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行讀後感

來源:文書谷 6.42K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白夜行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白夜行讀後感

白夜行讀後感1

《白夜行》是日本作家東野圭吾的作品,從多次獲獎,是東野圭吾的代表作。全書主要講了一個多年以前的慘案,一男子遭利器刺死於家中,案件沒有任何頭緒,始終未能破解。

此後的二十年間,男女主人公亮司和雪穗利用內心的陰暗將越來越多的人籠罩進殺戮的陰影中,但亮司和雪穗卻心中有愛,書中將他們純潔的愛和陰暗的罪交織在一起,讓萬千讀者欲罷不能,為之動容。

我認為,《白夜行》中最精彩的就是對人內心細緻的描寫,亮司和雪穗悲慘的童年與之間眼神的交流,把他們罪惡的愛情描繪地活靈活現,更把無望卻堅守的悽美愛情與沉着冷靜的推理完美結合。我甚至分不清誰更需要誰,誰更理解誰。

“當一個人的'天空中沒有了太陽,那唯一照進來的那一束光就變得尤為珍貴。”所以亮司和雪穗珍惜着彼此,他們是最完美的靈魂伴侶,他們為愛而活,為愛而死,他們的結合是一個徹底的悲劇,但又合情合理,渾然無缺。他們都不會後悔。

所以,我覺得——

他們是懦弱的,不是因為他們只敢幻想可以有太陽,而是他們選擇了不斷逃避。

他們是堅強的,不是因為他們能在“白夜”中生存,而是他們對生活仍然充滿着熱誠和希望。

他們是聰明的,不是因為他們一次又一次的完美犯罪,而是他們懂得什麼是真正的幸福。

他們是可恨的,不是因為他們殺害父母的罪行,而是他們讓自己扭曲的心靈肆意發展。

他們是可憐的,不是因為他們的結局,而是他們可悲的童年。

我想問,所謂白夜,是被剝奪的夜晚,還是被賜予的白晝?

我希望,每個人心中都能擁有太陽,並不斷前進和追求,生生不息......

白夜行讀後感2

小説裏出現了兩個重要的意象,一是書名“白夜行”,與之相關的還有“太陽”、“光亮”、“黑夜”;二是蝦虎魚和虎蝦,來自笹原的比喻。這兩個貫穿小説後半段(即真相慢慢被揭露的章節內容)的意象貼切地、形象地刻出男女主角的背景和關係,到位至極。

讀完小説只覺得酣暢淋漓,意猶未盡。結尾戛然而止,那些若隱若現的真相還沒有被完全公佈於眾,但是通過作者留下的一絲絲線索和痕跡,由讀者自己去腦補剩下的具體過程,好像更有意味。這個結尾真的太棒了!主要故事結束,人物形象再一次明晰,沒有累贅的後續,在最最高潮的地方一下收住,乾淨利落。

我不得不佩服東野圭吾的本領——不論是構建一個時間線長達20年的故事框架,還是大膽的`猜測、推理,或者是人性險惡。人物關係錯綜複雜,但每一個人物都鮮活、真實、不囉嗦,關鍵的字眼明確地傳達出重要信息;大膽的、瘋狂的猜測和推理,追求真相、尊重事實的偵探和警官,這兩個推理小説中常見的要素,讓小説精彩、出眾;人性是《白夜行》的深度,讓你驚歎、畏懼、沉醉。

時隔幾年再讀東野圭吾,一開始有點不習慣。每一章都是全新的人物和時間,後面甚至每一節都會切換人物、時間、地點。但是東野圭吾把這些要素串聯得很好。

我仍然保留疑惑:是什麼樣的人才能寫出、想象出這樣的案件,完成這樣的推理呢?

白夜行讀後感3

看小説的過程中我一直覺得兇手是殘忍的、沒有人性的,每一次不幸的人和事的出現都更加深了我對兇手的厭惡。在小説的中後段,當得知了兇手可能是一對當時只有五、六年級的小朋友時,不禁疑惑到底是什麼樣的經歷讓本來不應該如此成熟、應該天真無邪的`年紀變得戾氣滿滿?

