難,人們只是為了活着而活着,為了死去而死去。一個又一個畫面,一個又一個悲劇地出現,讓我不知道該如何去評判哪個更值得我同情,哪個更值得我痛恨……

就像茅盾所説“《呼蘭河傳》是一篇敍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蕭紅的童年竟是在這樣一個悲涼的小城裏度過的。而我們的童年,簡直是她們的美夢!

《蕭紅》讀後感7

作者蕭紅出生在黑龍江省呼蘭城一個具有維新傾向的鄉紳地主家庭,和祖父一起生活,祖父老去,她也在長大。

本文是作者對幼年開始有記憶後,對自己、對祖父、對鄰里四舍和呼蘭城的回憶錄。其中對東二道街上大泥坑的描述和因這大泥坑而發生一系列的故事及呼蘭城百姓的生活方式、心性進行了畫面感很足的`精彩上演。呼蘭城人的封建迷信,對女人不公平的對待,人性的冷漠和無知。

如此,一批批悲慘人物從出生到死亡喜劇般呈現着,團圓媳婦只是其中一個。有二伯、馮歪嘴子、王大姐這樣的小人物,代表着底層社會的真實性。有二伯性情古怪,一輩子一心為東家做事,內心覺得東家應該對他好,又明白自己的身份,他也像個高貴的人一樣,想要的是尊重和價值的認可。

對於王大姐和磨倌在一起的前後,鄰里截然相反的態度,更讓人覺得當時人性的無知和世俗。馮歪嘴子是本文中我相對喜歡的一個人物,他認真努力的活着,並知足而快樂着,一份簡單的生活似乎正適合一個低層平凡的人。

作者是以一個小人的眼光看待周遭,語言中不帶任何或評判或揭露的偏向性,只留給讀者體味。因此,本文充滿了幼童的好奇心和單純的理解力,講述着留在記憶深處的童年時光。

相比作者電視劇般的童年,我的童年就是個簡單的PPT,童年(我媽説我小時候),都是這樣弱弱地講述着。

《蕭紅》讀後感8

《蕭紅散文》是蕭紅的一部著名的散文集,此書收錄了《同命運的小魚》、《雪天》與《失眠之夜》等60多篇散文佳作,林非先生曾評價説:“蕭紅的小説寫得有散文的韻味,散文就更有散文的風格。” 我最喜歡的是《回憶魯迅先生》一文,若要了解魯迅,這篇文章就是你的不二選擇。 蕭紅告訴我們魯迅十分珍惜時間,“先生的休息,不聽留聲機,不出去散步,也不倒在牀上睡覺,先生自己説:‘坐在椅子上翻一翻書就是休息了。’”魯迅每天的睡眠時間平均只有3小時,他夜以繼日地進行文學創作,一生為我們奉獻了《吶喊》、《野草》和《朝花夕拾》等100多部聞名中外的作品。

有人誇魯迅是天才,他卻説:“哪裏有天才!我只不過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到了學習和工作上了。” 文中的一個小插曲表現出了魯迅對孩子的尊重:有一次吃魚丸子,海嬰吃上一口,説不新鮮,許廣平不信,在座的人也不信,海嬰再吃,仍是嚷,魯迅拿過來嚐了嚐,果然不新鮮,魯迅説:“他説不新鮮,一定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殺是不對的。” 蕭紅通過描寫魯迅包紙包的過程表現出他的.耐心和一絲不苟:他“用細繩捆上,那包方方正正的,連一個角也不準歪一點或偏一點,然後拿着剪刀,把捆書的繩頭都剪得整整齊齊的。” 魯迅先生雖然早已仙逝,但通過閲讀蕭紅的文章,我們依然能感受到先生的音容笑貌,魯迅先生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蕭紅》讀後感9

《呼蘭河傳》是著名作家蕭紅的一部小説,這本書講述了作者童年的故事。通過回憶家鄉的各種人物和生活場景,讀者可以看到一種悲傷壓抑的社會現象,引發我們的思考。在這本書中,最打動我的是祖父對這位作家的愛。

“我”走了,爺爺帶着“我”走了,爺爺和孫子相互依存,有着無盡的幸福。

作者的.祖父快七十歲了,他是一位和藹可親的老人,在家只有祖父最關心作者。所以,作者每天都呆在祖父的身邊。祖父經常教作者讀詩,帶作者到後花園玩耍。當作者走不動了,祖父就會抱着作者,如果可以走路,祖父就會拉着作者。作者和祖父相互依靠,有着許許多多的快樂。

想想自己,在學習困難的時候,爸爸媽媽會幫我分析問題,指導我解決問題。有時候,為了激發我的學習熱情,他們會故意説一些我聽不懂的話,讓我給他們解釋,逼我查字典。有時我們聽“喜馬拉雅”的故事,分享其中的樂趣和感悟,讓我懂得了很多關於生存、勤奮、良好的知識,懂得了努力學習、自力更生、和睦相處帶來的好處,也提醒了我自己盲目衝動,不考慮後果,不問“為什麼”等一些壞習慣。

這本書講述了很多很多的人物和故事,雖然我不理解他們的很多想法和做法,但我仍然看到了希望、幸福、社會的複雜性和生活的困難。

《蕭紅》讀後感10

伴隨着深夜的燈光,蕭紅的文字緩緩流淌在心間。懷着崇高的敬意,我默默感受着她那淡然的語氣中難以言説的寂寞與悲涼。

蕭紅的文字細膩而樸實,她筆下有北方蒼茫大地上嚴冬凜冽的天氣,有八月烏鴉飛過的淒厲啼鳴,有絢爛多彩、變化萬千的'火燒雲,還有祖父花園裏充滿生機的小蟲和小花。她那細緻入微的描寫,給我帶來了許多不一樣的閲讀體驗。精彩的台子戲、熱鬧的放河燈,為我打開認識上個世紀民俗世界的大門。她常常用樸實無華卻極具表現力的文字,在漫不經心之餘抒發點滴情感。這文字卻如同纏繞着的藤蔓深入人心,令人體會濃濃的悲涼之感。我常想她的文字或許正如她筆名中的“蕭”字,藴含着無限蕭條和無盡的淒涼。

蕭紅筆下的人物,每一個都是鮮活立體,極富個性的獨特生命體。讀她的文字讓我們如同與人物面對面共同渡過一段難忘時光。無論是給予她毫無保留疼愛與關懷的祖父,性情古怪愛偷東西的二伯,還是回憶裏談笑風生、亦師亦友的魯迅先生,都是有血有肉的形象。後花園中祖父爽朗的笑聲和幼年蕭紅頑皮的身影,不時在我腦海中閃現,初冬早晨弟弟“深色的眼睛”温暖了姐姐的心,也觸動了我,頓覺內心柔軟。蕭紅用敏鋭的眼睛洞察一切,以極富表現力的語言,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立體生動的人物形象,在這眾多人物之間流連。我恍然發現蕭紅並不孤單,這麼多鮮活的人物陪她一同對抗孤獨,也是一種安慰!

歲月無情,而勇於直面歲月荒涼的蕭紅,僅僅三十一歲就離世而去了,此刻我又細品着她用心靈和回憶著成的作品,其中那些細膩而又質樸的文字敍説好似超越了時空,在生命無盡的流轉中永遠散發着奪目的光彩。這位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怎能不使人仰望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