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有關二泉映月的讀後感(精選3篇)

來源:文書谷 1.78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20年有關二泉映月的讀後感(精選3篇),歡迎大家分享。

2020年有關二泉映月的讀後感(精選3篇)

二泉映月讀後感1

今天,王老師教我們《二泉映月》這篇課文。課文中,最令我敬佩的是阿炳面對挫折頑強不屈的精神。是呀,面對挫折,只有不屈服於災難的人,才能立足於世界。雨打花,撒落滿地,但是,落花不會因為你的悲傷而重現枝頭。滔滔長江藴含着一個又一個冤魂,但他們不會因你的惋惜而起死回生。面對挫折,無論如何長吁短歎,就算你哭三天三夜,鑄成的大錯也無法挽回。悲傷是無用的,只有化悲傷為奮鬥的力量,才能享受成功。坎坷也好,挫折也好,對於人來説要戰勝它們,勿寧説戰勝自己。困難算什麼?失敗又算得了什麼?古往今來,哪個名人不是先嚐盡挫折的苦澀,然後才獲得成功的'果實。

發明大王愛迪生髮明電燈時,經歷了上千次的失敗,終於發明了電燈;我國鉅著《左氏春秋》,是左丘明雙眼失明後完成的;而越王勾踐卧薪嚐膽,僅用三千士兵攻佔了吳國。在世界浩瀚的歷史海洋中,面對挫折不屈者比比皆是。人生旅途中,難免會有困難。面對困難,你可以傷心,可以憤怒,但卻不可以沒有信心。

直面挫折,戰勝自我。這是對意志的磨鍊,是對勇氣的考驗。莫邪之劍只有經過烈火的煅鑄才能成為名劍。絢麗的彩虹只出現在風雨洗禮之後。讓我們笑對挫折吧!成功永遠藏匿在挫折的背後!

二泉映月讀後感2

《二泉映月》,的確是首不朽的名曲。樂聲時而歡快,時而低緩,時而不安,時而平靜,時而躁動,時而陰柔,還是一抹轉瞬即逝的歡愉。樂聲的每一次抑揚,眼裏仿若顧盼到的每處角落,都埋藏了鳥語花香般的'希望。這麼動聽悲美的曲子,怎能不動人心絃呢?

當我讀完《二泉映月》這篇文章時,不禁對阿炳的這種在被命運折磨中,還勇於追求理想的精神感動,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有一年中秋夜,師傅在二泉邊告訴小阿炳,他長大後就能在二泉聽到許多奇妙的聲音。轉眼十多年過去了,阿炳已雙眼失明,但生活的窮困和疾病的折磨並沒有壓倒阿炳,因為有一個聲音一直在支撐着他—音樂。又是一箇中秋夜,阿炳在別人的攙扶下又一次來到了二泉,有所不同的是,這次阿炳從二泉中似乎聽到了許多聲音……接着一首流傳至今的名曲誕生了!

當我讀完這篇文章時,我想過一個問題:阿炳若不瞎,他會不會創作出這種流傳於世的作品呢?應該會吧,因為正是生活的壓力使他深有感受。雨打花,灑落滿地,但是落花不會因為你的惋惜而重現枝頭;滔滔的長江藴含着一個又一個冤魂,但他們不會因你的悲傷而起死回生。我們應該學習阿炳這種精神。直面挫折,戰勝自我,因為往往成功都是藏匿在挫折背後的!

二泉映月讀後感3

《二泉映月》講述了生活在社會最底層、飽經風霜的民間音樂家阿炳在第二次傾聽無錫惠山“天下第二泉”的泉聲後,用思想和靈魂譜作出的動人樂曲。有位偉人在聽完這曲樂曲後連連感慨道:“這樣的曲子應該跪下來聽!”我不明白他為什麼會這樣説,但在邊朗讀課文邊聆聽《二泉映月》樂曲後,我頓時深深感悟,便極為贊同這位偉人的觀點了。

課堂上,語文老師特地從網上下載了樂曲,當樂曲播放進入高潮時,同學們也在老師的啟迪下讀到了高潮。每個悲慘的音符、每行優美的文字不知不覺浸滿了我的心田,惹紅了我的眼眶。我同阿炳一道傾訴,傾訴人間的悽苦!傾訴人間的真情!傾訴人間的無奈!

我在網上瘋狂地蒐集阿炳的資料並如飢似渴地閲讀,我似乎看到了阿炳在落敗的街頭賣藝,破舊單薄的冬衣裹不住羸弱的`身軀,枯草似的長髮隨風搖曳。為了掙得幾個銅板養活家人,阿炳緊閉雙眸,搖身晃腦,奮力地操持着老舊的胡琴。曲畢,零星的過路人百無聊賴地隨意扔下一兩枚小銅板,雙目失明的阿炳聽到銅板落地的清脆響聲,趕緊雙膝趴下,顫顫抖抖地伸出瘦骨嶙峋的雙手在街路上吃力地摸索着。我忍不住熱淚盈眶,不禁為阿炳吶喊,吶喊舊社會的不公!吶喊苦難早點遠離!吶喊新生活早點降臨!

阿炳,我們永遠懷念你!

熱門標籤