當看到結局時終於得知了這對兇手童年的經歷,不禁又對他們深表同情。這樣的不幸與陰暗本不應當是這個年紀的小孩子經歷的,是這些經歷讓他們不得不成熟起來,自小他們也就形成了只能依靠自己的觀念,以及用各種手段來保護自己並獲得金錢地位的價值觀。看到這裏,真的不忍心將全部的過錯都歸結到當年的孩子身上,大人或許是更可恨的,是他們將這些不幸都強加給孩子,讓孩子形成了錯誤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記得很清楚,女主角唐澤雪穗曾説,她從來都沒有生活在太陽下,即使是白天也與夜晚無異,所以她不在意別人的評價,也不怕失敗。或許這也就道出了白夜行的真正所指吧……

都説孩子是最單純的,看到這對五年級就不單純的孩子,我竟不知該説些什麼……環境真的能夠改變一個人很多很多,特別是在孩子價值觀形成的過程之中。身為大人,我們應當維護他們的單純與美好,不要過早的將社會中醜惡的一面展現在孩子面前。小説中的西本文代真的是我不能理解的母親,得知真相的我,從不能理解弒父弒母的震驚中轉為對父母的責備與不解。

回看封面上手拉手的一堆小朋友,突然覺得在我的心中,他們脱去了戾氣的外衣,變成只是相依為命的一對小朋友而已……

白夜行讀後感4

第一次看大神的作品,確實無話可説。一開始看就無法停下,正如書本封面兩個簽收的小孩,白天怎麼會有影子呢?讓我想到兩個相依為命、脣亡齒寒的雙生兒。其實挺心酸的,亮從小就遭遇父親的戀童癖、母親與店員的勾搭,而小孩子的世界本來就是白紙一片,而雪穗大概就是亮當時的精神寄託吧,誰欺負雪穗,亮肯定奮不顧身保護她,即使是他的父親。其實全書的線索應該是那個大阪的警察,其實寫到她妻子去瘋狂搶購衞生紙的時候,我還很好奇會有什麼事發生,但是書中的風格就是這樣,一個個前段,幾乎每篇的開頭都會出現一個個陌生的名字,然後才會逐漸和前面的章節相銜接,一開始是挺不適應的。很多似乎沒有結局,但這正是引發讀者心心念唸的所在之處。雪穗這個人物在我心中可以説是很灰暗的,無論是對自己的朋友江利子,自己的繼女美佳,還是自己的母親,因為世界上確實有些事是無法回頭的。他們大概就是割捨不下那一股怨恨。很多無辜的人物鋪墊,背後的`一張人物關係網絡簡直不敢想象。

怎麼説呢,不敢在白天行走,他的影子卻可以為她護航。你要我做什麼,我都願意。你結婚了,我祝福。你的事業,我甘願做墊腳石。大概小時候的約定,他們都一直記着。誰又能説,小孩子的情感世界是簡單的呢?誰又知道,一個小舉動會如何在孩子的心中生根發芽,甚至栽育出惡果呢?

我想,雪穗最後會隨亮走的,儘管他們約定一路相隨。或許這是最好的結局。

白夜行讀後感5

書略厚,大概五百多頁,開始的時候略有苦惱,感覺很難看完這麼厚的書。不過幾天時間裏,已經看了一半了,理由就是它有一種吸引力,吸引着我要儘快的讀完它,唯恐時間長了或是斷了之後就接不上了。

這是東野圭吾一本評分很高的推理懸疑小説,故事是按照時間線來逐漸推進的,隨着時間推進不斷的有新的故事發生,有新的人物出現,但卻沒有偏離主線,彷彿是一顆樹木不斷的生長,添枝冒葉。而且當細節逐漸多起來的時候,彷彿好像抓住了一些什麼,窺探到了故事的緣由。

本書看到一半的時候,第一次在文中見到“白夜”二字,明白了原來書名的出處是在這裏。緊接着描述桐原用剪刀剪出了一個戴帽子的男孩牽着一個女孩的剪紙,我又恍然明白了,原來本書封面上的那個圖案出自這裏。

每一個新事件的發生,首先都會令人會產生各種疑惑,但作者在文中卻又以一個細節或一句的描述為你帶來線索,當線索越來越多,事件背後的真相也就越來越清晰。在本書最後部分,以一種敍事推理的方式,清楚了的分析交代了整個故事的緣由。

對於本書女主角的感覺,我只能用細思極恐來形容,她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有目的性的,而且為了目的不擇手段,但在大家面前卻又表現成一個美貌精幹善解人意的`好人,這也正是她的可怕之處。而男主角就是這所有計劃的執行者,為女主角掃除障礙,保護她,是女主角在黑暗裏的影子。正如書中所言,他們關係就像是槍蝦與蝦虎魚。

本書的美妙,真的只有當你讀它的時候才能深切體會到。

白夜行讀後感6

花了十三個小時,總算是把『白夜行』看完了。這是一個好故事,東野圭吾對於故事整體架構的把控還是很到位的,前面出現的伏筆,後面都能遙相呼應,雖然作為一個懸疑故事,這一點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作者能夠將其構造的如此完整,足見其功力。因此,即便我覺着某些情節設定上有 bug,這仍然是一部不錯的小説。

但是,我要説的顯然不是這個。事實上,在看這本書之前,微信讀書就一直給我的 Timeline 上推這個書的書評,因此某種程度上講,正是因為看了這些書評,我才打算看這本書。而這些書評都是怎麼講的呢?“男女主身世悽苦,可惜可憐,卻又互相依偎,彼此照亮,所以又可敬可佩,感天動地”。呵呵,看完全書之後,我只想問一句:你何來的感動?何來的.同情?何來的諒解?這是高中政治課本嗎?你要這樣表現自己的辯證法學的是多麼讓老師心花怒放?

做人做事,是非曲直,善惡黑白,本不是什麼難以分辨的事,從來不存在什麼換個角度看問題,惡就變得可以理解,變得值得同情,甚至還會讓人感動。因為你受了傷害,所以你傷害別人就應該被諒解,應該被人同情。這是什麼道理?整本書,越往後面看,我愈發覺着這同情心是多麼可憐、可笑、可憎。曾經羅玉鳳之所以會被洗白,成為勵志努力的代言人,也是拜這類人所賜吧,而他們最終又會大義凜然地痛斥劇情反轉。

不論何時,都請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能力,不要被一段話,一篇文章,一本書左右了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白夜行讀後感7

整篇小説結束了,以亮司自盡的方式結尾。其實小時候雪穗並未將自己的祕密宣之於亮司,卻還是被亮司發現這個小女孩身上揹負的苦難,他決心要保護這個他傾心的姑娘。可誰的身上沒有苦難,亮司目睹父親那罪惡醜陋的癖好,熟知母親與僱員的放浪形骸,就算父親溺愛於他,也無法讓他接受父親與欺侮心愛的女孩。小小年紀,將愛深埋於心底,親手弒父,將他的人生推向深淵,女孩成為他生活唯一的目標;被母所出賣,心愛的男孩目睹她被侮辱的時刻,那一點點光,再也不能光明正大。

老刑警的形容沒有錯,他們互利共生,在彼此身上尋找光亮,卻始終陰暗抑鬱,畢竟不能公開,不能牽手於陽光下,是他們共同擁有的傷。亮司身畔多年的.剪刀,是他愛的信物,小時給她臨窗剪紙,哄她一笑,危及時,是他唯一擁有的武器,也是可以保護她的擋箭牌。最後,亮司選擇結束生命,其實是他從未變過的信念,遇見她開始,就用一切乃至性命去守護這個女孩,讓他擁有她想要的一切。雪穗,受到亮司一生的保護才得以讓她立足於世,讓她去前行,讓她可以精彩示人。

他是雪穗人生裏的一道代替太陽的光照,是她人生的精神支柱,她活着,等於兩個人都活着,就算兩個人都行走於白夜,那又怎樣?!兩個人始終相依相伴。雪穗追求一成,看似是對亮司的背叛,求愛不成,又轉身嫁與其堂兄。可這是愛嗎?雪穗諸多注意一成的細微末節,只是她覺得一成是唯一不受她誘惑,沒有對她有好感的男生,才執着的想要得到。求愛不成,果斷的冷漠,這不是真愛的表現,雪穗從頭到尾都只愛亮司,她向她的大阪店店長透露過。亮司弒父後的決斷,便是結局,他要雪穗往前走,不要回頭,不可以回頭,不然永遠都會站不起來的。

白夜行讀後感8

最後桐原用那把他視若珍寶的、也曾弒父的剪刀自殺於血泊之中。雪穗木偶般面無表情的看了一眼,頭也不回的離去了。這樣的悲劇拔動了我世俗敏感的神經,讓我並沒有快意恩仇的愜意,卻有股淡淡的悲傷和無奈的陰鬱壓在了心裏。誰是兇手?誰又是受害人?本應該是非曲直、經緯分明的,現在我卻迷惘了!也許人世間本無決對的是非曲直,只是我們默守成規的思維簡單了是非曲直的標準。

那一晚的經歷徹底改變了桐原和雪穗的人生。讓他們走在陽光下,內心卻見不到陽光,就像生活在無盡的黑夜中一樣,永遠被黑暗所籠罩。

桐原“我的人生就像在白夜裏走路”。從小的經歷讓“在白天走路”這樣看似小小的願望於他卻成了難以企及的奢望。

優雅漂亮的雪穗“從來沒有生活在太陽底下過”多麼悲哀可憐的'人生!從小太陽就被人類原始的慾望所吞噬湮滅在了無盡的黑暗之中。從此戴着面具過着雙面人的生活。

他們相互依偎,用自己的方式去斬開籠罩在頭上的陰霾和黑暗,卻冷酷殘忍的傷害了身邊無辜的人。這讓我想起了《擺渡人》桐原用極端的方式保護、擺渡着雪穗,桐原也是雪穗心中那唯一的光亮。他們相信陽光就在前方,卻不想被內心黑暗的陰影矇蔽了雙眼,在黑暗擺渡中滑向了更黑暗的無盡深淵。最終只能用鮮血洗滌罪惡、衝破黑暗。這一刻死亡也是另一種重生。

白夜行讀後感9

當時一口氣讀完這本書。下面也不算是書評,只是個人粗淺的讀後感受吧。

一開始其實不太適應這樣的敍述方式,每一章都有不同的、似乎沒有關聯的人物跳出來講述自己視角下發生的事,讓人有些摸不着頭腦。而隨着劇情的推進,不同的人開始慢慢有了交集,開始指向同一個謎底。不得不説這個過程令人非常驚喜和暢快。

就像是所有的人物關係從零星的點延伸出細細的觸手,看似有無數種向四周伸展的可能,最後卻恰好織成一張完整的網。

最後回味這本書的各色人物,也確實令人深思。雪穗與亮司一個行走在陽光下一個匍匐在陰暗裏,他們的關係有愛情或許更多的是相互救贖,而救贖慢慢變成了一種沉淪。陽光下的雪穗行走在永夜,陰暗裏的亮司卻是她唯一的太陽,黑與白、光與暗、愛與恨、救贖與沉淪的對比,亮司自絕而雪穗“她一次也沒有回頭”的對比,都給我強烈的觸動。

我一度感覺雪穗對亮司充滿了“利用”。書中雪穗表露心跡的只有説亮司是她“白夜中的太陽”,仔細想想雪穗隱忍的個性,説出這樣的'話,那她應該是深愛亮司的。亮司所剪的拉手的兩個孩子更讓我看到兩個人之間本有的純真乾淨的感情。他們像警探説的一樣互相協作,幾乎是偏執、扭曲地擺脱和掩埋過去。

最初的罪惡下產生的以守護為名的罪惡終於被揭開,亮司一躍之後,那太陽終於落下,白夜終成永夜,雪穗即使“沒有回頭”,又怎麼在永夜下前行?

白夜行讀後感10

剛看完。

對於這本書,我僅有的理解只是東野圭吾寫的一本偵探推理之類的書,被推薦的很厲害。的確,這本書邏輯性很強,案件也一環扣一環,我想這是大部分推理小説吸引讀者的原因,可這並不僅是這本書如此受歡迎的理由。看完結局,原來這本書是以兩個可憐孩子的愛情為線路的,我不敢苟同這是愛情,書中説他們兩個就像蝦和虎槍魚的關係,共生互利,共享彼此最黑暗的一面。

這是兩個在黑夜裏的人,兩個一直白夜行的人。

亮司殺了自己的父親,因為他看見患有戀童癖的父親猥褻自己喜歡的女生,也就是雪穗,雪穗殺了自己的母親,因為母親為了錢把她賣給亮司的爸爸,這兩位兇手犯的'罪彼此都是知道的,且此後犯下的種種罪行,他們都是串通一氣的,直到最後,亮司為了雪穗,獻出了他的生命。而雪穗,頭也不回的走了,她知道,此後她真的是孤苦無依的生活下去了。

這兩個人,我只有惋惜,沒有同情,從一開始他們就錯了,為何要如此偏激,致使種下的惡果如雪球般越滾越大,他們作的孽讓我無法同情,我曾一度懷疑,這是愛情嗎,愛情怎麼能如此被扭曲,如此黑暗,如此大度?即使看着對方身邊人來人往也無動於衷?到後面亮司用剪刀插進胸膛,為了保全雪穗。可能他的一生,對雪穗,從孩童時期是愛慕,到後面越長越大,是默默的守護,不斷地付出,可以理解為這是一種從孩童時期衍生而來的執念吧。而雪穗似乎更在乎自己,作為一個女孩,外界從小對她的傷害,讓她塵封起自己的愛。與其説他們兩個之間是愛情(可能是因為人們傾向於在嚴謹的推理小説中找到一點情感寄託),不如説是他們太像了,只能相互依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